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手种一株“遗落凡间的小精灵”非洲堇
- 格式:docx
- 大小:515.19 KB
- 文档页数:3
家庭盆栽非洲堇怎么养?花友分享非洲堇的养殖方法家庭盆栽非洲堇怎么养?花友分享非洲堇的养殖方法不久前就有写下非洲堇养殖方法的想法,可迟迟没下手,觉得还不够成熟不够确定,下面简单说说我的养非洲堇之路,供花友参考。
一、养植篇1、开头的几年断断续续地有养过一些缤纷非洲堇,印象最深一次是一个人傻呼呼地跑广州芳村买了九个非洲堇回来,然后依书拼命叶插繁殖,竟然成功了,当时两个字:兴奋。
在07年迎春节花市又买了一箱缤纷非洲堇回来,当时的缤纷品种真丰富,继续疯狂繁殖,然后一个夏天,牺牲得七七八八了,剩下不多的几个大苗。
2、一次偶然的机会加入了本地一个花友群,入群后发现自己手上的非洲堇真有点拿不出手,大户啊高手啊品种啊,让我惊叹于是积极参加群内的活动,不放过任何一次抢叶劫苗的机会,经过一年的努力,手上的品种丰富了好多,也得到大户们认可。
虽说借鉴了不少的方法及注意事项,可夏天还是会牺牲好多。
3、又过了一段时间,奇怪的事情发生了,本土的大户都放弃养非洲堇了,且说愿意转送于我,我当时真没敢一下子全接过来,因为自己真的没有把握能让它们在我家里安居,只拿了一小部分,过了一个夏天发现在自己手上的非洲堇还好,才敢把周边大户们的非洲堇接手过来,于是我就一下子变成了本土不多的非洲堇大户4、花友的信任与支持让我对养非洲堇变得更用心,一直在想没有空调费用预算的前提下怎样让它们在我家安然度夏,想到了这么一句话:瘦S的骆驼比马胖!数量多了,总有S剩下的,于是大力叶插啊繁殖啊忙得不亦乐乎。
那一年夏天过后奇怪的事情又发生了,这些密集叶插的苗竟然大部分安然在阳台度夏了,只是一些较老的母株及一些斑叶品种还是牺牲了。
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发现在度夏这个问题上小苗的抗性要比老苗强,群居的效果要比独居好,新土要比旧土好。
出于这次方法的小成功,非洲堇数量一下子上去了。
5、有了上一年的经验,第二年入夏前一个月,对所有的大苗砍头用新植料重新种,对个别品种继续叶插备份。
非洲堇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1、土壤:盆土要疏松肥沃,宜用富含腐殖质的土壤。
一般用腐叶土5份、园土3份、腐熟厩肥土2份,或腐叶土6份加沙壤土4份混合配制,也可用腐叶土、泥炭土、沙土各仍混匀配制而成。
2、浇水:浇水十分重要,早春低温,浇水不宜过多,否则茎叶容易腐烂,影响开花。
夏季高温、干燥,应多浇水,并喷水增加空气湿度,否则花梗下垂,花期缩短。
但喷水时叶片溅污过多水分,也会引起叶片腐烂。
秋冬,气温下降,浇水应适当减少。
3、阳光:非洲紫罗兰须要的光源强度约在~尺烛光之间,反射时间约8~12小时,如欲推动开花可以逐渐缩短光照时间至16小时。
户外直射光强度往往大于8,尺烛光,极易导致植株叶片受晒伤,而不适宜非洲紫罗兰生长。
然而室内光源的提供更多亦常严重不足,并使植株生长缓慢、不开花或徒长。
4、温度:喜温暖,生长适温为16~24℃,4~10月为18~24℃,10月至翌年4月为12~16℃。
白天温度不超过30℃,高温对非洲紫罗兰生长不利。
冬季夜间温度不低于10℃,否则容易受冻害。
5、浇水:浇水必须淡漠。
生长发育期间约10天施1次氮磷融合的浑浊有机肥液肥或无机化肥,但必须特别注意氮肥无法太多,否则叶片紫带很茂盛但开花很少。
为此,氮、磷、钾肥的比例以1:1:1为不好。
