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_路基设计表
- 格式:xls
- 大小:115.00 KB
- 文档页数:4
第一章绪论一、填空题1、现代交通运输由(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等五种运输方式组成。
2、根据我国高速公路网规划,未来我国将建成布局为“7918”的高速公路网络。
其中“7918”是指(七条射线、九条纵线、十八条横线)。
3、《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规定:公路根据功能和适应的交通量分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五个等级。
4、高速公路和具有干线功能的一级公路的设计交通量应按( 20 )年预测;具有集散功能的一级公路和二、三级公路的设计交通量应按( 15 )年预测。
5、我国《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将设计车辆分为(小客车、载重汽车、鞍式列车)三种。
6、设计速度是确定公路(几何线形)的最关键参数。
7、《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将公路服务水平划分为(四)级。
其中高速、一级公路以(车流密度)作为划分服务水平的主要指标,设计时采用(二)级。
三种。
二、选择题1、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容许的交通组成是( A )。
A 专供汽车行驶B 专供小客车行驶C 混合交通行驶2、《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中规定的各级公路所能适应的交通量是指( A )。
A 年平均昼夜交通量B 日平均小时交通量 C最大交通量3、公路设计交通量是指( C )。
A 公路设计时的交通量 B公路竣工开放交通时的交通量C 设计年限末的交通量4、确定公路等级的重要依据是(B )。
A 设计车辆B 交通量C 设计车速5、公路的设计车速是指在该设计路段内(B )行车速度。
A 最小B 最大C 受限制部分所能允许的最大三、名称解释1.公路技术标准: 是指一定数量的车辆在车道上以一定的设计速度行驶时,对路线和各项工程的设计要求。
2.设计车速:是指在气候条件良好,交通量正常,汽车行驶只受公路本身条件影响时,驾驶员能够安全、舒适驾驶车辆行驶的最大速度。
3.交通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公路某段面的交通流量(即单位时间通过公路某段面的车辆数目)。
EICAD横断面设计文件格式以下介绍在EICAD横断面设计模块中用到的八种数据文件的格式,其他数据文件格式请参见平面、纵断面模块的帮助内容。
横断面设计模块特有的八种文件包括:以下介绍在EICAD横断面设计模块中用到的八种数据文件的格式,其他数据文件格式请参见平面、纵断面模块的帮助内容。
横断面设计模块特有的八种文件包括:1、填挖边坡文件 (*.bp): 描述指定桩号范围内,左右侧采用的边坡模板文件名。
2、挡墙设计文件 (*.dq): 描述指定桩号范围内,左右侧采用的挡墙模板文件名。
3、边沟设计文件 (*.bg): 描述指定桩号范围内,左右侧边沟的起、终点高程。
4、清除表土厚度文件 (*.btg): 描述指定桩号范围内,左右侧清除表土的厚度。
5、土石比例文件 (*.tsb): 描述指定桩号范围内,填土比例和填石比例,以及六类土挖方比例系数。
6、端部设计文件 (*.tra): 描述立交端部两相邻分岔的起、终点桩号,以及分岔起、终点到路基边缘的位置与距离。
7、老路补强文件 (*.ll): 描述上、中、下补强层厚度,以及指定桩号范围内,老路路面左、右边缘位于新路中心线的偏距。
8、边坡宽度文件 (*.kd): 描述指定桩号范围内,起终点边坡宽度。
9、横地面线文件(*.hdx): 描述各设计断面原始地面线数据。
10、路基挖台阶文件(*.WTJ)格式:描述路基挖台阶的桩号范围和台阶尺寸参数。
此外,在EICAD横断面设计命令执行过程中会生成一些内部交换用的数据文件,这些文件会自动保存以道路名命名。
