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救护四大技术
- 格式:ppt
- 大小:7.20 MB
- 文档页数:59
创伤急救四项基本技术
创伤急救四项基本技术是指在处理创伤患者时,必须掌握的四项关键技能。
这四项技术包括:止血、包扎、固定和搬运。
1. 止血:这是创伤急救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因为失血过多会导致休克,甚至死亡。
止血的方法有直接压迫法、加压包扎法、止血带法等。
选择哪种方法取决于伤口的位置、大小和出血的严重程度。
2. 包扎:止血后,需要用干净的绷带或布料包扎伤口,以防止感染和进一步的出血。
包扎时要尽量保持伤口干燥,避免使用脏污的绷带或布料。
同时,包扎的力度要适中,既不能过紧也不能过松。
3. 固定:对于骨折或脱臼等严重的创伤,需要进行固定,以防止伤势加重或恢复过程中出现错位。
固定的方法有用夹板、绷带等物品将伤肢固定在身体上,或者用石膏将伤肢包裹起来。
4. 搬运:在完成上述三项技术后,需要将伤员安全地搬运到医疗设施进行进一步的治疗。
搬运时要注意保护伤员的头部和脊柱,避免二次伤害。
如果可能,最好由专业的医疗人员进行搬运。
以上就是创伤急救四项基本技术。
在实际操作中,还需要根据伤
员的具体情况进行灵活应对,如必要时进行心肺复苏等高级急救技术。
创伤是各种致伤因素造成的人体组织损伤和功能障碍。
轻者造成体表损伤,引起疼痛或出血;重者导致功能障碍、残疾,甚至死亡。
创伤救护包括止血、包扎、固定、搬运四项技术。
创伤现场救护技术遇到出血、骨折的伤病员,救护人员首先要保持镇静,做好自我保护,迅速检查伤情,快速处理伤病员,同时呼叫急救人员。
1. 止血技术出血,尤其是大出血,属于外伤的危重急症,若抢救不及时,伤病人会有生命危险。
止血技术是外伤急救技术之首。
现场止血方法常用的有四种,使用时根据创伤情况,可以使用一种,也可以将几种止血方法结合一起应用,以达到快速、有效、安全的止血目的。
指压止血法直接压迫止血:用清洁的敷料盖在出血部位上,直接压迫止血。
间接压迫止血:用手指压迫伤口近心端的动脉,阻断动脉血运,能有效达到快速止血的目的。
加压包扎止血法用敷料或其他洁净的毛巾、手绢、三角巾等覆盖伤口,加压包扎达到止血目的。
填塞止血法用消毒纱布、敷料(如果没有,用干净的布料替代)填塞在伤口内,再用加压包扎法包扎。
重点提示:救护员和志愿者只能填塞四肢的伤口。
止血带止血法上止血带的部位在上臂上1/3处、大腿中上段,此法为止血的最后一种方法,操作时要注意使用的材料、止血带的松紧程度、标记时间等问题。
重要提示:如遇到有大出血的伤病人,一定要立即寻找防护用品,做好自我保护。
迅速用较软的棉质衣物等直接用力压住出血部位,然后,拨打急救电话或场馆急救网点的电话,寻求医务人员的帮助。
2. 包扎技术快速、准确地将伤口用自粘贴、尼龙网套、纱布、绷带、三角巾或其他现场可以利用的布料等包扎,是外伤救护的重要环节。
它可以起到快速止血、保护伤口、防止污染,减轻疼痛的作用,有利于转运和进一步治疗。
绷带包扎①手部“8”字包扎它也同样适用于肩、肘、膝关节、踝关节的包扎。
②螺旋包扎适用于四肢部位的包扎,对于前臂及小腿,由于肢体上下粗细不等,采用螺旋反折包扎,效果会更好。
三角巾包扎①头顶帽式包扎:适用于头部外伤的伤员。
创伤救护的四大技术
创伤救护的四大技术包括:
1. 人工呼吸:包括口对口呼吸和口对鼻呼吸,通常用于无法自主呼吸或呼吸急促的患者,可以维持氧气供应,保持患者的呼吸功能。
2. 心肺复苏:通过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的组合来恢复停止骤停的心脏功能,在心脏骤停等急救情况下,可以通过快速有效的心肺复苏来维持患者的生命。
3. 止血措施:包括直接压迫、提升患肢、使用止血带、止血夹等方法,用于控制创伤患者出血,保护患者生命。
4. 骨折固定:通过合理的固定方法,如夹板、绷带等,来保护骨折部位,减少骨折移位和伤口进一步损伤,维持骨折的稳定性,有助于伤口愈合和康复。
创伤现场急救四项技术
伤害无时无刻不在危及着每个人的生命,所以在伤害发生的时候尤其要及时有效地抢救受伤者,以确保其收到有效的急救。
一般来说,创伤现场急救四项技术是你在创伤现场抢救受伤者的最佳选择。
首先是器械支持技术,它是采用模型仿真的方法,来对受伤者的生命机能进行模拟操作,确保受伤者的安全性。
接下来的是持续的心肺复苏技术,通过使用包括胸外心脏按压等技术来恢复受伤者的心脏健康,以及确保头部和颈部的保护。
再次,有常规的救治方法。
这种技术旨在通过使用有效的救治手段,比如给水SR、使用对症药物等帮助受伤者康复,减轻病情,痊愈后恢复健康。
