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 1~5单元复习
- 格式:pptx
- 大小:7.74 MB
- 文档页数:37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知识点第一部分:全册知识点一、数与代数(1、2、4、6、7、8单元)1.掌握至少两种相同加数连续相加的方法,体会乘法的意义,掌握乘法的书写、认读、运用的方法。
2.编制和识记2~9的乘法口诀,知道每一句乘法口诀的含义。
能用一句口诀写两道有关乘法的算式。
熟练运用口诀及乘法口诀的变形计算乘法或解决实际问题。
会归纳整理乘法口诀表。
3.了解估算的意义,培养估算意识,会简单的估算。
4.体会平均分和等分的过程,了解平均分和等分的含义,会用除法表示。
掌握除法算式的读法写法及各部分名称。
会用口诀准确计算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5.理解乘除法之间互逆的关系。
了解倍数关系,“倍”的含义及“倍”与等分之间的联系。
6.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运算顺序并准确计算。
7.正确掌握时间的基本单位:时、分、秒。
正确读写时钟表面上所表示的时间,理解分与秒之间的关系,会计算时间差。
二、空间与图形(3、5单元)1.初步建立空间观念,知道站在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最多能看到三个面。
从不同角度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2.了解物体正面、侧面和上面的正确含义。
3.确立“东”的方位,正确辨别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在给定一个方向的情况下会别人其它方向。
会看简单的路线图,能够运用简单的方位词描述行走路线。
三、统计与概率(9单元)1.进一步体验数据的调查、收集和整理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能根据图表中的数据回答简单的问题。
2.能根据简单问题采用不同的方法收集数据并将数据记录在统计图表中。
第二部分:单元与课时知识点第一单元数一数与乘法单元知识点:1.掌握至少两种多个相同加数相加的方法;体会与乘法关系,根据加法列出乘法算式。
2.乘法的意义、书写、读法。
3.运用乘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课时知识点:第一节:数一数会用两种不同的方法数方阵排列的物体个数,相应列出两个不同的连加算式。
知道用乘法算式表示相同数连加比较简便,体会学习乘法的必要性。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整理与复习北师大版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整理与复习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的第五单元《整理与复习》。
本节课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巩固和复习本单元所学的知识,包括认识乘法、除法,以及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乘法和除法的概念,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乘法和除法的关系,以及如何运用它们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乘法和除法的概念,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课件。
2.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际问题,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回顾:让学生回顾第五单元所学的知识,引导学生自主复习。
3. 讲解:通过讲解乘法和除法的概念,让学生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4. 练习:让学生通过实际的例题,运用乘法和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5. 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7. 布置作业:让学生通过练习题,巩固乘法和除法的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乘法:A × B = C除法:C ÷ B = A七、作业设计1. 题目:小明有3个苹果,每个苹果分给小明和他的2个朋友,每个人分到几个苹果?答案:每个人分到1个苹果。
2. 题目:小华有6个橘子,如果每个同学分到2个橘子,可以分给几个同学?答案:可以分给3个同学。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本节课中,学生通过实际的例题,理解了乘法和除法的概念,并能运用它们解决实际问题。
课堂上,学生积极参与,讨论热烈,对乘法和除法的知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但也有部分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仍然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练习和引导。
2021年秋学期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复习检测试题卷(一)一、算一算。
二、填一填。
5 4+ 1 8()- 4 1()6 8- 4 7()+ 7 6()6 3+ 3 5()- 1 7()7 8- 3 9()+ 5 5()5 3+ 2 7()-9()三、改一改。
3 5+ 2 95 4+ 1 76 17 4- 2 85 6- 1 94 75 4+ 2 87 2- 3 54 7四、计算题。
1.直接写出得数。
98-20= 9+40=80-17=36+30=8+54=44+8=35+30+5=48-6-4=32+40-12=80-9+10=91-8-60=42+8+40=2.列竖式计算。
58+27-12=72-43+54=25+36+17=80-19-37=53+28-39=16+40-48=五、在里填上“>”“<”或“=”。
4118+22-2091-8-6014 48-6-41036+36-172335-30+55365-17+1045-7六、把每行、每列和每一斜行的3个数加起来,你发现了什么?24511521303945936七、解决问题。
1.争星比赛。
(1)小红得了多少颗星?(2)小军得了多少颗星?2.二年级开联欢会,一班有48人,二班有45人,礼堂里有80把椅子,还差多少把椅子?3.手工小组计划做90件手工艺品,上午做了31件,下午做了36件,还要再做多少件才能完成计划?4.育才小学组织植树活动。
下午植树的有多少人?(二)一、看谁算得又快又对。
(列竖式计算)68-12-38=45+7-17=55-25+17=20+15+30=76-9+17=38+9-7=二、我会选。
(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 64-37+36,不计算就知道得数()。
A. 比64大B. 比64小C. 和64相等2. 张爷爷摘了95筐苹果,第一天卖了36筐,第二天卖了45筐,两天卖了()。
A. 81筐B. 14筐C. 59筐三水果接力。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5单元整理与复习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复习二年级上册第5单元的内容,包括数的顺序、比较大小、加减法运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认识时间、认识货币等。
