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
- 格式:docx
- 大小:17.15 KB
- 文档页数:4
引言概述:
台湾是一个位于中国东南沿海的岛屿,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文化。
本文将从地理角度探讨八年级地理下册中关于台湾(二)的内容,包括台湾的地理位置、地理特征、自然资源、经济发展和环境问题。
正文内容:
一、地理位置
1.介绍台湾的地理位置,位于中国东南沿海。
2.分析台湾的地缘政治地位,其在中国大陆与东南亚之间的重要地位。
二、地理特征
1.描述台湾的地貌特征,包括山地、丘陵、平原和海岸线。
2.详细介绍台湾岛内的主要山脉和地震活动,以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三、自然资源
1.分析台湾的水资源状况,包括河流和湖泊。
2.探讨台湾的能源资源,如煤炭、石油和天然气,以及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情况。
四、经济发展
1.介绍台湾的农业状况,包括主要农作物和渔业资源。
2.分析台湾的工业结构,特别是制造业和电子产业的发展情况。
3.探讨台湾的经济特区和自由贸易区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五、环境问题
1.讨论台湾面临的环境问题,如水污染、空气污染和垃圾处理等。
2.评估台湾政府在环境保护方面采取的措施和政策。
3.探讨社会对于环境问题的认识和参与情况。
总结:
通过对八年级地理下册中关于台湾(二)的内容的详细阐述,我们了解到台湾的地理位置、地理特征、自然资源、经济发展和环境问题等方面的情况。
台湾作为一个重要的地理区域,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丰富的经济资源给其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同时,台湾也面临着一些环境问题,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解决。
透过这些内容的学习,我们能更好地了解台湾的地理和社会发展情况,为地理知识的学习与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第八章认识区域:环境与发展第二节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课标要求】结认识台湾省自古以来一直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在地图上指出台湾省的位置和范围,分析其自然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特色。
【学习目标】1.在地图上指出台湾省的位置和范围;2.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分析台湾省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3.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分析台湾省的经济发展特色;4.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台湾省人口、城市的分布特点;5.利用资料认识台湾省自古以来一直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
【课前预习】根据预习内容自主构建本节知识树【活动1】走近台湾【想一想】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
一千多年前,大陆与台湾就建立起航海联系。
1662 年,民族英雄郑成功驱逐荷兰侵略者,收复台湾。
1887年清朝正式设置台湾省。
1894- -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后,台湾省被日本侵占。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省回到祖国怀抱。
近年来,台湾与祖国大陆的交往联系日益频繁。
台湾海峡是台湾岛与福建海岸之间的海峡。
理论上属东海还去,南通南海,呈东北-西南走向,长约370千米,北窄南宽,北口宽约200千米,南口宽约410千米。
海峡属东海大陆架浅海。
在古生代和中生代,还是华夏古路的一部分。
第三纪始新世的大规模海侵,海峡及两侧均成海洋。
中新世喜马拉雅造山运动中,台湾岛耸起成陆,形成海峡地形的基本轮廓,第四纪冰川时海峡经历多次海陆变迁,距今约6000年前,始形成当今的海峡地形。
想一想,从地理位置及地缘角度,你能找到哪些证据说明台湾是中国的神圣领土?【算一算】根据比例尺,估算高雄市与厦门市之间、台北市与福州市之间的直线距离。
【思考】台湾为什么多地震?【归纳小结】台湾的位置、范围及地形特征【活动2】课堂探究读图8-30、 8-31. 8- 32,完成下列任务1.描述台湾岛年平均气温分布的特点,简要分析其影响因素。
