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三羧酸循环
- 格式:ppt
- 大小:23.26 MB
- 文档页数:36
姓名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__第十章糖代谢一、是非判断题1、ATP是果糖磷酸激酶的变构抑制剂。
2、沿糖酵解途径简单逆行,可从丙酮酸等小分子前体物质合成葡萄糖。
3、发酵可以在活细胞外进行。
4、催化ATP分子中的磷酰基转移到受体上的酶称为激酶。
5、糖酵解过程在有氧无氧条件下都能进行。
6、变位酶和差向异构酶是同工酶。
7、葡萄糖激酶受G-6-P 负调节。
8、哺乳动物无氧时不能存活,因为葡萄糖酵解不能合成ATP。
9、柠檬酸循环是分解与合成的两用途径。
10、联系糖原异生作用与三羧酸循环的酶是丙酮酸羧化酶。
11、TCA中底物水平磷酸化直接生成的是ATP。
12、三羧酸循环的中间产物可以形成谷氨酸。
13、线粒体中存在两种异柠檬酸脱氢酶分别以NAD+和NADP+为电子受体。
14、丙酮酸脱氢酶系中电子传递的方向为硫辛酸→FAD→NAD+。
15、TCA循环可以产生NADH和FADH2,但不能直接产生ATP。
16、2,6-二磷酸果糖是磷酸果糖激酶的别构活化剂,可消除ATP 对它的抑制。
17、所有来自磷酸戊糖途径的还原能都是在该循环的前三步反应中产生的。
18、动物体内的乙酰CoA不能作为糖异生的物质。
19、糖异生作用的关键反应是草酰乙酸形成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的反应。
20、分解糖原的去分枝酶和转移酶是同工酶。
21、糖原合成时需要糖原起始合成酶及引发蛋白参与。
22、控制糖异生途径关键步骤的酶是丙酮酸羧化酶。
23、转醛酶的作用机理中的关键步骤是形成希夫氏碱。
24、在糖类物质代谢中最重要的糖核苷酸是ADPG。
25、葡萄糖激酶对葡萄糖的专一性强,亲和力高,主要在肝脏用于糖原合成。
二、选择题1、由己糖激酶催化的反应的逆反应所需要的酶是:A.果糖二磷酸酶B.葡萄糖-6-磷酸酶C.磷酸果糖激酶D.磷酸化酶2、磷酸果糖激酶所催化的反应产物是:A.F-1-P B.F-6-P C.F-D-P D.G-6-P3、醛缩酶的产物是:A.G-6-P B.F-6-P C.F-D-P D.1,3-二磷酸甘油酸4、下面哪种酶在糖酵解和糖异生中都起作用:A.丙酮酸激酶B.丙酮酸羧化酶C.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D.己糖激酶E.果糖1,6-二磷酸酯酶5、糖酵解时哪一对代谢物提供P使ADP生成ATP:A.3-磷酸甘油醛及磷酸烯醇式丙酮酸B.1,3-二磷酸甘油酸及磷酸烯醇式丙酮酸C.1-磷酸葡萄糖及1,6-二磷酸果糖D.6-磷酸葡萄糖及2-磷酸甘油酸6、关于酵解,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Mg2+与ATP形成复合物Mg2+-ATP参加磷酸化反应B、碘乙酸可抑制糖酵解进行C、砷酸盐可抑制糖酵解进行D、2,3-二磷酸甘油酸作为辅助因子起作用E、最重要的调节酶是磷酸果糖激酶7、C1 被同位素标记的葡萄糖分子经EMP 途径降解为丙酮酸后,同位素标记可能出现在丙酮酸的哪一个C 原子上?A、C1;B、C2;C、C3;D、都可能;E、都不会8、糖酵解中限速步骤有关的酶是A、己糖激酶;B、磷酸果糖激酶;C、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D、醛缩酶;E、丙酮酸激酶9、糖的有氧氧化的最终产物是:A.CO2+H2O+ATP B.