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2:专题二 常见农业地域类型
- 格式:docx
- 大小:567.26 KB
- 文档页数:8
第2讲农业地域类型考纲 1•结合实例,分析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条件及其特点。
2•理解农业发展中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
考点一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知识回顾理涪独材1. 季风水田农业(1) 季风水田农业的区位因素农业地域类型 季风水田农业 商品谷物农业 农作物水稻为主小麦和玉米为主分布地区东亚、东南亚、南亚,中国是世界最大稻米生产国 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俄 罗斯、乌克兰等国区位因素①季风气候,雨热同期;②平 原地形,土壤肥沃;③人口稠 密,劳动力丰富,粮食需求量大;④种植历史悠久 美国中 部平原①地势平坦开阔;②气候温 和,降水丰富;③地广人稀; ④交通便利;工业发达、农业 科技先进生产特点①小农经营;②单产咼、商品 率低③机械化、科技水平低;④水利工程量大①商品率也②生产规模大;_ ③机械化水平丄问题、解决措施①加大科技投入;②适当扩大 种植规模农业成本高,耗能大—姿点讲解探层案破最新考纲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识系知#■解读I 基础梳理I 深化探究特点原因发展措施小农经营以家庭为单位,人均耕地少集约经营单产高、商品率低精耕细作,但农村人口,以自给为主控制人口数量机械化水平低以体力劳动为主加快机械化发展水利工程量大水旱灾害频繁发生大力投资兴修水利科技水平低凭传统经验耕作加大科技投入(3)季风水田农业的区位评价与发展措施①突出的两大优势:一是优越的气候条件,即季风气候区的雨热同期;二是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②存在的三大问题:一是农产品的商品率低,农业结构单一;二是劳动生产率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三是科技水平低。
③发展的三大措施:一是调整农业生产方式与结构,实施联产承包和多种经营,农林牧副渔业综合发展;二是发展农产品系列加工,把农业生产从自给经济转向商品农业经济; 三是加大科技投入,向优质、高产、高效方向发展。
2.商品谷物农业(1)美国商品谷物农业区位因素分析与评价区位因素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条件主要影响自然因素地形地势平坦开阔(中央大平原)自然条件优越,有利于作物的高产稳产,地势开阔平坦,为机械化生产和大规模经营创造了条件土壤土层深厚,土壤肥沃(肥沃的黑土)水源水源充足(五大湖及密西西比河提供灌溉水源)气候气候温和,降水丰富,夏季潮湿社会经济父通五大湖及密西西比河航运与发达便于商品集冃攵,有利于降低(2)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生产特点及形成原因[特别提醒]美国的中部大平原的商品谷物生产中小麦区有两个,其中北部的为春小麦,南部的为冬小麦。
高中地理农业地域类型
高中地理农业地域类型
一、河流沿岸地域:
1. 水稻沿岸地域:沿美洲大河、中国长江、珠江等河流沿岸一带,有条件适宜,比如水利设施发达,土地肥沃,气候适宜等,更容易种植水稻。
2. 草原沿岸地域:沿淮河、辽河、黑龙江一带等河流沿岸,多分布着大片广阔的草原,是大型牲畜牧养的最佳地。
3. 果园沿岸地域:沿黄河沿岸及长江三角洲一带,有条件适宜,气候湿润,雨量充沛,是植物生长的最佳环境,为全国培育果园的重要地区。
二、山地地域:
1. 热带山地地域:多分布在东南沿海山区,气候温暖潮湿,特别适宜热带农作物生长,是著名的“椰子乡”。
2. 高山山地地域:多分布在中国西藏、青海等高原地带,这里采光充足,气候温和,是长期种植农作物的最佳地区。
三、荒漠地域:
1. 沙漠地域:这一特殊的土地环境,多分布在非洲大荒漠、北美洲阿拉斯加荒漠、新疆的克孜勒沙漠等地,这种土地虽然贫瘠,但有一些生物可以适应这种恶劣环境生存。
2. 沙洲地域:沙洲地域多分布在大漠草原一带,以及经历过大漠化的地方。
大片的流沙吸收水分,雨季则迅速凝聚,形成沙洲,靠近流域的地方则形成沙湿地,有一定的农业种植可能性。
四、湿地地域:
1. 滨海湿地:滨海湿地多分布在长江口、珠江口、辽河河口、以及黄海淤泥滩等地,有丰富的植物资源,是出产贝类、藻类等海产品的重要地区。
2. 沼泽湿地:沼泽湿地多分布在黄河中下游以及长江中游一带,有丰富的植物资源,四时郁郁葱葱,是许多动物的居所。
3. 草原湿地:草原湿地多分布在西藏高原以及内蒙古草原一带,有广阔的水域,同时也是大型牲畜牧养的主要区域。
高中地理13种农业地域类型
1. 小农农业:以经济作物种植为主,比较小规模的农业地域。
2. 农牧业:以畜牧业为主,农业为辅的农业地域。
3. 林牧业:以林业和畜牧业兼而有之的农业地域。
4. 农渔业:以渔业为主,农业为辅的农业地域。
5. 林渔业:以林业和渔业兼而有之的农业地域。
6. 林牧渔业:以林业、畜牧业和渔业兼而有之的农业地域。
7. 林果业:以林业和果树种植为主的农业地域。
8. 农林渔业:以农业、林业和渔业兼而有之的农业地域。
9. 农林牧渔业:以农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兼而有之的农业地域。
10. 林草业:以林业和草地管理为主的农业地域。
11. 林果牧草业:以林业、果树种植、畜牧业和草地管理兼而有之的农业地域。
12. 林茶业:以林业和茶叶种植为主的农业地域。
13. 林果牧茶业:以林业、果树种植、畜牧业和茶叶种植兼而有之的农业地域。
