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尺》单元测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92.51 KB
- 文档页数:3
第二单元测试卷(二)时间:90分钟总分值:100分分数:一、我会填 .(24分)1.18的因数有(),写出1个用18的因数组成的比例() .,另一个内项是() .2.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外项互为倒数,其中一个内项是373.3.6×1.5 =1.8×3,写成比例是() .4.假设5a =4b,那么a∶b =() .5.写出比值是1.2的两个比()和(),组成比例是() .6.用4,5,12和15组成的比例是() .7.在一幅地图上,用3cm代表150km,这幅图的比例尺是() .在这幅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间的距离是8.5cm,那么实际距离是()km .8.在一个比例中内项和外项都是整数,第|一个比的比值是3,两个外项的积是12,这个比例是() .二、我会判 .(对的在括号里画"√〞,错的画"✕〞)(10分)1.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一定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2.由两个比组成的式子叫比例 .()3.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后,大小发生了变化,形状没变 .()4.一幅地图的比例尺为100∶1,表示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100倍 .()5.一幅地图中,用1厘米表示40千米,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1∶4 .()三、我会选 .(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0分)1.一个长是4cm,宽是2cm的长方形按4∶1的比放大,得到的图形的面积是()cm2 .A.32B.72C.1282.与14∶16能组成比例的是() .A.16∶14B.13∶12C.28∶323.一个长方形按4∶1的比放大后,得到的图形与原图形比拟,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C.面积扩大到16倍A.周长扩大到16倍B.周长缩小到1164.下面第()组的两个比能组成比例 .A.8∶7和14∶16B.0.6∶0.2和3∶1C.19∶110和10∶95.把一个直径是4毫米的手表零件画在图纸上,直径是8厘米,这幅图纸的比例尺是() .A.1∶2B.2∶1C.20∶1四、解比例 .(15分)8∶30=24∶x3∶5=(x +6)∶208∶21=0.4∶x五、操作题 .(11分)1.电影院在中|心广场北偏东60°方向,实际距离约240米的位置 .图书馆在电影院的正西方约200米的位置 .请在图中标出所在地 .(5分)2.画出下面三角形按2∶1的比放大和梯形按1∶2的比缩小后的图形 .(6分)六、解决问题 .(30分)1.配制一种药水,药粉和水的比是1∶80,4.5千克药粉可配制出多少千克药水?(6分)2.我国"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着陆在内蒙古的四子|||王旗 .在一幅比例尺是1∶15000000的地图上,量得四子|||王旗与北京之间的距离是3厘米,这两地之间的实际距离大约是多少千米?(6分)3.甲、乙两地之间的实际距离是640千米,在图上只有32厘米,在同一比例尺的地图上,乙、丙两地之间的图上距离是12厘米,乙、丙两地之间的实际距离是多少千米?(6分)4.在11000的平面图上,量得一块长方形操场的长是24厘米,宽是18厘米,这块长方形操场的实际周长是多少千米?(6分)5.园林绿化队要栽一批树苗,第|一天栽了总数的15,第二天栽了136棵,这时剩下的与已栽的数量的比是3∶5 .这批树苗一共有多少棵?(6分)参考答案一、1.1,2,3,6,9,18(答案不唯一)1∶2=9∶18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比例的应用 .从18的因数中写出两个比值相等的比,再组成比例即可 .2.73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比例的根本性质 .在比例里,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 .两个外项互为倒数,那么两个内项也互为倒数,乘积是1,另一个因数就是1÷37=73 .3.(答案不唯一)3.6∶1.8=3∶1.5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比例的根本性质 .因为在比例里,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所以相乘的两个数作相同的项即可 .4.4∶5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比例的根本性质 .