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中如何划分层次
- 格式:doc
- 大小:44.00 KB
- 文档页数:5
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三个层次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涉及到的三个层次为初级层次、中级层次和高级层次。
初级层次是小学生开始接触阅读的阶段,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基本阅读能力。
在这个层次上,教师应该选择适合学生年龄和认知能力的课文,如寓言故事、童话故事等。
通过教学活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理解故事情节、抓住主题和中心思想,并培养学生的基本阅读技巧,如识字、理解词义、理解上下文等。
教师还可以通过朗读、默读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速度和准确性。
中级层次是在初级层次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
在这个层次上,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具有一定难度的课文,如短小说、记叙文、说明文等。
通过教学活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意义和作者的观点,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
教师还可以通过分析文学形式和修辞手法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认知特点,分为初级层次、中级层次和高级层次。
通过逐层渗透、循序渐进的教学设计和活动安排,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基本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师还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资源,选择合适的教材和教学方法,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谈读书结构划分读书,是人类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提升我们知识积累和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
而在读书过程中,我们往往需要认真阅读,深入思考,才能完整地把握书中的内容,以便更好地实现我们的目标。
为了更加准确、有效地完成这一任务,我们需要把读书的过程分解成三个层次粗略读书、深入阅读以及反思拓展,并可以采取不同的方法来实现这些层次。
粗略读书是读书过程中最基本的,它需要你整体观察一本书,以便把握大致内容,在这个环节,你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快速掌握书中的大部分内容,例如你可以通过浏览书的插图、表格、摘要等来获取书中的信息。
深入阅读,指的是仔细阅读书中的每一段,也就是说,你必须仔细理解字里行间的意思,并把握书中所讲述的内容。
在这个环节,你可以根据书中的段落内容,在书中加旗,以便在后期搜索,也可以根据书中的连续段落,认真把握其中的逻辑思路,以便更深入地理解书中的内容。
反思拓展是读书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它需要我们根据书中的内容,吸收新知识,并从宏观的角度思考书中的内容,进而从思想的角度去拓展,思考自身与书中内容的联系,以及如何将书中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根据书中的内容,我们可以有更多的自己的见解,甚至还可以去预测未来的方向,以求进一步拓展个人的视野。
通过以上三个读书层次的划分,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文章中所讲述的内容,从而发现自己在阅读时所忽略的知识,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书中的内容,同时还可以帮助我们寻找新的思考角度,去拓展自己的思维能力。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把这三个读书层次分别应用到科技类、文学类、历史类等不同种类的书籍中,以获取最深入的理解效果。
