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麻药理论课4
- 格式:pptx
- 大小:4.60 MB
- 文档页数:1
《药理学基础》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制药类药剂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是在《人体解剖生理基础》《微生物基础》《生物化学》等课程基础上,开设的一门理论性较强的专业课程,其任务是让学生掌握药物基础知识提升药学服务相关能力,为后续《常见病用药指导》等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学时与学分108学时,6学分。
三、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按照立德树人的要求,突出核心素养、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培养,兼顾中高职课程衔接,高度融合药理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和职业精神的培养。
1.依据《中等职业学校制药类药剂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中确定的培养目标、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按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突出药学服务能力培养,结合本课程的性质和职业教育课程教学的最新理念,确定本课程目标。
2.根据“中等职业学校药剂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依据课程目标和医药商品购销、医院药品发放调剂等岗位需求,围绕药学服务工作实际,体现科学性、适用性原则,确定本课程内容。
3.以药物的作用与应用为主线,结合医药商品购销、医院药品发放调剂等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将相应的专业理论知识、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有机融入所设置的模块和教学单元,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序化教学内容。
四、课程目标学生通过学习本课程,掌握药理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初步建立良好的职业意识,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
1.熟悉药物效应动力学与药物代谢动力学的基本知识。
2.理解常用药物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及用药注意事项,能说出重点药物的作用机制和相互作用。
3.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对临床常见病患者用药期间的病情变化与药物作用之间的关系进行观察和初步分析,针对病症对患者进行合理用药指导与咨询,指导服务对象合理用药,确保药品和药事服务质量。
4.具有准确阅读、理解、获取药物信息的能力,能识别医药商品购销、药品处方调配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规范记录工作过程中的相关文件。
《麻醉药理学》课程教学大纲(执笔人:张骏艳审核人:陈志武教学院长:陈志武)一、课程简介(一)课程代码(二)课程名称(含英文名称):麻醉药理学((Anesthetic phamacology)(三)修读对象麻醉学专业(四)总学时与学分36学时。
其中理论20学时、实验16学时。
2学分。
(五)考核方式卷面考试占80%、课堂讨论等平时占20%。
(六)相关课程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物化学学、人体生理学、微生物学、寄生虫学、免疫学、病理生理学、病理解剖学、麻醉学、内科学、外科学等。
(七)内容提要(不超过200字)麻醉药理学是药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主要阐明麻醉医学实践过程中药物与机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规律。
麻醉医学中常用的药物主要包括局部麻醉药、吸入麻醉药、静脉麻醉药、骨骼肌松弛药、镇痛药及相关药物等。
本课程主要介绍这些常用药物的体内过程、药理作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及不良反应,其教学内容包括总论和各论两大部分,总论论述麻醉药理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各论则具体介绍临床麻醉中常用的各类药物。
二、教学目的与教学方法(一)教学目的:本课程教学目的是通过麻醉药理学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重要的进展的讲授及基本技能的培训,使学生获得有关常用的麻醉用药作用规律及特点的知识,为临床实践中合理地应用麻醉用药提供理论依据,并培养学生的辨证的科学思维方法,提高他们综合和创新的能力。