保存的数据内容有:路基设计、土方数量等多种数据文件:(?.Ljb、?.Are、?.Zdx、?.Bpx、?.lps、?.dqa、?.3dd、?.bta、?.bpl、?.fha、?.lla、?.dqw、?.bph),以上各种文件均为生成各种设计图表使用。
其中:*.Ljb―路基表数据文件,以生成路基设计表;*.Are―断面面积数据文件,以生成土方表;*.Zdx―占地宽数据文件,以生成占地表、图;*.Bpx―边坡线数据文件,以生成总体图边线;*.lps―边沟排水数据文件,以生成排水表;*.dqa―挡墙面积数据文件,以生成挡墙工程量表;*.3dd―三维数据文件,以进行道路三维建模;*.bta―清表土数据文件,以生成清表土方表;*.bpl―防护边坡长数据文件,以生成防护工程量表;*.fha―护坡面积数据文件,以生成护坡工程量表;*.lla―老路补强数据文件,以计算老路补强工程量;*.dqw―挡墙挖基数据文件,以生成挡墙挖基工程量表;*.bph―坡角高程数据文件,以参照进行边沟设计;填挖边坡文件(*.BP)格式文件后缀: BP文件作用:描述指定桩号范围内,左右侧采用的边坡模板文件名。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路基土石方数量计算表》的填写方法1、桩号:由《路基设计表》抄入(填入第1栏)2、横断面面积:即路基的填挖断面面积,是指断面图中原地面线与路基设计线所包围的面积,高于地面线者为填,低于地面线者为挖,两者应分别计算。
通常采用积距法和坐标法。
(挖方:填入第2栏填方:土方填入第3栏;石方填入第4栏)3、平均面积:相邻桩号间挖填方面积的平均值(挖方:填入第5栏填方:土方填入第6栏;石方填入第7栏)4、距离:相邻桩号间里程之差(填入第9栏)5、挖方分类及数量:(1)总数量(第9栏)=平均面积(第5栏)×距离(第8栏)(2)土、石方数量:根据地质调查情况,按各类土、石所占总量比例计算(分别填入第10~21栏)6、填方数量:填土数量(第22栏)=填土平均面积(第6栏)×距离(第8栏)填石数量(第23栏)=填石平均面积(第7栏)×距离(第8栏)7、利用方数量及运距:(1)本桩利用:本路段挖方直接用于本路段填方土方(第24栏)=(第11栏)+(第13栏)+(第15栏)或=(第22栏)(取两式中较小值)石方(第25栏)=(第17栏)+(第19栏)+(第21栏)或=(第23栏)(取两式中较小值)注:本桩利用中可以石作填土,石方数就填入本桩利用的“土”一栏(第24栏),并加以括号区别。
(2)填缺:本桩利用完后,所欠缺的填方土填缺(第26栏)=土填方(第22栏)-本桩利用土方(第24栏)石填缺(第27栏)=石填方(第23栏)-本桩利用石方(第25栏)(3)挖余:本桩利用完后,所剩余的挖方土挖余(第28栏)=土挖方总量[(第11栏)+(第13栏)+(第15栏)]-土填方量(第22栏)石挖余(第29栏)=石挖方总量[(第17栏)+(第19栏)+(第21栏)]-石填方量(第23栏)(4)远运利用纵向调配示意:根据填缺、挖余分布情况,结合路线纵坡和自然条件,本着技术经济少占用农田的原则,具体拟定调配方案。
路基设计原则一、路基一般设计原则1、路基主要技术标准区间路基面宽度:设计行车速度200km/h地段,执行铁建设函[2005]285号《新建时速200公里客货共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以下简称《暂规》)的规定;设计时速160km/h 及以下地段,按《铁路路基设计规范》(以下简称《路规》)TB10001-2005执行。
路基面宽度详见表2.1。
增建二线并修及拨移地段,第二线中心至相邻路肩边缘的最近距离为单线路基面宽度之半(保留一位小数)。
路基面宽度根据通信信号及电力电缆沟槽设置于路肩进行调整,具体路基面宽度见下表:区间直线地段路基面宽度表(m)表2.1行车线别路堤(m) 路堑(m)200km/h 单线8.2 8.2双线13.0 13.0(13.0)160km/h 单线7.8 7.7双线12.2 11.9≤140km/h 单线7.8 7.7双线12.0 11.7注:1、括号内为石质路堑地段的路基面宽度;2、均考虑铺设无缝线路及大型养路机械的电气化铁路。
2、路基面形状(1)新建双线地段,路基面应设计为三角形。
由线路中心线向两侧设4%的横向排水坡,曲线加宽时路基面仍保持三角形。
(2)增二线并行等高地段,新建非渗水土路基自既有路肩开始设4%向外排水坡,当既有路堤填料为渗水填料时,新建路基应填渗水填料。
