小麦分蘖期时间,小麦分蘖期在什么时候
- 格式:doc
- 大小:26.50 KB
- 文档页数:1
麦子的生长过程,麦子几月份成熟回答1、生长过程:小麦一生可以细分为出苗期、三叶期、分蘖期、拔节期、孕穗期、抽穗期、开花期、灌浆期、成熟期。
2、小麦成熟时间:春小麦,播种时间一般为每年的3月下旬至4月上旬,成熟收获时间为当年的7月中下旬。
冬小麦,播种时间一般为每年的9月中下旬至10月上旬,收获时间为第二年的5月底至6月中下旬。
一、麦子的生长过程小麦一生可以分为出苗期、三叶期、分蘖期、拔节期、孕穗期、抽穗期、开花期、灌浆期、成熟期。
1、出苗期:田间50%幼苗的第一片真叶露出胚芽鞘约2cm以上。
2、三叶期:从第二叶叶鞘之中露出第三片叶,并且叶片长度为第二片叶的一半左右。
3、分蘖期:田间50%植株的第一个分蘖露出叶鞘大约1.5cm以上。
4、拔节期:田间50%植株的主茎的第一茎节离开地面1.5-2cm左右,以节间长出地面2cm左右为拔节期的主要标志。
5、抽穗期:田间50%以上植株的麦穗顶部(不包括麦芒)露出叶鞘。
6、孕穗期:田间50%植株的旗叶展开,旗叶与倒二叶叶耳间距2-4cm,并且旗叶叶鞘所抱着的幼穗明显膨大。
7、开花期:田间50%植株的麦穗开始开花(通常为抽穗后3-6天左右)。
8、灌浆期:小麦籽粒形成的阶段,同时也是籽粒贮积干物质最快的时期,在此期间,小麦茎、叶进行光合作用产生的淀粉和转化的蛋白质通过同化作用贮存在小麦籽粒内,具体可以分为乳熟期和面团期。
9、成熟期:成熟期可以分为蜡熟期和完熟期。
蜡熟期时,籽粒含水率从38-40%下降至22%,颜色从黄绿色变成黄色,胚乳从面筋状变成蜡质状,茎生叶变干,穗下节间为金黄色。
完熟期时,籽粒含水率下降至20%以下,体积缩小,籽粒变硬。
二、麦子几月份成熟1、如果是春小麦,一般在每年的3月下旬至4月上旬进行播种,当年的7月中下旬进行收获。
如果是冬小麦,一般在每年的9月中下旬至10月上旬进行播种,第二年的5月底至6月中下旬进行收获。
2、北方冬小麦种植区域主要位于秦岭淮河以北、长城以南,包括河南、河北、山东、山西、陕西等省份。
小麦分蘖相关问题冬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
小麦丰收,不仅关系到种植户的种植效益,也关系到我国的粮食安全。
要想获得小麦丰产,涉及到很多方面。
这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项,那就是要使麦田里长成麦穗植株的数量科学合理。
如果植株数量过多,不仅容易倒伏减产,还容易田间郁闭导致病害;如果植株数量过少的话,则不利于丰产。
要想实现小麦丰产,除了田间基本苗数量要科学合理以外,还有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那就是要促使小麦主茎多分蘖,多成穗。
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才能够提高分蘖数量和成穗率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一级字幕:小麦分蘖成穗规律分蘖,俗称分杈,是从小麦叶腋中由芽长成的分枝。
冬小麦整个生育期中,有两次分蘖盛期。
第一次分蘖盛期在冬前,分蘖数量能占总分蘖数量70%-80%左右。
第二次分蘖盛期在第二年小麦返青至起身这段时间内,分蘖数量能占总分蘖数量的20%-30%左右。
小麦分蘖是由下至上依次逐个长出来的。
小麦主茎长出第四片叶时,主茎第一叶片的叶腋部位就会长出第一个分蘖;当小麦主茎长出第五叶片时,第二叶片叶腋部位开始长出第二个分蘖;当主茎长出第六片叶时,第三叶片叶腋部位开始长出第三个分蘖,同时第一分蘖开始长出第一个二级孽,以此类推。