因为在比例里,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所以相乘的两个数作相同的项即可 .5.(答案不唯一)6∶518∶156∶5=18∶15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比例的组成 .写比例时,只要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是1.2即可 .6.(答案不唯一)4∶5=12∶15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比例的根本性质 .因为4×15=5×12,所以写出的比例只要4和15作相同的项,5和12作相同的项即可 .7.1∶5000000425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比例尺的应用 .比例尺是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即150km =15000000cm,3∶15000000 =1∶5000000;求实际距离用图上距离乘1厘米表示的实际距离即可 .8.12∶4=3∶1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比例的根本性质 .因为两个外项的积是12,所以这个比例中所有的项是12的因数,从中选择比值是3的两个比组成比例 .二、1.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比例的根本性质 .在比例里,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所以题目中的说法正确 .2.✕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比例的组成 .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作比例,只有两个比相等才能组成比例,所以题目中的说法是错误的 .3.√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图形的放大和缩小的应用 .图形按照一定的比放大或缩小后,原来边长的关系不变,所以大小发生了变化,形状不变 .4.√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比例尺的应用 .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比的前项是100,100÷1=100,所以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100倍 .5.✕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比例尺的应用 .图上距离比实际距离时,要先统一单位,再化成最|||简整数比,即40千米=4000000厘米,比例尺是1∶4000000 . 三、1.C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图形的放大和缩小的应用 .长方形按4∶1的比放大,就是把边长分别放大到4倍,即4×4 =16(厘米),2×4 =8(厘米),放大后图形的面积是16×8 =128(平方厘米) .2.C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比例的组成 .先求出14∶16的比值,再分别求出备选答案中每个比的比值,与14∶16比值相等的可以与14∶16组成比例 .3.C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图形的放大和缩小的应用 .设这个长方形的长为2、宽为1,那么按4∶1的比放大后所得长方形的长为8、宽为4,面积为32,即面积放大到16倍 .4.B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比例的应用 .分别计算每组中两个比的比值,比值相等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 .5.C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比例尺的应用 .先统一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单位,4毫米=0.4厘米,8∶0.4=20∶1 .四、8∶30=24∶x解:x =24×30÷8x =903∶5=(x +6)∶20解:5x =3×20-305x =30x =68∶21=0.4∶x解:x =21×0.4÷8x =1.05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比例的根本性质 .根据比例的根本性质:在比例里,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解比例即可 .