(3)增二线并行不等高地段,当增建的第二线路肩高于既有路肩时,第二线路基面应为三角形路拱,并自既有线路肩或以下向外做4%的排水横坡,横坡以上部分应采用A组填料;当增建的第二线路肩底于既有路肩时,应通过第二线设置4%的横向排水坡。
3、路基基床(1)速度目标值200Km/h地段,路基基床厚度按2.5m设计,其中表层0.6m,底层1.9m。
基床表层采用级配砂砾石或级配碎石作填料。
基床底层采用A、B组填料或改良土填筑。
强风化及全风化软质岩和土质路堑地段表层下部0.1m改为中粗砂填筑,并于中粗砂中间全断面铺设一层土工膜;基床底层为土层、软质岩风化层及膨胀土路堑时应再换填0.3m~1.0m合格填料或改良土。
路基设计、施工工艺、参数、材料要求等说明1 、一般填方路基设计(1)一般填方路段的边坡坡率见表3-1:(2)当路基放坡受限时,可将边坡适当收陡,通过设置路肩墙挡土墙等支挡结构收缩边坡。
(3)填方路堤基底视地形、土质、地下水位、填方边坡高度等不同进行相应处理。
本项目原地面清除表土厚度按0.3m计,考虑在清理场地后,进行填前夯实。
水田、堰塘地段,应视具体情况采用排水清淤或晾晒压实。
若水塘还保留一部分,则应按浸水路堤的要求修筑。
填土高度小于路床厚度(80cm)、或土质挖方路段,其地基表层一定厚度属下路床范围,应按下路床的要求(压实度≥96%)处治。
当路基外侧为鱼塘及其它浸水路段时,排水沟外的填土边坡坡率为 1:1.5。
2 、一般挖方路基设计路堑设计贯彻“不破坏就是最大的保护”的思想,以路基稳定为前提,合理控制挖方深度。
土质挖方深度根据地形、地貌、地下水情况、土质情况及既有人工或自然边坡的稳定情况等因素,兼顾土石方平衡、工程造价等进行设计。
石质挖方则综合考虑岩石的岩性、风化程度、力学性质、地下水位及既有人工或自然边坡的稳定情况等因素,本着边坡安全、稳定、经济合理的原则进行设计,并考虑和防护工程紧密结合。
本项目小冈出入口K8+725附近存在挖方,最大挖方高度为30m。
(2 )一般路堑边坡坡率本次设计根据边坡工程地质情况,对一般路堑边坡采取适当加固或少加固的原则确定边坡坡率,具体如下:3 、过水塘、鱼塘路基设计在池塘(鱼塘)或常年积水地段施工时,一般先做排水处理,排干塘水,然后清除表层淤泥并晒干后才能填筑路基。
但对个别面积大的池塘,可考虑在用地范围内修好围堰,并将围堰内的水抽干并晒干后再填筑路基。
围堰可用草袋或其它可行方法修筑。
在一般情况下,围堰顶宽1.0~2.0m,高度以超过常水位50cm 为宜。
4 、桥梁台背路基处理台背或墙后填料宜采用中粗砂,宜采用水密法压实,不允许采用大型机械振动压实,且应满足最小强度要求及 96%的压实度要求。
第三节路基设计1、一般路基设计的内容(1)选择路基断面型式,确定路基宽度与路基高度;(2)选择路基填料与压实标准;(3)确定边坡形状与坡度;(4)路基排水系统布置与排水结构设计;(5)坡面防护与加固设计;(6)附属设施设计。
2、路基宽度设计(1)路基宽度的概念:路基宽度为行车道、路肩、中间带、变速车道、爬坡车道等宽度之和,一般可理解为土路肩外边缘之间的距离。
(2)路基宽度的确定原则:须考虑占用土地及生态平衡问题,应尽可能少占农田、考虑填挖平衡以减少取土开挖、防止水土流失以维护生态平衡。
图3-6 公路路基宽度图a)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b)二、三、四级公路(3)路基宽度的确定(1)行车道:3.5-3.75m,与车辆宽度、设计交通量、交通组成和汽车行驶速度等有关;(2)路肩: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的平原微丘区,有条件时路肩宽度宜采用≥2.50m的硬路肩。
(3)中间带:最小中间带宽度随公路等级、地形条件变化在2.50m~4.50m之间,特殊情况下可减至2.00m。
中间带的宽度根据行车带以外的侧向余宽,防止驶入对向行车带护栏、防眩网、交叉公路的桥墩等所需的设置带宽度而定。
(4)变速车道: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当纵坡大于4%时,可沿上坡方向设爬坡车道,爬坡车道的宽度一般为3米。
(5)爬坡车道: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体交叉、服务区、车站等处,应设置变速车道。
