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盆景介绍
- 格式:ppt
- 大小:17.20 MB
- 文档页数:124
什么是山水盆景?山水盆景的形式有哪些?山水盆景,是传统盆景种类的一个分支,主要包括了:山石盆景;水石盆景;旱石盆景;树石盆景。
通过对名山大川,悬崖峭壁,湖光山色等的观察作为模本,巧妙的利用,山石,绿植,进过细致的加工,巧妙的构图,布置在小小的盆钵之间。
展现峰峦叠嶂,山青水秀,名山胜迹等景色。
将平面山水画改做成立体的形式。
山水盆景的构图:山之体,石为骨,树木为衣,草为毛发,水为血脉,寺观林落桥梁为装饰。
石本顽,树活则灵。
树不可繁,要见山之秀丽。
丈山尺树寸马豆人。
通过立意和构图,经过精心的布置,展现自然的风光。
山水水盆景的石头摆放哪一些细节?•(1)孤峰式:寻找连体或者体积较为长瘦的石头。
高位有突兀,石头样式比较直立能突出山势的耸立险峻的石材。
直立在花盆上(一般不采用正中摆放)。
•(2)组合式:寻找有高低相称的石头,或是三个或者是五个。
按照高低,远近,主宾,的轻重势不同摆放。
布局到浅盆中。
石头多聚少散。
山势有平缓连绵的感觉。
山型的变化不大,突出石头的前后,大小,参差有秩。
•(3)疏密组合式:又称作“全景式”。
寻找的石头不需要太大,但是小中也要突出大小的比例。
将石头或三个一组,或五个一群,散开的布局在浅盆中。
主要表现为,岛屿,群岛,等大画面风光。
每一组按照最大的为主峰,其余的最陪衬,疏密有秩的摆放在浅盆的每个角落。
山水盆景的表现方式有哪一些?(1)湖畔式:在图中规划出旱地和水面。
按照水面和旱地的布局可以,一般是水少旱多。
大约石头布置的旱地为2/3,留白的位置为1/3,旱地可以侧重于浅盆黄金比例位置。
石头土壤为旱,留白轻舟为水。
(2)岛屿式:石头的摆放,三面留白,四面留白,石头较为低矮,放到浅盆上。
石头和花盆面的颜色,出现较大的差异,然后岛上栽种小绿植,空白位置上,摆放石头。
意境,岛礁略高于盆面,四面留白处放上轻舟,意为水面。
(3)峡谷式:石头的摆放左右一高一低,两山间流出一个夹缝,夹缝中位置留白,前宽后窄。
中国山水盆景中國的山水風景世界聞名,可說無山不秀,有水皆麗。
中國人對大自然,是以天地為心的態度去接納自然。
因為嚮往與喜愛,所以就想接近、想在家中也能分享到大自然的山光水色;於是便採用紋理不同、外形優美、千姿百態的石材為主,綴以樹木、亭樹、舟橋、人物、鳥獸、青苔等;經精巧的構思,運用縮龍成寸的藝術手法,將大自然中的美景,巧妙地佈局成一幅幅的山水景觀,放置於淺水盆中,讓山水相映,渾然成一體,因而創作的盆景稱「山水盆景」。
室內有了「山水盆景」,人們可生活在「咫尺之內瞻萬里之遙,方寸之中辨千尋之峻」的聯想中,享受到太華千尋與江湖萬里之樂。
「山水盆景」的種類山的名目有巔、嶺、岫、崖、巖、巒等。
依其形態的不同,各有特色;或挻拔、或嵯峨、或磅礡、或渾厚、或顧盼、或朝揖,均極富情趣。
山水盆景依構造佈局可分為:獨峰式、雙峰式、群峰式、海島式、懸崖式、峭壁式、峽谷式、溪澗式、劍山式、段層式、瀑布式、湖沼式等。
山水盆景依其製作形態可分為:盆中盛土無水者稱「旱盆景」;置於水盆中,無陸地的稱「水盆景」;有陸地又有水者稱「水旱盆景」;有土無水,以細砂象徵水面的稱「旱盆水意」。
山水盆景依其視覺感有謂三遠:自近山望遠山謂之「平遠」,自山下仰望山巔謂之「高遠」,自山前而窺山後的則謂之「深遠」,指自然中的山水有高度、深度、寬度變化之意。
如何選擇石材中國人是個愛山愛石的民族,原因是石性堅硬不移,長存天地之間,其形狀崢嶸雄奇,並深具藝術性。
大自然中的石,因其結構成份不同,本身已有各種不同的造形,又經風、雨、冰、霜及河中砂割水磨,所以其質地、皴法、石皮與石肌都不同。