五、1.8000厘米=80米240÷80=3(厘米)200÷80=2.5(厘米)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比例尺的应用 .根据实际距离和比例尺计算出图上距离,在图上表示出位置即可 .2.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图形的放大和缩小的应用 .按2∶1的比放大,就是把图形各边长放大到2倍;按1∶2的比缩小,就是把图形各边长缩小到1.2六、1.解:设4.5千克药粉可配制出x 千克药水 . 1∶(1 +80) =4.5∶x x =4.5×81 x =364.5 答:4.5千克药粉可配制出364.5千克药水 . 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比例的应用 .由条件可知药粉和药水的比一定,根据这个比值列出比例 . 2.3×15000000 =45000000(厘米) =450(千米) 答:这两地之间的实际距离大约是450千米 . 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比例尺的应用 .实际距离等于图上距离乘1厘米表示的实际距离 . 3.解:设乙、丙两地之间的实际距离是x 千米 . 12∶x =32∶640 x =12×640÷32 x =240 答:乙、丙两地之间的实际距离是240千米 . 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比例尺的应用 .因为是在同一比例尺的地图上,甲、乙两地之间的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和乙、丙两地之间的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相等,根据这个条件即可列出比例 . 4.24×1000 =24000(厘米) =0.24(千米) 18×1000 =18000(厘米) =0.18(千米) (0.24 +0.18)×2 =0.42×2 =0.84(千米) 答:这块长方形操场的实际周长是0.84千米 . 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比例尺的应用 .根据图上距离和比例尺求出实际的长和宽,根据长方形的周长公式计算实际的周长即可 . 5.3 +5 =8136÷(58-15) =136÷1740=320(棵) 答:这批树苗一共有320棵 .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比例的应用 .由剩下的与已栽的数量的比是3∶5可知,栽了总数的58,由第|一天栽了总数的15,可知第二天栽了总数的(58-15),正好是136棵,求这批树苗一共有多少棵用除法计算 .。
六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测试卷-第二单元比例-北师大版(含答案)一、选择题(共5题,共计20分)1、在比例尺是1:4000000的地图上,甲、乙两地相距5厘米,如果画在比例尺是的地图上,那么应画()厘米。
A.3B.4C.52、下面哪组中不能组成比例的是()。
A.6:10和9:15B.20:5和1:4C. :和6:4 D.0.6:0.2 和:3、一个长4cm,宽2cm的长方形按4∶1放大,得到的图形的面积是()cm2。
A.32B.72C.1284、正方体的表面积与它的棱长成()关系.A.反比例B.正比例C.没有比例5、用放大6倍的放大镜看15°的角,则看到这个角的度数()A.不变B.缩小6倍C.扩大6倍二、填空题(共8题,共计24分)6、如果1.5∶4=12∶32,那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如果在比例尺是1:5000的图纸上,画一个边长为4厘米的正方形草坪图,这个草坪图的实际面积是________平方米.8、写出两个比值是7的比,并组成比例________。
9、________:________=比例尺,比例尺一般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10、甲、乙两地相距500千米,在一幅地图上量得两地的图上距离是5厘米,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________,如果甲、乙两地的图上距离是10厘米,那么甲、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________干米。
11、因为5a=3b(a、b均不为0),所以=________。
12、甲、乙两地相距175千米,要画在比例尺1:2500000地图上,应画________厘米。
13、如果5x=4y那么x:y=________。
三、判断题(共4题,共计8分)14、表示两个式子相等的算式叫做比例.()15、1:20000的比例尺,就是说图上距离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200米.()16、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下面的比例对不对?9∶27=2∶6()17、比例里两个内项的积减去两个外项的积,差等于零.()四、计算题(共2题,共计8分)18、解下列方程①M:3=24:4②×﹣x= .19、求下列未知数。