6、虫害:在高温多湿条件下,易发生枯萎病、白粉病和叶腐烂病,可用10%抗菌剂醋酸溶液倍液喷雾或灌注盆土中。
介壳虫和红蜘蛛在生长期常危害非洲紫罗兰,可用40%氧化乐果乳油借液喷杀。
(1)花盆大小必须适度。
由于非洲紫罗兰植株矮小,根系原产不甚广,应当根据植株大小,采用与之为重的花盆。
(2)选好培养土。
非洲紫罗兰要求疏松、肥沃的微酸性土壤。
盆栽时,可选用由6份腐叶土、4份沙土混匀配成的培养土,或者用腐叶土、泥炭土、沙土各1/3配成的培养土。
(3)光照必须适合。
非洲紫罗兰喜半阴。
若保洁地点过分老圃,就可以发生开花太少而色淡或只短叶不开花的现象;若光照太弱,又可以导致叶片变白,呈现出花刺现象。
& 簡介非洲堇African Violet又叫作非洲紫羅蘭,或聖保羅花,學名為Saintpaulia ionantha,為苦苣苔科植物Gesneriaceae。
非洲菫原產地在東非坦尚尼亞高原的森林裡,海拔大概有一千五百公尺,土質多為含有腐植質的砂質壤土,非洲菫就著生在森林裡的岩石縫中,在1892年被德國殖民地官員聖保羅男爵Baron Von Saint Paul發現,送了兩棵給在德國的父親,後來1893年男爵的父親又將花兒送給皇家植物園園長,當這花兒第二年在園中開花時,引起極大轟動,全世界植物學者皆注目,因為不知道她的芳名,德國著名的植物學家Hermann Wendlan便以『Saintpaulia』為非洲菫之屬名,以紀念發現者。
而其種名"ionantha"的拉丁文意是『似紫羅蘭的』,所以非洲菫也叫非洲紫羅蘭。
非洲堇一百多年來受到世界各地的園藝學家喜愛,由最初的少數品種,到現在已經培育出的上萬個品種,在歐美是風行已久的迷人植物。
她開花性強,植株不大,不佔空間,適應的溫度和人類相同,光線也不需太強,真是室內植物之后。
她的整個種植過程,從小苗到開花,皆可在室內進行,所以養花人隨時可將她擺在身邊,隨時呵護,欣賞。
非洲堇幾乎全年都會開花,花開謝了休息幾個月之後,又會開花,不開花時欣賞葉子也很美。
它的花色花型和葉型變化多端,讓收集品種的花友永遠不會覺得無聊單調,實在是值得大家都來種植推廣的室內花。
& 常見非洲堇的分類:1.迷你型:指植株直徑在15公分以下的品種。
2.超迷你型:指植株直徑在5公分以下的品種。
3.半迷你型:指植株直徑在15公分~20公分之間的品種。
4.標準型:植株直徑20公分以上的品種,非洲堇約有一半以上是這個類別。
5.懸垂型:這種品種特別容易長出腋芽,沒有一定的尺寸,以國際比賽對懸垂品種的審美標準,必須要有三個以上的生長點(分枝)才合格。
在非洲堇原生的24個品種中大多數為懸垂品種。
收到小苗一定要注意保湿,在脱盆运输中,苗的根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脱水,要让其尽快恢复就要采取必要的保湿措施,一定要用新的或经过高温或药物消毒的介质,第一次浇水一定不要太大,根很弱如果用水一泡就会烂根。
在温度15~26度的情况下,空气湿度在70%以上缓苗发新根最有利,如果空气湿度不够的话,最好有一个小整理箱或者是透明容器或袋子,玻璃缸什么的,拌土的时候加水,使泥土整个潮湿就可以把小苗种好后就不用浇水了,放在透明盒子里面保湿,一到两周时间等叶子精神了就可以稍微透透气了,白天26度以上不要全闷,打开一半盖子透气,只有在15~26度时可以盖上盖子,温度合适,湿度高恢复快,2周以后,植株精神些了,接下来也要注意湿度最好保证在50%以上,这样叶子会亮亮的,病虫害也相对要少。
但温度再28度以上的话最好不要闷,温度高相对湿度也会高的,室内正常情况下的湿度已经够了,闷了反而会烂叶,平时每天可以对着叶子喷个1.2次雾,这样可以提高局部空气湿度。