当然,这种样的分蘖情况只是理论值,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受到气候、栽培技术等条件的影响,并不一定每个叶腋部位都能够长出分蘖。
小麦的分蘖,有的能够长出麦穗,从而为产量做出贡献,这样的分蘖叫做有效孽;有的分蘖会逐渐枯萎,并不能长出麦穗,这样的分蘖叫做无效蘖。
能够长成麦穗的有效孽与分蘖总数量的比值就叫做成穗率。
一般情况下,小麦在越冬前的分蘖成穗率比较高;而第二年春季的分蘖成穗率往往比较低。
在良好的栽培条件下,小麦分蘖的成穗率能够达到50%—60%以上。
但很多情况下,由于栽培不科学,成穗率却只在30%-40%左右,甚至只有20%左右。
所以呀,如何采取措施,促使小麦形成冬前壮苗,进行分蘖,并形成壮蘖,十分重要。
在黄淮海冬小麦主要种植区,一般在冬前每株小麦能够长出6-7片叶,并能够长出2-3个分蘖,就基本达到冬前壮苗的标准了,这样的苗情是利于小麦丰产的。
分蘖消长和成穗规律
经历增长期高峰期消亡期
两极分化;分蘖停止
1、小蘖消亡
2、大蘖成穗
消亡顺序
自内而外自上而下先死心后死叶最后死整个分蘖
分蘖占总穗数的百分之50以上
成穗规律:主茎冬前大蘖
冬前晚蘖春生晚蘖
低位蘖
高位蘖
3、影响分蘖的因素
温度13-18摄氏度
水分百分之70-80
养分N
光照
播深3-4cm 5.7
播期早多晚少
品种冬多春少
三、小麦根的生长
1、根系组成初生根此生根
初生根形态细长能吸收
土壤深层的水分和养分
此生根数量大入土浅粗而壮吸收能力强主要根系产量形成防止倒伏此生根发生的两个高峰
1、冬前分蘖盛期
2、拔节始期
分布:0—40cm
2根系生长要求的环境条件
1、温度
2、养分
3、水分和空气
小麦叶的生长。
1.小麦黄淮冬麦区小麦生长阶段和影响产量的因素阶段播种—出苗分蘖—越冬返青—拔节抽穗—扬花灌浆—乳熟月份 10上(寒露后)-11 12-1-2上3月份还可部分春分蘖 2中下-3-4 5初—5中 5下—6需水量适中 2月较少 3月逐渐增大4月高峰期最关键适中与气候的关系如果在播种阶段天气持续阴雨或干旱,土壤长期处于过湿或过干状态,小麦播期会推迟(比如10-15天),则导致出苗发育期较常年推迟,苗情会相对较差。
不能满足种子的吸水量要求,就不能发芽。
1.分蘖数量的多少初步决定了小麦的收成好坏。
如果小麦苗情较差,则分蘖数量会偏少。
分蘖数量决定小麦的穗数。
如果分蘖能力太强,则在收获前遇到大风,容易形成倒伏,从而影响产量。
2.越冬是小麦储备能量的时期,如果能有几场大雪,则可有效补充土壤水分。
降雪虽伴随着较强的降温过程,但大部地区有积雪覆盖,对农田起到了增墒、保温作用,保证了冬小麦安全越冬。
3.12月下旬至1月底正常生长的小麦进入越冬期以后,有较强的抗寒能力,而一旦气温回升,幼苗缓慢生成,抗寒力就会降,这时若出现-13~-15℃的低温,对小麦会造成较严重的冻害。
在2月中下旬,冬小麦开始陆续返青, 4月上旬陆续进入拔节阶段。
由于返青后植株生长加快,抗寒力明显下降,加之早春麦田气候多变,冻害频繁,影响小麦生长。
1.如果此一阶段遭受严重冻害袭击,则部分已处于拔节期的冬小麦将会被冻死,由此决定了该地区冬小麦的单产水平将肯定出现下降。
这段时间要提防“倒春寒”。
2.期间如果干旱,则影响穗器官的发育,使穗粒数锐减,对产量影响最大。
主要因素是每天有比较长的日照时数和一定的天数,其次要求比较高的温度,以20度左右通过光照阶段最快,温度低于10度。
如果光照阶段的要求得不到满足,就不能正常发育,不能正常抽穗。
在5月份,冬小麦生长进入需水最关键时期。