《比例尺》测试题一、填空。
1在比例尺是1: 4000000的地图上,图上距离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1千米。
也就是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倍。
0 20 40 60 千米2•—幅图的比例尺是,那么图上的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千米;实际距离50千米在图上要画()厘米。
把这个线段比例尺改写成数值比例尺是()。
3•—种微型零件长5毫米,画在图纸上长20厘米,这幅图纸的比例尺是()。
4 .实际距离5毫米,图上距离10厘米,比例尺是()。
5. 把一个长方形按1:3进行缩小,就是把长方形的长(),宽()。
6. 在一幅比例尺是30: 1的图纸上,一个零件的图上长度是12厘米,它的实际长度是()厘米。
二、选择。
1. 第二实验小学新建一个长方形游泳池,长50米,宽30米。
选用比例尺()画出的平面图最大;选用比例尺()画出的平面图最小。
A 1:1000B 、1:1500C 、1:500D 、1:1002. 南京到上海的距离是200千米,在一幅地图上量得它们之间的距离是20厘米。
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是()。
A 1:1000000B 、20:200C 、1:10D 、20000000:203. 北京到上海的距离大约是1200千米,在一幅地图上量得两地间的距离是20厘米。
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
A 1200:20B 、60:1C 6000000:1D 、1:60000004•扬州到南京的路程大约是100千米,在一幅地图上量得两地之间的距离是 10厘米。
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
A 10:1000000B 、100:10C 、1:1000000D 、1000000:15. 要建一个长40米、宽20米的厂房,在比例尺是1: 500的图纸上,长要画()厘米。
A 、5B 、8C 、7D 、66.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A. —定大于B .一定小于C .一定等于D .可能大于、小于或等于7.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1.线段比例尺表示图上 1 厘米的线段相当北师版六年级下册《比例》试卷五套比例试卷第一套一、 填空(20 分)0 40 80160 千米于实际距离()千米,改写成数值比例尺是() 2.一个比例中,两个外项互为倒数,那么两个内项的积是( ) 3.大小齿轮齿数的比是 5:3,小齿轮有 15 个齿,大齿轮有( )个齿。
4.如果 2a = 3b (a ,b 均不为 0),那么 a : b = ():()5.把 3.6×1.5=1.8×3 改写成比例是()6.根据 A = B ,那么 A 和 B 成(4)比例。
7.一个比例中,两个内项分别是 10 和 4 ,其中一个外项是 4.5,另一5个外项是()8.一个三角形的底是 20 厘米,它的高与面积成( )比例。
9.3、4、9、12 可以组成比例。
如果确定 3 是比例的第一项,那么这 个比例是()。
10.一个零件长 10 毫米,画在图纸上长 5 厘米,这张图纸的比例尺是 ()二、 判断题。
(10 分)1.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 )2.比例尺是一把尺子。
( )3.比的后项不能为0()4.圆的半径和面积成正比例。
()5.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三、选择题。
(12分)1.下列式子中,()是比例。
A、56:7=2⨯4B、3.6:2.4>40:30C、3:4=3:822.6:x=y:8,x和y()A、成正比例B、成反比例C、不成比例3.如果a⨯0.2=b⨯0.75(a、b均不为0),那么下列比例中正确的是()A、a:b=0.2:0.75B、a:0.2=b:0.75C、a:b=0.75:0.24.能与1:1组成比例的是()A、1:13443B、3:4C、4:35.夏庄小学操场长108米,宽64米,画在练习本上,选()的比例尺比较合适。
A、1200B、1C、12000100006.在比例尺是6:1的地图上,量得A到B的距离是1.2厘米,A到B 的实际距离是()A、7.2厘米B、2厘米C、0.2厘米四、根据要求画出相应的图形相信你是最棒的(10分)1.将三角形按1:3缩小2.将长方形按2:1放大14.4:x=18:50.50.8:x=3五、解比例,一定要细心哟!(20分)x9.6935x===0.40.6x0.60.72153x4 :0.7549:(5+x)=14:2:=x:1.6=12:5640.45六、解决问题1.在一幅比例尺是1:500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城的距离是12厘米,甲、乙两城的实际距离是多少千米?2.我家里的台钟敲5下用去12秒,如果敲10下用去多少秒?