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历史文化
- 格式:doc
- 大小:51.00 KB
- 文档页数:8
介绍家乡潍坊潍坊,位于中国山东省中部,是一个充满活力和魅力的城市。
它是我热爱的家乡,有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以及美丽的自然风光。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向您介绍家乡潍坊的特点和魅力。
潍坊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城市。
据历史记载,潍坊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
在历史的长河中,潍坊曾是鲁国的一部分,被誉为“鲁中之邦”。
这使得潍坊成为了一个拥有丰富文化底蕴的城市。
在潍坊的许多角落,您可以看到古老的建筑、传统的艺术和文化习俗的痕迹,这些都是潍坊独特的文化遗产。
潍坊是一个富有活力的经济中心。
作为山东省的重要城市之一,潍坊拥有发达的农业、制造业和服务业。
潍坊以农业闻名,被誉为“中国飞地”和“中国农机之都”。
这里的农田肥沃,气候宜人,适宜各种农作物的生长。
潍坊也是全国重要的农业机械生产基地,拥有众多农机企业和农机配套服务机构。
此外,潍坊还发展了多个产业园区,吸引了众多企业和投资者。
这些都为潍坊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潍坊还以其丰富的自然风光而闻名。
潍坊地处山东半岛,拥有壮丽的海岸线和美丽的乡村风景。
其中最著名的景点之一是潍坊湿地公园,这是一个生态环境优美的湿地保护区,吸引了大量的鸟类和自然爱好者。
此外,潍坊还有许多山川和自然公园,如金乡王母宫和昌乐白马山。
这些自然景观让人们可以远离喧嚣,享受大自然的宁静和美丽。
当然,潍坊还有许多美食和特色文化。
在潍坊,您可以品尝到各种各样的美食,如潍坊烧饼、潍坊牛肉糕、潍坊鱼丸等。
这些美食以其独特的口味和制作工艺吸引了许多人。
此外,潍坊还有丰富多样的民俗文化和传统手工艺品,如潍剧、木雕和剪纸等。
这些文化元素展示了潍坊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也为城市增添了独特的魅力。
总的来说,潍坊是一个充满活力和魅力的城市,拥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美丽的自然风光,以及美食和特色文化。
作为潍坊人,我为我的家乡感到自豪,并希望更多的人可以了解和欣赏潍坊的魅力。
我相信,潍坊将继续发展壮大,为我们提供更好的生活和发展机会。
山东潍坊简介概况
潍坊,简称潍,古称潍州,是山东省地级市,地处山东省西北部、胶东半岛中部、潍坊市南靠青岛市、北邻潍坊市、西连烟台市、东接青岛市。
潍坊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环渤海经济区和京沪经济走廊上的重要节点城市。
潍坊总面积9516平方公里,总人口852万。
潍坊历史悠久,文化灿烂。
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中国风筝之都。
春秋时期为齐国东境,秦时属齐郡,汉高帝五年(前202)建临朐县,始有潍县之名;隋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改临朐县为昌乐县;明正德年间(1506-1520年)昌乐县改为潍州;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建潍坊市。
境内发现的古代文化遗址和文物古迹众多,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7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6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67处;古代石刻造像数量众多、品类丰富、风格独特、题材广泛;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唯一)——齐长城就位于境内。
—— 1 —1 —。
介绍潍坊传统文化作文
潍坊,简称“潍”,是山东省的一个地级市,位于山东省的中部,东濒黄海,南临潍水,西依昌邑、安丘两县市,北与山东省省会济南市相连。
潍坊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文明城市。
潍坊历史悠久。
古称昌邑、潍州,始于公元前485年的齐桓公时代。
《史记》记载:“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在诸侯国中以齐称霸。
齐国都城临淄(今山东淄博市)是我国最早的古都之一,被称为“齐文化之源”。
齐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与齐鲁文化共同构成了中国北方地域文化的主体。
潍坊历史上有“东昌西河”之称。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潍水流域设临朐县。
在两千多年的发展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齐鲁文化和昌乐、安丘、高密三大地方文化。
潍坊传统建筑是以古民居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建筑形式,也叫“古民居”或“古建筑”。
其历史可追溯到春秋时期的齐国都城临淄城和齐桓公时期的“城郭”。
