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鸿门宴5(2019年10月整理)
- 格式:ppt
- 大小:360.50 KB
- 文档页数:27
原⽂ 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相见。
沛公左司马曹⽆伤使⼈⾔于项⽻⽈:“沛公欲王关中,使⼦婴为相,珍宝尽有之。
”项⽻⼤怒⽈:“旦⽇飨⼠卒,为击破沛公军!”当是时,项⽻兵四⼗万,在新丰鸿门;沛公兵⼗万,在霸上。
范增说项⽻⽈:“沛公居⼭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
今⼊关,财物⽆所取,妇⼥⽆所幸,此其志不在⼩。
吾令⼈望其⽓,皆为龙虎,成五彩,此天⼦⽓也。
急击勿失!” 楚左尹项伯者,项⽻季⽗也,素善留侯张良。
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从俱死也。
”张良⽈:“⾂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
” 良乃⼊,具告沛公。
沛公⼤惊,⽈:“为之奈何?”张良⽈:“谁为⼤王为此计者?”⽈:“鲰⽣说我⽈:‘距关,⽏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故听之。
”良⽈:“料⼤王⼠卒⾜以当项王乎?”沛公默然,⽈:“固不如也。
且为之奈何?”张良⽈:“请往谓项伯,⾔沛公不敢背项王也。
”沛公⽈:“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秦时与⾂游,项伯杀⼈,⾂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
”沛公⽈:“孰与君少长?”良⽈:“长于⾂。
”沛公⽈:“君为我呼⼊,吾得兄事之。
”张良出,要项伯。
项伯即⼊见沛公。
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吾⼊关,秋豪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待将军。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与⾮常也。
⽇夜望将军⾄,岂敢反乎!愿伯具⾔⾂之不敢倍德也。
”项伯许诺,谓沛公⽈:“旦⽇不可不蚤⾃来谢项王。
”沛公⽈:“诺。
” 于是项伯复夜去,⾄军中,具以沛公⾔报项王,因⾔⽈:“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乎?今⼈有⼤功⽽击之,不义也。
不如因善遇之。
”项王许诺。
沛公旦⽇从百余骑来见项王,⾄鸿门,谢⽈:“⾂与将军戮⼒⽽攻秦,将军战河北,⾂战河南,然不⾃意能先⼊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
今者有⼩⼈之⾔,令将军与⾂有郤”项王⽈:“此沛公左司马曹⽆伤⾔之;不然,籍何以⾄此?” 项王即⽇因留沛公与饮。
项王、项伯东向坐,亚⽗南向坐。
高一年级语文文言文鸿门宴翻译优秀3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条据文书、策划方案、心得体会、演讲致辞、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trinal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insight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高一年级语文文言文鸿门宴翻译优秀3篇鸿门宴的故事发生在秦朝末年,而主要人物就是刘邦和项羽。
高一语文文言文鸿门宴知识梳理总结篇1:高一语文文言文《鸿门宴》知识梳理总结高一语文文言文《鸿门宴》知识梳理总结鸿门宴【通假字】1.距─拒,把守:距关,毋内诸侯。
2.内─纳,接纳:距关,毋内诸侯。
交戟之士欲止不内。
3.要─邀,邀请:张良出,要项伯。
4.倍─背,背叛: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5.蚤─早,早些: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6.郤─隙,隔阂: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7.坐─座,座位:置之坐上。
因击沛公鱼坐。
8.不—否,不者,若属将为所虏。
【成语】秋毫无犯:原指任何细小的东西都不侵犯,现多形容兵营纪律严明,丝毫不侵犯群众利益。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比喻表面上有一个堂皇的名目,实际上却另有所图。
劳苦功高:做事勤劳,功劳很大。
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做大事不必注意细枝末节,行大礼不必讲究小的谦让。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比喻生杀之权掌握在他人手里,自己处于被人宰割的地位。
【古今异义词】1.山东古:指崤山以东地区。
今:指太行山东边的一个省。
2.非常古:意外的变故。
今:程度副词,很不一般。
3.河北古:黄河以北地区。
今:黄河北部的'一个省。
4.河南古:黄河以南地区。
今:黄河南部的一个省。
6.细说古:小人的谗言。
今:详细地讲述。
5.婚姻古:儿女亲家今:结婚的事或者说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
【一词多义】1.谢谢罪、道歉: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感谢:哙拜谢,起,立而饮之。
辞谢:乃令张良留谢。
2.辞推辞:臣死且不避,厄酒安足辞!告别: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讲究、计较:大礼不辞小让3.故故旧、交情:君安与项伯有故?因此:故听之特意: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4. 且将:且为之奈何?况且:臣死且不避,厄酒安足辞!5. 胜尽:刑人如恐不胜禁得起:沛公不胜杯杓6. 之到: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代词,这:为之奈何?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结构助词,的:今者有小人之言。
7. 去距离:相去四十里。
部编版2019-2020年高一语文下册文言文专题《鸿门宴》知识梳理一、作者、作品简介司马迁,西汉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
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
司马谈之子。
早年受学于孔安国、董仲舒,漫游各地,了解风俗,采集传闻。
初任郎中,奉使西南。
元封三年(前108年)任太史令,继承父业,著述历史。
后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
《鸿门宴》是司马迁创作的一篇史传文,出自《史记·项羽本纪》。
文章叙述的是秦朝灭亡后(公元前206年)两支抗秦军队的领袖项羽和刘邦在秦朝都城咸阳郊外的鸿门举行的一次宴会。
全文以刘邦赴项营请罪为核心,连同赴营以前和逃席以后分为三个部分,以曹无伤告密、项羽决定进攻始,以项羽受璧、曹无伤被诛终,按项羽是否发动进攻、刘邦能否安然逃席两个问题逐层展开故事。
情节跌宕起伏,形象生动鲜明,组织周密严谨,语言精练优美。
二、字词梳理(1)项羽:(前232—前202),名籍,宇羽,下相(今江苏宿迁)人,秦末起义军领袖。
起兵反秦后与刘邦争天下,最终失败自杀。
