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
- 格式:docx
- 大小:130.62 KB
- 文档页数:4
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的概念及其意义。
2. 让学生掌握蒸腾作用的过程和原理。
3. 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自然界中植物蒸腾作用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 绿色植物蒸腾作用的概念。
2. 蒸腾作用的过程和原理。
三、教学难点:1. 蒸腾作用过程中水分的运输和转化。
2. 环境因素对蒸腾作用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导入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使用图文并茂的PPT,直观地展示蒸腾作用的过程。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4. 进行课堂演示实验,增强学生对蒸腾作用的理解。
五、教学准备:1. PPT课件。
2. 绿色植物样本或图片。
3. 实验器材:透明塑料袋、尺子、笔记本等。
4. 教学视频或动画资料。
教案内容: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绿色植物,提问:你们知道这些植物是如何生长的吗?它们是如何将水分和养分输送到各个部分的?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并引入蒸腾作用的概念。
二、讲解蒸腾作用(15分钟)1. 讲解蒸腾作用的定义:绿色植物通过根部吸收水分,将水分和养分输送到叶片,叶片中的水分蒸发到空气中,形成水循环的过程。
2. 讲解蒸腾作用的过程:水分从根部吸收,经过茎、叶柄、叶片,最终蒸发到空气中。
3. 讲解蒸腾作用的意义:参与水循环、为植物提供向上的动力、增加大气湿度、降低气温等。
三、小组讨论(10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绿色植物,观察并讨论该植物的蒸腾作用现象。
2. 各组汇报讨论结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课堂演示实验(15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进行一次课堂演示实验,观察植物的蒸腾作用。
2.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提醒注意事项。
3. 各组汇报实验结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五、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2. 提问:同学们还能想到哪些影响蒸腾作用的因素吗?3.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光照、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都会影响蒸腾作用。
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
1蒸腾作用
蒸腾是植物分解光合作用产生的水分,通过叶片表面向外散发的过程,这一过程在植物体内也有发生,尤其是一些芽期植物会发生比较严重的蒸腾作用。
绿色植物能够利用光作用发生光合作用,从而产生出水分,因而也会经历蒸腾作用。
2植物蒸腾作用的意义
植物蒸腾作用具有消耗高温,调节温度,减弱紫外线,有利于土壤结构和植物营养的重要作用。
首先,植物蒸腾作用能有效地消耗温度和降低温度,使植物不受高温的影响。
其次,植物蒸腾作用可以将太阳辐射通过叶片吸收,经过水分蒸腾而变成水蒸气,减少紫外线对植物的损伤,从而改善植物的生活环境。
最后,植物蒸腾作用可以有效地改善土壤结构,促进土壤的润湿,植物也就能够更好地利用土壤中的营养物质,从而增加生长势。
3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
绿色植物是植物界里最重要的部分,许多绿色植物处在低湿高温的环境里,无法通过叶片的蒸腾作用降低温度。
在高温中,绿色植物能够利用光合作用产生水分,进而使叶片处于潮湿状态,降低温度,
消耗紫外线,促进土壤润湿,提高植物水分利用率,从而有利于植物生长。
第二节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学习目标1、观察蒸腾现象,说出蒸腾作用的概念。
2、探究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
3、尝试用徒手切片的方法制作临时装片,观察并描述叶片的结构特点。
4、认同蒸腾作用的重要意义,形成保护森林的意识。
教材自主预习一、植物的蒸腾现象1.在探究叶片面积与植物散失水分的关系中,认识植物的蒸腾现象,熟悉探究过程。
(1)在一株生长健壮的绿色植物上选取两段枝叶相似的枝条,一段保留,另一段去掉。
目的是设置。
(2)用量筒量取的清水,分别注入甲、乙的两个锥形瓶。
(3)用脱脂棉塞紧瓶口的目的是。
(4)结论:叶片越多,叶片面积越,植物散失水分越。