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有众多的古民居群。
—— 1 —1 —。
关于潍坊的历史潍坊,位于中国山东省中部,是山东省的第二大城市,也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地方。
潍坊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三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当时这里已经有人类定居,开始了农耕生活。
在后来的历史中,潍坊经历了许多重要的事件和变迁。
在古代,潍坊是鲁国的一部分,是鲁国的东北边疆。
鲁国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重要国家,潍坊作为鲁国的边境,承受着来自外族的威胁。
然而,潍坊的人民勇敢抵抗,保卫了家园。
在这个过程中,潍坊形成了坚韧不拔的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怀。
随着时间的推移,潍坊逐渐成为一个重要的商业和文化中心。
在唐朝时期,潍坊是一个繁荣的商业城市,吸引了许多商人和文化人才。
这个时期,潍坊的经济迅速发展,人口也大幅增加。
同时,潍坊也成为了文化艺术的中心,许多文人墨客聚集在这里,进行文学创作和学术交流。
潍坊的历史也与中国革命息息相关。
在清朝末年,潍坊成为了中国革命的重要据点之一。
辛亥革命时期,许多潍坊的革命志士积极参与了反清起义,为中国的独立和民主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新中国成立后,潍坊也成为了山东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之一,为中国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如今的潍坊是一个现代化城市,经济发展迅速。
潍坊以其丰富的农业资源和发达的工业基础而闻名,是中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之一。
潍坊还拥有现代化的工业园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区,吸引了许多国内外企业的投资和合作。
同时,潍坊也注重文化教育的发展,拥有许多高等学府和文化艺术机构,为城市的文化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潍坊的历史是丰富多彩的,它见证了中国的发展和变迁。
从古代的农耕社会到现代的工商业都市,潍坊不断地追求进步和发展。
潍坊的人民以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创造了辉煌的历史。
潍坊的历史不仅仅是一段过去,更是一种精神和传承,它将继续激励着潍坊人民不断前行。
总而言之,潍坊的历史是一个辉煌的篇章,它见证了潍坊人民的奋斗和拼搏。
潍坊的历史是一个奋斗的历史,它告诉我们只有不断奋斗,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和目标。
描述潍坊句子潍坊是位于中国山东省中部的一个城市,下面将从潍坊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经济发展以及旅游资源等方面进行描述。
一、地理位置潍坊位于山东半岛东北部、胶东平原中部,东临渤海,北濒黄海,地理坐标为北纬36°42′-37°44′,东经119°10′-121°10′。
潍坊地处北温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2.8℃,降水集中在夏季。
二、历史文化潍坊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潍坊作为山东省的重要文化中心之一,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其中,潍坊孔庙是潍坊保存最完整的古建筑群之一,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孔庙之一。
此外,潍坊还有许多古建筑、古塔、古寺等历史遗迹,如潍坊古城墙、白塔寺等,它们见证了潍坊的历史沧桑。
三、经济发展潍坊是山东省的重要经济中心之一,也是中国重要的农副产品加工基地。
潍坊的经济以制造业为主导,涵盖了机械制造、汽车制造、食品加工等多个领域。
潍坊还有一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潍坊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撑。
四、旅游资源潍坊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其中最著名的是潍坊国际风筝节。
每年的4月至5月,潍坊国际风筝节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风筝爱好者前来参观和展示。
此外,潍坊还有许多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如潍坊湿地公园、大明湖、金青山等,都是潍坊的旅游热点。
五、教育资源潍坊是山东省的教育重镇,拥有多所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
其中,潍坊学院是潍坊市的重点本科院校,已经发展成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综合性大学。
