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物理超常班选拔考试
- 格式:pdf
- 大小:666.88 KB
- 文档页数:5
2018-2019年初中物理西藏初一竞赛测试拔高试卷【1】含答案考点及解析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1..图所示的各种现象,能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的是【答案】D【解析】A、秋风扫落叶,是物体的机械运动;B、抽取玻璃板后,两瓶中的气体逐渐混合,说明气体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C、闻到香皂的香味,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D、端面磨平的铅棒压紧后能吊住大钩码,说明由于分子引力两个铅棒粘在了一起,故该选项符合题意。
2.下列关于密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密度大的物体含物质多B.密度小的物体体积小C.将一个物体放在地球上不同的地方,其密度不同D.任何物质都有一定的密度【答案】D【解析】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随物体的位置、形状的变化而变化,所以C是错误的;公式ρ=m/V只是密度的量度式,物体质量大小由密度和体积决定,密度大质量不一定大,所以A不对;体积由密度和质量决定,密度小体积不一定小,所以B不对.故选D.3.相同规格的玻璃瓶,分别装满水和浓盐水,可以区分它们的方法是 ( )A.看颜色B.测体积C.称质量D.闻气味【答案】C【解析】水和浓盐水都是无色无味的,而玻璃瓶也实行同规格的,但是它们的密度不同可以知道质量不同,所以选C。
4.核电站的能量转化情况是A.核能→机械能→电能B.核能→内能→机械能→电能C.核能→化学能→电能D.化学能→内能→电能【答案】B【解析】核能发电的能量传递和转化过程是:核能→水和蒸汽的内能→发电机转子的机械能→电能;故选B.5.在“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今天,下列做法不符合这种精神的是A.电视机只用遥控器关机而未断开电源B.使用高效节能型的用电设备C.离开房间时,随手关灯D.夏季用空调时,把设定温度适当提高【答案】A【解析】A、电视机用遥控器关机而未断开电源仍然耗电,这样会浪费不必要的电能.做法错误符合题意;B、在工作效果相同的情况下,使用高效节能的用电设备,可以节约大量的电能.做法正确不符合题意;C、人走灯灭可以节约电能,利于节约.做法正确不符合题意;D、夏季使用空调时,将设定温度适当调高,既不影响制冷效果,又能节约电能.做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A.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流表、电压表都可以直接与电源连接B.电流表可以与电源相连,而电压表不行C.电压表、电流表都不可以直接与电源相连D.电压表在量程范围内可以与电源直接相连,而电流表不可以【答案】D【解析】电流表绝对不可以直接与电源连接,这样会造成电源短路,烧坏电源,AB错电压表在量程范围内可以与电源直接相连,C错D对所以选D7.如图中,重为5N 的木块A ,在水中处于静止状态,此时绳子的拉力为3N ,若绳子突然断了,木块A 在没有露出水面之前,所受合力的大小和方向是()A .5 N ,竖直向下B .3N ,竖直向上C .2N ,竖直向上D .8N ,竖直向下【答案】B【解析】结合浸没在水中物体的受力分析,考查学生对受力分析、合力等知识的掌握情况. 绳子未断时,A 物体受3个力:重力G A ,拉力F ,浮力F 浮.3个力关系为:G A +F =F 浮,求得F 浮=5N +3N =8N .绳子剪断后,物体只受重力和浮力,且浮力大于重力,物体上浮,浮力大小仍等于8N .合力F 合=F 浮—G =8N —5N =3N8.用水彩笔在磨砂电灯泡的侧面画一个你所喜欢的图案,然后接通电源,拿一个凸透镜在灯泡和白墙之间移动,下列情况不可能发生的是( ) A .能在墙上看到倒立、缩小的所画图案的像 B .能在墙上看到倒立、放大的所画图案的像 C .只能在墙上看到放大的所画图案的像 D .不能在墙上看到所画图案的像 【答案】C【解析】当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此时所成的像为倒立的缩小的实像,像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且此时的物距与像距之和大于三倍焦距.当物距小于二倍焦距大于一倍焦距时,此时成一个倒立的放大的实像.综上分析,不可能发生的有C . 故选C .9.时间的国际单位是:( ) A .米 B .小时C .分钟D .秒【答案】D【解析】米是长度的单位;小时、分钟是时间单位但不是国际时间单位,秒是时间的国际单位,故选D 。
2018-2019年初中物理西藏初一开学考试拔高试卷【4】含答案考点及解析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1.把钢条的一端移近小磁针,小磁针躲开,这表明( ) A .钢条一定没有磁性 B .钢条可能没有磁性C .钢条可能有磁性D .钢条一定有磁性【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磁极间相互作用规律:同名磁极相排斥,异名磁极相吸引,另外磁体本身就能吸引铁。
钢条靠近小磁针,钢条与小磁针相排斥,若钢条没有磁性,钢条靠近小磁针,会相吸引,所以钢条有磁性,并且与小磁针属于同名磁极。