2.水分以状态从植物体散发到体的过程叫蒸腾作用。
是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
3.思考“叶的横切面临时装片”的制作步骤中的相关问题。
(1)为什么要迅速切割载玻片上的叶片?(2)将切下的薄片放入盛有清水的培养皿中。
用毛笔蘸取最的一片,将切面平整展放在滴有清水的载玻片上。
为什么要放在清水中?(3)在倍显微镜下观察叶片的结构包括、、三大部分,在上下表皮上有许多细胞围成的,是植物体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植物体与外界气体交换的“窗口”,它的开闭受控制。
4.蒸腾作用的强弱受哪些因素影响?二、蒸腾作用的意义5.植物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到哪里去了?6.植物通过蒸腾作用散失水分对植物体的重要意义有哪些?教材知识精解一、蒸腾作用的具体过程土壤中的水分进入根毛(由细胞壁进入细胞膜进入细胞质进入液泡)、进入内层细胞、进入根部导管、进入茎内导管、进入叶内导管、进入叶肉,通过气孔进入大气。
二、叶片的颜色和比重与结构的关系叶片正面颜色深,是因为上表面靠近栅栏组织,栅栏组织细胞排列紧密,含有叶绿素较多;背面颜色浅,是因为下表面靠近海绵组织,海绵组织细胞排列疏松,含有叶绿素较少;叶子落下时背面朝上,是因为背面的海绵组织排列疏松,且叶脉多向背面突出,比重小。
典型例题解析【例题1】绿色植物蒸腾作用的意义不包括()A.降低叶片的温度B.促进植物对水分的吸收C.促进水和无机盐的运输D. 促进植物的根对土壤中无机盐的吸收【解析】水分的传递和流动是由水分相对多的地方流向相对少的地方。
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在受到太阳照射后,经由根、茎、叶等组织的连接系统,从植物体内向大气中逐渐蒸发的过程。
蒸腾作用是植物生命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对植物的营养吸收、物质运输和细胞代谢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是由多个因素共同作用而产生的。
首先,太阳照射植物的叶片,使叶片温度升高。
当叶片温度高于周围环境时,叶片内部水分分子的动能增加,从而使一部分水分分子脱离液体状态转变为水蒸气。
其次,由于水分子的极性,使得水分子在根茎叶的连接组织中形成一种连续的水柱,被称为水的连续性(cohesion)和与内部表面之间的适应性使水能够中空的内表面。
这种连续的水柱在叶片细胞中不断地上升,直到达到气孔口。
最后,气孔是植物体内与大气之间的接口,水蒸气通过气孔向外扩散,并扩散到周围的空气中。
蒸腾作用对植物的生长有着重要的意义。
首先,蒸腾作用可以通过水分的蒸发来降低植物体内的温度,保护植物不被过热而导致失水。
其次,蒸腾作用可以增加植物的光合作用的速率。
光合作用是植物体内最主要的化学反应之一,它通过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并合成有机物质。
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和水两种原料,而二氧化碳是通过植物的气孔吸入的。
当水分的蒸发速率增加时,植物通过根吸收更多的水分,供给光合作用所需的水分。
因此,蒸腾作用对植物生长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然而,蒸腾作用也存在一些负面影响。
首先,蒸腾作用会导致植物失水。
随着水分的蒸发速率增加,植物需要通过根吸收更多的水分来补充失去的水分,如果植物根系的吸收能力不足,就容易发生缺水死亡。
其次,蒸腾作用也会导致一些养分的损失。
随着水分的蒸发,植物体内所溶解的矿物质和有机物也会被带走,特别是在土壤中的埋藏物质。
因此,蒸腾作用也是造成土壤养分流失的原因之一为了适应不同环境条件下的蒸腾作用,植物发展出了一系列适应机制。
例如,许多植物的叶子表面有覆盖物质,如蜡质或表皮细胞,可以减少叶片表面的水分散失。
初中生物《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准备】提前两天准备一盆蒸腾现象实验装置的植物,透明塑料袋1个,细绳1条。
三个锥型瓶、清水、生长健壮的新鲜枝条若干、新鲜的菠菜叶、韭菜叶若干、显微镜20台、载玻片、盖玻片若干、毛笔20只、培养皿40个、双面刀片40片、滴管20个、纱布若干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情景激疑,导入新课】教师从生活实例方面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提出想了解的问题:为什么人们在树荫下就感觉到凉快?为什么路旁的行道树不会被太阳灼伤?大树为人们遮荫,久而久之会不会被晒死?………2.导入新课:带着以上问题,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寻求答案,同时板书课题。
二、学习任务一:植物的蒸腾现象1.展示准备好套有透明塑料袋的植物,让学生观察现象,提出这是为什么?2.根据以上思考结果——水分蒸发会带走周围的热量,尝试解释:为什么在树荫下会感觉到凉爽?——一定是大树也会蒸发出很多水分,吸收了周围的热量,降低了气温。
