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数分裂中的染色体行为3
- 格式:ppt
- 大小:952.00 KB
- 文档页数:25
减数分裂中的染色体行为第一课时染色体与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行为目标导航 1. 结合图文分析,能够解释生物染色体数目及形态结构特征对染色体识别的意义。
2.结合教材图文分析,建立减数分裂的动态影像,重点注意各时期染色体的行为特征。
一、染色体1.概念当细胞处于分裂期时,细胞核内的染色质经高度螺旋化和反复折叠,形成线状或棒状的小体。
2.功能细胞核内遗传物质的载体。
3.与染色质的关系同一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形态。
4.染色体的结构图示5.染色体的类型(依据着丝粒的位置划分)6.识别标志细胞内染色体的形态、大小和着丝粒位置。
7.特点和存在形式(1)特点:每种生物的细胞核内,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是相对恒定的。
(2)存在形式:体细胞中成对存在,生殖细胞中成单存在。
二、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行为1.对减数分裂概念的理解(1)范围:进行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
(2)时期:从原始生殖细胞发育成成熟的生殖细胞。
(3)特点:染色体只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
(4)结果:生殖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为体细胞的一半。
2.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行为续表判断正误:(1)减数分裂包括两次连续的细胞分裂。
( )(2)所有的生物都可以进行减数分裂。
( )(3)减数分裂产生有性生殖细胞。
( )(4)减数分裂产生的成熟生殖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减半。
( )(5)同源染色体是一条染色体经复制后形成的两条染色体。
( )(6)形状和大小相同的两条染色体一定是同源染色体。
( )(7)减数分裂的特点是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一次,导致染色体数目减半。
( )(8)精原细胞通过减数分裂增殖并形成精子。
( )(9)减数第一次分裂的主要特征:①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②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交叉互换;③同源染色体分离,分别移向细胞两极。
( )(10)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主要特征: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分别移向细胞的两极。
( )答案(1)√(2)×(3)√(4)√(5)×(6)×(7)×(8)×(9)√(10)√一、染色体1.染色体与染色质染色体在分裂间期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利于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期以螺旋状的染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染色体的平均分配和遗传物质的平均分配。
外对市爱戴阳光实验学校第一节减数分裂中的染色体行为〔一〕1.人体细胞有丝分裂时,产生的四分体个数是A.46 B.23 C.4D.02. 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是A.复制→别离→联会→分裂 B.联会→复制→别离→分裂C.联会→复制→分裂→别离 D.复制→联会→别离→分裂3.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含有与体细胞相同的染色体数,但不含有同源染色体的时期是A.第一次分裂中期 B.第一次分裂后期 C.第二次分裂前期D.第二次分裂后期4. 以下关于DNA分子和染色体数目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有丝分裂间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因DNA复制而加倍B.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DNA分子数目因染色体着丝点分裂而加倍C.减数第一次分裂后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因同源染色体别离而减半D.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细胞中染色体与DNA分子数目始终不变5. 某种生物的体细胞有四对同源染色体,通过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中仅含有父方染色体的配子占总数的A.1/4 B.1/8 C.1/2D.1/166.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主要特点是A.姐妹染色单体分开 B.同源染色体分开 C.染色体复制 D.同源染色体联会7.以下有关同源染色体的表达中,正确的选项是:A.同源染色体总是成对存在于生物细胞中 B.同源染色体同一位置上总存在位基因C.同源染色体的大小形态都相同 D.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E.一条染色体复制形成的两条染色体F.分别来自父亲和母亲的两条染色体8.某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为2N。
以下图中属于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依次是A.①② B.②③ C.④②D.③④9. 以下是动物细胞减数分裂各期的示意图,正确表示分裂过程顺序的是A.③一⑥一④一①一②一⑤ B.⑥一③一②一④一①一⑤C.③一⑥一④一②一①一⑤ D.③一⑥一②一④一①一⑤10. 人的一个上皮细胞中DNA含量约为× 10—6ug,那么人的一个受精卵、成熟红细胞和精子中的DNA含量分别约为A.×10—6、×10—6和×10—6 ug B.×10—6、0和×10—6 ug C.×10—6、×10—6和×10—6 ug D.1×10—6、0和×10—6 ug11. 某生物的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n。
动植物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动态行为的观察摘要:通过蝗虫的精巢实验比较、观察动植物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重点是学会辨认减数分裂的几个重要时期,并知道其根据是什么。
