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性溃疡穿孔172例诊治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159.96 KB
- 文档页数:2
急性消化性溃疡穿孔的临床治疗分析摘要】目的:探讨急性消化性溃疡合并穿孔的手术治疗方法及效果。
方法:对60例消化性溃疡穿孔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单纯缝合修补,治疗组胃大部分切除术,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两组临床患者均治愈出院,随访1年,治疗组无溃疡复发。
消化性溃疡穿孔修补的对照组溃疡复发12例,再次行Ⅱ期胃大部分切除术。
结论:对消化性溃疡反复发作,手术耐受力佳的患者,发生急性穿孔以胃大部分切除Ⅰ期根治术的方法为主,疗效确切,可避免Ⅱ期再次手术、长期服药。
【关键词】消化性溃疡;穿孔;治疗;在上消化道溃疡各类并发症中,上消化道穿孔是其中发病率较高的一种,同时又是普外科急腹症中较为常见的一种[1],需要外科急诊手术治疗,目前国内多采用穿孔单纯缝合修补术或胃大部分切除术两种手术方法。
我院自2014年6月至2016年2月对60例消化性溃疡急性穿孔应用以上两种方法分组行外科急诊手术治疗,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60例患者均为手术证实胃或十二指肠溃疡穿孔,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
其中男40例,女20例;年龄32-75岁,平均55.4岁;穿孔距手术时间2-48小时;两组病例穿孔部位:十二指肠球部前壁穿孔35例,胃窦部穿孔25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临床表现:两组病例均有上腹部持续性疼痛,呈板状腹;压痛及反跳痛,肝浊音界缩小或消失,肠鸣音减弱或消失。
腹部立位X片、CT见膈下游离气体56例,诊断性腹腔穿刺抽出积液12例。
1.3?手术治疗方法两组均行腹腔冲洗引流,术后给予胃肠减压、禁食、抗感染、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营养支持、需要时静电白蛋白、伤口换药对症处理。
⑴对照组:消化性溃疡修补组用7号丝线于穿孔病灶全层缝合3针或4针,外用大网膜覆盖结扎加固;⑵治疗组:行胃大部分切除术,毕Ⅱ式胃大部切除术:游离胃大弯,向左游离至胃网膜左血管临近无血管区的最后一个或两个分支,然后向右切断结扎胃网膜右血管各支,要保存胃网膜右血管主干,切断通向幽门部分支。
消化道溃疡穿孔诊疗指南【概述】胃十二指肠溃疡病变向深度发展,胃肠壁变薄,或加上胃肠腔内压突然增加,可向腹腔穿破,胃和(或)肠内容物流人腹腔,称为急性穿孑L(游离穿孑L),其后果是产生急性弥漫性腹膜炎。
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为消化性溃疡最严重的并发症,多发生于冬春两季,可发生于任何年龄。
十二指肠溃疡比胃溃疡发生穿孔者高3〜10倍,前者平均年龄33岁,后者平均年龄46岁。
该病发病急,变化快,若不及时诊治,会因腹膜炎的发展而危及生命。
【临床表现】溃疡穿孔临床表现可分以下三个阶段。
1 •初期(1) 穿孔时患者突然出现剧烈腹痛,疼痛为持续性,刀割样或撕裂样,常起始于右上腹或中上腹,迅速蔓延至脐周以至全腹。
(2) 常能说清楚发作的具体时间、地点及当时的情况。
疼痛可向肩背部放射。
(3) 胃穿孔时,疼痛常向左肩部放射,十二指肠穿孔时,疼痛常向右肩部放射。
约50%患者伴发恶心、呕吐。
(4) 腹痛常因翻身、咳嗽等动作而加剧,故患者常静卧不愿动,并常呈卷曲体位。
(5) 体检发现腹肌高度紧张,甚至呈板状腹,中上腹与右下腹、甚至全腹压痛明显,肝浊音界缩小或消失则提示有气腹存在。
肠鸣音减弱或消失腹腔穿刺可抽出胃肠内容物。
此阶段患者可出现休克。
2 •反应期(1) 穿孔后I〜5小时,部分患者由于腹腔渗出液增多,流入腹腔的胃肠内容物被稀释,腹痛可暂时减轻,患者自觉好转,脉搏、血压、面色与呼吸亦稍恢复常 ^态。
(2) 但患者仍不能作牵涉腹肌的动作,腹肌紧张、压痛、肠鸣音减弱或消失等急性腹膜刺激征象仍继续存在。
3 •腹膜炎期(1) 在穿孔8〜12小时后,多转变为细菌性腹膜炎,临床表现与其他原因引起的腹膜炎相似。
(2) 患者呈急性重病容,发热、口干、乏力、呼吸、脉搏加快。
(3) 腹胀、全腹肌紧张、压痛、反跳痛,移动性浊音阳性。