归纳起来,我们的读书结构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粗略读书、深入阅读以及反思拓展,这三个层次并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相互联系,相互结合,使得我们可以从更加深入的角度去理解书中的内容。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类型的读物,采取适当的阅读方式,以达到最大的理解效果。
语文阅读理解划分层次的方法
划分层次的方法可以帮助阅读理解的深入和全面。
下面是一种常见的划分层次的方法:
1.整体理解:先大致了解文章的主题和大意,包括文章的背景、内容和要传达的信息。
2.段落理解:按照段落划分,对每个段落进行理解和梳理。
注
意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和过渡。
3.句子理解:理解每个句子的意思,包括句子的结构、词义、
修辞手法等。
特别关注关键词和转折词,抓住作者的观点和思路。
4.词语理解:仔细理解生词和复杂词语的意思,可以通过字词
的解释、上下文的理解、类比推理等方式。
5.细节理解:注意文章中的细节信息,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以便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情节和内涵。
6.推理理解:根据已有的信息和文章的线索,进行推理和思考。
揣摩作者的意图和观点,进行逻辑推理。
7.主旨理解:抓住文章的中心思想、主题和要传达的观点,理
解作者的用意和立场。
通过层层划分和递进的方式,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文章的内容和含义,提高阅读理解的能力。
阅读的层次阅读的层次阅读有四个层次,后一种层次都包含前一种层次的技巧和功能。
一、基础阅读,指的是学会认字。
这是阅读能力的基本。
这是小学程度必须学会的阅读。
在这个层次上的阅读重点在于,认出书籍上面的每一个字,知道句子在说什么,但或许还不一定明白每一个字后面的意思,但至少已经能够念的出来。
要学会基础阅读的人,必须具备视力、听力、起码的认知能力(基本智商)、口齿清晰学、习能力、注意力等等。
在这个层次的阅读,重点是字汇、文法、片语的学习,熟练与累积。
二、检视阅读,指在有限时间之内,抓出一本书的重点,或读完一本书。
检视阅读必须能够充分的学会系统化略读,从表面去观察这本书,学到书的表象所教导的一切。
重点在于了解,这本书想谈什么,这本书的架构为何等等。
学会检视阅读,可以帮助自己在短时间之内,判断一本书值不值得读。
笔者提到的“目录阅读法”,便是检视阅读的一种整理和浓缩。
从书名、作者、译者、书籍文案、出版者、目录、序言、导读、结论之中,尽可能的掌握书籍的资讯。
有系统的略读有两种功能:其一、可以帮助我们大量收集资讯。
其二、为较为困难的书籍打基础。
在阅读困难的书籍时,先进行一次略读,抓出这本书的架构、核心问题、论述说法与无法理解的部分。
第二次再回头来读,或藉助字辞典辅助工具,或查资料,或沉浸其中慢慢思考都可以。
如果想要搞懂每一个字才继续读下去,基本上阅读行为是不可能完成的。
无论理解与否,我们总是将所读进去的字句进行某种“存而不论”的先行接收。
脑袋则直接搜寻与书籍主题相关的论点或概念进行理解,排除与文本较不相关的字句。
三、分析阅读,这是一种全盘性的完整阅读,不考虑时间,重点是对于所读的东西,提出系统性的问题,抓住一本书的内容,将之生吞活剥、消化吸收,直到最后成为自己的一部分为止。
四、主题阅读,又称比较阅读。
这个层次的阅读已经不是读一本书,而是读一群书。
这是研究所以上必须学会的阅读,能够找出书与书之间的关系,并归结出相同的主题。
说明文阅读理清结构(行文思路)划分段落层次一、文体知识(一)基本结构:“总分总”1.总:开头提出要说明的对象、点明说明的中心、总说事物本质特征或事理现象。
2.分:在中间部分具体说明事物特征或阐释事理。
3.总:归纳总结说明内容,重申事物突出的特征或作用,引起反思。
(二)一般结构:1.并列的横式结构2.递进的纵式结构(三)常用结构:(一)分点说明(横式结构)1.定义:分点说明,就是从分说的角度,对说明对象进行“一点”、“两点”、“三点”……式的解说,几个“要点”说完了,事物的特点也就显现了。
2.运用:分点说明普遍用于数理化教材中,也用于以提出要求、说明事项、交代作法、介绍功能为主的平实性说明文。
在介绍经验、作法的文字优美的说明文中有它的一席地位,在众多的科学小品中也不乏它的踪影。