乳酸C.丙酮酸 D.乙酰CoA10、三羧酸循环中哪一个化合物前后各放出一个分子CO2:A.柠檬酸B.乙酰CoA C.琥珀酸D.α-酮戊二酸11、TCA循环中发生底物水平磷酸化的化合物是?A.α-酮戊二酸B.琥珀酰C.琥珀酸CoA D.苹果酸12、丙酮酸脱氢酶系催化的反应不涉及下述哪种物质?A.乙酰CoA B.硫辛酸C.TPP D.生物素E.NAD+13、三羧酸循环的限速酶是:A.丙酮酸脱氢酶B.顺乌头酸酶C.琥珀酸脱氢酶D.延胡索酸酶E.异柠檬酸脱氢酶14、生物素是哪个酶的辅酶:A.丙酮酸脱氢酶B.丙酮酸羧化酶C.烯醇化酶D.醛缩酶E.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15、三羧酸循环中催化琥珀酸形成延胡索酸的酶是琥珀酸脱氢酶,此酶的辅因子是A.NAD+ B.CoASHC.FAD D.TPP E.NADP+16、关于三羧酸循环,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是糖、脂肪及蛋白质分解的最终途径B、丙酮酸脱氢酶系分布在线粒体基质中C、乙酰CoA 及NADH 可抑制丙酮酸脱氢酶系D、环中所生成的苹果酸为L 型E、受ATP/ADP 比值的调节17、丙酮酸脱氢酶受到哪些因素调控?A、产物抑制、能荷调控、磷酸化共价调节B、产物抑制、能荷调控、酶的诱导C、产物抑制、能荷调控D、产物抑制、酶的诱导、磷酸化共价调节E、能荷调控、酶的诱导18、需要引物分子参与生物合成反应的有:A.酮体生成B.脂肪合成C.糖异生合成葡萄糖D.糖原合成E.以上都是19、不能经糖异生合成葡萄糖的物质是:A.α-磷酸甘油B.丙酮酸C.乳酸D.乙酰CoA E.生糖氨基酸20、丙酮酸激酶是何途径的关键酶:A.磷酸戊糖途径B.糖异生C.糖的有氧氧化D.糖原合成与分解E.糖酵解21、丙酮酸羧化酶是那一个途径的关键酶:A.糖异生B.磷酸戊糖途径C.胆固醇合成D.血红素合成E.脂肪酸合成22、下列各中间产物中,那一个是磷酸戊糖途径所特有的?A.丙酮酸B.3-磷酸甘油醛C.6-磷酸果糖D.1,3-二磷酸甘油酸E.6-磷酸葡萄糖酸23、三碳糖、六碳糖与七碳糖之间相互转变的糖代谢途径是:A.糖异生B.糖酵解C.三羧酸循环D.磷酸戊糖途径E.糖的有氧氧化24、关于磷酸戊糖途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碘乙酸及氟化物可抑制糖的氧化B、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的受体为NADP+C、转酮酶需要TPP 作为辅酶D、该途径与光合作用碳代谢相同E、5-磷酸核糖是联系核苷酸及核酸代谢的关键分子25、下列途径中哪个主要发生在线粒体中?()A、糖酵解途径;B、三羧酸循环;C、戊糖磷酸途径;D、脂肪酸从头合成26、糖原合成酶的别构活化剂是()A、ADP;B、A TP;C、AMP;D、葡萄糖-1-磷酸;E、葡萄糖-6-磷酸27、糖原中一个糖残基转变为2 分子乳酸,可净得几分子ATP?()A、1;B、2;C、3;D、4;E、528、在肝脏中二分子乳酸转变为一分子葡萄糖,需要消耗几分子ATP?()A、2;B、3;C、4;D、5;E、629、丙酮酸羧化支路中的丙酮酸羧化酶,需要下列化合物中除哪个以外的所有因子?()A、生物素;B、Mg2+;C、乙酰CoA;D、草酰乙酸;E、ATP三、填空题⒈糖酵解途径中的三个调节酶是、和。
课外练习题一、名词解释1、脂肪动员;2、酮体;3、脂肪酸的β-氧化;4、血脂;5、高脂血症;二、符号辨识1、ACP;2、BCCP;三、填空1、甘油三酯的合成包括()途径和()途径共两条途径。