(二)教学方法:采用现代多媒体手段,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辅以学生自主学习、集体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 增加启发式教学,以激发了学生学习热情和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三、理论与实践教学学时分配教学方式章/节/单元内容总学时理论实践其它1 总论 4 42 镇静催眠药 2 23 安定药 1 14 阿片类镇痛药 2 25 吸入麻醉药 2 26 静脉麻醉药及复合麻醉 3 37 局部麻醉药 1 18 骨骼肌松弛药 1 19 抗心力衰竭药物 1 110 抗心律失常药 1 111 控制性降血压药 1 112 药物依赖性 1 113 实验一常用局麻药的毒性作用比较 2 214 实验二丁卡因对家兔的毒性作用 2 215 实验三药物的崔醒作用 2 216 实验四局麻药的表面麻醉作用 2 217 实验五药物的镇痛作用 4 418 实验六药物等对兔的利尿作用 4 4合计学时36 20 16四、选用教材和主要教学参考书(一)选用教材戴体俊主编,《药理学》(第8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年6月安徽医科大学药理教研室编,《麻醉药理学实验指导》,自编讲义,2008年10月(二)主要教学参考书杨宝峰主编,《药理学》(第8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年6月杨世杰主编,《药理学》(第3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年10月陈志武主编,《药理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3年3月陈志武主编,《药理学》,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年5月周宏灏主编,《Pharmacolog y》,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6月Laurence L. Brunton, Bruce A. Chabner, Bj?rn C. Knollmann,Goodman & Grilman's The Pharmacological Basis of Therapeuntics (12ed), New York:McGraw-Hill, 2012年8月陈志武主编,《药理学实验指导》,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3年8月五、理论教学内容第1章总论目的:掌握药物的基本作用、量效关系、麻醉药物体内过程及不良反应;熟悉药物作用的时量关系、房室模型及肺泡气最低有效浓度等概念,药物的作用机制,静脉推注和静脉输药注代动力学分析;了解麻醉药物的计算机辅助输注。
《药理学》典型教学案例——局麻药【案例背景】1.药理学课程是临床课程的桥梁学科。
它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基本理论依据,在临床上药师是各种药物治疗的直接实施者,用药前是合理用药的监督者,也是用药过程中、用药后是药物疗效的监测者,也是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护者。
药理学的教学任务是使学生掌握该课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以便在药学工作中正确执行处方、医嘱,观察药物的疗效,监护不良反应并能采取初步的应急措施,防止和减少药源性疾病的发生,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有效,为人类的健康作出应有的贡献。
同时也要重视学生素质的培养包括学习能力、科学能分析问题的能力、科学思维方法的培养。
2.本课题讲解局部麻醉药,局部麻醉药学生在临床实践及今工作在门诊手术室或住院部手术室都要使用,因此结合典型病例,实施局部麻醉药案例教学,可以改变原有的局部麻醉药注入式教学方法,使学生仿佛身临其境,自觉去思考局部麻醉药各种问题的处理原则及方法,从而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直面教学实践的本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
3.局部麻醉药在医学疼痛和重症监护等治疗正迅速发展。
临床上局部麻醉药如何才能正确选择药物?如何才能合理用药?只有知道了解和熟悉局部麻醉药的药代动力学及药效动力学,只有知道了解和熟悉麻醉药物相互作用及个体差异,甚至懂得药物经济学和药物的性价比,这样才能做到正确和合理使用局部麻醉药。
在临床麻醉科和ICU重症监护室局部麻醉药使用,多数通过静脉途径,也有经椎管内用药,万一失误,容易发生不良反应,甚至造成严重后果。
因此,同学必须掌握局部麻醉药正确的用药方法与途径也至关重要。
我们希望同学在临床上能正确地、合理地使用局部麻醉药,发挥局部麻醉药重要作用。
【案例实录】前言:本章节局部麻醉药是药学用药最常见的用药之一,主要让学生知道局麻麻醉药的作用应用及不良反应的毒性、过敏反应;让学生学会局部麻醉药的毒性比较;让学生学会列表比较常用局麻药,能准确判断局麻药过敏反应、毒性症状先兆,能准确判断局麻药处方合理性,并能正确执行局部麻醉药处方和局部麻醉药用药后药学,激发学习兴趣,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训练学生的基本技能。