(提示:台钟敲5下,中间的间隔时间只有4段)3.一间办公室,用面积是1.5平方米的方砖铺地需要40块,若改用面积是0.6平方米的方砖来铺,需要多少块?4.某工厂生产一批零件,计划每天生产200件,25天可以完成任务,实际每天超产25%,实际生产了多少天?5.甲、乙两地相距640千米,在图上只有32厘米,乙、丙两地在图上是12厘米,乙、丙两地实际相距多少千米?6.一块长方形地长300米,宽200米,把它画在比例尺是1:5000的图纸上,面积应该是多少?比例试卷第二套一、填空:(26分)1、()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第二单元《比例》单元评估检测试卷2024年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含答案)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一幅图的比例尺是,那么图上的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________;实际距离50千米在图上要画________厘米.把这个线段比例尺改写成数值比例尺是________:________.2. 在比例尺千米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的距离为20cm,两列客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对开出,A车每小时行55km,B车每小时行45km,(________)时后两车相遇。
3. 如下图所示,将左边的三角形按(______):(______)的比缩小,可以得到右边的三角形。
缩小后的三角形与原来三角形面积的比是(______):(______)。
4. 在一幅比例尺为1:550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间的距离为4.1cm,则甲、乙两地的实际距离为(_______)。
5. 根据4.5×12=6×9写出两个不同的比例:(_______)和(_______)。
6. 根据比例尺、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之间的关系填写下表。
比例尺6∶1 1∶200000 (______)20∶1图上距离18cm (______)20cm (______)实际距离(______)12km 4km 5mm7. 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内项互为倒数,其中一个外项是1.4,另一个外项是__________。
8. 8个小星星可以换2个笑脸。
作业本上有64个小星星换了x个笑脸。
写出比例(______)。
9. 在一幅地图上,图上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50千米,这幅地图的比例尺为_________,在这幅地图上,甲、乙两城相距18厘米,这两城的实际距离是_________千米。
一辆汽车以平均每小时行驶60千米的速度从甲城开往乙城,至少需要行驶_________小时才能到达。
10. 在一幅比例尺是1:1250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城距离是8cm,如果在比例尺是的地图上,量得甲、乙的图上距离是____cm.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1. 在一幅地图上用3厘米的线段表示120千米的实际距离,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
………_________……○……绝密★启用前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比例》单元测试卷试卷副标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 卷(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 卷的文字说明一、选择题 1.比例尺表示( )。
A .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 11600000B .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800000倍C .实际距离与图上距离的比为1∶8000002.一项工程,甲队单独做要10天,乙队要8天,甲乙两队工效比是( )。
A .10∶8B .5∶4C .4∶53.下面数量关系中能构成正比例的是( ),能构成反比例的是( )。
∶路程÷速度=时间(一定) ∶总价=单价×数量 ∶A×B =C (一定) A .∶∶B .∶∶C .∶∶4.荣德小学开展了丰富的社团活动。
参加京剧社团人数的12和参加书法社团人数的15同样多,则京剧社团人数∶书法社人数=( )。
A .2∶5B .5∶2C .2∶75.把一个直径是4毫米的手表零件画在图纸上,直径是8厘米,这幅图纸的比例尺是( )。