如果是买家要求连盆寄的话,当然是断叶比较厉害点的(这个风险是买家承担的),收到后想给植物换盆,那么请在收到花之后缓半个月到1个月的时间,让植物适应你家的环境后再换,而且温度在15~26度之间换比较合适,不然换了盆也有可能因为温度太低或太高而不能长新根,植物就一直很萎靡甚至死亡哦!土的配置:泥炭+珍珠岩+蛭石= 2 : 2 : 0.5 ((其中要说明的是蛭石的量,因为蛭石起到保水的作用,看盆的透气性来增减蛭石,如淘盆透气,可以加0.5的蛭石来保水,如是塑料盆种,那么可以减到0.25的比例放,如果用的泥炭很保水,那么就可以不放蛭石,发发得泥炭感觉不易吸水,所以可以放0.25比例的蛭石)堇的特点是根长满盆才开花,当然还要温度,空气湿度,光照度条件适合的情况下才开,但如盆用的太大,那么要长很久才开,而且盆太深,对根系生长也不好,不够透气。
如盆太小就是叶子还不多就开了,比较消耗养分。
非洲堇的养殖方法非洲堇,又称金边草,是一种常见的花卉品种,受到许多花友的喜爱。
非洲堇的生长习性比较强,适应性也很广,因此非常适合在家庭中进行养殖。
下面将详细介绍非洲堇的养殖方法。
一、土壤要求非洲堇的土壤要求比较苛刻,必须有良好的透气性和保水性,而且要求比较疏松。
可以选用营养丰富、细腻柔软、透气性好的土壤为栽培基质,如腐叶土、沙土、泥土、膨润土等。
还可以在基质中添加适量的腐熟有机肥,做到肥水适度,以利于非洲堇的生长。
二、光照要求非洲堇属于喜欢光照的植物,需要较多的日照,因此要放在光线充足的位置。
但是也不能暴露在强烈的阳光下,容易被晒伤,影响生长。
三、温度要求非洲堇适合生长在温暖湿润的环境中,避免遭受严寒或高温的侵袭。
一般来说,最适宜的生长温度是20℃左右,过低或过高都会对它的生长造成不良影响。
四、水分要求非洲堇对水分要求较高,但不能浇水过多,容易导致根部缺氧。
一般来说,夏季需要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能过于浇水,太多的水会使根部缺氧而引起烂根。
冬季较低温度下要减少浇水量,防止叶子发黄和紫斑现象的发生。
五、施肥要求非洲堇对肥料的需求量适中,一般每个月施一次液体肥或固体肥。
可以选用一些含有氮、磷、钾等微量元素的肥料,如NPK复合肥、腐熟有机肥等,须注意浓度控制,过浓不利于根系的吸收,过稀则影响植物的生长。
六、繁殖方法非洲堇的繁殖方法主要包括扦插、分株、插枝和播种。
扦插是比较常见的繁殖方式,可以在生长期剪去顶芽,挑选健康的芽插入到含有腐叶土和沙土的培养土中,不要过多浇水,以免烂根。
分株则是将植株根系分成若干份,重新进行移栽和养护。
插枝和播种则需要一定的技术和经验。
家庭栽培xxxx非洲紫罗兰又名非洲堇,为苦苣苔科、非洲紫罗兰属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茎极短,叶基生,呈莲座状排列,叶柄长,叶片卵圆形、心形或椭圆形,长6厘米至8厘米,叶面粗糙,绿色或墨绿色,背面淡紫红色,全缘或具粗齿,全株长有白色短毛。
花生于叶腋,2朵至8朵群生,小花直径2厘米至3厘米,有单瓣也有重瓣、半重瓣,花色有白、粉红、紫、紫红、蓝等多种颜色。
在适宜的条件下,能整年持续不断地开花,不受季节的限制。
适合用小盆栽种,点缀案头、窗台等处,玲珑典雅,颇有特色。
非洲紫罗兰原产非洲的东部,喜温暖湿润的半阴环境,若阳光不足,就会出现开花稀少而色淡,甚至只长叶不开花的现象,而光照过强又会造成叶片发黄、枯焦。
因此,可放在光线明亮又无直射阳光处养护,生长适温16℃至24℃,冬季不得低于10℃,栽培中要避免温度暴升暴跌,否则植株很容易死亡。