此外,潍坊还有一些职业技术学院和中等职业学校,为潍坊的人力资源培养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六、交通便利潍坊交通便利,铁路、公路、航空等交通网络发达。
潍坊火车站是山东省重要的铁路枢纽之一,有多条铁路线路经过。
此外,潍坊还有一座国内外通航的机场,方便人们的出行。
七、民俗风情潍坊是一个充满活力和热情的城市,拥有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
潍坊的民俗文化包括龙船节、杂技、剪纸等多个方面,这些传统文化活动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也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观赏和体验。
关于潍坊的词语
(实用版)
目录
1.潍坊简介
2.潍坊的历史文化
3.潍坊的自然风光
4.潍坊的特色美食
5.潍坊的现代发展
正文
潍坊,位于中国山东省中部,地处黄河三角洲地区,是山东省的重要城市之一。
潍坊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自然风光秀丽,特色美食丰富
多样,现代发展迅速。
潍坊的历史文化悠久。
早在新石器时代,这里就有人类繁衍生息。
夏商时期,潍坊地区为莱国地。
秦汉时期,这里设立了潍坊县。
隋唐时期,潍坊地区逐渐繁荣昌盛,成为著名的文化名城。
明清两代,潍坊的文化教育事业达到了巅峰,有“一门三进士,父子双状元”的美誉。
潍坊的自然风光优美。
这里有著名的世界风筝都——潍坊风筝博物馆,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参观。
另外,潍坊还有许多美丽的自然景观,如青州云门山、寿光林海、昌邑绿博园等,都是游客们喜爱的旅游胜地。
潍坊的特色美食丰富多样。
潍坊菜是鲁菜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悠久的历史。
潍坊特色美食有:潍坊火烧、寿光水饺、昌邑豆腐皮、青州蜜桃等。
这些美食既具有地方特色,又富有文化内涵,深受人们喜爱。
潍坊的现代发展迅速。
近年来,潍坊致力于产业升级和科技创新,已经成为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
同时,潍坊在文化、教育、卫生等方
面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为市民提供了良好的生活条件。
总之,潍坊是一个充满魅力的城市,既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又有美丽的自然风光,还有多样的特色美食。
潍坊乡土历史一、潍坊历史1、潍坊在7000多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居住,被称为,是潍坊文化最早的光辉。
2、周朝时,实行,今潍坊地区都是的领土。
3、在潍坊地区流传的神话传说:、4、第一批潍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第一批潍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有、、5、秦朝时,在地方推行,潍坊大部分地区属、、三郡管辖。
6、西汉汉武帝时,在地方推行,潍坊大部分地区属、两州管辖。
7、三国时,潍坊大部分地区属属地9、唐朝时,潍坊大部分地区、两州管辖10、元朝时实行制度,今潍坊直属管辖。
11、明清两朝潍坊直属、两府管辖。
12、今潍坊辖区、市、县。
二、潍坊俊杰(一)1、生于潍坊的文化名人有:三皇五帝中的;孔子七十二弟子之一的;齐国政治家;东汉经学大师;北魏农圣;北宋画家;潮汐学家;宋代女词人;清代浓墨宰相;2、、、、、、等也在潍坊地区执政理事3、1983年,的状元卷在发现,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4、清末潍城一条巷子出了两名、状元;在担任山东省教育厅期间,创办了。
5、清末著名的金石学家不但收藏颇丰。
而且对等民间工艺品、的发展起了奠基作用。
(二)、东汉经学大师1、今人,年轻时勤学不辍;2、后在家乡讲学,传授经典,逐渐形成一个新的学派—,标志着经学进入了一个3、郑玄留给后人最大的贡献是编辑注释了,被后世治理学者奉为典范,郑玄的代表作主要有《》《》4、郑玄又是一位著名的教育家,他在进行教学时注意采取和的方式5、在官渡之战时随军作战6、死后他的弟子把他的言论编辑为《》(三)、官清艺绝的清代名相—1、今人;2、为官清正廉明,在位期间查办了山东巡抚一案;文华殿大学士一案。
3、编撰完成了《》。
4、书艺独具色彩,被称为,他的论书绝句《》是重要的书法理论著作。
5、1804年,嘉庆九年病逝。
(四)、枝叶关情的潍县县令——1、郑板桥,清乾隆年间任潍县县令,少壮勤学。
2、郑板桥任潍县县令期间最大的功绩是。
3、亲自撰写了《新修城隍庙碑记》,该碑成为我国著名的三绝碑之一4、郑板桥是的代表人物之一,以闻名于世,一生只画、、。
潍坊历史文化潍坊历史文化·传说典故潍坊市位于山东半岛中部,南依峰峦起伏的泰沂山脉,北濒碧波万顷的渤海莱州湾,东与海港名城青岛、烟台相连,西与石化城东营和齐国故都淄博为邻,它以“二百只红炉,三千同铁匠,九千绣花机,十万织布机”闻名遐迩。
是历史上著名的手工业城市,清乾隆年间便有“南苏州、北潍县”之称,还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风筝、木版年画的产地和染散地,素有“世界风筝都”之称。
另外,潍坊的嵌银漆器、仿古铜、核雕、布玩具等传统工艺品也蜚声海内外。
潍坊市域处北温带季风区,背陆面海,气候属暖温带季风型半湿润大陆型。