三、学习任务之二:探究植物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叶【自主学习】课本48-49页探究实验回答以下问题:1.本实验设计的变量是什么?其余的如用水量、锥形瓶型号必须相同的目的是什么2.为什么要用脱脂棉塞紧瓶口?3.实验前后瓶内水分减少的量代表什么?这些水分如何减少的?4.由此得出实验的结论是什么?进而引导出蒸腾作用的概念及叶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
四、学习任务之三:探究影响植物蒸腾作用的环境因素提出问题:植物的蒸腾作用受哪些环境因素的影响?2学生回答:可能受温度、光照、湿度或空气流动等因素影响。
3.引导学生从光照强度、环境温度、空气湿度及空气流动状况等方面进行探究并预测探究的结果。
光照越强,蒸腾作用越强,反之越弱(在一定范围内);环境温度越高,蒸腾作用越强,反之越弱(在一定范围内);空气湿度越大,蒸腾作用越弱,反之越强;空气越流动,蒸腾作用越强,反之越弱。
初中生物优质课教学教案设计,适合一线教师使用。
1.问题提示,小组讨论思考:⑴植物体所需的水分是由什么器官从哪里吸收来的?⑵植物体内的水分又是如何散发到体外去的?(2)如果散发的水分多于吸收的水分植物会如何?2.分析总结:植物通过根吸收土壤中的水分,通过蒸腾作用由叶散发到体外。
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是指植物通过根系吸收水分,然后从根系经过植物的细胞层,最后释放到空气中的过程。
蒸腾作用是植物生命活动中的重要环节,它不仅能够提供水分和营养物质的输送,还能参与气体交换和热量调节等生理过程。
蒸腾作用的过程可以简单描述为:植物通过根系吸收到土壤中的水分,并通过根系和茎部的导管系统将水分输送到叶片。
在叶片上分布着众多的气孔,水分通过叶片内的气孔进入叶片内部。
当水分进入叶片内部时,一部分水分被植物细胞利用,用于进行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
而另一部分水分则通过气孔进入叶片上的气体交换区域,最终释放到空气中。
蒸腾作用的原理主要是由水分的运输、蒸发和扩散等综合作用决定的。
首先,植物根系吸收水分,将其输送到叶片上。
这个过程主要靠植物细胞之间的细长结构-根尖毛实现。
根尖毛不仅能提高根系与土壤的接触面积,还能增加水分在根系和植物细胞间的渗透压。
当水分进入叶片后,通过叶片内的细胞层的扩散作用,将水分从内部输送到气孔处。
气孔是叶片上的特殊结构,它由两个小颗粒质组成,这两个颗粒质叫做气孔导管。
气孔导管允许水分进入和散发,使得植物能够吸收二氧化碳同时排除氧气和水蒸气。
在气孔导管内部,水分会随着环境的温度和湿度的变化而变化。
当环境温度较高,植物细胞内部的水分会迅速蒸发成水蒸气,从而形成一定的温度调节作用,这也是植物能在高温环境下生长的原因之一、同时,水蒸气的释放还可以增加植物体内水分的运动速度,从而增加植物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
总结起来,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是通过根系吸收土壤中的水分,然后通过植物细胞层、气孔导管等结构将水分运输到叶片上,并释放到空气中的过程。
蒸腾作用能够提供水分和营养物质的输送,参与气体交换和热量调节等生理过程。
它是植物生命活动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对于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起着重要的作用。
指出1---6的名称①表皮属于组织,叶肉甲乙1----3的名称,甲、乙各处于什么状态?②气孔张开闭合的原理?当堂检测:一、选择题1. 俗话说“大树底下好乘凉”,主要原因是( )。
A. 大树的树冠遮挡住了阳光B. 大树有很强的蒸腾作用,带走了周围空气的热量C. 大树根系发达,使周围土壤中水分增多D. 大树能刮风,吹走了周围的热量2. 下列哪项和气孔的开闭基本无关?( )A. 叶中细胞的含水量B. 无机盐含量C. 环境温度D. 光照强度3. 下列哪种物质不通过气孔进出?( )A. 氧气B. 二氧化碳C. 无机盐D. 水4. 将下面装臵放到阳光下几个小时,出现的现象是( )。
A. 左端下降B. 右端下降C. 仍然平衡D. 不好判断5. 制作叶横切面临时装片时,正确的切片方法是( )。
A. 迅速地一次切割B. 缓慢切下C. 迅速来回拉切D. 缓慢来回拉切6. 下面关于叶片结构特点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叶片上气孔可以开闭,能控制水分的散失速度B. 一般叶片上表皮气孔多,下表皮气孔少C. 叶脉具有支持和输导作用D. 叶片呈绿色,是因为叶肉细胞中含大量叶绿体7. 3月12日为我国的全民植树节,之所以选择这个时候,是因为( )。
A. 正值农闲时节B. 土壤松散C. 雨水较多D. 叶没长出,蒸腾作用很弱8. 制作叶横切面临时装片时,下面哪一步是多余的?( )济南市历城区生物科电子备课2012 年10 月日jinanshilichengqushengwukedianzibeikeA. 在载玻片上滴清水B. 取材料C. 盖盖玻片D. 染色9. 某温带地区,哪个季节蒸腾作用最强?( )A. 春B. 夏C. 秋D. 冬10. 人在天热时会出汗,和植物蒸腾作用共同的意义是()。
