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走进多媒体世界
- 格式:docx
- 大小:26.63 KB
- 文档页数:4
六年级信息技术教案篇一:小学六年级信息技术教案全集第1课信息和信息处理工具教学目的和要求1、了解什么是信息;2、了解如何描述信息以及对信息进行获取、传递、处理的各种技术;3、知道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是两种重要的信息技术;4、了解信息高速公路;教学重点与难点:信息的各种心态及其本质含义。
教学方法:1、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启发学生对问题深入思考。
2、电脑动画课件教学。
教学准备:1、电教室内利用电脑播放自制的教学课件。
2、课前打开电脑。
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1、什么是信息?你知道吗?(学生回答)简单地说,信息就是指对人么有用的数据、消息。
(有用,即有价值。
信息具有价值)2、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举例启发后,请学生自己举例)只要我们留意一下周围世界,就会发现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十字路口的信号灯?? 教室里的板书,挂图?? 图书馆里的书报?? 春节联欢晚会的现场直播??大自然也无时无刻不在向我们传发出各种各样的信息??[可用幻灯片展示以上图片]二、新课教学解释:“ 一、信息通常是指数据、消息中所含的意义。
”科学角度研究的信息主要指:一是经过计算机技术处理的资料和数据,如文字、图形、影像、声音等;二是经过科学采集、存储、复制、分类、检测、查找等处理后的信息产品的集合。
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和存在方式而不是事物本身。
它必须借助某种符号才能表现出来,而这些符号通常人们用数据来记录它。
“二、信息技术主要是指人们获取、存储、传递、处理信息的各种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是两种重要的信息技术。
”[利用电脑动态展示以下三种重要的信息技术]“1、信息的获取”人脑的大部分信息是通过视觉和感觉器观获得的;电脑中的信息主要是通过诸如键盘、鼠标、语音识别等电脑输入设备,扫描仪、传感器等电子感测装置来获取。
“2、信息的传递”信息只有通过交流才能发挥效益。
烽火狼烟、飞马传书、信鸽远飞——>报纸、电报、电话、广播——>微波、光缆、卫星、计算机网络“3、信息的处理”信息处理是指将信息缩小、放大、分类、编辑、分析、计算,加工成某种要求的数据形式,如绘制图形、打印报表等。
第一章多媒体技术应用概述1.1走进多媒体世界一、教材内容分析本节课内容为《多媒体技术应用》选修课程的开篇,以认识和感受为主,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寻找身边的媒体,理解多媒体的概念,由生活中的事例分析 ,并让学生总结多媒体的特征和作用,让学生对这门课程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学情分析多媒体技术是学生在信息技术学习中比较喜爱的一部分内容,但我校的学生大部分学生来自农村,学生信息技术水平不高,多数把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混为一体,对于信息技术的一些概念了解兴趣不高,多数趋向于计算机的使用。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多媒体和多媒体技术的含义,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2.了解多媒体技术的特征,能联系生活实际了解多媒体的媒体元素。
3.了解多媒体的关键技术、相关技术。
过程与方法:1.借助现实生活中的多媒体技术应用实例,了解多媒体技术表达信息的过程与方法。
2.提出问题,探究问题;掌握利用网络等其他工具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增强用多媒体技术表达信息的意识,培养学习多媒体技术的兴趣四、教学重难点:重点:1、多媒体技术的概念、特征及发展2、多媒体技术的关键技术难点:科学合理地应用多媒体技术五、教学方法本节课理论性较强,采用教师引导下的学生讨论和典型事例的分析相结合的方式组织教学。