如果旱情不仅没有缓解,反而继续发展,则抑制子粒灌浆及干物质向子粒的运输与积累,导致粒重下降,会直接影响到小麦单产水平。
小麦分蘖期时间,小麦分蘖期在什么时候
分蘖期,禾谷类作物的物侯期。
标准为第一个分蘖芽萌发,并从基部叶腋内伸出l-2cm。
全田50%以上植株出现分蘖的日期为全田分蘖期。
小麦分蘖期在什么时候呢?下面介绍小麦分蘖期时间。
小麦分蘖期时间
分蘖期是小麦从开始分蘖起到拔节以前的整个生育时期,一般处于11月下旬至次年2月中、下旬,长达三个多月,是小麦生育期中历时最长的一个生育期。
也是决定每亩穗数和奠定大穗的重要时期。
小麦分蘖期管理
小麦分蘖期田间管理的重点是促根增蘖,促弱控旺,各地要视地力、苗情、墒情等具体情况做好分类管理。
小麦分蘖期对肥水的要求较高。
首先,要早施苗肥和分蘖肥。
其次,要因地制宜施用腊肥。
第三,适当补充麦田水分。
播种过早的拔节苗,播种过晚的独脚苗和其他原因造成的瘦弱苗,易发生冻害。
预防冻害除选择耐寒品种和确定适宜播期外,还应科学用肥,防止旺长。
上面为大家介绍了小麦分蘖期时间,和小麦分蘖期的管理要点,希望可以帮助大家做好小麦分蘖期的管理,提升小麦产量。
小麦分蘖成穗规律
小麦分蘖成穗是指小麦植株在生长过程中,主茎的分蘖逐渐发育形成穗的规律。
一般来说,小麦的分蘖成穗规律可以概括如下:
1. 生长阶段:小麦的生长过程可分为分蘖期、拔节期、抽穗期和成熟期四个阶段。
在分蘖期,小麦植株的分蘖数量逐渐增加。
2. 分蘖数量:小麦的分蘖数量与多个因素相关,包括品种、环境条件、生长期等。
一般情况下,分蘖数量在5-10个茎之间。
3. 分蘖位置:小麦的分蘖位置通常在主茎的叶腋处,即叶子与主茎的交界处。
每个分蘖都会形成一个茎和一个小穗。
4. 分蘖发育:在分蘖开始发育后,每个分蘖会逐渐延长,形成茎和叶片,并逐渐产生小穗。
随着生长的进行,小麦的分蘖逐渐形成成熟的穗。
需要注意的是,小麦的分蘖成穗规律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例如种植品种、生态环境和栽培技术等。
因此,在实际种植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合理调控,以提高小麦的产量和质量。
农业知识科普农作物的生长周期是怎样的农作物的生长周期是指从种子发芽开始,到产生成熟的种子或果实,并完成一次生殖繁衍的全过程。
它的长短受到气候、土壤、光照和栽培管理等因素的影响。
下面将介绍典型农作物的生长周期。
一、小麦的生长周期小麦的生长周期大体分为播种期、秧苗期、分蘖期、孕穗期、灌浆期和成熟期六个阶段。
1. 播种期:一般在春季进行,播种后经过一段时间后,种子开始萌发,并形成幼苗。
2. 秧苗期:新萌发的幼苗逐渐长高,形成秧苗,此时需要保持土壤湿润,并适时进行浇水,以促进生长。
3. 分蘖期:小麦的分蘖期是指每株小麦从一个主茎分出多个侧蘖的过程。
侧蘖逐渐形成,并逐渐生长出苗。
4. 孕穗期:小麦开始形成穗。
穗越来越长,开始出现小麦芒。
5. 灌浆期:小麦芒开始变黄,并逐渐充实。
此时需要加强灌溉,保持土壤湿润,以促进籽粒的充实。
6. 成熟期:小麦的穗黄逐渐明显,籽粒饱满,此时为收获时机。
小麦的生长周期一般为90-120天,具体根据不同品种和种植地区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二、水稻的生长周期水稻的生长周期可分为萌芽期、分蘖期、拔节期、抽穗期、花荚期、填实期和成熟期七个阶段。
1. 萌芽期:水稻种子在湿润环境中吸收水分后,开始萌发,并形成幼苗。
2. 分蘖期:水稻的幼苗逐渐长高,从主茎分出多个侧蘖,形成稻苗。
3. 拔节期:水稻的主茎逐渐延长,幼苗迅速生长,形成完整的株型。
