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比较大小1
- 格式:pdf
- 大小:571.64 KB
- 文档页数:8
二年级数学整数的大小比较方法整数的大小比较方法整数是数学中的基本概念之一,它们可以用来表示实际生活中的量或抽象的概念。
在数学中,我们经常需要对整数进行大小比较。
在本文中,我将介绍二年级学生可以使用的几种整数比较方法。
一、直观比较法直观比较法是最简单的比较方法之一,它适用于整数的绝对值较小或数轴上相邻的整数比较。
通过观察整数在数轴上的位置或绝对值的大小,可以直观地判断它们的大小关系。
例如,对于整数-3和4的比较,我们可以看到-3在数轴上的位置比4更靠左,因此可以确定4大于-3。
二、符号比较法符号比较法适用于两个整数的符号相同的情况下,通过比较它们的数值大小进行判断。
具体方法如下:1. 如果两个整数的符号相同,那么它们的大小关系取决于它们的数值大小。
例如,对于正整数5和8的比较,由于它们的符号相同,我们可以直接比较它们的数值大小,即可确定8大于5。
2. 如果两个整数都是负数,那么它们的大小关系与它们的绝对值大小相反。
例如,对于负整数-7和-4的比较,由于它们都是负数,我们可以先比较它们的绝对值大小,即7大于4,然后将结果取反,即可确定-4大于-7。
三、绝对值比较法绝对值比较法适用于两个整数符号相反的情况下,通过比较它们的绝对值大小进行判断。
具体方法如下:1. 如果一个整数是正数,一个整数是负数,那么它们的大小关系取决于它们的绝对值大小。
例如,对于正整数3和负整数-6的比较,我们可以直接比较它们的绝对值大小,即6大于3,因此可以确定-6小于3。
四、借助数轴的比较法借助数轴的比较法适用于整数的值较大,或者需要比较多个整数的大小关系的情况。
具体方法如下:1. 将需要比较的整数依次标在数轴上。
2. 根据整数在数轴上的位置,依次判断它们的大小关系。
例如,对于整数-9、2和7的比较,我们可以在数轴上标出这三个整数的位置,然后观察它们在数轴上的相对位置,即可确定它们的大小关系,即-9小于2小于7。
通过以上几种方法,二年级的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整数的大小比较方法,提升他们的数学能力。
二年级数学试题数字的大小比较数字的大小比较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需要比较数字大小的情况。
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掌握数字的大小比较是基础数学知识之一。
本文将介绍一些简单的方法,帮助学生准确地比较数字的大小。
1. 比较一位数首先,让我们从比较一位数开始。
在比较时,我们只需要将这些数字从小到大排列,就可以很容易地判断出哪个数字是最大的。
例如,我们要比较2、5、8三个数字的大小,我们可以写成:2 < 5 < 8,这样我们就知道8是最大的。
2. 比较两位数当我们需要比较两位数时,我们要分别比较两个数的十位和个位。
首先,比较十位上的数字,如果两个数的十位数字不同,那么十位数字大的数就更大;如果两个数的十位数字相同,那么就需要比较个位上的数字。
例如,比较45和39这两个数,首先比较十位数字4和3,因为4大于3,所以我们知道45比39要大。
如果两个数字的十位数字相同,例如比较56和58,那么我们继续比较个位数字6和8,因为8大于6,所以我们知道58比56要大。
3. 比较三位数及以上当我们需要比较三位数及以上的数字时,我们要按照同样的方法,从高位到低位逐位比较。
首先比较最高位的数字,然后逐渐比较后面每一位的数字,直到找到最大的数。
例如,比较328和591这两个数,我们可以先比较百位上的数字,因为5大于3,所以我们知道591比328要大。
如果两个数字的百位数字相同,我们继续比较十位数字,然后再比较个位数字,直到找到最大的数。
4. 特殊情况在比较数字大小时,有一些特殊情况需要特别注意。
首先是0的大小问题,0在比较时一般是最小的数。
例如,比较0和其他数字,无论其他数字多大,0始终是最小的。
其次是负数的比较,我们需要了解负数的特点。
当两个负数进行比较时,我们需要注意负号的顺序。
绝对值较大、负号在前的负数比绝对值较小、负号在后的负数要小。
总结通过掌握以上的比较方法,二年级的学生可以准确地判断数字的大小。
从一位数到多位数的比较,我们只需要逐位比较,找到最高位不同的数字,或者直到比较完所有的位数,就可以确定数字的大小。
