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和吸收
- 格式:ppt
- 大小:10.36 MB
- 文档页数:34
1.消化(digestion) 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包括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等结构复杂、分子量大,不能直接被吸收,必须经过消化系统的加工、处理,即将大块的、不溶于水和大分子的食物变成小块、溶于水和分子较小的物质,这个过程称为消化。
2.吸收(absorption) 食物经过消化后,通过消化道粘膜,进入血液和淋巴循环的过程,称为吸收。
3.慢波(slow wave) 是指胃肠平滑肌膜电位出现的节律性去极化波,又称基本电节律4.胃肠激素(gut hormone) 由存在于胃肠粘膜层、胰腺内的内分泌细胞和旁分泌细胞分泌,以及由胃肠壁的神经末梢释放的激素,统称为胃肠激素。
5.脑-肠肽(brain-gut peptide) 指即存在于脑中又存在于胃肠,呈现双重分布的肽类激素。
6.胃肠激素的营养性作用(trophic action of gut hormone) 是指一些胃肠激素具有刺激消化道组织代谢和促进生长的作用。
7.胃排空(gastric emptying) 食物由胃排入十二指肠的过程。
8.内因子(intrinsic factor)是胃腺壁细胞分泌的一种糖蛋白,它可与维生素B12相结合,保护其不被消化液破坏,并促进维生素B12在回肠被吸收。
9.蠕动(peristalsis)为纵形肌和环行肌协调起来形成的一种推进性运动,在食团的前方出现一个舒张波,紧靠食团的后方出现一个收缩波,舒张波和收缩波同时向前推进。
10.微胶粒和混合微胶粒(micelle and mixed micelle)微胶粒和混合微胶粒:胆盐因起分子结构的特点,当达到一定程度以后,可聚合成微胶粒;脂肪分解产物如脂肪酸、甘油一酯、胆固醇等渗入到微胶粒中形成水溶性复合物,称为混合微胶粒。
11.乳糜微粒(chylomicron)乳糜微粒:长链脂肪酸和甘油一酯被吸收后,在肠上皮细胞内的内质网中大部分重新合成为甘油三酯,与细胞中生成的载脂蛋白合成乳糜微粒。
初中消化和吸收知识点一、消化系统的组成。
1. 消化道。
- 口腔。
- 口腔是消化系统的起始部位。
口腔中有牙齿、舌和唾液腺导管的开口等结构。
牙齿可以切断、撕裂和磨碎食物,舌可以搅拌食物,使食物与唾液充分混合。
唾液腺分泌唾液,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能初步消化淀粉,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
- 咽。
- 咽是食物和空气的共同通道,它连接口腔和食管,在吞咽时会厌软骨会盖住喉口,防止食物进入气管。
- 食管。
- 食管是一个肌性管道,它的主要功能是将食物从咽运输到胃。
食管通过蠕动的方式将食物推送下去,蠕动是消化道平滑肌共有的一种运动形式。
- 胃。
- 胃位于腹腔的左上方,是消化道中最膨大的部分。
胃壁有四层结构,分别是黏膜、黏膜下层、肌肉层和浆膜。
胃能够暂时储存食物,胃壁内的胃腺分泌胃液,胃液中含有盐酸和胃蛋白酶,胃蛋白酶对蛋白质有初步消化作用,可将蛋白质分解为多肽。
盐酸能为胃蛋白酶提供酸性环境,还能杀死进入胃内的细菌等。
- 小肠。
- 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
小肠很长,一般有5 - 6米。
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大大增加了小肠的内表面积。
小肠绒毛壁、毛细血管壁和毛细淋巴管壁都很薄,仅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
小肠内有肠腺,肠腺分泌肠液,肠液中含有多种消化酶,如淀粉酶、麦芽糖酶、蛋白酶、肽酶、脂肪酶等。
肝脏分泌的胆汁和胰腺分泌的胰液都通过导管流入小肠,胆汁不含消化酶,但能乳化脂肪,增大脂肪与消化酶的接触面积;胰液中含有多种消化酶,能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
- 大肠。
- 大肠的主要功能是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部分维生素,将食物残渣形成粪便。
大肠一般有1.5米长,起始部分叫盲肠,盲肠上有阑尾。
- 肛门。
- 肛门是消化道的末端,粪便通过肛门排出体外。
2. 消化腺。
- 唾液腺。
- 人体有三对大唾液腺,分别是腮腺、下颌下腺和舌下腺,还有许多小唾液腺。
唾液腺分泌唾液,唾液的主要成分是水,还有唾液淀粉酶等物质。
《消化和吸收》讲义一、消化和吸收的基本概念消化,简单来说,就是我们的身体把摄入的食物分解成小分子物质的过程。
而吸收呢,则是这些被分解的小分子物质通过消化道黏膜进入血液循环或者淋巴循环的过程。
想象一下,我们吃进去的一块面包,经过一系列复杂的操作,最终变成了能被身体各个部位利用的营养成分,这就是消化和吸收在发挥作用。
二、消化系统的组成要了解消化和吸收,得先知道消化系统都有哪些部分。
我们的消化系统就像是一个精心设计的工厂,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大部分组成。