麻醉生理学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麻醉生理学是麻醉学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之一,它主要研究麻醉状态下人体生理功能的变化规律及其机制。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深入理解麻醉药物和麻醉操作对机体各系统生理功能的影响,为临床麻醉实践提供理论依据,确保麻醉的安全与有效。
二、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麻醉对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等生理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
熟悉麻醉期间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的变化及调节。
了解麻醉与体温、内分泌系统、血液系统等的关系。
2、能力目标能够运用麻醉生理学的知识,分析和解决临床麻醉中出现的生理问题。
具备观察和评估麻醉患者生理功能变化的能力,并能根据变化及时调整麻醉方案。
3、素质目标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职业责任感,提高其对患者生命安全的重视程度。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课程内容1、绪论麻醉生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麻醉生理学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
麻醉生理学的研究方法和发展趋势。
2、麻醉与神经系统麻醉药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机制,包括对神经元兴奋性、神经递质释放等的影响。
全身麻醉药的麻醉分期及各期的生理表现。
局部麻醉药对神经传导的阻滞作用及机制。
麻醉对意识、疼痛感知、认知功能等的影响。
3、麻醉与心血管系统麻醉药对心血管系统的直接作用,如对心肌收缩力、心率、血管张力等的影响。
麻醉期间的心血管反射调节,如压力感受性反射、化学感受性反射等。
不同麻醉方法和麻醉深度对心血管功能的影响。
麻醉期间常见的心血管并发症及其发生机制和防治措施。
4、麻醉与呼吸系统麻醉药对呼吸中枢、呼吸肌功能和肺通气的影响。
麻醉期间肺换气功能的变化,包括氧合和二氧化碳排出的影响。
麻醉期间呼吸道的管理,包括气道通畅的维持、呼吸功能的监测等。
常见的麻醉相关呼吸系统并发症,如呼吸抑制、肺不张、肺水肿等的原因、表现和处理。
5、麻醉与消化系统麻醉药对胃肠道蠕动、分泌和吸收功能的影响。
临床医学专业《药理学》课程标准课程名称:药理学课程代码:0299061B1建议课时数(含考核):48学时学分:3分适用专业:临床医学专业先修课程: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原生物与免疫学、生物化学、病理生理学1、前言(1)课程的性质《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及作用规律,阐明药物防治疾病规律的一门科学。
本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有药物的分类、药理作用及作用机制、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及防治等。
其任务是为临床合理用药防治疾病提供理论依据。
本课程是临床医学专业岗位群必须具备的医学基础知识,同时也是助理执业医师考试的必考科目。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为学生能在临床实践中安全、合理、有效地用药奠定理论基础;同时为培养具有较深厚的医学基础理论与基本技能的高级临床医学人才奠定基础;以及为适应职业变化和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奠定基础。
(2) 设计思路总体设计思路:根据临床医学专业培养目标,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与医药行业企业合作进行课程开发与设计,以工作任务引领知识、技能和态度,让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学习相关知识,发展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海西建设培养高技能应用型医学人才。
本课程在设计过程中,根据专业培养计划和人才培养规格,以及专业岗位群技能要求确定课程教学内容。
理论以必需、够用为度;重点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要求。
本课程标准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共包括15个学习项目。
这些学习项目是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中临床常用的药物品种来设计的。
课程内容的选取既突出职业教育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同时融合了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助理执业医师)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
本课程建议总课时为48学时。
(3)职业岗位与工作任务分析以助理执业医师基本职业技能为主线,培养具有规范的从事医疗卫生保健的岗位工作能力,以适应今后医疗工作的开展,并能取得助理执业医师执业资格。