二年级数学整数的大小比较方法整数是数学中的一类数,包括正整数、负整数和零。
在数学中,比较整数的大小是基本的运算之一。
下面将介绍二年级学生可以使用的整数大小比较方法。
一、整数概念在开始学习整数的大小比较之前,我们先回顾一下整数的概念。
整数包括正整数、负整数和零,用整数线表示。
整数线上,正数位于零的右侧,负数位于零的左侧。
二、同号整数的比较1. 正整数的比较如果要比较两个正整数的大小,可以直接比较它们的数值大小。
数值较大的正整数,就是比较大的数。
例如,比较12和34的大小,我们可以直接发现34大于12,因此34比较大。
2. 负整数的比较对于两个负整数的比较,先比较它们的绝对值,然后根据绝对值的大小,来判断负数的大小。
例如,比较-9和-5的大小,我们可以先比较9和5的大小,发现9大于5,所以-5比较小。
3. 零与正数、负数的比较零在整数线上位于正数和负数之间,所以零与任何一个正数或负数进行比较时,都比较小。
例如,比较0和5的大小,我们可以得出结论0比较小。
三、异号整数的比较1. 正整数与负整数的比较正整数比负整数大。
例如,比较8和-3的大小,我们可以发现8大于-3,所以8比较大。
2. 负整数与零的比较负整数小于零。
例如,比较-7和0的大小,由于零位于负数的右侧,所以-7比较小。
四、综合比较在实际的数学问题中,我们可能需要比较多个整数的大小。
这时,可以利用整数大小比较的规则,逐步进行比较。
例如,比较-6、5和-10的大小。
我们可以先比较-6和5,得出-6比较小;然后再比较-6和-10,得出-6比较大;最后比较5和-10,得出5比较大。
所以整数-6比较小,整数5比较大,整数-10最小。
五、练习题1. 比较下列整数的大小:-2、-8和-5。
解答:首先比较-2和-8,得出-2比较大;然后比较-2和-5,得出-2比较大;最后比较-8和-5,得出-5比较小。
所以整数-2比较大,整数-8次之,整数-5最小。
2. 比较下列整数的大小:0、-3和4。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比较大小》的教学设计学校山东省诸城市明诚学校教师姓名李明英一、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小学二年级2学科:数学3、课时:14、课前准备:(1)、学生预习课本,并讲故事(2)、教师准备教学资源二、教材分析:本节是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信息窗3,该图以连环画的形式,呈现了城市学生乘车来到农村,参观果园、养殖场和彩蛋加工场的情境。
借助“哪种果树多?”与“鹌鹑和鸽子谁多?”引入对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的探索。
本节的重点是会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也是本节的难点。
三、教学目标:1、会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能对生活中出现的大数进行进行比较,体会大数的意义。
2. 掌握数位不同的数的比较大小方法。
3. 掌握位数相同的数的大小比较,并认识近似数。
4、培养数感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教学方法: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五、教学思路:本节首先以讲故事的形式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观看情景图提出问题并自主合作交流解决问题,教师指导,总结、交流、汇报完成本节的教学任务。
六、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1、展示手拉手活动的资料/view/2222364.htm讲故事引入新课,2、展示农村果园情况/i?tn=baiduimage&ct=201326592&lm=-1&cl=2& fr=ala0&word=%C5%A9%B4%E5%B9%FB%D4%B0%CD%BC#pn=0出示教学插图(二)、探究新知1、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画面提出问题,进行交流。