3.特点:文中所说明的各“点”,均有一定的独立性;各“点”的内容,可用基数词或序数词统领;各“点”与说明对象之间的关系,是“个体”与“集体”的关系。
4.作用:分点说明表现在文面上,使说明文主体部分呈横式结构。
由于文章的内容由一、二、三、四等“点”组成,所以不仅能对事物的特点进行细致的说明,而且能鲜明地显现说明的层次,使说明的思路显得非常清晰。
5.分点说明两种排列方法(1)并列式分点说明如有一篇文章名为《读书四法》,它对四法是这样介绍的:“其一曰:点线读书法”,“其二曰:比较读书法”,“其三曰:预测读书法”,“其四曰:存疑读书法”。
文中对四法的说明自成段落,相互并列。
但作者注意了四种方法难易程度的区别,把容易掌握的放在前面讲,把难掌握的放在后面讲。
(2)角度式分点说明如下面《中国石拱桥》中的一段,运用的就是“分点说明”的思路:这座桥的特点是:(一)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
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因而大拱上面的道路没有陡坡,便于车马上下。
(二)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
这个创造性的设计,不但节约了石料,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而且在河水暴涨的时候,还可以增加桥洞的过水量,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
阅读中的文章结构分析文章的结构是指文章内容的组织方式和呈现形式。
恰当的文章结构可以使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文章的主题和要点。
本文将从整体构架、段落结构和句子层次等方面进行阅读中的文章结构分析。
一、整体构架分析整体构架指的是文章的整体布局和组织形式。
优秀的文章整体构架能够使读者在浏览时获得清晰的结构框架,从而更好地把握文章的主旨。
一种常见的整体构架是一分为二的结构。
文章会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主要是引起读者的兴趣并提出文章的主题,正文部分对主题进行阐述和论证,结论给出总结和观点。
另外一种常见的整体构架是递进式结构。
文章会呈现一种由浅入深或由表及里的方式,层层递进,最终形成完整的叙述框架。
二、段落结构分析段落结构是指文章中段落的布局和组织形式。
良好的段落结构能使读者在阅读时更好地理解每个段落的主题和内在关联。
1. 主题句段落结构在文章中,每个段落都应该有一个明确的主题句,主题句是指这一段落所要阐述的核心观点。
主题句常常出现在段落的开头,而接下来的句子则用来支持和解释主题句。
这种主题句段落结构能够让读者迅速了解段落的内容,并对整个文章的结构有一个宏观的了解。
2. 时间顺序段落结构某些文章可能涉及到事件的发展过程,这时候可以采用时间顺序段落结构。
文章会按照事件发展的先后顺序,逐步叙述并呈现出清晰的时间线。
这种段落结构通常用在叙述性或记叙性文章中,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故事的发展。
3. 对比/比较段落结构有时,文章需要对比或者比较不同的事物或观点。
在这种情况下,采用对比/比较段落结构可以更好地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和优劣之处。
段落开头通常会给出一个总的论点,接下来的句子则会分别阐述或比较不同的细节,最后得出结论或总结。
三、句子层次分析句子层次是指句子在段落中的组织和连接方式。
良好的句子层次能够使读者顺畅地阅读,并更好地理解段落的内在逻辑。
1. 主谓宾结构主谓宾结构是最基本的句子层次结构。
句子中的主语做某个动作(谓语),作用于宾语。
划分层次的方法摘要:一、划分层次的概述二、划分层次的方法1.依据内容性质划分2.依据文本结构划分3.依据语言表达划分三、划分层次的意义1.提高阅读理解能力2.有助于文本分析与评价四、如何划分层次1.分析文本主题2.识别文本结构3.关注语言标志正文:在阅读文本时,划分层次是一项重要的技能,它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文章的结构和内容。
划分层次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一、依据内容性质划分当我们阅读一篇文章时,首先要了解文章的主题和各个部分的内容。
根据内容性质的不同,可以将文本划分为几个层次。
例如,一篇论述环保的文章,可以将其划分为引言、现状分析、问题阐述、解决方案和结论等部分。
二、依据文本结构划分文本结构是文章的组织框架,了解文本结构有助于我们更快地把握文章脉络。