(2)沛公:刘邦(前256一前195)。
字季,沛县(今属江苏)人,秦末起义军领訕,称沛公。
后建立两汉王朝,即汉高祖。
(3)霸上:地名,在今陕西西安东。
(4)左司马:官名,将军下面的属官,参掌不政。
(5)王:称王。
(6)关中:函谷关(在今河南灵宝东北)以西,今陕西一带。
三、文字读音(7)子婴:秦朝最后的国君,在位46天。
当时已投降刘邦。
(8)飨:用酒食款待宾客。
这里是“犒劳”的意思。
(9)范增:项羽的主要谋士。
(10)说:劝说。
(11)山东:指崤山以东,泛指东方六国之地。
(12)美姬:美女。
(13)幸:这里指君主宠爱女子。
(14)望其气:观察他的云气(以预测吉凶穷达)。
望气是古代方士的一种占候之术,据说“真龙天子”所在的地方。
天空中有一种异样的祥云,方士能够看来。
高中必修鸿门宴原文及翻译注释我们常常说到鸿门宴到底是什么呢?高中课文鸿门宴会告诉你啦!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必修鸿门宴原文及翻译注释”,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鸿门宴原文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
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
”项羽大怒曰:“旦日飨(xiǎng)士卒,为击破沛公军!”当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在新丰鸿门;沛公兵十万,在霸上。
范增说项羽曰:“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
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
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
急击勿失!”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
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
”张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
” 良乃入,具告沛公。
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曰:“鲰(zōu)生说(shuì)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故听之。
”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
且为之奈何?”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
”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
”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
”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张良出,要项伯。
项伯即入见沛公。
沛公奉卮(zhī)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沛公曰:“诺。
”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
不如因善遇之。
”项王许诺。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
高一语文上册《鸿门宴》知识点一、通假字距关,毋内诸侯(距通〝拒〞,内通〝纳〞)张良出,要项伯(要通〝邀〞)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倍通〝背〞)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通〝早〞)令将军与臣有郤(郤通〝隙〞)因击沛公于坐(坐通〝座〞)交戟之士欲止不內(內,通〝纳〞)二、古今异义词沛公居山东时古:崤山以东地域今:山东省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古:黄河以北、黄河以南今:河北省、河南省约为婚姻古:儿女亲家关系今:男女结婚备他盗之出入与十分也古:不测的状况今:表水平,很、甚而听细说古:小人的忠言今:详细说来三、重点白话虚词释义 ( 12个 )1.军沛公军霸上:名词作动词,驻扎。
从此道至吾军:名词,军营。
初一交兵,操军不利:名词,军队。
勇冠三军:名词,军队的编制单位。
2.击忽击忽失:动词,攻击,攻击。
因击沛公于坐:动词,杀。
秦王不肯击缶:动词,敲打,敲击。
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名词,碰撞。
3.内毋内诸候:内,通〝纳〞,动词,接纳。
帘内掷一纸出:名词,外面,与〝外〞相对。
内无法家弼士:名词作状语,在外部。
外强中干:名词,内心,心里。
4.如劳苦而功高如此:动词,像。
沛公起如厕:动词,往、去。
固不如也:动词,及、比得上5.倍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动词,通〝背〞,违犯。
每逢佳节倍思亲:副词,愈加。
6.谢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动词,抱歉,谢罪。
乃令张良留谢:动词,告别。
哙拜谢,起,立而饮之:动词,感谢。
7.意然不自意:动词,预想、预料、估量。
其意常在沛公也:名词,心意、意图。
臣观大王有意偿赵王城邑:名词,意思。
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名词,神态,神情。
8.坐项王、项伯东向坐:动词,坐下。
因击沛公于坐:坐,通〝座〞,名词,座位。
坐北朝南:动词,坐落,指位置所在。
停车坐爱枫林晚:介词,由于。
9.举杀人如不能举:副词,尽。
举所佩玉以示之者三:动词,举起。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动词,举行、实施。
不胜枚举:动词,罗列、举出。
《鸿门宴》文言文知识点总结-全面-实用《<鸿门宴>文言文知识点总结全面实用》《鸿门宴》是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中的精彩篇章,生动描绘了楚汉相争初期,项羽与刘邦两大势力之间一场惊心动魄的宴会。
这篇文言文蕴含丰富的文言知识,以下为大家进行全面且实用的总结。
一、重点字词1、沛公军霸上军:名词用作动词,驻军。
2、沛公欲王关中王:名词用作动词,称王。
3、素善留侯张良善:形容词用作动词,交好。
4、项伯杀人,臣活之活:使动用法,使……活命。
5、吾得兄事之兄:名词作状语,像对待兄长一样。
6、日夜望将军至日夜:名词作状语,日日夜夜。
7、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从:使动用法,使……跟从。
二、通假字1、距关,毋内诸侯距:通“拒”,把守;内:通“纳”,接纳。
2、张良出,要项伯要:通“邀”,邀请。
3、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倍:通“背”,背叛。
4、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通“早”。
三、古今异义1、沛公居山东时山东:古义,指崤山以东;今义,指山东省。
2、约为婚姻婚姻:古义,儿女亲家;今义,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