夏季要求通风凉爽,除防止烈日暴晒外,还要避免闷热高温等不利于植株生长的环境。
平时浇水不宜过多,要等盆土稍干时再浇水,盆土积水往往是引起植株腐烂的主要原因。
生长期每7天至10天施一次腐熟的稀薄液肥或复合化肥,肥料中氮肥含量不能太多,否则叶片长得很繁茂而开花不多,特别是在出现花蕾时适当多施磷、钾肥,可使花大色艳。
冬季低温和夏季高温时都要停止施肥。
注意浇水、施肥时要避免水、肥洒在叶面上,也不要经常向叶面喷水,这是因为水滴长时间滞留在叶毛间,叶片会产生难看的黄斑,甚至腐烂。
但为增加空气湿度,可在植株周围喷水,如果空气流通,蒸发较快,也可向叶面喷少量的水,所喷的水应与室温接近,不可过于冷凉。
每年春天换盆一次,因植株不大,根系分布不广,花盆不宜过大,可根据植株的大小,选用与之相称的花盆。
盆土要用疏松、肥沃的微酸性土壤,可选用腐叶土3份、沙土2份混均配制,或者腐叶土、草炭土、沙土各1份配成的培养土。
植株栽培两年后,长势减弱,可繁殖新株,对老株进行更新。
非洲紫罗兰的繁殖常用叶片扦插,在18℃至25℃的条件下全年都可进行,方法是剪取生长健壮的带柄叶片,将叶柄的1/2至1/3插入沙质土壤中,保持介质湿润而不积水和稍高的空气湿度。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非洲堇的养殖方法及注意事项非洲堇怕高温,喜欢温暖、半阴的生存环境,养殖非洲堇是一门很大的学问下面小编整理了非洲堇的养殖知识,希望对你有所帮助!非洲堇的养殖方法温度非洲堇喜欢温暖的环境,生长适温为16-24℃左右,4-10月为18-24℃,10月到第二年4月为12-16℃。
高温不利于其生长,一般白天温度不宜超过30℃。
冬季的夜间温度不能低于10℃,不然易发生冻害。
光照非洲堇喜欢半阴的生长环境,适宜在散射光下生长。
夏季适当进行遮阳,避免造成非洲堇叶片晒伤,保持叶色青翠。
不过如果室内光照长期不足,会使非洲堇生长缓慢、不开花或是徒长。
浇水非洲堇较耐湿,保持土壤湿润,早春温度偏低,浇水不宜过多,避免造成茎叶腐烂。
夏季一般在傍晚浇水比较好,平时多浇水,并通过喷水来增加周围环境的空气湿度,不然花梗会下垂,花期时间会缩短,需要注意喷水时要尽量避免叶片溅上过多水分,及时擦干净,否则也会引起叶片的腐烂。
秋冬气温逐渐下降,浇水适当减少。
施肥做到淡肥勤施,在非洲堇的生长期间,一般每隔10天左右施一次肥,肥料以氮磷结合的稀薄腐熟液肥或是复合化肥为宜,切忌施氮肥过多,否则会出现叶片繁茂而开花少的现象。
一般氮肥、磷肥和钾肥的比例以1:1:1为宜。
土壤非洲堇喜欢疏松肥沃的土壤。
一般可以用腐叶土混合沙壤土配制而成,或是用腐叶土、泥炭土及沙土混匀配制。
注意事项在高温多湿的气候条件下,非洲堇往往容易发生枯萎病、白粉病及叶腐烂病危害,此时可以施用10%抗菌剂401醋酸溶液1000倍液通过喷雾或灌注于盆土内的手段进行防治。
非洲堇的虫害有介壳虫与红蜘蛛,往往发生于植株生长期,可以喷施40%氧化乐果乳油1000借液以防治虫害。
非洲堇需要阳光吗养殖非洲堇,需要满足充足的光照。
一般比较好的光照条件就是有充足的散射光线,具体的讲就是有明亮的光线,但是却不是阳光直射。
非洲堇非洲堇非洲堇又名非洲紫罗兰,为苦苣苔科非洲堇属植物。
非洲堇小巧玲玫,花色斑斓,极富诗意,是国际上著名的盆栽花卉,在欧美栽培特别盛行。
非洲堇自法国人于1893年在非洲发现后,直到20世纪初才发现它在适宜的环境中能全年开花不断,而且适应空调环境。
20世纪30年代非洲堇在美国已十分流行,40年代已选育出许多间色和重瓣品种。
至今,非洲堇在美国已成为主要生产的盆栽花卉,在家庭中栽培十分普遍,而且许多新品种由业余爱好者所创造。
