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局部解剖
- 格式:ppt
- 大小:12.30 MB
- 文档页数:24
关于脊柱的CT诊断正常脊柱的CT解剖脊柱的颈、胸及腰椎的结构相似,除C1外,每个椎骨均分为椎体和椎弓两部分。
椎弓由椎弓根、椎板、棘突、横突和上下关节突组成。
椎体呈短圆柱形,上下面平坦,周缘较光滑。
椎体主要由骨松质组成,表层皮质较薄,是负重的主要部位,故临床上所见的压缩性骨折均发生于椎体。
椎体和椎弓围成椎管,内藏脊髓、脊神经根和马尾。
1,颈椎共7块,除第1颈椎无椎体,由前弓、后弓和两侧的侧块组成骨环(故又称寰椎),其余的椎体均较小。
⑴颈椎横突孔位于横突根部,为椎动、静脉和神经根所穿行。
⑵钩椎关节也称Luschka关节。
在椎间盘层面C3~7椎体上面两侧缘可见向上突起的骨嵴,称钩突。
它与相邻的上位椎体的唇缘相接形成钩椎关节。
当钩椎关节受损骨质增生时,可压迫邻近结构,是形成颈椎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⑶颈椎椎管呈等腰三角形,从C1~3逐渐变小,C3~7椎管大小相等。
正常颈椎椎管前后径下限为12mm,小于10mm者为椎管狭窄。
2,胸椎胸椎椎体前凸后凹,其前后径与横径大致相等,椎管呈圆形。
胸椎的椎弓根起自每个椎体上半部分,椎板较宽而短,横突较粗。
CT横断位扫描可显示肋椎关节、肋横突关节和关节突关节。
3,腰椎⑴椎体腰椎椎体由表面的骨皮质(密质)和内部的骨松质组成,以骨松质为主。
椎体呈肾形,上下扁平或稍凹,前缘凸。
CT窗位可清楚显示椎体边缘致密的骨皮质及椎体内呈海绵状的骨小梁结构。
⑵椎间孔位于上下椎弓根之间,可分为三段:①上1/3最大,其中含神经根,CT可清楚地显示神经根呈小结节状或条索状,连于椎管内硬膜囊的前外侧,直径为2~mm;②中部相当于椎间盘层面,在神经根下方;③下1/3很小,在上关节突之前及椎体之后。
⑶椎间盘是连接两相邻椎体之间的纤维软骨,由中央髓核和外周纤维环组成。
纤维环为完整的环形结构,它起着髓核包膜的作用。
正常诸腰椎间盘形态相似,与邻邦近椎体形状相一致。
在横断位CT上,L2~4椎间盘呈扁平肾形,年轻人其后缘轻度凹陷;L5~S1椎间盘后缘平直,并可稍隆起。
脊柱区•脊柱区由脊柱及其背部和两侧的软组织组成,自上而下分为项区、胸背区、腰区和骶尾区o软组织由浅入深为皮肤、浅筋膜、深筋膜和肌层,肌间形成重要的三角有枕下三角、听诊三角、腰上三角和腰下三角o各区浅层有许多皮神经分布和浅血管供给;深层有重要的动脉和枕动脉、肩胛背动脉、椎动脉和胸背动脉及伴行的静脉;神经主要来自31对脊神经后支、副神经、胸背神经和肩胛背神经o脊柱的连结特别强调钩椎关节、椎间盘、黄韧带及椎间孔,椎管的毗邻及形态特点o椎管内有脊髓及其表面的三层被膜、与脊髓相连的脊神经根、脊髓的血管和脊神经膜支、椎静脉丛及结缔组织•概述o脊柱区o境界▪上达枕外隆凸和上项线;下至尾骨尖▪两侧自上而下为斜方肌前缘、三角肌后缘上份、腋后线、髂嵴后份、髂后上棘和尾骨尖的连线o分区▪项区▪胸背区▪腰区▪骶尾区•表面解剖o肩胛骨o棘突o骶骨o尾骨o髂嵴o第十二肋o脊肋角•层次结构o脊柱区由浅入深有皮肤、浅筋膜、深筋膜、肌层、血管神经等软组织和脊柱、椎管及其内容物等结构o浅层结构▪皮肤▪浅筋膜▪皮神经•项区•胸背区和腰区•骶尾区▪浅血管o深筋膜▪项区和胸背区的深筋膜较薄弱,骶尾区的深筋膜与骶骨背面的骨膜相愈着。
第12肋的深筋膜增厚,并分为前、中、后三层,被称为熊腰筋膜o肌层▪浅层肌▪中层肌▪深层肌•夹肌•竖脊肌•横突棘肌•枕下三角•听诊三角•腰上三角•腰下三角o深部血管和神经▪动脉•项区主要由枕动脉、肩胛背动脉和椎动脉等供血;胸背区主要由肋间后动脉、胸背动脉和肩胛背动脉等供血;腰区由腰动脉和肋下动脉等供血;骶尾区由臀上、下动脉等供血。
•枕动脉•肩胛背动脉•椎动脉•胸背动脉▪静脉•脊柱区深部静脉与动脉伴行。
•项区静脉汇入椎静脉、颈内静脉或锁骨下静脉;胸背区静脉经肋间后静脉汇入奇静脉,部分汇入锁骨下静脉或腋静脉;腰区静脉经腰静脉汇入下腔静脉;骶尾区静脉经臀区静脉汇入髂内静脉。
▪神经•脊柱区神经主要来自31对脊神经后支、副神经、胸背神经和肩胛背神经。