建议课时: 1课时六、教学过程:1、新课引入:通过大屏幕,直接播放一个多媒体演示系统。
问:现在我播放的是一个多媒体演示系统,大家认真看大屏幕,充分发挥你们的观察能力,看看你们能发现什么?声音、图像、文字、动画,这些都是媒体2、新课内容①什么是多媒体?将视频、声音、图形、图像、文字、文本、动画等多种媒体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能实现一定的功能,就称之为多媒体。
结合多媒体演示系统,分析多媒体的概念极其所包含的元素。
②多媒体技术的特征可集成性(扫描仪)交互性(数码相机、电脑)超媒体的信息组织形式(数码摄像机、网站)通信线路的可靠性(网络)课堂思考:多媒体技术对人类的影响?③多媒体技术的关键技术数据压缩与解压技术(视频压缩、好压)、大容量存储技术(MPEG、CD-ROM)、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技术与专用芯片(主板、DSP芯片)、多媒体同步技术、多媒体系统平台技术(数模信号的转化)④多媒体技术的相关技术超文本与超媒体技术超文本:HTML,以文字形式表示超媒体:文本、图片、声音、视频(节点、链、网络是三要素)多媒体网络和通信技术(网络传输、彩信)智能输入输出技术(语音识别、单词发音)多媒体软件技术(PHOTOSHOP、FLASH)联想:1、生活中哪些技术采用了多媒体相关技术?2、你认为未来的多媒体技术应该具备哪些发展特征?⑤多媒体技术的发展趋势智能化、标准化、高速化、简单化、高分辨率化点评刚才回答问题所做出的解析,并对他们的表现给予肯定。
小学信息技术目录(浙江教育出版社)第一册第一单元精彩的信息世界第1课无处不在的信息2第2课信息处理的好助手6第一单元小结11第二单元奇妙的画图世界12第3课有趣的画图13第4课美丽的校园17第5课池塘里的小蝌蚪21第6课保护青蛙的宣传画26第7课童话故事配画(综合任务) 30第二单元小结33第三单元练就弹指神功3435第8课认识键盘大家庭第9课去上排键家做客40第10课去下排键家观光.43第11课轻松“驾驭”键盘..46第三单元小结.49第四单元初涉网络海洋50第12课了解旅游景点51第13课恐龙博物馆.54第14课网上书店.58第15课在线词典(综合任务) .63第四单元小结.66第二册第一单元键盘操作能手第1课跟高手过招第2课键盘中的数字第3课让古诗“走”进电脑9第4课组词能手第5课电脑写作16第一单元小结19第二单元图修改大师20第6课美丽的公园.21第7课给公园披上“银装” .24第8课综合任务:给古诗配画27第二单元小结.29第三单元电脑小管家30第9课让文件有个“家” .31第10课管理好文件的“家’ .35第11课美化你的桌面.39第三单元小结42第四单元环境保护卫士43第12课对空气污染的研究44第13课拯救大熊猫第14课美妙的海洋世界.51第15课综合任务:当地球变暖之后..56第四单元小结.58第三册第一单元电脑小作家第1课一份实验记录第2课文档的修改第3课一份邀请书第4课走进航天港第一单元小结第二单元网络邮递员第5课图标大本营第6课电子信使第7课网上来鸿第8课综合任务:我的文件整理计划第二单元小结第三单元文章美化师第9课风车的制作第10课漂亮的风车第11课艺术字标题第12课我的课程表第三单元小结第四单元小小编辑室第13课探寻鲸的奥秘第14课鲸的介绍第15课鲸的知识卡片第16课综合任务:小报编辑第四单元小结第四册第一单元精彩的多媒体世界第1课认识多媒体世界第2课我的学习伙伴第一单元小结第二单元精彩的幻灯片第3课我的第一张幻灯片第4课有声有色的幻灯片第5课搭建城市建筑第6课规划一个城市第7课介绍我的爱好第8课我的游记第9课综合任务:身边的学问第二单元小结第三单元探索机器人的奥秘第10课我们身边的机器人第11课机器人仿真软件第12课机器人学走路第13课机器人画正多边形第14课机器人分辨颜色第15课综合任务:机器人赛跑第三单元小结第四单元回顾学习历程第16课综合任务:我的学习经历第17课综合任务:展示我的故事第四单元小结。
初中第一册《信息技术》教材说明本册安排了信息与信息技术、多媒体世界、电子表格、图像处理四个单元的内容。
第一单元(1—5课)信息与信息技术本单元主要介绍了信息、信息活动、信息技术等知识,以及计算机的组成、Windows操作系统、网络原理、上网等内容。
旨在引导学生对信息与信息技术情况有个总体、系统的了解,由此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
由介绍信息开始,然后是信息处理的工具,计算机,计算机基本的操作系统,最后是网络原理和上网,依次逐步深入,由浅入深,自然过渡。
让学生能处理信息,利用网络处理问题。
建议8个课时完成。
