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馆员制度浅谈
- 格式:pdf
- 大小:266.40 KB
- 文档页数:4
浅谈独立学院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建设的必要性[摘要]:本文从独立学院图书馆的现状出发,从独立学院学科建设、信息时代读者需求改变、图书馆自身文献信息优化、图书馆馆员成长等几个方面论述了独立学院图书馆建设学科馆员制度的必要性。
[关键词]:独立学院图书馆学科馆员学科馆员制度必要性独立学院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以达标建设、内涵发展为主的发展阶段。
因此,独立学院图书馆的发展也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到了一个发展的转折点,面对比较严峻的现状,我们要创新制度建设,根据本校专业设置特点和图书馆自身实际,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增加服务意识,主动服务,建立具有特色的、适合自身特点的管理制度,为学院的学科建设、教学和科研提供优质和高效的服务。
一、学科馆员及学科馆员制度简介学科馆员制度最早在加拿大和美国一些研究型图书馆实行,最近十几年才传入中国。
学科馆员是指不仅具备较深的学科专业背景知识,而且对本馆拥有的各种信息资源了如指掌,并且了解学院的教学和科研情况;并能根据读者需要,整合图书馆各种文献、信息,经过二次转化,能主动地、创新地、快捷地、有针对性地为对应读者提供优质服务的馆员。
学科馆员制度是指高校图书馆根据本校的学科建设特点,对学科馆员进行人员选用、岗位职责制定、管理及考核等一套完善的措施和规定。
学科馆员制度能加强图书馆与读者的有机联系,从而更主动、直接、有效地为广大读者提供直接有效、方便快捷的优质服务。
二、独立学院学科馆员制度建设的必要性独立学院要向内涵发展,要培养应用型、创新型的复合人才,必须进行很好的专业规划与学科建设。
独立学院图书馆作为独立学院的文献信息中心,是为独立学院教学和科研服务的学术机构。
作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学术机构,独立学院图书馆必须跟上独立学院发展的步伐,通过自身服务导向的改变,建立起新的管理机制、新的服务机制,才能提高信息资源利用率,才能与学院学科建设、教学科研发展相适应,才能保证自身的持续发展。
浅谈军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存在的问题【摘要】本文阐述了军校图书馆学科馆员的产生背景,以及学科馆员的工作职责和服务内容,分析了军校图书馆实施学科馆员制度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军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中图分类号】g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07-0072-01随着军队院校的改革发展,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文献信息数量增多、载体多样化,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对象呈现出多元化趋势,读者信息需求也更加专业化、个性化,图书馆原有的工作内容和服务方式都已明显不能适应形势的发展要求,读者服务工作的重心开始从一次性文献服务向学科专业化的文献信息服务转变,学科馆员就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
学科馆员服务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个性化服务理念,学科馆员制度的产生,既是图书馆拓展服务范围、深化服务层次的需要,也是网络化、数字化信息环境下读者信息服务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军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的建立学科馆员制度起源于美国和加拿大的研究型大学,1998年清华大学率先在我国引入了学科馆员制度。
之后,我国一些重点大学也相继开始实行学科馆员制度。
学科馆员制度在短短的几年得到了迅速发展,受到了广大读者的欢迎并得到了图书馆界的认同。
目前我国已有近百所高校图书馆推出了学科馆员服务模式,这其中就包括一些部队院校。
学科馆员制度的实施是高校图书馆为读者提供学科专业化服务的重要措施,它有利于促进图书馆业务工作的深化和提高对读者服务的质量,这种制度的建立对高校图书馆建设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学科馆员是图书馆定题服务工作的延伸,是深化参考咨询服务的产物。
学科馆员是指具备图书馆专业学科背景,熟悉专业领域的信息资源,又掌握各学科专业知识,了解专业人员的信息要求,并懂得如何评价、组织和传播信息,能够为专业人员提供信息服务的图书馆馆员。
学科馆员制度是指图书馆为延伸其服务功能而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指派学科馆员与某一学科或院系进行对口联系,负责该学科专业资源的组织、加工,提供该学科资源的导航,主动为该学科用户提供有针对性的文献资源服务并进行用户教育,即为特定读者提供深层次针对性服务的相关规定。
浅谈图书馆学科馆员的服务工作[摘要]文章对图书馆学科馆员服务工作的特点以及学科馆员应具有的相关素质的分析,阐述了做好图书馆学科馆员服务工作的有效途径,提出了建立图书馆学科馆员服务工作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图书馆;学科馆员一、学科馆员内涵与职责学科馆员是指掌握一门或几门专业学科知识,并精通图书情报知识,由图书馆委派的,专门与某一院系或学科专业建立联系。
相互沟通,主动地、有针对性地为用户提供高层次的文献信息服务,协助、参与教学、科研工作、帮助用户实现目标任务的图书馆员。
以人民大学图书馆为例。
学科馆员工作职责包括:1.学科信息联络:在图书馆与院系读者之间构建信息沟通渠道,与对口院系定期联系;及时将图书馆的资源及服务信息传递给院系读者,收集读者对图书馆的需求、意见与建议。
2.学科资源建设:参与学科馆藏建设策略的制定;参与学科资源选择;每学年做出学科资源使用情况分析与评价。
3.学科资源宣传:熟悉图书馆学科馆藏,并向学科用户进行宣传。
4.学科用户培训:定期对用户进行学科馆藏资源及服务利用方法培训。
5.学科信息导航:跟踪负责院系学科发展动向,了解院系的学科发展态势,收集、鉴别、整理、整合所对口院系的学科资源(包括馆藏资源及网络学术资源),以学科导航形式向院系推荐。
6.学科动态跟踪:根据学科发展情况,为学科用户提供定题信息服务;提供投稿指南帮助;提供科技查新帮助;提供论文收录引用帮助。
二、学科馆员应具备的素质学科馆员作为信息资源和学科专业用户之间的信息组织者和传播者,其娴熟的专业技能、丰富的实践经验以及先进的服务理念直接影响着信息传播的质量。
学科馆员必须具备扎实的图书馆学、信息学方面的专业技能和深厚的对口学科知识底蕴,了解、熟悉对口学科历史、现状、发展趋势、学术研究的前沿和热点问题。
这样才能更好地与学科用户进行学术上的交流和探讨,掌握他们的信息需求,深入地研究学科专业文献,进行专业信息的组织和开发,更有效地为学科读者提供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