2.说一说台湾岛年降水量的特征;说出台湾岛东部与西部年降水量的差异,分析导致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
八年级地理下册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 使学生能够运用地图说出台湾省的位置范围,了解台湾省的人口,明确台湾是中国的神圣领土;(2) 使学生能够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掌握台湾省的自然环境特征和经济特色。
2.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从地图上获取简单区域知识的能力;(2)培养学生从地图和资料中提取、加工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3)使学生掌握分析区域特征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大量的史实材料,使学生明确台湾省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以及神圣的民族感、使命感、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及方法1.教学重点(1)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2)台湾的自然环境特征2.教学难点台湾省的经济特点3.教学方法讨论法、问题法、启发式讲述法等多种方法相结合。
三、教具准备多媒体展示台、图片等。
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播放视频《美丽的钓鱼岛》,引入新课: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讲授新课]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一、祖国的神圣领土我们首先来认识台湾省位置、范围等概况。
活动:请同学们阅读课文及图8-24,回答以下问题:1.在地图上找出台湾岛、澎湖列岛、钓鱼岛、东海、台湾海峡、太平洋等地理事物。
2.看看北回归线穿过台湾的哪个部位?3.看图说出台湾省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范围。
4.了解台湾省的人口数量,计算台湾省的人口密度。
归纳讲述:台湾省概况活动:解决书本P81活动。
后归纳、补充、讲述讲述:台湾有“宝岛”之称,她到底有什么“宝”呢?二、美丽富饶的宝岛1.简要概况台湾自然环境的特点——亚洲天然植物园。
2.台湾之“宝”主要指台湾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重要的矿产资源——祖国东南海上的明珠。
归纳讲述补充。
讲解书本P83活动。
承转:丰富的资源,优越的位置为台湾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下面我们来了解台湾的经济特点。
三、出口导向型经济1、60年代以前台湾的经济状况怎样?2、60年代以后台湾的经济如何?台湾发展出口加工业的优势在哪? 活动:请大家读图8-34、8-35,分析回答刚才所提问题。
第二节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读图了解台湾省的位置、范围,组成和居民概况,并能在地图上填写台湾省的各种地理事物。
2了解台湾岛的主要气候类型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能初步说明自然条件与物产、资源之间的因果关系。
3识记台湾主要城市,并了解其职能。
1.运用地图和资料,描述台湾省地理概况。
2.培养学生搜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学习进一步认识到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的一部分,实现台湾与祖国大陆的统一,是海峡两岸人民共同的愿望。
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培养学生的民族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重点、难点1 台湾的自然环境、“多山”的地形及台湾岛丰富的资源;2.台湾“进口——加工——出口”型的经济特点教学资源有关地图、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教学活动1导入新课:播放歌曲《阿里山的姑娘》,并欣赏一组有关台湾的图片,之后提出问题:①这首歌曲的歌名是什么?②阿里山的姑娘生活在哪个省?承转:课前,同学们通过各种途径查阅了很多台湾省的资料,今天我们就来探讨宝岛——台湾岛有哪些美称,了解它有什么宝?为什么能有这些宝?引入课题第十节祖国宝岛――台湾省教学活动2一、地理位置和范围1请学生读图:P50 “台湾省地形图”并完成:1)找出台湾岛、钓鱼岛、澎湖列岛;台湾的领土构成有什么特点?2)找出台湾海峡、太平洋、东海、南海;台湾的海陆位置有什么特点?3)根据比例尺,估算高雄与厦门之间的距离2完成填空:台湾岛位于我国的()海域。
