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的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
- 格式:ppt
- 大小:5.17 MB
- 文档页数:26
引言概述:
台湾是一个位于中国东南沿海的岛屿,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文化。
本文将从地理角度探讨八年级地理下册中关于台湾(二)的内容,包括台湾的地理位置、地理特征、自然资源、经济发展和环境问题。
正文内容:
一、地理位置
1.介绍台湾的地理位置,位于中国东南沿海。
2.分析台湾的地缘政治地位,其在中国大陆与东南亚之间的重要地位。
二、地理特征
1.描述台湾的地貌特征,包括山地、丘陵、平原和海岸线。
2.详细介绍台湾岛内的主要山脉和地震活动,以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三、自然资源
1.分析台湾的水资源状况,包括河流和湖泊。
2.探讨台湾的能源资源,如煤炭、石油和天然气,以及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情况。
四、经济发展
1.介绍台湾的农业状况,包括主要农作物和渔业资源。
2.分析台湾的工业结构,特别是制造业和电子产业的发展情况。
3.探讨台湾的经济特区和自由贸易区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五、环境问题
1.讨论台湾面临的环境问题,如水污染、空气污染和垃圾处理等。
2.评估台湾政府在环境保护方面采取的措施和政策。
3.探讨社会对于环境问题的认识和参与情况。
总结:
通过对八年级地理下册中关于台湾(二)的内容的详细阐述,我们了解到台湾的地理位置、地理特征、自然资源、经济发展和环境问题等方面的情况。
台湾作为一个重要的地理区域,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丰富的经济资源给其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同时,台湾也面临着一些环境问题,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解决。
透过这些内容的学习,我们能更好地了解台湾的地理和社会发展情况,为地理知识的学习与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第八章认识区域:环境与发展第二节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课标要求】结认识台湾省自古以来一直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在地图上指出台湾省的位置和范围,分析其自然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特色。
【学习目标】1.在地图上指出台湾省的位置和范围;2.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分析台湾省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3.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分析台湾省的经济发展特色;4.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台湾省人口、城市的分布特点;5.利用资料认识台湾省自古以来一直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
【课前预习】根据预习内容自主构建本节知识树【活动1】走近台湾【想一想】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
一千多年前,大陆与台湾就建立起航海联系。
1662 年,民族英雄郑成功驱逐荷兰侵略者,收复台湾。
1887年清朝正式设置台湾省。
1894- -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后,台湾省被日本侵占。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省回到祖国怀抱。
近年来,台湾与祖国大陆的交往联系日益频繁。
台湾海峡是台湾岛与福建海岸之间的海峡。
理论上属东海还去,南通南海,呈东北-西南走向,长约370千米,北窄南宽,北口宽约200千米,南口宽约410千米。
海峡属东海大陆架浅海。
在古生代和中生代,还是华夏古路的一部分。
第三纪始新世的大规模海侵,海峡及两侧均成海洋。
中新世喜马拉雅造山运动中,台湾岛耸起成陆,形成海峡地形的基本轮廓,第四纪冰川时海峡经历多次海陆变迁,距今约6000年前,始形成当今的海峡地形。
想一想,从地理位置及地缘角度,你能找到哪些证据说明台湾是中国的神圣领土?【算一算】根据比例尺,估算高雄市与厦门市之间、台北市与福州市之间的直线距离。
【思考】台湾为什么多地震?【归纳小结】台湾的位置、范围及地形特征【活动2】课堂探究读图8-30、 8-31. 8- 32,完成下列任务1.描述台湾岛年平均气温分布的特点,简要分析其影响因素。
2.说一说台湾岛年降水量的特征;说出台湾岛东部与西部年降水量的差异,分析导致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
八年级地理知识点总结台湾台湾是中国的一个省份,面积约3.6万平方公里,主要由台湾岛、澎湖列岛、金门列岛、马祖列岛等组成。
地理位置非常优越,东临太平洋,西邻福建,南隔台湾海峡与福建隔海相望,是东亚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
一、地理位置和地貌台湾岛位于中国大陆东海岸海域,西南侧与菲律宾和印尼相隔,北侧濒临东海。
