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二醛浓度监测登记
- 格式:doc
- 大小:62.00 KB
- 文档页数:1
医院感染监测制度(一)院感病例监测与报告制度根据《医院感染监测规范》要求,医院必须对住院病人进行医院感染病例监测,以及时掌握本院医院感染发病率、高发部位、高发科室、高危因素、病原体特点及耐药性等,为医院感染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1、常规监测与报告:(1)各科临床医生要认真学习《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及时发现医院感染散发和爆发疫情。
(2)对医院感染散发病例,临床医生24小时内填写“医院感染病例监测表”通过医院内部网(“院感”邮箱)上报到院感科。
(3)医院检验科细菌室指定专职人员负责院感细菌监测工作。
发现短期内在同类标本中多次检出同一种病原体,或在同一病区的病例中多次检出同一种病原体,或检出特殊的、重要的、多重耐药的病原体,应及时报告院感科负责人。
(4)院感科监测人员在医院内部网邮箱常规收集、保存院感病例监测资料的基础上,及时发现并向科负责人报告院感病例的相关信息。
(5)有院感暴发的迹象时,院感科指导及时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查分析和正确的处置工作。
2、暴发报告:(1)临床医生发现医院感染聚集性病例(同类病例3例或以上)时,应及时填写《(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报告表》(附表),并立即电话报告院感科(电话:88667227,夜间或节假日报告总值)。
(2)检验科细菌室有关人员发现上述聚集性病例阳性结果,应及时与临床医生联系,并电话报告院感科负责人。
(3)院感科初步核实以上状况后,立即报告主管院长,并组织专家进行确认和处理。
3、暴发级别定义与报告程序:(1)一级暴发报告:报告指标:A、5例以上疑似医院感染暴发;B、3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
报告程序:A、临床科室短时间内出现临床征候群相似、怀疑有共同感染源的感染病历,或怀疑有共同感染源或感染途径的感染现象,并于2小时内报告院感科负责人。
B、院感科组织调查并证实发生以上任一情形时,立即报告主管院长,并由临床医生填写《医院感染暴发报告表》(附表1),于12小时内由院感科上报卫生局和区疾控中心。
戊二醛含量检验规程目录第一部分戊二醛溶液中戊二醛的测定—中和滴定法第二部分戊二醛溶液中戊二醛的测定—紫外法戊二醛溶液中戊二醛的测定—中和滴定法1.目的规范中和滴定法测定戊二醛含量的操作,保证戊二醛含量测定的准确性。
2.适应范围适用于溶液中戊二醛含量的测定。
3.引用标准《中国药典》2015版第四部试剂与标准物质8006滴定液4.仪器与试剂4.1仪器a.分析天平(0.1mg-100g)b.酸式滴定管c.容量瓶(100mL)d.移液枪(1000-5000HL)e.烧杯f.滴管g.洗瓶h.电炉4.2试剂a.水(新沸放置至室温)b.硫酸滴定液(0.25mol/L)c.基准无水碳酸钠d.甲基红-溴甲酚绿混合指示液e.溴酚蓝指示液f.盐酸羟胺的中性溶液f.6.5%三乙醇胺溶液4.3试剂配制:4.3.1硫酸滴定液(约0.25mol/L)配液:用移液枪量取75%硫酸6mL,缓缓注入适量的水中,冷却至室温,加水稀释至400mL,摇匀后得到硫酸滴定液(约0.25mol/L)。