最后,有流血停止技术,它通过绑扎固定、止血剂、定位压迫等技术来控制受伤者的失血。
总之,创伤现场急救四项技术是用于提升抢救受伤者成功率和救治质量至关重要的方式,用它们及时高质量的进行救治,就能有效确保受伤者的安全。
创伤现场急救四项技术创伤事故急救是指医护人员根据创伤性伤害的程度,在现场第一时间进行的救治措施。
从流行的角度来看,受伤者都会发生各种不同的伤害,这就需要护理人员对此进行了解,以最大限度地帮助受伤者获得最及时的急救技术。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详细介绍创伤现场急救的技术:止血技术、清创技术、伤情评估技术和充气技术。
首先是止血技术,它是指以不同的方式阻止受伤的血腥,其中包括手动止血、外科带止血和补血。
手动止血包括用受伤者的另一只手抓住受伤的血管;外科带止血是指用外科带把受伤的血管的口子拧紧;补血是指用人工血液给受伤者补充血液,把体内的血液恢复到正常水平。
其次是清创技术,它是指护理人员立即用各种方法将伤害部位上的物质(如血液和淤血)以及异物等清除,以防止感染和恶化伤情。
常用的清创方法包括术前清创、手持清创器清创、外科刀清创和增溶技术清创。
术前清创指在手术前,将伤口表面的血液、淤血等物质清除;手持清创器清创是用清创器(勺、叉等)将物质及时清除;外科刀清创是指用外科刀和清创器清除伤口表面的血液、淤血等物质;增溶技术清创是指将血液和淤血用特殊的药物增溶,然后用清洁的布或纱布将其吸收。
再次是伤情评估技术,它是指医护人员对事故现场进行详细调查,以确定伤害和病情程度,以帮助确定采取的治疗措施。
医护人员将根据受伤者的伤情评估,判断是否需要采取术前措施,如补血、抗生素或其他治疗。
进行伤情评估的过程中,要求医护人员根据受伤者的反映和临床检查,掌握受伤者的精神状态、神志清楚程度、伤口大小、手术方式等信息,以便为受伤者采取正确的应急处理措施。
最后是充气技术,它是指护理人员用充气器向受伤者被伤害部位及其周围注射空气,以促进其回复及防止伤情恶化。
常用的充气技术包括手持充气器注入、外科刀带充气器注入、气球充气器注入和电动充气器注入。
充气注入的方法要根据受伤者的伤情选择最合适的方式,严格控制时间和注入量,以保证充气器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创伤现场急救技术是为了让受伤者得到及时救助,改善伤情,提高死亡率,因此应该尽快学习和熟练掌握各项技术。
【学习材料】创伤救护四大技术创伤救护四大技术之止血毛细血管和较小的静脉出血,一般出血缓慢,可外撒止血散,如桃花散、花蕊石散、云南白药、如圣金刀散等,再用纱布、绷带包扎。
较大的静脉或动脉血管损伤出血,可采用加压包扎法和止血带止血法。
紧急情况下还可采用临时指压止血法。
急救救护常用止血方法如下:1.指压止血法此方法适用于四肢及头面部的大出血抢救,但这毕竟是减少伤员失血挽救生命的临时应急措施,不宜长时间使用。
(1)头面部出血指压止血法:①颞浅动脉指压止血法:在耳前l 指处压迫颞浅动脉,可减少同侧头皮及额、颞部出血。
②面动脉指压止血法:在下颌骨咀嚼肌的前方,触到面动脉的搏动处,将面动脉压在下颌骨上,可止住同侧下半面部出血。
③颈动脉指压止血法:在胸锁乳突肌内侧,将颈动脉压向后方的颈椎横突上,可止住同侧头面部出血。
(2)肩部出血指压止血法:在锁骨上窝将颈动脉压在第l肋骨上,可止住肩部和腋窝部出血。
(3)上肢出血指压止血法:手;前臂、上臂中下段的动脉出血,在上臂中上段内侧,用拇指或四指并拢将肱动脉压在肱骨上即可.(4)下肢出血指压止血法;足部、小腿、大腿动脉出血,在腹股沟中点偏下方,用双手拇指或拳将股动脉压在股骨上即可。
2.加压包扎止血法适用于全身各部的静脉出血,先用无菌或干净敷料填塞伤口,外加消毒或干净纱布压垫,再进行包扎。
如继续出血渗透敷料,可再加敷料包扎,直至有效止血。
3.止血带止血法适用于四肢动、静脉出血,但使用止血带止血要严格掌握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1)操作方法:确定缚止血带部位,上肢缚于上臂上1/3处,下肢缚于大腿中上1/3处。
上止血带时先将患肢抬高,在上止血带的部位用软敷料或毛巾、衣服等垫好,若用橡皮管止血带止血,将止血带用手按住一头,拉长另一头缠绕肢体2周,在肢体外侧打结固定,利用止血带的弹性压迫血管,达到止血目的。
若用气压止血带;缚上后则充气,直至有效止血.(2)注意事项:使用止血带,以出血停止为度,而不是越紧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