变速车道的宽度一般为3米。
(4)技术标准表3-1 整体式路基宽度公路等级高速公路设计速度(km/h)12010080车道数86486464路基宽度(m )一般值42.34.528.41.33.526.32.0024.50000000最小值4.-25.38.5-23.5-21.50公路等级一级公路设计速度(km/h)1008060车道数64644路基宽度(m)一般值33.526.0032.0024.523.00最小值-23.50-21.520.00公路等级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设计速度(km/h)86043020车道数22222或1路基宽度(m)一般值12.10.008.57.506.50(双车道)4.50(单车道)最小值1.8.50---表3-2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分离式路基宽度公路等级高速公路设计速度(km/h)12010080车道数86486464路基宽度(m)一般值22.17.13.721.716.713.16.12.250055500最小值--13.25--12.5-11.25公路等级一级公路设计速度(km/h)1008060车道数64644路基宽度(m)一般值16.7513.0016.0012.2511.25最小值-12.50-11.2510.253、路基高度设计路基高度:是指路堤的填筑高度或路堑的开挖深度,一般为路基设计标高与原地面(中心线)标高之差;由于原地面不平整,因此还有边坡高度。
《路基路面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题目: A重力式挡土墙设计B 沥青路面设计C 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1. 课程设计教学条件规定制图教室2. 课程设计任务(1)理解设计任务,确定工作计划,查阅资料。
(2)按《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23)“5.4 挡土墙”一节,采用极限状态设计法进行重力式挡土墙设计;(3)按《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 JIG D50-2023》旳内容和规定进行沥青路面构造设计;(4)按《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 JTG D40-2023》旳内容和规定进行水泥混凝土路面构造设计;(5)根据指导教师旳规定,采用指定旳初始条件进行设计:重力式挡土墙、水泥混凝土路面和沥青路面旳设计计算按所选方案手算;在设计阐明书(设计汇报书)中应画计算图,采用A4纸打印设计汇报书。
(6)出图:重力式挡土墙、沥青路面设计不出图(留待毕业设计时训练出图);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绘制面板接缝构造和钢筋布置图,A3图纸1页。
3. 课程设计汇报书重要内容A重力式挡土墙设计(一)初始条件:(1)浆砌片石重力式仰斜路堤墙,墙顶填土边坡1:1.5,墙身纵向分段长度为10m ;路基宽度26m ,路肩宽度3.0m ;(2)基底倾斜角0α:tan 0α=0.190,取汽车荷载边缘距路肩边缘d =0.5m ; (3)设计车辆荷载原则值按公路-I 级汽车荷载采用,即相称于汽车−超20级、挂车−120(验算荷载);(4)墙后填料砂性土容重γ=183/m kN ,填料与墙背旳外摩擦角τ=0.5φ;粘性土地基与浆砌片石基底旳摩擦系数μ=0.30,地基容许承载力[0σ]=250a kP ;(5)墙身采用 2.5号砂浆砌25号片石,圬工容重k γ=223/m kN ,容许压应力a a kP 600][=σ,容许剪应力a j kP 100][][==στ,容许拉应力a L kP 60][=σ;(6) 如下设计参数区别为每人一题,详细见下表:(二)规定完毕旳重要任务:按《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23)“5.4 挡土墙”一节,采用极限状态设计法进行设计:(1)车辆荷载换算;E和其作用点位置;(2)计算墙后积极土压力a(3)设计挡土墙截面,墙顶宽度和基础埋置深度应符合规范规定。
