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炭吸附装置冷却系统流程图
- 格式:doc
- 大小:46.00 KB
- 文档页数:1
活性炭吸附装置工艺流程图(完整)一.主画面工艺流程图:二.第一组吸附塔共工艺流程图:三.第二组吸附塔工艺流程图:四.第三组吸附塔工艺流程图:五.反冲洗工艺流程图:自动反冲洗操作说明:1.维护检修已完成,所有安全标识牌已全部取下,方能执行运行操作;2.检查管道、管网工况应正常,各连接部位应紧固、牢靠通畅无破损滴漏现象;3.仪表、电气部分工况应正常、上电正常能正常投运,现场数据与远传数据应一致;4.电机、泵、减速机润滑油应正常,油位应正常在油标尺上无漏油现象;5.检查确认打开机封冷却循环水系统应正常;6.关闭要反冲洗塔的进水阀、出水阀;7.检查确认打开要启动的反冲洗水泵前/泵后手动阀门;8.选择需要反冲洗的吸附塔、反冲洗水泵以及循环次数;9.确认各项准备工作已经完成;10.鼠标点击选择开关为自动状态;11.鼠标点击启动按钮“启动反冲洗”键,按设定好的程序自动进行反冲洗;12.在任何情况下,只要按下“停止反冲洗”按钮程序执行----关闭反冲洗水电动阀EV-110/EV-111/EV112、停止反冲洗水泵P-110/P-111/P-112、关闭反冲洗进水阀、反冲洗出水阀。
六.补碳工艺流程图:自动补炭操作说明:1.维护检修已完成,所有安全标识牌已全部取下,方能执行运行操作;2.检查管道、管网工况应正常,各连接部位应紧固、牢靠通畅无破损滴漏现象;3.仪表、电气部分工况应正常、上电正常能正常投运,现场数据与远传数据应一致;4.电机、泵、减速机润滑油应正常,油位应正常在油标尺上无漏油现象;5.检查确认打开机封冷却循环水系统应正常;6.关闭要补炭塔的进水阀、出水阀;7.检查确认打开要启动的输送水泵前/泵后手动阀门;8.选择需要补炭的吸附塔、输送水水泵以及循环次数;9.确认各项准备工作已经完成;10.鼠标点击选择开关为自动状态;11.鼠标点击启动按钮“启动补炭”键,按设定好的程序自动进行补炭;12.在任何情况下,只要按下“停止补炭”按钮程序执行----关闭输送水电动阀EV-113/EV-114、停止输送水泵P-113/P-114、关闭PV-1803、补炭总阀PV-401/PV-801/PV-1201对应吸附塔三通气动阀以及补炭吸附塔出水气动阀。
操作说明1.此设备工作运行过程中是绝对禁止打开检修门,如要检修关闭风机后进行。
2.设备使用一个月应检查设备内部。
2.1检查设备外部是否有损伤,破裂,否则应给予修正。
2.2检查活性炭支撑体是否有破裂、损坏,否则应给予修正。
2.3检查活性炭是否被漆雾堵塞,如是应该更换。
2.4检查设备门螺丝是否松脱,否则需给予修正。
3.不可用水冲洗设备内部。
4.非工程技术人员,请勿自行改装,以免发生不能正常工作。
5.每三个月更换一次活性炭(可根据废气浓度而定)。
活性炭使用注意事项1.运输与装卸:活性炭在运输过程中,不得用铁钩拖拽,应防止与坚硬物质混装,不可强烈振动、磨擦、踩、砸,严禁抛掷,应轻装轻卸,以减少炭粒破碎,影响使用。
2.储存:应储存于阴凉干燥处,防止内外包装袋破裂,防止受潮和吸附空气中其它物质,影响使用效果。
严禁与有毒有害气体或易挥发物质混放,存放要远离污染源。
?3.严禁水浸:?活性炭属于多孔性吸附类物质,所以在运输、储存和使用过程中,都要绝对防止水浸,因水浸后,水填充了活性孔隙,减少了活性炭比表面与气体的直接接触,严重影响使用效果。
4.防止焦油类物质:在使用过程中,应禁止焦油类粘稠物质进入活性炭床,以免堵塞活性炭孔隙或遮盖了活性炭展开表面,使气体不能与活性炭展开表面接触,失去应用效果,如气体中含有此类物质,应在气体进入活性炭床前进行清除(最好有除焦设备)以达到好的应用效果。
5.防火:活性炭在储存或运输时,防止与火源直接接触,以防着火。
活性炭再生时避免进氧并再生彻底,再生后必须用蒸气冷却降至800 ℃以下,否则温度高,遇氧,活性炭自燃。
6.装填:装填时应先筛去因搬运产生的碎粒与粉尘。
然后层层均匀紧密铺开,不得随意堆放,以免装填不均,最终造成气体偏流,影响使用效果。
装填结束,开车前应先吹空,吹出活性炭表面粘附粉尘,避免开车后粉尘带入后工段而影响正常生产。
?7.安全需知:湿的活性炭需要从空气中除去氧,在安全密闭的容器内氧的消耗会造成有毒的环境,假如工人进到含有活性炭的容器内适当取样或低含氧空间作业,应遵守国家相关标准及作业规范。
活性炭吸附-脱附工艺流程图和工艺说明
活性炭吸附-脱附工艺流程图
上层冷凝液可回用
工艺路线和说明
根据有机废气处理项目的复杂性,多样性,龙泰环保公司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技术创新,针对不同的项目采用独特的设计。
通过对建设费用、运行费用、维护费用与净化效果等进行综合估算分析后,我方建议本次方案废气采用活性炭吸附、脱附工艺进行处理。
