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与知觉的主要区别与联系
- 格式:pdf
- 大小:696.64 KB
- 文档页数:3
感觉和知觉的联系与区别感觉是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经过神经系统的信息加工所产生的对该刺激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知觉是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经过神经系统的信息加工所产生的对该刺激物整体属性的反映,知觉具有整体性、恒常性、理解性和选择性的特性。
二者区别:感觉和知觉是不同的心理过程,感觉反映的是事物的个别属性,比如说,客观事物是一个红苹果,你对这个苹果的感觉就是你看见了红色,你摸到了苹果的表皮,你感觉到了它的形状,你嗅到了它的香气,你还感受到了苹果的温度,湿度,你还掂量到了它的重量,这些都是红苹果这个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
知觉反映的是事物的整体,即事物的各种不同属性、各个部分及其相互关系,知觉就是你不仅看见了红色,你还摸到了它的表皮,感受到了它的形状,它的手感,它的重量,嗅到了它的香味等,总之就是这些感觉的综合告诉你,这就是一个红苹果。
感觉仅依赖个别感觉器官的活动,而知觉依赖多种感觉器官的联合活动。
可见,知觉比感觉复杂。
二者联系:感觉和知觉有相同的一面。
它们都是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反映,如果事物不再直接作用于我们的感觉器官,那么我们对该事物的感觉和知觉也将停止。
感觉和知觉都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初级形式,反映的是事物的外部特征和外部联系,而且感觉是一个基础,它相当于各种直接刺激的接收器,而知觉靠着感觉的各种综合,加上以往的直接经验或者间接经验进行判断。
知觉的产生以头脑中的感觉信息为前提,并且同感觉同时进行。
【单选题】1.看到一只茉莉花并能认识出它,这时的心理活动是( )。
A.知觉B.感觉C.错觉D.色觉【答案】A。
解析:知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感觉是人脑对于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错觉是歪曲的知觉。
本题是对客观事物做了整体属性的反映,反映出是茉莉花。
【知识点】教育心理学—心理过程—认知过程—知觉【单选题】2.看到一只茉莉花是白色的,这时的心理活动是( )。
A.知觉B.感觉C.错觉D.色觉【答案】B。
感觉知觉认知的区别与联系摘要:一、感觉与知觉的区别与联系1.定义及概念2.功能与作用3.相互关系二、认知的区别与联系1.定义及概念2.功能与作用3.相互关系三、感觉、知觉与认知的综合阐述1.感觉与知觉在认知过程中的作用2.认知对感觉和知觉的整合与提升3.感觉、知觉与认知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正文:感觉、知觉和认知是我们认识世界的三种重要方式,它们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和理解周围的世界。
一、感觉与知觉的区别与联系1.定义及概念感觉是我们大脑对客观刺激的一种自然反应,它是通过五官(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接收外部信息的过程。
感觉是知觉的基础。
知觉是对感觉信息进行整合、分析和解释的过程,它是对客观事物外部特征和内在意义的认识。
知觉是基于感觉之上的一种认知活动。
2.功能与作用感觉主要负责收集外部信息,是认知过程的起点。
感觉信息有助于我们了解周围的环境,做出适应性的行为。
知觉则是对感觉信息进行加工,形成对外部事物的认识。
知觉使我们能够理解事物之间的关系,作出合理的判断和决策。
3.相互关系感觉和知觉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
感觉为知觉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而知觉则对感觉信息进行整合和解释,使我们对客观事物有更深刻的认识。