消化道,从口腔开始,依次经过咽、食管、胃、小肠和大肠,最后以肛门结束。
这就像是一条长长的生产线,食物在其中一步步被加工处理。
口腔是食物进入的第一站,牙齿负责咀嚼,舌头帮助搅拌,唾液腺分泌唾液,其中的唾液淀粉酶能初步分解淀粉。
咽不仅是呼吸和消化的共同通道,还负责把食物顺利地送入食管。
食管就是一个运输管道,通过蠕动把食物推向胃里。
胃是一个很重要的消化器官,它能暂时储存食物,并且通过胃酸和胃蛋白酶对食物进行进一步的分解。
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又细分为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
在这里,食物会受到胰液、胆汁和小肠液的作用,被彻底分解成小分子物质,然后被小肠黏膜吸收。
大肠主要负责吸收水分和电解质,形成并暂时储存粪便。
除了消化道,消化腺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胃腺、肝脏、胰腺和肠腺等。
唾液腺分泌唾液,胃腺分泌胃液,肝脏能分泌胆汁,胰腺分泌胰液,肠腺分泌肠液。
这些消化液都含有各种酶,对于食物的分解起着关键作用。
三、食物在消化道中的消化过程1、口腔内的消化当我们把食物放进嘴里,牙齿开始咀嚼,把食物磨碎成小块。
同时,舌头不断搅拌,让食物和唾液充分混合。
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可以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
2、胃内的消化经过口腔初步处理的食物进入胃后,胃会通过肌肉的收缩和舒张来搅拌食物,形成食糜。
胃腺分泌的胃液中含有盐酸和胃蛋白酶,盐酸能激活胃蛋白酶原,使其转变为有活性的胃蛋白酶,从而开始对蛋白质进行初步的消化。
消化、吸收的概念
消化和吸收是生物体内的两个重要过程。
消化指的是将食物分解成小分子并吸收到体内,以提供能量和养分。
消化过程包括机械消化和化学消化。
机械消化是通过牙齿、胃、肠等器官的运动使食物分解成小块,以便后续的化学消化。
化学消化是由消化酶催化的化学反应,将食物分解成小分子,例如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碳水化合物分解成葡萄糖。
吸收是指将消化后的小分子通过消化道壁吸收到体内,传递到细胞内以提供能量和养分。
吸收主要发生在小肠中,小肠壁上有许多细小的绒毛,能够增加吸收面积。
小肠内的小分子通过主动转运、被动转运等方式被吸收到血液或淋巴中,然后通过循环系统运输到各个细胞中。
消化和吸收是相互关联的过程,消化的质量和效率影响着吸收的效果。
同时,消化和吸收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例如食物成分、消化酶的分泌、肠道内的微生物等。
了解消化和吸收的概念对于保持身体健康和合理饮食非常重要。
- 1 -。
《消化和吸收》讲义一、消化和吸收的概述当我们享用美食时,身体会经历一系列复杂而神奇的过程,将食物转化为营养物质,并吸收它们以供身体使用。
这一过程包括消化和吸收两个重要环节。
消化,简单来说,就是把我们吃进去的大分子物质,如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等,分解成小分子物质,使其能够被身体吸收利用。
而吸收则是指这些经过消化后的小分子物质通过消化道黏膜进入血液循环或淋巴循环的过程。
二、消化系统的组成要了解消化和吸收,首先得认识我们的消化系统。
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大部分组成。
消化道从口腔开始,依次经过咽、食管、胃、小肠(包括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和大肠(包括盲肠、阑尾、结肠、直肠和肛管),最后以肛门结束。
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胃腺、肝脏、胰腺和肠腺等。
这些腺体分泌的消化液中含有各种消化酶,对食物的消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口腔中的消化口腔是消化的起始部位。
当我们把食物放进嘴里,牙齿开始咀嚼,将食物磨碎。
同时,舌头搅拌食物,使其与唾液充分混合。
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它能将淀粉初步分解为麦芽糖。
虽然这个过程的消化作用相对较弱,但却为后续的消化打下了基础。
四、胃中的消化经过口腔初步处理的食物通过食管进入胃。
胃是一个像口袋一样的器官,具有很强的伸缩性,可以容纳大量的食物。
胃壁会分泌胃液,其中含有盐酸和胃蛋白酶。
盐酸能够激活胃蛋白酶,并提供一个酸性环境,有助于食物的消化。
胃蛋白酶能将蛋白质分解成多肽。
胃的蠕动也很重要,它可以将食物进一步搅拌和混合,形成食糜,并逐渐将其排入小肠。
五、小肠中的消化和吸收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
食物进入小肠后,会受到来自胰腺分泌的胰液、肝脏分泌的胆汁以及小肠自身分泌的肠液的共同作用。
胰液中含有多种消化酶,如胰淀粉酶、胰蛋白酶、胰脂肪酶等,能够分别对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进行彻底的消化。