A. 排出废物B. 排出多余水C. 散热D. 促进物质运输二、非选择题12.夏天移栽植物时,植物常会出现萎蔫甚至死亡现象,原因主要是蒸腾作用大于根的吸水能力,根据这个原理想一想,移栽植物时,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防止这种现象出现,提高移栽成活率?。
初中生物【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教案教学设计一、教材简析1、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作用蒸腾作用是绿色植物的一项重要生理功能,对维持植物体本身的其他生理活动十分重要,同时也是进一步学习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作用的基础,因此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非常重要。
2、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描述植物的蒸腾现象,通过对蒸腾现象的观察,认识植物散失水分的主要部位。
(2)通过观察徒手切片能识别叶片的结构,并举例说出气孔的数目分布与蒸腾作用的关系。
(3)阐明蒸腾作用的意义能力目标(1)通过对蒸腾现象的观察、徒手切片的制作和观察,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
(2)通过分析蒸腾作用示意图的含义,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认同绿色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意义,让学生初步形成保护森林的意识。
3、重点蒸腾现象和蒸腾作用的意义4、难点观察叶片结构的实验和气孔开闭原理5、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师准备相关的课件、挂图、永久切片、实物(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内容、实验实物6、教学方法学生自主合作学习为主,教师讲授为辅的教学方法。
二、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在骄阳似火的夏天,你一定感受过烈日下的炎热,而当你进入树林中,则会倍感凉爽宜人。
这是为什么?这不仅因为大树为你撑起一把遮阳的绿伞,还因为植物的一项重要生理功能为大自然提供了清新而湿润的空气。
那么,植物体的这项生理功能是什么?它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从而导入新课。
1、让学生认真阅读课文“观察植物的蒸腾现象”的实验,然后让学生分组实验,展示实验成果,最后教师重点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问题:(1)各塑料袋内壁的现象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说明了什么问题?(2)为什么要对三个枝条作不同的处理?(3)塑料袋能不能把整个花盆罩住?为什么?(4)塑料袋内壁上的水珠是从哪里来的?分析问题(4),总结出蒸腾作用的概念,并告诉学生叶是植物体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
2、让学生认真阅读课文“观察叶片结构的实验”后,让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回指导,然后结合课文有关内容,讨论问题:(1)叶片的结构分为哪三部分?每部分有何特点?(2)保卫细胞的形态、结构以及气孔在上、下表皮的分布特点。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二章第二节《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蒸腾作用是绿色植物的一项重要的生理活动。
教材对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知识的构建,从实验观察植物的蒸腾现象入手,使学生确信植物具有蒸腾现象,接着引导学生了解蒸腾作用的概念、叶片的结构及蒸腾作用的意义等。
本节课的学习既可以使学生对前一节绿色植物的主要类群适应不同的环境有更深刻的理解,又可以为后面光合作用以及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的学习奠定基础。
因此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全章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
2、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蒸腾作用的概念、过程和意义,了解蒸腾作用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
(2)徒手制作临时切片,了解叶片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能力目标(1)通过制作观察临时切片标本,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观察能力。