感觉和知觉共同构成了认知的基础。
二、认知的区别与联系1.定义及概念认知是指我们对感觉和知觉加工后的信息进行进一步处理,包括记忆、思考、判断、推理等心理过程。
认知是我们对外部事物进行深度理解的过程。
2.功能与作用认知使我们能够对事物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分析,从而提高我们的理解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认知有助于我们总结经验、提炼规律,从而指导我们的行为。
3.相互关系认知与感觉和知觉的关系密切。
感觉和知觉为我们提供了认知的基础材料,而认知则是对这些材料进行深度加工和处理的过程。
认知使我们对事物有更全面、深入的认识。
三、感觉、知觉与认知的综合阐述1.感觉与知觉在认知过程中的作用感觉和知觉是认知过程的基础,它们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外部信息。
第四章感觉和知觉感觉和知觉是最简单的心理现象,是人们认识世界的开端。
因此,要了解人的丰富而复杂的心理活动,必须从感觉、知觉开始。
第一节感觉与知觉概述一、什么是感觉和知觉每个人都生活在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里,当人们认识一种事物时,首先认识事物的颜色、声音、气味、温度、硬度等个别属性。
客观事物的这些个别属性通过我们的各种感觉器官反映到大脑中,大脑便获得了外部世界的各种信息,我们也就产生了相应的感觉。
所以,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感觉不仅反映事物的外部属性,而且反映肌体的变化和内部器官的状况,如人体的运动、干渴、饥饿、疼痛等内部信息。
感觉是脑反映现实的最简单的心理过程。
在实际生活中,物体的个别属性并不能脱离具体的物体而独立存在。
因此,人对物体个别属性的反映是作为物体的一个方面而与整个物体同时被反映的。
人在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中,不仅形成了属性和物体间关系的经验,而且也形成了物体各属性间关系的经验。
当物体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时,人不仅能够反映这个物体的个别属性,而且能够通过各种感觉器官的协同活动,在大脑里将物体的各种属性按其相互的联系和关系整合成一个整体,从而形成该事物的完整映象,这就是知觉。
因此,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的反映。
知觉对事物的反映不是指对事物各种感觉刺激的简单总和,而是对事物多种属性和各部分之间相互关系的综合反映,是比感觉复杂的心理过程。
感觉和知觉虽然是最简单的心理现象,但其作用却非常重要。
首先,感知觉是人们认识的开端,是获得知识经验的源泉。
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从感知觉开始的。
人类的知识无论来自直接经验,或者来自间接经验,都是先通过感知觉获得的。
人类的知识无论多么复杂,也都是建立在通过感知觉而获得感性知识的基础上。
没有感知觉,没有直接的经验,就不能认识世界,就不能获得任何知识。
其次,感知觉是人类一切心理活动的基础。
没有感觉和知觉,外部刺激就不可能进入人脑,人也不可能产生如记忆、思维、想象、情感等一系列复杂的心理活动。
简述感觉和知觉的区别与联系。
感觉和知觉都是人类感知世界的方式,但是它们有一些重要的区
别和联系。
感觉是指人们所感知到的外在世界的特性。
感觉是由物理刺激引起的,例如光线、声音、温度等。
它们可以通过皮肤、眼睛、耳朵、
鼻子和其他感官接收器来感受。
感觉是直接的、快速的、个人的,并
且通常不涉及到意识或思考。
知觉则是指人们对感觉信息进行加工、组织和解释的过程。
知觉涉及到人们对输入信息的意识、选择、记忆和解释,并且通常涉及到
意识、思考和情感等高级认知能力。
知觉可以是个人的、个人的,也
可以是集体的、社会的,并且可以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中进行。
感觉和知觉之间有一个重要的联系,即感觉是知觉的前提和基础。
没有感觉,就没有知觉,因为感觉是人类感知世界的第一步。
但是,知
