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主参数及轿厢、井道、机房的型式与尺寸_GB.T__7025.1-1997(节选)
- 格式:docx
- 大小:21.61 KB
- 文档页数:5
判断题× )1. 按《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规定,电梯的安装、改造、维修,必须由其制造单位负责进行。
( ○ )2.《特种设备注册登记与使用管理规则》中规定,产权单位或者使用单位自行决定封停特种设备使用且其期限超过一年时,应当报该设备注册登记机构备案,办理停止使用手续。
经确认的,在其停止使用期间,不对其进行定期检验。
( × )3. 按GB/T 7025.2—1997《电梯主参数及轿厢、井道、机房的型式与尺寸:第2部分,Ⅳ类电梯》规定,Ⅳ类电梯的最高额定速度为1.60m/s。
( × )4. 按JG 5071—1996《液压电梯》规定,装有额定载重量的轿厢停靠在最高层站时,10 min内沉降应不大于20mm。
( ○ )5. 按《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规定,电梯改造施工单位应当在施工前将拟进行的电梯改造情况书面告知直辖市或者设区的市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告知后即可施工。
( × )6.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2年颁发实行的《电梯监督检验规程》规定,遇可能影响其安全技术性能的自然灾害或发生设备事故后的电梯,以及停用一年以上的再次使用的电梯,进行设备大修后,应当按照定期检验的要求进行检验。
( × )7. GB 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规定,检修门、井道安全门及检修活板门均不得朝井道外开启。
( ○ )8. 按JG/T 5072.3—1996《电梯对重用空心导轨》规定,导轨宜用冷轧优质钢板,抗拉强度不应小于370Mpa,连接件强度不应低于导轨材料强度要求。
( ○ )9. 依据GB/T19000—2000《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采取预防措施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发生不合格或其他潜在不期望情况,而采取纠正措施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再发生不合格或其他不期望情况。
( × )10. 按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2年颁布的《电梯监督检验规程》要求,井道上下两端应装设极限位置保护开关,它应在轿厢或对重接触缓冲器后起作用,并在缓冲器被压缩期间保持其动作状态。
电梯主参数及轿厢、井道、机房的型式与尺寸(一)1、电梯的类别定义为:一类为运送乘客而设计的电梯二类主要为运送乘客同时亦可运送货物而设计的电梯三类为运送病床而设计的电梯一类、二类电梯与三类电梯的主要区别在于轿厢内的装饰。
住宅楼用电梯与非住宅楼用电梯都是乘客电梯,住宅楼用电梯宜采用二类电梯四类为运送通常有人伴随的货物而设计的电梯五类杂物电梯因液压电梯已制定专门标准本标准取消原标准中液压电梯的相关内容2、电梯的主参数:电梯的主参数是指电梯的额定载重量和额定速度。
电梯的额定载重量:320,400,630,800,1000,1250,1600,2000,2500 kg额定速度:0.63,1.00,1.60,2.50 m/s3、轿厢、井道、机房的型式与尺寸:一类电梯:非住宅楼电梯的轿厢、井道、机房的型式与尺寸见表二类电梯的轿厢、井道、机房的型式与尺寸应从一类和三类电梯的尺寸中选择。
4、轿厢有关规定:在各种类型建筑物中,至少应配置一台能使残疾人乘轮椅进出的电梯,这类用于残疾人的电梯必须满足这种用途要求的各种条件(尺寸控制装置的位置等)并用符号表示。