考点:磁极间的相互作用2.一金属块温度从30℃上升到50℃,吸收的热量为Q1,温度从90℃降低到70℃,放出的热量为Q2,则……………………………………………………………………………( ) A .Q1>Q2 B .Q1=Q2C .Q2 >Q1D .无法比较【答案】B 【解析】,所以Q 1=Q 2.故应选:B .3.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的是 ( )A .注满水的游泳池,池底看起来变浅了B .人在阳光下,地面上出现影子C .在颐和园内昆明湖的水中可看到十七孔桥的倒影D .筷子斜插入水中,水下的部分看起来上翘 【答案】C【解析】注满水的游泳池,池底看起来变浅了,筷子斜插入水中,水下的部分看起来上翘,这些现象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人在阳光下,地面上出现影子,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
在颐和园内昆明湖的水中可看到十七孔桥的倒影,是光在水面反射形成的。
所以答案选C。
4.在探究平面镜成像时,我们用一根未点燃的蜡烛来代替点燃的蜡烛在镜中的像,以确定像的位置,这种物理方法叫做()A.控制变量法B.等效替代法C.类比法D.模型法【答案】B【解析】用一根未点燃的蜡烛来代替点燃的蜡烛在镜中的像是利用等效替代法。
故选B。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铜的密度是8.9 × 103kg/m3,表示lm3铜的质量为8.9 × 103kgB.铁的密度比铝的密度大,表示铁的质量大于铝的质量C.一块砖切成体积相等的两块后,砖的密度变为原来的一半D.密度不同的两个物体,其质量一定不同【答案】A【解析】质量与密度和体积有关B项没考虑体积;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质量和体积无关C项错;密度不同的两个物体,其质量可能不同。
2018-2019年初中物理西藏初一竞赛测试拔高试卷【7】含答案考点及解析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1..图所示的各种现象,能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的是【答案】D【解析】A、秋风扫落叶,是物体的机械运动;B、抽取玻璃板后,两瓶中的气体逐渐混合,说明气体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C、闻到香皂的香味,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D、端面磨平的铅棒压紧后能吊住大钩码,说明由于分子引力两个铅棒粘在了一起,故该选项符合题意。
2.一个宁航员在地面上质量为75kg,当这名宁航员上了月球后,他的质量将 ( )A.大于75kg B.等于75kg C.小于75kg D.说不准【答案】B【解析】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它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温度、位置的改变而改变,因此质量为75kg,当这名宇航员上了月球后,虽然位置发生了改变,但其质量不变,还是75kg.故选B.3..下列不属于物质属性的是( )A.密度B.热量C.硬度D.沸点【答案】B【解析】密度、比热容、沸点属于物质的属性,可以利用这些属性进行物质的分类和鉴别.热量指在热传递中物体内能改变的多少,不属于物质的属性.故选B.4.如图,OA 为一个轻质杠杆,在A 端挂一边长为10cm 的正方体物块,在OA 的中点施加一竖直向上的力F ,当力F=40N 时,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则物块A 重________N 。
其密度为________kg/m3,将物块A 浸没于盛水的烧杯中,若杠杆仍在水平方向再次平衡,则F=________N 。
(g=10N/kg )【答案】20, 2×103 20【解析】由图,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G?OA ,所以石块重为G=F/2=40/2=20N , 石块体积为V=L 3=(0.1m )3=10-3m 3, 石块密度ρ=m /v==2×103kg/m 3,石块浸没后所受浮力F 浮=ρ水gV 排=1000kg/m 3×10N/kg×10-3m 3=10N , 石块受到向下的力为F 下=G-F 浮=20N-10N=10N ,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 1?=F 下?OA ,所以F 1=2F 下=2×10N=20N . 故答案为:20;2×103;205.如图所示,一小闹钟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则( )A .闹钟受到的重力和闹钟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B .闹钟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闹钟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C .桌面受到的支持力和闹钟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D .桌面受到的重力和闹钟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答案】B【解析】A 、闹钟受到的重力作用在闹钟上,方向竖直向下;闹钟对桌面的压力作用在桌面上,方向竖直向下,方向上不满足二力平衡的条件,所以不是一对平衡力.B 、闹钟受到的重力作用在闹钟上,方向竖直向下;桌面对闹钟的支持力作用在闹钟上,方向竖直向上,是一对平衡力,此选项正确.C、桌面对闹钟的支持力作用在桌面上,方向竖直向上,大小等于桌面重力与闹钟重力的和;闹钟对桌面的压力作用在桌面上,方向竖直向下,大小等于闹钟的重力,两个力大小不相等,不是一对平衡力,此选项不符合题意.D、桌面受到的重力作用在桌面上,方向竖直向下,大小等于桌面的重力;闹钟对桌面的压力作用在桌面上,方向竖直向下,大小等于闹钟的重力,大小和方向上不符合二力平衡的条件,所以不是一对平衡力.故选B.6.