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管显示设计
- 格式:ppt
- 大小:3.93 MB
- 文档页数:12
02实验二数码管动态显示程序设计数码管是一种常见的数字显示器件,通常由七段LED组成。
通过控制不同的LED亮灭状态,可以显示出0到9的数字和一些字母。
数码管通常被广泛应用于计时器、温度显示器等设备中,用于显示数字和一些特定的符号。
数码管的动态显示是指通过快速切换数码管显示的内容,从而实现多个数码管连续显示不同的数字。
这种显示方式使得数字的显示看起来像是连续变化的,给人一种流动的感觉。
在进行数码管动态显示的程序设计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数码管的接口:数码管通常使用共阴极或共阳极的接口方式,需要根据实际的硬件接口进行相应的程序设计。
2.显示内容的切换:数码管需要显示不同的数字,需要通过程序控制数码管的显示内容。
可以通过数组或者其他数据结构来存储需要显示的数字,并通过循环,依次将不同的数字输出到数码管上。
3.显示周期的控制:数码管动态显示的关键是控制显示的刷新速度。
数码管的刷新速度通常以帧率进行表示,即每秒显示的帧数。
常见的数码管帧率为50Hz或60Hz,即每秒刷新50次或60次。
程序需要根据帧率来控制数码管显示的频率。
4.数码管的亮度控制:数码管的亮度通常通过PWM(脉宽调制)来控制,即快速开关数码管的亮灭状态,通过调整开关的占空比来控制数码管的亮度。
程序需要实现相应的PWM控制函数,可以通过改变PWM的占空比来控制数码管的亮度。
下面是一个简单的数码管动态显示的程序设计示例:```c++#include <arduino.h>//数码管引脚定义const int digitPins[] = {2, 3, 4, 5};const int segmentPins[] = {6, 7, 8, 9, 10, 11, 12}; //数码管显示的数字const int numbers[] =// abcdefg};//数码管显示的当前数字int currentNumber = 0;// 数码管显示的刷新速度,单位为msconst int refreshRate = 10;void setu//设置数码管引脚的模式for (int i = 0; i < 4; ++i)pinMode(digitPins[i], OUTPUT);}for (int i = 0; i < 7; ++i)pinMode(segmentPins[i], OUTPUT);}void loo//刷新数码管显示refreshDisplay(;//数码管显示的数字切换currentNumber = (currentNumber + 1) % 10; //延时delay(refreshRate);//刷新数码管显示的函数void refreshDispla//显示当前数字for (int i = 0; i < 4; ++i)digitalWrite(digitPins[i], LOW); setSegments(numbers[currentNumber]); delayMicroseconds(500);digitalWrite(digitPins[i], HIGH);}//设置数码管的段void setSegments(int segments)for (int i = 0; i < 7; ++i)digitalWrite(segmentPins[i], (segments >> i) & 1);}```该程序通过设置数码管引脚的模式来控制数码管的显示。
数电实验报告数码管显示控制电路设计实验目的:设计一个数码管显示控制电路,实现对数码管的显示控制。
实验器材:数码管、集成电路、电阻、开关、电源等。
实验原理:数码管是一种用它们来显示数字和字母的一种装置。
它由几个独立的发光二极管组成,每个数字由不同的发光二极管的组合表示。
对数码管的显示控制通常使用多路复用技术实现,即通过控制数码管的分段和共阴极或共阳极来实现不同数字的显示。
实验步骤:1.确定数码管的类型和接线方式。
本实验中使用共阳数码管,数码管共阳极通过电阻连接到正极电源。
2.选取适当的集成电路作为显示控制电路。
本实验中选择CD4511作为显示控制芯片,它可以实现对4位共阳数码管的显示控制。
3.连接电路。
将4位共阳数码管的阳极分别连接到CD4511芯片的A、B、C和D端口,共阴极连接到电源正极。
将CD4511芯片的输入端口IN1、IN2、IN3和IN4连接到微控制器的输出端口,控制微控制器输出的电平来选通不同的数码管。
4.设置微控制器的输出。
通过编程或手动设置微控制器的输出端口来控制数字的显示。
根据需要显示的数字,将相应的输出端口设置为高电平,其余端口设置为低电平。
通过适当的延时控制,便可以实现数字的连续显示。
实验结果与分析:经过上述步骤完成电路搭建后,我们可以通过改变微控制器的输出端口来控制数码管的显示。
当我们设置不同的输出端口为高电平时,相应的数码管会显示对应的数字。
通过适当的延时控制,我们可以实现数字的连续显示,从而实现对数码管的显示控制。
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地设计并实现了一个数码管显示控制电路。
通过对微控制器输出端口的控制,我们可以实现对数码管的数字显示控制。