A .1∶2B .2∶1C .20∶1第II 卷(非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I 卷的文字说明…装………____姓名:________…订…………○……二、填空题 6.在一幅地图上,用3 cm 代表150 km ,这幅图的比例尺是( )。
在这幅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间的距离是8.5 cm ,则实际距离是( )km 。
7.一个比例由两个比值是2.5的比组成,又知比例的内项分别是4和0.5,这个比例是( )。
8.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0.6∶3=( )∶1834∶( )=3∶12 1.2∶( )=4∶5 9.一个三角形底是20cm ,高是15cm ,把它按1∶5缩小后,底是( )cm ,高是( )cm 。
10.调制一杯糖水,糖和水的比是2∶25,其中糖用了10克,水用了( )克。
六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测试卷-第二单元比例-北师大版(含答案)一、选择题(共5题,共计20分)1、实际距离240千米,画在比例尺是1:8000000的地图上,应画()厘米。
A.3B.30C.300D.30002、下面图形的运动中,()改变了图形的大小,但不改变图形的形状。
A.平移B.旋转C.轴对称D.按比例放大或缩小3、下面的比例()不成立A. : =2.5:1.5B. : =1.5:2.5C. :2.5= :1.5D. : =1.5:2.54、将0.75、、2配上(),可以组成比例。
A. B. C. D.15、与∶能组成比例的是( )。
A. ∶B.2∶5C.5∶2二、填空题(共8题,共计24分)6、在比例尺是50:1的图纸上,A,B两点之间的图上距离是2厘米,A,B之间的实际距离是________.7、舒美小区按1∶500的比例尺制作了小区的沙盘.小区最高楼房高45米,它在沙盘中的高度是________厘米?8、把一个长方形的每条边都放大到原来的4倍,放大后图形的周长与原图形的周长的比是________,它们的面积比是________。
9、英华小学有一块长120米、宽80米的长方形操场,画在比例尺为1∶4000的平面图上,长应画________宽应画________10、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内项互为倒数,其中一个外项是2.5,另一个外项是________.11、把改写成数值比例尺是________.12、图形在平移和旋转后,________发生了变化,________不变。
图形在放大与缩小后,________发生了变化,________不变。
13、在一幅地图上标有,如果在这幅地图上量得淮南到北京的距离是24cm,那么淮南到北京的实际距离是________km.三、判断题(共4题,共计8分)14、如果把一个正方形按照1:3的比例缩小后,缩小前后的边长比是3:1.()15、任意两个比都可以组成一个比例。
《比例》习题一、填空题1.美术老师想将这幅画放大后放在橱窗里展览,他调到200%来复印,将这幅画按:复印出来.2.叫比例尺,表示图上1cm相当于实际,转化成数值比例尺是.如果AB两地相距560千米,地图上相距厘米.3.成都到重庆的实际距离大约为340千米,在一幅比例尺为1:2000000的地图上量得的图上距离是厘米.4.一幅地图的比例尺是1:4000000,这幅地图上两个城市之间的距离是28cm,那么这两个城市之间的实际距离是km.5.在一幅地图上,3厘米表示实际距离3600米,这幅图的比例尺是,甲乙两地相距600米,在这幅地图上的距离是厘米.6.如果68⨯=⨯,那么:a b=:.a b7.在一个比例里,两个内项的积是18,一个外项是5,另一个外项是.二、判断题1.比例尺是一个比例.()2.两个比可以组成一个比例.()3.在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与两个内项的积的比是1:1.()4.在比例里,如果两个内项的乘积是1,那么,组成比例外项的两个数一定互为倒数.()5.比例的两个内项互为倒数,那么它的两个外项也互为倒数.()三选择题1.将一个边长3cm的正方形放大成周长为36cm的正方形.实际是按()的比放大的.A.1:3B.12:1C.3:1D.1:122.下面第()组的两个比不能组成比例.A.7:8和14:16B.0.6:0.2和3:1C.19:110和10:93.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度数的比是6:2:1,这个三角形是()A.直角三角形B.锐角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D.无法确定4.小洋家客厅长5米,宽3.8米,画在练习本上,选用比例尺()较合适.A.110B.1100C.110005.把线段比例尺化成数值比例尺是()A.1:40B.1:4000000C.1:40006.甲、乙、丙三个数的和是1020,三个数的比是3:4:5,丙数比甲数多() A.85 B.170 C.225 D.2507.在比例里,两个外项互为倒数,如果一个外项是1.6,那么另一个外项是()A.6.1 B.1.6 C.315D.58四、应用题1.某部队行军演习,4小时走了22.4km,照这样的速度又走了6小时,一共走了多少km?