4. 抽穗期:水稻开始形成穗,此时需要加强施肥,以促进花荚的生长。
5. 花荚期:水稻开始开花授粉,花荚逐渐形成。
6. 填实期:水稻开始填实,籽粒变大。
7. 成熟期:水稻的芒刺逐渐变黄,籽粒饱满成熟,此时为收获时机。
水稻的生长周期一般为120-150天左右,不同品种和种植地区会有所差异。
三、玉米的生长周期玉米的生长周期可分为播种期、幼苗期、立秆期、抽雄期、抽雌期、抽穗期、灌浆期和成熟期八个阶段。
1. 播种期:一般在春季进行,播种后玉米种子开始发芽,并形成幼苗。
小麦的起源地在哪里小麦的生长过程是怎样的小麦是当今世界上三大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也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
那么,你知道小麦的原产地是哪里吗?小麦是怎样起源的,小麦的一生有着怎样的生长、发育与轮回过程呢?今天我们聊一聊这方面的话题。
一、小麦的起源地在哪里小麦是由野生一粒小麦、二粒小麦转化而来的,也是人类对野生小麦长期驯化的产物,从新石器时代至今已有万年以上的历史。
现在,一般认为小麦起源于亚洲西部,因为中亚地区出土过许多残留的实物,其中包括野生和栽培的小麦炭化麦粒以及麦穗、麦粒在硬泥上的印痕。
二、小麦何时传入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小麦开始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广泛推广,并逐渐扩展到长江以南各地。
进入唐代中期之后,随着以面食为主的“胡食”的传入,小麦面食开始真正普及。
唐宋以来,我国小麦的地位逐步稳固,逐步取代粟、黍成为北方人民的主食,形成了现在“南稻北麦”的粮食生产格局。
三、小麦的生长过程是怎样的从种子萌发开始,经过出苗、生根、长叶、分蘖、拔节、孕穗、抽穗、开花、结实等一系列生长发育过程,到产生新的种子,即为小麦的一生。
1、播种期:小麦播种期因品种的阶段发育类型不同而有差异。
一般在9月下旬至11月上旬。
2、出苗期:全田50%麦苗第1片真叶露出地面2~3厘米时,即为出苗期。
3、分蘖期:全田50%植株第1个分蘖伸出1.5~2厘米时,即为分蘖期。
一般出苗后15~20天进入分蘖期。
4、越冬期:当冬前日平均温度下降至3℃以下时,麦苗生长缓慢,开始越冬。
5、返青期:翌年春天,平均温度达到3℃以上时,小麦开始返青生长,开始进入返青期。
6、拔节期:一般春性品种拔节期在3月上中旬、半冬性品种在3月中下旬。
7、孕穗期:一般春性品种孕穗期在4月上旬、半冬性品种在4月中旬。
8、抽穗期:一般春性品种抽穗期在4月中旬、半冬性品种在4月下旬。
10、开花期:一般春性品种开花期在4月下旬、半冬性品种在5月上旬。
11、成熟期:一般春性品种在5月底至6月初,半冬性品种在6月上旬后期末到中旬初时成熟。
个人收集整理仅供参考学习1、播种期:播种当天的日期。
2、出苗期:胚芽露出地面,第一片叶伸出胚芽鞘1cm,全田有50%以上植株达到出苗标准。
3、三叶期:第三片叶接近展开,第四片叶未出时。
4、分蘖期:全田有50%植株第一个分蘖露出叶鞘0.5~1.0cm。
5、越冬期: 冬前日平均气温下降到2℃左右,麦苗基本停止生长。
6、返青期: 春季全田有50%的植株开始生长,主茎心叶长出1cm。
7、起身期:麦苗由匍匐转向直立,主茎春生第三叶露尖,幼穗分化进入二棱末期。
8、拔节期:基部第一伸长节长度达1.5~2.0cm,春生第5叶露尖,幼穗分化进入雌雄蕊原基分化期。
9、挑旗期:全田有50%植株旗叶完全展开。