2、课程目标(人文素质或职业能力培养目标)通过任务引领和项目活动,使学生掌握:(1)知识教学目标①识记药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②学会各类代表药物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药动学特点、临床用途、不良反应及用药注意事项;③理解药物的分类、常用药物的作用特点、临床应用及主要不良反应;④知道药理基础理论的新进展;⑤具备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基本药理知识和技能。
麻醉学教学大纲一、前言二、理论内容和要求第一章麻醉学绪论【目的要求】1、掌握麻醉学的基本概念;临床麻醉学、危重病医学和疼痛诊疗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任务。
2、了解麻醉学的课程特点、临床麻醉学、危重病医学、疼痛诊疗学的基本任务。
【教学内容】重点介绍麻醉学的基本任务及麻醉学的课程特点。
第二章麻醉前病情评估与准备【目的要求】1、熟悉麻醉前病情评估与准备的目的及麻醉前检查的基本内容。
2、掌握麻醉前病情分类方法(ASA分级);麻醉前准备;特殊病情的麻醉前病情评估与准备;麻醉前用药的目的及常用药物。
3、熟悉麻醉方案制定的原则。
4、了解麻醉器械和麻醉药品的准备。
【教学内容】重点介绍麻醉前病情评估的内容及麻醉前检诊的基本内容和病情估计的ASA分类法。
介绍各器官系统的检诊(呼吸系统、必血管系统、肝脏和肾脏、内分泌系统、中枢神经系统、胃肠道、水和电解质)。
重点介绍麻醉前用药的目的及常用的药物。
介绍麻醉方案制定的原则。
一般介绍麻醉器械和麻醉药品的准备。
第三章神经干(丛)阻滞麻醉【目的要求】1、掌握神经干(丛)阻滞的基本概念。
熟悉神经干(丛)阻滞麻醉的适应证、禁忌证及注意事项。
2、熟悉颈丛神经阻滞的适应证、常用局麻药及其主要并发症。
3、熟悉臂丛神经阻滞常用入路及其适应证和并发症。
4、熟悉坐骨神经阻滞的阻滞方法和适应症。
【教学内容】重点介绍神经干(丛)阻滞麻醉的基本概念、适应证、禁忌证、注意事项及常用局麻醉药。
介绍颈丛神经阻滞的适应证、常用局麻药及主要并发症。
介绍臂丛神经阻滞常用入路的适应证及各自的优缺点。
一般介绍坐骨神经阻滞的方法及适应证。
第四章椎管内阻滞麻醉【目的要求】1、熟悉椎管内麻醉的基本概念。
2、熟悉椎管内解剖与麻醉生理。
3、掌握蛛网膜下隙阻滞的适应证和禁忌证;熟悉脊髓麻醉的操作方法,掌握脊髓麻醉平面的检查与调节;熟悉脊髓麻醉常用药物及其麻醉管理;掌握脊髓麻醉常见并发症及其处理。
4、掌握硬膜外隙阻滞的适应证和禁忌证;了解硬膜外隙麻醉的操作方法,掌握判断硬膜外穿刺针进入硬脊膜外隙的方法;了解硬膜外隙麻醉常用药物;掌熟悉硬膜外麻醉的管理;掌握硬脊膜外麻醉常见并发症及其处理。
麻醉学教学大纲一、麻醉学简介麻醉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麻醉药物、麻醉方法、麻醉监测等内容。
通过对患者进行麻醉,可以达到止痛、无感知、无意识和无运动反应的目的,保障手术安全和患者的舒适感。
二、麻醉学的基本原理1. 麻醉药物的分类:麻醉药物包括全身麻醉药、局部麻醉药和全麻辅助药等。
2. 麻醉的作用机制:麻醉药物通过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途径,抑制神经冲动传导,达到麻醉效果。
三、麻醉学的教学内容1. 麻醉学基础知识:包括麻醉药物的分类、作用机制、药理学知识等。
2. 麻醉技术培训:学习麻醉方法、麻醉监测设备的使用和维护等。
3. 麻醉并发症处理:掌握各类麻醉并发症的处理方法,提高突发状况的处理能力。
四、麻醉学的教学安排1. 理论教学:通过课堂教学、讲座等形式传授麻醉学基础知识。
2. 实践操作:学生需实地参与手术患者的麻醉过程,提高实际操作技能。
3. 病例讨论:通过病例讨论,学习麻醉方案设计和并发症处理。
五、麻醉学的评估标准1. 知识水平:学生需要掌握麻醉学的基础理论知识。
2. 技能水平:学生需要熟练掌握各类麻醉设备的使用和麻醉操作技术。
3. 效果评价:学生需要在实际操作中达到熟练和有效的麻醉效果。
六、麻醉学教学大纲的更新与完善麻醉学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学科,教学大纲需要根据最新的研究成果和临床需求进行更新和完善,确保教学内容的全面性和时效性。
七、总结麻醉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医学学科,对于提高手术安全和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严谨规范的教学大纲,可以为学生提供系统的麻醉学知识和技能培训,培养高水平的专业麻醉医师。
希望未来的麻醉学教学可以更加科学、有效,为医疗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局麻药知识点总结1. 局部麻醉的作用机制局部麻醉药物通过阻断神经传导来产生麻醉作用。
当局部麻醉药物被注射到特定的部位时,它们会通过影响神经纤维,阻断神经冲动的传导,从而使患者在那个部位失去感觉。
局部麻醉药物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机制发挥作用:1) 阻断钠通道: 大多数局部麻醉药物都是脂溶性的,并且能够渗透到神经细胞膜内部,影响钠通道的功能,从而阻断神经冲动的传导。
2) 阻断神经突触传导: 部分局部麻醉药物还可以阻断神经突触的传导,从而起到麻醉作用。
3) 阻断神经突触后的去极化: 一些局部麻醉药物还可以阻断神经细胞膜上的去极化过程,从而干扰神经冲动的传导。