(用比例知识来解)2.学校把栽70棵树的任务按照六年级三个班的人数分配给各班,一班有46人.二班有44人.三班有50人.三个班各应栽多少棵树?3.用边长20厘米的方砖铺一块地,需要2000块,如果改用边长为40厘米的方砖铺地,需要多少块?4.王明正在读一本350页的故事书,读了5天,正好读了这本书的27,照这样的速度,还要多少天才能读完这本书?(用比例解)五、操作题1.根据如图完成下列各题.①把线段比例尺改成数值比例尺是.②量得AC的长是厘米,AC的实际长度是米.③量得B∠=度.(精确到十位)④画出从B点到AC边的最短路线.⑤求出ABC∆的图上面积是平方厘米.2.如图,量一量,再算出各自的实际距离.(1)请你把上面的比例尺改为数值比例尺是.(2)小明上学的路长米.小明从学校到少年宫的路长米.(3)在学校的正北方向700米的地方有一个体育馆,请在图上标出体育馆的位置.六、解答题1.两支修路队,甲队和乙队的修路的比是5:3,已知甲队修路450米,求乙队修路多少米?(用比例解决)2.小芳9分钟看打了450个字,照这样计算,她要打完1800个字需要多长时间?(用比例知识解答)3.一间房子要用方砖铺地,用面积是9平方分米的方砖,需用96块,如果改用边长是4分米的方砖,需用多少块?(用比例解)4.一堆煤,原计划每天烧4吨,可以烧75天.改进炉灶后,实际每天少烧1.6吨,这堆煤实际可以烧多少天?(用比例解)5.地球的半径约是6400千米,月球的半径约是1700千米.在同一张地图上,地球的半径是6.4厘米,月球的是多少厘米?答案一、填空题1.1:2.2.线段;80千米;1:8000000;7.3.17.4.1120.5.1:120000,0.5.6.4,3.7.3.6.二、判断题1.⨯.2.⨯.3.√.4.√.5.√.三、选择题1.C.2.C.3.C.4.B.5.B.6.B.7.D.四、应用题1.解:设6小时走了x千米,由题意得::622.4:4x=4134.4x=33.6x=33.622.456+=(千米)答:一共走了56千米.2.解:464450140++=一班:467023140⨯=(棵)二班:447022140⨯=(棵)三班:507025140⨯=(棵)答:一班栽23棵,二班栽22棵,三班栽25棵.3.解:设需要x块,404020202000x⨯⨯=⨯⨯,16004002000x=⨯,1600800000x=,500x=;答:需要500块.4.解:设还要x天才能读完这本书,22 :5(1): 77x=-225(1)77x=⨯-52577x=⨯÷25772x=⨯12.5x=.答:还要12.5天才能读完这本书.五、操作题1.解:①因为图上距离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30米,且30米3000=厘米,则1厘米:3000厘米1:3000=;②430120⨯=(米);③由度量角的方法可知,1120∠=︒;④根据作垂线的方法,过B点作AC边的垂直线段,如图:⨯÷=(平方厘米);⑤三角形的面积1422故答案为:1:3000;4,120;120;2.2.解:(1)200米20000=厘米,1厘米:20000厘米1:20000=;答:数值比例尺是1:20000.(2)①小明家到学校的图上距离是2.5厘米,12.5 2.52000050000÷=⨯=(厘米),2000050000厘米500=米;答:小明上学的路实际长500米.②小明从学校到少年宫的图上距离是5厘米,1÷=⨯=(厘米),552000010000020000100000厘米1000=米;答:小明从学校到少年宫的路实际长1000米.(3)177000.035⨯==(米),200002000.035米 3.5=厘米;答:在学校正北方3.5厘米的地方画出体育馆.故答案为:1:20000,500,1000.六、解答题1.解:设乙队修路x米,5:3450:x=x=⨯53450270x=答:乙队修路270米.2.解:设她要打完1800个字需要x分钟.1800:450:9x=x=⨯45018009x=45016200x=36答:她要打完1800个字需要36分钟.3.解:设需要x块,44996⨯⨯=⨯xx=⨯16996x=,54答:需要54块.4.解:设这堆煤实际可烧x天,-⨯=⨯x(4 1.6)475x=2.4300x=;125答:这堆煤实际可以烧125天.5.解:设月球的半径是x厘米,=6.4:6400:1700xx=⨯64001700 6.4x=640010880x=1.7答:月球的半径是1.7厘米.。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比例》测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共5题,共计20分)1、求未知数x.x∶12.8=10∶8x=( )A.16B.0 .2C.D.52、能与:组成比例的比是()。
A. :B.18:27C.3:23、不能用来测量物体长度的是()A.直尺B.比例尺C.卷尺4、把线段比例尺改成数值比例尺,正确的是()A.1∶600000B.1∶200000C.1∶200005、比的前项和后项都乘,比值()。
A.变大B.变小C.不变D.无法确定二、填空题(共8题,共计24分)6、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50000倍,这幅设计图的比例尺是________:________.7、一个长方形操场,长160米,宽120米。