10、抽穗期:全田有50%植株穗由旗叶叶鞘露出1/2。
11、开花期:全田有50%穗中部小穗开花。
12、乳熟期:全田有50%植株籽粒体积达到正常大小,籽粒颜色绿色,内部胚乳成乳浆状。
13、蜡熟期:籽粒内含物呈蜡质,无乳浆,到蜡熟末期植株枯黄,只有穗下节呈绿色。
14、完熟期:籽粒内含物坚实变硬,植株全株枯黄。
15、收获期:实际收获的日期。
16、株高:以主茎高表示。
自地面或分蘖节至穗顶(不含芒)的高度,取其平均值,单位㎝。
17单株有效穗数:主茎穗加有效分蘖穗。
每穗有5粒以上为有效穗。
18、节间长度:由节的中心量至下一节的中心,顺序由基部向上量,单位㎝。
19、茎粗(直径):一般只量基部一、二节间的茎粗,将相同的节间并排在一起,量节间中部的宽度,求出单茎粗,单位㎜。
20、穗长:自穗轴基部量至穗顶端(不含芒),单位㎝。
21、小穗数:分别记数结实小穗数和不实小穗数。
22、每穗粒数:脱粒后计数。
23、千粒重:以晒干(水分含量13%)扬净的籽粒为标准,混匀样品后任取1000粒称重,做2份,相差不得超过5%。
24、穗粒重:单穗脱粒称重,或考种株混合脱粒称重除以考种的总穗数,单位g。
25、生物学产量:将全部考种植株剪掉根,晒干、称重,单位g。
小麦几个叶开始分蘖,小麦出芽需要几天小麦幼苗一般在长出3片真叶的时候,开始分蘖。
具体分蘖过程如下:主茎伸出第4叶时,第1叶叶腋处长出主茎的第1个分蘖,主茎伸出第5叶时,长出主茎第2分蘖,主茎伸出第6叶时,长出主茎第3分蘖,而当第1分蘖伸出第4叶时,第1个分蘖上的第1分蘖(二级分蘖)长出,后续以此类推。
小麦出苗时间大约为6-10天。
一、小麦几个叶开始分蘖1、小麦分蘖规律(1)一般在小麦幼苗长出3片真叶的时候,开始进行分蘖。
(2)当主茎伸出第4叶时,主茎第1叶的叶腋处长出主茎的第1分蘖,当主茎伸出第5叶时,主茎第2叶的叶腋处长出主茎的第2分蘖,当主茎伸出第6叶时,主茎第3叶的叶腋处长出第3分蘖。
第1分蘖处伸出第4叶时,长出第1个分蘖的第1分蘖(二级分蘖),以此类推,不断长出新的叶片和分蘖。
2、小麦生长周期(1)播种期:即播种时间,一般为9月下旬至10月上旬。
(2)出苗期:大田中50%小麦种子的第一片真叶露出胚芽鞘,并长出地面2cm(具体时间为播种后7-10天左右,10月上中旬)。
(3)分蘖期:大田中50%小麦植株第一个分蘖伸出叶鞘1.5-2cm (具体时间为出苗后15天左右,10月中下旬)。
(4)越冬期:日平均气温降低至2°C左右,小麦植株基本停止生长(具体时间为11月底至12月初)。
(5)返青期:第二年春天,小麦开始恢复生长,大田中50%小麦植株年后新长出的叶片伸出叶鞘1-2cm,并且小麦整体由暗绿色变成青绿色(具体时间为2月下旬至3月上中旬)。
(6)起身期:小麦幼苗由匍匐生长转变为往上生长,年后第一叶伸长,叶鞘明显伸长,并且第一伸长叶的叶耳与年前最后一片叶的叶耳距离为1.5cm,基部第一节间略微伸长(具体时间为3月中下旬)。
(7)拔节期:小麦主茎第一节间距离地面1.5-2cm,手捏小麦基部易碎发响(具体时间为4月上中旬)。
(8)孕穗期:植株旗叶完全伸出叶鞘,旗叶叶鞘包着的幼穗明显膨大(具体时间为4月下旬)。
小麦生长过程的八个阶段小麦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其生长过程可以分为八个阶段。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八个阶段的内容。
一、发芽期小麦种子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经过一段时间的休眠后,开始发芽。
在发芽期,种子内的淀粉被酶分解成糖类物质,为幼苗提供能量。