这对于数字显示系统的设计和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实验心得:通过本次实验,我对数码管的显示控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数码管作为一种常见的数字显示装置,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中。
掌握其显示控制原理和方法对于电子技术爱好者来说至关重要。
通过实际操作,我对数码管显示控制电路的设计和实现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同时也提高了我对数字显示系统的理解和设计能力。
《FPGA设计与应用》数码管显示实验一、实验目的1.学习动态数码管的工作原理;2.实现对EGO1开发板四位动态数码管的控制;二、实验内容实现对EGO1开发板四位动态数码管的控制,使其能够正常工作;三、实验要求在EGO1开发板上显示想要的数字。
四、实验背景知识1.LED数码管基础知识在数码管上显示数字就是将相应的段位点亮组成要显示的数字,共阴数码管的码值表如下所示,‘1’代表相应的管脚输出高电平,点亮相应段位,‘0’代表相应的管脚输出低电平,不点亮相应段位。
2.动态数码管原理EGO1 开发板上使用的是共阴极动态数码管,这种数码管有四个共阴极分别选通对应的每位数码管,四位数码管的八个段码脚连接在一起。
动态数码管显示的原理是:每次选通其中一位,送出这位要显示的内容,然后一段时间后选通下一位送出对应数据,4 个数码管这样依次选通并送出相应的数据,结束后再重复进行。
这样只要选通时间选取的合适,由于人眼的视觉暂留,数码管看起来就是连续显示的。
五、实验方案及实现1、数码管显示的设计共分3个模块:(1)数码管封装模块(2)数码管设计模块(3)顶层模块数码管封装模块代码:module smg_ip_model(clk,data,sm_wei,sm_duan);input clk;input [15:0] data;output [3:0] sm_wei;output [7:0] sm_duan;integer clk_cnt;reg clk_400Hz;always @(posedge clk)if(clk_cnt==32'd100000)begin clk_cnt <= 1'b0; clk_400Hz <= ~clk_400Hz;endelseclk_cnt <= clk_cnt + 1'b1;reg [3:0]wei_ctrl=4'b1110;always @(posedge clk_400Hz)wei_ctrl <= {wei_ctrl[2:0],wei_ctrl[3]}; reg [3:0]duan_ctrl;always @(wei_ctrl)case(wei_ctrl)4'b1110:duan_ctrl=data[3:0];4'b1101:duan_ctrl=data[7:4];4'b1011:duan_ctrl=data[11:8];4'b0111:duan_ctrl=data[15:12];default:duan_ctrl=4'hf;endcasereg [7:0]duan;always @(duan_ctrl)case(duan_ctrl)4'h0:duan=8'b0011_1111;4'h1:duan=8'b0000_0110;4'h2:duan=8'b0101_1011;4'h3:duan=8'b0100_1111;4'h4:duan=8'b0110_0110;4'h5:duan=8'b0110_1101;4'h6:duan=8'b0111_1101;4'h7:duan=8'b0000_0111;4'h8:duan=8'b0111_1111;4'h9:duan=8'b0110_1111;4'ha:duan=8'b0111_0111;4'hb:duan=8'b0111_1100;4'hc:duan=8'b0011_1001;4'hd:duan=8'b0101_1110;4'he:duan=8'b0111_1000;4'hf:duan=8'b0111_0001;数码管设计模块module test(clk,data);input clk;output [15:0]data;reg clk_1Hz;integer clk_1Hz_cnt;always @(posedge clk)if(clk_1Hz_cnt==32'd2*******-1)begin clk_1Hz_cnt <= 1'b0; clk_1Hz <= ~clk_1Hz;end elseclk_1Hz_cnt <= clk_1Hz_cnt + 1'b1;reg [39:0]disp=40'h1234567890;reg [15:0]data;always @(posedge clk_1Hz)begindisp <= {disp[35:0],disp[39:36]};data <= disp[39:24];endEndmodule顶层模块module smg_ip(clk,sm_wei,sm_duan);input clk;output [3:0]sm_wei;output [7:0]sm_duan;wire [15:0]data;wire [3:0]sm_wei;wire [7:0]sm_duan;test U0 (.clk(clk),.data(data));smg_ip_model U1(.clk(clk),.data(data),.sm_wei(sm_wei),.sm_duan(sm_duan)); endmodule六、实验结果Vivado仿真:上实验板实操:七、实验心得次实验主要学习了利用vivado软件实现数码管的显示,利用编程来实现,并且还对动态数码管的原理进行了一定的学习,包括上次实验学习到的模块化设计,方便程序的调试,程序运行过程中并不顺利,一直没有创建出pin文件夹,最后还是在老师的帮助下完成了pin文件夹的创建,导入到板子后完成了本次实验的设计。