5、住宅电梯:额定载重量为320kg和400kg的电梯,轿厢只允许运送人.额定载重量为630kg的电梯,轿厢允许运送童车和残疾人员乘坐的轮椅.定载重量为1000kg的电梯,轿厢还能运送家具和手把可拆卸的担架.6、病床电梯:额定载重量为1600kg和2000kg的电梯,轿厢应能满足大部分疗养院和医院的需要.额定载重量为2500kg的电梯,轿厢应能将躺在病床上的人连同医疗救护设备一齐运送.7、井道有关规定:规定的电梯井道水平尺寸是用铅锤测定的最小净空尺寸。
允许偏差值为:当高度小于等于30m的井道:0/+25mm;当高度大于30m小于60m的井道:0/+35mm;当高度大于60m小于90m的井道:0/+50mm。
以上偏差仅适用于对重装置使用刚性金属导轨的电梯。
如果电梯对重装置装有安全钳时,则根据需要,井道的宽度和深度尺寸允许适当增加。
一级建造师机电工程考试题库【3套练习题】模拟训练含答案答题时间:120分钟试卷总分:100分姓名:___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___第一套一.单选题(共20题)1.利用建筑结构作吊装点,必须对承载的建筑结构在受力条件下的强度和稳定性进行校核,并征得()同意后,方可作业。
A.设计单位B.质量监督部门C.建筑物施工单位D.监理工程师2.【真题】工业炉在烘炉阶段需要做的工作是()。
A.制定烘炉计划B.进行全面验收C.工业炉内衬施工D.有关热式仪表安装3.吊装用的钢丝绳一般由()捻绕而成。
A.低合金结构钢丝B.高碳钢丝C.中碳钢丝D.低碳钢丝4.【真题】下列绝热材料中,宜做保冷绝热又能防火的绝热材料是()。
A.岩棉B.矿渣棉C.玻璃棉D.泡沫玻璃5.喷涂式绝热结构用于埋地管道时,常采用()外套管,兼作胎具。
A.高密度丙烯酸B.玻璃棉毡C.高密度聚乙烯D.聚氨酯泡沫塑料6.380V异步电动机绕组的绝缘电阻应不低于()。
A.0.5MΩB.1MΩC.2MΩD.5MΩ7.设备交付现场安装前应由()负责与相关单位进行验收。
A.建设单位B.总承包商C.监理公司D.供货商8.下列表述中,属于内挂脚手架正装法施工技术要求的是()。
A.在壁板内侧挂设移动小车进行内侧施工B.一台储罐施工宜用2层至3层脚手架,脚手架从下至上交替使用C.罐体起吊过程应平稳,各起吊点应同步上升D.壁板组装前、组装过程中、组装后按设计规定进行沉降观测9.垫铁设置时,若设备底座有接缝,则应()。
A.接缝两侧各安放一组垫铁B.接缝一侧安装一组垫铁C.在接缝中间安放一组垫铁D.避免在接缝附近安放垫铁10.《注册建造师执业管理办法(试行)》规定,机电工程专业建造师执业工程范围不包括()。
A.钢结构工程B.环保工程C.水轮机安装工程D.炉窑工程11.自动化仪表线路安装时,同轴电缆的连接应采用()。
A.压接接头B.专用接头C.焊接接头D.绞接接头12.【真题】起重吊装作业所使用的钢丝绳是由()制成的。
1.《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规定,电梯使用单位应当在电梯安全检验合格有效期届满前向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提出定期检验要求。
(C)A. 10天B. 20天C. 1个月D. 15天2.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中的有关规定,特种设备检验机构接到电梯使用单位的定期检验要求后,应当按照的要求及时进行检验。
(A)A. 电梯检验安全技术规范B. 电梯产品标准C. GB7588-2003等有关电梯的国家标准D. 电梯产品说明书3. 自动扶梯的电气安全电路的导线,其名义截面积。
(B)A. 不应小于1mm2B. 不应小于0.75mm2C. 应大于0.75mm2D. 应大于等于1mm24.电梯轿顶护栏的扶手外缘和井道中的任何部件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
(D)A. 大于0.1mB.小于0.12mC. 小于一个人的手臂长度D. 小于0.1m5.GB 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规定,当轿厢完全压在它的缓冲器上时,对重导轨长度应提供不小于的进一步制导行程。
