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渠道防渗工程技术(2015)
- 格式:ppt
- 大小:4.57 MB
- 文档页数:46
渠道防渗工程技术规范1.概述农业灌溉用水约占全国总用水量的63%,不论从节水潜力还是用水比重考虑,建设节水型社会的重点是农业灌溉节水,而农业灌溉节水的重点又在大型灌区。
大型灌区节水的主要措施之一就是渠道防渗。
在大中型灌区骨干工程改造中,砼渠道防渗衬砌,由于其适应性广、耐久性好、糙率小,抗冲性能和防渗效果好而成为目前普遍采用的一种节水工程措施,现浇砼衬砌渠道更是由于结构缝少、造价底、机械化程度较高而被广泛应用。
但运行中发现,约30%的现浇砼渠道在5年左右就出现裂缝(严重的1~2年),裂缝漏水不仅削弱了节水效果,减少了使和寿命,而且成为灌溉管理的安全隐患。
因此在设计和施工中必须针对裂缝产生的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以减少裂缝数量和裂缝发生的程度,延长使用寿命,发挥更大效益。
2.砼现浇渠道裂缝的形式和特点现浇砼衬砌渠道裂缝具有砼工程裂缝的共性,又有不同于大体积砼裂缝的突出表现。
裂缝一经形成,就很难自身愈合。
根据现场调查,渠道裂缝多出现在尺寸较大的现浇砼板顺水流方向,缝位一般在渠道坡板坡脚以上1/ 4~3/4坡长范围内和渠底中部;冬季积水或行水的渠道,一般出现在水面附近的坡板上。
这些裂缝多呈弯曲线状,坡板上裂缝严重的呈折断破坏状态.在现浇砼渠道中,温度裂缝和拉裂缝一般呈发散状。
裂缝表现为指向渠顶偏离渠坡的法线,这些裂缝往往和基土冻胀同时发生,形成冻胀裂缝。
另外,在东西走向的渠道中,阴、阳两坡裂缝表现有很大的差别,阴坡裂缝较阳坡裂缝更厉害、更复杂。
3.现浇渠道裂缝原因分析通过多年的观测实践,认为造成裂缝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砼由于受自身及外部介质环境的影响,在温度、湿度变化和周边、基础约束的作用下,会产生很大的约束应力,容易产生裂缝;在现浇砼渠道衬砌中,水泥砼属于薄壁轻型钢性结构,具有较高的抗压强度,但抗拉强度较低,适应拉伸变形和不均匀变形的能力较差。
所以,从结构和运行环境分析,现浇砼渠道裂缝主要是由冻胀压力及温度应力产生的,局部裂缝问题可能与施工质量和基础稳定性有很大的关系。
渠道防渗工程方案一、工程概述渠道防渗工程是指为了防止渠道水分通过渠道壁渗透、渗流等原因导致渠道水量减少的工程。
渠道防渗工程主要包括采用防渗层、地下防渗墙、地下屏障等方式来减少渗漏,并提高渠道的输水效率。
本文将针对渠道防渗工程的方案进行探讨,以期为类似项目的实施提供指导。
二、工程设计及施工技术方案1. 工程背景渠道防渗工程主要用于农田灌溉、城市供水等领域,有效解决渠道渗漏问题,提高渠道利用率,降低水资源浪费。
在工程设计中,需要充分考虑周边地质情况、水文地质情况、环境保护等因素,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
2. 工程需求渠道防渗工程需要满足以下基本需求:(1)防渗效果良好:应能有效降低渠道水分渗透、渗流,提高渠道的输水效率。
(2)施工工艺简便:施工过程中应考虑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3)环保可持续:施工过程中应遵循环保原则,确保对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3. 工程设计方案(1)地质勘察:在设计过程中需结合地质勘察资料,详细了解地质条件,制定合理的防渗工程方案。
(2)材料选择:需要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防渗材料,如高分子聚合物防渗膜、混凝土防渗墙等。
(3)施工工艺: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施工工艺,如挖掘、铺设、填充等。
4. 工程施工技术方案(1)施工流程:施工过程中应依照先进的施工技术和标准流程,规范操作,确保工程质量。
(2)安全保障:在施工过程中,需加强安全管理,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3)监测评估:工程竣工后,需要对渠道防渗效果进行监测评估,确保工程效果达到设计要求。
5. 工程管理方案(1)合理规划:制定合理的施工计划,合理配置资源,提高施工效率。
(2)质量管控:加强对材料质量、施工过程的管控,确保工程质量。
(3)环保措施:在施工过程中,需要采取环保措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确保可持续发展。
6. 工程预算方案制定合理的工程预算方案,包括人工、材料、设备等方面的费用,确保工程实施的顺利进行。
技术渠道输水是我国农田灌溉的主要输水方式,但传统的土渠输水渗漏损失达50%~60%,有的高达70%,每年渗漏损失的水量达1700多亿m3(立方米),占我国总用水量的1/3,浪费严重,因此防治渠道渗漏是节约用水的主要措施。