左边有950棵桃树,右边有1200棵梨树。
鹌鹑有895只,鸽子有806只。
动物彩蛋530个,脸谱彩蛋495个。
2、找到这么多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交流。
学生提出的问题很多,这节课主要解决比较多少可能有的学生会说果树真多,左边有950棵桃树,右边有1200棵梨树。
哪种树多?鹌鹑有895只,鸽子有806只,鸽子和鹌鹑谁的只数多?……3、引导解决哪种果树多。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比较数的大小9篇比较数的大小 1教学目标:1、经历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的过程,掌握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
2、进一步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培养知识迁移儿抽象概括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谈话:前面我们已经认识了解以内的数,你能任意地说出一个别100以内的数吗?(指定三四人说一说)老师手里有很多雪花胶片,你们猜猜看可以用100发内的哪个数表示。
我们一起来数一数,看小朋友们猜得怎么样。
下面请你们也抓一把雪花胶片先猜一猜有多少个,然后再数一数是多少。
刚才这几个同学说的这些数谁大谁小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比较数的大小。
板书课题:比较数的大小一、教学新课(1).教学例题图。
提问:今天小松鼠和小兔去海边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你能看着图说出它们做了一件什么事吗?你还看到了什么?看着这幅图你想知道什么?小松鼠和小兔比谁拾得多呢?你是怎样想的?(2)合作交流谈话:请把你的想法先说给小组同学听一听(小组内交流)。
谁愿意把你的想法说给大家听一听(在班内交流)。
(3)谈话:在这道题里比较哪一个小动物拾的贝壳多就是比较38与46哪一个数大。
你能用一个数学符号表示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吗?教师板书:46 38指定学生上黑板>。
全班学生读一读算式46>38。
1.教学“试一试”谈话:老师这里还有几组数,你们能比较出它们的大小吗?请打开书第14页“试一试”看着计数器比较两组数的大小。
(学生在书上完成并汇报结果。
)说说你是怎样想的?二、巩固深化1、“想想做做”第2题。
让学生看着计数器把数先填出来,然后再比较数的大小。
指名汇报。
2、“想想做做”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同桌学生互相检查。
3、“想想做做”第1题。
提问:我们再来看看,小白菜又给同学们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
你们能回答吗?你能说一说六十几有哪些数?(按顺序说一说)这些数与六十相比,比六十大还是小?比七十呢?口答:四十几在几十与几十之间?八十几比几十大,比几十小?4、“想想做做”第4题。
二年级数学上册比较大小的应用题
1. 小明有10个苹果,小红有5个苹果,谁的苹果更多?多多少?
2. 小华和小明在操场上跑步,小华跑了300米,小明跑了400米,谁跑得远?远了多少米?
3. 小芳和小明在做一个数学游戏,小芳抽到了一个数字8,小明抽到了一个数字12,哪个数字更大?大多少?
4. 小华和小明在玩拼图游戏,小华拼好了5块拼图,小明拼好了8块拼图,谁拼的更多?多多少块?
5. 小芳和小明在做一个比较大小的练习,小芳写了数字15,小明写了数字20,哪个数字更大?大多少?
6. 小华和小明在玩石头剪刀布的游戏,小华赢了3次,小明赢了4次,谁赢的更多?多赢多少次?
7. 小芳和小明在玩跳房子游戏,小芳跳到了第5格,小明跳到了第7格,谁跳得更远?远了多少格?
8. 小华和小明在玩捉迷藏游戏,小华找到了3个人,小明找到了4个人,谁找到的更多?多多少个人?
9. 小芳和小明在做一个比较大小的练习,小芳写了数字23,小明写了数字32,哪个数字更大?大多少?