3、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非常:古义,意外的变故;今义,程度副词,很。
四、一词多义1、谢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道歉,谢罪)哙拜谢(感谢)乃令张良留谢(辞别)2、故君安与项伯有故(交情)故遣将守关者(特意)3、为使子婴为相(做,担任)为击破沛公军(替,给)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是)4、以具告以事(把)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用来)所以遣将守关者(……的原因)五、重点虚词1、而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表目的)今人有大功而击之(表转折)项王按剑而跽曰(表修饰)2、之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动词,到)为之奈何(代词,这件事)珍宝尽有之(助词,无实义)3、于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向)长于臣(比)得复见将军于此(在)六、特殊句式1、判断句此天子气也(“……也”表判断)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者,……也”表判断)2、宾语前置句大王来何操(“何操”应为“操何”,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沛公安在(“安在”应为“在安”,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3、状语后置句具告以事(“具告以事”应为“以事具告”)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贪于财货”应为“于财货贪”)4、被动句若属皆且为所虏(“为所”表被动)5、省略句为(吾)击破沛公军(省略介词宾语“吾”)欲呼张良与(之)俱去(省略宾语“之”)七、重点句子翻译1、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
高一语文上《鸿门宴》课文鸿门宴沛公军(于)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
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沛公欲王(wàng)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
”项羽大怒,曰:“旦日飨(xiǎng)士卒,为击破沛公军!”当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在新丰鸿门;沛公兵十万,在霸上。
范增说(shuì)项羽曰:“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
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
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
急击勿失!”楚左尹(yǐn)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
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wú)从俱死也!”张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yù)。
” 良乃入,具告沛公。
沛公大惊,曰:“为(wéi)之奈何?”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曰:“鲰(zōu)生说(shuì)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故听之。
”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
”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
”沛公曰:“孰与君少(shào)长(zhǎng)?”良曰:“长于臣。
”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张良出,要(yāo)项伯。
项伯即入见沛公。
沛公奉卮(zhī)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沛公曰:“诺。
”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
《鸿门宴》知识点归纳(一)通假字1.吾令人望其气……成五采.。
采,通“彩”,颜色。
2.距.①关,毋.内.②诸侯。
①距,通“拒”,把守。
②内,通“纳”,接纳,进入。
(《晏子治东阿》他库少内.)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
3.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倍,通“背”,违背。
4.张良出,要.项伯。
要,通“邀”,邀请。
5.令将军与臣有卻.。
卻,通“隙”,隔阂,嫌怨。
6.①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
②因击沛公于坐.坐,通“座”,座位。
7.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不,通“否”。
(二)词类活用1.沛公军.霸上。
军,名词作动词,驻扎。
2.①沛公欲王.关中。
②秦地可尽王.也。
③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王,名词作动词,称王。
3.素善.留侯张良。
善,形容词作动词,友善、交好。
4.①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②于是项伯复夜.去。
夜,名词作状语,在夜晚。
5.①亡去不义.。
②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
义,名词作动词,恪守信义。
6.项伯杀人,臣活.之。
活,使动用法,使……活命。
7.吾得兄.事之。
兄,名词作状语,像兄长一样。
8.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从,使动用法,使……跟从,率领。
9.范增数目.项王。
目,名词作动词,使眼色。
10.若入前.为寿。
前,名词作动词,上前。
11.01常以身翼.蔽沛公。
翼,名词作状语,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12.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
止,使动用法,使……停止。
13.头发上.指冠上,名词作状语,向上。
14.刑.人如恐不胜。
刑,名词作动词,以刀割刺,指施加肉刑。
15.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
①下,名词作动词,下来。
②道,名词作动词,取道。
③间,动词作状语,抄小道,表示动作的处所。
16.沛公已去,间.至军中。
间,动词作状语,从小路。
17.拔剑撞而破.之。
破,使动用法,使……破裂。
18.吏民,封府库。
籍,名词作动词,登记。
19.沛公今事有急.。
急,形容词作名词,危急的事。
20.此亡秦之续.耳。
续,动词作名词,后续者。
(三)文言固定句式1.今入关,财物无所..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