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网电能质量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格式:pdf
- 大小:257.80 KB
- 文档页数:2
电网电能质量的监测与分析随着电力系统复杂性的增加和对电能质量要求的提高,电网电能质量的监测与分析变得越来越重要。
电能质量的不良会导致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下降,同时还会对用户设备造成损害。
因此,对电能质量进行有效的监测与分析,可以帮助电力系统运营商及时发现和解决电能质量问题,提高电力供应的可靠性和质量。
电能质量的监测与分析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电能质量指标是评估电网电能质量好坏的定量指标,如电压、电流的波形、频率、畸变、不平衡等。
通过使用高精度的电能质量监测设备,可以对这些指标进行实时监测,并利用数据处理技术对数据进行分析,了解电能质量问题的发生及其原因。
同时,还可通过与国家相关标准进行对比,评估电能质量的合规性。
电能质量事件指电能质量异常或不稳定的突发性或持续性现象,如瞬时电压暂降暂升、短时电压暂降暂升、电压中断、谐波扭曲等。
对于这些电能质量事件,需要进行实时监测,并记录事件的发生时间、持续时间以及其他相关信息。
通过对事件数据的分析,可以确定事件的发生原因,进而制定相应的改善措施。
电能质量记录包括电力系统中各个节点的电能质量数据,如电压、电流的波形、频率、畸变等。
这些记录可以提供详细的电能质量信息,有助于了解电能质量问题的产生机制,从而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电能质量故障包括系统中可能引起电能质量问题的故障,如设备故障、线路故障等。
对这些故障进行及时的监测,并通过故障分析技术找出故障原因,可以帮助运营商快速采取措施进行修复,以减少故障对电网电能质量的影响。
电网电能质量的监测与分析需要使用先进的监测设备和数据处理技术。
常用的电能质量监测设备包括电能质量分析仪、谐波分析仪、瞬态保护仪等。
数据处理技术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存储、数据分析和故障诊断等。
通过使用这些设备和技术,可以实现对电能质量的实时监测和分析,并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
总结起来,电网电能质量的监测与分析是电力系统运营商为提高电力供应的可靠性和质量而采取的重要手段。
智能电能计量系统的设计和实现第一章:绪论智能电能计量系统是指通过现代化的电力传感器,自动化的智能控制模块,以及高性能的计算机软硬件系统,对电网中的电能进行自动化计量、采集、处理、汇总和存储的一种电能计量技术。
智能电能计量系统在提高电能计量精度、缩短数据采集时间、提高计量效率、防止人为干扰、减少计量误差、提高电能质量等方面,都有着非常显著的优势,是电力行业不可缺少的计量手段。
本文主要介绍智能电能计量系统的设计和实现,包括系统架构设计、硬件和软件部分设计、测试实验等。
第二章:智能电能计量系统的架构设计智能电能计量系统的架构设计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采集电能数据:系统通过各种电力传感器对电网中的电能进行采集,电力传感器可以实现对电压、电流、有功功率、无功功率、频率、功率因数和电能等多种电能参数的实时采集。
2. 控制系统:控制系统由多种智能控制模块组成,可以实现对传感器的启动、停止和数据采集频率的控制,控制系统还可以检测电力传感器的故障,并且对故障传感器进行通知和替换。
3. 传输数据:传输数据可以通过各种通信协议进行数据传输,如Internet、RS-485、GPRS等。
实时数据可通过网络传输到计算机,以便进行后续数据分析等处理操作。
4. 接口处理:智能电能计量系统可以通过各种接口,如串行接口、USB接口、网口等与计算机连接,以便进一步完成数据处理和存储的操作。
第三章:硬件和软件部分设计智能电能计量系统的硬件部分主要包括传感器、控制模块、数据传输模块等。
软件部分主要包括采集软件、控制软件、计算机端软件等。
1. 传感器硬件设计:传感器主要包括电流变送器、电压变送器、功率因数变送器等,需要根据实际安装需要进行选择和配置。
2. 控制模块硬件设计:控制模块主要包括单片机、存储器、显示屏、键盘等组成。
控制模块需要对采集、控制、计算、存储的电能数据进行管理和控制。
3. 数据传输模块设计:数据传输模块可以通过各种通信协议进行数据传输,如Internet、RS-485、GPRS等。