标定:精密称定在270-300℃干燥恒重的基准无水碳酸钠0.8g(精确至0.001g),并加水50mL使其溶解,之后加入甲基红-溴甲酚绿混合指示液10滴,用硫酸液滴定。
当溶液由绿色变为暗红色时,煮沸2分钟,冷却至室温后继续将溶液滴定至暗红色。
记消耗的硫酸体积为V1mL,则精确浓度C(mol/L)为:「―7.547C=V14.3.2 6.5%三乙醇胺溶液用移液枪量取6.5山1三乙醇胺于100mL容量瓶,加水稀释至刻度线。
4.3.3甲基红-溴甲酚绿混合指示液取0.10g甲基加无水乙醇定容至100mL配置成0.1%甲基红乙醇溶液;取0.20g 溴甲酚绿加无水乙醇定容至100mL配置成0.2%的溴甲酚绿乙醇溶液;之后,取20mL0.1%的甲基红乙醇溶液与30mL的0.2%溴甲酚绿的乙醇溶液混合,摇匀后即得甲基红-溴甲酚绿混合指示液。
4.3.4溴酚蓝指示液称取0.04g溴酚蓝加入无水乙醇定容至100mL中,使用时用0.1mol/L氢氧化钠溶液刚好调至蓝色。
常用灭菌剂、消毒剂使用浓度、方法及监测使用消毒液使用应根据消毒液不同厂家不同批号的产品使用说明书进行配制。
(一)、戊二醛消毒液1、浸泡灭菌消毒常用浓度:碱性戊二醛 2.0%-3.4%,加碳酸氢钠将pH调至7.5-8.3(1h后测定),灭菌作用时间为10h。
消毒作用时间为30 min。
戊二醛应在通风良好处使用(美国规定接触量高限为0.05ppm)2、戊二醛使用方法:灭菌用浸泡法:将清洗、晾干或擦干后待灭菌处理的医疗器械及物品浸没于2%戊二醛的容器中并加盖,浸泡10h后,无菌操作取出,用无菌水冲洗干净,并无菌擦干后使用。
消毒浸泡法:将清洗、晾干擦干后的待消毒处理医疗器械及物品浸没于2%戊二醛的容器中并加盖,一般30min,取出后用灭菌水冲洗干净并擦干。
3、戊二醛使用注意事项:戊二醛对碳钢器械、制品有腐蚀性,使用前应先加入0.5%亚硝酸钠防锈。
使用过程中应对戊二醛浓度进行检测,保证其使用有效浓度(每周用2%戊二醛浓度测试卡监测1次并记录)。
戊二醛对皮肤粘膜有刺激性,接触戊二醛溶液时应戴橡胶手套,防止溅入眼内或吸入体内。
盛装戊二醛消毒液的容器应加盖,放于通风良好处。
4、戊二醛消毒液浓度测试纸操作规程:1)测定1.8%-2.1%戊二醛浓度。
2)从瓶中取出一条戊二醛浓度指示卡,将指示色块完全浸没于戊二醛溶液3s内取出;3)在瓶盖上的纸垫,去除色块上多余的液体,横置于瓶盖上;4)注意不要将色块面朝下以免受到污染,等候5-8min观察颜色变化,5、戊二醛浓度指示卡判断结果:1)指示卡色块由白色变为均匀黄色,表示溶液浓度符合要求。
2)指示色块全部或仍有部分白色,表示溶液浓度不够,为不合格,需立即更换消毒液。
3)测试纸应在有效期内使用。
使用中戊二醛浓度一般每周监测一次,特殊消毒如腔镜消毒、灭菌,每天监测一次。
并记录监测结果。
(二)、安尔碘、碘伏消毒剂开启后注明开启时间、四天内使用,无用完丢去(不得更改时间继续使用)。
2%戊二醛浸泡消毒、灭菌医疗器械标准操作规程2%戊二醛浸泡消毒、灭菌医疗器械标准操作规程一、医疗器械消毒灭菌基本原则:能压力蒸汽灭菌的医疗器械应尽量避免使用化学消毒剂浸泡消毒或灭菌。
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腔隙或接触人体破损的皮肤、粘膜、组织的诊疗器械和物品应进行灭菌,接触皮肤、粘膜的诊疗器械和物品应进行消毒。
二、2%戊二醛使用范围:用于不耐热的医疗器械、器具、物品、精密器械的消毒与灭菌。
不得用于注射针头、手术缝合线及棉线类物品的消毒或灭菌。