plcled数码管显示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PLC编程和LED数码管显示的原理和应用,通过学习,学生应达到以下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PLC的基本原理和结构,掌握PLC编程语言,了解LED数码管的工作原理和显示方式。
2.技能目标:能够使用PLC编程软件进行简单的程序设计,能够对LED数码管进行简单的显示控制。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自动化技术的兴趣和认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PLC的基本原理和结构:PLC的工作原理,PLC的硬件组成和功能,PLC的编程语言。
2.PLC编程:PLC编程软件的使用,PLC程序的设计和调试。
3.LED数码管的基本原理和控制:LED数码管的工作原理,LED数码管的控制电路和编程。
4.实践操作:PLC和LED数码管的连接和调试,PLC编程实践。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我们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1.讲授法:用于讲解PLC的基本原理和结构,PLC编程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讨论法:用于探讨PLC编程的技巧和问题解决方法。
3.实验法:用于PLC编程实践和LED数码管的控制操作。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合适的教材,提供全面系统的理论知识。
2.多媒体资料:提供相关的视频和动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PLC和LED数码管的工作原理。
3.实验设备:准备PLC和LED数码管的实验设备,供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公正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我们将采用以下评估方式:1.平时表现:通过课堂参与、提问、小组讨论等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2.作业:布置相关的编程练习和实验报告,评估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考试:进行期中和期末考试,评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六、教学安排本课程的教学安排如下:1.教学进度:按照教材的章节顺序进行教学,确保每个章节都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讲解和实践。
实验一、组合电路——7段数码管显示驱动电路设计一、实验目的了解EDA实验箱7位八段数码管显示模块的工作原理,设计标准扫描驱动电路模块,以备后面实验用。
二、硬件要求主芯片为Cyclone V E,型号为EP4CE22F17C8,7位八段数码管显示器,四位拨码开关。
三、实验内容用四位拨码开关产生8421BCD码,用CPLD分别产生7段数码管扫描驱动电路,然后进行仿真,观察波形,正确后编程下载实验测试。
四、实验原理1、72、动信号a,b,c,d,e,f,g。
通过调节四位拨码开关的状态,数码管应显示与之对应的字符。
五、实验连线输入:将芯片管角a0~a3分别接4个拨码开关;输出:将芯片管角led7s0~7分别接到数码管7段驱动信号a、b、c、d、e、f、g上。
六、实验源程序:decl7s.vhdlibrary ieee;use ieee.std_logic_1164.all;entity decl7s isport(a:in std_logic_vector(3 downto 0);led7s:out std_logic_vector(6 downto 0));end;architecture one of decl7s isbeginprocess(a)begincase a iswhen "0000" => led7s<="0111111"; when "0001" => led7s<="0000110"; when "0010" => led7s<="1011011"; when "0011" => led7s<="1001111"; when "0100" => led7s<="1100110"; when "0101" => led7s<="1101101"; when "0110" => led7s<="1111101"; when "0111" => led7s<="0000111"; when "1000" => led7s<="1111111"; when "1001" => led7s<="1101111"; when "1010" => led7s<="1110111"; when "1011" => led7s<="1111100"; when "1100" => led7s<="0111001"; when "1101" => led7s<="1011110"; when "1110" => led7s<="1111001"; when "1111" => led7s<="1110001"; when others => null;end case;end process;end;七、波形仿真结果。
两位数码管显示设计摘要:本设计旨在设计一套能够在两位数码管上显示不同数字的电路。
通过使用逻辑门、计数器和驱动器等组合电路,以及基本的数字逻辑知识,通过编写Verilog代码实现数字的显示和计数。
关键词:两位数码管、逻辑门、计数器、驱动器、Verilog代码一、引言数码管(Digital Display)是一种用于显示数字和字母的设备,它将输入的信号转换为相应的数字或字符,并在屏幕上显示出来。
本设计中,我们使用两位数码管,通过设计适当的电路和使用相应的逻辑门、计数器和驱动器等组合电路,以及编写Verilog代码,实现数字的显示和计数。
二、设计思路1.利用计数器设计模块来实现数字的计数功能。
通过适当的控制信号,将从0计数到9,并在10时重新计数。
计数器的输出作为数码管的输入。
2.设计一个驱动器模块,将计数器模块的输出转换为适合于数码管显示的控制信号。
通过逻辑门的组合,将每个数码管的数码按照不同的段(段是数码管上的一个小灯,用于显示数字的每个部分)进行控制。
3. 编写Verilog代码,将计数器模块和驱动器模块进行组合。
通过适当的端口和输入/输出信号,将两个模块连接在一起,实现数字的显示和计数。
三、设计实现1.计数器模块设计module counterinput clk, // 时钟信号output reg[3:0] count // 计数器的输出beginif (count == 4'b1001) // 9时重新计数count <= 4'b0000;elsecount <= count + 1; // 计数器自增endendmodule2.驱动器模块设计module decoderinput reg[3:0] count, // 指示要显示的数字output reg a, b, c, d, e, f, g // 段待显示数字begincase(count)4'b0000 : begin a = 1; b = 1; c = 1; d = 1; e = 1; f = 1; g = 0; end // 数字04'b0001 : begin a = 0; b = 1; c = 1; d = 0; e = 0; f = 0; g = 0; end // 数字14'b0010 : begin a = 1; b = 1; c = 0; d = 1; e = 1; f = 0; g = 1; end // 数字24'b0011 : begin a = 1; b = 1; c = 1; d = 1; e = 0; f = 0; g = 1; end // 数字34'b0100 : begin a = 0; b = 1; c = 1; d = 0; e = 0; f = 1; g = 1; end // 数字44'b0101 : begin a = 1; b = 0; c = 1; d = 1; e = 0; f = 1; g = 1; end // 数字54'b0110 : begin a = 1; b = 0; c = 1; d = 1; e = 1; f = 1; g = 1; end // 数字64'b0111 : begin a = 1; b = 1; c = 1; d = 0; e = 0; f = 0; g = 0; end // 数字74'b1000 : begin a = 1; b = 1; c = 1; d = 1; e = 1; f = 1; g = 1; end // 数字84'b1001 : begin a = 1; b = 1; c = 1; d = 1; e = 0; f = 1; g = 1; end // 数字9default : begin a = 0; b = 0; c = 0; d = 0; e = 0; f = 0; g = 0; end // 默认显示为空白endcaseendendmodule3.组合计数器和驱动器模块module displayinput clk, // 时钟信号output reg[3:0] count, // 计数器模块的输出output reg a, b, c, d, e, f, g // 驱动器模块的输出counter counter_inst(.clk(clk), .count(count)); // 实例化计数器模块decoderdecoder_inst(.count(count), .a(a), .b(b), .c(c), .d(d), .e(e), . f(f), .g(g)); // 实例化驱动器模块endmodule四、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连接计数器和驱动器模块,使用相同的时钟信号,即可实现数字计数和显示的功能。