智能电网在线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一、智能电网在线监测系统概述智能电网作为现代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在于通过先进的信息技术、通信技术、控制技术等手段,实现电网的智能化管理和优化运行。
在线监测系统作为智能电网的关键技术之一,能够实时监测电网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并处理电网中的异常情况,保障电网的安全、可靠、经济运行。
1.1 智能电网在线监测系统的核心特性智能电网在线监测系统的核心特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实时性:系统能够实时采集电网的运行数据,包括电压、电流、功率、频率等参数,为电网的运行状态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 准确性:系统采用高精度的监测设备和先进的数据处理算法,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智能化:系统具备智能分析和决策能力,能够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及时发现电网中的异常情况,并给出相应的处理建议。
- 集成性:系统能够与电网的其他管理系统(如调度系统、保护系统等)进行集成,实现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
1.2 智能电网在线监测系统的应用场景智能电网在线监测系统的应用场景非常广泛,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电网运行监控:实时监测电网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并处理电网中的异常情况,保障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 故障诊断与处理:通过对电网运行数据的分析,实现故障的快速定位和处理,减少故障对电网运行的影响。
- 负荷预测与管理:通过对电网负荷数据的分析,实现负荷的合理分配和调度,提高电网的运行效率。
- 电能质量监测:监测电网的电能质量,如电压波动、频率偏差等,保障电能的供应质量。
二、智能电网在线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智能电网在线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多个方面的技术和设备。
2.1 系统架构设计智能电网在线监测系统的架构设计是系统设计的基础,需要考虑系统的可扩展性、可靠性、安全性等因素。
一般来说,系统架构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层次:- 数据采集层:负责采集电网的运行数据,包括电压、电流、功率、频率等参数。
电网的电能质量监测与评估【电网的电能质量监测与评估】研究问题及背景: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人们对电能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电能质量的不稳定性和不可靠性会给电力系统的运行和用户的用电带来严重的问题,包括电压波动、谐振、电流谐波以及电能浪费等。
因此,研究电网的电能质量监测与评估成为了当下的重要课题。
研究方案方法:电网的电能质量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问题,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进行研究。
本研究选取了以下几种方案方法进行深入研究:1. 数据采集与监测:在电能质量监测与评估的研究中,首先需要通过数据采集与监测来获取实际的电能质量数据。
通过电力系统的监测设备,如电能质量分析仪、数字电能仪等,采集电网中的电能质量数据,包括电压、电流、频率、谐振等多种参数。
2. 数据预处理与特征提取:采集到的电能质量数据通常包含大量的噪声和冗余信息,需要进行数据预处理与特征提取。
常用的预处理方法包括噪声滤波、数据插值等,特征提取方法包括小波变换、频谱分析、时频分析等。
3. 故障诊断与定位:针对电能质量问题中的故障,通过分析数据中的异常特征,结合专业知识和经验,进行故障的诊断与定位。
常用的故障诊断与定位方法包括模式识别、人工智能算法等。