其特点为:冬冷夏热,四季分明;春季风多雨少;夏季炎热多雨,温高湿大;秋季天高气爽,晚秋多干旱;冬季干冷,寒风频吹。
年平均气温12.3℃,年平均降水量在650毫米左右。
矿产资源丰富,矿种多,分布广,金属矿产少,非金属矿产多。
已发现的矿种有50多种。
金属矿产主要有金、银、铜、铁、铅、锌等。
非金属矿产有澎润土、沸石、珍珠岩、卤水、蓝宝石、石油、煤、黄铁矿、重晶石、型砂、红柱岩、石灰岩、花岗石等。
近海渔场主要是莱州湾。
水面积6000多平方公里,水深5-20米,长年水温在0-27摄氏度之间。
主要经济鱼类有梭鱼、鲈鱼、黄姑鱼、小黄姑鱼、青鳞鱼等,虾蟹类主要有对虾、梭子蟹等。
潍坊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早在7000多年前,就有人在这里生活定居。
夏商代,境内有斟灌、斟鄩、寒、三寿等封国。
周初,武王封太公望于齐,都营丘(今昌乐境内)。
春秋时期,现市辖区分属齐、鲁、杞、莒等国。
战国时,大部属齐,诸城等地属鲁。
秦代,东部属胶东郡,高密置县,西部属临淄郡,东南部属琅琊郡。
汉代,市境为青、徐2州刺史部所辖,分属北海、琅琊、齐3郡和甾川、高密、胶东3国。
三国时,地属魏。
南北朝时,南朝地为刘宋,北朝地属元魏。
隋代市境属北海、高密郡。
唐代属河南道,青、密2州。
元属中书省山东东西道宣慰司,置益都路。
明朝市境置青州、莱州2府,属山东承宣布政使司。
关于潍坊的历史传说和历史故事潍坊位于山东省中部,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传承,其中不乏传说和历史故事。
一、潍坊的创城传说关于潍坊的创城传说,据传是源于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派遣将军蒙恬率领士兵开掘“三阴古洲”修筑长城时,驻扎在潍坊一带。
将军蒙恬在此驻扎期间,发现这里地理优越,人杰地灵,于是便决定在此建立城池。
经过长时间的筹备修建,一座城池在潍坊建成,这就是今天的潍坊城。
这个传说虽然不确定可信度,但是却广为流传。
二、孔子讲学传说孔子曾是潍坊的学宫主持,据传说,他在潍坊讲学期间,曾在潍水边建立了一间“舞阳亭”,聚集了众多学子,讲述了他的思想和道德观念。
这段历史故事,体现了孔子的伟大思想,更使潍坊在历史文化中增光添彩。
三、潍坊之乱故事潍坊之乱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叛乱之一,这场叛乱发生在公元1841年。
当时,潍坊的县令和县兵都被清军所控制,当地百姓不堪受苦,于是便发起了一场反清叛乱。
他们要求清朝政府禁止安福军队侵扰,不允许清兵到达地方等。
这场起义虽然失败了,但是却使得潍坊的百姓开始了解反抗的力量和民族精神。
四、潍坊诸葛亮传说在潍坊的历史中,有一段有趣的诸葛亮传说。
据说,在三国时期,诸葛亮曾旅行到了潍坊,在此期间,他试图制造火药。
可是由于某些原因,他多次失败。
于是他决定返回家乡,但是正要离开时,他惊讶地发现火药发生了爆炸,于是,他成功地制造了火药。
这个传说虽然有些玄幻,但是却展现了诸葛亮的智慧和天才。
潍坊是一个充满了传说和历史故事的城市,这些传说和故事记录了潍坊所经历的风风雨雨,也展示了这里悠久的历史和文化。
它们不仅是潍坊人民骄傲的遗产,更让我们感受到中华民族的文化魅力。
潍坊的历史文化典故
潍坊是山东省的一个历史文化名城,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典故。
1.早在西汉时期,潍坊就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商业中心和集镇,这使它成为了古代“丝绸之路”的一个关键点。
2.在三国时期,著名将领孙权曾在潍坊设立过都督府。
3.相传在汉武帝时期,有一个名叫韩信的将军,他曾在潍坊镇守,因为他的智谋而赢得了不少胜利。
4.在唐代,潍坊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文化中心,吸引了一批文化名流前来游历,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唐代著名诗人李白,他曾在潍坊作过《潍州戏楼记》。
5.在明清时期,潍坊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军事和文化中心,被赞誉为神州儒藏、军器之府。
6.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潍坊成为了一座英雄城市,赢得了国内外广泛的声誉。
其中,潍坊保卫战是一段不可磨灭的历史记忆。
7.潍坊还是传说中的“鲁国故都”,为周文王、周武王、姜太公、鲁班等历史名人的故乡。
这些传说和故事传承至今,成为潍坊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之,潍坊的历史文化典故丰富多彩,每一个典故都是这个城市历史文化的珍贵遗产,具有无限的价值和魅力。
潍坊的历史文化典故潍坊市是山东省的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有许多有趣的历史文化典故。
以下是一些与潍坊市相关的历史文化典故:1. 孔子在潍坊:相传孔子曾经在潍坊的杏李树下讲学,这是潍坊市历史上的一段重要典故。
潍坊市也是孔子学院总部所在地之一。
2. 鲁迅曾访问潍坊:中国伟大的现代作家鲁迅曾多次访问潍坊,并在潍坊写作和发表过一些重要的作品。
他对潍坊的文化和社会现象进行了深入观察和思考。
3. 孟姜女哭长城:据传说,战国时期,孟姜女的丈夫被迫修筑长城而去世,她为此伤心欲绝,流泪哭倒了长城一部分。
这个传说与潍坊市的临朐县有关,被当地人广泛传颂。
4. 青花瓷的起源:潍坊市是中国著名的陶瓷产区之一,据考古发现,青花瓷的起源地之一就在潍坊市。