地球表面的岩石依其形成的原因可分為:火成岩、水成岩、變質岩三種。
石依其質地可分為硬石及鬆石:硬石質地堅硬,如鐘乳石、、硯石、龜紋石等,硬度在四度半以上,六度以下,以有重量感,石質的凝結度高,質地緻密、圓滑者為佳;鬆石如砂積石、砂片石,石質疏鬆,較軟,容易風化及破損。
又依其石面的「藝」包括:石皮與石肌石受沖擊,石皮較軟部分自然脫落成石肌,較硬部分則變成圓滑而有光澤。
山水盆景介绍范文山水盆景是中国古代艺术的一种形式,是在小巧的容器中创造出山水景观的一种表现艺术。
其以寓意丰富、造型精美的特点,在世界范围内都享有很高的声誉。
在中国的园林艺术中,山水盆景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表达方式,它能够将大自然中的形象缩小成为一幅生动的画面,使人们可以在有限的空间中体验到无穷无尽的景致。
山水盆景通常由三部分组成:岩石、水景和植物。
岩石是山水盆景的核心,它代表着山脉和山水的形状。
岩石的形态、质地和颜色都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它能够塑造出山脉的气势和山水的神韵。
水景则是通过小型的池塘或水流来展现山水的水域部分,水的涌动和清澈的反射都能够增加山水盆景的生命力。
植物则是山水盆景中的点缀,通过树木、花草等植物的种植和造型可以丰富山水盆景的色彩和层次感。
在山水盆景中,岩石的选择和摆放是关键的步骤。
岩石的选择应该符合整体景观的气质和主题,具有优美的形状和色彩,能够体现出自然界中的山脉和山水的特点。
在摆放岩石时,需要注意它们的位置和间隔,尽量避免形成单调的线条,通过改变高低、倾斜的角度来创造出不同的立体感和层次感。
岩石之间的空隙可以用来种植小型的植物,增加景观的丰富性。
水景的设计要考虑到水的自然流动和池塘的形状,通过水的流淌和池塘的凹凸来创造出山水盆景中的水域景观。
通过运用不同的泵和喷嘴技术,可以使水在山水盆景中形成瀑布、小溪甚至是涌泉等形式,增加山水盆景的动感和灵气。
在水景的周围可以种植芦苇、莲花等具有水生特点的植物,进一步点缀山水盆景的美丽和和谐。
植物在山水盆景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它们可以增加景观的色彩和纹理,使整体景观更加丰富。
在选择植物时,需要考虑其适应能力和抗病性,选择能够在室内环境中生长良好的植物,比如悬崖松、榕树等。
植物的摆放要根据它们的生长特点和大小进行合理搭配,营造出层次丰富的景色。
同时,还可以通过修剪和造型来塑造出树木的形状,使其与岩石和水景相得益彰。
山水盆景不仅仅是一种艺术表达的方式,它还具有非常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寓意。
我国主要盆景艺术流派及其特点精华版盆景艺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源远流长,丰富多样。
下面将介绍我国主要盆景艺术流派及其特点,展示中国古代智慧和审美价值。
1.山水盆景山水盆景是我国盆景艺术的代表之一,主要以山、水、云、石等自然元素为主要构成要素。
这种盆景追求自然的美,注重造型、线条和空间的表现。
山水盆景强调“写意”,追求“以胸襟、目光、智慧包容四方,并以审美的态度塑造质朴而又精致的自然景观”。
2.叠山盆景叠山盆景,又称为重山盆景,是模仿真山景观的一种盆景艺术形式。
它通过选用特殊的石材、树木和植被,运用层层叠石法、造型法等技巧,构建出一个有层次感和虚实感的山体景观。
叠山盆景特点是造型灵活多变,以石头的堆叠为主要手法。
