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双向细目表的初中历史命题及教学启示
- 格式:ppt
- 大小:210.00 KB
- 文档页数:8
认真做好双向细目表科学公正出好考试题一、为什么要制定双向细目表平时我们承担期末考试出题任务时,有时觉得自己出题很简单,可是成绩出来后学生成绩很不理想;有时觉得自己题出得有点难了,但是成绩出来后发现学生成绩还真的不错。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呢?那是因为我们对自己出的题只是从目测或者感觉上来判断,缺乏科学的依据,导致成绩和自己预期的有差别。
作为一名教学能手,出好一份试卷是我们能力范围内的事,必须让我们的试卷做到公正、合理的评价一名学生的阶段性学习效果。
那么我们出试卷前第一件事就是要制定双向细目表。
二、什么是双向细目表1.双向细目表是指为了科学地安排考试内容,对即将命制的试卷进行科学规划的命制试题规划表。
最常用的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是一种考查内容和考查目标之间的关联表,实际上就是教材内容和学习结果两个维度,其中一维反映教材的内容,另一维反映学生应达到的学习水平。
2.双向细目表的三个要素:考查目标、考查内容以及二者之间的比例。
三、命题“双向细目表”的作用1.是命题的依据。
命题双向细目表主要是用于指导命题的,命题者依据该表中对各项目的具体要求来命题,2.是核检内容效度的依据内容效度是指在考试内容上考到了要考的那些东西的程度,具体指平日里我们所说的试题是否具有代表性,覆盖面是否全面。
3.是评价教学质量的依据由于命题双向细目表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教学的“质”(指考查目标和考查内容)和“量”(指相应的比例),即教学内容是否达到了课程标准的要求,因此可以利用该表来实施教学质量评价。
四、制定双向细目表的注意事项(一)四个重要指标双向细目表既然是制定试卷的依据,那么我们就有必要了解衡量考试质量的四个重要的指标:即考试的效度、信度、试题的难度和区分度。
①效度。
只说内容效度,是测试内容的代表性和试题的覆盖面。
一般要体现课程标准规定的学习要求。
内容比较全面,难度适中,试题比较科学,题型使用合理,评分标准合理。
②信度。
考试的信度是指考试结果的可靠性程度,也就是考试内容是否达到衡量学生阶段性学习效果。
人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双向细目表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单元课题课程标准能力测试知识点细目分化近三年考点分布第一单元人类文明的开端第1课人类的形成1、列举南方古猿等早期人类的代表,了解人类起源和三大主要人种形成。
2、讲述该亚与厄瑞斯忒的传说,知道母系氏族社会与父系氏族社会形成的原因及特点。
识记层次1、了解人类起源和三大主要人种的形成。
2、知道母系氏族社会与父系氏族社会形成的原因及特点。
第2课大河流域的文明知道古代埃及的金字塔、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和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了解人类早期文明产生的自然地理环境。
识记层次1、知道古代埃及的金字塔、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和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的相关历史知识,感受古代文明的灿烂。
2、了解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早期文明产生的影响。
2011年中考选择20、种姓制度—印度第3课西方文明之源1、了解伯里克利时代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状况,知道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
2、讲述布匿战争的故事,了解罗马共和国的兴衰。
识记层次1、了解伯里克利时代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状况。
2、了解罗马共和国的兴衰。
2012年中考列举32(1)、伯利克里第二单元第4课亚洲封建国家了解大化改新的基本内容,讲述穆罕默德的主要活动。
识记层次1、了解大化改新的基本内容及其作用。
2、讲述穆罕默德的主要活动,知道他与伊斯兰教创立的关系。