文本结构主要包括开头、发展、高潮和结尾四个部分。
通过分析这四个部分,我们可以将文章划分为不同的层次。
三、依据语言表达划分文本的语言表达也是划分层次的重要依据。
作者在文章中往往会使用一定的语言标志来表示层次关系,如关联词、过渡句等。
关注这些语言标志,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划分文本层次。
四、如何划分层次1.分析文本主题:在阅读文章时,首先要把握文章的主题,明确文章的核心观点。
主题是文章层次的灵魂,把握住主题,就能较好地进行层次划分。
2.识别文本结构:观察文章的开头、发展、高潮和结尾部分,分析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从而识别出文本的结构层次。
3.关注语言标志:在阅读过程中,要关注作者使用的关联词、过渡句等语言标志,这些标志有助于我们准确地划分文本的层次。
划分层次不仅有助于提高我们的阅读理解能力,还能让我们更好地进行文本分析和评价。
划分文章段落层次的方法(最新版4篇)《划分文章段落层次的方法》篇1划分文章段落层次的方法有以下几种:1. 根据文章的内容和结构来划分。
一种常用的方法是根据文章的主题和论述内容来划分段落,每个段落可以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主题或论述内容。
另一种方法是根据文章的结构来划分,如根据引言、正文和结论来划分。
2. 根据文章的语言表达来划分。
例如,根据句子的长度和复杂度来划分段落,或者根据段落中出现的关键词或短语来划分。
3. 根据文章的目的和读者来划分。
例如,一篇新闻报道可能需要按照事件的发生时间或地点来划分段落,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事件的发展过程。
4. 根据文章的文体和风格来划分。
例如,一篇文学作品可能需要按照情节、场景或人物来划分段落,以增强文学效果。
不同的划分方法适用于不同的文章类型和目的。
《划分文章段落层次的方法》篇2划分文章段落层次的方法有以下几种:1. 根据文章的内容和结构来划分。
这种方法适用于内容清晰、结构分明的文章。
首先,要仔细阅读全文,理解文章的主题和各段落的内容。
然后,根据文章的内容和结构,将文章划分为若干个段落。
例如,如果文章讲述了三个不同的事件,那么可以将文章划分为三个段落,每个段落分别描述一个事件。
2. 根据文章的语气和情感来划分。
这种方法适用于语气和情感变化较为明显的文章。
首先,要仔细阅读全文,注意文章的语气和情感变化。
然后,根据文章的语气和情感变化,将文章划分为若干个段落。
例如,如果文章的前半部分语气较为轻松,后半部分语气较为沉重,那么可以将文章划分为两个段落,第一个段落描述轻松的内容,第二个段落描述沉重的内容。
3. 根据文章的时间和空间来划分。
这种方法适用于时间和空间变化较为明显的文章。
首先,要仔细阅读全文,注意文章的时间和空间变化。
然后,根据文章的时间和空间变化,将文章划分为若干个段落。
《划分文章段落层次的方法》篇3划分文章段落层次的方法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组织文章结构。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方法:1. 根据主题句划分段落:主题句是段落的核心,概括了段落的主题和内容。
怎样给文章划分层次1. 按时间划分。
2 .按事情发展顺序划分。
3 . 按作者思想感情变化划分。
4. 按景物变化划分。
有一只小兔,长得又聪明又可爱,狠心的狼一心想吃掉它。
狼让狐狸来帮忙,说:“你去把小兔骗来。
”狐狸找到小兔,一本正经地说:“告诉你一个好消息,狼死啦,它再也不会害你了。
”小兔不想信,就走到狼那里,从窗口望去,只风狼躺在床上,眼睛和嘴巴闭着,真像死了一样。
小兔想了想,故意把头伸进窗口,自言自语地说:“狐狸说狼死了,我看它没有死,死狼的嘴巴总是张着的。
”狼听了,马上把嘴张开来。
小兔知道狼在装死,就大声喊道:“牛伯伯,马叔叔,山羊哥哥,大家快来呀!狼死了,我们把它扔到河里去吧!”狼吓得赶快爬起来,飞也似地逃走了。
有一只小兔,长得又聪明又可爱,狠心的狼一心想吃掉它。
狼让狐狸来帮忙,说:“你去把小兔骗来。
”狐狸找到小兔,一本正经地说:“告诉你一个好消息,狼死啦,它再也不会害你了。
”小兔不想信,就走到狼那里,从窗口望去,只风狼躺在床上,眼睛和嘴巴闭着,真像死了一样。
小兔想了想,故意把头伸进窗口,自言自语地说:“狐狸说狼死了,我看它没有死,死狼的嘴巴总是张着的。
”狼听了,马上把嘴张开来。
小兔知道狼在装死,就大声喊道:“牛伯伯,马叔叔,山羊哥哥,大家快来呀!狼死了,我们把它扔到河里去吧!”狼吓得赶快爬起来,飞也似地逃走了。