2. 局部麻醉的类型根据麻醉药物的性质和用途,局部麻醉可以分为表面麻醉和浸润麻醉两种类型。
1)表面麻醉: 表面麻醉是指将麻醉药物直接涂抹在皮肤或黏膜表面,从而产生局部麻醉的效果。
这种方法通常用于较小的外科手术或治疗过程中,比如皮肤活检、局部小手术等。
2)浸润麻醉: 浸润麻醉是指将麻醉药物注射到局部组织中,使其产生麻醉效果。
这种方法通常用于较大的手术或治疗过程中,比如拔牙、切除肿瘤等。
3. 局部麻醉的使用方法局部麻醉通常通过注射的方式进行使用。
一般来说,医务人员会在手术或治疗前对患者进行详细的评估,确定需要麻醉的部位和所需的麻醉剂量。
然后,他们会选择合适的局部麻醉药物,并通过注射的方式将其应用到患者的身体上。
一般来说,局部麻醉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准备工作: 在进行局部麻醉之前,医务人员需要对患者的病史进行评估,并确定麻醉的适用性和剂量。
2)选择麻醉药物: 医务人员需要根据手术或治疗的性质和所需的麻醉深度来选择合适的局部麻醉药物。
3)局部麻醉注射: 一般情况下,医务人员会在手术或治疗前将局部麻醉药物逐渐注射到患者的身体部位,直到产生麻醉效果为止。
4)观察和监测: 在进行局部麻醉后,医务人员会对患者的状况进行观察和监测,以确保麻醉效果良好并且没有出现不良反应。
麻醉学考试资料-常用局部麻醉药
局部麻醉也称部位麻醉,是指将局麻药应用于身体局部,使机体某一部位的感觉神经传导功能暂时被阻滞,运动神经传导保持完好或者同时有程度不等的被阻滞状态。
局部麻醉的优点:安全性大,并发症少,对患者生理功能影响最小。
今天总结医疗卫生事业单位考试麻醉学考试资料-常用局部麻醉药。
局麻药分类
按化学结构不同可分为酯类和酰胺类两大类:
(1)酯类:普鲁卡因、氯普鲁卡因和丁卡因。
(2)酰胺类:利多卡因、布比卡因、左旋布比卡因和罗哌卡因。
按局麻药的作用时间分类
(1)短效局麻药:普鲁卡因。
(2)中效局麻药:利多卡因。
(3)长效局麻药:丁卡因、布比卡因、左旋布比卡因、罗哌卡因。
各局麻药特点
(1)普鲁卡因毒性作用小,但其扩散和穿透力均差,仅常用于局部浸润麻醉。
(2)丁卡因毒性作用强,脂溶性高,穿透性能较强,麻醉效能强,但起效缓慢,多用于表面麻醉、神经阻滞、硬膜外阻滞和蛛网膜下隙阻滞。
(3)利多卡因性能稳定,起效较快,扩散穿透能力均强,其毒性与药物浓度有关,因此可用于各种局麻。
(4)布比卡因起效快,作用时间长,可改变药液浓度而产生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分离阻滞,其心脏毒性明显,如误入静脉或用药量过大,可致心脏停搏,且难以复苏,尤其对产妇更是如此。
(5)左旋布比卡因毒性作用明显比布比卡因弱。
(6)罗哌卡因是一种新型的长效酰胺类局麻药,其特点:①产生运动阻滞与感觉阻滞分离的程度大于布比卡因;②较布比卡因心脏毒性低;③有血管收缩作用,因此无需再加肾上腺素;④对子宫胎盘血液无影响。
《药理学》课程标准课程编号:Z2431110 适用专业:临床医学培养层次:三年制大专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修课方式:必修课教学时数:72学时总学分数:4一、课程定位和设计思路(一)课程定位1.课程简介《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规律及其机制的学科。
药理学是临床医学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间的桥梁。
其目的是通过药理学的理论学习和实验训练,使学生掌握各类药物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及药物间的相互作用,其任务是为学生在临床工作中合理用药或指导临床合理用药、防治疾病提供理论依据。
2.课程性质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包括病原体)相互作用及其规律和原理的科学。
药理学以化学基础知识为前提,以基础医学中的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等课程为基础,阐明药物对机体的作用、效应及其原理以及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
为正确用药、合理用药、开发新药、评价新药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方法,也为揭示生命的秘密、探讨病理过程提供线索。
3.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药理学在联系药学与医学、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新药的开发与应用中起着重要的桥梁作用。
医学生应致力于掌握药物作用和临床应用的基本规律,注重掌握药物的结构与其生物活性以及体内过程之间的关系,以及药物所引起的不良反应。
4.课程作用药理学是运用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等基础医学知识理解药物的作用。
药理学必须严肃认真地根据客观事实和规律阐明药理学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重要的最近发展,使学生获得各类药物作用规律及作用特点的知识,了解如何正确应用药物防治疾病,并培养学生辩证的科学思维方式,提高及开发他们的智能。
通过《药理学》学习,为临床工作中的药物应用基本知识和技能学习奠定基础,也为以后学习内科学、外科学和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以及增强继续学习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奠定基础。