(4) 腹腔穿刺可抽出白色或黄色混浊液体。
病情严重,抢救不及时者常因麻痹性肠梗阻、脓毒赢症或败血症、感染中毒性休克而死亡。
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28例分析前言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是一种常见的急性腹痛,常见于年轻男性,是一种严重的生命威胁。
本文通过分析28例患者的临床情况,探讨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和预后。
发病原因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发病原因主要是胃十二指肠溃疡的破裂。
溃疡破裂后,胃酸和食物会进入腹腔,引起严重的腹腔炎和器官损伤。
常见的引起胃十二指肠溃疡的原因包括:不规律的饮食习惯、长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物、连续喝酒、吸烟等。
临床表现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临床表现主要是急性腹痛。
在大多数患者中,疼痛开始时为上腹部疼痛,渐渐地转移到全腹部。
在有些患者中,疼痛也可能出现在胸部或下背部。
除了腹痛外,患者还可能有腹膜炎症状,如发热、恶心、呕吐、腹泻等。
治疗方法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治疗方法主要有外科手术和保守治疗两种。
外科手术是最常见的治疗方法,可以有效地修复穿孔处并清除腹腔中的污物和感染源。
保守治疗适用于早期穿孔和穿孔较小的患者,可以帮助患者减轻疼痛,降低感染风险。
预后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预后与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方法有关。
如果穿孔较小,患者经过适当治疗可以得到较好的预后。
然而,对于穿孔较大的患者,腹腔炎和感染的风险会增加,预后会相对较差。
此外,对于患有其他疾病(如糖尿病或高血压)的患者,预后也可能会受到影响。
结论总的来说,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是一种常见的急性腹痛,发病原因主要是溃疡破裂。
临床表现为急性腹痛和腹膜炎症状,治疗方法包括外科手术和保守治疗。
预后与穿孔大小、感染情况和患者的其他疾病有关。
了解这些信息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诊断和治疗患者,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率。
参考文献1.Ljubičić N, Đanić D. Peptic ulc er perforation. World J Gastroenterol. 2015;21(31):9410-4.2.He J, Ma T, Hu X, Li H. Nonoperative management versus surgical treatment for patients with perforated peptic ulcer: a meta-analysis. Int J Surg. 2015;18:196-200.3.Møller MH, Engebjerg MC, Adamsen S, Bendix J, Thomsen RW. The Peptic Ulcer Perforation (PULP) score: a predictor of mortality following peptic ulcer perforation. A cohort study. Acta Anaesthesiol Scand. 2012;56(5):655-62.。
关于消化性溃疡穿孔100例临床分析随着诊疗水平的不断提高,消化性溃疡的内科治愈率日益增加,需要外科手术治疗的机率明显减少。
但是由于农村地区的患者诊疗不规范,以致于消化性溃疡穿孔时有发生,如何减少对消化性溃疡误诊及恰当治疗仍值得探讨。
我院2003年至2010年共收治消化性溃疡穿孔100例,现总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100例,其中男68例,女32例,年龄27岁至66岁,有溃疡病史71例。