除可提高水的有效利用系数,还具有防止渠道冲刷、淤积和坍塌,缩小输水时间和灌水周期,节省管理养护用工和管理费用,节约耕地,防止土壤次生盐渍化、沼泽化的作用。
一、工程的类别及适用的条件1.土料防渗土料防渗是指以粘土、灰土、三(四)合土等为材料修建的渠道。
土料防渗每天每平方米的渗透量为0.06m3~0.17m3,是一种技术简单、造价低廉的防渗技术,能就地取材,施工简便,但是冲淤流速难于控制,抗冻能力差,维修养护工程量大。
因此,只适用于气候温和地区的小型渠道。
2.水泥土防渗水泥土防渗是将土料、水泥、水拌和而成,其渗漏量与土料防渗效果一样。
水泥土防渗因施工方法不同分为干硬性和塑性两种。
能就地取材,造价较低,施工容易,但抗冻性较差不宜在有冻害的北方寒冷地区,只适用于南方温和气候的无冻害地区,其寿命为8年~30年。
3.砌石防渗砌石防渗分为干砌石块、干砌卵石、干砌料石、浆砌石块等多种形式。
砌石防渗的优点是能就地取材、抗冲刷和耐磨性强,一般渠内流速可达3.0m/s~6.0m/s,大于混凝土防渗渠的抗冲流速,就连干砌卵石的抗冲流速也在2.5~4.5m/s.其次抗冻和抗渗能力也较强,每公里的渗漏量在0.3%~2.0%之间。
此方法适用于石料来源丰富、有抗冻和抗冲刷要求的渠道。
4.膜料防渗膜料防渗是用抗渗漏薄模或其它复合膜料,其上设保护层的防渗方法,采用塑料薄膜或土工膜料防渗有较好的效果,一般可减少90%左右的渗漏损失,其渗漏量为每天每平方米0.04m3~0.08m3,当用土作保护层时,造价较低,但占地多,允许流速小,适用于小型低流速渠道。
当用刚性保护层时,造价较高,适合于大、型灌区。
5.混凝土防渗用混凝土衬沏渠道是目前广泛采用的种防渗技术,其防渗效果优于其它防渗措施,一般能使渗漏量减少90%~95%,其渗漏量为每天每平方米0.04m3~0.16m3,其次混凝土的防渗强度高,粗糙率小(n=0.014~0.07)、允许流速高,缺点是造价高。
浅述渠道防渗工程中的技术措施摘要:水是生命之源,淡水资源的匮乏,已经成了制约我国部分城市发展的因素。
当今社会,水资源的战略地位日益突出,新形势下,如何建设节水型社会,抓好节水灌溉工程,对当前及今后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渠道防渗工程技术措施一、几种常用的渠道防渗工程技术措施1.减少渠床土壤透水性防渗措施。
①压实法。
用人工或机械夯实渠底及边坡,破坏土壤原有结构,使土壤密实,减少其透水性。
最适用于戮聚性土壤(黑土、壤土、黄土等),对砂性壤土效果较小。
②人工淤填法。
使水中所含的钻粒或细淤泥借水流下渗,进人并堵塞原有土壤空隙,减少透水性,适用于透水性较大的砂质土壤。
2.建立不透水防护层防渗措施。
①勃土护面。
厚度一般采用10-1scm,在潮湿状态下进行压实。
然后再在其表面盖以砂土和砾石保护层,以防干裂。
适用于透水性大的砂质和含有石膏质的土壤,但不耐冲刷,表面易生杂草。
②灰土护面。
以1:5的灰土筑成护面,耐冲刷,适用于流速较大的渠道,但表面易受水侵蚀,会逐层被剥落。
③卵石护面。
卵石除可以减少渗漏面积外,经过洪水落淤,砌石层下面和卵石间的缝隙为泥沙所充填,小孔隙亦被细粒勃土所淤填,再由于水中矿质盐类的硬化和凝结作用,形成一层稳固坚硬的防渗层,防渗、防冲效果均好。
卵石护面适用于砾石层渠床、土质渠床和陡坡建筑物的渠床。
④浆砌块石护面。
防渗效果好,抗冲耐磨,坚固持久,施工简便,群众易掌握,可就地取材,造价较低,是我国目前普遍采用的防渗形式,适宜在山丘石料丰富的地区应用。
⑤草皮护面。
可以选用滋生力强、根株密结的草类作防渗护面材料。
铺砌草皮后,由于草的成活,根部互相纠结.草皮间的缝隙经水中细粒泥土淤填,结成一体,可以减少渗漏,防止冲刷,适用于流速不大于1m/s的渠道。
⑥混凝土护面。
坚固耐久,防渗效果好,占地少又可减少清除杂草淤泥的工程量,但易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而发生裂缝,并易受盐类的侵蚀破坏。
混凝土护面由于造价高,故仅适用于高流速、渗透性强的渠床。
渠道防渗工程技术规范【题名】:渠道防渗工程技术规范【副题名】:【起草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农村水利水土保持司、科技教育司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部、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标准号】:SL 18-91【代替标准】:【颁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发布日期】:【实施日期】:1991年12月1日【标准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水电行业标准【批准文号】:水农水[1991]14号【批准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关于发布《渠道防渗工程技术规范》SL18-91的通知水农水[1991]14号为统一渠道防渗工程技术标准,满足渠道防渗工程设计、施工和管理工作的需要,由部农村水利水土保持司、科技教育司和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共同委托西北水利科学研究所、陕西省水利水土保持厅、湖南省水利水电厅主编的《渠道防渗工程技术规范》,经部审定,现批准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水电行业标准,其名称与编号为:《渠道防渗工程技术规范》SL18-91。