第1课我们生活在信息时代,主要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出发让学生理解什么是信息与信息技术以及信息的表现形式,信息活动等。
接着进一步介绍了什么是信息技术,以及信息技术与人们学习、生活的关系。
本课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先进的信息处理技术对信息处理的重要作用,从而明确学习信息技术的重要意义。
教材中“信息岛”介绍了常见的几种信息的定义,让学生从多方面认识信息,了解信息。
“探究”让学生进一步思考,总结自己在实际生活中的信息活动,理解信息和信息活动,不要求学生做统一的回答,只要答案有理有据即可。
“实践与探索”是针对本课内容的两个小活动,是对信息相关知识的一个扩展、延伸和练习。
本课有很多有关信息方面的概念,要结合例子帮助学生理解这些概念,更好的了解信息的有关内容。
第2课计算机——信息处理工具,本课首先介绍计算机的发展历程,计算机在不同社会时期的作用。
然后进一步介绍计算机的工作原理,让学生了解计算机是如何工作的,计算机系统都由什么组成,知道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系统。
最后让学生思考计算机在现代社会中都在哪些领域有哪些应用。
第3课 Windows——计算机的管家,本课从启动Windows操作系统开始,使学生通过了解Windows操作系统的界面构成、Windows的操作、Windows的资源管理、Windows的帮助等内容,熟悉计算机操作环境,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使学生明白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的管家,管理着计算机中的软、硬件资源,并是用户与计算机交互的接口,实现了人机对话。
《走进多媒体世界》——教学总结本课是为了充分提高课堂效率,丰富教学形式,并非采用传统“讲授”式进行教学,而是采用基于问题的学习的教学法。
教师精心设计每一个环节,使学生在教师的适当引导下,有针对性地研究问题、解决问题。
具体总结如下:首先,对于新课程的引入,我首先采用了一个多媒体演示系统。
通过演示以及问题的设置,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去寻找多媒体系统中所包含的信息,并及时进行思考。
通过教师对多媒体系统的演示,这直接“刺激”学生的视觉、听觉等方面,并使他们在这种环境中充分发挥了自己的观察力及想象力。
最后,进一步对自己所察觉的信息进行思考。
这种方式的引入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从而,让学生感受多媒体的动感魅力所在。
不足之处在于此多媒体演示系统不能包含全部的元素(视频、声音、图形、图像、文字、文本、动画)。
其次,我对“图像”类型这个知识点并不是简单的讲授,而是采用比较法。
首先,展示两张图片(一张是位图图像,另一张是矢量图像),并慢慢将其放大。
在放大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观察去发现图片自身前后的变化,并通过比较,说出两张图片放大后,有什么不同之处。
从而,引出“点阵图像”和“向量(矢量)图像”的概念及其特征,并展示出另两张图片给学生自己实践。
这环节通过比较法,我发现学生都能很好地察觉出图像自身前后的变化。
学生在放大图像的过程中,再一次发挥出自己的观察力。
这种方式的进行始终让学生主动学习,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这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的精神。
但是由于学生现阶段还没有学过数学中向量的概念,他们在向量图像放大的过程中很难理解自身为什么不会发生变化。
再次,图象表达信息的独特魅力可说是这节课的重点。
我在这个环节上也花了不少时间。
在这个环节上,我所采用的方式是:看图说话。
我在屏幕上展示出北京2008年奥运会会徽,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去寻找会徽中所蕴涵的深刻含义。
之后,我给大家3次机会让同学们自告奋勇的发言,说出自己对会徽的理解;然后我做出点评,并顺便说了个插曲——春节联欢晚会《千手观音》这个节目所表达的深刻含义。
第三课时第三课走进多媒体世界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多媒体的含义,认识多媒体电脑。
2、认识文本、图像、声音和影像等多媒体文件。
3、学会媒体播放机的使用方法。