实验八:数码管显示控制电路设计一、设计任务与要求:能自动循环显示数字0、1、2、3、4、0、3、0、3、4。
二、实验设备:1、数字电路实验箱;2、函数信号发生器;3、8421数码管;4、74LS00、74LS90。
三、实验原理图和实验结果:1、逻辑电路设计及实验原理推导:将0、1、2、3、4、0、3、0、3、4用8421码表示出来,如下表:表一用8421码表示设想用5421码来实现8421码表示的0、1、2、3、4、0、3、0、3、4,故将0、1、2、3、4、5、6、7、8、9用5421码表示出来以与上表做对比:表二 用5421码表示:观察表一,首先可得到最高位全为0,故译码器的“8”直接接低电平即可;对比表一和表二得,“4”位上的数字两表表示的数字是一样的,故“4”直接与5421码的“4”输出相连即可,即译码器的“4”连74LS90的“Q 3”端;数码管的“2”对应的无明显规律,列卡诺图如下:可得F2=1020Q Q Q Q ;最后一位与5421的“1”相同,故74LS90的Q1直接接数码管的“1”。
至此,实验原理图即可画出了.2、实验原理图:3、实验结果:编码器上依次显示0、1、2、3、4、0、3、0、3、4。
四、实验结果分析:实验结果为编码器上依次显示0、1、2、3、4、0、3、0、3、4,满足实验设计要求。
五、实验心得:在实验之前我用仿真软件,使用同样的实验器件仿真了序列0、1、2、3、4、1、3、0、2、4,已经把利用74LS90产生序列的原理掌握了,所以在实验时老师布置了本次的实验目的之后,我很快的设计出了如何连接电路,但是实验过程却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实验电路板和仿真软件毕竟不同,实验中可能出现插线不紧或者松动的现象,函数发生器的相关参数的设置,偏移量的设置等等问题都会出现。
这就给实验的进行造成了很大的麻烦,查了几遍连线完全没有错误,但就是出不来想要的序列,最后重新安了一遍线,保证插线完好,并用了输出比较稳定的函数发生器产生序列,终于调出来了。
目录一.实验前的准备 (2)二.实验目的 (2)三.实验设备 (2)四.实验内容 (3)五.实验原理 (3)六.管脚分配 (4)七.实验步骤 (4)八.实验原理图: (5)九.实验程序代码: (6)(1)CH452_I2C.h代码 (6)(2)Define.h代码 (8)(3)key.h代码 (9)(4)Key.c代码 (10)(5)Seven_seg.c代码 (12)十.结果分析: (15)十一.个人体会与总结: (16)一.实验前的准备打开实验箱开关,连接好JTAG下载线,将开发平台上的MODUL_SEL组合开关的1、2、7拨上,3、4、5、6、8拨下,使两个共阳极数码管显示为C2。
二.实验目的(1)熟悉并学习运用I2C总线的读写方式。
(2)运用CH452芯片的数码管显示功能,熟悉两线制访问CH452芯片的工作原理。
三.实验设备硬件:PC机GX-CIDE-SOC/SOPC综合创新开发实验平台GX-CIDE-SOC/SOPC综合创新开发实验平台核心板软件:Quartus II 8.0Nios II 8.0四.实验内容用七段数码管前三位显示000-999,计数周期为1s;按F1进行加1操作并用数码管显示。
按F2计数停止,并显示当前数。
按F3进行减1操作;当数从000-999时再加1变为000;当数从999-000时再减1变为999。
五.实验原理根据I2C总线时序要求,对CH452进行操作,送地址,送控制字,送数据。
数码管显示是以BCD译码方式显示。
六.管脚分配七.实验步骤(1)打开Quartus II 8.0,打开工程cide_c2,进行SOPC操作,裁剪所需要的内容,综合一下再分配管脚。
(2)启动Nios II IDE并新建一个空白C/C++工程,命名为smm,在SOPC Builder System中选择之前建立好的硬件系统cide_c2.ptf。
(3)转换工程路径,将提供的参考程序seven_seg.c,CH452_I2C.h,define.h加入到建立好的Nios II工程中,修改程序代码符合实验要求。
单片机指令编程实例数码管显示程序设计在单片机的开发中,数码管是一种常见的输出设备。
通过编程控制数码管的显示,我们可以实现各种功能,如计时、计数、温度显示等。
本文将介绍一个简单的单片机指令编程实例,用于设计一个数码管显示程序。
一、概述数码管是一种由七段LED组成的显示器件,每个数码管可以显示0-9的数字。
通过合理的控制,可以将多个数码管连接起来并显示多位数值。
在这个实例中,我们将使用AT89C51单片机和共阳数码管进行程序设计。
二、硬件连接将数码管的七段LED引脚依次连接到单片机的GPIO引脚,并将共阳极引脚连接到单片机的VCC。
为了方便控制,可以利用74HC595芯片实现数码管的级联连接,这样只需要使用三个IO口即可控制多个数码管。