觉不一定是先于感觉而产生的,它可以是基于已有的感觉信息进行加
工和组织而产生的。
例如,人们可以利用已有的视觉信息来识别和分
类新的物体,这就会产生新的知觉。
感觉和知觉都是人类感知世界的方式,它们的区别和联系主要体
现在感知的不同类型、加工和组织的方式、空间和时间的要求等方面。
知觉和感觉都是人们对外部刺激的主观感受,但它们在本质上是不同的。
感觉是指人类感官系统对外部刺激的直接感受,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
感觉是一种生理现象,是由外界刺激引起的神经反应,是对外部刺激的直接反应。
例如,当我们看到一只猫时,我们的眼睛会接收到光线,并将其转化为神经信号,这些信号被传递到大脑中的视觉皮层,我们才能看到这只猫。
知觉则是指对感觉的加工和解释。
知觉不仅仅是对外部刺激的简单反应,而是对感觉信息的整合、组织和解释。
知觉是一个更加复杂的过程,它涉及到大脑的多个区域和不同的神经过程。
例如,当我们看到一只猫时,我们的视觉系统会将光线转化为神经信号,并传递到大脑中的视觉皮层,但这只是感觉的一部分,我们还需要将这些信号整合、组织和解释,才能真正理解这只猫的存在和意义。
因此,感觉和知觉的联系在于,感觉是知觉的基础,没有感觉就没有知觉。
感觉提供了对外部刺激的直接感受,而知觉则对这些感受进行加工和解释,从而使我们能够理解外部世界。
感觉和知觉的区别在于,感觉是对外部刺激的直接反应,而知觉则是对这些反应的加工和解释。
感觉和知觉的概述一、什么是感觉和知觉(一)感觉是人脑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感觉不仅反映事物的外部属性,还反映肌体的变化和内部器官的状况。
感觉具有三个明显的特点:1、感觉反映的是当前直接接触到的客观事物,而不是过去的或间接的事物。
2、感觉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而不是事物的整体。
3、感觉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感觉的意义:1、感觉是人的认识过程的初级阶段,是人认识客观世界的开端。
2、感觉是各种高级、复杂心理活动的基础。
没有感觉和知觉外部刺激就不可能进入人脑,人也不可能产生记忆思维,想象,情感等多种心理。
3、感觉是维持和调节正常心理活动的重要因素。
如“感觉剥夺”实验。
(二)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的反映。
知觉的产生则是多种分析器同时或相继活动的结果。
客观事物的多种属性同时或相继作用于不同的感受器时,在大脑皮层上多个部位形成兴奋中心,扩数后形成暂时联系,从而使我们对事物的关系产生反映,借助于关系反射,人们形成了对事物的整体认识,二、感觉和知觉的生理机制。
产生感觉神经机构叫分析器,分析器是人感受和分析某种刺激的整个神经系统。
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大脑皮层的感觉中枢三个部分感觉的产生是某一种分析器活动的结果。
从信息加工的角度看,感觉主要是大脑皮层感觉中枢对由感觉器官提供的各种信息加工的过程和结果。
知觉是多个分析器协同活动的结果。
三、感觉和知觉的区别和联系:l、联系:感觉是知觉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知觉的基础,没有感觉就没有知觉。
而知觉是感觉的深入和发展。
感觉越丰富、精细、知觉就越正确完整。
2、区别:(1)感觉和知觉的内容不同(2)感觉和知觉的产生过程不同(3)赖以产生的因素不同(4)经验在感觉和知觉中所起的作用不同感觉是一种最简单的心理现象,通过感觉只能认识事物的个别属性。
知觉是一种较复杂的心理现象,通过知觉人们可以认识事物的整体提示事物的意义。
感觉和知觉的分类一、感觉的种类。
感觉和知觉是美学中两个重要的概念。
它们在人们对美的认知和体验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感觉和知觉的通联与区别进行论述,以揭示其在美学原理中的重要性。
一、感觉和知觉的定义与特点感觉是人类接受外界刺激后产生的生理反应和心理体验。
它是一种基本的、原始的感知方式,可以通过五官来感知世界的存在。
感觉是一种直接的、不经过思维加工的知觉方式,其产生是一种非自主的生理过程。
人类通过感觉来获取外界的信息,从而对外界的客体进行认知和理解。