((依据:记叙文的四要素,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划分.用“//”把短文分为四层。
)天鹅湖是个圆形的湖,湖水清可见底,碧绿耀眼,好像一块无暇的翡翠。
湖的四周是郁郁葱葱的树木,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低垂着头的柳树。
她在微风吹动下,舒展着柔软的腰肢,拂动着细长的手臂,迎风起舞。
树下是一片嫩绿的草地,草地上零零星星缀着红的、黄的、蓝的小野花,远远看去就像缀着绿色图案的绿缎子。
湖上横跨着一座美丽的天鹅桥,就像一根腰带系在那里,把天鹅湖打扮得更加美丽。
(按湖的周围的树、树下的草地、湖上的天鹅桥这几段来分。
这是个顺承段式。
)怎样正确划分段落1、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分段阅读写人记事的文章,应当明确故事情节发展的过程。
这个发展过程可以分为某事的发生、发展、高潮和结果几个基本部分。
因此,在给文章分段的时候,一定要了解故事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并清楚什么是事情的起因,什么是事情的发展和高潮,什么是事情的结果。
从文章中找出这几个阶段,每个阶段就是一个意义段。
在按照事情发展顺序给文章分段时,还应当注意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是这样子的。
有的故事发展过程长而曲折,有的发展过程短而直接,我们所说的事件“发生”、“发展”、“高潮”“结果”并不都是那样完备。
因此,在给文章划分段落时,不能机械地把这一套当作公式去分析一切文章。
一般适应于记叙文。
2、按照总分结构的写法分段有的文章在开头先要把所写的人和事、景和物总的概括一下,然后再按照事物的几个方面一一叙述,这种写法叫做总分结构。
还有的文章为了使首尾照应起来,使之成为一个整体,除了在开头概括之外,在结尾还要总结一下,写法十分灵活。
给这类文章分段,可以将总起段和结尾独立划分一段,中间分述部分和为一段。
按照总分结构结构的写法分段时,一定要仔细阅读全文,判断总起段能不能统领全文,分析结尾段能不能收拢全文。
一般适应于写景类文章。
3、按照事物的几个方面分段有的文章为了把一件事物说得清楚、明白,往往从几个方面去叙述,这样就可以按照事物的几个方面去分段。
在分段的时候,首先要了解文章写的是什么事物;然后再看文章是分哪几个自然段写的;哪几个自然段可以合并在一起,叙述了一方面内容。
最后还要看看这几个方面内容是否并列。
一般适应于状物类说明文。
4.按照地点的变换分段记叙文中的写人和叙事,总会有事情发生的地点。
有些事发生的地点是不变的,有些事随着故事情节的展开,地点发生了变化。
这样就可以按照地点的变换分段。
按照地点的变换分段,要注意一些表示地点的词句,这些词句往往是分段的标志。
一般适应于游记类文章,阅读的时候还应该注意,文章在每段的开头或末尾会有一个承上启下的过渡句,这些过渡句往往是点名地点变换,提示我们正确划分好段落。
5.按照时间的推移分段有些文章在写人叙事的时候,往往出现了一些表示时间顺序的词:早晨,晚上,一天,几天,花开,花落,冬去,春来等等。
这些词语的出现,不但点明了故事发生的时间,而且随着时间的进展,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展开。
阅读文章时,要善于抓住表示时间的词,考虑是不是可以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分段。
一般适应于叙事类文章,但不是一看到表示时间的词就划分为一段,应该仔细分析,在这个时间段是不是叙述了一个主要内容。
如果在一个时间段里叙述了单一的内容,就可以独立地划分为一段。
有的一些小的时间段包含在一个大的时间段里面,就要以大的时间段为主要依据。
例文:(1)我家的小园我家的东南边有个小园,里面种着树木、花草和各种蔬菜。
这里一年四季都是美丽的。
春天到了,大地像铺上了一条绿毯子。
园里一片绿油油的。
一群小鸟落在树枝上,叽叽喳喳叫个不停。
静静的小园开始热闹起来。
夏天,成行的向日葵长得很茁壮,绽开一朵朵金黄色的花,迎着朝阳在怒放。
火红的石榴花长得十分茂盛,散发着阵阵芳香,引来一群群蝴蝶和蜜蜂,翻翻起舞。
一排排玉米威武地挺立着,结出了大玉米棒子。
地里茄子紫了,西红柿红了。
望着这些丰硕的果实,我感到小园是那么可爱。
秋天,喇叭花开了,绿叶中伸出一支支粉红色、淡紫色、藕荷色的小小的喇叭正在为小蜜蜂吹着动听的歌。
石榴的皮裂开了,露出了珍珠般的颗粒,迎着我咧嘴傻笑。
这一切怎不惹人喜爱?冬天,一场大雪过后,石榴树披上了白雪,青菜披上了白雪,大地披上了白雪。
整个小园成了银装素裹的白色世界。
我不禁赞叹道:“好美的小园啊!”小园如此美丽,真是一幅诱人的四季画。
