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学 局麻药
- 格式:pdf
- 大小:158.68 KB
- 文档页数:14
麻醉药一、要求(一)知识目标1.掌握局部麻醉药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二)能力目标培养科学态度,提高学生观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素质目标1.注重学生心理素质、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2.培养学生认真仔细、严谨、求实的工作态度。
二、内容【导入案例】患者,男性,25岁。
因转移性右下腹疼痛7小时入院,经体检及辅助检查,诊断为急性阑尾炎。
采用硬膜外麻醉进行手术治疗。
局麻药选用2%利多卡因+1: 20万肾上腺素溶液。
(提问)为何局麻药中加入肾上腺素?局麻药的不良反应有哪些?【讲授新课】第一节局部麻醉药局部麻醉药简称局麻药,是一类能在用药局部可逆性地阻断神经冲动地产生和传导,在机体意识清醒地状态下使局部痛觉暂时消失地药物。
一、局麻药的作用及给药方法(一)药理作用1、局麻作用局麻药在低浓度时能阻断感觉神经冲动的发生及传导,较高浓度时对周围神经、中枢神经、自主神经和运动神经都有阻断作用。
一般细的无髓鞘神经纤维比粗的纤维对局麻药的作用更敏感。
在局麻药的作用下,痛觉先消失,其次是冷觉,温觉,触觉和压觉。
神经冲动传导的恢复则按相反的顺序进行。
局麻药的作用与阻滞细胞膜钠离子通道有关。
局麻药穿透神经细胞膜,至膜内侧与钠通道闸门边磷脂分子的磷酸基相连,阻滞钠通道,减少钠离子内流,使神经细胞膜不能除极化,从而阻滞神经冲动的产生与传导,呈现局麻作用。
2、吸收作用局麻药用量过大从给药部位吸收入血或意外注入血管内引起的全身作用,这实际上是局麻药的毒性反应,其程度与血中药物浓度密切相关。
(1)中枢神经系统:局麻药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是先兴奋后抑制。
局麻药被吸收后,先抑制中枢抑制性神经元而使中枢兴奋,表现为不安,肌肉震颤、神智错乱,甚至惊厥。
随后再抑制中枢兴奋性神经元,造成中枢神经系统的普遍抑制,导致昏迷,呼吸衰竭。
(2)心血管系统:局麻药对心血管系统具有直接抑制作用,可降低心肌兴奋性,使心肌收缩力减弱,传导减慢,不应期延长,血管扩张,甚至血压下降、传导阻滞,直至心脏搏动停止。
初级药士-专业知识-药理学-局部麻醉药[单选题]1.丁卡因不能应用的局部麻醉方式是A.表面麻醉B.浸润麻醉C.传导麻醉D.腰麻E.硬膜外麻醉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丁卡因(江南博哥)主要的局部用法是:表面麻醉、传导麻醉、腰麻和硬膜外麻醉;所以此题选B。
掌握“局部麻醉药”知识点。
[单选题]2.下列局部麻醉方法中,不应用普鲁卡因的是A.浸润麻醉B.传导麻醉C.蛛网膜下隙麻醉D.硬膜外麻醉E.表面麻醉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普鲁卡因对黏膜的穿透力弱,需注射用于局麻,不能用于表面麻醉。
掌握“局部麻醉药”知识点。
[单选题]3.适用于腹部和下肢手术的麻醉方式是A.表面麻醉B.传导麻醉C.浸润麻醉D.蛛网膜下腔麻醉(腰麻)E.硬膜外麻醉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蛛网膜下腔麻醉又称脊髓麻醉或腰麻,用于下腹部和下肢手术。
掌握“局部麻醉药”知识点。
[单选题]4.局麻药的作用机制是A.阻断K+外流,阻碍神经细胞膜去极化B.阻碍Ca2+内流,阻碍神经细胞膜去极化C.促进Cl-内流,使神经细胞膜超极化D.阻碍Na+内流,阻碍神经细胞膜去极化E.阻断乙酰胆碱的释放,影响冲动的传递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局麻药主要作用于神经细胞膜。
在正常情况下神经细胞膜的除极化有赖于Na+内流,局麻药可直接与电压门控的Na+通道相互作用而抑制Na+内流,阻止动作电位的产主和神经冲动的传导,产生局麻作用。
掌握“局部麻醉药”知识点。
[单选题]5.效价强度最低的局部麻醉药是A.普鲁卡因B.丁卡因C.利多卡因D.布比卡因E.硫喷妥钠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普鲁卡因麻醉强度较丁卡、因利多卡因、布比卡因都低;而硫喷妥钠属于全身麻醉药。
掌握“局部麻醉药”知识点。
[单选题]6.延长局部麻醉药作用时间的常用办法是A.注射麻黄碱B.加入少量肾上腺素C.调节药物溶液pH值D.增加局部麻醉药浓度E.增加局部麻醉药的用量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肾上腺素可收缩用药部位的血管,减慢药物吸收速度,既能延长局部麻醉药的作用时间,又可减少吸收中毒的机会。
麻醉药药理学麻醉药物在医学领域具有重要作用,它们的使用可以使病人在手术过程中不受疼痛的折磨,同时帮助医生进行复杂的手术操作。
麻醉药物的药理学研究对于合理选择和应用药物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不同类型的麻醉药物的作用机制和药理学特点等方面进行详细探讨。
一、全身麻醉药物全身麻醉药物主要用于手术过程中的全身麻醉,使病人进入昏迷状态,以便进行疼痛无感知的手术。
全身麻醉药物主要有静脉麻醉药物和吸入麻醉药物两种类型。
静脉麻醉药物主要通过静脉注射进入体内,其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增强γ-氨基丁酸(GABA)的抑制性神经递质功能,从而抑制神经传导,让病人处于无感觉的状态。
常见的静脉麻醉药物有丙泊酚、异丙酚等。
吸入麻醉药物主要通过呼吸道吸入而进入体内,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抑制谷氨酸受体和促进GABA受体来产生麻醉效果。
吸入麻醉药物常见的有氟烷、七氟烷等。
二、局部麻醉药物局部麻醉药物主要用于手术过程中的局部麻醉,用以阻断感觉神经的传导,使手术部位不受疼痛刺激。
局部麻醉药物分为酯型和醚型两种。
酯型局部麻醉药物主要是通过代谢为对硝基苯胺-对氨基苯胺的酯酶来发挥作用,最常用的是利多卡因、丁卡因等。
醚型局部麻醉药物主要通过阻断钠通道来达到局部麻醉效果,常见的有布比卡因、罗哌卡因等。
局部麻醉药物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中毒反应、过敏反应、神经损害等,因此在使用中需要谨慎。
三、麻醉辅助药物麻醉辅助药物主要用于辅助全身麻醉药物的作用,增强麻醉效果,减少不适感。
常见的麻醉辅助药物包括镇静药物、肌肉松弛药物和镇痛药物等。
镇静药物主要通过增强GABA受体的抑制作用,产生轻微的镇静和放松效果。
常见的镇静药物有苯二氮䓬类药物、丙泊酚等。
肌肉松弛药物主要用于手术期间的肌肉松弛,以便进行手术操作,最常用的药物是巴库立姆和罗库溴铵等。
镇痛药物主要用于疼痛的缓解,常见的有吗啡、芬太尼等镇痛药物。
总结:麻醉药物作为医学领域的重要工具,对于手术的顺利进行起着关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