知觉是人类对外界客体进行感知、认知和理解的心理过程。
它是感觉活动的结果,是对感觉材料进行加工和整合产生的心理体验。
知觉是一种高级的认知活动,它需要经过思维的加工和整合,是一种自主的心理过程。
通过知觉,人类可以对外界客体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理解,形成对事物的观念和认知。
二、感觉和知觉的通联感觉和知觉是紧密通联在一起的两个概念。
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内在通联,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1.感觉是知觉的基础。
没有感觉作为知觉的基础,知觉是无法产生的。
感觉为知觉提供了丰富的感知材料和信息,是知觉的基础和前提。
2.知觉是感觉的延伸和加工。
知觉是建立在感觉基础上的进一步认知和理解。
它是对感觉材料进行思维加工和整合的结果,是对感觉的延伸和加工。
3.感觉和知觉相互作用。
感觉和知觉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关系。
感觉提供了知觉的材料,知觉对感觉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理解,二者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人类对外界的认知过程。
三、感觉和知觉的区别尽管感觉和知觉之间存在着密切的通联和相互作用,但它们又有着明显的区别和差异。
1.感觉是直接的、原始的认知方式,是一种非自主的生理过程。
而知觉是一种高级的、自主的认知活动,是感觉的结果和延伸。
2.感觉是对外界客体的直接感知和接受,是一种生理反应和心理体验。
知觉是对感觉材料进行思维加工和整合,是对外界客体的深入认知和理解。
3.感觉是基础和前提,知觉是延伸和加工,两者存在着一种从低级到高级的认知关系。
论述感觉与知觉的关系论述感觉与知觉的关系如下:1、感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个别属性即1个事物的形状、颜色、味道、气味等。
例如苹果的颜色是红色,即视觉。
味道是甜的,即味觉。
气味香的即嗅觉。
这些都是感觉现象。
像这种接受外部刺激,反映外部事物个别属性的感觉叫外部感觉,外部感觉包括视觉、听觉、味觉、嗅觉和肤觉。
但如果吃了毒苹果就会感觉到胃疼肝疼等身体内部状况及器官变化的状态的感觉,这叫做内脏感觉,也叫机体觉。
当然你在吃苹果或者摘苹果都会运用关节肌肉操作,这种关节肌肉的感觉叫做运动觉。
如果你爬到树上在摘苹果的时候感觉自己重心不稳,摇摇欲坠快到摔倒,失衡了。
这是平衡觉的反映。
机体觉、运动觉和平衡觉都叫做内部感觉。
所以感觉在分类上分为内部感觉和外部感觉。
2、知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各感觉器官的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整体属性即1个事物所有个别属性的集合,可理解为把其形状、颜色、味道、气味等全部合在一起。
例如把苹果的颜色、气味、味道等合在一起,我们看到这个事物立马反应是苹果。
根据知觉反映的客观对象的不同,知觉可分为空间知觉、运动知觉和时间知觉。
3、感觉和知觉的联系与区别:首先要明确感觉和知觉是不同的心理过程,感觉反映的是事物的个别属性,知觉反映的是事物的整体,即事物的各种不同属性、各个部分及其相互关系;感觉仅依赖个别感觉器官的活动,而知觉依赖多种感觉器官的联合活动。
可见,知觉比感觉复杂。
虽然知觉比感觉复杂,但是感觉和知觉也有相同的一面。
感觉和知觉都是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反映。
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没有感觉,也就没有知觉。
我们感觉到的事物的个别属性越多、越丰富,对事物的知觉也就越准确、越完整,但知觉并不是感觉的简单相加,因为在知觉过程中还有人的主观经验在起作用,人们要借助已有的经验去解释所获得的当前事物的感觉信息,从而对当前事物作出识别。
通过分析,我们知道知觉的产生以头脑中的感觉信息为前提,在这个过程中同感觉同时进行。
