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科室戊二醛浓度监测登记表
- 格式:docx
- 大小:7.98 KB
- 文档页数:2
使用中的戊二醛多长时间监测一次浓度?
使用中的戊二醛浓度监测频次需要参照产品说明书并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而定。
一般情况下,每天都会新放入使用后的医疗器械时,则每天放入器械前监测,掌握其浓度变化,低于要求浓度时停止使用;不是每天均有器械新放入时,只需在放入器械前进行监测。
关于使用中消毒剂监测频率的问题,有一些特殊情况需要区别对待。
我国《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中要求:“重复使用的消毒剂或灭菌剂配制后应测定一次浓度,每次使用前进行监测;消毒内镜数量达到规定数量的一半后,应在每条内镜消毒前进行测定。
”因为有些消毒剂(未特指戊二醛)产品说明书中不仅规定了使用天数,还同时规定了使用次数(即可消毒内镜的条数)。
举例来说,某产品说明书规定消毒剂配置好以后可以连续使用14天,并且同时规定最多消毒不超过25条内镜。
由于消毒前的干燥处理不可能达到完全去除残留水分,每条内镜残存的水分会不断稀释消毒剂,消毒到规定的25条内镜数量的一半时,消毒剂出现浓度不合格的概率大大增加,因此要求“消毒内镜数量达到说明书规定数量的一半后,应在每条内镜消毒前进行浓度测定”。
美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CDC)《医疗机构消毒灭菌指
南》中则要求,监测的频次取决于使用的频繁程度。
每天使用的,每天使用前监测;不是每天使用的,在使用前监测。
每天使用30次时,每使用10次监测一次。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戊二醛浓度监测指示卡必须要在有效期内使用。
指示卡上的化学药物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变质。
指示卡启用时需要注明开启时间和打开后的有效使用时间(如120天)。
医院手术部位感染监测登记表
序号: 调查日期:科室:登记人:
一、基本情况
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床号:
疾病诊断:
手术切口类型:☐I(清洁切口) ☐ II( 清洁-污染切口) ☐III /IV(污染切口) 二、手术资料
手术日期:手术医师:手术时间:
手术名称:术中失血量:
术中保温:术中血糖:
是否植入植入物:☐是☐否
风险因素评分:
手术持续时间:时分(≤75 百分位数 0分,>75 百分位数 1分)手术切口清洁度分类:☐清洁(0分)☐清洁-污染(0分)☐污染(1分)危险因素评分(ASA评分):☐0分(I级)☐1分(I级)☐2分(II级)
☐3分(III级)☐4分(IV级)☐5分(V级)
围手术期使用抗菌药物情况:
手术前:使用抗菌药物:☐是☐否
抗菌药物名称:剂量:途径时间:
手术中:使用抗菌药物:☐是☐否
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一联☐二联☐三联及以上
抗菌药物名称:剂量:途径:时间:
抗菌药物名称:剂量:途径:时间:
手术后:使用抗菌药物:☐是☐否
术后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一联☐二联☐三联及以上
抗菌药物名称:剂量:途径时间
抗菌药物名称:剂量:途径时间
三、手术部位感染情况
手术部位是否感染:☐是☐否感染日期:感染部位与诊断:☐表浅切口☐深部切口☐器官腔隙
是否送检标本:☐是☐否病原体:
是否为多重耐药菌菌株:☐是☐否
多重耐药菌名称:
四、随访
出院后随访手术部位感染情况:☐好转☐有感染