同时,幼苗开始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根系逐渐形成。
二、生长期在发芽期后,小麦进入生长期。
在这个阶段,小麦幼苗的根系逐渐扩展,茎和叶片也开始生长。
小麦的生长速度与温度、光照、土壤水分等因素有关。
在适宜的生长条件下,小麦生长迅速,茎和叶片逐渐变长,形成绿色的小麦苗。
三、分蘖期小麦进入分蘖期后,茎顶开始分裂出多个芽,形成分蘖。
分蘖的数量与品种、生长条件等因素有关。
分蘖期是小麦生长的关键时期,对小麦的产量和品质有着重要的影响。
四、拔节期小麦进入拔节期后,茎顶的芽开始向上生长,形成节间。
在这个阶段,小麦的生长速度逐渐减缓,但茎和叶片的生长仍在继续。
同时,小麦开始形成花穗。
五、抽穗期小麦进入抽穗期后,花穗逐渐伸长,花粉开始散发。
在这个阶段,小麦的生长速度逐渐减缓,但花穗的生长仍在继续。
同时,小麦开始进入生殖生长阶段。
六、开花期小麦进入开花期后,花穗上的花开始开放,花粉开始掉落。
在这个阶段,小麦的生长速度逐渐减缓,但花穗的生长仍在继续。
同时,小麦开始形成籽粒。
七、灌浆期小麦进入灌浆期后,籽粒开始膨大,水分和养分被积累到籽粒中。
在这个阶段,小麦的生长速度逐渐减缓,但籽粒的生长仍在继续。
同时,小麦开始进入成熟生长阶段。
八、成熟期小麦进入成熟期后,籽粒逐渐变硬,颜色也逐渐变黄。
在这个阶段,小麦的生长速度逐渐停止,籽粒的生长也停止。
同时,小麦开始进入收获期。
小麦的生长过程可以分为八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生长特征和生长需求。
了解小麦的生长过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管理小麦,提高小麦的产量和品质。
第二节小麦的一生与阶段发育一、小麦的一生〔一〕生育期小麦的一生是指从种子萌发到产生新的成熟种子的整个过程,小麦一生的时间长短,受生态条件和栽培条件的影响很大。
〔二〕生育时期小麦的一生中,在形态特征、生理特性等方面发生一系列变化,人们根据这些变化将小麦的一生划分为播种、出苗、分蘖、越冬、返青、起身、拔节、挑旗、抽穗、开花、灌浆、成熟十二个生育时期〔以月/日表示〕。
1.播种期:播种的日期。
2.出苗期:全田50%子粒第一片真叶露出胚芽鞘长出地面2厘米时。
3.分蘖期:全田50%植株第一个分蘖伸出叶鞘1.5~2cm时。
4.越冬期:日平均气温降到2℃左右,小麦植株根本停顿生长的日期。
5.返青期:第二年春天,随着气温的上升,小麦开场生长,50%植株年后新长出的叶片〔多为冬春交接叶〕伸出叶鞘1~2cm,且大田由暗绿变为青绿色。
6.起身期〔生物学拔节〕:麦苗由原来匍匐生长开场向上生长,年后第一叶伸长,叶鞘显著伸长,其第一伸长叶的叶耳与年前最后一片叶的叶耳距达1.5cm,基部第一节间微微伸长,。
7.拔节期〔农艺拔节〕:小麦的主茎第一节间离地面1.5~2cm,用手指捏小麦基部易碎发响。
8.挑旗〔孕穗期〕:植株旗叶〔最后一片叶〕完全伸出〔叶耳可见〕。
9.抽穗:穗子顶端或一侧〔不是指芒〕,由旗叶鞘伸出穗长度的一半时。
10.开花:全田有50%植株第一朵花开放,开花顺序中下→上部→下部。
11.灌浆:子粒外形已根本完成,长度达最大值的四分之三,厚度增长甚微。
12.成熟期:①蜡熟期:籽粒大小、颜色接近正常,部呈蜡状,子粒含水22%,茎生叶根本变干,蜡熟末期子粒干重达最大值,是适宜的收获期。
②完熟期:籽粒已具备品种正常大小和颜色,部变硬,含水率降至20%以下,干物质积累停顿。
二、小麦经济产量的形成过程小麦产量的形成过程分为三个相互联系的阶段。