(D)A. 1.0+0.035v²B. 0.035v²C. 0.3+0.035v ²D. 0.1+0.035v²6.根据GB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中的有关规定,如果补偿绳的公称直径为13mm,则张紧轮的节圆直径最小应为 mm。
(B)A. 520B. 390C. 260D. 1307.下列关于蜗轮蜗杆传动特点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C)A. 传动平稳B. 传动比大C. 效率高D. 运行噪声低8.GB 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规定:如果底坑深度大于 m,且建筑物的布置允许,应设置进底坑的门。
(C)A. 2.0B. 2.20C. 2.50D. 1.809.GB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规定,每个层门地坎下的井道壁应形成一个与层门地坎直接连接的垂直表面,它的高度不应小于。
电梯主参数及轿厢、井道、机房的型式与尺寸(一)1、电梯的类别定义为:一类为运送乘客而设计的电梯二类主要为运送乘客同时亦可运送货物而设计的电梯三类为运送病床而设计的电梯一类、二类电梯与三类电梯的主要区别在于轿厢内的装饰。
住宅楼用电梯与非住宅楼用电梯都是乘客电梯,住宅楼用电梯宜采用二类电梯四类为运送通常有人伴随的货物而设计的电梯五类杂物电梯因液压电梯已制定专门标准本标准取消原标准中液压电梯的相关内容2、电梯的主参数:电梯的主参数是指电梯的额定载重量和额定速度。
电梯的额定载重量:320,400,630,800,1000,1250,1600,2000,2500 kg额定速度:0.63,1.00,1.60,2.50 m/s3、轿厢、井道、机房的型式与尺寸:一类电梯:非住宅楼电梯的轿厢、井道、机房的型式与尺寸见表住宅楼电梯的轿厢、井道、机房的型式与尺寸见表三类电梯:病床电梯的轿厢、井道、机房的型式与尺寸见表二类电梯的轿厢、井道、机房的型式与尺寸应从一类和三类电梯的尺寸中选择。
4、轿厢有关规定:在各种类型建筑物中,至少应配置一台能使残疾人乘轮椅进出的电梯,这类用于残疾人的电梯必须满足这种用途要求的各种条件(尺寸控制装置的位置等)并用符号表示。
5、住宅电梯:额定载重量为320kg和400kg的电梯,轿厢只允许运送人.额定载重量为630kg的电梯,轿厢允许运送童车和残疾人员乘坐的轮椅.定载重量为1000kg的电梯,轿厢还能运送家具和手把可拆卸的担架. 6、病床电梯:额定载重量为1600kg和2000kg的电梯,轿厢应能满足大部分疗养院和医院的需要.额定载重量为2500kg的电梯,轿厢应能将躺在病床上的人连同医疗救护设备一齐运送.7、井道有关规定:规定的电梯井道水平尺寸是用铅锤测定的最小净空尺寸。
允许偏差值为:当高度小于等于30m的井道:0/+25mm;当高度大于30m小于60m的井道:0/+35mm;当高度大于60m小于90m的井道:0/+50mm。
一、电梯基本参数1、总体要求:设备、安装调试及经政府有关部门验收合格二、电梯应符合的技术标准:1、GB—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2、GB/T—10058—1997《电梯技术条件》3、GB/T—10059—1997《电梯试验方法》4、GB—10060—1993《电梯安装验收规范》5、GB/T—7025.1~7025.3—1997《电梯主要参数轿厢、井道、机房的型式尺寸》6、《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7、《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梯电气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182-93;电梯安装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10-2202;8、其它国家、部、省市现行规范及规定。
三、技术性能指标要求:1、开门方式:双扇中分自动门2、微机控制:32位CPU3、控制系统:投标人应说明系统型号、产地、制造商、CPU数位。
4、拖动系统:全数字矢量变频变压(VVVF)拖动方式。