3.花鸟盆景花鸟盆景是将花草和小鸟放置在盆景中,以展现自然和谐的盆景艺术形式。
花鸟盆景注重色彩、花瓣纹理等自然元素的表现,并且通过鸟类的装饰元素来增加艺术感。
传统的花鸟盆景多采用细长型的花盆,使整体形式更加纤细和柔美。
4.佛教盆景佛教盆景是以佛教文化为背景的盆景艺术形式。
它通过选取有着佛教寓意的植物、石头和水景等来构建一个具有佛教氛围的盆景场景。
佛教盆景注重营造专注、寂静、悠远的环境,追求超脱尘世的情境。
5.宫殿盆景宫殿盆景是模拟仿真宫殿景观的一种盆景形式。
它以石头、树木、建筑等元素塑造出具有宫殿特色的景观,以宫殿的壮丽和华丽为主题。
宫殿盆景注重颜色和形状的对比,以及金碧辉煌的构建,展现了中国宫廷文化的独特魅力。
总体而言,我国主要盆景艺术流派追求自然与人文的结合,注重表现自然美与精神美的统一、每一种盆景流派都有独特的表现手法和审美特点,反映了中国古代智慧和审美价值观。
这些盆景艺术流派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园林艺术的瑰宝,值得我们保留和传承。
中国盆景欣赏及制作技艺之四——山水盆景(二)山水盆景1.山水盆景的定义以各种山石为主要材料,经过精心选择和加工造型,模仿真出真水的天然景色,装饰于咫尺盆里,展现悬崖绝壁,险蜂幽壑,翠峦碧涧等山水风光,犹如立体的山水画。
在浅口盆中以石为主,配置草木,概括再现祖国的锦绣河山,所谓“一峰则太华千寻,一勺则江湖万里”,这种“缩地千里”,“小中见大”的艺术造型,可明媚秀丽,或崔巍雄伟,是山石盆景的特色2.山水盆景的类型这类盆景又分为水盆、旱盆、水旱盆三种。
山石置于浅口水盆中,盆中贮水,表现出有山有水的景物,称为“水石盆景”;由石置于浅日旱盆中,盆中盛土:表现无水的天然山景,称为“旱石盆景”。
近年来,盆景艺术工作者吸取了贝雕、挂屏等工艺品的某些长处,创作了一种可以挂放在墙上的盆景,称作“挂壁式”盆景。
这就是将盆钵平挂在墙壁上,里面镶嵌山石,并置土栽种各种耐阴植物。
(1)水盆景水盆景以水石为主,山石搁置水中。
(2)旱盆景旱盆有土有石而无水,土石常作山形,根据山形、地貌构成草原林木或沙丘绿洲,有些旱盆虽不用水,或用白色细石粒代水,这种盆景称为旱盆水意。
另一种是水旱盆,盆中有土有水,有山有林,生意浓郁。
(3)水旱盆景它是介于树木盆景与出水盆景二者之间的另一类盆景形式,是以树木、山石、人物、水、土为材料,采取山石隔开及各式各样的树景。
自然界的景物,往往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水旱盆景的特点正是在于能再现这种完整的景观。
因此,自然气息较为浓厚。
如果再适当地安置一些人物,建筑等小配件,还可表现出一些富有生活情趣的题材,如清溪垂钓、柳塘放牧等等。
山石多采用硬质石料。
树木选用于矮叶小的树木,如五针松、真柏、短叶罗汉松、六月雪、榔榆、虎刺等。
水旱盆景在布局时,可以植物为主体,也可以山水为主景,但必须协调统一,成为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
不论哪一种山水盆景都必须配植草木,否则盆景就缺乏生机,即使水盆中的石山,也必须配置树木,不然就成了一般的工艺美术品或石玩。
山水盆景九式▲孙郡摄影作品《生命清供之云烟飘渺》▲乔红根作品《去天》(木化石,盆长120cm)山水盆景又称山石盆景,是以石头为主体,通过锯截、雕琢、拼接等手法,配置植物或摆件,在浅盆中注水,典型地再现自然界山水景观神貌的艺术品。
山水盆景依峰数和峰形可分为孤峰式、偏重式、立山式、斜山式、横山式、悬崖式、峡谷式、开合式、群峰式等九类。
1孤峰式▲钱建港作品《倚空石壁》多用于表现主题鲜明、景物集中的自然近景。