2012年中考列举32(2)、大化改新1亚洲和欧洲的封建社会第5课中古欧洲社会1、以查理·马特改革和丕平献土为例,了解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特点和罗马教廷的地位。
2、讲述琅城起义的故事,了解西欧城市兴起历史意义。
3、讲述君士坦丁堡陷落的故事,探讨拜占廷帝国衰落的原因。
识记层次运用层次1、介绍以查理·马特改革和丕平献土,了解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特点和罗马教廷的地位。
2、通过讲述琅城起义的故事,了解西欧城市兴起的历史意义。
3、讲述君士坦丁堡陷落的故事,探讨拜占廷帝国衰落的原因。
人教版初中历史知识双向细目表历史是一门重要的学科,通过学习历史,我们可以了解和学习过去的人类经验和智慧。
人教版初中历史教材是初中阶段学生学习历史的重要参考书籍。
下面我将以人教版初中历史知识双向细目表为主题,介绍其中的内容。
第一章:学会观察历史学习历史的第一步就是学会观察历史。
本章主要包括历史的时间、空间、人物等基本概念和方法。
通过这一章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到历史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体系,需要通过观察和研究才能更好地理解。
第二章:远古的人类和文明的起源在这一章中,学生将学习人类的起源和远古时期的文明。
包括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和金石时代的生产方式、社会结构和宗教信仰等内容。
学生将了解到人类的文明起源于何时何地,以及人类是如何通过石器制作、狩猎和聚居生活的。
第三章:奴隶社会的兴起奴隶社会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
本章主要介绍了早期奴隶社会的特点,包括奴隶社会的经济基础、社会结构和政治制度等。
学生将了解到奴隶社会是农业经济发展的产物,奴隶制度是这一阶段社会关系的重要表现。
第四章:城市的兴起城市的兴起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
本章主要介绍了古代城市的特征和功能。
通过学习古代城市的产生原因、城市规划和社会组织等内容,学生将了解到城市是人们进行经济交流、政治活动和文化传播的中心。
第五章:古代中国文明的形成古代中国是世界文明史上的重要篇章。
本章主要介绍了古代中国文明的起源、特点和发展。
学生将通过学习中华文明的起源和传统文化的形成,了解到古代中国作为世界文明史上的杰出代表,对人类历史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第六章:希腊城邦文明的兴起希腊是古代欧洲文明的重要代表。
本章主要介绍了希腊城邦的兴起和文明成就。
学生将通过学习希腊城邦的政治、军事、哲学和艺术等方面,了解到希腊文明对西方文明的影响和贡献。
第七章:罗马帝国的兴衰罗马帝国是古代欧洲最大的帝国之一。
本章主要介绍了罗马帝国的兴起、辉煌和衰落。
通过学习罗马帝国的政治制度、军事力量和文化成就,学生将了解到罗马帝国对西方世界的影响,以及其衰落的原因和教训。
使用“双向细目表"安排初三复习的心得贵阳十三中石从灵中考命题是一项复杂而繁琐的工作,无论命题人,答题人,还是评卷人,最不满意的是试题超出范围和繁难偏旧。
运用“双向细目表”,不仅能有效解决这些问题,而且能提高命题、作答、评卷人对试题的满意度.下面我简单谈谈我在教学实际中使用双向细目表的心得体会。
一、“双向细目表"的内容“双向细目表"的内容,共分为两个大的部分:一为命题范围,一为题型。
在命题范围部分,为方便命题,可具体分解为单元或章或课、节或框或知识点和页码,但核心是知识点。
在题型部分,可根据试题需要设置若干种题型,并规定每种题型所占的分值.一套试题,设置什么样的题型,各种题型占多少比重,同一题型中设置多少个题目,试卷考查的重点是什么,难易系数是多少,所有这些问题,双向细目表都作出了通盘的安排.二、“双向细目表“的使用我使用双向细目表的过程,就是按照命题要求(包括课程标准、中考要求、时代特点和教学实际等),将深思熟虑后的意向性题目(俗称猜题)对应填入“双向细目表”中,并严格按“双向细目表”的要求命题进行复习的过程。
按“双向细目表"复习时,我注意一下三点。
其一,先重点、先大题。
对学生应知应会的大题的知识点进行反复的讲授,让学生对该章节的内容了然于心。
其二,覆盖面尽量大,最起码不能漏掉单元或章或课。
其三,牢牢把握知识点在双向细目表中这一原则,按照考试大纲的要求,材料选择可以在书内,也可以在书外.三、“双向细目表"的作用双向细目表的作用,概括地说,它可以规范命题行为,增强计划性,减少盲目性。
具体说,它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第一,不会超出命题范围。
