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美术课件-10.《奇思妙想》 岭南版(共48张PPT)
- 格式:ppt
- 大小:5.86 MB
- 文档页数:19
奇思妙想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2、通过观摩欣赏艺术家和同学的作品,发挥想像,用画笔表现出有趣的作品奇思妙想。
教学重点:开阔眼界,拓宽思路,鼓励自由、有个性的大胆想象。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用合适的手段将想象转化为吸引人的作品。
教学准备:教学媒体、图片,范画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用一根线展开想象,启发联想。
2、将书中的作品《比利牛斯山之城》在电脑中修改成把巨石和背景分开。
(1)、课件演示:先出现巨石的画面。
师:今天,老师想请同学们看一张图片(展示巨石图片)猜猜看这是什么?生:石头。
师:现在你看到的是一幅画的局部,根据这个局部画面想象一下这块巨石会出现在什么地方?生:学生猜想。
(2)、课件演示:在巨石后方出现天空和大海的背景。
师:谁来说说看到这幅作品后的感想?能用你的方式讲解这幅作品吗?生:学生谈感受。
教师小结:一块巨石漂浮在蓝色的天空中,飞越大海,这是一幕多么神奇的景观!看了这奇特的画面,我们不得不佩服作者的想象力。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奇思妙想,设计出有趣而新奇的作品!【设计意图:学生欣赏、分析,感受奇妙的意境,引起他们的兴趣。
】板书:《奇思妙想》二、新授1、生活中的奇思妙想:(1)奇思妙想的餐具师:这幅图片你们看到了什么?(2)奇思妙想的时钟(3)奇思妙想的建筑师:同学们,你们喜欢这些奇思妙想的建筑吗?这些有创意的建筑有哪些奇特的地方呢?(4)奇思妙想的交通工具2、画中的奇思妙想(1)画中你看到了什么?(2)这些事物有联系密吗?3、书中的奇思妙想4、怎么奇思妙想?(1)一个杯子如何展开联想(2)树的秒想总结:奇思妙想的方法有外形和功能5你想到什么可以联想的吗?你想用哪种方法?师示范6、布置作业(1)、作业要求把生活中的物象巧妙的组合,创作一幅有趣的,富有想象力的创造性作品。
师:欣赏了这么多特别的作品,你有什么奇思妙想呢?生:思考。
师:接下来,就请同学们来表现你们的奇思妙想吧。
《奇思妙想》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五年级上册岭南版教材分析:本课《奇思妙想》是岭南版美术五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
本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想象、联想等方式,运用线条、形状、色彩等美术元素,创作出具有奇思妙想的美术作品。
通过本课的学习,旨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和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运用线条、形状、色彩等美术元素,创作出具有奇思妙想的美术作品。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想象、联想等方式,培养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生通过美术创作活动,体验美术创作的乐趣,培养对美术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教学重点:1. 运用线条、形状、色彩等美术元素创作美术作品。
2. 培养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运用线条、形状、色彩等美术元素创作出具有奇思妙想的美术作品。
2. 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美术作品范例、教学用具等。
2. 学生准备:美术用品(画纸、彩笔、水粉等)、教材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一幅具有奇思妙想的美术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作品中的奇思妙想之处。
2. 学生分享观察结果,教师总结并引出本课主题《奇思妙想》。
二、探究(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教材中的美术作品,分析作品中的线条、形状、色彩等美术元素。
2. 学生讨论并总结作品中的奇思妙想之处,教师给予指导。
三、实践(20分钟)1. 教师出示创作要求,引导学生运用线条、形状、色彩等美术元素,创作出具有奇思妙想的美术作品。
2. 学生进行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四、展示与评价(10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思路和奇思妙想之处。
2.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自评、互评和师评,给予肯定和指导。
岭南版美术五年级上册《10. 奇思妙想》说课稿3一. 教材分析《奇思妙想》是岭南版美术五年级上册第10课的内容。
本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实践,探索绘画的多种表现手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材以富有想象力和创意的绘画作品为主线,引导学生感受绘画的魅力,激发学生对美术的热爱。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绘画基础,对绘画有兴趣和热情。
但部分学生在绘画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创意不足、表现手法单一等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大胆创新,提高学生的绘画水平。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绘画的表现手法,学会运用多种材料和技巧进行绘画创作。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分析、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美术的热爱,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绘画的表现手法及运用多种材料进行创作。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挥想象,突破创意瓶颈,形成独特的绘画风格。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实践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实践。
2.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课件、绘画作品、实物模型等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以有趣的动画短片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考绘画的魅力。
2.讲解示范:讲解绘画的表现手法,展示优秀作品,分析作品的创意和技巧。