(2)通过对蒸腾作用知识的拓展迁移,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敢于实践、乐于探究的生物科学素养;树立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2)认同绿色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意义。
初步形成保护森林的意识。
3、教材重点与难点重点:观察叶片的结构,理解蒸腾作用的意义;气孔的开闭和分布。
难点:叶片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4、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充满好奇,乐于动手,对制作临时装片及显微镜操作有一定的了解。
5、教学准备教师方面:探究蒸腾现象和观察叶片结构的实验用具,课件等。
学生方面:兴趣小组准备关于观察植物的蒸腾现象的实验资料。
二、教学方法运用“层层设疑,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三、学法指导1、自主探究法:通过观察蒸腾现象实验以及观察叶片的结构实验,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合作学习法:通过观察叶片的结构实验,分析影响蒸腾作用的因素,培养学生的交流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归纳总结法:在学生查阅课内外资料时,引导学生掌握方式方法,帮助学生发现知识内在的联系,并学习用思维导图等归纳总结。
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
学习目标:
1、观察绿色植物的蒸腾现象。
2、练习制作徒手切片,观察绿色植物叶片的结构。
3、认识蒸腾作用的意义。
学习重点:
蒸腾作用的有关实验分析;叶片的结构;蒸腾作用的意义
知识回顾:
1.绿色植物在自然界中的三个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2.“大树底下好乘凉”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习过程
一.植物的蒸腾现象
1.实验:观察植物的蒸腾现象.
讨论制定观察植物蒸腾现象的方案
[目的要求] 1.观察植物的______________
2.了解植物散失水分的_____________.
[材料用具] (略)
[方法步骤]
推测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
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得出的结论是_____。
总结:蒸腾作用的概念
2.实验:观察叶片的结构(认真阅读课本49页有关内容,熟知目
的要求、材料用具和方法步骤,将你有疑问的地方用红笔标出) [目的要求][材料用具]略
【方法步骤】:
A观察叶片结构(1)用镊子取一片新鲜的叶片,在玻片上。
(2)用手两个并排的双面刀片,切割载玻片上的叶片。
(3)将切下的放入盛有清水的培养皿中。
(4)用毛笔蘸取的一片,将平整展放在滴有清水的在玻
片上,盖上盖玻片,用吸水纸吸去,制成临时切片。
(5)对照图2.1——8,用低倍显微镜观察叶片的结构。
(6)写出右图数字所代表
结构的名称
小结叶片的结构:
_________
________(无色透明)有由两个半月形的
_______细胞形成的_____。
_________
叶片 ___________
_________(营养组织)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部位。
___________
___________:有_________和 __________作用
B观察气孔:用镊子从同一个新鲜植物叶片上分别撕取一小块_________和___________,分别制成临时装片(临时装片的制作方法同17页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不染色)。
根据观察以及课本图2.1-9回答下列问题:
①气孔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想一想:为什么?)
②气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门户”,也是
植物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窗口”
③气孔的张开和闭合受______________控制。
(阅读课本60页相关链接,了解气孔张开和闭合的有关原理)
材料分析:
下表表示某种植物在一天中各个时段的失水量。
请分析回答:
⑵上午11~12时,是太阳光线最强烈的时候,可植物的失水量反而比下午的两个时段要少,你认为原因是。
⑶植物根尖的成熟区细胞吸收来的水分,在植物体内是经哪种
结构到达叶片中叶肉细胞的?
总结:蒸腾作用的强弱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因素的影响。
(是如何影响的?)
二.蒸腾作用的意义
1.观察课本图2.1-10,总结植物体蒸腾失水的过程。
2.根据课本51页有关文字,总结概括蒸腾作用对植物体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