台湾岛大致呈南北延伸的长条形,北宽约144公里,南约32公里,总面积约3.6万平方公里,岛内地势复杂,以山地居多,由中央山脉、雪山山脉、南横山脉、坪林山等多个山脉和丘陵组成,东西两岸海拔低,东边平原狭窄,西边平原狭长,面对太平洋,近岸海底深度深,组成典型的高山-平原-海洋地形格局。
二、气候特点台湾岛东西狭长,纵向延伸,南北相对短缩,依地势高低及纬度不同,气候则呈现出多样性。
整个岛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受东北季风和西南季风共同影响,因此气温变化不大,湿度较大,年平均降雨量约为2,500~3,000毫米。
三、资源概况台湾岛是世界上比较少见、原产于亚洲、品质上乘的茶叶优良产区之一,主要有包括红茶、绿茶、乌龙茶等多个种类。
此外,台湾淡水捕鱼业、海洋渔业发展非常成熟,海鲜品种丰富,香酥多汁。
四、交通运输台湾是西太平洋的一个重要交通枢纽,拥有通往世界各地的各种交通运输方式。
其主要的运输工具是公路、铁路、港口和机场。
五、文化历史台湾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在台湾有各式各样的历史文化遗产,其中最著名的当属古蹟,例如:台湾庙宇、近代建筑、台湾民族文化。
台湾省属于多民族文化背景的地区,因此文化的多样性也对台湾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总之,台湾是一个自然环境和经济文化发展十分重要的地区,而它的地理位置和地貌特征更是让它独一无二,也是议论纷纷的热门话题之一。
八年级地理下册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 使学生能够运用地图说出台湾省的位置范围,了解台湾省的人口,明确台湾是中国的神圣领土;(2) 使学生能够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掌握台湾省的自然环境特征和经济特色。
2.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从地图上获取简单区域知识的能力;(2)培养学生从地图和资料中提取、加工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3)使学生掌握分析区域特征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大量的史实材料,使学生明确台湾省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以及神圣的民族感、使命感、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及方法1.教学重点(1)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2)台湾的自然环境特征2.教学难点台湾省的经济特点3.教学方法讨论法、问题法、启发式讲述法等多种方法相结合。
三、教具准备多媒体展示台、图片等。
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播放视频《美丽的钓鱼岛》,引入新课: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讲授新课]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一、祖国的神圣领土我们首先来认识台湾省位置、范围等概况。
活动:请同学们阅读课文及图8-24,回答以下问题:1.在地图上找出台湾岛、澎湖列岛、钓鱼岛、东海、台湾海峡、太平洋等地理事物。
2.看看北回归线穿过台湾的哪个部位?3.看图说出台湾省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范围。
4.了解台湾省的人口数量,计算台湾省的人口密度。
归纳讲述:台湾省概况活动:解决书本P81活动。
后归纳、补充、讲述讲述:台湾有“宝岛”之称,她到底有什么“宝”呢?二、美丽富饶的宝岛1.简要概况台湾自然环境的特点——亚洲天然植物园。
2.台湾之“宝”主要指台湾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重要的矿产资源——祖国东南海上的明珠。
归纳讲述补充。
讲解书本P83活动。
承转:丰富的资源,优越的位置为台湾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下面我们来了解台湾的经济特点。
三、出口导向型经济1、60年代以前台湾的经济状况怎样?2、60年代以后台湾的经济如何?台湾发展出口加工业的优势在哪? 活动:请大家读图8-34、8-35,分析回答刚才所提问题。
2020届中考地理知识要点复习讲解: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一、知识要点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1、自然环境台湾岛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岛屿,位于我国的东南海域,北临东海,东临太平洋,南临南海,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
台湾省由台湾岛以及附近的澎湖列岛、钓鱼岛等许多小岛组成。
北回归线穿过台湾中南部,兼跨热带和亚热带。
大部分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南部沿海地区属于热带季风气候。
每年6-10月常受到台风袭击。
台湾的地形以山地和平原为主(平原占1/3,山地占2/3),平原主要分布在西部沿海,盛产稻米、甘蔗、茶叶和热带、亚热带水果。
山脉分布在中部和东部,森林面积广阔,盛产樟、红桧、扁柏。
樟脑产量居世界首位。
浊水溪是最长的河流,日月潭是最大的湖。
2、人文地理:台湾居民以汉族为主,占总人口的97%,约80%的人口祖籍为福建省,台湾主要的少数民族是高山族。