简述感觉与知觉的区别和联系相互关系感觉知觉反映事物的个别属性反映事物的整体区别为个别感觉器官的活动结果为多种感觉器官的联合活动的结果不依赖于个人的知识和经验受个人知识经验的影响感觉是知觉的基础,知觉是感觉的深化,感觉越清晰,越丰富,知觉就越完整,越正确联系由于事物的个别属性和整体不可分,所以感觉和知觉也不可分没有纯粹的感觉,也没有纯粹的知觉,一般合称感知简述情绪和情感的区别与联系相互关系情绪情感情境性、短暂性、冲动性稳定性、深刻性、持久性区别表现为外显性表现为内隐性多与人的生理需要相联系多与人的社会需要想联系人和动物都有,发生较早人所独有,发生较晚联系情绪依赖于情感,人的各种情绪表现受已经形成的情感特点制约。
另一方面,情感也依赖于情绪,人的情感总是在各种不断变化着的情绪中得到体现、情绪是情感的外在表现,情感是情绪的内在本质。
人格的特点①独特性与共同性:是由于每个人的遗传素质不同,社会生活环境不同,个体形成的人格千差万别,我们称之为人格的独特性,但在一定的群体环境和自然环境因素作用下人与人间心理上也存在一定共同性。
②社会性与生物性:人格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形成的,人格必然会反映出一个人所处生活环境中的社会文化特点,体现个人的社会文化程度和其角色行为。
③稳定性与可塑性:由各种心理特征构成的人格结构是比较稳定的,它对人的行为的影响是长期的,一贯性的。
人格并非一成不变,随着现实的多样性和多变性而发生或多或少的变化,只是这种变化是比较缓慢的。
④整体性:人格是由多种心理特征组成的,这些心理特征相互影响。
相互制约组成人体复杂的人格结构体系,它使人的内心世界,个体动机与外显行为之间保持和谐一致。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①生理的需要:个体生存必不可少的需要,它具有自我和种族保存意义,生理需要在人类各种需要中占据优势。
②安全的需要:当生理的需要得到一定程度满足后,随之产生了安全的需要,它包括生命安全,财产安全以及心理上的安全,以免威胁,孤独和他人的侵犯。
简述感觉与知觉的关系
简述感觉与知觉的关系。
答案解析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1)两者区别如下:①产生的来源不同。
感觉是介于心理和生理之间的活动,它的产生主要来源于感觉器官的生理活动以及客观刺激的物理特性。
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对客观事物的各种属性进行综合和解释的心理活动过程,表现出了人的知识经验和主观因素的参与。
②反映的具体内容不同。
感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则是对客观事物的各个属性的综合整体的反映。
③生理机制不同。
感觉是单一分析器活动的结果,知觉是多种分析器协同活动对复杂刺激物或刺激物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综合的结果。
(2)感觉和知觉的联系表现如下:①感觉是知觉产生的基础。
感觉是知觉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知觉产生的基本条件,没有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反映的感觉,就不可能有反映客观事物整体的知觉。
②知觉是感觉的深入与发展。
一般来说,若能对某客观事物或现象感觉到的个别属性越丰富,越完善,那么对该事物的知觉就越完整,越准确。
③知觉是高于感觉的心理活动,但并非是感
觉的简单相加之总和,它是在个体知识经验的参与下,以及个体心理特征,如:需要、动机、兴趣、情绪状态等影响下产生的。
《心理学基础》简述题的作业第三章1.试述感觉与知觉的区别和联系。
答:感觉和知觉作为两种不同层次的心理过程,他们存在着一定的区别:首先,感觉是介于心理和生理之间的活动,是以生理作用为基础的简单的心理过程,而知觉则是心理活动,是加入了个体主观因素的复杂的心理过程。
其次,感觉是个体共有的普遍现象,而知觉则具有很大的个别差异,如相同的刺激可以引起相同的感觉,但却会引起不同的知觉。
再次,分析器是产生感觉、知觉的生理基础,感觉是单一分析器活动的结果,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而知觉则是多种分析器协同活动的结果,反映客观事物的许多属性。
