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图第四章 第2节 相贯线
- 格式:ppt
- 大小:10.38 MB
- 文档页数:13
《正交两圆柱相贯线的画法》教学设计方案【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课堂练习法教学手段:模型演示与幻灯片演示相结合【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行为设计意图情景导入新课导入,提问日常生活有哪些相贯体及相贯线积极思考踊跃回答让学生从身边最熟悉的实物入手,感受相贯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任务探究及绘图实践一、相贯线概念及性质让学生观察幻灯片和教模具,学生观察后,引导学生说出实体的特征,从而引出相贯线的概念及性质。
1.相贯的概念2.相贯线的形成及相贯线的性质引入新课,简介本节课的内容从生活中实际物体过渡到课堂内容总领本堂课的内容。
二、正交两圆柱相交相贯线画法1.表面取点法通过画图实例进行讲解该方法。
【例1】求作图示两圆柱正交的相贯线。
分析:1.立体分析两圆柱体的轴线正交;2.投影分析因为小圆柱轴线垂直于H面,圆柱面在H面投影积聚成圆,又因为相贯线属于小圆柱面,所以相贯线H面投影在该圆周上。
同理分析可得相贯线W面投影在该圆周上。
故只需求作相贯线的正面投影。
以上分析得两点结论:1.相贯线是一系列共有点的集合,求画相贯线的实质就是求出共有点连线。
2.相贯线在圆柱面上,而圆柱面投影又有积聚性,求相贯线上的点就可利用圆柱表面取点法求作。
作图步骤:1.找特殊点2.找一般点引导学生分析相贯线在两个投影面的已知投影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总结问题的能力通过培养学生回顾以前的知识点,提高融会贯通的能力。
3.光滑连接三、两正交圆柱直径相对变化对相贯线的影响提问1:垂直的圆柱直径大于水平圆柱的直径时,相贯线发生什么变化?提问2:正交两个圆柱等直径的时候,相贯线是什么?【总结规律】圆圆相贯看直径,一大一小小吃大,直径相等交叉线引导学生找点教师黑板演练学生思考总结步骤学生通过对比得出结论,说出答案黑板上演示例题学生用对比的方法分析问题培养学生对比学习的方法和语言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运用学过的知识,进行归纳,对比,从而系统的学习本节知识课堂实践活动教师讲解完例题,由学生自己完成,以小组竞赛的方式展示,教师巡视从而掌握的课堂学习效果。
第4章截切体与相贯体的投影前面提到:各种形状的机件虽然复杂多样,但都是由一些简单的基本体经过叠加、切割或相交等形式组合而成的。
那么,基本体被平面截切后的剩余部分,就称为截切体。
两基本体相交后得到的立体,就叫相贯体。
它们由于被截切或相交,会在表面上产生相应的截交线或相贯线。
了解它们的性质及投影画法,将有助于我们对机件形状结构的正确分析与表达。
4.1 截切体4.1.1截切体的有关概念及性质如图4-1示,正六棱柱被平面P截为两部分,其中用来截切立体的平面称为截平面;立体被截切后的部分称为截切体;立体被截切后的断面称为截断面;截平面与立体表面的交线称为截交线。
图4-1 立体的截交线尽管立体的形状不尽相同,分为平面立体和曲面立体,截平面与立体表面的相对位置也各不相同,由此产生的截交线的形状也千差万别,但所有的截交线都具有以下基本性质:1.共有性截交线是截平面与立体表面的共有线,既在截平面上,又在立体表面上,是截平面与立体表面共有点的集合。
2.封闭性由于立体表面是有范围的,所以截交线一般是封闭的平面图形(平面多边形或曲线)。
根据截交线的性质,求截交线,就是求出截平面与立体表面的一系列共有点,然后依次连接即可。
求截交线的方法,即可利用投影的积聚性直接作图,也可通过作辅助线的方法求出。
4.1.2平面截切体由平面立体截切得到的截切体,叫平面截切体。
因为平面立体的表面由若干平面围成,所以平面与平面立体相交时的截交线是一个封闭的平面多边形,多边形的顶点是平面立体的棱线与截平面的交点,多边形的每条边是平面立体的棱面与截平面的交线。
因此求作平面立体上的截交线,可以归纳为两种方法:(1)交点法:即先求出平面立体的各棱线与截平面的交点,然后将各点依次连接起来,即得截交线。
连接各交点有一定的原则:只有两点在同一个表面上时才能连接,可见棱面上的两点用实线连接,不可见棱面上的两点用虚线连接。
(2)交线法:即求出平面立体的各表面与截平面的交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