2、脂肪酸β-氧化的限速酶是()。
3、脂肪酸的活化在()中进行,由()酶催化。
4、脂肪酸的β-氧化包括()、()、()和()四步连续反应。
5、酮体在()中生成,在()组织中利用。
6、酮体包括()、()和()三种物质。
7、脂肪酸合成的主要原料是(),需通过()循环由线粒体转运至细胞质。
8、脂肪酸合成的关键酶是()羧化酶;脂肪酸合成酶系催化合成的终产物主要是()。
9、脂肪酸碳链的延长可在()和()中进行。
10、人体内不能合成的不饱和脂肪酸主要是()、()和()。
11、人体内胆固醇的来源有二,即()和()。
胆固醇合成的主要原料是()。
12、胆固醇在体内可转化生成()、()激素和维生素()。
13、参与胆固醇合成的NADPH主要来自()途径;乙酰CoA来自()代谢。
14、3-磷酸甘油的来源有两种方式,即()的消化产物和葡萄糖经过()途径产生。
15、每一分子脂肪酸被活化为脂酰CoA需消耗()个高能磷酸键。
16、脂酰CoA经一次β-氧化可生成()分子乙酰CoA和比原来少()个碳原子的脂酰CoA。
17、一分子14碳长链脂酰CoA可经()次β-氧化生成()个乙酰CoA。
18、若底物脱下的[H]全部转变成A TP,则1mol软脂酸(含16C)经β-氧化途径可共生成()个ATP,或净生成()个A TP。
19、脂肪酸的合成原料包括()、()、()和()。
20、脂肪酸的β-氧化在()中进行,需经过()、()和()反应三个过程。
21、脂酰CoA需要借助一种特殊的载体即()才能从细胞浆转运到线粒体内。
22、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除了β-氧化的酶外,还需要()酶和()酶的参与。
23、脂肪酸合成时,乙酰CoA的转移是通过()转运体系进行的,()是乙酰基的载体。
第十章脂类的代谢练习题一、名词解释1.必需脂肪酸2.脂肪酸的β-氧化3.乙酰CoA羧化酶系4.酮体 5. 脂肪酸合成酶系统 6. 丙酮酸-柠檬酸循环二、填空题:1.脂肪是由1分子与3分子通过键缩合而成的有机化合物。
2.在线粒体外膜脂酰CoA合成酶催化下,游离脂肪酸与和反应,生成脂肪酸的活化形式,再经线粒体内膜进入线粒体衬质。
3.一个碳原子数为n(n为偶数)的脂肪酸在β-氧化中需经次β-氧化循环,生成个乙酰CoA,个FADH2和个 NADH+H+。
4.用于脂肪合成的α-磷酸甘油的两个来源是和。
5.脂肪酸从头合成的C2供体是,活化的C2供体是,还原剂是。
6.乙酰CoA羧化酶是脂肪酸从头合成的限速酶,该酶以为辅基,消耗,催化与生成,柠檬酸为其,长链脂酰CoA为其..7.脂肪酸从头合成中,缩合、两次还原和脱水反应时酰基都连接在上,它有一个与一样的长臂。
8.脂肪酰CoA每经过一次β-氧化需经、、和硫解等过程。
9.酮体是指、和的统称。
10.甘油三脂(脂肪)是由和在磷酸甘油转酰酶的作用下先形成,再由磷脂酸磷酸酶的作用下转变成,最后在催化下生成甘油三脂。
11.酮体合成的酶系存在于,氧化利用的酶系存在。
12.脂肪酸的合成需原料、和。
13.脂肪酸合成过程中,乙酰CoA来源于或,NADPH来源于。
14.一分子脂肪酸活化后需经运转才能由胞液进入线粒体内氧化;线粒体内的乙酰CoA需经才能将其带出线粒体参与脂肪酸的合成。