三、操作流程(一)用物准备:无菌方盘(必须必菌)、2%碱性戊二醛、戊二醛浓度测试卡(二)操作流程:方盘高压灭菌后,开包,打开无菌方盘→ 2%碱性戊二醛倒入无菌方盘内→监测戊二醛浓度,合格方可使用→清洗、干燥的诊疗器械、物品打开开关轴节,放入方盘内,消毒液完全浸没,并去除器械表面的气泡→盖上无菌方盘→记录消毒液的名称、开始使用时间,器械名称、器械开始浸泡时间,到达灭菌时间,签名→消毒作用到产品使用说明的规定时间,灭菌作用10小时→用无菌持物钳取出→用无菌水反复冲洗干净,再用无菌纱布擦干后使用(三)戊二醛浓度监测方法:取指示卡将指示卡色块完全浸没于戊二醛溶液中,2秒取出,吸除多余溶液,水平放置,5-8分钟观察指示卡颜色变化,均匀变黄判定为浓度合格。
三、注意事项:(一)诊疗器械、器具与物品在消毒灭菌前应彻底清洗、干燥。
新启用的器械物品先除去油污及保护膜,再用清洁剂清洗去油污,干燥后及时消毒与灭菌。
(二)在浸泡过程中,不得中途加入器械、物品,应在达到时间要求后,取出灭菌物品才能加入其它待灭菌物品。
或另准备无菌方盘浸泡。
(三)戊二醛对人有毒性,应在通风良好的环境中使用。
对皮肤和粘膜并做好个人防护,不能用于物表擦拭或喷雾消毒、空气消毒、手、皮肤消毒。
(四)强化戊二醛使用前加入PH调节剂(碳酸氢钠),再加防锈剂(亚硝酸盐)充分混匀。
(五)用于浸泡灭菌的容器,应洁净、密闭,使用前应先灭菌处理。
戊二醛残留量测定法(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国药典》(2020版)的三部通则3204中收载了戊二醛残留量测定法,采用了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进行检测。
本文将对该测定法进行详细介绍。
戊二醛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也被广泛应用于医疗、制药和食品工业等领域。
然而,由于其具有一定的毒性和致癌性,对其残留量进行监测和控制非常重要。
《中国药典》(2020版)的三部通则3204中收录的戊二醛残留量测定法就是用于这一目的。
该测定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进行分析。
HPLC是一种广泛应用于药物分析和质量控制的分析技术,其特点是分离效果好,灵敏度高。
在戊二醛残留量的测定中,HPLC 技术可以准确、快速地分离和测定药物样品中的戊二醛。
以下是该测定法的主要步骤和操作流程:1.(样品准备:将待测样品进行合适的前处理,例如提取、固相萃取等,以获得戊二醛的纯化样品。
2.(色谱条件设置:根据具体仪器和柱的性能,优化色谱条件,包括流动相、柱温、检测波长等参数的选择与调整。
3.(样品注射:将纯化的样品注入到色谱仪中,一般采用自动进样器进行精确控制。
4.(色谱分离:在设定的色谱条件下,样品中的戊二醛与色谱柱发生相互作用,分离出各组分。
5.(检测和定量:利用紫外可见光检测器检测样品中戊二醛的吸收峰,并根据标准曲线或外标法进行定量分析。
6.(结果分析:计算出样品中戊二醛的浓度,并与相应的规定限度进行比较,判断样品是否符合要求。
通过上述步骤,该测定法能够准确、可靠地测定样品中的戊二醛残留量,为药物生产等领域的质量控制提供重要参考。
需要注意的是,该测定法的操作人员应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同时,还需要严格控制实验条件和各项参数,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综上所述,《中国药典》(2020版)部通则3204中收载的戊二醛残留量测定法采用了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该方法具有准确、灵敏的特点,对戊二醛残留量进行测定具有重要意义。