第一节路基设计的一般要求第二节路基的类型与构造第三节路基设计第四节附属设施幻灯片2第一节路基设计的一般要求在正常的水文地质条件下,路基填挖不超过技术规范所允许的范围而修筑而成的结构物。
Gc在水文地质特殊条件下,路基的填挖已超过技术规范所允许的范围而修筑而成的特殊结构物,必须满足力学稳定性。
2稳定性幻灯片1第三章一般路基设计适应于平坦地区或者取土困难地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矮路堤:h v 1.0〜1.5mU幻灯片3第二节路基的类型与构造路基典型横断面路堤:指全部用岩土填筑而成的结构物 路堑:指全部在原地面开挖而成的结构物半填半挖横断面:指原地面横坡度较大,且路基较宽,往往需要一侧开挖, 而成的结构物。
较多适用于山区、丘陵区。
侧填筑幻灯片4、路堤设计的要点设计要求需要设边沟_____________________ Q0一般路堤:h—1.5〜18mU可在路基两侧设取土坑k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J土方量特别大,占地多;行车条件差a .b咼路堤:土质h》18m岩质h > 20m1■一.宜采用折线型或梯形边坡。
幻灯片5、路堤设计的要点土质地面:须将原地面挖成台阶, 1m,台阶宽度大于台阶向内倾斜1〜2%坡度宜设置石砌护脚-还起到减少填方数量和压缩路基占地宽度的作用。
倾斜地面上方坡脚,须采取措施阻止地面水渗入路堤内。
幻灯片6、路堤设计的要点路堤常见的横断面形式—般路堤a、护坡道宽度:当路基边缘与路侧取土坑高差h大于2mb= 1m h 大于6m, b= 2m。
b、取土坑放置应尽量少占耕地,当路基填土高度不大时,可只设边沟,不设取土坑。
C、路堤边坡应根据填料种类、路堤高度来综合确定。
d、护坡道作用:保护填方坡脚不受流水侵害,使填方边坡稳定常水位2 1:>1a 、路堤高度应高出设计洪水位0.5m (无波),设计洪水位+澭水咼度+浪咼+ 0.5m 。
5 填料5.1 一般规定5.1.1 路基填料应通过地质调绘和足够的勘探、试验工作,查明其性质和分布,并开展填料设计工作。
5.1.2 填料设计的内容应包括:填料的来源选择、分布、运距、土石特性、名称、分组、改良措施、施工工艺、无侧限抗压强度、压实标准及检测要求等,取料场的生态恢复。
5.2 普通填料5.2.1路基普通填料按颗粒粒径大小分为三大类别:巨粒土、粗粒土和细粒土。
5.2.2巨粒土、粗粒土填料应根据颗粒组成、颗粒形状、细粒含量、颗粒级配、抗风化能力等,按表5.2.2分为A、B、C、D组。
注: 1 颗粒级配分为:良好(C u ≥5,并且C c =1~3),不良(C u <5,或C c ≠1~3)。
式中:不均匀系数1060d d C u =;曲率系数6010302d d d C c ⨯=;d 10、d 30、d 60分别为颗粒级配曲线上相应于10%、30%、60%含量的粒径。
2 硬块石的单轴饱和抗压强度Rc >30MPa,软块石的单轴抗压强度Rc ≤30Mpa 。
3 细粒含量指细粒(d ≤0.075mm )的质量占总质量的百分数。
5.2.3 细粒土填料应按表5.2.3分为粉土类、黏土类和有机土。
粉土类、黏土类应采用液限含水量ωL 进行填料分组:当ωL <40%时,为C 组;当ωL ≥40%时,为D 组;有机质土为E 组。
注:1 液限含水率试验采用圆锥仪法,圆锥仪总质量为76g ,入土深度10mm 。
2A 线方程中的w L 按去掉%后的数值进行计算。
5.2.4 填料根据土质类型和渗水性可分为渗水土、非渗水土。
A 、B 组填料中,细粒土含量小于10%、渗透系数大于10-3cm/s 的巨粒土、粗粒土(细砂除外)为渗水土,其余为非渗水土。
5.3级配碎石、级配砂砾石5.3.1级配碎石或级配砂砾石填料的粒径级配应分别符合表5.3.1-1、表5.3.1-2的规定,且0.5mm筛以下的细集料中通过0.075mm筛的颗粒含量应小于等于66% 。