废气经管道收集后进入活性炭吸附系统,对废气中有机污染物进行吸附,吸附系统为两套,确保一套进行活性炭脱附作业时另一套进行正常吸附作业,避免进行脱附时废气无法正常处理,废气经活性炭吸附后由排气筒排放。
当活性炭脱附时,进气阀和排气阀关闭,蒸汽气缸阀门打开,饱和水蒸汽通入对吸附达饱和
值得活性炭进行脱附,脱附时活性炭箱底部液体流入螺旋板换热器,气体进入列管冷凝器进行冷凝液化,冷凝之后液体进入水层槽,上层可回用,若无回收必要可随下层液体进入污水处理站进行处理,脱附完毕后由于蒸汽温度高,当温度下降时会冷凝形成大量水分影响活性炭正常吸附,此时干燥风机工作,将水分吹出,确保脱附作业完成后活性炭可进行吸附作业。
两组活性炭箱交替进行吸附作业和脱附作业。
此方案不仅处理效率高,能高效去除废气中的有机物质。
运用我们这套废气处理系统效果不仅能达到国家废气二级排放标准而且运行维护费用低,安全性最高。
活性炭吸附系统操作流程1. 准备工作在启动活性炭吸附系统之前,请确保以下准备工作已完成:- 活性炭吸附罐内活性炭已填充至合适高度,且活性炭颗粒均匀分布;- 吸附系统进、出口管道已清洗干净,无残留物质;- 活性炭吸附系统与上下游设备已正确连接,密封良好;- 控制系统已正常通电,各监测仪表显示正常;- 操作人员已穿戴好防护用品,如防护服、手套、口罩等。
2. 启动流程1. 打开活性炭吸附系统进水阀,调整进水流量至设计要求;2. 启动吸附系统循环泵,观察泵运行是否正常,流量是否稳定;3. 调整吸附罐内水位,确保水位在设计范围内;4. 开启吸附罐出口阀门,逐步增加系统压力,观察各设备是否能正常承受压力;5. 启动在线监测装置,实时监测吸附效果,确保达到预期效果;6. 调整吸附时间,根据实际需求和吸附效果进行优化;7. 定期检查活性炭吸附罐内活性炭状态,如发现活性炭磨损、粉化等情况,应及时进行更换。
3. 运行维护1. 定期对活性炭进行再生,提高吸附效果;2. 检查吸附系统是否存在泄漏、堵塞等现象,发现问题及时处理;3. 监测吸附系统运行参数,如温度、压力、流量等,发现异常立即查找原因并处理;4. 定期对吸附设备进行清洗、消毒,确保设备干净卫生;5. 操作人员应熟练掌握活性炭吸附系统操作方法,遇到问题能迅速解决;6. 建立健全活性炭吸附系统运行记录,包括运行时间、吸附效果、维护保养等内容。
4. 停机操作1. 停止吸附系统循环泵,关闭吸附罐出口阀门;2. 逐步降低系统压力,确保各设备安全;3. 关闭进水阀,停止活性炭吸附系统进水;4. 切断控制系统电源,确保设备安全;5. 对活性炭吸附系统进行清洗、消毒,确保设备清洁;6. 记录停机原因、时间及处理情况,为下次启动提供参考。
5. 紧急预案1. 若活性炭吸附系统出现泄漏、设备故障等紧急情况,立即启动应急预案;2. 操作人员应迅速采取措施,如关闭阀门、切断电源等,确保人身安全和设备稳定;3. 及时报告上级领导,组织相关人员处理;4. 按照应急预案要求,进行事故调查和处理,总结经验教训,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污水活性炭吸附实验装置使用说明书JGL-900型污水活性炭吸附实验装置设备特点:1.设备布局合理、美观,结构清晰,整体感强。
2.设备设有反洗系统,可对污染的活性炭进行自动清洁,大大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并使设备操作简单化。
实验目的:1.了解活性炭吸附实验工艺及性能,熟悉整个实验过程的操作。
2.掌握用“连续法”确定活性炭污水处理的设计参数的方法。
主要配置:吸附柱、活性炭、水泵、水箱、液体流量计、压力表、反洗系统、不锈钢框架、控制屏。
技术参数:1.环境温度:5℃~40℃,电源220V单相,功率370W。
2.有机玻璃吸咐柱:尺寸Φ60×1000mm,数量6根。
3.活性炭:工业柱状活性炭,填装高度:700-750mm。
4.水泵:流量1m3/h,扬程15m,功率370W。
5.水箱:尺寸500×400×400mm,含反洗水箱,PVC材质。
6.液体流量:转子流量计,16-160L/h。
1.反洗系统包括反洗管道和反洗水箱。
2.框架为304不锈钢,结构紧凑,外形美观,操作方便。
3.外形尺寸:1400×500×1600mm,框架为可移动式设计,带脚轮及禁锢脚。
目录一、技术参数 (1)二、实验指导 (1)1.实验概述 (1)2.实验目的 (1)3.实验原理 (1)4.实验工艺流程图 (3)5.实验操作步骤 (3)6.实验数据处理 (4)7.三、注意事项 (4)污水活性炭吸附实验装置一、技术参数:a)有机玻璃吸附柱:Φ60×1000mm,6根。
b)活性炭:工业用活性炭,装填高度:600mm。
c)水泵:1WZB-35A型自吸清水泵,最大流量2m3/h、最大扬程35m、额定流量1m3/h、额定扬程15m、额定功率370W。
d)污水流量计LZS-15型,流量:25-250L/h。
e)PVC水箱尺寸:500×400×400mm。
f)外形尺寸:1300×500×150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