〔一〕营养生长阶段从出苗到返青1.生长中心:根、叶、蘖的生长。
2.营养特点:光合产物主要用于营养体的形成,为形成产品器官打根底,此阶段需肥水较少,生长较慢。
小麦花序发育阶段一、引言小麦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花序发育过程对小麦的生长和产量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介绍小麦花序发育的各个阶段,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小麦的生长过程。
二、萌发期小麦的花序发育始于种子的萌发。
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种子吸收水分后,胚乳开始膨大,胚芽逐渐伸长,最终破土而出。
这标志着小麦花序发育的开始。
三、分蘖期分蘖期是小麦花序发育的重要阶段。
在这个阶段,小麦的主茎逐渐停止生长,侧芽开始分蘖。
分蘖是指侧芽的生长和发育,形成新的茎和花序。
分蘖的数量和质量对小麦的产量和品质有着重要影响。
四、拔节期拔节期是小麦花序发育的关键时期。
在这个阶段,小麦的茎部开始伸长,花序逐渐形成。
同时,小麦的叶片也开始展开,为光合作用提供能量。
拔节期的温度和光照条件对小麦的生长和花序发育至关重要。
五、抽穗期抽穗期是小麦花序发育的高峰期。
在这个阶段,小麦的花序完全形成,开始开花授粉。
花序上的小花逐渐开放,花粉逐渐散发。
抽穗期的温度和湿度条件对小麦的花粉散发和授粉成功率有着重要影响。
六、灌浆期灌浆期是小麦花序发育的最后阶段。
在这个阶段,小麦的花粉授粉成功后,小麦颖果开始膨大,内部充满淀粉和其他营养物质。
同时,小麦的茎部和叶片也继续生长,为颖果提供养分。
灌浆期的温度和水分条件对小麦的颖果发育和产量有着重要影响。
七、结实期结实期是小麦花序发育的最终阶段。
在这个阶段,小麦的颖果逐渐成熟,变为金黄色。
同时,小麦的茎部和叶片逐渐老化,为颖果的收获做准备。
结实期的温度和湿度条件对小麦的颖果品质和产量有着重要影响。
八、总结小麦花序发育经历了萌发期、分蘖期、拔节期、抽穗期、灌浆期和结实期等多个阶段。
每个阶段都对小麦的生长和产量起着重要作用。
了解小麦花序发育的过程,有助于农民科学种植小麦,提高产量和品质。
希望本文能为读者提供有关小麦花序发育的基本知识,并对小麦的生长过程有更深入的了解。
小麦生长期分几个阶段,生长期多少天通常可以将小麦生长期分为11个阶段,分别为出苗期、分蘖期、越冬期、返青期、起身期、拔节期、孕穗期、抽穗期、开花期、灌浆期以及成熟期。
小麦在每个生长阶段的生长情况都有所不同,比如当小麦籽粒开始沉积淀粉粒,胚乳也呈糨糊状的时候便代表它进入了灌浆期,一般在开花后10天左右就能够进入该阶段。
一、小麦生长期分几个阶段1、出苗期:当50%的麦苗都长出第一片真叶,且露出地面2-3cm 的时候,便代表小麦进入了出苗期。
2、分蘖期:在地下或者靠近地面处的茎基部发生分枝后,便代表小麦开始分蘖了。
3、越冬期:在冬天前,当平均气温稳定下降至0°C以下后,麦苗便开始停止生长,这个阶段便是越冬期。
4、返青期:当春季日均气温达到3°C之后,麦苗新生的分蘖以及根叶开始生长,叶色为鲜绿色,若出现了这种情况便代表小麦进入了返青期。
5、起身期:麦苗从呈匍匐状改为直立生长,主茎第一叶的叶鞘拉长,基部的第一节伸长0.2cm左右,却未伸出地面,若麦苗出现了这个情况便代表它进入了起身期。
6、拔节期:常将小麦主茎基部第一节间露出地面长达2cm的阶段,称为拔节阶段。
7、挑旗(孕穗)期:当全田50%的小麦旗叶全部都露出叶鞘后,便代表它进入了孕穗期。