4. 评估指标与模型建立:为了对电网的电能质量进行综合评估,需要建立相应的评估指标和模型。
评估指标可以包括电压不稳定度、谐波含量、波形畸变等,模型可以采用统计模型、模糊模型等。
数据分析和结果呈现:在本研究中,我们选取了某地实际的电网数据作为研究对象。
通过数据采集与监测,我们获取了该地电网的电能质量数据,并进行了数据预处理和特征提取。
然后,通过故障诊断与定位,我们成功地找出了电能质量问题的故障源,并制定了相应的处理措施。
接下来,我们根据建立的评估指标和模型,对该电网的电能质量进行了评估。
研究结果显示,该地电能质量在电压稳定度方面存在较大问题,特别是在高峰期间,电压波动较为明显,超出了规定的范围。
此外,谐波含量和波形畸变也超出了标准要求。
电网电能质量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发表时间:2018-06-19T10:45:57.313Z 来源:《电力设备》2018年第4期作者:李娟
[导读] 摘要:对于当前电网电能质量监测出现的问题,设计了一种针对DSP和ARM以及ZigBee无线传感网络技术的电网电能质量的监测系统,并且对当前系统架构进行了建立,硬件方案以及软件设计。
(国网清徐县供电公司山西太原 030400)
摘要:对于当前电网电能质量监测出现的问题,设计了一种针对DSP和ARM以及ZigBee无线传感网络技术的电网电能质量的监测系统,并且对当前系统架构进行了建立,硬件方案以及软件设计。
关键词:DSP ZigBee 电能监测
伴随着工农业生产的飞速发展,多种非线性的负荷和非对称性以及冲击性用电设备得到了多方面的使用,这种情况出现了很多的谐波干扰,严重的对于电网电能自身的质量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所以,实时有效的去对电网自身的电能质量给予监测,其对于确保电力系统自身的安全和稳定运行有着一定的意义。
当前的电网电能质量监测系统都是使用有线形式去对监测数据进行传输,其使得在一些比较特殊的环境条件下去进行布线产生了极大的困难, 并不容易进行需要的维护。
对于上述产生的问题, 设计了将DSP和ARM与ZigBee无线传感网络技术作为基础的一种电网电能质量的监测系统,其能够对电网电能自身质量其智能的在线监测给予有效的实现。
1 系统架构
1.1 ZigBee技术
ZigBee技术可以说属于一种近距离和较低复杂度,还有低数据速率以及低功耗和低成本的一种双向的无线通信技术,其主要是使用IEEE802.15.4无线标准的新一代无线传感器的网络系统。
ZigBee网络自身有着自动的组网和自动路由以及自愈的功能,其自身能够在工作在2.4GHz的免执照的频段,使用调频以及扩频技术有着时延短和节点容量比较大的优点。
并且2.4GHz无线信号其自身在强磁场和高电压环境里的传播有着较强的性能,数据的传输能力非常强大的,自身有着较高的可靠性,可以说其实对电网电能质量无线组网监测给予实现的一种有效的处置方案。
1.2 系统原理
通过电压和电流传感器构成的电压电流的检测电路,把被检测的高电压和大电流信号去转变为适宜的A/D变换的小信号,其自身景观滤波之后将其送到A/D转换器完成模数的转换。
DSP数字信号处置器去对A/D转换结果进行读取并同时去对有关电能的质量参数进行有效的分析,完成运算以及处理,处理的具体结果使用ZigBee无线传感网络去将其传送到ARM的控制模块中,使其能够完成对数据进行的处理存储以及显示,使得电能质量参数能够实时的被监测到。
电网其自身的电能质量监测系统架构示意图。
图1 电网电能质量监测系统架构示意图
2 硬件设计
2.1 信号采集处理模块
信号采集的处理模块主要是通过电压电流去对电路和滤波电路以及A/D转换器电路与DSP数字信号处理器以及外围电路共同构成的。
SP数字信号处理器采用TI的TMS320F2812芯片,这是一款高性能,低功耗,32位定点数字信号处理器。
最高150MHz的工作频率为在短时间内实时控制和完成复杂算法提供了充足的条件。
高性能的32位CPU包括16×16位和32×32位乘法累加器操作。
,16×16位双乘累加器,可完成64位数据处理,高精度处理任务。
具有丰富的硬件资源,片上Flash,ROM,RAM,定时器,多用途通用输入输出接口GPIO和仿真接口JTAG。
支持TI的eX-pressDSPTM实时开发技术,TMS320DSP算法标准和CCS集成开发环境,为软件开发提供便利的环境。
凭借其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算法优化可以提高测量精度,并且使用外设接口资源可以有效降低电路的复杂性。
电压电流检测电路采用南京奇华公司生产的VSM025A电压传感器和CS040G电流传感器。
传感器产生的噪声干扰由一个二阶巴特沃斯低通滤波器进行滤波。