3.实践环节:学生分组进行绘画创作,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作品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总结评价。
5.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继续探索绘画技巧,发挥想象,创作出更具个性的作品。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简洁明了,突出本课的重点内容,主要包括绘画表现手法、创意思路、实践步骤等。
板书形式可采用图文结合、关键词标注等,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八. 说教学评价1.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实践环节的表现,如创意、技巧、合作等方面。
岭南版美术五年级上册《10. 奇思妙想》说课稿2一. 教材分析《奇思妙想》这一课是岭南版美术五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学习绘画和设计,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用彩泥和毛笔进行创作,体验不同材质带来的乐趣。
教材中提供了多个创意案例,如“会呼吸的鱼”、“移动的房屋”等,旨在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艺术表现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绘画基础和审美能力,对美术课程充满兴趣。
他们善于观察生活,勇于尝试新事物,但有时可能在创意和表现方面缺乏信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他们大胆想象,发挥自己的特长。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了解彩泥和毛笔的基本使用方法,学会运用不同材质进行创作,提高艺术表现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环节,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美术的热爱,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提高审美素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熟练运用彩泥和毛笔进行创作,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突破传统思维,创作出富有创意的作品。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引导法:教师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2.示范法:教师现场演示作品制作过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创作方法。
3.实践法:学生动手实践,教师巡回指导,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
4.评价法:学生互相评价、教师评价,鼓励学生发挥潜能,提高自信心。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通过展示优秀作品,引导学生关注创作主题,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
2.讲解:教师简要讲解彩泥和毛笔的使用方法,为学生创作奠定基础。
3.实践: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一件作品。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展示:学生展示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教师点评,给予鼓励和建议。
5.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强调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性。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简洁明了,主要包括课题《奇思妙想》、创作主题、创作方法等关键信息。
岭南版美术五年级上册《10. 奇思妙想》说课稿5一. 教材分析《奇思妙想》这一课是岭南版美术五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欣赏和分析一些具有奇思妙想的艺术作品,让学生学会用独特的视角去观察和思考,运用丰富的想象力进行艺术创作。
教材中提供了许多具有代表性的艺术作品,既有国内的也有国外的,既有传统的也有现代的,既有绘画作品也有雕塑作品。
这些作品充分展示了艺术家们的奇思妙想和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美术基础,对各种美术技法和艺术表现手法有一定的了解。
同时,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但是,由于年龄和生活经验的限制,他们的观察和思考问题的方式可能还不够成熟,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学习和探索。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欣赏具有奇思妙想的艺术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引导学生学会用独特的视角去观察和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3.培养学生运用丰富的想象力进行艺术创作的能力。
4.通过对艺术作品的欣赏和分析,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用独特的视角去观察和思考问题,运用丰富的想象力进行艺术创作。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现和理解艺术作品中的奇思妙想,以及如何将这种奇思妙想运用到自己的艺术创作中。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欣赏法、讨论法、实践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思考和创作。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艺术作品,利用黑板、粉笔进行板书,利用画纸、画笔等美术用品进行创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具有奇思妙想的艺术作品,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欣赏与分析:让学生欣赏教材中的艺术作品,引导学生发现和理解作品中的奇思妙想。
3.讨论与交流: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分享自己发现和理解到的奇思妙想,并交流如何将这种奇思妙想运用到自己的艺术创作中。
4.实践与创作:让学生运用丰富的想象力进行艺术创作,教师进行个别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