风景名胜有:我国东部最高峰——玉山,阿里山中的日月潭。
台南市的赤嵌楼台湾重点发展出口加工工业,形成“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相当大。
台湾主要的城市:省会——台北市(最大的城市)高雄最大的港口城市台南市二、跟踪训练1.20世界90年代开始,台湾重点发展以电子工业为主导的产业是()A.农业和农产品加工 B.出口加工工业C.高新技术产业 D.畜牧业和养殖业2.台湾发展“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的优势条件是()A.资源、市场 B.技术、资金C.能源、劳动力 D.矿产、交通3.关于台湾经济社会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A.交通不便,与祖国大陆贸易量小B.面积狭小各种资源短缺C.中部降水丰富是主要水稻种植区D.产业结构不断转型升级4.台湾省因为盛产甘蔗,所以被称为()A.海上粮仓 B.东方甜岛 C.水果之乡 D.森林之海5.读台湾铁路、城市和物产分布图,台湾属于热带、亚热带气候,图中支撑这一结论的信息是()①纬度位置②经度位置③森林分布④农产种类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6.根据图中信息,有人推断台湾西部是平原,东部是山地。
第二节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读图了解台湾省的位置、范围,组成和居民概况,并能在地图上填写台湾省的各种地理事物。
2了解台湾岛的主要气候类型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能初步说明自然条件与物产、资源之间的因果关系。
3识记台湾主要城市,并了解其职能。
1.运用地图和资料,描述台湾省地理概况。
2.培养学生搜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学习进一步认识到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的一部分,实现台湾与祖国大陆的统一,是海峡两岸人民共同的愿望。
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培养学生的民族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重点、难点1 台湾的自然环境、“多山”的地形及台湾岛丰富的资源;2.台湾“进口——加工——出口”型的经济特点教学资源有关地图、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教学活动1导入新课:播放歌曲《阿里山的姑娘》,并欣赏一组有关台湾的图片,之后提出问题:①这首歌曲的歌名是什么?②阿里山的姑娘生活在哪个省?承转:课前,同学们通过各种途径查阅了很多台湾省的资料,今天我们就来探讨宝岛——台湾岛有哪些美称,了解它有什么宝?为什么能有这些宝?引入课题第十节祖国宝岛――台湾省教学活动2一、地理位置和范围1请学生读图:P50 “台湾省地形图”并完成:1)找出台湾岛、钓鱼岛、澎湖列岛;台湾的领土构成有什么特点?2)找出台湾海峡、太平洋、东海、南海;台湾的海陆位置有什么特点?3)根据比例尺,估算高雄与厦门之间的距离2完成填空:台湾岛位于我国的()海域。
它北临(),东临(),南临(),西隔()与福建省相望。
台湾省是由________和附近的________、________等200多个岛屿组成,是我国最大的岛屿。
二、居民与人口1、播放《台湾的居民》录像。
2、结合课本内容,说出台湾的人口和民族状况。
三、地形1请学生读图:读图2.28,思考:①台湾以哪一种地形为主?分布在哪里?②台湾山脉的走向有什么特点?(教师在黑板上画简图,请学生填注一些重要的地理事物)小结:台湾岛地势东高西低。
八年级地理下册台湾知识点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位于中国东南沿海地区。
台湾地理环境优越,气候温和湿润,是个适宜居住和旅游的地方。
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台湾的知识点吧。
一、台湾的地理位置台湾地处太平洋西北部,东经119°18′至124°34′,北纬20°45′至25°56′之间,隔台湾海峡与中国福建相望,东临太平洋,西濒台湾海峡,东北方向与日本琉球群岛相连。
二、台湾的气候特点台湾气候温和湿润,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受季节性风系影响,北部与东部的降雨量较多,南部、西部和中央山脉地区降雨较少。
台湾尽管受到多种气候因素影响,但台湾总体呈现四季分明、气温稳定的特点。
三、台湾的人口台湾的人口约2300万人,其中汉族占98%,分别为客家人、福建人和外省人,还有少数民族如原住民族和外国人。
台湾是全球最密集的中文区域之一,汉字是主要的书写方式和交流工具。
同时,台湾也广泛使用英语和日语。
四、台湾的文化台湾文化深厚,既包含了中国大陆传统文化的基础,又体现了它的多元性。
台湾的宗教种类繁多,其中佛教和道教是最为流行的宗教信仰。
此外,以庙宇为中心的民间信仰、基督宗教和伊斯兰教也有一定的影响力。
台湾还有许多独具特色的文化活动,如夜市、庙会和传统的艺术表演等。
五、台湾的经济台湾是亚洲四小龙之一,是全球第21大经济体。
台湾的经济以制造业为主,是世界电子业、半导体行业和信息技术产业的重要制造基地。
此外,台湾的旅游业、金融业、生物科技等产业也日渐兴旺。
六、台湾的旅游资源台湾有许多优美的风景区和历史文化景观,如日月潭、阿里山、墾丁、花莲太鲁阁、故宫博物院等,是著名的旅游胜地。
另外,台湾的夜市文化也备受游客喜爱,如淡水老街、义竹夜市、基隆庙口夜市等。
总而言之,台湾地理位置优越,气候温和,文化底蕴深厚,经济发展迅速,旅游资源丰富。
希望大家去台湾旅游时,能够更好地了解并欣赏这个美丽的岛国。