(二)设计思路1.课程设计理念在课程设计上我们总的理念和思路就是突出桥梁学科的优势,注重药理学科与基础课程、临床课程以及药理学知识的联系,使学生在学好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尽早接触临床实例,理论联系实际。
《药物学基础》教学大纲护理专业用一、课程性质《药物学基础》是中等卫生职业教育护理、助产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核心课程。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药物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常用制剂和用法及用药护理等。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临床用药护理中药物的基本知识,具备处方识读、用药技术及用药护理的基本技能,以指导临床护士合理用药。
本课程的先修课程包括解剖学基础、生理学基础、基础医学概要。
后续课程包括内科护理、外科护理、妇产科护理、儿科护理、护理学基础等。
二、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达到下列要求:(一)职业素养目标1.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和科学严谨的工作作风。
2.具有良好的法律意识,自觉遵守有关医疗卫生的法律法规,合理、安全用药。
3.具有热爱护理事业,爱岗敬业奉献精神。
4.具有关心、爱护、尊重病人,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意识。
(二)专业知识和技能目标1.掌握常用药物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等基本知识。
2.熟悉药物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3.熟练掌握观察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的能力。
4.熟悉掌握查阅药物相互作用、检索配伍禁忌的能力。
5.熟练掌握正确执行医嘱、处方的能力。
6.熟练掌握对常用药物制剂的外观检查及准确换算药物剂量的能力。
7.学会对临床常用药物的用药指导、药物知识咨询和进行合理用药能力。
三、教学时间分配学时教学内容理论实践合计一、总论二、局部麻醉药811192三、中枢神经系统药物四、传出神经系统药 8821109五、心血管系统药物六、呼吸系统药物 8282七、消化系统药物314八、利尿药和脱水药202九、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物404十、子宫收缩药和子宫抑制药101十一、抗过敏药101十二、激素类及有关药物十三、抗微生物药6711610十四、抗恶性肿瘤药十五、解毒药11111合计621072四、课程内容和要求28.五、明说(一)教学安排本教学大纲主要供中等卫生职业教育护理专业教学使用,第3学期开设,总学时为72学时,其中理论教学62学时,实践教学10学时。
麻醉生理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12041080课程名称:麻醉生理学/anesthesia physiology学时:36 学分: 1.5适用专业:麻醉学开课学期:第4学期开课部门:医学院先修课程:《麻醉解剖学》考核要求:实验课平时考核成绩(15%)+实验考试成绩(15%)+理论考核成绩(70%)使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罗自强、闵苏主编《麻醉生理学》第四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6年一、麻醉生理学的性质和任务麻醉生理学是研究生理学在麻醉中的应用以及麻醉和手术对机体各种生命活动规律的影响的学科。
它是麻醉专业必修的基础课程。
其内容主要介绍与麻醉专业密切相关的生命活动规律的基本理论与知识。
并介绍在麻醉状态下生命活动变化的特点与规律,以便使麻醉专业学生熟悉这些特点与规律,为毕业后在医疗工作实践中不断提高业务水平提供必要的基础.二、教学目的与要求麻醉生理学教学内容包括理论课和实验课两部分。
内容分为掌握、熟悉及了解三种要求,要求掌握的内容为学生必备的医学基础知识、重点内容,要求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能熟练掌握、准确表达,并能联系实际、分析综合、灵活应用;要求熟悉的内容是使学生能在理解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其基本概念、基本过程、生理意义及其相关的影响因素,能熟悉其应用范围;要求了解的内容是使学生了解其基本概念。
为了更好地阐明生理学的理论问题,为学习临床麻醉学打好基础,授课中应适当联系临床。
教学大纲理论部分所列课程内容都是要求学生学习的,但不一定都在课堂讲授,可通过多种方式教给学生(包括自学)。
用“[]”标记的内容,是要求学生牢固掌握的重点项目。
四、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教师在教学方法上要特别重视生理学与临床各科医学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提高教学质量。
五、教学内容第一章绪论1.基本内容麻醉生理学研究的方法:动物实验方法,临床观察。
人和高等动物功能活动的特征。