同学们背书包时,肩部会有受压的感觉,所以,小红选择了一种双肩背的宽带书包.书包带宽5cm,与肩部接触部分长度为35cm,总质量为7kg,小红选择这种书包的理由及她肩部所受压强大小正确的是()A.减小压强;2×103Pa B.增大压强;2×102PaC.增大压力;0.245Pa D.减小压力;2.45Pa【答案】A【解析】双肩背的宽带书包,书包带做的较宽,是在压力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使同学背着书包更舒服;书包带与肩部的接触面积(受力面积):s=2×35cm×5cm=350cm2=350×10-4m2,书包对肩的压力:F=G=mg=7kg×10N/kg=70N,对小林肩部的压强:p=F/S==2000Pa.故选A.7.在“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今天,下列做法不符合这种精神的是A.电视机只用遥控器关机而未断开电源B.使用高效节能型的用电设备C.离开房间时,随手关灯D.夏季用空调时,把设定温度适当提高【答案】A【解析】A、电视机用遥控器关机而未断开电源仍然耗电,这样会浪费不必要的电能.做法错误符合题意;B、在工作效果相同的情况下,使用高效节能的用电设备,可以节约大量的电能.做法正确不符合题意;C、人走灯灭可以节约电能,利于节约.做法正确不符合题意;D、夏季使用空调时,将设定温度适当调高,既不影响制冷效果,又能节约电能.做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A.8.(2010•金华)在光线明亮的实验室里,观察透明的口腔上皮细胞后再观察颜色较深的黑藻叶片细胞,为便于观察,此时应()A.改用凹面反光镜、放大光圈B.改用凹面反光镜、缩小光圈C.改用平面反光镜、放大光圈D.改用平面反光镜、缩小光圈【解析】试题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显微镜各个部件的名称、位置及作用.物镜:在显微镜的镜筒中,靠近物体一端的凸透镜叫物镜,物镜焦距较短.目镜:在显微镜的镜筒中,靠近眼睛一端的凸透镜的叫目镜,目镜焦距较长.反光镜:在显微镜的下方,有一个可以旋转的反光镜,使反射光线从下方照射到被观察的物体上,增大物体的亮度.解:在显微镜的结构中,遮光器上有大小光圈,当外界光线较强时用小光圈,当外界光线较弱时用大光圈;反光镜有两个面,平面镜和凹面镜,当外界光线较强时用平面镜,当外界光线较弱时用凹面镜.由于需要观察的黑藻叶片细胞颜色较深,需要光线进入的多,才能看清它的结构,所以需要选用的是凹面镜和大光圈.故选A.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以下两点:(1)掌握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目镜和物镜的实质和成像情况;(2)明确显微镜的每一个元件的作用.9.下列关于导体的电阻对电流有阻碍作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导体中有电流,导体才能有电阻B.电阻大小取决于通过它的电流大小C.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与通过它的电流大小无关D.电阻与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无关【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特性,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有: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
××中学19××年初中超常教育试验招生试卷(数学)一、填空(每小题6分,共78分)1、如果X是最小自然数的10倍,Y比最小的质数多8,Z比最小的合数的2倍多2,那么zy x z y x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计算:1990×2.8+199×51+1.99×2100+(643÷6.75+20%×5)×=125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是3,最小公倍数是60,那么这两个数是__________________。
4、2000的约数共有_______________个。
5、在□中填上一个相同的数,使下面的等式成立:□+□+□×□+□-□+□÷□=144□应填的数为_________________。
6、叶平和王军共有钱1020元,如果叶平的钱增加25%,王军的钱增加91,则两个的钱相等。
叶平和王军有钱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计算:523⨯+853⨯+1183++…=+⨯19941199419913________________。
8、下面说正确的请在小括号内填上代号( )A.圆的面积与它的半径成正比例;B.正方体的体积与它的棱长成正比例;C.三角形的面积与它的高成正比例;D.长方形的面积一定,则它的长与宽成反比例。
9、某洗衣机厂今年计划生产洗衣机8500台,其中(1)型与(2)型的数量比为1:2,(1)型与(2)型的数量比为3:4,这三种洗衣机计划生产分别是________台,_________台,__________台。
10、1到1000之内被3,4,5除都余1的数共有______个。
11、1元,5角,2角,1角的纸币一张,一共可组成不同的币值有___________种。
初一物理考试试卷及答案-七年级分班考一、选择题1. 物理是一门研究什么的学科?A. 动物B. 昆虫C. 自然现象D. 数学问题答案:C2. 物理实验常用的仪器是?A. 电锅B. 收音机C. 望远镜D. 试管答案:D3. 以下哪个不是物体的物理性质?A. 长度B. 重量C. 颜色D. 味道答案:D4. 物体的运动状态分为哪两种?A. 静止和停止B. 均匀运动和不均匀运动C. 斜抛运动和竖直上抛运动D. 速度和加速度答案:B5. 如图所示,有一个小球从斜面上滚下来,该小球受到的主要力是?A. 重力B. 摩擦力C. 弹力D. 风力答案:A二、填空题1. 物理学是一门研究自然现象和物质运动的科学。