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课题名称: 某三级公路路线设计院(系): 土木建筑分院专业: 交通工程姓名: 饶先鹏班级: 2014级交通工程2班0224号教师签字2016年12月26日目录一、设计说明 (1)1.1课程设计的目的 (1)1.2设计要求 (1)1.3设计原始资料 (1)二、道路定线 (2)2.1道路选线的一般原则 (2)2.2选线的步骤和方法 (2)2.3路线方案比选评价指标 (2)三、平面设计 (4)3.1平面设计的要求和原则 (4)3.2直线设计 (4)3.3曲线设计 (5)3.4有缓和曲线的平曲线要素计算实例 (6)四、纵断面设计 (7)4.1纵断面设计的原则 (7)4.2纵坡及坡长设计 (7)4.3平纵线形组合设计 (8)4.4竖曲线设计 (8)五、横断面设计 (9)5.1道路横断面设计的要求 (10)5.2路肩设计 (10)5.3平曲线加宽超高设计 (10)5.4路基土石方数量计算与调配 (11)六、总结 (12)参考文献 (12)一、设计说明1.1课程设计的目的通过课程设计,让我们的理论知识得到实践,让我们对道路勘察设计有更深刻的了解,以及巩固和扩大所学的专业知识;道路勘测设计是教学计划中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之一,在设计过程中,通过实际工程设计,同时结合课堂学习的知识及课本知识,掌握公路勘测设计的程序和技术方法。
使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熟悉路线设计的步骤和方法。
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及运用课堂上所学的勘测设计原理、标准、方法、理论基础知识,培养我们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独立设计的能力,使知识更加系统化。
1.2设计要求按地形图上给定的起、讫点及相应设计高程(为起讫点的原地面高程),完成该公路的初步设计的主要设计工作,具体要求如下:1、确定道路等级及主要技术指标。
2、方案图:要求线路的布设能适应地形,土石方工程量少,线形指标满足《规》要求;尽量做到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
3、完成路线平面设计图;4、完成路线纵断面设计图;5、完成路基横断面设计图;6、逐桩坐标表;7、完成“直线、曲线及转角表”和“竖曲线表”的填写;8、完成“路基设计表”和“路基土石方计算表”的填写;9、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
第十二章设计资料及参考图例第一节设计资料一、历史背景以及任务依据1.历史背景:历史背景主要包括:道路所处的地理位置、自然气候、该地区交通运输环境、道路经过地区的人口、经济发展概况,历年来的国民经济资料等。
如果是旧路改建,还应说明旧路的技术状况等。
2.任务依据:项目建设单位的任务书,任务书中应包括公路等级、路线的基本走向及主要控制点、主要技术指标、相关的建议及其要求等的说明。
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或初步设计)及其评审意见与建议等;有关会议的文件、纪要等。
二、交通资料交通调查及交通量调查资料:主要包括交通流量、流向、交通的组成及其比例等。
三、路线资料1.地形、地质水文资料:(1)路线所经过地区的地形图;(2)区域地质图、构造地质图、剖面图等:主要包括沿线地质构造、土质分类和分段、土壤类型、岩性等情况。
(3)水文地质资料:地表径流以及流向、洪水位、地下水的类型、分布情况、深度、补给条件、变化规律、岩石的透水性、水质分析等。
(4)特殊与不良地质资料:特殊和不良地质地段分布、范围、形成条件、发育程度、活动特点及其规律等。
(5)地震资料:路线所经过地区以及周边地区的地震次数与时间、地震特征、地震烈度等。
2.测量资料路线所经过地区或附近地区的国家级控制点资料。
3.相关道路的资料(1)与路线起终点相接的道路的设计资料。
(2)与路线交叉的道路的设计资料。
四、沿路筑路材料资料沿线筑路材料的质量、储量,主要筑路材料的来源、运距、单价等资料。
第二节参考图例一、道路计图纸格式和规定(一)、图纸的规格及相关规定1.图幅与图框道路设计图纸图幅和图框均采用表12-1规定的尺寸。
为了装订方便,一般要求采用同一种尺寸与规格的图幅,如公路设计图一般采用A3的图幅,城市道路设计图以A2或A3加长为主。
通常图幅短边不可加长,但长边可加长,长边加长的长度应为:A0、A2、A4应是150mm的整倍数;A1、A3应是210mm 的整倍数。
平面图尺寸可根据图纸需要选大号,再折叠进图集。
