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中历史-五四爱国运动 精品
- 格式:doc
- 大小:25.51 KB
- 文档页数:4
第16课五四爱国运动学案【课标要求】概述五四运动的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重点难点】1、重点:五四运动的背景、精神2、难点: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知识梳理】一、五四运动爆发背景及条件1.国内:(1)政治(根本原因):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激化了;(2)经济因素及阶级因素:一战期间,空前发展,队伍不断壮大;(3)思想文化:新文化运动后期的传播解放了人们的思想;(4)直接原因(导火线):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2.国际:(1)一战期间,日本加快侵华步伐,提出灭亡中国的“___”,民族矛盾加剧;(2)俄国“”给中国送来了。
二、五四运动概况1.第一阶段:(1)中心:______ (2)主力:青年学生;(3)斗争形式:示威游行;(4)口号:“外争国权、____”、“废除___”、“打倒三个卖国贼”等。
2.第二阶段:(1)中心:由北京转移到____;(2)主力(五四运动的特点):___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3)斗争形式:“三罢”斗争3.初步成果:(1)北京政府罢免、、三个卖国贼的职务;(2)中国代表拒绝在上签字;(3)释放部分。
三、五四精神1.五四运动性质:五四运动是一场伟大的运动;2.五四运动的意义:(1)五四运动是一场伟大的反帝爱国运动,体现出强烈的精神和精神,它是中国从革命发展到革命的转折点。
(2)五四运动是一场广泛传播和的新文化运动,体现了鲜明的民主与科学精神;(3)五四运动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促进了的传播,体现了追求真理、勇于解放的精神。
3.五四精神:、民主科学、;主旋律:爱国主义精神。
四、比较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1)相同点①社会性质:②革命任务:③革命性质:(2(模拟题)最能够突出说明五四运动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论据是()A.提出“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口号B.在十月革命影响下发生的C.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起了领导作用D.无产阶级成为运动的主力军【方法指导】选择题答题方法:一、看时间二、找关键句,关键词,题干主谓宾,材料的中心意思三、主义括号前问题的具体要求四、分析选项时本着两个原则:①是否符合史实②是否符合材料材料题答题方法:历史材料解析题的解答,总体上可分为三个步骤:一是读懂材料; 二是审清题目; 三是规范答题。
第10课五四爱国运动
〖课程准备〗简述五四爱国运动的基本史实,理解五四精神。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简述五四爱国运动的基本史实。
二、过程与方法
根据教师拟好的专题,分组选题,通过资料收集、分析、整理工作,在课堂上表达观点、质疑解疑,增强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选取优秀的影视片断或有代表性的图片等资料,运用多媒体手段再现历史画面,增强感性认识。
通过课堂学习展示活动,掌握重点内容,培养能力,培育情感。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五四运动基本史实的学习和讨论活动,帮助学生初步理解五四精神,激发其学习五四青年“彻底地不妥协”的爱国精神,学习他们站在时代的前列,不畏强权、勇于斗争、敢于承担历史重任的优秀品质。
〖教材分析〗
本课题的主旨是“五四运动”这一中国近代史上具有开端意义的伟大历史事件,是中国革命史上的里程碑,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的篇章,改变了20世纪的中国命运。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初步理解“五四精神”的历史意义,激发学生学习五四青年优秀的精神品质,增强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与敬仰;同时了解关于五四爱国运动的一些基本史实。
难点初步理
解“五四精神”,并将它们融入到内心世界。
〖教学方法〗
在师生课前充分准备的基础上,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体的学习展示活动。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
1.教师在钻研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基础上,确定以下几个专题供学生分组准备、探究、汇报:
(1)整理旧民主主义革命历史发展的线索;
(2)介绍五四运动发生、发展的有关情况;
学生准备1.通过多种途径搜集资料,进行有针对性的整理。
2.由科代表对全班学生进行分组,每7~10人为一小组,对老师提供的几个主题进行分配,合理分工后着手准备汇报材料。
由同学们推选主持人,准备课堂学习活动的主持事宜。
3.搜集资料,准备与本课题时段有关的历史小故事。
4.通过搜集阅读资料、请教老师,理解“五四精神”。
5.通过阅读教材、课外资料,发现疑难问题,准备课堂质疑交流。
〖教学过程〗
1.主持人开场白,宣布第10课学习展示活动开始。
2.请历史教师发表祝辞。
3.宣读展示活动的评委及注意事项。
(1)采用小组竞赛评分制。
(2)竞赛分小组专题学习汇报(15分)、小组历史故事讲述(1
5分)、小组质疑能力表现(15分)、自由竞答(20分)、现场影评(20分)、畅谈五四精神(15分)六部分。
前两部分和后两部分每个小组每个项目推选一名学生代表汇报、讲述、评价、畅谈感受;第三部分每组派四名代表针对本课题学习提出问题,根据问题的内涵价值评分;第四部分采用抢答的形式,由主持人主持,抢答问题。
(3)每一项取评委的平均分。
4.展示竞赛活动过程。
(在学生发言汇报时同步播放教师制作的多媒体资料性课件)
(1)各小组派一名代表对所分配的历史专题进行逐一介绍;第一小组,介绍旧民主主义革命历史发展的线索;第二小组,介绍五四运动发生、发展的有关情况;
(2)各小组派一名代表讲述历史故事。
(3)各小组派四名代表针对本课提问(按组轮换,分四轮),部分问题教师可做简要点拨、释疑。
(4)根据教师提供的问题,在主持人主持下进行两轮抢答。
(5)各小组推选一名同学谈五四精神。
5.评委公布各组的最终分数,评选出优秀小组前三名,并选出展示活动最佳表现者3人,进行物质奖励或精神鼓励。
6.学生代表总结本课题线索,谈学习感受。
7.教师总结性发言。
作业:
课外阅读反映五四运动或中共诞生的书籍,利用专门时间进行介
绍、推荐。
通过预习,整理出下一课的基本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