2. 物理实验常用的仪器有试管、显微镜、望远镜等。
3. 物质的物理性质包括颜色、重量、长度等。
4. 物体的运动状态可分为静止和均匀运动、不均匀运动等。
5. 物体受到的主要力有重力、摩擦力、弹力等。
三、简答题1. 简述物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物理学研究自然现象和物质运动规律,探索宇宙万物的本质和运行方式,包括力学、电磁学、热学等。
2. 举例说明物体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有何区别。
物体的物理性质是指不改变物质本质的可观察特征,例如颜色、重量、长度等;而化学性质是指物体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的性质,例如燃烧、腐蚀等。
3. 解释速度和加速度的概念,并给出具体例子。
速度是物体运动的快慢程度的量度,表示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运动的距离。
例如,一辆汽车行驶了100公里,用了2小时,其速度为50公里/小时。
加速度是物体速度的变化率,表示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速度变化的快慢程度。
例如,一个自由下落的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速度增加9.8米/秒,其加速度为9.8米/秒²。
4. 解释物体通过斜面运动时受到的主要力。
当物体通过斜面运动时,主要受到重力和摩擦力的作用。
重力使物体沿斜面下滑,而摩擦力则与斜面表面的摩擦系数有关,会减慢物体的运动速度。
初一物理竞赛选拔试题及答案试题一:光的折射现象1. 当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是什么?2. 折射现象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应用?试题二:力的作用效果1. 力的作用效果有哪些?2. 请举例说明力如何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试题三:声音的传播1. 声音是如何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2. 为什么我们能听到回声?试题四:物体的浮沉条件1. 物体在水中的浮沉状态由哪些因素决定?2. 为什么油轮能够漂浮在水面上?试题五:电与磁1. 什么是电流的磁效应?2. 请描述一下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答案解析:试题一:1. 当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2. 折射现象的应用包括:眼镜、放大镜、潜水镜等。
试题二:1. 力的作用效果包括:改变物体的形状和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 例如,当我们用力推一个静止的物体时,物体会从静止状态变为运动状态。
试题三:1.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通常在固体中最快,在气体中最慢。
2. 回声是声音遇到障碍物后反射回来的现象,我们听到回声是因为声音传播需要时间。
试题四:1. 物体在水中的浮沉状态由物体的密度和重力决定。
2. 油轮能够漂浮在水面上,是因为油轮的体积大,排开水的重量大于油轮自身的重量。
试题五:1. 电流的磁效应是指电流通过导线时,导线周围会产生磁场。
2. 发电机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设备;电动机则是利用电流在磁场中受力的原理,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结束语:以上是初一物理竞赛选拔试题及答案的简要介绍,希望对参赛的同学们有所帮助。
物理是一门探索自然现象和规律的科学,通过竞赛可以激发同学们对物理的兴趣,培养科学探究的能力。
祝愿所有参赛者取得优异的成绩。
2018-2019年初中物理西藏初一竞赛测试拔高试卷【9】含答案考点及解析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1.下列四幅图中,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家庭电路安全用电的原则是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
家庭电路中不同线路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不同,在A图中在某一接线板上连接的用电器总功率过大,导致接线板过载,由于电流的热效应,会损坏电路,甚至导致火灾。
触电对人体的伤害主要是由通过人体的电流和触电时间,在遇到触电事故时,要尽量让触电者离开电源。
电视天线也不能与电线接触,会损坏电视。
考点:家庭安全用电2.如图所示,,甲为条形磁铁,乙为铁棒,在图示情况下不会吸引的是[ ]【答案】B【解析】A、铁棒靠近条形磁铁的磁极,会产生吸引力.B、铁棒靠近条形磁铁的中间部分,条形磁铁磁性很弱,不会产生吸引力.C、铁棒中部靠近条形磁铁的磁极,会产生吸引力.D、铁棒靠近条形磁铁的磁极,会产生吸引力.思路分析:条形磁铁具有磁性,两个磁极的位置磁性最强,中间部分磁性最弱.铁棒没有磁性.根据这两点对4个选项进行判断.故选B.试题点评:本题需要学生从条形磁铁磁极分布位置来分析磁性强弱,进行作答.3..图所示的各种现象,能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的是【答案】D【解析】A、秋风扫落叶,是物体的机械运动;B、抽取玻璃板后,两瓶中的气体逐渐混合,说明气体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C、闻到香皂的香味,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D、端面磨平的铅棒压紧后能吊住大钩码,说明由于分子引力两个铅棒粘在了一起,故该选项符合题意。