《道路测设技术》课程检测练习(适用于2017级路桥)一、填空题已知某三级公路,设计速度为40 km/h,路拱横坡2.5%,请根据提供的信息,完成以下内容。
1、根据《规范》,圆曲线最小半径是、圆曲线极限最小半径时是、圆曲线不设超高的最小半径是。
2、三级公路缓和曲线最小长度是。
3、反向夹直线长度不小于,同向夹直线长度不小于,直线最大长度不大于。
4、在公路路线纵断面图上,有两条主要的线:一条是;另一条是。
5、纵断面的设计线是由和组成的。
6、纵坡度表征匀坡路段纵坡度的大小,它是以路线和之比的百分数来度量的。
7、新建公路路基设计标高即纵断面图上设计标高是指:高速、一级公路为标高;二、三、四级公路为标高。
8、汽车在公路上行驶的主要阻力有阻力、阻力、阻力和阻力等四种。
9、缓和坡段的纵坡不应大于,且坡长不得最小坡长的规定值。
10、二、三、四级公路越岭路线的平均坡度,一般使以接近和为宜,并注意任何相连3KM路段的平均纵坡不宜大于。
11、转坡点是相邻纵坡设计线的,两坡转点之间的距离称为。
12、在凸形竖曲线的顶部或凹形竖曲线的底部应避免插入平曲线,或将这些顶点作为反向平曲线的。
13、纵断面设计的最后成果,主要反映在路线图和表上。
14、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路基横断面由、、以及紧急停车带、爬坡车道、变速车道等组成。
15、二、三、四级公路的路基横断面由、以及错车道组成。
16、路基填土高度小于米大于米的路堤称为一般路堤。
17、路基挖方深度小于米、一般地质条件下的路堑称为一般路堑。
18、路基边坡的坡度,习惯上用边坡的与的比值来表示。
19、为防止零星土石碎落物落入边沟,通常在路堑边坡坡脚与边沟外侧边缘之间,设置。
20、一般情况下,路基和填土高度小于米的矮路堤均应设置边沟。
21、中间带由及两条左侧组成。
22、取土坑分为和两种方式。
23、若平均运距免费运距时,可不计运费。
24、土石方纵向调配时,从体积重心到体积重心的距离称为平均运距。
第十章 设计表格输出10.1设计表格输出方式纬地道路辅助设计系统的设计表格输出支持三种方式:1)直接输出到当前图形屏幕下,即输出成AutoCAD 的实体数据形式,包括“立交曲线表”、“立交主点坐标表”、“路基设计表”等;2)输出成文本文件格式(原DOS 环境下支持的格式),用户可以使用CCED 以及WPS 等字处理软件进行打印输出,包括“直线、曲线与转角表”、“路基设计表”、“土方计算表”、“纵坡竖曲线表”、“逐桩坐标表”等;3)实现设计表格直接输出到Word97/2000/XP 或Excel 97 / 2000/XP 之上,极大地方便了打印输出;包括“直线、曲线与转角表”、“路基设计表”、“土方计算表”、“纵坡竖曲线表”、“逐桩坐标表”等。
10.2计算输出“直线、曲线及转角表”菜单:表格——输出直曲转角表命令:przqb用户在完成“主线平面设计”后(当前项目存在*.jd 文件),可直接输出直、曲线转角表,对话框如图10-1所示。
用户可以根据公路等级及设计需要选择适用的“表格形式”和表格“输出方式”。
点按“计算输出”即可完成。
10.3计算输出立交“匝道曲线表”菜单:表格——绘制立交曲线表命令:draw_qxb用户在完成“立交平面设计”(当前项目中已指定*.pm 文件)后,可直接输出立交匝道平面设计曲线表。
10.4计算输出立交匝道“主点坐标表”菜单:表格——绘制主点坐标表命令:draw_zdzbb用户在完成“立交平面设计”(当前项目中已指定*.pm 文件)后,可直接输出立交匝道平面设计主点坐标表。
图10-110.5计算输出“立交匝道曲线元素与坐标表”菜单:表格——绘制立交曲线坐标表命令:draw_qxzbb用户在完成“立交平面设计”(当前项目中已指定*.pm文件)后,可直接输出“立交匝道曲线元素与坐标表”。
此表综合了上述“匝道曲线表”和“主点坐标表”的内容。
10.6计算输出“逐桩坐标表”菜单:表格——输出逐桩坐标表命令:calzzzbb用户在完成路线或立交匝道平面设计后(当前项目中已指定*.pm文件和*.sta文件),可直接输出逐桩坐标表。
第三篇 公路路基、路面及排水设计一.路基设计第一节路基处理方案1、路基结构属于山岭重丘区地貌,地势起伏大,植被为旱田,填土高度均较大。