如果把它画在比例尺是1:4000的地图上,长________ 厘米,宽________ 厘米8、甲数的和乙数的相等(甲数、乙数均不为0),甲数与乙数的比是________.如果乙数比甲数少26,甲数与乙数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9、把正方形的边长缩小到原来的,那么示意图的比例尺是________。
10、一个机器零件长10毫米,在比例尺是8:1的图上,长应画________毫米.11、在一幅图中,图上20厘米的距离表示实际距离8千米,这幅图的比例尺是________。
12、在一张比例尺是的建筑图纸上,量得一座楼的长是6分米,这座楼的实际长与宽的比是3∶1,这座楼实际占地面积是________平方米.13、在一幅地图上,用3厘米的线段表示18千米的实际距离,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________。
三、判断题(共4题,共计8分)14、甲数的等于乙数的,那么甲乙两数的比是8:9。
()15、订阅《小学生数学报》的份数和钱数不成比例。
()16、由两个比组成的式子叫做比例。
()17、把一个长方形按5∶1进行放大,就是把长方形的长扩大到原来的5倍,宽不变。
()四、计算题(共2题,共计8分)18、求下列未知数。
姓名:
一、填空题:
1、比例尺=():(),比例尺实际上是一个()。
2、一幅图的比例尺是。
A、B两地相距320km,画在这幅图上应是()cm。
3、一个零件长8毫米,画在设计图上是16厘米,这幅设计图的比例尺是()。
4、六年级同学排队做广播操,每行人数和排成的行数成()比例;出油率一定,花生油的质量和花生的质量,成()比例;3x=y,x和y成()比例;实际距离一定,图上距离和比例尺成()比例。
5、在一幅平面图上,5厘米的线段表示实际距离50米。
这幅图的比例尺是()。
6、小林骑自行车从家到学校,他骑车的速度和所需时间成()比例。
7、在A×B=C中,当B一定时,A和C( )比例,当C一定时,A和B( )比例。
8、在比例尺是1:4000000的地图上,图上距离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千米。
也就是图上距离
是实际距离的
1
()
,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倍。
9、一种微型零件的长5毫米,画在图纸上长20厘米,这幅图的比例尺是()。
二、判断题
1、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定,它的底与高成反比例。
()
2、一根电线,用去的米数与剩下的米数成反比例。
()
3、订阅《少年文艺》的份数与总钱数成反比例。
()
4、长方体的底面积一定,高和体积成反比例。
()
5、圆的半径和面积成正比例。
()
三、选择题
1、一个机器零件的长度是8毫米,画在比例尺是10:1的图纸上的长度是()
A、8分米
B、8毫米
C、8厘米
2、圆的周长和直径()。
A、成正比例B、成反比例C、不成比例
3、长方形的长一定,它的周长与宽()。
A、成正比例B、成反比例C、不成比例
4、()中的两种量不成比例。
A、从北京到广州,列车行驶的平均速度和所需时间
B、一箱苹果,吃去的个数和剩下的个数。
C、同一时刻、同一地点物体的高度和影子的长度。
5、小明的身高和体重()A、成正比例B、成反比例C、不成比例
6、某校学生总人数一定,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
(1)成正比例(2)成反比例(3)不成比例
7、把线段比例尺改写成数值比例尺是()。
(1)1:50(2)1:200(3)1:20000000(4)1:5000000
8、一种长5毫米的零件,画在图纸上长10厘米,这幅图的比例尺是()。
(1)1:2 (2)2:1 (3)1:20 (4)20:1
0 50 150 200 200千米
四、图形与操作 1、买笔记本的数量和钱数的关系如下表: 数量/本 0 1 2 3 4 5 6 7 …
总价/元 0 1.5 3 …
次连接。
(2)哪个量没变?数量和总价之间成什么比例?
(3)从图中可以看出,如果买9本笔记本,需要多少元钱?
2、有一块长方形如右图:请量出它的长和宽。
再根据15000 的比例尺求出它的长和宽的实际长度。
并求出它的实际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取整厘米数)
3、按比例缩放
(1)将三角形A 按 6:1放大,得到三角形B ;
(2)再将三角形B 按1:2缩小,得到三角形C 。
4、电影院在中心广场北偏东60°方向,据中心广场的
实际距离约是240米的地方。
请在图中标出电影院的所在地。
)
A 1 2 3 4 5 6 7 8 9 数量/本
13.5
12 10.5 9 7.5 6 4.5
3 1.5 0 总价/元
在一幅地图上,测得甲、乙两地的图上距离是13厘米,已知甲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780千米。
(1)求这幅图的比例尺。
(2)在这幅地图上量得A、B两城的图上距离是5厘米,求A、B两城的实际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