三、单项选择题1.下列哪项叙述符合脂肪酸的β氧化:A.仅在线粒体中进行B.产生的NADPH用于合成脂肪酸C.被胞浆酶催化D.产生的NADPH用于葡萄糖转变成丙酮酸2.脂肪酸在细胞中氧化降解A.从脂酰CoA开始B.产生的能量不能为细胞所利用C.被肉毒碱抑制D.主要在细胞核中进行3.下列哪些辅因子参与脂肪酸的β氧化:A ACPB FMNC 生物素D NAD+4.含2n个碳原子的饱和脂肪酸经β-氧化完全分解,可产生多少个乙酰CoA?A. 2nB. nC. n-1D. 85.脂肪酸从头合成的酰基载体是:A.ACP B.CoA C.生物素D.TPP6.奇数C原子脂肪酰CoA 经β-氧化后除生成乙酰CoA外还有:A. 丙二酰CoAB. 丙酰CoAC. 琥珀酰CoAD. 乙酰乙酰CoA7.脂肪酸经β-氧化的终产物是:A.脂酰CoAB. 乙酰CoAC. A TP、H2O、CO2D. 乙酰CoA、FADH2、和NADH+H+8.脂肪酸完全氧化的产物是:A.乙酰CoA B..脂酰CoA C.H2O与CO2D.H2O、CO2与能量9.脂肪酸生物合成时,乙酰CoA从线粒体转运至胞液循环是:A.三羧酸循环B.苹果酸穿梭C.糖醛酸循环D.丙酮酸-柠檬酸循环10.脂肪酸从头合成的限速酶是:A.乙酰CoA羧化酶B.缩合酶C.β-酮脂酰-ACP还原酶D.α,β-烯脂酰-ACP还原酶11.脂酰CoAβ-氧化的顺序是:A.脱H、加水、脱H、加水B.脱H、脱水、加H 、硫解C.脱H、加水、脱H 、硫解D.水合、脱H、加水、硫解12.能产生乙酰CoA的物质是:A.乙酰乙酰CoA B..脂酰CoA C.柠檬酸D.以上都是13.软脂酰CoA在β-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生成ATP的总量是:A.129ATP B.130ATP C.131 ATP D.132ATP14.并非以FAD为辅助因子的脱H酶有:A.琥珀酸脱H酶B..脂酰CoA脱H酶C.二H硫辛酰胺脱H酶D.β-羟脂酰-ACP脱H酶15.由3-磷酸甘油和酰基CoA合成甘油三酯过程中,生成的第一个中间产物是下列那种?A.2-甘油单酯B.甘油二酯C.酰基肉毒碱D.磷脂酸16.下述哪种说法最准确地描述了肉毒碱的功能?A.转运脂肪酸进入肠上皮细胞B.转运脂肪酸越过线粒体内膜C.参与转移酶催化的酰基反应D.是脂肪酸合成代谢中需要的一种辅酶17.酮体包括:A. 草酰乙酸、丙酮和β-羟丁酸B. 辣草酰乙酸、丙酮酸和β-羟丁酸C. 乙酰乙酸、丙酮和β-羟丁酸D. 乙酰乙酸、丙酮和α-羟丁酸18.脂肪酸生物合成时乙酰CoA从线粒体运至胞液的循环是:A. 三羧酸循环B. 苹果酸穿梭作用C. 磷酸甘油穿梭作用D. 丙酮酸-柠檬酸循环作用19.因缺乏乙酰乙酰CoA硫激酶和琥珀酰CoA转硫酶而不能氧化酮体的组织是:A. 脑B. 肝C. 心D. 肾20.乙酰CoA羧化酶的辅酶是:A. 叶酸B. 生物素C. 泛酸D. 硫胺素四、是非判断题()1. 脂肪酸活化为脂酰CoA,需消耗两个高能磷酸键。
第10章糖代谢答案第⼗章糖代谢(编辑习题时删去答案即可)⼀、名词解释1.乳酸发酵:葡萄糖在⽆氧条件下形成乳酸的过程。
2.糖异⽣作⽤:⾮糖物质(如⽢油、丙酮酸等)转变为葡萄糖的过程。
3.糖尿:⼈类和其他动物在糖代谢反常情况下,尿中有显著的葡萄糖或其它糖类出现的现象。
⼆、填空题1. EMP途径中的第⼀个需要ATP参与的反应是__⼰糖激酶催化的,第⼀个产⽣ATP的反应是_⽢油醛-3-磷酸激酶__催化的。
2.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在⽆氧条件下净产⽣__2___个ATP,⽽有氧条件下净产⽣___8___个ATP,丙酮酸再彻底氧化成CO2和H2O,⼜可净产⽣___30___个ATP(NADH产⽣的ATP按整数计算)。
3.丙⼆酸是琥珀酸脱氢酶的竞争性抑制剂。
4.丙酮酸脱氢酶所催化的丙酮酸氧化脱羧是葡萄糖代谢中第⼀个产⽣__CO2__的反应。