2、路基填土标准查规范可知,二级公路CBR,压实度的标准如下:路堤填料最小强度及压实度要求表3.1项目分类路面底面以下深度(m)填料最小强度(CBR)(%)路堤压实度二级公路上路堤0.8——1.54≥94下路堤 1.5以下3≥93第二节路基稳定性验算1、 直线法(砂类土)砂性土路基边坡,渗水性强,粘性差,边坡稳定性主要靠其内摩擦力。
图3.1 直线法草图车辆荷载换算:对于填土表面的车辆荷载可近似地按均布荷载来考虑,并将其换算为容重与填土相同的均布土层。
H=5.25m,取 C=8.3KPa附加荷载强度q按内插法求得:q=15.94KPa 表3.2H(m)q(KPa)H(m)q(KPa)H《2.020.0H》10.010.0所以试算中点处K值:其中:w——滑动面的倾角f——摩擦系数,f=L——滑动面的长度N——滑动面的法向分力T——滑动面的切向分力C——滑动面上的粘结力Q——滑动体的重力如图所示,同理可得:点处 K=2.86点处 K=4.72边缘处 K=5.72所以该路基边坡稳定。
2、曲线法(粘性土)(1)粘性土边坡滑动面多数呈现曲面,计算图式如下:对于粘性土,取,内摩擦角,土的粘聚力c=35.7Kpa,填土高H=5.25m车辆荷载引起的附加土侧压力按等代均布土层厚度计算表3.3H(m)q(KPa)H(m)q(KPa)H《2.020.0H》10.010.0注:中间值可有表中数值直线内插计算q=15.94KPa ,(2)用方格纸绘制路堤横断面图(3)按4.5H法确定滑动圆心辅助线由。
据此角分别自坡脚和左顶点,作直线相交于O点,BO的延长线即为滑动圆心辅助线(4)绘出三种不同位置的滑动曲线①一条通过路基中线②一条通过路基的左边缘③一条通过距左边缘1/4路基宽处(5)用直线连接可能滑弧的两端点,并作此直线的中垂线相交于滑动圆心辅助线BO于A点。
EICAD横断面设计文件格式以下介绍在EICAD横断面设计模块中用到的八种数据文件的格式,其他数据文件格式请参见平面、纵断面模块的帮助内容。
横断面设计模块特有的八种文件包括:以下介绍在EICAD横断面设计模块中用到的八种数据文件的格式,其他数据文件格式请参见平面、纵断面模块的帮助内容。
横断面设计模块特有的八种文件包括:1、填挖边坡文件(*.bp): 描述指定桩号范围内,左右侧采用的边坡模板文件名。
2、挡墙设计文件(*.dq): 描述指定桩号范围内,左右侧采用的挡墙模板文件名。
3、边沟设计文件(*.bg): 描述指定桩号范围内,左右侧边沟的起、终点高程。
4、清除表土厚度文件(*.btg): 描述指定桩号范围内,左右侧清除表土的厚度。
5、土石比例文件(*.tsb): 描述指定桩号范围内,填土比例和填石比例,以及六类土挖方比例系数。
6、端部设计文件(*.tra): 描述立交端部两相邻分岔的起、终点桩号,以及分岔起、终点到路基边缘的位置与距离。
7、老路补强文件(*.ll): 描述上、中、下补强层厚度,以及指定桩号范围内,老路路面左、右边缘位于新路中心线的偏距。
8、边坡宽度文件(*.kd): 描述指定桩号范围内,起终点边坡宽度。
9、横地面线文件(*.hdx): 描述各设计断面原始地面线数据。
10、路基挖台阶文件(*.WTJ)格式:描述路基挖台阶的桩号范围和台阶尺寸参数。
此外,在EICAD横断面设计命令执行过程中会生成一些内部交换用的数据文件,这些文件会自动保存以道路名命名。
保存的数据内容有:路基设计、土方数量等多种数据文件:(?.Ljb、?.Are、?.Zdx、?.Bpx、?.lps、?.dqa、?.3dd、?.bta、?.bpl、?.fha、?.lla、?.dqw、?.bph),以上各种文件均为生成各种设计图表使用。
其中:*.Ljb―路基表数据文件,以生成路基设计表;*.Are―断面面积数据文件,以生成土方表;*.Zdx―占地宽数据文件,以生成占地表、图;*.Bpx―边坡线数据文件,以生成总体图边线;*.lps―边沟排水数据文件,以生成排水表;*.dqa―挡墙面积数据文件,以生成挡墙工程量表;*.3dd―三维数据文件,以进行道路三维建模;*.bta―清表土数据文件,以生成清表土方表;*.bpl―防护边坡长数据文件,以生成防护工程量表;*.fha―护坡面积数据文件,以生成护坡工程量表;*.lla―老路补强数据文件,以计算老路补强工程量;*.dqw―挡墙挖基数据文件,以生成挡墙挖基工程量表;*.bph―坡角高程数据文件,以参照进行边沟设计;填挖边坡文件(*.BP)格式文件后缀:BP文件作用:描述指定桩号范围内,左右侧采用的边坡模板文件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