了解生物性母细胞减数分裂的一般规律及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行为的动态变化过程,掌握制片、染色技术。
1.引言(1)精子的发生在精巢的曲细精管中进行,包括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精子的形成3个阶段:首先是精原细胞产生两类精原细胞,一类继续保持有丝分裂能力,一类进入分化途径分化为初级精母细胞。
初级精母细胞经第一次减数分裂形成两个次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井第二次减数分裂,形成单倍体的圆形精子细胞;圆形精子细胞进行形态学变化以及核蛋白转型、修饰,形成成熟的精子。
(2)在减数分裂中染色体仅复制一次,细胞则连续分裂两次,在两次分裂中分别将同源染色体与姐妹染色体均分给子细胞,最终形成的配子中染色体数目仅为性母细胞的一半。
(3)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可以辨认染色体形态和数量上的动态变化,从而为遗传学研究中远缘杂种的分析、染色体工程中的异系鉴别,常规的组型分析以及三个基本规律的论证,提出直接与间接的实验依据。
(4)各个时期的染色体的形态:2.实验材料:2.1试验材料:固定的蝗虫精巢、卡宝品红染液、载破片、盖玻片、显微镜、解剖针、解剖镜、镊子、生理盐水。
2.2试验方法:2.2.1材料的获取及处理。
(1)取材:用剪刀剪去双翅,再从雄性蝗虫腹部背面剖开,靠近胸节处有桔黄色团状结构,为精巢。
取出精巢,这双精巢紧紧地贴在一起,外被含大量脂肪的薄膜,使整个精巢呈现黄色。
将精巢投入0.7%的生理盐水中,剔去脂肪,就可以看到精巢中细小的纤维状的曲细精管。
(2)取一个或两个精细小管放于载玻片上,用刀片在精细小管上横切两到三次。
(3)以卡宝品红染液染色10-15分钟,同时以小镊子轻轻挤压精细小管外壁,以使性母细胞或减数分裂中各时期的细胞流出精细小管管壁,以利于观察,压片后进行观察,可以见到减数分裂的各个时期。
实验报告2011年9月19日摘要:减数分裂是有性生殖的生物性母细胞成熟、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特殊的分裂方式。
本实验以蝗虫精巢细胞为材料,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用醋酸洋红等碱性染液对染色体进行染色,制片后,放置高倍镜下观察,根据染色体在各时期的不同特点,即可分辨出细胞减数分裂的阶段。
引言:减数分裂,又叫成熟分裂,是性母细胞成熟时配子形成过程中一种特殊的细胞分裂方式。
它包括连续两的细胞分裂阶段:每一次分裂为染色体数目的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为染色体数目的等数分裂。
两次分裂可根据染色钵变化特点各分为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由于第一次前期时间较长,染色体变化比较复杂,故其前期又可分为五个时期。
在减数整个过程中,同源当染色体之间发生联会、交换和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之间进行自由组合。
最终分裂为染色体数目减半的四个子细胞,从而发育为雌性或雄性配子。
雌雄配子通过受精又结合成为合子,发育为新的个体,这样又恢复了染色体数目。
由于不同雌雄配子染色体的重新组合,产生了大量的遗传变异,有利于生物的适应和进化。
在本实验中,通过对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动态变化的观察加深对这一分裂的认识,更加了解减数分裂及其意义。
实验目的:1、了解生物性母细胞减数分裂的一般规律及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行为的动态变化过程。
2、掌握制片、染色技术。
实验原理:由于在减数分裂的各个时期内,染色体的形态结构都有所不同,通过用醋酸洋红对染色体进行染色,进行制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即可观察到在减数分裂各时期染色体的结构与变化。
减数分裂其特点如下:1、染色体仅复制一次,细胞则连续分裂两次,在两次分裂中分别将同源染色体与姐妹染色体均分给子细胞,最终形成的配子中染色体数目仅为性母细胞的一半。
2、其前期特别长,且染色体的变化复杂,有同源染色体彼此配对、交叉互换的过程。
3、在高等动物减数分裂时,卵母细胞和精母细胞会分别形成一个卵细胞和四个精细胞。
通过这些特点和各时期染色体应有的状态可辨别镜下蝗虫精母细胞所处的时期,从而了解并巩固减数分裂的规律。
第二章染色体与遗传第一节减数分裂中的染色体行为1.对于同一种生物,细胞内染色体的形态、大小和着丝粒位置等都是相对恒定的,每条染色体上都有一个溢缩的着丝粒部位。
()2.根据染色体的变化特征,人们将减数分裂分为MI和MⅡ两个时期。
()3.每个四分体含有四条染色体,人体细胞在减数分裂时可形成46个四分体。
()4.受精卵中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5.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叫做联会,能联会的肯定是同源染色体。
()6.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前期I和前期Ⅱ经历的时间都相对较长。
()*7.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增加与DNA数量的增加不可能发生在细胞分裂的同一个时期;DNA数目的减半与染色体数目的减半可以发生在细胞分裂的同一时期。
()8.某一处于分裂后期的细胞,同源染色体正在分离,同时细胞质也在进行均等的分配,则该细胞一定是初级精母细胞。
()9.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中核DNA与染色体数目之比为2的时期包括G2期、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期和中期。
()10.若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n,则要想在同一装片既能观察到染色体数为n,又能观察到染色体数为4n的实验材料,可以选精巢或卵巢。
()11.基因型为AaBb的肝细胞最多可能产生4种类型的精子。
()12.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加倍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13.受精作用的实质是细胞融合,关键是精核和卵核的融合。
()*14.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中都有着丝粒分裂导致核DNA数目加倍的现象。
()15.精子、卵细胞均没有细胞周期现象。
()16.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通过交叉导致片段交换。
()17.在生殖细胞的形成过程中,包括了连续的两次分裂,第二次分裂相当于有丝分裂,最后形成4个子细胞。
()18.减数分裂是有性生殖生物的原始生殖细胞成为成熟生殖细胞过程中必须经历的。
()*19.减数分裂与一般有丝分裂相比,染色体变化最显著的特点之一是同源染色体进行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