专题二常见农业地域类型1.常见农业地域类型比较
2.常见农业地域类型的判断
(1)根据气候判断
①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有利于水稻种植业的发展,可以发展季风水田农业;夏季风不稳定——多旱涝灾害,需兴修水利,工程量大。
②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较丰富,热量、光照不足,不利于谷类作物成熟,但有利于多汁牧草生长,适宜发展乳畜业。
③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干燥,太阳辐射强烈,昼夜温差大——干旱区可以通过解决灌溉问题发展优质农产品,如温带水果、棉花等的生产,因而多为灌溉农业或绿洲农业;半干旱区可利用天然牧场,发展大牧场放牧业。
(2)根据分布判断
农业地域类型的分布地域性明显,首先根据经纬度和陆地轮廓进行区域定位,根据区域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联系其分布范围,确定该区域的具体农业地域类型。
下图是美国的农
业地域类型分布图,判断A、B两地的农业地域类型,直接根据其分布即可判断:A为大牧场放牧业,B为商品谷物农业。
(3)根据农业生产结构、产品商品率判断
季风水田农业、商品谷物农业均属于种植业,农业生产以种植业为主;大牧场放牧业、乳畜业在农业生产结构中以畜牧业为主。
再结合其产品的商品率来判定。
混合农业是两者兼而有之,而且产值构成相当。
如下面农场中同时经营种植业和畜牧业,并且其产品在农场收入中各占一定的比重,该农场农业地域类型为混合农业。
(4)根据存在问题判断
各农业地域类型的地理环境、生产特点不同,它们所面临的生产中的问题也不相同,反映出地域差异和自身生产特点,因此根据其存在的问题也可以判断所属农业地域类型。
例如,季风水田农业的典型问题就是“生产规模小、科技水平和机械化水平低、水旱灾害频繁”。
(5)根据农业生产特点判断
判读的关键是要建立一种从生产对象→生产目的→生产规模→地域类型的思维模式,把握不同农业地域类型的生产特点。
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循环农业生产模式。
读图完成1~2题。
1.该地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季风水田农业B.乳畜业
C.大牧场放牧业D.混合农业
2.该生产模式的农产品深受消费者青睐是因为()
A.价格低廉B.减耗保鲜
C.绿色优质D.品种丰富
下图为“三个地区农产品商品率和农业结构坐标图”。
读图完成3~4题。
3.有关三个地区农业地域类型的判断,正确的是()
A.①为商品谷物农业B.②为季风水田农业
C.③为混合农业D.三地的商品率都很高
4.根据图中信息推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市场适应性差B.①②机械化水平高
C.②科技水平低D.③生产规模小
5.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地处南太平洋的新西兰领土由南岛和北岛组成,面积26.8km2,人口469万(2016年),山区面积约占全国四分之三。
南北岛之间的库克海峡是世界上风浪最大的海峡之一,尤其是在冬季,惊涛拍岸,令人叫绝。
新西兰牧场广布,畜牧业发达,是世界天然优质奶源生产国,但粮食不能自给。
下图为新西兰有关地理事物分布图。
下表为新西兰与西欧地区奶牛牧场系统比较表。
(1)分析新西兰粮食不能自给的原因。
(2)与西欧地区相比,新西兰乳畜业需要发挥哪些优势?克服哪些不足?
(3)我国某大型企业将在新西兰建立大型乳制品生产基地。
你认为是否可行,并请说明理由。
答案精析
专题训练
1.D 2.C[第1题,读图可知,该地农业生产既种植水稻、花卉、水果等,又养殖鸡、鸭、牛、羊等,即同时经营种植业和畜牧业,且两者都占较大比重,因此该地的农业地域类型属于混合农业。
第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农业生产模式实现了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利用沼渣及动物粪便等有机堆肥作为肥料,减少了化肥的使用量,因此农产品具有绿色优质的特点,从而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
3.B 4.C[第3题,①地畜牧业占近60%、种植业约占40%,商品率达90%,为混合农业;
②地种植业约占80%,畜牧业和商品率都低于20%,为季风水田农业;③地畜牧业约占90%,商品率较高,为大牧场放牧业或乳畜业。
第4题,依上题分析,结合教材知识可知,季风水田农业科技水平较低。
]
5.(1)国土面积小;山地多,平地少,耕地少;气候终年温和湿润,不利于谷物和粮食作物生长;畜牧业以舍外放牧为主,占据大量耕地。
(2)优势:远离大陆,受污染少,奶源质量好;投入少,成本低。
不足:季节性强,产量不稳定;国内市场小,受国际市场价格影响大;远离主要消费地,运输成本高。
(3)可行。
理由:奶源品质好,草场广阔;两国政府加强合作,政策支持;中国奶制品市场广阔。
不可行。
理由:当地劳动力不足;距离市场远,运输成本高;当地市场狭小。
解析(1)新西兰国土面积小,山地多,平地少,耕地少;气候终年温和湿润,不利于谷物和粮食作物生长,适宜牧草生长;畜牧业以舍外放牧为主,占据大量耕地,所以新西兰粮食不能自给。
(2)根据图和表格内容分析,新西兰远离大陆,受污染少,奶源质量好;投入少,成本低。
欧洲污染较重,投入成本高。
新西兰乳畜业发展的季节性强,产量不稳定;国内市场小,受国际市场价格影响大;远离主要消费地,运输成本高。
(3)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