在“双向细目表”中,每道题目都已确定了相应的位置,只要严格按双向细目表去复习,就一定在教材的范围之内,决不会偏离甚至超出教材。
第二,不会出繁难偏旧的题目.繁难偏旧的试题,一般出现在题型和考查的知识点上。
有了双向细目表,题型不能随意变,考查的知识点也不能随意定,因而能有效防止出现繁难偏旧的试题。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命题双向细目表专题培训心得篇一:使用双向细目表的心得使用“双向细目表”安排初三复习的心得贵阳十三中石从灵中考命题是一项复杂而繁琐的工作,无论命题人,答题人,还是评卷人,最不满意的是试题超出范围和繁难偏旧。
运用“双向细目表”,不仅能有效解决这些问题,而且能提高命题、作答、评卷人对试题的满意度。
下面我简单谈谈我在教学实际中使用双向细目表的心得体会。
一、“双向细目表”的内容“双向细目表”的内容,共分为两个大的部分:一为命题范围,一为题型。
在命题范围部分,为方便命题,可具体分解为单元或章或课、节或框或知识点和页码,但核心是知识点。
在题型部分,可根据试题需要设置若干种题型,并规定每种题型所占的分值。
一套试题,设置什么样的题型,各种题型占多少比重,同一题型中设置多少个题目,试卷考查的重点是什么,难易系数是多少,所有这些问题,双向细目表都作出了通盘的安排。
二、“双向细目表“的使用我使用双向细目表的过程,就是按照命题要求(包括课程标准、中考要求、时代特点和教学实际等),将深思熟虑后的意向性题目(俗称猜题)对应填入“双向细目表”中,并严格按“双向细目表”的要求命题进行复习的过程。
按“双向细目表”复习时,我注意一下三点。
其一,先重点、先大题。
对学生应知应会的大题的知识点进行反复的讲授,让学生对该章节的内容了然于心。
其二,覆盖面尽量大,最起码不能漏掉单元或章或课。
其三,牢牢把握知识点在双向细目表中这一原则,按照考试大纲的要求,材料选择可以在书内,也可以在书外。
三、“双向细目表”的作用双向细目表的作用,概括地说,它可以规范命题行为,增强计划性,减少盲目性。
具体说,它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第一,不会超出命题范围。
在“双向细目表”中,每道题目都已确定了相应的位置,只要严格按双向细目表去复习,就一定在教材的范围之内,决不会偏离甚至超出教材。
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湛江市第二十四中学教导处1、什么是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是一种考查目标(能力)和考查内容之间的列联表。
制作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是命题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
双向细目表可以使命题工作避免盲目性而具有计划性;使命题者明确测验的目标,把握试题的比例与份量,提高命题的效率和质量。
同时,它对于审查试题的效度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使用“双向细目表”命制试卷的优点:⑴.避免在命制试卷中出现内容覆盖面不到位的问题(想要考查的内容丢不了)。
⑵.避免同一内容在不同题型中过于多次重复出现(此现象极容易发生)。
⑶.便于考前复习,提高考试及格率(此点就教师而言,引领复习更能有针对性和侧重面)。
3、制作双向细目表的程序(分五个步骤完成):⑴.列出筛选出的课标或教材的相关内容(列出考查内容)。
⑵.列出各部分内容的权重(列出各部分内容的分数比例,此点可根据不同学科各自的特点灵活安排,没有定式)。
⑶.列出各考查内容预计达到的认知能力目标的权重(学生应达到的程度和应具备的能力)。
⑷.确定各考查内容(点)的分数值。
⑸.审查各考查内容(点)的分配是否合理。
4、制作双向细目表程序:⑴.列出筛选出的课标或教材的相关内容。
任何学科的检测,都是针对该学科的具体内容进行的,检测哪些知识内容,这是首先要明确的问题。
因此,必须要把考核内容先筛选出来,然后再进行构筑。
⑵.列出各部分内容的权重。
应根据检测内容在整体学科中的相对重要性,分配相应的比重(①主观性试题各自的比重;②主观性试题每部分内容的比重;③客观性试题每部分内容的比重)。
比重多以百分比表示。
这个百分比,既是教学时间、教学精力分配的比例,也是检测试题数量、考试时间、分数分配的依据(一定要注意:各部分内容的分数比例由考试内容所决定,可根据不同学科各自的特点灵活安排,历史学科的划分特点及风格,不能完全成为其它学科效仿的蓝本)。
⑶.列出考查内容预计达到的认知能力目标的权重(学生应达到什么样的程度和应具备什么样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