盆中孤峰耸立,雄伟险峻,构图简洁明快。
盆内一般只放置一块经艺术加工的形态优美、体态高大的山石。
如感到一块较高的山石单调,可用几块矮小的山石,放置在盆内适当的位置上,加以衬托。
但衬石和独峰大小相差要悬殊。
独峰盆景常用正圆形、椭圆形盆钵。
2偏重式▲张宪文作品《岱宗烟霞》(小叶冬青、龟纹石)▲乔红根作品《驼峰探海》(云雾石,盆长50cm)▲仲济南作品《晴空日照枫叶红》(绿松石,盆长40cm)两组山石分置于盆的两端,一端为主,一端为次。
两组山石在体量上差别很大,明显有所偏重,多用来表现雄伟挺拔、峭壁千仞、山势险峻的自然山景。
3立山式▲黄大金作品《赤壁交响曲》▲乔红根作品《奇峰恋云》(木化石,盆长50cm)各峰石的纵轴及皴纹线都垂直于或基本垂直于盆面,多表现山峰险峻、挺拔壁立的景象。
这种立面造型形式可与平面布局中的任何一种形式相配合。
4斜山式▲靖江市东华园林公司百蔚园花圃作品《渔舟归帆》(溪水石)▲乔红根作品《危崖出云》(风砺石,盆长120cm)山峰重心都向一侧倾斜,危而不倒,座座山峰犹如呼啸而上的排浪,又似汹涌澎湃的急流,具有较强的动势感。
斜山式盆景的主要特点是稳中有险,静中寓动,在山水盆景中别具一格,主要用于表现自然界江河峡谷的景色。
5横山式▲杨建成作品《山居》(米叶冬青、青石)山石长轴及皴纹线平行于盆面,山石成层叠状构图。
6悬崖式▲骆祖建作品《幽居在空谷》(锦屏磷石)▲仲济南作品《横空出世》(浮石,70cm×35cm)表现自然界悬崖绝壁、挺拔险峻、峭壁耸崎的景色。
山水盆景的概念
山水盆景,这一独特的艺术形式,源于中国传统文化,是盆景艺术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它以山石为主要材料,巧妙地再现了祖国的锦绣河山,展现出大自然的壮丽景色。
在浅口盆中,山水盆景通过精湛的雕刻技艺和细致的构图,将悬崖峭壁、湖光山色、溪流瀑布等自然风光浓缩其中,让人仿佛置身于壮丽的山水画卷之中。
山水盆景的特色在于其“缩地千里”、“小中见大”的艺术表现力。
它以精湛的雕刻技艺和巧妙的构图,将自然山水的美景浓缩在小小的盆钵之间,让人在欣赏时感受到大自然的壮丽与美丽。
同时,山水盆景也是传统盆景种类的一个分支,与树木盆景、花草盆景等相互辉映,共同构成了丰富多彩的盆景艺术世界。
在制作山水盆景的过程中,创作者需要对自然山水进行深入的观察和研究,寻找其独特的韵味和美感。
他们需要利用各种山石、绿植等材料,通过精细的加工和巧妙的构图,将平面山水画转化为立体的形式。
这需要极高的艺术造诣和精湛的雕刻技艺,同时也需要创作者对自然美学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总之,山水盆景是一种充满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的艺术形式。
它通过精湛的雕刻技艺和巧妙的构图,将自然山水的美景浓缩在小小的盆钵之间,让人在欣赏时感受到大自然的壮丽与
美丽。
同时,山水盆景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它将继续传承下去,为世界文化艺术的发展做出重要的贡献。
什么是山水盆景它具有什么特点
山水盆景是在浅口盆中,以山石为主要造景材料和主要构景物。
配植草木点缀亭、桥、船等配件。
以风景为表现对象,模仿自然界的山水之貌,概括再现祖国的锦绣河山,创造性地加工制成或明媚秀丽,或巍峨雄奇的盆景。
其所具特点简介如下:
(1)山水盆景又称为立体的山水画。
它表现的自然景色的对象范围要比树桩盆景所表现的景面大,而且更为广阔。
“一峰则太华千寻,一勺则江湖万里”。
山水盆景就是以小见大,以假作真的手法来进行艺术造型的。