若感染,部位名称:☐表浅切口☐深部切口☐器官腔隙
1。
常用灭菌剂、消毒剂使用浓度、方法及监测使用消毒液使用应根据消毒液不同厂家不同批号的产品使用说明书进行配制。
(一)、戊二醛消毒液1、浸泡灭菌消毒常用浓度:碱性戊二醛 2.0%-3.4%,加碳酸氢钠将pH调至7.5-8.3(1h后测定),灭菌作用时间为10h。
消毒作用时间为30 min。
戊二醛应在通风良好处使用(美国规定接触量高限为0.05ppm)2、戊二醛使用方法:灭菌用浸泡法:将清洗、晾干或擦干后待灭菌处理的医疗器械及物品浸没于2%戊二醛的容器中并加盖,浸泡10h后,无菌操作取出,用无菌水冲洗干净,并无菌擦干后使用。
消毒浸泡法:将清洗、晾干擦干后的待消毒处理医疗器械及物品浸没于2%戊二醛的容器中并加盖,一般30min,取出后用灭菌水冲洗干净并擦干。
3、戊二醛使用注意事项:戊二醛对碳钢器械、制品有腐蚀性,使用前应先加入0.5%亚硝酸钠防锈。
使用过程中应对戊二醛浓度进行检测,保证其使用有效浓度(每周用2%戊二醛浓度测试卡监测1次并记录)。
戊二醛对皮肤粘膜有刺激性,接触戊二醛溶液时应戴橡胶手套,防止溅入眼内或吸入体内。
盛装戊二醛消毒液的容器应加盖,放于通风良好处。
4、戊二醛消毒液浓度测试纸操作规程:1)测定1.8%-2.1%戊二醛浓度。
2)从瓶中取出一条戊二醛浓度指示卡,将指示色块完全浸没于戊二醛溶液3s内取出;3)在瓶盖上的纸垫,去除色块上多余的液体,横置于瓶盖上;4)注意不要将色块面朝下以免受到污染,等候5-8min观察颜色变化,5、戊二醛浓度指示卡判断结果:1)指示卡色块由白色变为均匀黄色,表示溶液浓度符合要求。
2)指示色块全部或仍有部分白色,表示溶液浓度不够,为不合格,需立即更换消毒液。
3)测试纸应在有效期内使用。
使用中戊二醛浓度一般每周监测一次,特殊消毒如腔镜消毒、灭菌,每天监测一次。
并记录监测结果。
(二)、安尔碘、碘伏消毒剂开启后注明开启时间、四天内使用,无用完丢去(不得更改时间继续使用)。
填 写 说 明1、表中所有的项目,有关科室都要逐一填写,不能遗漏有特殊要求的项目外,其余项目划“√”选择登记。
2、擦拭紫外线灯管,测试紫外线强度,更换紫外线灯管,清洗消毒机滤网,测试臭氧浓度,更换消毒机紫外线灯管都需要记录并且重新开始计时。
做了哪一项就在上面的相应栏目里勾画哪一项,再在下面的日期栏里划勾。
3、普通30W紫外线灯管使用前需要测试强度,使用中每半年监测一次。
灯管强度低于70uv/cm2时需更换灯管。
紫外线灯管寿命800-1000h。
每周用酒精布巾擦拭一次。
使用环境温度为20-40℃,相对湿度60-80%。
环境温湿 度60-80%。
环境温湿度不在此范围的要适当延长消毒时间。
不在此范围时要适当延长消毒时间(一般照射时间≥30min)。
4、臭氧消毒机消毒空气时间为30min,臭氧浓度20mg/m3;消毒物表时间为60-120min,浓度为60mg/m3。
环境相对湿度≥70%。
机内紫外线灯管寿命为7000h(厂家说明臭氧寿命为5000h)。
5、“空气、物表”消毒栏,斜线上为消毒时间,斜线下划勾表示物表擦拭消毒及拖地,每页末累计计时一次。
病房消毒一栏中,斜线上写当天消毒房间的总时间。
6、“手卫生”栏目中,本科室按照“洗手、卫生手消毒、外科手消毒”来选择,做了哪一项就在上面栏目的相应项目上划勾,再在下面的表格里逐日划勾表示。
7、“更换消毒液”栏目中,若是更换酒精,则在当日格子上面写J,下面划勾;同理,含氯消毒液写L,戊二醛写W表示。
“监测消毒液浓度”也如此表示。
8、“监测”一栏目在监测当天填写。
院感防控运作登记本科室 ___________成都送子鸟不孕不育医院二○一 年。