A / D转换器选用TI高性能模数转换器ADS8364,具有6通道同步采样的16位高速并行接口,具有2.5V基准电压,低功耗和高采样率。
ADS8364的6个通道用于采样三相交流电压和电流。
ADS8364的数据端口D0-15和EOC分别连接到DSP的数据端口D0-15和外部中断INT1。
ADS8364的时钟信号由DSP控制。
DSP响应ARM控制模块的指令,控制ADS8364执行A / D转换,读取转换数据,执行快速傅里叶变换(FFT)和相关的电能质量参数计算,实现电压和电流信号的采集和处理。
2.2 ZigBee无线收发器模块
ZigBee无线收发器得模块主要使用的是ZigBee芯片CC2530和CC2530其属于TI公司支持ZigBee协议的一种系统芯片,集微处理器以及无线收发器是融合在一体的,可以说其属于业界标准非常标准的一种增强型的8051MCU内核还有与IEEE802.15.4规范相一致的2.4GHz的无线收发器。
其中还包含了定时器以及可选32/64/128/256KB的Flash存储单元,并且还对于串行通信的接口以及UART接口还有21个可编程I/O引脚给予了丰富,并对于硬件资源简化了电路设计给予了丰富,CC2530和DSP主要是通过其自身的不同的串口去完成所需要的数据传输。
无线收发器电路主要使用的是CC2530数据手册里所提供的一种比较典型的应用电路,天线主要是选择PCB天线[2]。
2.3 ARM控制模块
ARM控制模块主要是通过键盘和LCD显示,以及存储器还有ARM芯片以及外围的电路共同的构成。
其自身应该进行实现的功能主要有:使用ZigBee网络使其能够对DSP发送控制的指令,接收并且对DSP中进行传送的数据给予保存,同时还需要对于其自身接收到的电能质量的相关参数还有电能参数给予有效的显示。
系统使用三星公司进行生产的ARM9系列的S3C2440处置器芯片,S3C2440主要使用的是16/32位RISC的处理器,其自身主要有外部的存储器与控制器和LCD控制器,以及USB的控制器,还有SD接口,以及4通道DMA与3通道UART、2通道SPI和24个外部中断源以及超过130个
I/0口,其自身比较丰富的硬件资源,使得外围电路在设计上得到了有效的简化。
使用2GSD卡去对电能相关的参数进行储存,并且见咯4个按键以及4.3寸的TFT液晶屏主要为了满足人机交互的目的。
3 软件设计
系统软件主要使用模块化的设计方式,主要涉及到了信号的采集处理程序以及ARM的人机交互程序。
信号采集处置程序使用在DSP上,系统上电,其自身初始化的DSP运行环境,然后去对于相关的数据进行有效的采集,其对于采集的数据完成FFT变换和相关参数的计算,同时还需要把获得的结果进行有效的存储。
判断其自身是不是能够收到数据发送的请求,假如其自身已经收到了请求那么就需要将数据使用ZigBee网络去进行有效的发送。
ARM人机交互程序的负责整体系统的管理以及相关的控制,系统上电,首先对CC2530和LCD显示器还有键盘等去进行初始化的处理,使用CC2530使其能够对DSP发送数据完成传送的指令。
判断其自身是不是能够对数据进行接收,计入其自身已经接收到的数据可以将其保存在SD 卡里并使用LCD对其给予所需要的显示。
4 结语
本文设计中的电网电能质量监测系统,所使用的DSP芯片TMS320F2812将其当成是运算的主要处理核心,并且将ARM9系列的S3C2440作为主要的控制中心,充分的将其彼此的运算以及控制优势发挥出来,使用ZigBee无线传感网络技术,可以对DSP和ARM彼此数据之间的无线传输给预测。
并这一系统自身的结构非常的紧凑并且也比较容易得到实现、同时也有着非常好的性能,其自身可以对于电网自身的电能质量完成实时的监测,因此可以说其自有着非常高的应用与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舒双宝,罗家融,王勤湧,等.基于DSP和ARM便携式电能质量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0,38(24):185-187.
[2]王永杰,杨小平.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智能小区监控系统设计[J].制造业自动化,2011,33(2):68-70.
[3]舒双宝,罗家融,王勤湧,等.基于DSP和ARM便携式电能质量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0,38(24):185-187.
[4]王永杰,杨小平.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智能小区监控系统设计[J].制造业自动化,2011,33(2):6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