8、抽穗期:发育完全的穗会随着茎秆的伸长,而伸出顶部叶,通常将这种现象称为抽穗。
9、开花期:当小麦的果穗开始开花后,便代表它进入了开花的阶段。
10、灌浆期:该阶段的表现为籽粒开始沉积淀粉粒,胚乳呈糨糊状,通常在开花后的10天左右就会进入该阶段。
11、成熟期:当小麦生长到一定的程度后就会进入成熟期。
二、小麦生长期多少天1、生长期小麦的生长期需要根据播种的时间而定,通常春小麦的生长期在100天左右,而冬小麦的生长期在220-270天左右,再加上各地的天气情况都有所不同,因此小麦具体要生长多久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2、生长条件(1)土壤:适合将小麦种植在保水保肥力强、通透性好、土壤结构良好的土壤中。
冬小麦生育时期有哪些?生育时期,亦称“物候期”。
为表示作物不同的生育阶段,根据其在整个生育过程中器官发生的顺序和形态特征而划分的若干个时期的总称。
一般来说,冬小麦共划分为12个生育时期,从播种之后到收获之前都称作小麦生育期,可把小麦的生育期分为:播种期、出苗期、分蘖期、越冬期、返青期、起身期、拔节期、孕穗期、抽穗期、扬花期、灌浆期、成熟期等12个生育时期。
1、播种期:播种后,如果墒情适宜,种子很快会萌动发芽,因此,计算小麦全生育期的天数,一般从播种期算起,咱们这里播种期一般在10月上中旬。
半冬性品种适宜播期为10月5-15日。
2、出苗期:田间有半数麦苗露出地面2-3厘米的时候,即为出苗期,如果墒情好温度适宜,1周左右就能出苗。
3、分蘖期:一般麦田在出苗后约15天左右,当主茎长出3片叶,第四片叶刚开始出现时,在主茎N-3片叶的叶腋处长出主茎的1个分蘖。
当田间有一半麦田1个分蘖露出叶鞘时,即为分蘖期。
4、越冬期:在冬前日平均温度下降至0℃左右,麦苗基本上停止生长时,即为越冬期。
5、返青期:当跨年度生长的叶片由叶鞘长出1-2厘米,全田有半数麦苗达到这一程度,而且仍处葡匐状态时,即为返青期。
冬性、半冬性品种葡匐状态较为明显,春性品种不明显。
6、起身期:全田有半数以上的麦田由葡匐状转向直立生长,主茎的春生第二片叶接近定长,幼穗分化进入小穗原基分化期时,即为起身期。
7、拔节期:全田半数以上的麦田基部伸长节间露出地面1.5-2厘米,幼穗分化进入药隔期时,即为拔节期。
8、孕穗期:麦田半数以上的旗叶全部伸出叶鞘,幼穗分化接近四分体形成期时,即为孕穗期。
9、抽穗期:麦田半数以上的麦穗顶端(不包括麦芒)露出叶鞘时,即为抽穗期。
10、开花期:麦田半数以上的麦穗开始开花时,即为开花期,一般在抽穗后3-6天。
11、灌浆期:麦粒胚乳刚呈清乳状开始进入充实期,一般在开花后10-13天左右。
12、成熟期:大部分籽粒的胚乳呈蜡质状,麦穗和穗下节变黄,大部分籽粒变硬,粒重增加。
小麦分蘖期时间,小麦分蘖期在什么时候
分蘖期,禾谷类作物的物侯期。
标准为第一个分蘖芽萌发,并从基部叶腋内伸出l-2cm。
全田50%以上植株出现分蘖的日期为全田分蘖期。
小麦分蘖期时间
分蘖期是小麦从开始分蘖起到拔节以前的整个生育时期,一般处于11月下旬至次年2月中、下旬,长达三个多月,是小麦生育期中历时最长的一个生育期。
也是决定每亩穗数和奠定大穗的重要时期。
小麦分蘖期管理
小麦分蘖期田间管理的重点是促根增蘖,促弱控旺,各地要视地力、苗情、墒情等具体情况做好分类管理。
小麦分蘖期对肥水的要求较高。
首先,要早施苗肥和分蘖肥。
其次,要因地制宜施用腊肥。
第三,适当补充麦田水分。
播种过早的拔节苗,播种过晚的独脚苗和其他原因造成的瘦弱苗,易发生冻害。
预防冻害除选择耐寒品种和确定适宜播期外,还应科学用肥,防止旺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