投标人应说明变频器产地、制造厂商、CPU数位。
5、门机系统:VVVF变频无连杆门机系统,投标人应说明门机驱动系统、变频器的产地、制造厂商、CPU位数。
6、曳引机:投标人应说明曳引机形式、产地、制造厂商。
7、电梯机房及曳引机位置:有机房,曳引机安装在井道上方机房内。
8、轿厢装潢及设施:发纹不锈钢轿厢、嵌入式照明、通风装置、应急照明装置。
9、轿厢操纵盘:不锈钢、微动按钮、数字点阵式楼层指示、对讲系统、指示灯和到站钟及其它必备设施。
10、控制按钮及信号装置要求:(1)控制按钮为触摸式;(2)轿厢信号装置:采用数字点阵式楼层指示器和动态运行方向指示器,隐蔽型对讲。
(3)层门信号装置:设有数字点阵式楼层指示器与动态运行方向指示器。
其面板为发纹不锈钢。
11、门套、层门:发纹不锈钢小门套,发纹不锈钢层门;12、主要元器件:投标人应列出主要元器件的配置、规格及生产厂家。
13、电梯应有维修安全措施。
确保维修人员安全,防止乘客因误入维修电梯而发生的各种危险和伤害。
国家电扶梯有关标准目录1、GB/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Safety rules for the construction and installation of electric lifts本标准规定了乘客电梯及载货电梯制造与安装应遵循的安全准则,以防电梯运行时发生伤害乘客和损坏货物的事故。
本标准适用于电力驱动的曳引式或强制式乘客电梯及载货电梯。
本标准不适用于杂物电梯和液压电梯。
2、GB/T 10058-1997电梯技术条件Specification for lifts1997-12-26/1998-10-01本标准规定了乘客电梯及载货电梯的技术要求、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与贮存等。
本标准适用于额定速度不大于2.5m/s的电力驱动的曳引式或强制式的乘客电梯和载货电梯。
本标准不适用于液压电梯和杂物电梯。
3、GB/T 10059-1997电梯试验方法Lifts-Testing methods1997-12-26/1998-10-01本标准规定了乘客电梯及载货电梯的整机和部件的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电力驱动的曳引式或强制式乘客电梯和载货电梯。
本标准不适用于液压电梯和杂物电梯。
4、GB/10060-93电梯安装验收规范Code for acceptance of lifts installation1993-12-27/1994-08-01本标准规定了电梯安装的验收条件、检验项目、检验要求和验收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额定速度不大于2.5m/s的乘客电梯及载货电梯,不适用于液压电梯、杂物电梯。
5、GB/T 7024-1997电梯、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术语Terminology of lifts,escalators,passenger conveyors1997-10-16/1998-06-01本标准规定了电梯、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术语。
本标准适用于制定标准、编制技术文件、编写和翻译专业手册、教材及书刊。
电梯主参数及轿厢、井道、机房的型式与尺寸第1部分:Ⅰ、Ⅱ、Ⅲ类电梯GB/T 7025.1—1997国家技术监督局1997-10—16批准 1998—06-01实施前言本标准是根据国际标准ISO 4190—1:1990《乘客电梯的安装--第1部分:Ⅰ、Ⅱ、Ⅲ类电梯》对GB 7025-86进行修订的,在技术内容上与该国际标准等效.为适应电梯产品采用国际标准,便于国际间技术交流以及电梯产品进出口贸易的需要,本标准采用了与ISO 4190一致的分类方法,即电梯的类别定义为:Ⅰ类:为运送乘客而设计的电梯。
Ⅱ类:主要为运送乘客,同时亦可运送货物而设计的电梯。
Ⅲ类:为运送病床而设计的电梯。
Ⅰ类、Ⅲ类电梯与Ⅱ类电梯的主要区别在于轿厢内的装饰。
住宅楼用电梯与非住宅楼用电梯都是乘客电梯,住宅楼用电梯宜采用Ⅱ类电梯。