它北临(),东临(),南临(),西隔()与福建省相望。
台湾省是由________和附近的________、________等200多个岛屿组成,是我国最大的岛屿。
二、居民与人口1、播放《台湾的居民》录像。
2、结合课本内容,说出台湾的人口和民族状况。
三、地形1请学生读图:读图2.28,思考:①台湾以哪一种地形为主?分布在哪里?②台湾山脉的走向有什么特点?(教师在黑板上画简图,请学生填注一些重要的地理事物)小结:台湾岛地势东高西低。
第二节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第1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台湾省的位置、范围、组成和居民概况。
(2)了解台湾海峡的位置及其重要性。
(3)了解台湾岛的地形特征以及主要地形区的分布,分析河流的特征。
(4)了解台湾岛的主要气候类型以及丰富的资源。
2.过程与方法通过台湾省位置图、地形图,培养学生读图、析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台湾省的自然环境特征(位置、范围、地形、河流、气候等)。
【教学难点】台湾省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讨论探究、小组展示、多媒体辅助【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播放视频:诗朗诵《乡愁》提问:诗中“我在这头”指的是哪里?(学生回答:台湾省)过渡:今天我们来学习台湾省的自然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
二、新课学习(一)位置与范围活动1:1.读图找出周围的海洋和海峡,澎湖列岛、钓鱼岛、和赤尾屿;看一看北回归线穿过台湾岛的哪个部位。
2.根据比例尺,估算台湾省高雄市与福建省厦门市之间的直线距离。
3.说出台湾省的地理位置特点(学生读图、找图、讨论回答)明确:1. 台湾省高雄市与福建省厦门市之间的直线距离约为300千米。
2.位置:台湾省位于中国东南沿海,北临东海,东临太平洋,南临南海,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
范围:台湾省的主体是台湾岛,还包括周围的澎湖列岛、钓鱼岛、赤尾屿、兰屿、绿岛等200多个岛屿,陆地面积约3.6万千米2。
台湾岛是我国第一大岛。
北回归线穿过台湾岛的中南部,大部分位于亚热带,一部分位于热带。
提问:台湾的地理位置有什么重要性?(学生讨论回答)明确:台湾海峡全部位于大陆架上,北通东海,南接南海,是重要的海上交通线。
澎湖列岛位于海峡东南部,扼海峡咽喉。
阅读:台湾——中国的神圣领土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
一千多年前,大陆与台湾建立起航海联系。
1662年,民族英雄郑成功驱逐荷兰侵略者,收复台湾。
八年级地理下册台湾知识点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位于中国东南沿海地区。
台湾地理环境优越,气候温和湿润,是个适宜居住和旅游的地方。
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台湾的知识点吧。
一、台湾的地理位置台湾地处太平洋西北部,东经119°18′至124°34′,北纬20°45′至25°56′之间,隔台湾海峡与中国福建相望,东临太平洋,西濒台湾海峡,东北方向与日本琉球群岛相连。
二、台湾的气候特点台湾气候温和湿润,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受季节性风系影响,北部与东部的降雨量较多,南部、西部和中央山脉地区降雨较少。
台湾尽管受到多种气候因素影响,但台湾总体呈现四季分明、气温稳定的特点。
三、台湾的人口台湾的人口约2300万人,其中汉族占98%,分别为客家人、福建人和外省人,还有少数民族如原住民族和外国人。
台湾是全球最密集的中文区域之一,汉字是主要的书写方式和交流工具。
同时,台湾也广泛使用英语和日语。
四、台湾的文化台湾文化深厚,既包含了中国大陆传统文化的基础,又体现了它的多元性。
台湾的宗教种类繁多,其中佛教和道教是最为流行的宗教信仰。
此外,以庙宇为中心的民间信仰、基督宗教和伊斯兰教也有一定的影响力。
台湾还有许多独具特色的文化活动,如夜市、庙会和传统的艺术表演等。
五、台湾的经济台湾是亚洲四小龙之一,是全球第21大经济体。
台湾的经济以制造业为主,是世界电子业、半导体行业和信息技术产业的重要制造基地。
此外,台湾的旅游业、金融业、生物科技等产业也日渐兴旺。
六、台湾的旅游资源台湾有许多优美的风景区和历史文化景观,如日月潭、阿里山、墾丁、花莲太鲁阁、故宫博物院等,是著名的旅游胜地。
另外,台湾的夜市文化也备受游客喜爱,如淡水老街、义竹夜市、基隆庙口夜市等。
总而言之,台湾地理位置优越,气候温和,文化底蕴深厚,经济发展迅速,旅游资源丰富。
希望大家去台湾旅游时,能够更好地了解并欣赏这个美丽的岛国。
教学设计
(3)河流
①根据菠萝生长习性,推断出菠萝适合生长在临近河流地区。
②读图和资料分析台湾河流的水文特征。
3、总结得出台湾菠萝的优势产地。
4、台湾农业的发展
①根据台湾的自然环境,思考当地的优势农产品有哪些?