一、内镜窒管理1、内镜室的布局:应合理,要符合卫生部内镜清洗与消毒规范。
2、内镜室人员的岗前培训略。
3、内镜室应落实的作业程序。
A 操作规程:1、内镜的操作规程(电子胃镜,肠镜,十二指肠镜等)每例按操作规程操作。
2、内镜清洗与消毒规程:每例内镜诊疗后按规程清洗消毒。
3、14C尿素呼气试验操作规程。
B 记录登记:1、内镜清洗消毒登记:设登记本,每例按要求登记备查。
2、内镜室消毒灭菌效果监测:设登记本,按以下具体要求登记:(1)、消毒用的戊二醛每天进行浓度监测:登记备查,不低于2%。
(2)、储镜柜每周清洁消毒一次:登记备查。
(3)、消毒后的电子胃镜及电子肠镜每季度行生物学监测:登记备查。
(4)、活检钳行高压蒸气灭菌,每月行生物学监测。
消毒的内镜细菌总数<20cfu/件,不能检出致病菌:灭菌后内镜及附件合格标准为:无菌; E 内镜操作室空气每天消毒一次(消毒机定时设定),每月监测一次。
正常小于500CFU/ ML ;物表及医护人员手每月生物学监测一次,正常菌落总数小于10个/ML ;并不得检出金葡菌、溶血性链球菌等。
登记备查。
3、内镜诊疗登记:设登记本每日登记所检患者资料;每月按要求统计工作量并上报。
4、内镜使用维护登记:设登记本每天按要求登记。
5、内镜诊疗质控及分析:设质控本按要求登记备查,月有小结分析。
6、科室继续教育(业务学习):设业务学习本按要求记录备査。
7、科室疑难病例讨论记录:设疑难病例讨论本按要求记录备査。
8、科室医院感染培训记录:设院感培训本按要求记录备查。
9、科室医院感染反馈督査意见收及整改措施:设记录本按要求记录备査。
10、科室会议记录:设记录本记录备査。
11、科室谈话及好人好事登记:设记录本记录备查。
12、科室政治学习记录: 设记录本按要求记录备查。
C 职责及制度:1、内镜室工作制度。
2、内镜室清洗消毒灭菌制度。
3、疑难病会诊制度。
4、内镜室主任职责、内镜室医生职责、内镜室护士职责。
戊二醛浓度指示卡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戊二醛浓度指示卡是使用于工业、医疗、化妆品等领域中检测甲醛的一种便捷工具。
其主要作用是通过变色反应来显示环境中戊二醛的浓度,方便人们及时了解室内甲醛的水平。
在使用时需要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范来进行,并进行定期的保养维护。
本文将详细介绍戊二醛浓度指示卡的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
一、安全操作规程1. 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在进行操作之前,需要穿戴好相关的防护装备。
戊二醛是一种对人体有害的化学物质,会对人体造成刺激和损伤。
此时我们需要佩戴防护口罩、手套、护目镜等防护装备,以减少对身体的损伤。
2. 注意测量时间和数据采集测量过程中需要非常注意时间和数据采集。
如果不及时记录浓度值和时间,会导致误差的产生,影响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因此,在使用前需要准备好记录工具,并按照规定的时间和方法进行数据采集。
3. 避免误判有些物质也会引起戊二醛指示卡的变色,如酒精、氨水等,因此在进行测量时需要避免受到其他物质的污染,以免引起误判。
4. 使用后禁止带出实验室在实验室中进行测量后,戊二醛指示卡上可能会残留一定量的戊二醛。
应该将其妥善处理并清洗干净,以免污染实验室环境。