4.在用调节好的托盘天平称物体的质量时,若指针向右偏,他应该( )A.调节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使其向左移动B.调节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使其向右移动C.增加砝码,并移动游码D.减少砝码,并移动游码【答案】D【解析】我们在用天平称量质量时,平衡螺母只能在测量之前调节使天平平衡,在称量的过程中绝对禁止再次调节天平。
2018-2019年初中物理西藏初一竞赛测试拔高试卷【1】含答案考点及解析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1..图所示的各种现象,能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的是【答案】D【解析】A、秋风扫落叶,是物体的机械运动;B、抽取玻璃板后,两瓶中的气体逐渐混合,说明气体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C、闻到香皂的香味,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D、端面磨平的铅棒压紧后能吊住大钩码,说明由于分子引力两个铅棒粘在了一起,故该选项符合题意。
2.下列关于密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密度大的物体含物质多B.密度小的物体体积小C.将一个物体放在地球上不同的地方,其密度不同D.任何物质都有一定的密度【答案】D【解析】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随物体的位置、形状的变化而变化,所以C是错误的;公式ρ=m/V只是密度的量度式,物体质量大小由密度和体积决定,密度大质量不一定大,所以A不对;体积由密度和质量决定,密度小体积不一定小,所以B不对.故选D.3.相同规格的玻璃瓶,分别装满水和浓盐水,可以区分它们的方法是 ( )A.看颜色B.测体积C.称质量D.闻气味【答案】C【解析】水和浓盐水都是无色无味的,而玻璃瓶也实行同规格的,但是它们的密度不同可以知道质量不同,所以选C。
4.核电站的能量转化情况是A.核能→机械能→电能B.核能→内能→机械能→电能C.核能→化学能→电能D.化学能→内能→电能【答案】B【解析】核能发电的能量传递和转化过程是:核能→水和蒸汽的内能→发电机转子的机械能→电能;故选B.5.在“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今天,下列做法不符合这种精神的是A.电视机只用遥控器关机而未断开电源B.使用高效节能型的用电设备C.离开房间时,随手关灯D.夏季用空调时,把设定温度适当提高【答案】A【解析】A、电视机用遥控器关机而未断开电源仍然耗电,这样会浪费不必要的电能.做法错误符合题意;B、在工作效果相同的情况下,使用高效节能的用电设备,可以节约大量的电能.做法正确不符合题意;C、人走灯灭可以节约电能,利于节约.做法正确不符合题意;D、夏季使用空调时,将设定温度适当调高,既不影响制冷效果,又能节约电能.做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A.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流表、电压表都可以直接与电源连接B.电流表可以与电源相连,而电压表不行C.电压表、电流表都不可以直接与电源相连D.电压表在量程范围内可以与电源直接相连,而电流表不可以【答案】D【解析】电流表绝对不可以直接与电源连接,这样会造成电源短路,烧坏电源,AB错电压表在量程范围内可以与电源直接相连,C错D对所以选D7.如图中,重为5N 的木块A ,在水中处于静止状态,此时绳子的拉力为3N ,若绳子突然断了,木块A 在没有露出水面之前,所受合力的大小和方向是()A .5 N ,竖直向下B .3N ,竖直向上C .2N ,竖直向上D .8N ,竖直向下【答案】B【解析】结合浸没在水中物体的受力分析,考查学生对受力分析、合力等知识的掌握情况. 绳子未断时,A 物体受3个力:重力G A ,拉力F ,浮力F 浮.3个力关系为:G A +F =F 浮,求得F 浮=5N +3N =8N .绳子剪断后,物体只受重力和浮力,且浮力大于重力,物体上浮,浮力大小仍等于8N .合力F 合=F 浮—G =8N —5N =3N8.用水彩笔在磨砂电灯泡的侧面画一个你所喜欢的图案,然后接通电源,拿一个凸透镜在灯泡和白墙之间移动,下列情况不可能发生的是( ) A .能在墙上看到倒立、缩小的所画图案的像 B .能在墙上看到倒立、放大的所画图案的像 C .只能在墙上看到放大的所画图案的像 D .不能在墙上看到所画图案的像 【答案】C【解析】当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此时所成的像为倒立的缩小的实像,像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且此时的物距与像距之和大于三倍焦距.当物距小于二倍焦距大于一倍焦距时,此时成一个倒立的放大的实像.综上分析,不可能发生的有C . 故选C .9.时间的国际单位是:( ) A .米 B .小时C .分钟D .秒【答案】D【解析】米是长度的单位;小时、分钟是时间单位但不是国际时间单位,秒是时间的国际单位,故选D 。
【导语】很多考生经常在考试后有这样的疑惑:明明感觉考试题都会做也全都做出来了,可是为什么每次考试成绩出来后自己的成绩总与自己之前的预期值有很大的出入?而往往却找不出具体的原因。
针对这一问题,结合对近期举行的物理超常班选拔考试的分析,汇总了在考试中的常见错误,并对犯错原因进行了简单分析,希望能对学生、家长们提供一些帮助。
典型错误一:概念不清例1:多项式3a-2b的每一项是()。