青花瓷是中国陶瓷文化的瑰宝,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价值。
5. 曹州八绝:曹州八绝是潍坊地区著名的传统艺术形式,包括八种艺术表演形式,如曹州大鼓、曹州评弹等。
这些艺术形式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精湛的技艺而闻名于世。
6. 孙传芳与滨海抗战:20世纪初,潍坊市的孙传芳将军带领军队与日本侵略者进行了激烈的滨海抗战。
他在保卫潍坊和滨海地区的抗日战斗中做出了重要贡献。
7. 卧龙城:卧龙城是潍坊市的一个历史遗址,相传是古代战国时期齐国的都城。
遗址内保存着古代城池的遗迹,展示了潍坊市古代历史的厚重和辉煌。
8. 杨宪益与铁道游击队:抗日战争期间,潍坊市的杨宪益率领铁道游击队在敌后进行游击战,给日本侵略者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他的英勇事迹成为了潍坊市的一段重要历史。
这些历史文化典故展示了潍坊市丰富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文化传统,为这个城市增添了丰富的人文魅力。
山东潍坊景点山东潍坊,位于中国东北部,是中国的一个历史文化名城,也是一座美丽的旅游城市。
潍坊拥有丰富的人文历史遗迹、自然风光和美食文化,是旅游者们不可错过的目的地。
一、潍坊的历史文化遗迹1. 孔庙孔庙位于潍坊市中心,是纪念中国古代伟大思想家孔子的祠庙。
孔庙始建于北宋年间,历经多次修缮,现在的建筑风格以明、清两代为主。
孔庙内有许多珍贵的文物,如《大学》、《中庸》等孔子的著作,以及各种石碑、铜钟、石鼓等文物。
2. 曲阜祭孔每年的9月28日,曲阜祭孔是中国传统的节日。
在这一天,来自全国各地的学者、文化名人、游客等都会前来曲阜祭孔。
祭孔活动包括舞狮、舞龙、打鼓、唱戏等节目,让人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3. 潍坊博物馆潍坊博物馆是一座以潍坊地区文物为主的博物馆,馆内收藏了大量的历史文物,如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器、汉代的陶器、唐代的金银器等。
在这里,可以了解到潍坊地区的历史文化,感受到潍坊的独特魅力。
二、潍坊的自然风光1. 海滨风光潍坊位于黄海之滨,有着美丽的海滨风光。
最著名的海滨景点是威海,这里有美丽的海湾、金沙滩、山海关等景点。
此外,还有寿光、安丘等地的海滨风光也很美丽。
2. 山水风光潍坊的山水风光也很美丽。
最著名的景点是鲁迅故里,这里有悠久的历史文化、美丽的自然风光,还有鲁迅故居、故里博物馆等景点。
此外,还有昌乐、临朐等地的山水风光也很美丽。
三、潍坊的美食文化潍坊是中国的美食之都,拥有各种各样的美食。
最著名的是潍坊烧饼,这是一种口感香脆、味道鲜美的烧饼,是潍坊的特色美食之一。
此外,潍坊还有葱油饼、鸡饭、糖糕等美食,让人垂涎欲滴。
总之,潍坊是一个充满历史文化、自然风光和美食文化的城市,值得旅游者们前来探索。
无论是游览孔庙、祭孔,还是欣赏海滨、山水风光,或者品尝美食,都会让人流连忘返。
山东历史文化名城潍坊
潍坊位于山东半岛中部,夏商时境内建有封国,春秋战国时属齐国。
西汉置北海郡,东汉改为北海国,南朝宋复为北海郡。
北齐改称高阳郡,隋置潍州,以境内潍水为名。
唐宋置潍州,明清置潍县,1949年6月改名潍坊市。
潍坊人文荟萃,“三皇五帝”之一的虞舜、春秋时期政治家晏婴、东汉经学大师郑玄、北魏农学家贾思勰等都出自潍坊,孔融、范仲淹、欧阳修、苏东坡、郑板桥等曾在潍坊执政理事,近代则有王尽美、陈少敏、王愿坚、王统照、臧克家等一批革命家、文学家、艺术家。
潍坊的历史文物与古迹有“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的书画真迹,距今1800万年以前的山旺古生物化石,“小巧玲珑、兼有南北园林特色”的十笏园,隋唐时期雕刻的齐鲁最大佛窟——驼山石佛造像,云门山石刻大“寿”字,中国三大画市之一的杨家埠的木版年画等。
潍坊还是著名的世界风筝都,建有全国唯一的风筝博物馆。
潍坊核雕艺术源远流长,与潍坊“年画”、“嵌银”、“风筝”齐名,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关于山东潍坊的介绍
潍坊,是山东省辖地级市,位于山东半岛中部,北依潍坊市区,南临大海,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潍坊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潍坊因地处“潍水”之南而得名,因潍坊风筝驰名海内外。
潍坊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春秋时期属齐国领土,西汉时为胶东国都城;东汉时为广海郡治所;南朝刘宋时改广海郡为广泽郡;北齐置昌乐郡;隋初改昌乐郡为青州;大业三年(607)改青州为潍州。
潍坊地区境内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遗址,证明这里是人类早期活动的地区之一。
在距今4000年前的龙山文化时期,这里就有人类繁衍生息。
商周时期是潍坊地区文明的发轫时期,当时潍坊地区已有村落、城邑和较大规模的手工业作坊。
到战国时,这里已形成了以昌乐、潍县、临朐为中心的商业网络,初步具备了城邑和工商业城市的规模。
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于今潍坊市境设置临朐县。
汉代初置昌乐县,东汉末年改为乐都县;东汉末年又改为安丘县;西晋时期又改为青州县;东晋时复为昌乐县。
—— 1 —1 —。
介绍家乡潍坊家乡潍坊是中国山东省的一个美丽城市。
位于山东半岛的中部,潍河流经城市,因此得名潍坊。