教学重点:学会使用媒体播放机。
教学难点:理解多媒体的含义,认识多媒体文件。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今天,我们的生活被多媒体信息包围着。
漂亮的广告画,悦耳的音乐,精彩的电视节目,情节感人的动画片,梦幻般的游戏世界……这一切,无时不刻不牵动着我们的心。
现在,我们就通过电脑,一起走进这迷人的多媒体世界。
多媒体:是一个比较抽象又时时刻刻伴随在人们左右的概念。
比如:文字、声音、图片、电影动画……它们都是多媒体信息。
二、多媒体电脑一台普通电脑配上光盘驱动器、声卡、音箱等多媒体设备,再安装相应的多媒体软件,就是一台多媒体电脑了。
当然,如果再配上摄像头、数码相机、话筒等设备就更好了。
多媒体电脑除了普通电脑具有的功能外,还能处理多媒体信息,如声音处理和动画、影像制作等。
三、多媒体文件我们说,多媒体电脑可以处理声音、文字、图像等信息,那么,电脑里有哪些多媒体文件呢?1、文本文件:常见的文本文件类型有TXT、DOC等,我们在Word里写作文就是文本文件。
2、图像文件:常见的图像文件类型有BMP、GIF、JPG等。
3、声音文件:常见的声音文件类型有WAV、MIDI等。
4、影像文件:常见的影像文件类型有AVI、MPG等(就是平常所说的电影)。
四、用电脑播放声音和影片1、打开〖开始〗菜单,依次选择〖程序〗、〖附件〗、〖娱乐〗,再单击〖媒体播放机〗,媒体播放机就出现在你的眼前了。
2、选择〖文件〗菜单的〖打开〗命令,从对话框里选择自己想欣赏的文件类型。
浙摄影版信息技术四年级下第1课多媒体世界教学设计浙摄影版信息技术四年级下第2课采集生活点滴教学设计浙教版信息技术四年级下第3课精彩图片剪辑教学设计浙摄影版信息技术四年级下第4课轻松调节图片教学设计借助ACDSEE可以轻松调节图片的色彩和明暗度等单击编辑任务工具栏中的按钮就可以对图片的亮度进行调节。
试一试用其他色彩调节工具进一步完善图片。
三、调整图片大小不同的应用场合对图片的大小有不同的要求, 如在微信、QQ中上传头像照片时适合用小图片, 在制作宣传海报时最好用大图片。
用ACDSEE可以比较精确地调整图片的大小。
1.单击编辑任务工具栏中的/按钮, 打开编辑器窗口。
2.在“调整大小”编辑面板中, 根据需要输入图片高度和宽度的像素值。
教你一招选中“保持纵横比”选项, 可以使图片在改变大小时不变形。
试一试对图片使用“保持纵横比”选项, 观察其效果。
批量调整照片大小1.打开照片目录(如图所示), 然后Ctrl+A 全选照片2.点击工具—格式转换—选中jpg格式(如图所示)3.然后点击确定, 文件开始转换为jpg格式;jpg 格式的图片是压缩量相对最高的;转换后的容量明显变小(如图所示)4.下一步我们对jpg格式的图片容量进行调整;浙江摄影出版社信息技术四年级下第5课美妙音乐剪辑教学设计浙江摄影出版社信息技术四年级下第6课生动画面编辑教学设计浙江摄影出版社信息技术四年级下第7课初识演示文稿教学设计浙江摄影出版社信息技术四年级下第8课规划演示文稿教学设计浙江摄影出版社信息技术四年级下第9课丰富幻灯片内容教学设计浙江摄影出版社信息技术四年级下第10课让幻灯片动起来教学设计浙江摄影出版社信息技术四年级下第11课让幻灯片有声有色教学设计浙江摄影出版社信息技术四年级下第12课灵活的超链接教学设计浙江摄影出版社信息技术四年级下第13课演示播放技巧多教学设计浙江摄影出版社信息技术四年级下第14课初识HTML5教学设计浙江摄影出版社信息技术四年级下第15课制作数字名片教学设计。
第一节走进多媒体世界【教学目标分析】知识与技能:1、了解多媒体技术的普及、应用状况;2、通过生活中的事例理解多媒体应用的价值和意义;3、了解多媒体技术应用的未来发展趋势及应用.过程与方法:1、借助生活中多媒体技术的实际应用,让学生真切感受到多媒体技术已涉及生活的各个领域;2、通过了解多媒体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畅想多媒体技术应用的未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充分体验多媒体技术给生活带来便捷的同时,也要认识到多媒体技术应用的弊端,树立科学合理应用多媒体技术的思想.【教学内容分析及重难点】本节课在多媒体技术基本知识的基础上,结合生活中多媒体技术应用的事例,介绍了多媒体技术的普及状况,激发学生学习多媒体技术的兴趣。
【教学方法】感受、探讨的方式【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什么是多媒体技术1.观看多媒体技术应用资料,思考其中应用的技术:课上,教师首先向学生展示一些多媒体技术应用的最新图片或资料,在演示之后引出其中所应用的共性的技术——多媒体技术。