正确答案:3a、-2b典型错误:3a、2b错误原因:概念不清。
多项式是多个单项式的和,而很多学生理解为了多项式是多个单项式通过加减运算连接起来的式子,所以特别容易在符号上犯错。
例2:(a+b)算作a+b,漏掉了中间的二倍首尾。
原因:①公式记忆不清;(a+b)=(a+b)(a+b)=a(a+b)+b(a+b)= a+ab+ab+b= a+2ab+b.例3:判断一元一次方程典型错误:将1/x+2x=1/x+3判断为一元一次方程,将y(y+1)=y+2判断为一元二次方程。
错误原因:概念理解不透彻。
一个方程要是一元一次方程要满足以下条件,第一,首先必须是整式方程,而整式方程是形式定义,所以1/x+2x=1/x+3是分式方程;第二,一元一次方程是一个内涵定义,在满足整式方程的前提下,要进行化简,合并同类项以后再判断,所以y(y+1)=y+2是一个一元一次方程。
例4: (a-1)x|a| =5是一个一元一次方程,求a的值。
典型错误:a=1。
错误原因:对一元一次方程的形式理解不透彻。
axk+b=0是一个一元一次方程,要满足两个条件:①a0,②k=1。
很多学生容易漏掉第一个条件。
所以例4中的a要满足两个条件:a-10,且 |a|=1,所以解得a=-1。
典型错误二:粗心典型错误有:①上面是x+1,下一步就变成了x-1;②去括号的符号变化,如-(x+1)做出来是-x+1;③题目条件中给的是 x-1/x=3,做题时就变成了 x+1/x=3,从刚开始就错了,后面就更不可能对了;④移项时的符号问题,如-3x移到等号另一边后没有变号;⑤常数项漏乘等。
2023年北京十三分新初一分班考试物理试题第一部分:选择题1. 以下哪个单位用于测量加速度?A. 克(B. 千克C. 米/秒D. 米/秒^22. 麦种繁殖是通过下面哪个过程进行的?A. 可见光波选择的过程(B. 核受精C. 光合作用D. 基因突变3. 执勤警察发出的警报声是一个周期很短的声波。
这是因为声源的频率较大,导致声波的A. 频率较大和振幅较大(B. 频率较大和振幅较小C. 频率较小和振幅较大D. 频率较小和振幅较小4. 一个小球从悬挂的线上释放,振幅为4cm。
在通过平衡位置上方4cm的点时,速度的大小是下面哪个选项中的最大值?A. 0(B. 4C. 8D. 125. 电流的方向是电子的流动方向。
这个说法是A. 错误(B. 正确第二部分:解答题1. 描述一个物体如何从静止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
2. 一个小球以8m/s的速度水平投掷,初始高度为2m。
求它下落3秒后的速度和位移。
3. 描述湖水的加热过程。
4. 解释绝缘体和导体之间的区别。
5. 神经递质是什么?它在神经传递过程中起什么作用?注意:请在答题纸上作答,答案必须清晰完整。
第三部分:实验题1. 通过什么实验可以证明空气是有质量的?2. 请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声音传播的过程。
3. 请说明如何实验上验证电路的欧姆定律。
注意:请在答题纸上回答问题并提供实验步骤和观察结果。
以上是2023年北京十三分新初一分班考试物理试题,祝你考试顺利!。
吉林省乾安县第七中学自主招生模拟试题物理试卷一、选择题1.刷卡机已经普遍应用于银行、商场等,当银行卡有磁条的一侧经过刷卡机的卡槽时,刷卡机的检测感应器(相当于线圈)就会产生感应电流。
如图中与此原理相同的是()A.B.C.D.2.一块冰全部熔化成水后,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体积一定变大B.比热容一定不变C.具有的热量一定变大D.具有的内能一定变大3.以下关于物理学家所作科学贡献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首先提出“物体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的科学家是亚里士多德B.安培首先发现电流周围存在磁场C.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并发明了发电机D.赫兹首先预言电磁波的存在并通过实验进行了验证4.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相同的物体内能一定相等B.物体放出热量,温度可能保持不变C.物体内能增大,一定从外界吸收热量D.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向内能小的物体传递5.有一种电阻,它的大小随磁场强弱的变化而变化,这种电阻叫做磁敏电阻。
某磁敏电阻R的阻值随磁场强度B的变化图象,如甲图所示(其中,T是磁场强度的国际单位特斯拉的符号)。
为了研究磁敏电阻R的性质,小明设计了如图乙、丙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只闭合开关1S,通电螺线管的左端为N极B.只闭合开关2S,2R的阻值调为最大,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为350ΩC.同时闭合1S和2S,向右移动1R的滑片P,电压表与电流表的示数的比值变小D.同时闭合1S和2S,移动两个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当电流表示数为0.04A,电压表的示数为8V时,磁敏电阻所在位置的磁场强度为0.4T6.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小汽车已经进入普通百姓家庭,下列关于小汽车的说法正确的是()A.汽车在水平公路上静止时,汽车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汽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B.汽车在水平公路上高速行驶时,汽车对地面的压力小于汽车的重力C.汽车在水平公路上匀速直线行驶时,所受牵引力与阻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D.使用安全带和安全气囊是为了减小惯性7.如图甲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电流表量程为0~0.6A,图乙中A、B分别是小灯泡和电阻R1通过的电流随电压变化的图象,只闭合开关S、S3,调节滑片P,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为10Ω时,小灯泡两端电压恰好为2V;只闭合开关S、S1,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至a端时,电路中的电流为0.2A,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至b端时,小灯泡恰好正常发光。