三、程序设计程序设计的主要逻辑是通过编写一系列的指令来控制数码管的显示。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实例程序:```#include <reg51.h>sbit SDA = P1^0; // 74HC595芯片的串行数据引脚sbit SCK = P1^1; // 74HC595芯片的时钟引脚sbit RCK = P1^2; // 74HC595芯片的输出使能引脚unsigned char code num[10] = {0xC0, // 数字0的显示码0xF9, // 数字1的显示码0xA4, // 数字2的显示码0xB0, // 数字3的显示码0x99, // 数字4的显示码0x92, // 数字5的显示码0x82, // 数字6的显示码0xF8, // 数字7的显示码0x80, // 数字8的显示码0x90 // 数字9的显示码};void delay(unsigned int t) {unsigned int i;while (t--) {for (i = 0; i < 1000; i++);}}void writeByte(unsigned char dat) {unsigned char i;for (i = 0; i < 8; i++) {SDA = (dat & 0x80) ? 1 : 0;dat <<= 1;SCK = 0;SCK = 1;}}void display(unsigned char n) {unsigned char i;for (i = 0; i < 8; i++) {writeByte(num[n]);RCK = 1;RCK = 0;delay(1); // 延时一段时间,使数码管显示出来}}void main() {unsigned char i;while (1) {for (i = 0; i < 10; i++) {display(i);delay(500); // 每个数字显示的时间间隔为500ms}}}```以上程序通过将各个数字的显示码存储在一个数组中,然后通过控制74HC595芯片的串行数据引脚、时钟引脚和输出使能引脚,来实现数码管的动态显示。
表达方式语文常用的表达方式有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等。
写作手法考生要清楚,狭义的写作手法即“表达方式”,广义的是指写文章的一切手法,诸如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先抑后扬、象征、开门见山、托物言志等。
修辞手法常用的有比喻、拟人、反复、夸张、排比、对偶、对比、设问、反问等。
语言特点一般指口语的通俗易懂,书面语的严谨典雅,文学语言的鲜明、生动、富于形象性和充满感情色彩的特点。
分析时,一般从修辞上进行分析。
课外阅读指课本(教材)之外的阅读内容。
不管是课内读的还是课外读的内容。
感悟多指发自内心的感受、理解、领悟等。
说明文的类型事物、事理说明文(内容角度);平实、生动说明文(语言表达角度)。
说明方法一般有举例子、分类别、列数据、作比较、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画图表、摹状貌等(一般是三个字)。
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程序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考生在答题时,可答得具体些,如:空间顺序(从上到下,从里到外等),逻辑顺序(先结果后原因,层层递进等)。
说明对象指文章说明的主要人或事物(一般不必答人或事物的特点)。
论证方法中学要求掌握的有道理论证、事实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归谬法。
论证方式立论和驳论。
理论论据包括名人名言、俗语谚语、公式定律等。
事实论据一切事实、史实、数据等。
简明语句简洁、明了,一般有字数上的限制。
得体文明礼貌,人性化。
有何作用回答文章中某一内容的作用可从三个方面考虑,一是内容方面,如深化主题、强调感情等;二是结构方面的,如过渡、呼应等;三是语言方面,如引人入胜、生动活泼等。
思想内容基本是指文章的中心思想或主旨。
思想感情作者或作品中人物所表现出来的思想倾向,如善恶、好恶、褒贬等。
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是什么?(基本方法有五种: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说明)▲什么叫表达,表达有哪些基本方式?表达,又叫表达方式,表达方法。
它是文章思想内容变成具体存在现实的一种艺术形式、一种艺术手段。
它是文章的重要形式因素,也是衡量文章艺术性的重要条件。
基于FPGA的七段数码管显示设计FPGA是一种灵活可编程的集成电路芯片,可以根据需要重新配置其内部电路的功能和连接。
七段数码管是一种常见的数字显示器,可以显示0-9和一些字母如A、B、C等。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如何使用FPGA设计一个基于七段数码管的显示系统。
首先,我们需要一个FPGA开发板,如Xilinx的Spartan-6系列开发板。
开发板上通常配有多个七段数码管和其他外设,以供我们进行测试和验证设计的正确性。
接下来,我们需要使用HDL(硬件描述语言)来描述我们的设计。
VHDL和Verilog是最常用的HDL。
在此我们以VHDL为例进行介绍。
首先,我们需要定义输入输出接口,以及需要的信号。
对于七段数码管显示系统,我们需要定义输入信号来控制要显示的数字或字母,以及一些控制信号如使能信号等。