5.TCA循环的第⼀个产物是__柠檬酸______,是由___柠檬酸合酶___催化产⽣的。
6.TCA循环中有两次脱羧反应,分别是由__异柠檬酸脱氢酶____和__α-酮戊⼆酸脱氢酶复合物__催化的。
7.戊糖磷酸途径是__葡萄糖____氧化的另⼀条主要途径,⼴泛存在于动物、植物和微⽣物体内,在细胞的__细胞质___内进⾏。
8.通过戊糖磷酸途径可以产⽣_NADPH___和___核糖5-磷酸____等重要化合物。
9.糖酵途径中的三个调节酶是⼰糖激酶、果糖磷酸激酶、丙酮酸激酶。
10.丙酮酸脱氢酶系包括3种酶和6种辅助因⼦。
3种酶是丙酮酸脱氢酶、⼆氢硫⾟酸转⼄酰基酶、⼆氢硫⾟酸脱氢酶。
6种辅助因⼦分别是TPP、硫⾟酸、 NAD、FAD、 CoA 、Mg2+。
11.合成糖原的前体分⼦是尿苷⼆磷酸葡萄糖(UDPG),糖原分解的产物是D-葡萄糖和磷酸。
12.⼄醛酸循环中不同于TCA循环的两个关键酶是__异柠檬酸裂解酶__和_苹果酸合成酶__。
13.经长期进化后,⾼等真核细胞的⽣物化学反应被精确地局限在细胞的特定部位,戊糖磷酸途径在细胞的细胞溶胶部位进⾏,糖酵解过程在细胞的细胞溶胶部位进⾏,TCA循环在细胞的线粒体内部位进⾏,氧化磷酸化在细胞的线粒体内膜上部位进⾏。
第十章氨基酸代谢氨基酸代谢包括氨基酸的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
氨基酸分解代谢总是先脱去氨基。
L-谷氨酸脱氢酶催化的氧化脱氨基作用普遍存在于动植物中。
转氨基作用是氨基酸脱去氨基的一种重要方式。
转氨酶以磷酸吡哆醛为辅酶。
氨基酸的氧化脱氨基作用和嘌呤核苷酸循环与转氨基作用相偶联,称为联合脱氨基作用,它是生物体内脱去氨基的主要方式。
氨的运输方式是谷氨酰胺。
在哺乳动物中,氨以尿素的形式排出体外。
谷氨酰胺在肝脏中脱下的氨与二氧化碳、ATP合成氨甲酰磷酸,然后与鸟氨酸作用生成瓜氨酸。
瓜氨酸在天冬氨酸参与下形成精氨酸,精氨酸水解形成鸟氨酸和尿素。
尿素随尿排出体外。
氨基酸碳骨架氧化分解时,可通过形成5种产物进入三羧酸循环,最后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
这5种物质是:乙酰-CoA、α-酮戊二酸、琥珀酰-CoA、延胡索酸和草酰乙酸。
大多数氨基酸都是生糖氨基酸,两种是生酮氨基酸,少数是生酮生糖氨基酸。
不同生物合成氨基酸的能力和种类都有所不同。
机体维持正常生长所必需,又不能自身合成,需从外界摄入的氨基酸称必需氨基酸。
人和大白鼠需10种必需氨基酸。
氨基酸生物合成中,氮的来源起始于无机氮的生物固氮和氨的同化作用。
碳骨架来源于柠檬酸循环、糖酵解及磷酸戊糖途径这几条主要的代谢途径。
按碳来源的不同,氨基酸的生物合成可归为五族:丙酮酸族、谷氨酸:唉、天冬氨酸族、丝氨酸族、芳香氨基酸及组氨酸族。
氨基酸的生物合成根据需要有严格的调控机制。
其中最有效的是终产物对反应系列第一个酶活性的抑制作用。
氨基酸是一碳单位的直接提供者,同时也是多种生物活性物质的前体。
课外练习题一、名词解释1、脂肪动员:贮存在脂肪细胞中的脂肪,被脂肪酶逐步水解为游离脂肪酸及甘油并释放入血液以供其它组织氧化利用的过程。
2、酮体:脂肪酸在肝内氧化的中间产物——乙酰乙酸、β-羟丁酸和丙酮统称为酮体。
3、脂肪酸的β-氧化:脂肪酸氧化分解时,在脂酰基的β-碳原子上进行脱氢、加水、再脱氢和硫解的连续反应过程。
4、血脂:血浆中各种脂类物质的总称。
5、高脂血症:血脂高于正常值上限。
6、溶血磷脂:甘油磷脂的一位或二位脂酰基水解后形成的磷脂。
二、符号辨识1、ACP:酰基载体蛋白;2、BCCP:生物素羧基载体蛋白三、填空1、甘油三酯的合成包括()途径和()途径共两条途径。