Ⅳ类:为运送通常有人伴随的货物而设计的电梯.Ⅴ类:杂物电梯。
因液压电梯已制定专门标准,本标准取消原标准中液压电梯的相关内容。
GB 7025—86中载货电梯、杂物电梯的内容,本次修订时,将其分别移至GB/T 7025.2—1997及CB/T 7025.3—1997中。
在GB 7025-86实施的过程中,电梯制造厂和使用部门都希望在电梯参数方面进行扩展,经过反复征求意见,在本次修订时把经一致认可的数据直接加进标准中.同时,用括号与ISO 4190的数据相区别。
本标准从生效之日起,同时代替GB 7025-86。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电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迅达电梯有限公司、广州电梯工业公司、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沈阳电梯厂.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郗小蕙、蒋文翰、黄善康、乔保林、刘汉湘。
ISO前言ISO(国际标准化组织)是世界各国标准化团体(ISO的成员团体)的联合会.国际标准的准备计划工作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的各技术委员会进行的。
如果某一国家标准组织对某项目感兴趣,国际标准化组织也已建立了这一项目的技术委员会,这个国家的标准组织则有权参加这一技术委员会。
查找电梯标准对下列电梯标准填空,并在题后写出查阅标准的名称及页码。
1曳引绳的底端与绳槽底的间距小于( 1 )mm时,绳槽应重新加工或更换曳引轮。
2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允许采用玻璃做成护壁板,该种玻璃应当是不会裂成碎片的单层安全玻璃,并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玻璃的厚度不应小于(6)mm。
3耗能型缓冲器完全压缩后,恢复原状所需的时间,应不大于(120s)。
4极限开关动作应能切断电梯的(供电主电路),使电梯驱动主机迅速停止运转。
5安装地坎时,层门地坎应高出装修地面(2~2.5mm)。
6钢丝绳椭圆度应不大于公称直径的(3% )。
7机房内通向井道的孔洞四周应筑一高(50 )mm以上的台阶。
8安装曳引机时,为减小对承重梁的振动,承重梁的上边应放置(橡胶垫板)。
9补偿链中穿有麻绳,其作用主要是( 防止链条直接碰击发出响声)。
10按GB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规定,电梯额定速度1m/s,限速器动作速度最大值为:( 1.5m/s )。
11按GB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规定,电梯额定速度1m/s,限速器的动作速度最小值应为(1.15m/s )。
12每台电梯应单设有一个切断该电梯的主电源开关,但该开关不应切断下列供电电路(轿厢照明和通风、机房和滑轮间照明、机房内电源插座、轿顶与底坑的电源插座、电梯井道照明、报警装置)13层门地坎至轿厢地坎之间的水平最大距离严禁超过( 1.35mm )。
14根据GB7588-2003的规定,(检修门、井道安全门、检修活动门、轿厢安全窗、通道门)门必须向外开启。
15导轨支架间距不大于( 2.5 )m。
16限速器绳轮、选层器钢带轮对铅垂线的偏差均不大于( 0.5 )mm。
17轨支架的地脚螺栓或支架直接埋入墙的埋入深度不应小于(120mm)。
18导轨支架水平度不大于(1.5% )。
19限速器钢丝绳至导轨导向面与顶面二个方向的偏差均不得超过(10mm )。
电梯设计规范1电梯是中高层住宅的主要垂直交通工具。
电梯设计多少层是一个生活水平的问题,各国的生活水平各不相同。
在欧美一些国家,一般规定4层应设置电梯,前苏联、日本和我国台湾省标准规定6层应设置电梯。
我国1954年的《建筑设计规范》规定:“当客厅的地板面超过五层或者最高一层高于地平线17米时,应当有电梯设备”。