要知道,戊二醛可能会危害其他人的健康状况,因此禁止将使用过的测量卡带出实验室。
二、保养规程1. 定期更换戊二醛指示卡的使用寿命有限,需要定期更换。
一般建议每月更换一次,具体时间可以根据实际使用情况来进行调整。
2. 存放在干燥处戊二醛指示卡应该保持在干燥的环境中,不要受潮、受热或受到阳光直射,否则会造成误差。
在存放时需要注意避免受到污染和振动。
3. 禁止重复使用戊二醛指示卡不允许重复使用。
因为使用过的戊二醛浓度指示卡上会残留用过的试剂,如果不加清洗就继续使用,则会影响后续的测量结果。
三、总结戊二醛浓度指示卡是一种重要的甲醛检测工具,应该遵循相关操作及保养规程,以保证其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使用寿命。
在使用时,需要注意安全操作规程,保护好自己的健康;在保养时,需要注意存放、更换、禁止重复使用等问题。
常用灭菌剂消毒剂使用浓度方法及监测本段没有格式错误,不需要修改。
使用消毒液时,应根据不同厂家不同批号的产品使用说明书进行配制。
下面介绍几种消毒液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戊二醛消毒液是一种常用的消毒液。
其浸泡灭菌常用浓度为2%-3.4%,加碳酸氢钠将pH调至7.5-8.3(1小时后测定),灭菌作用时间为10小时,消毒作用时间为30分钟。
使用时应在通风良好的地方进行,接触量高限为0.05ppm。
灭菌用浸泡法和消毒浸泡法均可使用,使用后应用无菌水冲洗干净并擦干。
注意事项包括避免接触过量和保持通风。
安尔碘消毒液和碘伏消毒液的原液浓度分别为0.2%和0.5%。
配制浓度和消毒时间不同,具体可参考产品说明书。
消毒方法包括现配现用、冲洗、擦拭、喷雾消毒等。
使用范围包括皮肤、物体表面、诊疗器具等。
注意事项包括避免过量使用和避免接触眼睛等敏感部位。
过氧化氢消毒液的配制浓度为3%(30g/L),使用方法包括喷洒、浸泡和擦拭等。
作用时间和使用范围不同,具体可参考产品说明书。
注意事项包括避免接触过量和注意通风。
紫外线灯管消毒和气溶胶喷雾器消毒可用于室内空气和物体表面的消毒。
使用时应注意安全,避免直接接触光线和过量使用。
除了以上介绍的消毒液,还有其他一些常用的消毒液,如75%乙醇、60%优氯净、爱尔施强氯消毒片等。
使用时应根据产品说明书进行配制和使用。
注意事项包括避免过量使用和注意安全。
戊二醛对碳钢器械和制品有腐蚀性,因此在使用前应该加入0.5%的亚硝酸钠防锈剂。
使用过程中应该定期检测戊二醛的浓度,以保证其有效使用浓度(每周使用2%的戊二醛浓度测试卡进行检测并记录结果)。
戊二醛对皮肤和粘膜有刺激性,接触戊二醛溶液时应戴上橡胶手套,以防止其溅入眼睛或被吸入体内。
同时,盛装戊二醛消毒液的应该加盖,并放置在通风良好的地方。
对于戊二醛消毒液的浓度测试,应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操作:1)测定1.8%-2.1%的戊二醛浓度;2)从瓶中取出一条戊二醛浓度指示卡,将指示色块完全浸没于戊二醛溶液3秒内取出;3)在瓶盖上的纸垫上去除色块上多余的液体,并横置于瓶盖上;4)等待5-8分钟观察颜色变化。
(一)、戊二醛消毒液1、浸泡灭菌消毒常用浓度:碱性戊二醛 2.0%-3.4%,加碳酸氢钠将pH调至7.5-8.3(1h后测定),灭菌作用时间为10h。
消毒作用时间为30 min。
戊二醛应在通风良好处使用(美国规定接触量高限为0.05ppm)2、戊二醛使用方法:灭菌用浸泡法:将清洗、晾干或擦干后待灭菌处理的医疗器械及物品浸没于2%戊二醛的容器中并加盖,浸泡10h后,无菌操作取出,用无菌水冲洗干净,并无菌擦干后使用。