2018-2019年初中物理西藏初一竞赛测试拔高试卷【3】含答案考点及解析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1..下列不属于物质属性的是( )A.密度B.热量C.硬度D.沸点【答案】B【解析】密度、比热容、沸点属于物质的属性,可以利用这些属性进行物质的分类和鉴别.热量指在热传递中物体内能改变的多少,不属于物质的属性.故选B.2.下列用品中,通常情况下属于导体的是()A.玻璃杯B.陶瓷碗C.塑料筷子D.金属勺【答案】D【解析】通常情况下金属勺属于导体,选D3.关于重力,下列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就是物体的重力B.在空中向上运动的物体不受重力作用C.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向下的D.抛出去的物体总会落向地面,这是由于物体受到重力作用的缘故【答案】D【解析】A、地面附近的一切物体都受重力的作用,包括具有一定高度的物体,故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在空中向上运动的物体,只要没有脱离地球到太空中去,就受重力的作用,故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不是垂直向下,故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抛出去的物体总会落向地面,这是由于物体受到重力的作用,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故该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4.在“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今天,下列做法不符合这种精神的是A.电视机只用遥控器关机而未断开电源B.使用高效节能型的用电设备C.离开房间时,随手关灯D.夏季用空调时,把设定温度适当提高【答案】A【解析】A、电视机用遥控器关机而未断开电源仍然耗电,这样会浪费不必要的电能.做法错误符合题意;B、在工作效果相同的情况下,使用高效节能的用电设备,可以节约大量的电能.做法正确不符合题意;C、人走灯灭可以节约电能,利于节约.做法正确不符合题意;D、夏季使用空调时,将设定温度适当调高,既不影响制冷效果,又能节约电能.做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A.5.(2009•阜阳模拟)在用显微镜观察血管和血液流动的实验课上,因突然停电而导致显微镜视野偏暗,无法看清血液流动情况.于是,小肖同学采取了下列四项措施(每项措施均能使反光镜反射的光线到达视野),其中起不到增加显微镜视野亮度作用的是()A.换用凹面反光镜B.将反光镜朝向实验室采光的窗口C.换用倍数较大的物镜D.扩大遮光器上的光圈【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增加显微镜的亮度可以通过增加到达视野的光线的强度实现,也可以通过增多到达视野的光线的数量实现.解:A、凹面镜对光线有汇聚的作用,可以增加到达视野的光线的强度;B、反光镜朝向采光的窗口,可以增加光线的强度;C、倍数较大的物镜,只能增大放大的倍数,不改变光线的强度和数量;D、扩大光圈,可以增多进入视野的光线的数量;故选C.点评:注意显微镜的各部分元件的作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所在.6.(2014•苏州)体育活动中蕴含很多物理知识,下列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用力扣杀排球时手感到疼痛,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B.足球被踢出后仍能继续运动,是因为受到惯性力作用C.乒乓球被扣杀后飞向对方,说明力可以维持物体运动D.铅球落地后将地面砸了个坑,说明铅球受力发生了形变【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1)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力的同时,也受到另一个物体对它的作用力,所以,一个物体既是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2)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称之为惯性;(3)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4)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一是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二是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运动快慢(速度大小)和运动方向的改变.