最后。
经验在感觉与知觉活动中所起的作用不同,人的感觉有无经验均能产生,经验可使感受性更加敏锐,但知觉的产生离不开经验,它更多依赖于个体的知识经验和个性特点。
感觉和知觉的联系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两者都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刺激物的反映,同属于感性认识阶段。
第二,感觉与知觉之间是连续的,知觉的产生必须以各种形式的感觉存在为前提。
感觉是知觉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知觉的基础,知觉则是感觉的深入和发展。
第三,感觉和知觉是同时进行的,在现实生活中人很少有孤立的感觉存在,通常两者是融为一体的,合称为感知觉。
只是为了研究的需要,才把感觉从知觉中区分出来加以讨论。
2.说明感受性变化的形式。
答:(1)感觉适应。
感觉适应是指感受器在刺激物持续作用下所发生的感受性变化现象。
(2)感觉对比。
它是指同一感受器在不同刺激作用下感受性在强度和性质上发生变化的现象。
(3)感觉后像。
它是指当感觉刺激停止作用后,感觉印象仍暂留一段时间的现象。
(4)感觉的空间积累和空间融合。
感觉的空间积累是指感受器的不同部位同时受到刺激所产生的、因反应整合在一起而改变了感受性的现象。
感觉的空间融合是指感受器对同时作用于它的不同刺激的反应联合起来而产生单一感觉印象的现象。
(5)感觉的相互作用。
感觉的相互作用是指不同感觉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相互作用,从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医学心理学重点:感觉和知觉人的心理现象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客观现实是十分丰富多彩的,人的心理现象也是复杂多样的。
感觉和是比较简单但很重要的心理现象。
今天,中公教育为大家整理总结了有关心理学上的感觉和知觉的内容,来帮助大家理解记忆。
一、感觉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受器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客观事物具有着各不相同的颜色、声音、味道、气味、温度等各种属性。
当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受器,各种感受器能够区别出适宜的刺激,从而使大脑产生了对这些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这种反映就是感觉。
通过感觉使我们获得了关于事物的颜色、声音、味道、气味、冷热、粗糙、光滑等感觉信息。
感觉除反映外界事物的个别属性外,还反映机体内部状况,例如,通过感觉我们可以反映有关自身的位置、运动、姿势以及机体内部器官的活动状态等种种感觉信息。
二、知觉知觉同感觉一样,也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受器的客观事物的反映,但不是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而是对事物整体的反映。
在实际生活中,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受器时,人们头脑中反映的不仅是事物的个别属性,同时反映了事物整体,即在以感觉的形式反映事物个别属性的同时也反映了事物的整体。
譬如,儿童面前有一朵花,他们并非孤立地反映它的红色、香味、多刺的枝干而是通过脑的分析与综合活动,从整体上同时反映出它是一朵玫瑰花。
三、两者的联系与区别(1)区别:①感觉是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对事物整体的反映;②感觉的产生是某一种分析器活动的结果,知觉则是分析器系统综合活动的结果;③知觉比感觉复杂得多,它们是本质上不同的两种感性认识的形式。
(2)联系:①同属认识的感性阶段;②都是对当前事物的直接反映;③感觉是知觉的基础,知觉是感觉的深入。
单元3 学前儿童感觉和知觉的发展1.什么是感觉、知觉?二者有什么区别和联系?答题要点:(1)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的反映。