胆汁虽然不含消化酶,但它可以乳化脂肪,增加脂肪与消化酶的接触面积,有助于脂肪的消化分解。
肠液中同样含有丰富的消化酶,进一步完成对食物的消化。
消化与吸收生理知识点总结消化和吸收是人体生理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它们使得人体能够从食物中摄取养分,提供能量和维持生命所需。
本文将为大家总结一些与消化与吸收相关的生理知识点。
消化系统的结构消化系统是由多个器官组成的,包括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等。
在消化过程中,每个器官都有特定的功能和作用。
1.口腔:食物在进入消化系统之前首先进入口腔。
口腔的主要功能是通过咀嚼、混合和润湿食物,以便更好地进行下一步的消化。
2.食道:食道是连接口腔和胃的管道。
它通过蠕动运动将食物从口腔推送到胃中。
3.胃:胃是一个位于上腹部的器官,具有储存和消化食物的功能。
胃中的胃液能够分解食物中的蛋白质,将其转化为更小的分子。
4.小肠:小肠是消化系统中最长的一段器官,它分为三个部分: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
小肠是主要的吸收器官,通过其细长的结构能够吸收食物中的养分。
5.大肠:大肠是小肠之后的一段器官,其功能是吸收水分和电解质,形成排泄物并将其排出体外。
各个器官的功能消化和吸收过程中,每个器官都有特定的功能和作用,下面我们将逐一介绍。
1.口腔:口腔中的唾液腺分泌唾液,其中含有酶类物质如淀粉酶和免疫球蛋白。
唾液的主要作用是帮助咀嚼和润湿食物,开始淀粉的消化。
2.胃:胃是一个强酸性环境,胃中的胃液能够分解蛋白质,并杀死大部分的细菌。
胃液中的胃酸和酶能够将食物分解为更小的颗粒,形成称为胃糜的混合物。
3.小肠: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
小肠内壁有许多绒毛,增加了吸收表面积。
小肠壁分泌肠液,其中含有消化酶,如蛋白酶、脂肪酶和淀粉酶。
这些酶能够分解食物中的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使其转化为更小的分子,便于吸收。
4.大肠:大肠的主要功能是吸收水分和电解质,将未被吸收的物质转化为排泄物。
大肠内还生活着大量的细菌,这些细菌能够进一步分解食物残渣,产生一些维生素和其他有益物质。
消化和吸收的过程消化和吸收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涉及多个阶段和多种酶的参与。
《消化和吸收》教案《消化和吸收》教案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消化和吸收》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消化和吸收》教案1教学目标1.知识方面:(1)识记消化道的组成和消化酶的作用。
(2)理解牙齿的结构、功能和保健,胃和肠的结构特点以及各种消化腺的位置和功能。
(3)理解蛋白质、糖类和脂肪的化学性消化过程。
理解营养物质被消化道吸收的内容。
(4)初步学会用放大镜观察猪(或羊、鸡)的小肠绒毛;学会观察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2.能力方面: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
通过探究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及科研能力。
3.思想情感方面:(1)通过学习,向学生渗透形态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2)培养学生热爱生命,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为今后工作和学习拥有良好的身体素质打下基础。
(3)通过探究实验,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素质。
重点难点1.胃、肠的结构特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的概念是本节的重点。
因为:对胃、肠的结构学生缺少感性认识,讲清胃、肠的结构特点为以后讲述胃、肠的消化作用奠定基础。
除口腔外,各段消化道壁的结构与胃壁的结构基本相似,只讲胃壁的结构,以点代面,可以使学生对整个消化道壁的结构有一个概括性的认识。
食物的消化和吸收的概念比较抽象,因为组成消化道的各个器官,基本上都进行消化和吸收,所以消化和吸收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学生难于理解。
2.(1)小肠的结构特点与其功能的关系。
(2)食物的化学性消化是本节的难点。
因为:①小肠的结构特点既是本节的重点也是难点,学生不清楚小肠绒毛的位置和结构与小肠劲膜的环形皱壁之间的关系,对小肠绒毛的结构特点的位置层次性搞不清楚,所以,学生理解了小肠的结构特点,有利于理解结构与功能是相适应的。
②食物的化学性消化这部分内容,由于学生还没有学过化学,理解起来较困难,所以要通过实验加深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