非洲堇- 简介非洲堇花色:白·粉菊·红·紫等花期:春~秋花语:微小的爱非洲堇亦称非洲紫罗兰。
苦苣苔科(Gesneriaceae)非洲紫苣苔属(Saintpaulia)植物。
非洲堇属(学名:Saintpaulia),也称作非洲紫萝兰,当中共6个品种,是苦苣苔科下的一属,广泛用于裁培园艺等。
原产热带非洲东部高海拔地区。
植株小,被毛,草本,通常无茎。
叶密集簇生,具长柄。
花两侧对称,紫绛色、白色或粉红色。
全年大部分时间开花。
喜温暖、阴湿和半阴环境。
不耐寒,夏季怕强光和高温,冬季需充足阳光。
宜肥沃、疏松和排水良好的腐叶土或泥炭土。
可用播种、扦插和分株繁殖。
播种,以9、10月室内盆播为主,发芽适温20~25℃,播后20—25天发芽,一般播种至开花需180-200天。
扦插,主要用叶插,花后选择健壮叶片,叶柄留2cm剪下,插入沙床,温度18-24℃,插后20-22天生根,60天后长出幼苗。
从扦插至开花需120—150天。
分株,在春季换盆时进行。
常见枯萎病、白粉病和叶腐烂病为害,可用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洒;虫害有红蜘蛛、粉介,用40q乐果乳油2000倍液喷杀。
非洲堇最迷人的,是植物本身贴近人性的生活方式。
非洲堇喜欢跟人一样的环境,「最适宜人生长的地方,就是最适合非洲堇生长的地方」,适合置于阴凉通风处,属于半阴性植物的非洲堇怕热,不可让阳光直射,容易晒伤,夏天最好置于有空调的办公室,保持通风。
亲手种一株“遗落凡间的小精灵”非洲堇
如果有那么一天,有幸来到非洲的乌森布拉山脉,看见犹如点点繁星的非洲堇,绚烂的绽放于山中时,你一定会以为误闯了精灵的世界。
公元1892年,德国人圣保罗男爵就一次这么特殊的经历。
郊游时,他在石灰岩的石缝中发现了这种开蓝花的植物,小巧玲珑,花色斑斓,令人迷醉,于是他把种子寄回德国,给同样喜好园艺的父亲。
父亲又将繁殖出来的非洲堇植株赠送给他的好朋友——时任德国王室植物园长的温德伦。
温德伦不仅将这种植物栽培至开花,而且确认了这是在欧洲大陆未曾被发现过的新植物,把它编入苦苣苔科,因为花形类似紫罗兰,所以非洲堇也被称为非洲紫罗兰,1893年第一次在德国花展中亮相时,被喻为“最有趣的植物”,并在欧洲引发了一场非洲堇的种植热潮。
作为一枚“堇粉”,想和大家分享下当时欧洲人种植非洲堇的乐趣,只需要四个步骤,就能轻松搞定,感兴趣朋友一起动手试试吧!
第一个步骤,准备好扦插所需的母本植株,然后取叶,挑选一片肥厚健壮无病虫的老叶进行叶插繁殖,叶柄留2厘米长剪下,稍晾干。
非洲堇叶插四季均可。
图1
第二个步骤:准备一个育苗杯,如果没有合适的器皿,喝完酸奶的杯子是一个不错的选择,里面装满扦插要用的珍珠岩介质,用水浇透。
图2
第三个步骤:把剪下晾干的叶片插于湿润的珍珠岩土壤中,待这些工序完毕后,接下来的任务就是耐心等待!期间,别忘了给我们的叶插苗晒晒太阳,浇浇水。
图3
第四个步骤:只要精心呵护,两个月后,叶插苗就会长出小叶子。
这时,根系已经很发达,叶片不在为其提供营养,为此,我们要将他们移入与植株大小相称的花盆中,以腐叶土或松针土为主。
大约5、6个月后,就会不负所望的长出第一个小花苞。
图4
最后,围绕着光、温、水、肥四大要素,为大家总结几个要点:光,忌直射强光,间接的阳光,才是它的理想的光度。
温,非洲堇适合的温度也就是人感觉舒适的温度。
水,适量为宜,水温与室温尽量接近。
肥,盛夏寒冬禁肥。
为保持株姿匀称秀美,当叶片过于繁茂时,适当疏剪,保持花叶清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