作为山东省的地级市,潍坊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以及独特的地理优势。
潍坊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
据史书记载,潍坊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00多年前的夏代。
潍坊曾是山东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在历史上留下了许多重要的遗迹和文化遗产。
例如,潍坊最有名的景点之一是潍坊博物馆,这是一座展示潍坊历史和文化的重要场所。
在博物馆里,游客可以了解潍坊的起源、发展和繁荣。
此外,潍坊还有许多古老的寺庙、庙宇和古建筑,例如大明寺和文昌阁,这些都是潍坊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潍坊有着独特的地理优势。
潍坊位于山东半岛的中部,东临渤海,西临黄河,北濒渤海,南依大山。
得益于这样的地理位置,潍坊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和自然景观。
潍坊是中国重要的农业产区之一,以种植小麦、玉米、棉花、大豆等农作物而闻名。
此外,潍坊还有许多美丽的自然景点,如九龙山、奎山、银泉湖等。
这些景点不仅拥有壮丽的自然风光,还是潍坊居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潍坊还以其丰富多样的民俗文化而闻名。
潍坊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城市,拥有丰富多样的民俗文化。
每年的春节,潍坊都会举办盛大的庙会活动,吸引了来自各地的游客和居民。
在庙会上,人们可以欣赏到传统的舞蹈、音乐、戏剧和手工艺品。
潍坊是一个有着丰富历史文化和独特地理优势的城市。
潍坊的历史悠久,拥有许多重要的文化遗产和景点。
潍坊还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和自然景观,以及多样的民俗文化。
无论是历史追溯,还是自然风光,潍坊都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如果有机会,我希望每个人都能亲身体验潍坊的魅力,并被它的美丽所打动。
我的家乡潍坊历史文化篇潍坊是山东省的一个地级市,位于山东半岛中部。
潍坊的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本文将以潍坊的历史文化为主题,介绍潍坊的历史起源、文化传承以及历史名人等方面的内容。
潍坊的历史可以追溯到3000多年前的夏朝时期。
潍坊曾是古代山东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之一,也是齐国的故乡。
潍坊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它位于山东半岛的中部,交通便利,是连接北方和南方的重要通道。
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潍坊经历了多次战乱和政治动荡,但它的文化却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和传承。
潍坊的文化底蕴丰富多样。
在文化方面,潍坊有着丰富的戏曲文化、美食文化和传统工艺文化。
其中,潍剧是潍坊最具代表性的戏曲形式之一,它在中国戏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潍剧以婉转动听的曲调和细腻生动的表演风格而闻名,深受观众的喜爱。
此外,潍坊还有许多美食,如潍坊煎饼、潍坊牛肉汤等,这些美食以其独特的口味和制作工艺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品尝。
潍坊还有许多传统工艺,如潍坊木版年画和潍坊风筝,这些工艺品以其精湛的工艺和独特的造型而闻名于世。
潍坊的历史名人众多,他们为潍坊的发展和文化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
其中最著名的是孔子的弟子曾参。
曾参是齐国的名臣,他在政治、军事和文化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
他在潍坊创办了一所学校,培养了一大批学生,对于潍坊的文化传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此外,还有一位著名的文学家范仲淹也是潍坊的名人之一。
范仲淹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他的诗文深受人们的喜爱,对于中国文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潍坊的历史文化遗产丰富多样,有许多古迹和历史建筑值得一游。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潍坊的文庙和孔庙。
潍坊文庙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文庙之一,是供奉孔子的场所。
文庙内有许多古代建筑和碑刻,展示了潍坊丰富的历史文化。
孔庙是孔子的祭祀场所,也是潍坊的重要景点之一。
孔庙内有孔子的神像和许多文物,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参观。
潍坊作为山东省的一个地级市,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