消毒浸泡法:将清洗、晾干擦干后的待消毒处理医疗器械及物品浸没于2%戊二醛的容器中并加盖,一般30min,取出后用灭菌水冲洗干净并擦干。
3、戊二醛使用注意事项:戊二醛对碳钢器械、制品有腐蚀性,使用前应先加入0.5%亚硝酸钠防锈。
使用过程中应对戊二醛浓度进行检测,保证其使用有效浓度(每周用2%戊二醛浓度测试卡监测1次并记录)。
戊二醛对皮肤粘膜有刺激性,接触戊二醛溶液时应戴橡胶手套,防止溅入眼内或吸入体内。
盛装戊二醛消毒液的容器应加盖,放于通风良好处。
4、戊二醛消毒液浓度测试纸操作规程:1)测定1.8%-2.1%戊二醛浓度。
2)从瓶中取出一条戊二醛浓度指示卡,将指示色块完全浸没于戊二醛溶液3s内取出;3)在瓶盖上的纸垫,去除色块上多余的液体,横置于瓶盖上;4)注意不要将色块面朝下以免受到污染,等候5-8min观察颜色变化,5、戊二醛浓度指示卡判断结果:1)指示卡色块由白色变为均匀黄色,表示溶液浓度符合要求。
2)指示色块全部或仍有部分白色,表示溶液浓度不够,为不合格,需立即更换消毒液。
3)测试纸应在有效期内使用。
使用中戊二醛浓度一般每周监测一次,特殊消毒如腔镜消毒、灭菌,每天监测一次。
并记录监测结果。
(二)、安尔碘、碘伏消毒剂开启后注明开启时间、四天内使用,无用完丢去(不得更改时间继续使用)。
每次用后盖旋紧、垂直放置。
对使用中的安尔碘、碘伏消毒液进行染菌量的监测,由院感科采样。
(三)、紫外线消毒监测紫外线灯:紫外线杀菌灯是一种采用石英玻璃或其他透紫玻璃的低气压汞蒸汽放电灯,放电产生以波长为253.7nm为主的紫外辐射,其紫外线副射能杀灭细菌和病毒。
常用灭菌剂消毒剂使用浓度方法及监测常用消毒剂的浓度、使用方法和监测消毒剂名称原液浓度配制浓度消毒时间消毒方法使用范围戊二醛 2% 2% 30-60分钟消毒浸泡精密仪器、不耐高温器械的消毒安尔碘消毒液 0.2% 0.2% 擦试二遍换药擦拭一遍用于静脉注射、各种穿刺、外科碘伏消毒液 0.3%-0.5% 0.5% 3-5分钟现配现用擦拭冲洗手术者手的消毒,人流前、慢性炎冲洗,导尿前会阴消毒75%乙醇 70-80% - - - 手、皮肤、物体表面及诊疗器具的消毒60%优氯净 500mg/L 1000mg/L 2000mg/L 30分钟 60分钟浸泡/擦拭具喷洒15-50ml/m2污染墙面、地面、桌面、清洁工具爱尔施强氯消毒片 3%(30g/L) - - 冲洗、擦拭作用3-5分钟外科伤口、皮肤粘膜冲洗消毒,喷雾消毒作用60分钟室内空气的消毒(气溶胶喷雾器)紫外线灯管。
70uW/cm2.90uW/cm2 - -。
30分钟/次物体表面1~1.2米用于物体表面消毒,用于空气消毒注意:使用消毒液应根据不同厂家不同批号的产品使用说明书进行配制。
戊二醛消毒液常用浓度为2%。
使用时可用浸泡灭菌消毒法或消毒浸泡法。
使用前应加入亚硝酸钠防锈。
使用过程中应对戊二醛浓度进行检测,保证其使用有效浓度。
安尔碘消毒液和碘伏消毒液的使用方法为擦试或擦拭,用于不同的消毒范围。
75%乙醇用于手、皮肤、物体表面及诊疗器具的消毒。
60%优氯净和爱尔施强氯消毒片用于墙面、地面、桌面、清洁工具的消毒,使用时应根据不同浓度进行浸泡或喷洒。
紫外线灯管用于物体表面消毒和空气消毒,使用时应注意距离和时间。
戊二醛是一种有刺激性的化学物质,接触时应注意保护。
使用戊二醛消毒液时,应戴上橡胶手套,以免对皮肤和粘膜造成刺激。
同时,应加盖并放置在通风良好的地方。
浓度测试纸是测试戊二醛消毒液浓度的工具。
使用时,需要从瓶中取出一条浓度指示卡,将指示色块完全浸没于戊二醛溶液中约3秒,然后将其横置于瓶盖上,等待5-8分钟观察颜色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