②重点学习森林资源的分布地和特征。
③台湾农业发展现状和成就。
【第三环节】菠萝禁令的热议——台湾省的经济发展
1、台湾政治偏见言论的展示
2、通过地图、数据,资料分析找到粉碎该言论的证据
①工业是台湾省经济的重要支柱。
②台湾大力发展的产业属于电子信息产业。
③出口贸易是台湾最重要的经济命脉
④台湾建立了以加工制造业为主体的,部门齐全的工业体系。
3、对菠萝禁令的理性言论的展示
【第四环节】课堂总结
【第五环节】习题检测
1、关于台湾岛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东临太平洋
B、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岛
C、北临黄海
D、与福建省隔台湾海峡相望
2、台湾以什么地形为主( B )
A、平原
B、山地
C、盆地
D、丘陵
3、台湾最长的河流是(B)。
台湾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
导入:我们都知道,我们祖国拥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在这片土地上拥有许多奇特的地理区域,那我们今天来了解一个区域,到底是哪一个区域呢?我们先来看一段视频。
播放视频:钓鱼岛的前世今生
过渡:视频中主要介绍了日本对我们国家,通过多次非法的想拥有钓鱼岛的行使主权,但大家一定要知道,钓鱼岛的主权是谁的?中国的。
那么我们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应该捍卫我们国家的领土完整和民族尊严,那么有谁知道钓鱼岛归于我们国家的哪一个省级行政单位所管辖的?台湾省。
那么我们今天就来学习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
PPT2学习目标:我们来看一下本节课的主要学习目标,
一,通过学习在地图上指出台湾省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二,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分析台湾的地理环境特征。
(问:地理环境特征包括什么?包括地形、地势、气候等内容。
)
三,认识台湾省是中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
(这个目标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始终要树立一个爱国思想,钓鱼岛是中国的,台湾省是中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
)过渡:那么我们今天就带着这个学习目标进入台湾省的学习。
请大家把课本翻到78页,有8-23、8-24两个图,大家利用屏幕上的活动题进入学习。
(1)找出台湾周边的福建省、太平洋、台湾海峡、东海、南海等地理事物。
(请学生上前指出相应的地理事物并用语言描述。
)
(2)找出台湾岛、澎湖列岛、兰屿、绿岛、钓鱼岛、赤尾屿等岛屿。
(通过找这些岛屿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台湾省是由多个岛屿组成的省份。
它是由多个岛屿组成的,那他的主体是谁?--台湾岛。
面积最大的是台湾岛,而且它还是中国的第一大岛。
)
(3)说出台湾省的地理位置特点。
(总结以上我们所找的内容,用一段话来概括它的地理位置特点。
)
板书:一、地理位置和范围
补充:大陆架:什么是大陆架?陆地向海洋倾斜的部分。
重要的海上交通航线:海上交通航线尤其是对哪个国家来说?日本。
为什么?我
们知道日本是一个岛国,是一个缺资源的国家,它的很多资源需要从西亚进口,特别是石油,他必须经过马六甲海峡,还经过哪个海峡?台湾海峡。
那么我们刚才也找到了钓鱼岛,钓鱼岛是属于我们中国的,为什么日本却要跟我们争夺?这仅仅是为了争夺领土么?我们说过浅海大陆架有什么?有丰富的矿产资源石油、天然气等等,不仅仅是资源,对于中国来说钓鱼岛有着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和军事价值,这个了解一下)
台湾省的主体是台湾岛,还包括周围的200多个岛屿,台湾省≠台湾岛,台湾省=台湾岛+周围的200多个岛屿。
PPT6:接下来我们的第二个活动题:根据比例尺估算高雄到厦门、台北到福州的直线距离。
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300km 240km