穿孔时间0.5- 24h,就诊时表现为局限性腹膜炎11例,弥漫性腹膜炎89例;合并休克5例;腹透膈下有游离气体86例。
1.2临床诊断诊断消化性溃疡穿孔一般并不困难,绝大部分患者有溃疡病史,穿孔后表现为急剧腹痛和典型的板状腹,腹透可见膈下游离气体,即可作出诊断。
但一部分病人缺乏典型症状或体征,膈下无游离气体,容易与胆石症、胆囊炎、胰腺炎、阑尾炎等疾病相混淆。
本组2例由于未详细询问病史及体检误诊为阑尾炎,开腹后发现腹腔积液与阑尾炎不符合,改行上腹部切口,结果证实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另2例诊断为消化道溃疡穿孔,开腹结果1例为重症胰腺炎,另1例为结肠癌破裂穿孔。
因此对不典型病人,应当详细询问病史,仔细体格检查,反复腹透,必要时可自胃管内注入适量气体,以提高气腹的阳性率,本组3例在非手术治疗中腹透2次才发现膈下有游离气体。
1.3 治疗方法非手术治疗20例(其中1例中转手术治疗),手术治疗80例(包括原非手术治疗中转手术1例,80例中开腹穿孔修补术71例,开腹胃大部切除术9例)。
对于非手术治疗及穿孔修补术后病人均行正规内科药物治疗及随访。
2.治疗结果本组100例中治愈99例,1例65岁胃溃疡穿孔病人修补后,合并脑梗塞自动出院。
开腹术后并发切口感染2例,肺部感染1例,1例胃穿孔修补术后并发幽门不全梗阻,经保守治疗痊愈。
对经过正规内科药物治疗1个疗程后病人,行胃镜检查溃疡愈合率94.2%。
随访1~3年,2例仍有症状,经服用质子泵抑制剂后症状能缓解,无顽固性疼痛及再穿孔病例。
消化性溃疡穿孔的治疗标签:消化性溃疡;治疗消化性溃疡穿孔起病急,疼痛较重,大多数医院因各种原因均已手术为主。
但临床上有很多患者行保守治疗,亦取得良好效果。
我科自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共收治消化性溃疡穿孔158例,其中行非手术治疗88例,占同期消化性溃疡穿孔病例的55.7%,其中治愈82例,4例2天后不见缓解行穿孔修补或胃大部切除术,2例20天后形成膈下脓肿并行脓肿引流术,治愈率达96.5%。
现总结如下:一、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①病例选择:年龄低于45岁,无长期溃疡病史,空腹穿孔,疼痛可以忍受,腹膜炎局限,无出血及未怀疑有恶变者,以及各种原因不能耐受手术者。
本组共88例,男性66例,女性22例,年龄20—74岁。
其中球部溃疡69例,胃溃疡19例。
②临床表现:有上消化道疼痛76例,无消化道疼痛12例。
全组病人均有突发的剑突下或上腹部疼痛,腹膜炎局限于右上腹或剑突下。
腹部透视有膈下游离气体55例,腹穿抽出淡黄色液体的有82例。
空腹穿孔76例,饱餐后穿孔12例。
③穿孔距入院时间:6小时以内入院者62例,6—12时18例,12小时以上8例。
2.治疗:①严格禁食,持续胃肠减压,直到肛门排气排便,肠鸣音恢复正常,腹膜炎体征消失为止。
胃肠减压一般为一周左右,停止胃肠减压后给予流质饮食,以后根据病情给予半流食或普食。
②静脉营养支持及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应用抗生素及质子泵抑制剂,进食后改口服。
3.结果:非手术治疗治愈82例;失败6例,其中4例因腹部体征加重,并伴有中毒症状,行穿孔修补或胃大部切除术治疗而治愈,2例20天后形成膈下脓肿并行脓肿引流术。
二、讨论在消化性溃疡的致病因素中,幽门螺杆菌(Hp)是目前公认的主要因素,其次是劳累及饮食不规律,使用质子泵抑制剂和抗Hp感染的联合用药是治疗溃疡病的有效方法。
质子泵抑制剂的开发和临床应用以及对Hp的研究发现,根除Hp可大大提高溃疡的愈合,为消化性溃疡穿孔的非手术治疗提供了充分的理论依据。
消化性溃疡穿孔125例诊治体会发表时间:2012-03-20T13:52:21.60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3期供稿作者:周云星[导读] 1例年老体弱及并发多种慢性疾病,3例一般情况良好,症状体征较轻的空腹穿孔采用非手术保守治疗周云星(海南省东方市中医院海南东方 572600)【摘要】目的探讨消化性溃疡穿孔治疗的方法与意义。
方法根据患者身体状况及发病情况,分别选择保守治疗、穿孔修补、胃大部切除三种方法。
结果 4例经保守治疗无并发症治愈出院,1例并发十二指肠残端瘘,保守治疗痊愈。
94例行穿孔修补术,治愈92例,其中1例术后3个月上消化道出血行胃大部切除术。