10. 小华和小明在玩跳绳游戏,小华跳了2分钟,小明跳了3分钟,谁跳的时间更长?长了多少分钟?。
小学二年级数学重要知识归纳数的大小和比较的方法数的大小和比较是小学二年级数学中的重要知识点。
学生需要通过学习和理解数的大小以及比较的方法,来建立数的概念和数的比较能力。
本文将对小学二年级数学中与数的大小和比较相关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
一、数的大小的概念在数学中,我们经常需要比较不同的数的大小。
为了能够很好地理解数的大小,首先需要了解数的概念。
1. 自然数自然数是从1开始,依次增加的数,如1、2、3、4等。
自然数没有负数或小数部分。
2. 整数整数包括自然数以及它们的相反数和零,如-3、-2、-1、0、1、2、3等。
3. 分数分数是表示两个整数之间的比例关系,由分子和分母组成,如1/2、3/4等。
4. 小数小数是指分数的分母为10的倍数,可以表示更精确的数,如0.5、1.25等。
二、数的比较方法在数的大小的比较中,我们常用以下几种方法:1. 比较符号比较符号包括大于(>)、小于(<)以及等于(=)。
通过比较符号,可以快速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关系。
2. 估算法估算法是数的大小比较的一种实用方法。
当要比较的数较大或较复杂时,可以通过估算来快速判断数的大小关系。
例如,要比较54和59的大小,可以先将它们估算为50和60,显然60大于50,所以59大于54。
3. 排序法排序法是通过将一组数按照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来确定数的大小关系。
例如,要比较37、21和45的大小,可以将它们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为21、37、45,由此可知21最小,45最大。
4. 基数比较法基数比较法是通过将两个数的个、十、百位等逐位进行比较,来确定数的大小关系。
例如,要比较345和237的大小,首先比较百位,3大于2,因此345大于237;接着比较十位,4大于3,因此345大于237;最后比较个位,5大于7,因此345小于237。
三、数的大小和比较的练习方法为了帮助学生巩固和提高数的大小和比较的能力,可以通过以下练习方法进行训练:1. 比较填空给出几个数,让学生填入适当的比较符号(大于、小于或等于),进行数的大小比较。
二年级数学比大小的题一、100以内数的比大小(1 - 10题)1. 比较34和43。
- 解析:先比较十位上的数字,34十位上是3,43十位上是4,因为3<4,所以34<43。
2. 比较56和52。
- 解析:十位数字相同都是5,再比较个位数字,6>2,所以56>52。
3. 比较78和87。
- 解析:先看十位,78十位是7,87十位是8,7<8,所以78<87。
4. 比较23和32。
- 解析:十位上2<3,所以23<32。
5. 比较90和89。
- 解析:十位上9>8,所以90>89。
6. 比较45和49。
- 解析:十位相同都是4,比较个位5<9,所以45<49。
7. 比较12和21。
- 解析:十位1<2,所以12<21。
8. 比较67和76。
- 解析:十位6<7,所以67<76。
9. 比较30和29。
- 解析:十位3>2,所以30>29。
10. 比较81和79。
- 解析:十位8>7,所以81>79。
二、带算式结果比大小(11 - 20题)11. 比较15+3和18 - 1。
- 解析:先计算15+3 = 18,18 - 1=17,因为18>17,所以15 + 3>18 - 1。
12. 比较20 - 5和12+3。
- 解析:20 - 5 = 15,12+3 = 15,因为15 = 15,所以20 - 5=12 + 3。
13. 比较9+8和19 - 2。
- 解析:9+8 = 17,19 - 2 = 17,所以9+8 = 19 - 2。
14. 比较13+4和16 - 1。
- 解析:13+4 = 17,16 - 1 = 15,因为17>15,所以13+4>16 - 1。
15. 比较7+9和18 - 3。
- 解析:7+9 = 16,18 - 3 = 15,因为16>15,所以7+9>18 - 3。
16. 比较11+6和19 - 1。
- 解析:11+6 = 17,19 - 1 = 18,因为17<18,所以11+6<19 - 1。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大小比较9篇大小比较 1教学内容: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新世纪(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中的第一课时“动物乐园——大小比较”。