要是在台湾和福建两省之间修建海底高速隧道,只需一个小时我们就可以到达台湾,由此我们可以看得出来,台湾省与大陆很近,联系也非常的密切,确实如此,台湾是中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这不是我随便说的,这是有依据的,请大家来看一则材料----
PPT7:那么我们刚才算出的那个数据,厦门到高雄的距离是300KM,那么福建省岛屿上的居民啊他们上学去台湾省上学,为什么呢?因为去台湾省的距离比去福建省的距离要近得多。
PPT8:我们再来看一个资料:台湾省的人口
从这则材料大家可以获取什么信息?80%的人口祖籍是福建省,共同尊奉妈祖,这说明台湾省与祖国大陆有什么关系?血缘关系。
也可以证实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PPT8:接下来我们来学习台湾的地理环境特征:1、 2、
板书: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地形:平原、山地
降水:
气候:
看图,台湾省主要以那种地形为主?山地和平原。
再看一看是山地面积广还是平原面积广?山地,山地占了台湾的2/3,平原主要分布在哪里?分布在岛屿的周围。
在找一下它的主要山脉?中央山脉、海岸山脉、台湾山脉、阿里山、雪山、
最高峰玉山,当然除了山脉还有平原,主要有台西平原。
换句话说山脉主要分布在台湾的中部,而平原主要分布在西部,还有周边的沿海地区。
那么能看出它的地势有什么特点?地势中间高,四周低。
也可以说,东部高,西部低。
PPT11:我们来看它的地形剖面图,剖面图能更直接的反映它的地势特点。
我们来看一看,中部是凸出来的山脉,周边,特别是西部比较平坦,东部也有比较狭窄的平原。
既然台湾的地势是“中间高,四周低”,我们能想到什么?它的的河流怎么流?由中间向四周呈放射状奔流入海,找一下最长的河流浊水溪,怎么流的?由中间向西流入台湾海峡。
浊水溪、日月潭的介绍......
过渡:我们学习了台湾的地形地势与它的河流湖泊,那它属于什么气候类型呢?又有什么样的特点?
PPT15:来看看台湾的年均气温降水分布图,先看左边的气温分布图,把你看图所获取的信息告诉我。
(山区温度低,平原温度高,换句话说就是,中间温度低,四周温度高。
为什么?海拔高气温低,台湾的中部是什么?是山地。
那么中部的气温受海拔的影响,气温比较低,而周围的气温高一些。
再看右边的降水分布图,在这里大家应该关注一个地方,这个地方是火烧寮,中国降水最多的一个地方,年平均降水量在2000mm以上。
谁能告诉我火烧寮的降水类型?地形雨。
怎么解释?海上的暖湿气流向台湾岛前进的时候,遇到了高大山脉的阻挡,形成了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这里成为了全国降水最多的地方。
那它的气候类型是什么?要看出它是热带季风气候还是亚热带季风气候,我们得找出一条线----北回归线。
可以看出北回归线穿过了台湾省的中南部,北回归线以北为亚热带,北回归想以南为热带,所以说台湾省有两种气候,什么气候?北回归线以北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北回归线以南为热带季风气候,而且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每年的6-10经常受到台风的袭击。
PPT16:我们再来看台湾的经济发展特色
我们先来看图例,既有矿产品煤、石油,也有农产品。
我们先来看煤、铁、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浅海大陆架范围当中,这个我们了解一下就行了。
我们主要来看被框起来的农产品。
有水稻、甘蔗、菠萝、茶叶等。
我们再把这些图例放在台湾省的农产品分布图上,看他们主要分布在哪里?主要分布在西部平原上。
那你能不能从地形、气候、水源来分析,为什么台湾的主要农产品分布在西部的沿海平原?地形平坦,以平原为主;水源充沛,一是靠降水,二是靠河流的灌溉,有最长的河流浊水溪。
综合这些条件,台湾省的农产品主要集中在沿海平原。
那再想一想,山区该发展什么?林业。
对林,而且台湾50%的土地都被森林所覆盖,这些森林分布在中部地区,而且它的分布有个特点
这些值被的分布有什么特点?随着海拔的升高,植被的类型在发生改变,海拔越高植被的耐寒性就越强,植被的这种变化我们叫什么?植被的垂直地带性分布。
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降低,植被类型发生改变,我们叫做植被的垂直地带性分布。
PPT18:我们来看一下关于台湾的一些美称
PPT19:来了解一下它的经济发展特色
板书:”进口--加工--出口”经济模式
PPT20:主要的城市
随堂检测
朗诵: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