2、脂肪酸β-氧化的限速酶是()。
3、脂肪酸的活化在()中进行,由()酶催化。
4、脂肪酸的β-氧化包括()、()、()和()四步连续反应。
5、酮体在()中生成,在()组织中利用。
6、酮体包括()、()和()三种物质。
7、脂肪酸合成的主要原料是(),需通过()循环由线粒体转运至细胞质。
8、脂肪酸合成的关键酶是()羧化酶;脂肪酸合成酶系催化合成的终产物主要是()。
9、脂肪酸碳链的延长可在()和()中进行。
10、人体内不能合成的不饱和脂肪酸主要是()、()和()。
11、人体内胆固醇的来源有二,即()和()。
胆固醇合成的主要原料是()。
12、胆固醇在体内可转化生成()、()激素和维生素()。
13、参与胆固醇合成的NADPH主要来自()途径;乙酰CoA来自()代谢。
14、3-磷酸甘油的来源有两种方式,即()的消化产物和葡萄糖经过()途径产生。
15、每一分子脂肪酸被活化为脂酰CoA需消耗()个高能磷酸键。
16、脂酰CoA经一次β-氧化可生成()分子乙酰CoA和比原来少()个碳原子的脂酰CoA。
17、一分子14碳长链脂酰CoA可经()次β-氧化生成()个乙酰CoA。
18、若底物脱下的[H]全部转变成A TP,则1mol软脂酸(含16C)经β-氧化途径可共生成()个A TP,或净生成()个A TP。
《植物生理学》第三章植物的呼吸作用复习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1.呼吸作用(respiration):生活细胞内的有机物,在酶的参与下,逐步氧化分解并释放能量的过程。
2.有氧呼吸(aerobic respiration):生活细胞利用分子氧,将某些有机物质彻底氧化分解,形成CO2和H2O,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
3.无氧呼吸(anaerobic respiration):生活细胞在无氧条件下,把某些有机物分解成为不彻底的氧化产物,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
微生物的无氧呼吸通常称为发酵(fermentation)。
4. 呼吸跃变(respiratory climacteric):果实成熟过程中,呼吸速率突然增高,然后又迅速下降的现象。
呼吸跃变的产生与外界温度和果实内乙烯的释放密切相关。
呼吸跃变是果实进入完熟的一种特征,在果实贮藏和运输中,重要的问题是降低温度,抑制果实中乙烯的产生,推迟呼吸跃变的发生,降低其发生的强度,延迟果实的完熟。
5. 氧化磷酸化(oxidative phosphorylation):在线粒体内膜上电子经电子传递链传递给分子氧生成水,并偶联ADP和Pi生成ATP的过程。
它是需氧生物生物氧化生成ATP的主要方式。
6. P/O:磷氧比,氧化磷酸化的活力指标,指每吸收一个氧原子所能酯化的无机磷的数目,即有几个无机磷与ADP形成了ATP。
呼吸链中两个质子和两个电子从NADH+H+开始传至氧生成水,一般可形成3分子的ATP,其P/O比为3。
7. 无氧呼吸消失点(anaerobic respiration extinction point):无氧呼吸停止进行的最低氧浓度(10%左右)称为无氧呼吸消失点。
8.抗氰呼吸(cyanide resistant respiration) :对氰化物不敏感的那一部分呼吸。
抗氰呼吸可以在某些条件下与电子传递主路交替运行,因此,这一呼吸支路又称为交替途径(alternative pathw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