常用灭菌剂消毒剂使用浓度方法及监测常用消毒剂的浓度、使用方法和监测消毒剂名称原液浓度配制浓度消毒时间消毒方法使用范围戊二醛 2% 2% 30-60分钟消毒浸泡精密仪器、不耐高温器械的消毒安尔碘消毒液 0.2% 0.2% 擦试二遍换药擦拭一遍用于静脉注射、各种穿刺、外科碘伏消毒液 0.3%-0.5% 0.5% 3-5分钟现配现用擦拭冲洗手术者手的消毒,人流前、慢性炎冲洗,导尿前会阴消毒75%乙醇 70-80% - - - 手、皮肤、物体表面及诊疗器具的消毒60%优氯净 500mg/L 1000mg/L 2000mg/L 30分钟 60分钟浸泡/擦拭具喷洒15-50ml/m2污染墙面、地面、桌面、清洁工具爱尔施强氯消毒片 3%(30g/L) - - 冲洗、擦拭作用3-5分钟外科伤口、皮肤粘膜冲洗消毒,喷雾消毒作用60分钟室内空气的消毒(气溶胶喷雾器)紫外线灯管。
70uW/cm2.90uW/cm2 - -。
30分钟/次物体表面1~1.2米用于物体表面消毒,用于空气消毒注意:使用消毒液应根据不同厂家不同批号的产品使用说明书进行配制。
戊二醛消毒液常用浓度为2%。
使用时可用浸泡灭菌消毒法或消毒浸泡法。
使用前应加入亚硝酸钠防锈。
使用过程中应对戊二醛浓度进行检测,保证其使用有效浓度。
安尔碘消毒液和碘伏消毒液的使用方法为擦试或擦拭,用于不同的消毒范围。
75%乙醇用于手、皮肤、物体表面及诊疗器具的消毒。
60%优氯净和爱尔施强氯消毒片用于墙面、地面、桌面、清洁工具的消毒,使用时应根据不同浓度进行浸泡或喷洒。
紫外线灯管用于物体表面消毒和空气消毒,使用时应注意距离和时间。
戊二醛是一种有刺激性的化学物质,接触时应注意保护。
使用戊二醛消毒液时,应戴上橡胶手套,以免对皮肤和粘膜造成刺激。
同时,应加盖并放置在通风良好的地方。
浓度测试纸是测试戊二醛消毒液浓度的工具。
使用时,需要从瓶中取出一条浓度指示卡,将指示色块完全浸没于戊二醛溶液中约3秒,然后将其横置于瓶盖上,等待5-8分钟观察颜色变化。
**市人民医院消毒灭菌效果环境卫生学监测规范简表(根据江苏省医院消毒灭菌效果监测规范(试行)制作)
空气消毒效果监测
1.Ⅰ类区域:洁净手术室细菌浓度的标准(空态或静态),每月监测
2.Ⅱ、Ⅲ、Ⅳ类区域布点要求:室内面积≤30m2,设内、中、外对角线三点,内、外应距墙壁1m处;室内面积>30m2,设四角及中央五点,四
角的布点位置应距墙壁1m处。
,暴露规定时间(Ⅱ类环境暴露15min,Ⅲ、Ⅳ类环境暴露5min)后盖上平皿及时送检。
结果:
Ⅱ类区域:细菌总数≤4cfu/15min·平皿,
Ⅲ、Ⅳ类区域:细菌总数≤4cfu/5min·平皿
Ⅱ类区域需每季度做一次空气培养,怀疑医院感染暴发与空气有关时随时进行检测。
Ⅲ、Ⅳ类区域不作常规监测,怀疑医院感染暴发与空气有关时随时进行检测。
戊二醛浓度监测方法
戊二醛是一种常见的有机化合物,常用于制造化学品和溶剂。
监测戊二醛浓度的方法可以遵循以下步骤:
1. 预处理样品:收集戊二醛样品,并将其置于密封容器中。
确保样品保持在恒定的温度和压力下,以便后续的分析。
2. 气相色谱-质谱法:最常见的戊二醛浓度监测方法是气相色谱-质谱法
(GC-MS)。
该方法通过将气相色谱和质谱联用,可以分离和定量分析样品中的戊二醛。
具体操作步骤为将样品注入气相色谱仪中,通过气相色谱柱将戊二醛与其他化合物分离,然后将分离后的化合物通过质谱进行定量检测。
3. 高效液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可以用于戊二醛浓度的监测。
该方法通过将样品溶解在溶剂中,然后将溶液注入到高效液相色谱仪中进行分析。
在HPLC中,通过选择适当的固定相和流动相,可以分离出戊二醛并定量分析。
4. 化学发光法:化学发光法是一种敏感且简便的戊二醛浓度监测方法。
该方法使用戊二醛与特定试剂(如酶或酶底物)反应,并产生可观察的化学发光。
根据发光强度的变化,可以推断出戊二醛的浓度。
5. 气体传感器:利用气体传感器也可以监测戊二醛浓度。
气体传感器通过感知戊二醛与传感器发生反应后产生的电信号来监测其浓度。
根据传感器的类型和特
性,可以采用不同的气体传感器来监测戊二醛浓度。
以上是一些常用的戊二醛浓度监测方法,具体选择哪种方法取决于实际需求和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