自1991年12月1日起施行。
各单位在执行过程中有何意见,请随时函告主编单位和部农村水利水土保持司,并由该司负责解释。
该《规范》由水利电力出版社负责出版发行。
1991年 9月 26日【全文】:本规范用词说明执行本规范条文时,对要求严格程度的用词作如下规定,以便执行时区别对待: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作不可的用词: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用词: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对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作的用词:正面词采用“宜”或“可”;反面词采用“不宜”或“不可”。
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统一渠道防渗工程的技术标准,提高设计、施工、测验和管理水平,提高水的利用率,充分发挥工程效益,特制定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农田灌溉、发电引水、供水和排污等渠道防渗工程。
第1.0.3条本规范包括土料、水泥土、砌石、膜料、沥青混凝土、混凝土等六种材料渠道防渗工程的设计、施工、测验和管理等有关技术规定,各种材料的技术要求详见附录一。
渠道防渗工程技术规范渠道防渗工程技术规范【题名】:渠道防渗工程技术规范【副题名】:【起草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农村水利水土保持司、科技教育司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部、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标准号】:SL 18-91【代替标准】:【颁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发布日期】:【实施日期】:1991年12月1日【标准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水电行业标准【批准文号】:水农水[1991]14号【批准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关于发布《渠道防渗工程技术规范》SL18-91的通知水农水[1991]14号为统一渠道防渗工程技术标准,满足渠道防渗工程设计、施工和管理工作的需要,由部农村水利水土保持司、科技教育司和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共同委托西北水利科学研究所、陕西省水利水土保持厅、湖南省水利水电厅主编的《渠道防渗工程技术规范》,经部审定,现批准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水电行业标准,其名称与编号为:《渠道防渗工程技术规范》SL18-91。
自1991年12月1日起施行。
各单位在执行过程中有何意见,请随时函告主编单位和部农村水利水土保持司,并由该司负责解释。
该《规范》由水利电力出版社负责出版发行。
1991年 9月 26日【全文】:本规范用词说明执行本规范条文时,对要求严格程度的用词作如下规定,以便执行时区别对待: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作不可的用词: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用词: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对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作的用词:正面词采用“宜”或“可”;反面词采用“不宜”或“不可”。
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统一渠道防渗工程的技术标准,提高设计、施工、测验和管理水平,提高水的利用率,充分发挥工程效益,特制定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农田灌溉、发电引水、供水和排污等渠道防渗工程。
第1.0.3条本规范包括土料、水泥土、砌石、膜料、沥青混凝土、混凝土等六种材料渠道防渗工程的设计、施工、测验和管理等有关技术规定,各种材料的技术要求详见附录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