结论对于消化性溃疡并穿孔,应根据患者的发病情况及当时身体状况,选择保守治疗或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可以降低手术风险,利于痊愈。
【关键词】消化性溃疡穿孔穿孔修补术胃大部切除术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997年10月~2011年5月我科收治消化性溃疡穿孔患者125例,其中男103例,50岁以上54例,50岁以下49例,年龄16~83岁;女22例,50岁以上12例,50岁以下10例,年龄19~84岁。
胃窦部溃疡穿孔13例,胃恶性肿瘤穿孔17例,其余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95例。
1.2方法:1例年老体弱及并发多种慢性疾病,3例一般情况良好,症状体征较轻的空腹穿孔采用非手术保守治疗,①给予持续胃减压,减少胃肠内容物继续外漏,以利于穿孔的闭合和腹膜炎消退;②输液以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并给予营养支持;③全身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④经静脉给予H2受体阻断剂或质子泵拮抗剂等制酸药物。
非手术治疗期间需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如治疗6—8小时后病情仍继续加重,应立即转行手术治疗。
非手术治疗少数病人可出现膈下或腹腔脓肿。
痊愈的病人应胃镜检查排除胃癌,根治幽门螺杆感染并采用制酸剂治疗。
94例均行穿孔修补术。
穿孔时间超出8小时,腹腔内感染及炎症水肿严重,有大量脓性渗出液;以往无溃疡病史或有溃疡史未经正规内科治疗,无出血、梗阻并发症,特别是十二指肠溃疡病人;有其他系统器质性疾病不能耐受急诊彻底性溃疡手术,为单纯穿孔缝合术的适应证。
消化性溃疡穿孔350例临床分析目的:探讨损伤控制性手术理念在消化性溃疡穿孔手术治疗中的应用。
方法:对我院2001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的350例消化性溃疡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行溃疡穿孔修补术222例,治愈204例,癌变7例,死亡1例;行胃大部切除术128例,治愈120例, 癌变5例,死亡3例。
结论:消化性溃疡穿孔患者可在损伤控制理论的指导下,以抢救生命为首要治疗目的,选择安全、简单快捷、创伤少的穿孔修补术可使患者安全度过危险期,比以往的胃大部切除术式优越。
术后进行规范的内科治疗,能有效治愈溃疡,预防复发,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标签:消化性溃疡穿孔;外科手术;损伤控制性手术消化性溃疡穿孔是外科常见急腹症之一,对这类患者大多采用手术治疗,但其手术方式的选择至今尚存争议。
20世纪末为治疗创伤而提出的损伤控制性手术理念,逐步被广泛应用到其他外科领域,包括腹部其他疾病的外科治疗。
我院2001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350例消化性溃疡穿孔患者,现将治疗结果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350例中,男195例,女155例;年龄20~77岁,平均52岁。
就诊时全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上腹或剑突下疼痛,大多骤发剧烈疼痛。
既往史:231例有慢性溃疡病史,70例偶有上腹不适但从未就医,49例以往无任何不适。
发病至就诊时间:12 h者45例。
350例患者均有腹膜炎体征。
影像学检查:全部患者术前均行腹部立位X线检查,350例均发现膈下游离气体。
溃疡穿孔位置:胃溃疡穿孔112例,其中胃窦前壁107例,后壁5例;十二指肠球部穿孔238例,其中前壁224例,后壁14例;其中12例溃疡癌变穿孔均行二次手术做胃癌清扫。
1.2 方法350例行单纯穿孔修补术222例,其中胃溃疡穿孔作修补术的70例,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作修补的152例;行胃大部切除128例,其中胃溃疡穿孔的42例,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8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