第六章脊柱区一、重点内容胸腰筋膜分层及各层位置;听诊三角及腰上、下三角的位置、境界及临床意义;脊肋角的位置与临床意义;脊髓被膜及各脊膜腔的特点。
二、难点内容胸腰筋膜分层及各层位置;脊髓被膜及各脊膜腔的特点。
三、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那一结构不是背区的重要骨性标志:A 枕外隆凸B 第2颈椎棘突C 第7颈椎棘突D 肩胛冈E 肩胛下角[考核要点] 表面上考背区骨性标志,实际上考背区的境界及颈椎形态[常见错误] A[错误解析] 为最易错选的答案,因其未分清背区的境界,背区上界起自枕外隆凸和上项线,枕外隆凸极易触及,但在课本表面解剖中并未提及。
第2颈椎棘突短且分叉,项韧带厚,表面无法摸到。
[临床要点] 以上提及的背区的重要骨性标志均为计数椎体序数的标志,便于临床穿刺及封闭定位。
[正确答案] B2、常作为辨认椎骨序数的标志为:A 第3颈椎B 第7颈椎C 第4胸椎D 第7胸椎E 第4腰椎[考核要点] 辨认椎骨序数的标志[常见错误] E[错误解析] 错选该答案是对腰椎穿刺印象太深,但第4腰椎棘突是以两侧髂棘最高点的连线来确定的,因此作为单选题的最佳答案应为B。
[临床要点] 常用于硬膜外麻醉穿刺的定位。
[正确答案] B3、两侧髂嵴最高点的连线平对A 第1腰椎棘突B 第2腰椎棘突C 第3腰椎棘突D 第4腰椎棘突E 第5腰椎棘突[考核要点] 脊柱区的体表标志及椎体定位[常见错误] E[错误解析] 低位硬膜外麻醉时常选第4、5腰椎间隙进针,因此D、E答案易混淆。
[临床要点] 低位硬膜外穿刺时定位标志[正确答案] D4、两侧髂后上棘的连线平对A 第3腰椎棘突B 第4腰椎棘突C 第5腰椎棘突D 第1骶椎棘突E 第2骶椎棘突[考核要点] 椎体的记数[常见错误] B[错误解析] 易与上题正确答案混淆[临床要点] 两侧髂后上棘与第5腰椎棘突和尾骨尖的连线,构成一菱形区,该菱形区上、下角的连线深部为骶正中嵴,其外侧的隆嵴为骶外侧嵴,后者是经骶后孔作骶神经阻滞麻醉的标志。
第六章脊柱区一、重点内容胸腰筋膜分层及各层位置;听诊三角及腰上、下三角的位置、境界及临床意义;脊肋角的位置与临床意义;脊髓被膜及各脊膜腔的特点。
二、难点内容胸腰筋膜分层及各层位置;脊髓被膜及各脊膜腔的特点。
三、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那一结构不是背区的重要骨性标志:A 枕外隆凸B 第2颈椎棘突C 第7颈椎棘突D 肩胛冈E 肩胛下角[考核要点] 表面上考背区骨性标志,实际上考背区的境界及颈椎形态[常见错误] A[错误解析] 为最易错选的答案,因其未分清背区的境界,背区上界起自枕外隆凸和上项线,枕外隆凸极易触及,但在课本表面解剖中并未提及。
第2颈椎棘突短且分叉,项韧带厚,表面无法摸到。
[临床要点] 以上提及的背区的重要骨性标志均为计数椎体序数的标志,便于临床穿刺及封闭定位。
[正确答案] B2、常作为辨认椎骨序数的标志为:A 第3颈椎B 第7颈椎C 第4胸椎D 第7胸椎E 第4腰椎[考核要点] 辨认椎骨序数的标志[常见错误] E[错误解析] 错选该答案是对腰椎穿刺印象太深,但第4腰椎棘突是以两侧髂棘最高点的连线来确定的,因此作为单选题的最佳答案应为B。
[临床要点] 常用于硬膜外麻醉穿刺的定位。
[正确答案] B3、两侧髂嵴最高点的连线平对A 第1腰椎棘突B 第2腰椎棘突C 第3腰椎棘突D 第4腰椎棘突E 第5腰椎棘突[考核要点] 脊柱区的体表标志及椎体定位[常见错误] E[错误解析] 低位硬膜外麻醉时常选第4、5腰椎间隙进针,因此D、E答案易混淆。
[临床要点] 低位硬膜外穿刺时定位标志[正确答案] D4、两侧髂后上棘的连线平对A 第3腰椎棘突B 第4腰椎棘突C 第5腰椎棘突D 第1骶椎棘突E 第2骶椎棘突[考核要点] 椎体的记数[常见错误] B[错误解析] 易与上题正确答案混淆[临床要点] 两侧髂后上棘与第5腰椎棘突和尾骨尖的连线,构成一菱形区,该菱形区上、下角的连线深部为骶正中嵴,其外侧的隆嵴为骶外侧嵴,后者是经骶后孔作骶神经阻滞麻醉的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