(2)感知觉的区别和联系①感觉和知觉是不同的心理过程。
感觉反映的是事物的个别属性,知觉反映的是事物的整体属性;感觉仅依赖个别感觉器官的活动,而知觉依赖多种感觉器官的联合活动。
可见,知觉比感觉复杂。
②感觉和知觉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感觉是知觉的基础,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没有感觉,也就没有知觉。
2.学前儿童的视觉、听觉是如何发展起来的?结合实际谈谈应该如何保护学前儿童的视力和听力。
答题要点:(1) 视觉的发展:①婴儿视觉发展:新生儿已经具备一定的视觉能力,获得了基本视觉过程,视敏度达20/200~20/400,并具备了原始的颜色视觉;在整个婴儿期,随着年龄的增长,婴儿的视敏度是不断提高的。
有研究表明,出生后6个月婴儿的视力改善极为迅速,视力已达20/100,2岁时婴儿视力已接近成人;研究表明,3个月婴儿已经具备分辨各种颜色的能力,4个月婴儿已经能在可见光谱中辨认各种颜色,并接近成人水平②幼儿视觉发展:幼儿视觉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视敏度的发展:在整个幼儿期,幼儿的视敏度由低到高发展着;幼儿的颜色视觉的发展趋势:幼儿初期,已能初步辨认红、橙、黄、绿、蓝等基本色,但不能很好地辨认紫色等混合色和蓝与天蓝等近似色,也难以说出颜色的正确名称。
幼儿中期,大多数幼儿已经能够认识基本色,区分一些近似色,如黄色与淡棕色;并能经常说出基本色的名称。
幼儿晚期,幼儿不仅能认识颜色,而且在绘画时能够运用各种颜色调出需要的色彩,并能正确说出黑、白、红、蓝、绿、黄、灰、粉红、紫等颜色的名称。
(2)听觉的发展:①婴儿听觉的发展。
国内外的研究均已证明,出生第一天的新生儿已有了听觉反应。
新生儿不仅能听见声音,而且还能区分声音的高低、强弱、持续时间等。
感觉与知觉的主要区别与联系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是反映现实最简单的心理过程。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事物的整体反映,是将各种感觉有机的结合而成的综合的、整体的反映。
感觉和知觉是两个不可分割的基本心理过程。
共同点:都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映象都是客体的具体的形象,属于认知过程的感性阶段,其源泉是客观现实。
都是对客观事物的直接反映,客观事物作用于感官,感知觉才会产生,事物消失了感知觉也就消失了。
区别:第一、感觉是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知觉是对事物整体的反映。
第二、感觉的产生依赖于客观事物的物理属性,相同的刺激会引起相同的感觉。
知觉不仅依赖于它的物理特性,还依赖于知觉者本身的特点,如:知识经验,心理状态,个性特征。
知识经验的映像比较突出。
第三、感觉是某个分析器活动的结果。
知觉是多个分析器活动的结果。
吸引消费者注重的营销策略有哪些?广告促销,营业推广,公关宣传,人员倾销促销战略主要有一下几种体式格局有意注重是增进消费者采办的直接前提,是各种注重形态中最有意义的一类。
但有意注重的形成不完全取决于消费对象的刺激强度,而主要决定于预先确定的消费目标。
显然,预定目标越明确,有意注重的形成绩越顺利。
为此,广泛的哄骗各种宣传媒体,帮忙消费者在充实相识商品的基础上明确目标,不掉为博得消费者有意注重的有用路子。
价格上,按照你的产品特色举行差别的定价,,要是定位于低消费整体,最佳采用市场渗透战略,,要是定位于高消费整体就用撇脂战略,传统的营销组合工具就是4p在选择渠道上也能够选择消费者熟知的,或是具备大好信誉的营销渠道此外,无意注重以直接兴趣为基础,及消费对象本身缺少吸万有引力,消费者的主要兴趣在于消费勾当的成果。
由此,充实展览商品效能和使用路子,增长消费者的间接兴趣,也是维保有意注重的重要路子。
制定有特色的广告促销,营业推广方案,就ok没有最佳谜底无意注重是有意注重的先导。
很多消费者都是在无意注重的基础上对某种商品孕育发生有意注重,继续往前引发采办举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