山水盆景是真山真水艺术再现的一种表现形式。
从事山水盆景创造必须对真山真水进行研究和了解,也就是说,首先要从真山真水入手,再过渡到艺术的山水。
要达到由真到假。
以假代真,假胜于真的境界。
(2)根据山水盆景的表现内容不同,一般区分为诗画盆景和写实盆景两类:①诗画盆景。
主要摹写或组造诗画似的景象或意境。
有两种表现形式,一为人屋盆景,以布置人物屋宇等为主,来表现诗情画意;二为野趣盆景,是以山林野景的表现为主,一般不布置人物屋宇。
②写实盆景。
主要摹造自然山水风景。
(3)为了使山水盆景具有自然山水的真实性和形象性,不论哪一种山水盆景都必须栽植点缀细小的植物。
即使水盆中的石山也应配置树木,只有配植了植物,山水盆景才具有生意,一盆毫无植物的山石,
不能称其为山水盆景。
山水盆景一览灵山多秀色绿天然v出品· 转载请注明出处不同于一般盆景艺术的赏枝观花品果,山水盆景,以观赏岩石为主,浓缩天地,令人赏心悦目。
浅盆一座,名川大山,顷刻之间,一览无余。
方寸之间,浓缩奇峰异峦、高峡飞漾、百嶂千峰、洞幽奇景种种壮观景象。
这是山水盆景的独特魅力——气势磅礴。
对比对比手法,在山水盆景里被运用得炉火纯青。
看似简单的摆置,却需精雕细琢,方显典雅高贵。
虚实、动静、大小、高低、疏密、隐显……切忌平淡无奇。
主峰突兀峭峻,则有众山拱护。
一高一低,则可以低衬高;一大一小,则能以小见大;一远一近,则能以近显远。
自然山水盆景是模仿自然而创造,需符合自然山水的气势。
虽出自人工雕琢,却不可显现斧凿的痕迹。
山有高低,坡有陡缓,崖有峭险,洞有大小,岸有曲折,树有疏密参差,草苔有秀丽疏落,山水盆景的一峰一峦,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是源于自然之景。
创作,让山水盆景拥有了高于自然的艺术价值,但违背自然规律的摆置,难以给人视觉上的美感和舒适。
点缀顽石因树活而灵动。
山石雕琢再好,如果无草无树,没有一点人类活动的迹象,秃岭荒山将显得呆板冷清,毫无生机。
而山水盆景常置于庭院家宅之中,如荒山秃岭无生机点缀,则有穷山恶水之嫌,从风水角度看并不吉利。
在盆面铺苔或种植小草,在山石上栽种树木,在川流之间放置船只,在陡峰背后露出小亭。
这些不起眼的点缀,让盆景内容更加丰富,画面更加完善,拥有了生活的气息。
点缀的树木与山石之间,应符合“丈山尺树”的比例关系以及“近大远小”的透视关系。
山水盆景的花木须与山石融为一体,少而精的点缀,可达到锦上添花的效果。
山水盆景的布置常与书画、工艺品等相配。
置于茶几,可为居室添活力;置于琴架,能为乐曲增诗意;置于书架、博古架,能为书房添文雅。
国画中常有松石、竹石、梅石及兰石图,山水盆景可仿照画意,巧妙安排,彰显独特的诗情画意和山林情趣。
-。
山水盆景的优秀流派--靖江盆景靖江山水盆景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襟江近海,承南衔北,既得小桥流水、躬耕自足的生态,又有大江东去、追潮逐浪的胸襟,兼收并蓄的包容性,使靖江平和、淳朴又不乏进取之志。
靖江山水盆景充满了特有的人文韵味。
靖江古称马洲,位于滔滔长江之滨,人杰地灵。
靖江山水盆景就发源于此。
靖江山水盆景走出国门,在德国波恩国际园艺博览会上获得大会金牌奖项,此后又先后在德国、英国、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举办靖江山水盆景展览和展销,深受各界欢迎并给予高度评价。
国家邮电部专为靖江山水盆景发行了一套邮票。
靖江山水盆景用料大胆,创意新颖。
从单纯的斧劈石、砂积石,到松化石、雪花石、灵璧石、钟乳石、英德石、海母石、鸡骨石……靖江山水盆景的石谱已有三十多个品种。