同时,我们还需要定义输出信号来控制七段数码管的显示。
我们可以借助于状态机的设计方法来实现七段数码管的控制。
状态机是一种用于控制电子系统行为的有限状态自动机。
在状态机设计中,我们首先需要定义系统的各种状态。
对于七段数码管显示系统,我们可以定义六种状态:显示0、显示1、显示2、显示3、显示4和显示5、每个状态表示在对应的数字或字母上显示亮。
接下来,我们需要定义状态转换和输出逻辑。
对于状态转换,我们可以根据输入信号和当前状态来确定下一个状态。
对于输出逻辑,我们可以使用真值表或使用逻辑门等元件的连接来确定每个段显示器的输出信号。
最后,我们需要定义时钟周期和时序逻辑。
时钟周期是指任何一个操作从开始到完成所经过的时间,而时序逻辑是指操作发生的顺序和时间。
在设计完成后,我们需要将设计编译成二进制文件。
编译器将把我们的设计转换为可由FPGA芯片执行的二进制代码。
然后,我们将编译生成的二进制文件烧录到FPGA芯片中,并进行测试验证。
我们可以输入不同的数字或字母,观察七段数码管的显示情况,以确保设计满足我们的需求。
通过以上步骤,我们可以设计一个基于FPGA的七段数码管显示系统。
静态数码管显示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静态数码管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2. 让学生掌握静态数码管的连接方式,能正确进行电路搭建;3. 让学生掌握静态数码管显示数字的基本方法,能实现0-9的数字显示。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能独立完成静态数码管电路的搭建和调试;2.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运用静态数码管设计简单的数字显示电路;3. 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能对静态数码管显示电路进行改进和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子技术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2.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学会与他人共同解决问题;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关注电子废弃物的处理和回收。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属于电子技术领域,适用于初中或高中年级学生。
课程内容紧密结合教材,注重实践操作和理论知识相结合。
学生特点分析:该年龄段学生对电子技术有一定的好奇心,具备一定的动手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但需引导和培养。
教学要求:结合课程性质和学生特点,明确课程目标,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通过分解课程目标为具体学习成果,为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1. 理论知识:- 数码管的基本概念与分类;- 静态数码管的结构、工作原理及特点;- 静态数码管的驱动方式及电路连接;- 数字显示原理及方法。
2. 实践操作:- 静态数码管电路的搭建与调试;- 数字0-9显示电路的设计与实现;- 优化静态数码管显示电路,提高显示效果;- 电路故障排查与解决。
3. 教学大纲安排:- 第一课时:数码管基本概念、分类及静态数码管的结构、工作原理;- 第二课时:静态数码管的驱动方式、电路连接及数字显示原理;- 第三课时:静态数码管电路的搭建与调试,数字0-9显示电路设计与实现;- 第四课时:优化静态数码管显示电路,电路故障排查与解决。
教材章节关联:本教学内容与教材中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路、显示器件等相关章节紧密关联,涵盖了静态数码管的基本理论知识、实践操作技能及创新设计方法。
数码管显示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数码管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显示方式;2. 学会使用编程语言控制数码管显示数字及简单字符;3. 掌握数码管的电路连接方法及其与微控制器的接口技术;4. 了解数码管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技能目标:1. 能够独立完成数码管的电路搭建及编程控制;2. 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学会查阅相关资料,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子技术及编程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2. 增强学生对科技创新的认识,提高创新意识;3.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科技发展对社会进步的重要性;4. 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课程性质:本课程属于电子技术与编程相结合的实践课程,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结合。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基本的电子技术知识,对编程有一定了解,具有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