麻醉科业务培训记录一、前言麻醉科是医院重要的临床科室之一,其对于手术患者的安全和舒适至关重要。
因此,麻醉科医生需要接受系统的专业培训,以提高自身技能水平和临床应用能力。
本文将就麻醉科业务培训进行记录,并提供全面详细的回答。
二、培训内容1. 麻醉药物学在麻醉药物学方面,我们需要了解各种常用的全身麻醉药、局部麻醉药以及镇痛药物的特点、剂量、不良反应等方面知识。
同时还需要掌握各种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协同作用,以便在临床应用中更加灵活和准确地选用合适的药物组合。
2. 麻醉设备使用在使用各种常见的麻醉设备方面,我们需要了解各种设备的原理、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例如,在使用呼吸机时,我们需要掌握如何正确连接管路、如何调节呼吸机参数以及如何判断呼吸机工作是否正常等方面的知识。
3. 麻醉监测技术在麻醉监测技术方面,我们需要了解各种常见的生理参数监测方法和仪器,例如心电图、脑电图、血氧饱和度、血压、呼吸等参数的监测。
同时还需要掌握如何正确安装和使用各种监测设备,并能够熟练地分析和判断各种参数的变化。
4. 麻醉并发症处理在处理麻醉并发症方面,我们需要了解各种常见的并发症及其处理方法。
例如,心律失常、低血压、高血压等情况下应该采取何种措施。
同时还需要掌握各类急救药物的使用方法以及如何进行有效的呼吸道管理。
5. 麻醉操作技巧在进行麻醉操作时,我们需要掌握一系列操作技巧。
例如,在进行气管插管时,我们需要掌握正确的位置选择和插管技巧;在进行神经阻滞时,我们需要掌握准确注射位置和剂量选择等方面的知识。
三、培训形式1. 理论课程在麻醉科业务培训中,理论课程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通过理论课程,我们可以了解各种药物、设备和监测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并掌握麻醉并发症的处理方法。
2. 实践操作除了理论课程之外,实践操作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实践操作,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各种设备和技术的使用方法,并能够更好地掌握各种操作技巧。
3. 病例讨论在病例讨论中,我们可以结合临床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从而更好地掌握各种麻醉技术的应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药物化学》说课稿—盐酸普鲁卡因张艳梅一、说教材(一)教材分析《药物化学》是药剂专业的主要专业基础课之一,是化学基础课与药物分析、药剂学、临床药学等应用学科之间的桥梁。
本节课是第二章第二节的内容,强调局部麻醉药盐酸普鲁卡因的主要化学性质。
本课程的学习对全面掌握和了解药学专业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本教材内容严格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注重思想性、科学性、先进性、启发性和适用性,强调中等职业教育所必须的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贯彻“以服务为宗旨,以岗位需求为导向”的职教理念。
(二)课时安排与教具1.课时安排:1学时(40分钟)2.教具:玻璃仪器,化学试剂,药品(三)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大纲要求,药物化学课程的学习应以结构与性质为重点,本着“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的指导思想,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制定如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识别盐酸普鲁卡因化学结构中的特殊官能团。
2.学会根据药物的结构推测其主要化学性质。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实验过程,以交流、小组讨论等方式总结反应结果的特殊现象,分析此特殊现象产生的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体验化学实验的乐趣,获得对药物学习的持久兴趣。
2.学生能了解作为药学工作者的神圣使命。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根据结构组成是药物的根本,只有熟悉化学结构,才能推测药物的化学性质,达到有效地、安全地使用药物的目的,从而确定本节课的重、难点。
重点:盐酸普鲁卡因结构中的主要官能团。
难点:由药物的结构推测一般化学性质。
二、说教法实验法:教师抓住学生好新好奇的特点,利用课堂演示实验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引起学习药物化学的热情。
师生互动法:根据实验过程,教师设疑,师生互动,解决问题。
三、说学法 (一)学情分析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基础知识薄弱,自主感悟能力较差,缺乏积极主动的学习热情。
(二)学 法1.直观学习法:学生通过教师的实验演示,从视觉角度使抽象的理论形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