教学目标:1、通过数数、比较活动,体验大小的比较方法。
借助情境,让学生初步体会一一对应的思想。
2、认识符号“>”、“<”、“=”,知道它们的含义,并能用符号来表示比较的结果。
3、培养学生初步判断、分析及处理问题的能力。
4、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掌握大小比较的方法教学难点:会用“>”、“<”、“=”表示比较的结果教材分析:这节课的教学内容,不仅使学生知道用“大于、小于、等于”来描述数的大小,而且初步建立符号感。
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教材以“动物乐园”为情境的主题图引入,唤起学生的学生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再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在主题图中选比较的对象进行比较,既尊重学生的选择,又能达到教学的目的,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最后,让学生举出生活中的事例,把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既运用了新知解决实际问题,又体现了新《课标》精神。
在教学中要注意记住“>”、“<”对孩子来说不是件容易的事,不能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而应该注意引导学生,利用生活经验帮助学生理解记忆。
学校状况:我校地处本市两大区之一——云岩区,在本区小学中我校属于实验性大型学校,在办学水平及硬件设施方面名列云岩区前茅。
学生分析:《大小比较》这一教学内容,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很早就接触到了,在脑海中已有一个初步的表象,只是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的概念,更没有符号感。
因此这节课教师要利用各种形式,把数学教学和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帮助学生很快掌握比较方法以及建立符号感。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师:小朋友们,今天动物乐园要举行盛大的庆典活动,它们想比比看哪种动物来的只数多呢?你们想不想去参加它们的活动呀?二、引导操作,探究新知1.出示动物乐园图师:小朋友们快看了,动物乐园热闹极了。
二年级数学元角分比较大小的题你知道吗,二年级的数学其实也挺有趣的,特别是学习元角分的比较大小时。
别看这三个小小的单位看起来简单,它们可都有自己的“脾气”,你要学会用心去了解。
就拿元、角、分来比较大小这件事儿来说,可能刚开始你会觉得它们都差不多,谁大谁小,谁先谁后,好像没什么太大区别对吧?但一旦你掌握了它们的“规矩”,就会发现它们之间的关系其实是很有趣的。
先说元吧,元是最大的!它就像是数学界的大哥大,站在那儿,气场十足,任何小的单位都得听它的。
就像一个班长,你可以想象一下,元就是那个手里拿着话筒的“领导”,说话的分量可不一样。
所以,一元就是一整块钱,咱们平常花的最多。
再想想,如果你手里有一张一元钱的纸币,那简直就是富得流油,能买好多好吃的、好玩的东西!所以,一元的价值自然就是最大。
然后呢,角就排在元之后。
角其实就是元的十分之一,听起来是不是很简单?它就是你一元钱中分割出来的十块钱,每一块钱就像是切蛋糕时分的“每一块”。
如果你有十个角,那就是一元钱。
所以,角比元小,但它可不能小看。
想象一下,你去商店买一个橙子,商家告诉你:“这橙子五角钱!”嘿嘿,五角钱就比元便宜多了吧!不过,如果你去换个角和元对比,五角就是半元了哦!咱们来说说分。
别看分是最小的单位,但它却是最“勤劳”的一个,整天在角和元之间跑来跑去,做了好多细小的事情。
想想看,一角里有十个分,一分呢?你可能会觉得,哎呀,分好像一点都不值钱,没错,没错,一分确实不太值钱,买个糖果可能都不够,但如果你有了足够多的分,它们就会变得非常强大。
就好像你手里有很多五毛钱,虽然每个小面额不大,可凑起来可就能买个玩具了!这三者的大小关系可以这样记住:元 > 角 > 分。
对了,记得它们的换算关系哦!一元等于十角,一角等于十分。
所以,如果你拿到一元钱,心里可以想,哎,这就是十个角;拿到一个角,就知道它其实是十个分。
而这也正是我们比较元角分大小的秘密武器:对照换算来看看!这么简单对不对?就像是找到了打开数学世界的钥匙,超级容易!举个例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