然后请同学谈论一下多媒体技术对人们产生的影响?学生在浏览中会被这些应用所产生的奇妙效果及给人们带来的方便、舒适所深深吸引,可以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师]最近几天,我收到了几个朋友发来的彩信,其中还有用手机拍摄的图片,非常清晰,现在彩信手机非常时髦,我发现不少同学都有手机,很多还是最新型的.我这里有几款数码相机手机的图片,大家欣赏一下吧,看起来是不是十分迷人,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关于手机多媒体短信的介绍吧。
大家阅读一下书中相关内容。
[学生]阅读书中关于手机多媒体短信的介绍。
[教师]我们再来看看现在许多城市比较流行的数字家居。
(通过大屏幕展示数字家居的介绍资料)我请一个同学读一下,大家可以闭上眼睛想象一下未来的数字家居。
[学生]想象未来数字家居.[教师]上面这两个事例中主要应用了那种技术?不用说,大家一定知道,这就是多媒体技术,那么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对人们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我们同学在初中使用PowerPoint制作作品时,就已经感受过了多媒体的魅力,从上面这两个应用中我们也可以感受到,另外,在我们周围其他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事例也随处可见,那么哪个同学愿意谈谈多媒体技术应用对我们生活产生的影响?[学生]上面两个多媒体技术应用的事例使人们生活更舒适、方便。
第3课走进多媒体世界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多媒体的含义,认识多媒体电脑。
2、认识文本、图像、声音和影像等多媒体文件。
3、学会媒体播放机的使用方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多媒体文件:图像和影像(配套光盘中的“图片”、“电影”文件夹)
教学重点:
学会使用媒体播放机。
教学难点:
理解多媒体的含义,认识多媒体文件。
教学建议:
1、多媒体是一个比较抽象又时时刻刻伴随在人们左右的概念,要让学生去理解多媒体这一概念是有难度的,教师可以通过多举一些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感受到多媒体信息就在我们身边,漂亮的广告画,悦耳的音乐,精彩纷骋的电视节目,情节感人的动画片,梦幻般的游戏世界……从而让学生感受到多媒体并不是多么神秘,多么难以理解的东本,它就在我们身边,以激发进一步学生的兴趣。
2、多媒体电脑主要可以通过以图片的形式呈现给学生,教师也可以把机房里现有的机器作为实例呈现给学生看,有条件的学校,教师可以把各部分配件拆下来供学生观看,学习。
3、介绍多媒体文件时,可以结合图标进行,以便于学生掌握。
每种多媒体文件介绍以后要让学生去找一找自己电脑上的这类多媒体文件,并去打开它们,看看里面有些什么信息。
4、媒体播放机在外形上和家用vcd很相似,因此学生在按钮的使用上不会有太大的困难。
这里的重点是想欣赏什么媒体文件,就要选择相应的文件类型,这里教师可以结合前面的讲的多媒体文件,逐步引导学生这样去做,先选择想要欣赏的文件类型,再选择想要欣赏的文件。
那是心与心的交汇,是相视的莞尔一笑,是一杯饮了半盏的酒,沉香在喉,甜润在心。
红尘中,我们会相遇一些人,一些事,跌跌撞撞里,逐渐懂得了这世界,懂得如何经营自己的内心,使它柔韧,更适应这风雨征途,而不会在过往的错失里纠结懊悔一生。
时光若水,趟过岁月的河,那些旧日情怀,或温暖或痛楚,总会在心中烙下深深浅浅的痕。
生命是一座时光驿站,人们在那里来来去去。
一些人若长亭古道边的萋萋芳草,沦为泛泛之交;一些人却像深山断崖边的幽兰,只一株,便会馨香满谷。
人生,唯有品格心性相似的人,才可以在锦瑟华年里相遇相知,互为欣赏,互为懂得,并沉淀下来,做一生的朋友。
试问,你的生命里,有无来过这样一个人呢?
张爱玲说“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于千万人群中,遇见你要遇见的人,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四目相对,只淡淡的问候一句:哦!原来你也在这里,这便足够。
世间最近与最遥远的距离,来自于心灵与心灵。
相遇了,可以彼此陌生,人在咫尺心在天涯,也可初见如旧,眼光交汇的那一刻,抵得人间万般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