台湾考察调研报告台湾考察调研报告一、引言近年来,台湾作为一个具有独特地理环境和文化传统的地区,备受关注。
本次调研旨在深入了解台湾的经济发展、社会文化、教育体系等方面,以及了解台湾与大陆的交流与合作情况。
通过该调研,我们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台湾的发展状况,为两岸关系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经济发展台湾作为一个小而精致的经济体,具有强大的科技和制造业实力。
调研中我们了解到,台湾的经济发展主要以制造业为主,尤其是电子产品制造业在全球市场上有很大的影响力。
台湾的企业由于积极引进技术和进行创新,使得自身竞争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此外,台湾还注重发展服务业,如旅游、金融等产业也取得了不错的发展。
三、社会文化台湾社会文化多样,有着独特的文化传统和活力。
我们参观了台北的龙山寺,深切感受到了台湾寺庙文化的魅力。
在台湾,寺庙是民众的信仰中心,也是社区的重要活动场所,颇受关注。
此外,我们也参观了台北的艺术村,感受到了台湾的艺术氛围和创意产业的发展。
四、教育体系台湾的教育体系在国际上享有盛誉。
我们参观了台湾的一所高校,了解到台湾在人才培养方面非常重视全人发展。
台湾的高等教育注重学术研究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平台和资源,使他们能够全面发展。
五、两岸交流与合作台湾与大陆一直保持着较为密切的交流与合作。
我们参观了台湾与大陆的交流基地,了解到两岸之间在经贸、旅游、文化等领域的互动和合作。
两岸交流不仅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也增进了两岸人民的了解和友谊。
我们希望两岸继续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并深化双方的交流。
六、结论通过本次台湾考察调研,我们对台湾的经济发展、社会文化、教育体系以及两岸交流与合作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
我们认为,台湾凭借其科技创新实力和文化传统,将继续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同时,两岸交流与合作的深化,也将为两岸人民的福祉和共同发展带来更多机遇。
在未来,我们希望继续推动两岸交流与合作的发展,加强经济、文化和教育领域的合作。
教学设计
(3)河流
①根据菠萝生长习性,推断出菠萝适合生长在临近河流地区。
②读图和资料分析台湾河流的水文特征。
3、总结得出台湾菠萝的优势产地。
4、台湾农业的发展
①根据台湾的自然环境,思考当地的优势农产品有哪些?
②重点学习森林资源的分布地和特征。
③台湾农业发展现状和成就。
【第三环节】菠萝禁令的热议——台湾省的经济发展
1、台湾政治偏见言论的展示
2、通过地图、数据,资料分析找到粉碎该言论的证据
①工业是台湾省经济的重要支柱。
②台湾大力发展的产业属于电子信息产业。
③出口贸易是台湾最重要的经济命脉
④台湾建立了以加工制造业为主体的,部门齐全的工业体系。
3、对菠萝禁令的理性言论的展示
【第四环节】课堂总结
【第五环节】习题检测
1、关于台湾岛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东临太平洋
B、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岛
C、北临黄海
D、与福建省隔台湾海峡相望
2、台湾以什么地形为主( B )
A、平原
B、山地
C、盆地
D、丘陵
3、台湾最长的河流是(B)。
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1、海陆位置台湾省位于中国东南沿海,北临东海,东临太平洋,南临南海,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
(福建省简称:闽)2、范围台湾省的主体是台湾岛,还包括周围的澎湖列岛、钓鱼岛、赤尾屿等200多个岛屿。
是中国第一大岛。
3、地形(1)特点:以山地为主,平原较少(2)分布:山地集中分布在台湾岛的中部和东部,平原多分布在西部沿海地区。
(3)台湾地处欧亚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是地震多发地区。
(4)地势:东高西低(5)山脉走向:东北到西南走向4、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
5、河流(1)特点:水流湍急,水能资源丰富。
(2)浊水溪是岛内最长的河流。
6、资源(1)森林资源:樟树、扁柏(2)矿产资源:石油、煤(3)水产资源7、工业特点:以加工制造业为主(进口---加工----出口)8、民族居民以汉族为主,少数民族以高山族为主。
9、城市台北市:是台湾省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也是台湾最大的城市。
高雄市:新兴的重化工业基地,台湾省的第二大城市和最大港口。
台南市:最早兴起的城市,重要的渔港和食品工业基地。
10、台湾省的旅游景点赤嵌楼、日月潭、阿里山、11、台湾主要的农产品:水稻、甘蔗、香蕉、茶叶。
分布特点:西部平原和台湾山脉的东部山麓地带。
12、台湾主要工业中心和铁路线分布特点:西部平原和台湾山脉的东部山麓地带。
13、台湾年平均气温的分布特点及其影响因素:(1)南部气温比北部高地形(3)四周气温高,中间气温低地形14、台湾降水的分布特点:东多西少原因:东部地区位于东南季风的迎风坡15、热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界线向南弯曲的原因:受地形影响,台湾岛的中部是山地,气温比同纬度地区偏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