潍坊历史文化·传说典故潍坊市位于山东半岛中部,南依峰峦起伏的泰沂山脉,北濒碧波万顷的渤海莱州湾,东与海港名城青岛、烟台相连,西与石化城东营和齐国故都淄博为邻,它以“二百只红炉,三千同铁匠,九千绣花机,十万织布机”闻名遐迩。
是历史上著名的手工业城市,清乾隆年间便有“南苏州、北潍县”之称,还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风筝、木版年画的产地和染散地,素有“世界风筝都”之称。
另外,潍坊的嵌银漆器、仿古铜、核雕、布玩具等传统工艺品也蜚声海内外。
潍坊市域处北温带季风区,背陆面海,气候属暖温带季风型半湿润大陆型。
其特点为:冬冷夏热,四季分明;春季风多雨少;夏季炎热多雨,温高湿大;秋季天高气爽,晚秋多干旱;冬季干冷,寒风频吹。
年平均气温12.3℃,年平均降水量在650毫米左右。
矿产资源丰富,矿种多,分布广,金属矿产少,非金属矿产多。
已发现的矿种有50多种。
金属矿产主要有金、银、铜、铁、铅、锌等。
非金属矿产有澎润土、沸石、珍珠岩、卤水、蓝宝石、石油、煤、黄铁矿、重晶石、型砂、红柱岩、石灰岩、花岗石等。
近海渔场主要是莱州湾。
水面积6000多平方公里,水深5-20米,长年水温在0-27摄氏度之间。
主要经济鱼类有梭鱼、鲈鱼、黄姑鱼、小黄姑鱼、青鳞鱼等,虾蟹类主要有对虾、梭子蟹等。
潍坊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早在7000多年前,就有人在这里生活定居。
夏商代,境内有斟灌、斟鄩、寒、三寿等封国。
周初,武王封太公望于齐,都营丘(今昌乐境内)。
春秋时期,现市辖区分属齐、鲁、杞、莒等国。
战国时,大部属齐,诸城等地属鲁。
秦代,东部属胶东郡,高密置县,西部属临淄郡,东南部属琅琊郡。
汉代,市境为青、徐2州刺史部所辖,分属北海、琅琊、齐3郡和甾川、高密、胶东3国。
三国时,地属魏。
南北朝时,南朝地为刘宋,北朝地属元魏。
隋代市境属北海、高密郡。
唐代属河南道,青、密2州。
元属中书省山东东西道宣慰司,置益都路。
明朝市境置青州、莱州2府,属山东承宣布政使司。
清朝为青州、莱州2府所辖,属山东省。
民国时期,先属胶东道、莱胶道、淄青道,1927年裁道后属山东省。
1948年潍县解放,成立潍坊特别市(省直辖)。
1949年6月潍坊特别市改称潍坊市,仍为省辖市。
1950年,潍坊市撤销,1951年重建潍坊市,为县级市,属昌潍专署。
1967年3月13日,昌潍专区改为昌潍地区。
1981年7月,昌潍地区改名潍坊地区。
1983年10月,撤销地区建制,改建省辖(地专级)市,沿用原潍坊名称,实行市管县体制。
现辖奎文、潍城、坊子、寒亭4区,青州、诸城、安丘、昌邑、寿光、高密6市(县级),临朐、昌乐2县,共有152 个乡镇、38 个街道办事处、9600个自然村。
潍坊行政区划潍城区寒亭区坊子区奎文区临朐县昌乐县青州市诸城市寿光市安丘市高密市昌邑市开发区其他潍坊经济与人口·工农业状况全市总人口823.7万。
潍坊工业是在手工业生产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
早期在明清初就曾以“二百支红炉、三千砸铜匠、九千绣花女、十万织布机”和“南苏州、北潍县”而闻名遐迩。
解放后,潍坊工业从旧的生产关系中解放出来,获得了新生。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工业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
“八五”以来,是潍坊工业发展最快、实力最强、效益最好的时期,全市工业认真贯彻落实改革开放、加快发展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不断开拓适合自己发展的工业道路,迅速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新兴工业城市。
——工业经济由小到大,具备了相当的规模和实力。
现已初步形成了以海洋化工、通讯及信息处理、动力机械、农用运输车、服装及装饰布、化学纤维、食品饮料、造纸包装、新型建筑材料、医药及保健品等十大产品为主体的工业体系。
主要产品已发展到5000多种,有600多种销往世界140多个国家和地区。
到1998年底,全市国有及年销售收入过500万元的工业企业1148家,固定资产净值280.7亿元,职工55.6万人。
1998年完成工业增加值145.5亿元,实现产品销售收入536亿元,实现利税48。
2亿元。
——骨干企业迅速崛起,新的产业和产品优势初步形成。
到目前,全市重点企业已发展到60家,实现销售收入和利税分别占全市工业的55%和58%。
其中海化集团被列为全国120家重点企业集团和山东省重点扶持的八大企业集团;海化、亚星、晨鸣3户集团被列为国家重点支持的512户企业。
海化、巨力、晨鸣、诸城外贸、北汽福田、巨龙化纤、新立克、景芝酒业、青州卷烟等9户企业实现销售收入过10亿元或利税过亿元。
“华光”电子出版系统,“同心”柴油机,“泰山”拖拉机,“巨力”三轮车,“都”纯碱,“亚星”氯化聚乙烯,“景阳春”白酒,“耶莉娅”、“仙霞”西服,“得利斯”系列食品等一大批产品不仅在省内、国内享有较高声誉,有的在国际市场也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坚持走以内涵为主扩大再生产的路子,工业技术装备水平显著提高。
“八五”以来,全市累计完成技改项目3601个,全市大中型企业已基本改造一遍,使40%以上的大中型企业技术装备达到国际80年代先进水平。
海化集团的十溴联苯醚和20万吨低盐重质纯碱、华光集团的彩色电子出版系统和程控交换机改造、巨龙化纤集团的粘胶短丝改造、亚星集团的2.5万吨氯化聚乙烯、医药集团的心可舒和强力酶素改造、青州卷烟厂的制丝改造、晨鸣集团的200万件中高档卫生瓷改造等项目无论技术水平还是经济效益都上了一个新档次。