二、教学目标1. 使学生掌握数的顺序、比较大小、加减法运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等基本数学运算方法。
2. 提高学生对时间、货币的认识,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20以内的退位减法、时间、货币的认识。
2. 教学重点:掌握基本数学运算方法,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课件、计时器、货币模型等。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计数器、小棒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钟表,引导学生关注时间的变化,引发对时间的思考。
2. 数的顺序与比较大小:通过数数游戏,让学生熟练掌握数的顺序;利用图片和实际例子,引导学生学会比较大小。
3. 加减法运算:讲解加减法的运算规则,举例演示,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加减法运算方法。
4. 20以内的退位减法:借助计数器和实物,讲解退位减法的运算过程,让学生在练习中掌握退位减法。
5. 认识时间:讲解时间的认识,让学生学会读写时间,了解时、分、秒的关系。
6. 认识货币:讲解货币的认知,让学生了解各种货币的名称、面值和兑换关系。
7. 随堂练习:设计一些有关数的顺序、比较大小、加减法运算、时间、货币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练习。
六、板书设计板的左边列出本节课所复习的知识点,包括数的顺序、比较大小、加减法运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时间、货币的认识。
板的右边列出一些典型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七、作业设计1. 数的顺序、比较大小、加减法运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设计一些有关这些知识点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巩固。
2. 时间、货币的认识:设计一些有关时间、货币的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第一单元加与减1、100以内数的连加运算口算方法:把两位数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整十数加整十数,一位数加一位数,再把 两个结果相加。
笔算方法: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用它们的和加上第三个数,或者用竖式直接把三个 数相加,相同数位对齐,从各位加起,个位相加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2、100以内数的连减计算方法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先求出前两个数的差,再用所得的结果减去第三个数。
3、10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运算计算方法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进行计算,计算过程中可以口算的不必列竖式计算。
第二单元购物一、认识人民币1、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以元为单位的人民币: 1元、2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 以角为单位的人民币: 1角、2角、5角; 以分为单位的人民币: 1分、2分、5分。
2、元、角、分之间的关系 1元=10角 1角=10分二、元、角、分的加减计算元和元相加减,角和角相加减,分和分相加减,满 10分进为 1角,满 10角进为 1元单位不同时,要先统一单位再计算。
第三单元数一数与乘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一、乘法的意义乘法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及读法。
a×b =c 读作 a 乘 b 等于 c 。
三、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求几个几相加是多少或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第四单元图形的变化一、轴对称图形一个图形对折后,折痕两边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
二、平移物体或图形沿着直线运动的现象叫平移。
三、旋转物体或图形绕着一个轴或一个点进行圆周运动的现象叫旋转。
第五单元 2~5的乘法口诀一、2的乘法口诀一二得二二二得四二三得六 二四得八二五一十二六十二二七十四二八十六二九十八2的乘法口诀中,每相邻两句的积相差2。
二、3的乘法口诀一三得三二三得六三三得九三四十二三五十五三六十八三七二十一三八二十四三九二十七3的乘法口诀中,每相邻两句的积相差3。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复习重点内容第一单元加与减一、【数与代数】1、数的运算。
100以内数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书P2—P6)(1)运算:连加:多个数字连续相加叫做连加。
例如:28+24+23=85.连减:多个数字连续相减叫做连减。
例如:85-40-26=19.加减混合:在运算中既有加法又有减法的运算。
例如:67-25+28=70。
〔2〕连加、连减、混合(含加减)的三种运算,计算过程中建议分两次计算:先计算出前两个数的结果,再将这个结果与第三个数进展运算。
为防止出错,在用竖式计算的过程中也建议用两个竖式计算。
计算过程中:一样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
错误典型:被减数是100,在连续退位的时候学生容易出错; 和是100,在连续进位的时候学生容易出错。
(2) 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A、养成认真读题的习惯,借助用笔标注的方式来帮助自己分析,准确判断是用加法算式还是减法算式来解决问题;B、正确计算并且带上正确的单位,最后写出答。
错误典型:题意理解不清:如“书第9页第5题的第(2)小题〞a、表格分析不够仔细:如“书第5页第3题〞第二单元购物人民币:我们国家的钱叫人民币,我们要保护人民币。
1、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
2、1元=10角,1角=10分,1元=100分3、元、角、分的加法计算:元和元相加,角和角相加,分和分相加,满十分进一角,满十角进一元。
例如 8角+ 1元5角=2元5角4、元、角、分的减法计算:元和元相减,角和角相减,分和分相减,单位不同时,要统一单位后计算。
5、准确理解题意,抓住“正好〞“不同〞“几种〞等关键词语理解题意。
解答后要注意验算。
人民币的认识1、根据材质不一样可以分为纸币和硬币两类。
2、会认以小数形式表示的价格:小数点前面的数表示几元,小数点后面第一位表示几角,小数点后第三位表示几分。
3、计算人民币时,单位名称一样时直接加减;单位名称不一样时,要先进展换算成一样的再计算。
1元=10角 10角=1元 1角=10分 10分=1角 1元=100分 100分=1元4、人民币比大小,先看元,元谁大,它就大:元一样在看角,角谁大,它就大:角一样再看分,分谁大它就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