把山川江海的石头变为包孕大千的艺术品,更需要精心构思、巧妙设计和细腻的加工制作。
靖江山水盆景在运思构图上的突破着重于意境的描绘,呈现隽秀清雅,小中见大的风格。
下面就跟着小编一起往下划。
作品名称:《岁月峥嵘》石材:白玉石作者:盛定武作品名称:《溪山秋色图》石材:白玉石作者:尹小骏作品名称:《神峰争晖》石材:五彩石作者:许江作品名称:《赤壁泛舟》石材:松化石作者:钱建港作品名称:《秀岚烟雨》石材:水溪纹石作者:展金涛作品名称:《劲松化石立苍穹》石材:风化石作者:钱建港作品名称:《剌破青天》石材:风化石作者:朱文博青山浮水,山水相依,茂林翠竹,竹排悠悠,确是“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
作品名称:《漓江翠影》石材:木纹石作者:钱东作品名称:《壁立千仞》作者:朱金山作品名称:《翠碧排空江又开》作者:展金涛作品名称:《天柱朝辉》作者:刘小荣蓝天碧水,波光粼粼,云山叠彩,水天一色,描绘出海市蜃楼如诗如画般的梦幻。
作品名称:《云山叠彩》石材:五彩石作者:钱建港作品名称:《巫山十二峰》石材:钟乳石作者:朱文博作品名称:《沁园春·雪(局部)》;在“2017中国(靖江)山水组合盆景邀请展”中,展金涛大师创作的这件作品获得金奖。
赏邮话盆景(下)山水盆景“翠崖红栈郁参差,小盆初程景最奇。
”陆游的这两句诗,凝练了山水盆景的特殊美感。
山水盆景也称水石盆景,以山石(或山石代用品)为主要造型材料,将山石进行雕琢、腐蚀等艺术处理后,布置在雅致的浅盆中,植上小树、苔藓,缀以亭榭、舟桥,构成自然山水的浓缩景观,以咫尺千里、意境深远取胜。
山水盆景作为大自然的缩影,它与中国山水画、山水庭园建筑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1996年发行的《山水盆景》邮票(志号1996-6),6枚邮票画面的山水盆景,均取材于以兰花和山水盆景著称的江苏省靖江市人民公园。
这些盆景将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壮丽景色“缩微”再现于咫尺之间,让人足不出户即可领略绝妙山水,观之如身临其境,遐想无限。
漓江翠影(作者:钱东)采用“木纹石”材料制作,盆长100厘米、宽60厘米、高46厘米。
作品巧妙地将漓江山水风光浓缩在盆景之中。
秀山峻峰耸立,奇草异木葱茏,小小的竹排在碧波粼粼中泛游,一派“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的诗情画意。
神峰争辉(作者:许江)采用“红斧劈石”材料制作,盆长130厘米,宽55厘米、高68厘米。
海边奇峰陡立,峰巅映日通红,山脚迂回曲折,远方礁石点点,忽隐忽现,近处植物披翠,亭台点缀,俨然一幅明清山水画图。
雪融江溢(作者:朱文博)采用“雪花石”材料制作,盆器长220厘米,宽72厘米、高148厘米。
利用雪花石天然形成的黑白相间的纹理,人工雕琢出奇景画面:雪峰陡立,刺破青天,冰雪消融,流水潺潺,似一幅北国春光图景。
鹰嘴奇岩(作者:钱建港)采用“灵壁石”材料制作,盆长120厘米,宽40厘米、高48厘米。
灵壁石玲珑剔透,叩之有声,是石谱中的上乘石料。
作品布局简练而主题鲜明。
一泓清流碧波涟漪,一只巨鹰飞峙江边,鹰喙临水倒挂,舟船穿行其间。
栩栩如生,巧夺天工。
岁月峥嵘(作者:盛定武)采用“千层石”材料制作,盆器长120厘米,宽50厘米、高50厘米。
山岩斑驳,层叠万千,是岁月磨难的印记;而绿树活泉点缀,动势飞扬,又是活力四射的生命高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