1987年《住宅建筑设计规范》规定7层以上(含7层)应配备电梯,但10年来,除北京、上海严格执行规范外,不少城市仍大量存在7层、8层甚至9层的建筑,住宅区10层没有电梯。
这种住宅在使用上很不方便,尤其对年老、体弱、残废的上楼梯和搬运重物更加困难。
据调查,北京和天津60岁以上的老人占全市人口的12%,上海的60岁以上老人占18%。
一些70、80多岁的人住在五层或六层的房子里,很多年都没有下过楼。
本次规范修订严格规定七层以上(含七层)必须设置电梯,原因之一,一是从生理学角度分析,正常人攀爬能力有限。
2电梯的数量关系到电梯服务水平和住宅建筑的经济效益。
如何确定,目前基本上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公式计算,另一种是经验确定。
目前,北京、上海多采用后一种方式。
关于电梯的计算公式,国外一般都很复杂,有很多未知数有待确定,从国内收集的数据来看,各种不同的计算公式不下五六种。
由于研究角度不同,计算中规定的不确定度也不尽相同,而且许多系数都是根据经验或实际测量得出的,所以即使用公式计算,也只是近似值。
根据北京和其他设计院的基本资料确定,以便于在北京和其他地方进行设计选型。
例如,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的数据显示,每部电梯的服务户数在66户到120户之间。
塔楼住宅在56至84户之间,每部电梯服务100户被认为是合理的。
在上海,数据显示,在20层以下的高层住宅中,一部时速为1米的750公斤电梯可为60至100户家庭服务。
近日,北京市住建委专家组讨论,一部电梯服务60~90户家庭为宜。
十二层及十二层以上的高层住宅,每栋设置电梯不应少于两台的规定,其根据:①《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6.3.1条规定,塔式住宅、十二层及十二层以上的单元式住宅和通廊式住宅中应设消防电梯。
电梯主参数及轿厢、井道、机房的型式与尺寸_GB.T__7025.1-1997(节选)电梯主参数及轿厢、井道、机房的型式与尺寸GB/T 7025.1-19971范围本标准不适用额定速度大于2.5m/s的电梯及液压电梯。
3 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3.1Ⅰ类电梯:为运送乘客而设计的电梯。
3.2Ⅱ类电梯:主要为运送乘客,同时亦可运送货物的而设计的电梯。
3.3Ⅲ类电梯:为运送病床(包括病人)及医疗设备而设计的电梯。
4 电梯主参数4.1额定载重量320kg、400kg、630kg、800kg、1000kg、1250kg、1600kg、2000kg、2500kg。
4.2额定速度0.63m/s、1.00m/s、1.60m/s、2.50m/s。
6 轿厢有关规定6.1住宅电梯额定载重量为320kg和400kg的电梯,轿厢只允许运送人。
额定载重量为600kg的电梯,轿厢允许运送童车和残疾人员乘坐的轮椅。
额定载重量为1000kg的电梯,轿厢还能运送家具和手把可拆卸的担架。
6.2病床电梯额定载重量为1600kg和2000kg的电梯,轿厢应能满足大部分疗养院和医院的要求。
额定载重量为2500kg的电梯,轿厢应能将躺在病床上的人连同医疗救护设备一齐运送。
7 井道有关规定7.1规定的电梯井道水平尺寸是用铅锤测定的最小净空距离。
允许偏差为:当高度≤30m的井道:0~+25mm;30m<高度<60m的井道:0~+35mm;60m<高度<90m的井道:0~+50mm。
以上偏差仅适用于对重装置使用刚性金属导轨的电梯。
7.2多台并列成排电梯的共用井道内部尺寸按下列规定:a)共用井道总宽度等于单梯井道宽度之和,再加上单梯井道之间的分界宽度和。
每个分界宽度最小按200mm计;b)共用井道各组成部分的深度与这些电梯单独安装时井道的深度相同;c)底坑深度按群梯中速度最快的电梯确定;d)顶层高度按群梯中速度最快的电梯确定。
7.3相邻两层站间的最小距离应符合:层门入口高2000mm时,为2450mm;层门入口高2100mm时,为2550mm。
电梯主参数及轿厢、井道、机房的型式与尺寸GB/T
7025."1-19971范围
本标准不适用额定速度大于
2."5m/s的电梯及液压电梯。
3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Ⅰ类电梯:
为运送乘客而设计的电梯。
3.2Ⅱ类电梯:
主要为运送乘客,同时亦可运送货物的而设计的电梯。
3.3Ⅲ类电梯:
为运送病床(包括病人)及医疗设备而设计的电梯。
4电梯主参数
4.1额定载重量
320kg、400kg、630kg、800kg、1000kg、1250kg、1600kg、2000kg、2500kg。
4.2额定速度
0.63m/s、
1."00m/s、
1."60m/s、
2."50m/s。
6轿厢有关规定
6.1住宅电梯
额定载重量为320kg和400kg的电梯,轿厢只允许运送人。
额定载重量为600kg的电梯,轿厢允许运送童车和残疾人员乘坐的轮椅。
额定载重量为1000kg的电梯,轿厢还能运送家具和手把可拆卸的担架。
6.2病床电梯
额定载重量为1600kg和2000kg的电梯,轿厢应能满足大部分疗养院和医院的要求。
额定载重量为2500kg的电梯,轿厢应能将躺在病床上的人连同医疗救护设备一齐运送。
7xx有关规定
7.1规定的电梯井道水平尺寸是用铅锤测定的最小净空距离。
允许偏差为:
当高度≤30m的井道:0~+25mm;
30m<高度<60m的井道:0~+35mm;
60m<高度<90m的井道:0~+50mm。
以上偏差仅适用于对重装置使用刚性金属导轨的电梯。
7."2多台并列成排电梯的共用井道内部尺寸按下列规定:
a)共用井道总宽度等于单梯井道宽度之和,再加上单梯井道之间的分界宽度和。
每个分界宽度最小按200mm计;
b)共用井道各组成部分的深度与这些电梯单独安装时井道的深度相同;
c)底坑深度按群梯中速度最快的电梯确定;
d)顶层高度按群梯中速度最快的电梯确定。
7.3相邻两层站间的最小距离应符合:
层门入口高2000mm时,为2450mm;
层门入口高2100mm时,为2550mm。
8候梯厅尺寸
候梯厅深度是指沿轿厢深度方向测得的候梯厅墙与对面墙之间的距离。
8.1住宅楼用Ⅰ类电梯
单台电梯或多台并列成排布置的电梯,候梯厅深度不应小于最大的轿厢深度。
这类电梯最多台数为4台,可以并列成排布置。
服务于残疾人的电梯候梯厅xx不应小于
1."5m。
8.2非住宅用Ⅰ类电梯、Ⅱ类电梯、Ⅲ类电梯
8.
2."1单台电梯和多台并列成排布置的电梯
单台电梯或多台并列成排布置的电梯,候梯厅深度不应小于
1."5乘以最发达轿厢xx。
多台并列成排布置的群控电梯最多台数为4台。
除Ⅲ类电梯外,当电梯群为4台时,候梯厅深度不应小于2400mm。
8.
2."2多台面对面排列的群控电梯
多台面对面排列的群控电梯最多台数为8(4×2)。
候梯厅深度不小于相对电梯的轿厢深度之和。
除Ⅲ类电梯外,此距离不得大于4500mm。
9机房有关规定
9.2多梯机房
9.
2."1住宅楼用Ⅰ类电梯机房尺寸
9.
2."
1.1机房面积
a)额定载重量相同的电梯共用机房最小地面面积,应等于个台电梯单独安装所需要最小地面面积之和。
b)额定载重量不相同的两台电梯的共用机房最小地面面积,应等于各台电梯单独安装
所需要最小地面面积之和,再加上两台电梯井道面积之差值。
c)额定载重量不同的两台以上电梯的共用机房最小地面面积,应等于各台电梯单独安装所需最小地面面积之和,再加上最大电梯井道面积分别与其他个电梯井道面积之差值。
9.
2."
1.2机房宽度
多台电梯共用机房的最小宽度,应等于共用井道的总宽度加上最大的一台电梯单独安装时所需的侧向延伸长度总和。
9.
2."
1.3机房xx
多台电梯共用机房最小深度,应等于电梯单独安装所需最深井道的深度加上2100mm。
9.
2."
1.4机房高度
多台电梯共用机房的最小高度,应等于其中最高机房的高度。
9.3机房布置
9.
3."1机房布置在井道上方时,机房相对于井道(或共用井道)的横向伸出部分,可取在井道左侧,也可取在右侧。
9.
3."2单台电梯机房布置和并列成排电梯的共用机房布置为:
机房的后墙应与井道(或最深的井道)相对应的墙处在一条直线上,机房的两个侧墙之一应与井道(或共用井道)相对应的墙处在一条直线上。
机房相对于井道深度方向的伸出部分应在候梯厅一侧。
9.
3."3面对面排列电梯的共用机房布置为;
机房深度方向的伸长超出各井道后墙的距离,一般不大于
0."5m,并且与支撑曳引机的混凝土地面在一个水平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