(2)伟大的军神1916年3月,刘伯承是川东支队的一个青年军官,在一次战斗中,他勇敢杀敌,立了功劳。
但不幸被敌人的子弹打伤了头盖骨和右眼,流了很多血,生命非常危险。
刘伯承被送进了一家德国人办的医院,沃克大夫要立刻给他动手术。
刘伯承要求不要打麻药,因为听说麻药会伤害人的神经。
刘伯承为了革命,需要有一个高度清醒的大脑。
沃克大夫听说刘伯承不让打麻药,大吃一惊。
他对刘伯承说:“你,你能顶得住吗?这是非常疼痛的啊!”刘伯承微微一笑,说:“试试看嘛!”手术开始了……刘伯承忍受着巨大的痛苦,汗水流了下来,湿透了手术台上的被单。
他双手抓破了被单,自始至终没喊一声。
他这种坚强的革命意志,使沃克大夫的双手颤抖,不忍再下刀了。
刘伯承咬着牙说:“没关系,请你继续做手术吧!”手术终于结束了,刘伯承脸色苍白,狡勉强一笑:“大夫,你割了我72刀,对吧?”沃克十分敬佩地说:“对的,你真是一块会说话的钢刀,一位了不起的‘军神’!”刘伯承虽然失去了右眼,但是他那出众的军事天才和清醒的政治头脑,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刘伯承元帅是我们军队的一位伟大的“军神”。
(3)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一天深夜,我驱车从外地回布鲁赛尔。
天很黑,又有点雾,尽管有路灯,能见度仍很差。
快到家时,汽车刚从快车道进入慢车道,便听到“咔嚓”一声。
我认为汽车出了故障,赶快停了车。
一检查,发现右侧的反光镜碎了。
我往回走了五六十米,看见一辆小红车停靠在路边,左侧的反光镜也碎了。
这辆车的车头超出停车线二三十厘米,但它毕竟是停着的,责任应该在我。
我环顾四周,不见一人,便在路灯下写了一张纸条,压在小红车的雨刷下。
纸条上,我写明自己的姓名、电话,希望车主与我联系。
事隔三天,一位陌生男子打来电话。
他就是小红车的主人。
“啊!是你,很对不起,我不小心把你汽车的反光镜碰坏了。
”“没有关系,已经换上了。
我打电话是向你表示感谢的。
”“不,是我要向你表示歉意。
请你把购货单据寄来,我把钱寄给你。
”“不用了,没几个钱,你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主动给我留了条,这使我很感动。
”“这是应该的,这笔费用应由我支付。
”“不,人和人之间还有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你给我留下了诚实和信任,这比金钱更重要。
我再一次谢谢你!”说完他撂下了电话。
我很后悔,居然没有问他的姓名、地址、也不知道他的年龄、职业。
但他的“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的话却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之中。
(4)蚂蚁蚂蚁这个在动物界中微不足道的小家伙,说起来本领却不小呢。
你是否注意过外出觅食的蚂蚁无论走到“天涯海角”,它都能很快找到自己的“老根据地”?蚂蚁是靠什么来辨别方向的呢?原来,它靠的是天空和四周的景物。
有人曾经做过实验:用圆筒围住一群行进中的蚂蚁,遮住四周,只让它们看见天空。
被围住的那群蚂蚁虽然有些惶恐,但还是能有条不紊地向前行进。
如果把天空也全部遮住呢?结果,那群蚂蚁就像在热锅上似的,只能急得团团转了。
当然,除了天空和四周的景物外,蚂蚁还有自身的“法宝”,那就是蚂蚁在走过的地方都会留下一种特殊的气味,掉队的蚂蚁能根据这种气味确定“大部队”前进的方向。
如果用樟脑丸之类有怪气味的东西放在蚂蚁走过的路上,那么后来的蚂蚁就会因寻不到那种特殊的气味而迷失方向。
蚂蚁虽然小,但它还是一个小气象员哦。
在秋天里,蚂蚁成群结队不断往高处搬家,说明那年的冬天会很冷。
我们如果到农村去,有时会听到农民伯伯念叨“蚂蚁上树,满天风雨”、“蚂蚁下山,必有干旱”等有关蚂蚁的谚语。
说到这,你也许会惊叹不已,真没想到小小的蚂蚁世界里竟有那么多的奥秘。
其实蚂蚁身上还有很多小秘密呢,就看我们能不能留心观察了。
(5) 荷花人们都赞美荷花,而我却更爱荷叶。
荷叶不艳不媚,不像荷花那样惹人注目。
然而,有它(赔陪)伴着荷花,会使荷花显得更美丽动人。
烈日当空,荷叶撑起翠伞,用自己的光合作用,让荷花长得更富有生气。
风雨袭来,荷叶们紧(蜜密)团结,连成一片,忘我地保护着那些幼小的花蕾。
荷叶不仅把自己奉献给荷花,还奉献给人类。
它作为药材,能为病人清热去火;它作为包装材料,不怕水(侵浸)油污;它作为食物煮粥,更是清爽可口。
荷叶给予别人的甚多,而自己却无所求。
当人们欣赏荷花,赞美荷花的时候,它从不计较,不争名,不求利,只是默默地工作。
我爱荷叶,爱它的朴实淳厚,更爱它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