——企业改革不断深化,企业经营机制有了较大转变。
按照“抓住抓好大的、放开放活小的”和“两改造一联合一拍卖”的总体思路,企业改革由过去的政策调整转向了制度创新的新阶段。
截止到目前,全市股份合作制企业908家,上市公司5家。
中小企业改革积极推广诸城改革经验,采取股、卖、兼、租、破等多种形式,因企制宜,全面推进,并已收到明显成效。
——外向型经济发展迈出较大步伐,工业外向度明显提高。
到目前,全市工业累计实现利用外资10.02亿美元。
从1991年潍柴首家获得自营进出口经营权以后,全市已有148户企业获得自营进出口权。
1998年生产企业出口创汇达到3亿美元,工业产品出口依赖外贸收购的局面已经改变。
目前,全市工业在境外办企业、设办事处累计已达85家。
从各行业情况看,1、轻工业:潍坊的轻工业是在手工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经过多年的发展完善,目前已形成造纸、酿酒、食品、印刷、日用化工、硅酸盐、日用机械、塑料、五金、皮革、家具、室内装饰等16个行业。
从主导产品生产能力看,原盐为610万吨,机制纸及纸板45.8万吨,白酒为29万吨,啤酒为34万吨。
2、化工:潍坊的化学工业创始于1923年的化工染料作坊。
解放后,化学工业发展迅猛。
现已形成化学肥料、化学农药、无机化工、有机化工、橡胶加工、化工机械和其他化工等7个行业。
近年来,潍坊市充分发挥沿海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海洋化工,取得了显著成效。
目前,8个海洋化工主导产品市场份额全国第一,是全国最大的海洋化工基地。
从主导产品生产能力看,纯碱为800万吨,氯化聚乙烯为2.5万吨,聚乙烯为2万吨,合成氨为48万吨。
3、机械:潍坊的机械工业是一个以农机为主,民机并重发展,门类比较齐全,具有一定物质技术优势的行业。
现有农业机械、工程机械、仪器仪表、石化通用、重型矿山机床工具等10个分行业,主要生产内燃机、拖拉机、农用运输车、工程机械、锻压设备等20余类400多种产品。
从主导产品生产能力看,内燃机为694万千瓦,小拖拉机为18万台,农用运输车为60万辆,工程机械为3000台。
4、纺织:潍坊的纺织工业历史悠久,纺织工业是潍坊市起步早、发展快、规模大的行业之一。
经过建市50年来的开发建设,现已成为化纤、棉纺织、印染、针复制、毛纺织、麻纺织、服装及纺织机械等门类齐全的重要的纺织工业基地。
主要生产浆粕、粘胶纤维、棉纱及混纺纱、印染布、服装等20多类系列产品,远销欧、美、东南亚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
从主导产品生产能力看,印染布5亿米,服装8000万件,粘胶纤维3.9万吨。
5、建材:潍坊的建材工业现已基本形成了多产业、多品种、多层次的结构体系,主要生产门类包括水泥及水泥制品、石材及加工、防水密封材料、房建材料、保温装饰材料、非金属矿开采及加工等产品30多种。
建筑卫生陶瓷、卫生洁具配套五金件、矿物棉及制品等新型建材工业与传统建材水泥工业构成潍坊建材工业的四大支柱。
从主导产品生产能力看,建筑陶瓷为200万件,卫生洁具配套五金件为60万件,水泥425万吨,岩棉吸声板为300万平方米。
6、电子:潍坊的电子工业有30多年的历史。
主要产品有华光电子出版系统、程控交换机、无线通信设备、仪器仪表、电子元器件、录音机芯、音响设备、音像制品及电子技术推广应用产品等九大类上百个品种。
华光集团被列为国家级重大装备国产化基地。
主导产品生产能力:电子出版系统3000套,程控交换机100万线。
7、医药:潍坊的医药工业门类比较齐全,配套协作能力较强。
主要生产原料药、制剂、中成药、医疗器械、药用包装、卫生材料、保健品等8大类340多种产品,有10余种产品销往美国、日本、新加坡、香港等国家和地区。
医药商业主要经营中药材、中成药、西药、医疗器械、玻璃仪器、化学试剂、保健品等7大类。
8、烟草:潍坊的烟草工业是在烤烟种植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潍坊是全国重点产烟区之一,是重要的烟草原料基地。
拥有大型卷烟厂、烟叶复烤厂和卷烟材料厂,集农、工、商、科、经、贸于一体,卷烟能力为50万箱。
在奔向二十一世纪的进程中,潍坊工业战线将继续以改革开放为强大动力,解放思想,抓住机遇,进一步实施“抓大放小”战略,再造工业新优势,实现二次飞跃,建设工业强市,以更加崭新的姿态迎接潍坊工业灿烂辉煌的明天。
潍坊地理位置与交通潍坊市位于山东半岛中部,辖4区、6市、2县、三个市属开发区,总面积1.58万平方公里,人口850万,是世界风筝都、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和中国品牌特色城市。
潍坊市位于山东半岛中部,地跨北纬35°41′至37°26′,东经118°10′至120°01′,直线距离西至省会济南183公里,西北至首都北京410公里。
南依沂山,北濒渤海,扼山东内陆腹地通往半岛地区的咽喉,胶济铁路横贯市境东西。
东连海港名城青岛、烟台,西接工矿重镇淄博、东营,南连临沂、日照。
总面积15859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1472平方公里。
南北长188公里,东西宽164公里,市域地势南高北低,南部是山区丘陵,中部为平原,北部是沿海滩涂,山区、平原、滩涂面积分别占总面积的28.7%、57.7%、和13.6%。
市域共有大小河流112条,其中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55条,主要水系有潍河、弥河、白浪河、胶莱河、小清河5条。
海岸线为东南-西北走向,呈孤形曲线状,西起淄脉河口,东到胶莱河口,全长154.6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