解:A、用手击排球,手对球施加力,排球飞走了;同时手感到疼,说明排球对手也施加了力,这个现象表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A正确;B、足球被踢出后仍能继续运动,是因为足球具有惯性,仍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惯性不是力,不能说受到惯性力作用.故B错误;C、乒乓球被扣杀后飞向对方,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不是维持物体的运动状态,故C错误;D、铅球落地时将地面砸出了一个小坑,说明力可以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说明地面受力发生了形变,而不是铅球受力发生了形变,故D错误.故选A.点评:此题涉及到了力作用的相互性,力的作用效果,惯性、力与运动的关系等多个知识点,是一道综合性较强的题目.7.现代汽车的发动机一般都是四冲程内燃机,其四个冲程如图所示,其中做功冲程是()A.B.C.D.【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四冲程内燃机一个工作循环包括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冲程,根据两个气门的开关、活塞的运动方向可以确定每个冲程.解:A、进气门打开,活塞向下运行,气缸容积增大,是吸气冲程,不符合题意;B、气门都关闭,活塞向上运行,气缸容积减小,是压缩冲程,不符合题意;C、排气门打开,活塞向上运动,气缸容积减小,是排气冲程,不符合题意;D、气门都关闭,活塞向下运行,气缸容积增大,是做功冲程,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内燃机的四个冲程: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识记性内容,比较简单,是中考的热点内容.8.如图是对冰加热时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可知()A.冰的熔点是0℃B.CD段该物质处于气态C.BC段是一个放热过程D.DE段表示冰的熔化过程【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冰为晶体,从熔化图象可看出,固态的冰升高温度,到第3min开始熔化,BC段为冰的熔化过程,对应温度为熔点,对应的时间为熔化时间,熔化过程中处于固液并存状态,需要吸收热量.从第6min开始已经转化为液态了.从C点到D点,是液态的水在吸热升温,第9min的开始是水达到沸点开始沸腾,汽化成的水蒸气到空中,容器中只是正在沸腾的水.解:由图象可知:A、BC段为冰的熔化过程,对应温度0℃为冰的熔点.则冰的熔点是0℃,故A正确.B、冰从第6min开始已经转化为液态的水了.从C点到D点,是液态的水在吸热升温.则CD段该物质处于液态,故B错误.C、BC段为冰的熔化过程,这过程中,温度不变,需要吸收热量.则BC段是一个吸热过程,故C错误.D、第9min的开始是水达到沸点开始沸腾,DE段是水的汽化过程,故D错误.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晶体熔化和液体沸腾的图象,通过图象得出物理信息:晶体的熔点、液体沸点、各段物质对应的状态等;晶体熔化和液体沸腾的特点:吸收热量,温度不变.9..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由速度公式可知,物体的()A.速度大小恒定不变B.速度与路程成正比C.速度与时间成反比D.以上说法都对【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是一个定值,与所通过的路程和所用时间的多少是无关的,故应选A。
2018-2019年初中物理西藏初一竞赛测试拔高试卷【10】含答案考点及解析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1.图甲为来自远方物体上的光经某同学眼球折光系统折射后的情况示意图。
则该同学矫正视力时应配戴的眼镜是图乙中的【答案】D【解析】A,B,C都属于凸透镜。
D属于凹透镜2.小明同学从平面镜里看到镜子对面的电子钟的示数(如图),这时的实际时间是()A.12:01B.10:21C.10:51D.21:10【答案】C【解析】做出平面镜里所看到像的对称图,如图所示,。
所以答案选C。
3.汽车司机座位前安装有速度计,它可以指示汽车的行驶速度,如果速度计的指针位置如图所示,汽车用这个速度行驶30分通过的距离是()A.128km B.35km C.70km D.32.5km【答案】B【解析】此时速度的大小V=70km/h ;汽车用这个速度行驶30min 通过的距离是S=Vt=70km/h×0.5h=35km . 故选B4.对于g=9.8N/㎏的理解正确的是( )A .质量为1㎏的物体所受的力是9.8NB .1㎏=9.8NC .在地球上,质量是1㎏的物体所受的重力大小9.8ND .在地球上,质量是9.8㎏的物体所受的重力大小是 1N 【答案】C【解析】在地球上,质量是1㎏的物体所受的重力大小9.8N ,是g=9.8N/㎏的物理意义,选C 5.关于重力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放在斜面上,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垂直指向斜面B .物体放在支持面上,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垂直指向支持面C .在任何情况下,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向下D .在任何情况下,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答案】D【解析】在地球附近,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垂直水平面),斜面和支持面不一定水平,所以AB 错误;D 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