教学要求: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数码管基础知识:介绍数码管的结构、工作原理、种类及其显示方式,对应教材第3章第1节内容;- 结构与原理:数码管的内部构造、发光二极管的工作原理;- 显示方式:共阴极、共阳极数码管的显示原理及区别。
2. 数码管编程控制:学习使用编程语言(如Arduino)控制数码管显示数字和简单字符,对应教材第4章第2节内容;- 编程基础:了解编程环境,学会编写基本程序;- 数码管控制:掌握数码管的动态扫描显示方法,实现数字和简单字符的显示。
3. 数码管电路连接与接口技术:学习数码管与微控制器(如Arduino)的连接方法,对应教材第3章第2节内容;- 电路连接:掌握数码管与电源、微控制器之间的电路连接方法;- 接口技术:了解数码管的驱动电路设计,掌握I/O口的控制方法。
PLC控制数码管显示程序设计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是一种使用数字计算机技术,基于程序控制思想、执行各种输入/输出、运算、逻辑、控制运动等功能的自动化设备。
数码管是一种最基本的数字显示装置,广泛应用于各种计数、记数、时间显示等场合。
本文介绍的是如何使用PLC控制数码管进行显示。
1. 硬件连接首先将数码管与PLC进行连接。
一般来说,数码管的连接方式一般是以共阴(共负)方式连接。
在该方式下,所有数码管的负极都通过一个引脚进行连接,而每个数码管的阳极则通过独立引脚进行连接。
因此,共阴型数码管比较适合在PLC中进行控制。
2. 程序设计PLC中的程序主要是使用指令进行编写。
在本程序中,我们使用LD指令(逻辑与指令)来控制数码管。
具体地,我们需要将LD指令的输出端连接到数码管的阳极引脚上,而输入端则通过一些条件进行控制。
下面是一个具体的程序:LD M100LD M101LD M102LD M103LD S1F0ANDOUT Y0在上面的程序中,M100到M103是我们预设的数字,每个数字分别对应数码管的不同段。
S1F0是我们自己设定的一个标志位,表示是否需要显示数字。
如果S1F0为0,那么数码管将不会显示任何数字。
如果S1F0为1,则LD指令将判断数字的每一段是否需要亮(1亮0灭),如果需要,则输出的值为1,否则为0。
最后,与指令将所有段的输出值进行与运算,如果全部为1,则数码管将显示出我们设定的数字。
该程序可以通过PLC的编程软件进行编写,并通过PLC进行下载。
需要注意的是,本程序只是一个简单的示例,实际使用中还需要根据具体的需求进行修改与完善。
3. 总结通过本文所介绍的方法,我们可以使用PLC轻松地控制数码管进行显示。
PLC编程是一种重要的自动化技术,具有广泛应用的前景。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编程与设计,以达到理想的控制效果。
数码管显示电压的硬件设计原理主要涉及以下方面:
1.数码管原理:数码管是一种常见的显示器件,通过内部多个发光二极管的亮灭组合
来显示不同的数字或字符。
数码管一般由8个发光二极管组成,分为7段(用于显示数字0-9)和一个小数点(dp)。
每个发光二极管与一个限流电阻串联后再并联,公共端分为共阳极和共阴极。
2.电压转换:为了驱动数码管显示,需要将待显示的电压值转换为数码管能够识别的
数字信号。
这通常通过模数转换器(ADC)实现,将模拟的电压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
3.控制单元:控制单元是整个硬件设计的核心,负责协调各个部分的工作。
它接收来
自模数转换器的数字信号,并根据数码管的显示原理,通过驱动电路控制每个发光二极管的亮灭状态,从而在数码管上显示出相应的电压值。
4.驱动电路:驱动电路负责将控制单元输出的信号放大并传输到数码管,以驱动发光
二极管亮灭。
根据数码管的共阳极或共阴极特性,驱动电路的设计也有所不同。
对于共阳极数码管,需要使用上拉电阻或专门的驱动芯片;对于共阴极数码管,则需要使用下拉电阻或驱动芯片。
5.电源供电:为了确保数码管正常工作,需要为其提供稳定的电源供电。
根据具体型
号和规格,数码管可能需要不同的电压供电,如5V或12V等。
综上所述,通过将电压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控制单元协调控制驱动电路来驱动数码管显示相应的电压值。
这一原理广泛用于各种需要进行电压监测和显示的场合,例如在电压测量、控制系统或仪器仪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