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德国宗教改革

德国宗教改革

德国宗教改革
德国宗教改革

马丁·路德改革的背景?

宗教改革为什么首先发生在德意志呢?有两个原因:一是德意志的资本主义有了一定的发展;二是教皇利用德意志的分裂和软弱,加强了对德意志的掠夺。这一时期德意志的白银产量很高,罗马教廷每年从德意志搜刮的财富达30万古尔登(货币单位),相当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每年税收额的20倍。德意志也成了被教会榨取最严重的地区,素有“教皇的乳牛”之称。这种搜刮,既不利于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也不利于封建统治的财政收入,更恶化了广大人民的经济生活。到15世纪末16世纪初,德意志和罗马教廷的矛盾成为一切矛盾的焦点。而1517年,教皇利奥十世派人到德意志兜售赎罪券,就成了宗教改革的导火线。?

马丁·路德改革的经过?

1517年,为反对教皇兜售赎罪券,德意志维登堡大学神学教授马丁·路德以学术争论的方式,在维登堡城堡大教堂的大门上张贴了“欢迎辩论”的《九十五条论纲》。路德明确断言《圣经》的权威至上,否认教皇权威;教皇不是《圣经》的最后解释人,每个信徒都可以直接与上帝相通,无需神甫作中介。即“信仰耶稣即可得救”的原则。他还提出了简化宗教仪式,驱逐大主教会势力的主张。1520年,路德公开发起宗教改革,建议组织不受罗马教廷控制的民族教会,另召把教会的土地收归国有,不向罗马输送钱财。?

马丁·路德所领导的宗教改革,客观上有反封建的作用,但并不能从根本上满足人民的要求。随着宗教改革的深入,当路德投入到封建诸侯的怀抱后,人民就团结在宗教改革激进进派闵采尔的周围,1524—1525年,德意志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战争。战争遍及德意志的大部分地区,全国大约有2/3的农民参加了斗争。在农民战争中,教会的寺院、教堂被捣毁,教会财产流失,教士的威信扫地,农民战争动摇了天主教会在德意志的统治地位。?

路德教派的传播?

宗教改革后,一些诸侯国成为路德派新教国家,同天主教诸侯抗衡。到16世纪50年代,双方缔结条约,确立了“教随国定”的原则,即各诸侯国有权决定自己臣民的信仰。路德创立的新教派不仅在德意志的广大地区取得了合法地位,而且传播到德意志以外的一些地区。?

如何理解马丁·路德提出的“信仰耶稣即可得救”的原则?其宗教改革为什么代表了资产阶级的利益???

1517年,罗马教皇派人去德意志兜售赎罪券,教皇特使宣称,只要购买赎罪券的钱一敲响钱柜,灵魂即刻升入天堂。这种无耻的勒索激怒了马丁·路德。他认为用钱去赎罪是渎神行为,每个教徒只要虔诚地信仰上帝,只要献身于信仰,死后灵魂即可得救,根本用不着教士的监督和干预,也不需要实行由教会规定的繁琐的仪式以及个人经济上的贡献。这样,路德的宗教改革不仅从精神上否定了教会和罗马教廷的特权,而且从经济上否定了教会的剥削权。路德的宗教改革思想实际上反映了新兴的市民资产阶级主张改革天主教会和建立民族的“廉俭教会”的愿望。??

路德所领导的宗教改革,客观上有反封建的作用,并且蕴藏着资产阶级自由主义的倾向,代表了资产阶级的利益:①路德反对教皇和天主教会,就是把斗争目标对准了当时西欧各国最

有势力的封建主和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利于资本主义发展。②德国统一是16世纪德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目标之一,教皇、教会是德国统一的最大外部障碍,路德反对他们,利于德国独立统一。③路德反对教皇和教会,对个性解放起了榜样作用,鼓励了资产阶级独立自由精神的成长。④以联系的观点看待问题,路德的宗教改革虽然只取得了宗教内容的表面成就,但新教中的激进派加尔文派的宗教改革却取得了市民内容的实质成就。?

论德国企业在中国的跨文化管理

论德国企业在中国的跨文化管理 不同的国家地区之间存在不同的文化和行为方式。随着全球化迫使跨国经营成为企业发展的必经之路,德国在华企业在管理实践中越来越重视跨文化管理。如何形成有效的跨越国界和民族的企业文化并使之转化为核心竞争力是德国企 业在中国发展的重中之重。 标签:跨文化管理;文化差异;企业 1 影响德国企业在中国的跨文化管理因素 在进入国际市场战略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德国企业在中国进行生产经营,跨文化管理是它们面临的首要问题。很多因素的影响给德国在华企业的跨文化管理 带来了困难和挑战。 1.1 中德文化差异巨大 文化差异的因素一直是影响德国企业跨国经营和跨文化管理的关键因素。文化差异主要包括思维方式差异,价值观差异、传统文化差异、宗教信仰差异、种族优越感差异和语言沟通方式的差异。具体表现为:德国人的分析型抽象思维、中国人的综合型形象思维,德国人的求异思维、中国人的求同思维,德国人的个体性思维、中国人的整体性思维,德国人的直观性、中国人的含蓄意会性,德国的基督教文化、中国的儒家哲学,道德文化等。例如在德国公司与中国供应商的商业洽谈中,德国式洽谈流程与中国式洽谈流程就有着很多的差异。德方在筛选接洽后会有很长一段时间的怀疑跟踪阶段,而中方则会趁热打铁了解熟悉拉近关系;在考察产能产品时德方总会先参观工厂,再进行漫长艰难的谈判,而对谈判结束后的聚会庆祝持一般态度,但中方则先安排宴会接风,融洽关系,最后才是重要的谈判阶段。如何在如此形态迥异的文化氛围中设计出切实可行的组织结构和管理机制,进行有效的管理,达到最合理的资源配置,最大限度地挖掘企业人力资源的潜力, 从而提高企业的综合效益,是德国企业在中国最需要思考的问题。 1.2 德国鲜明的企业文化和领导者风格 在德国式的文化氛围中,任何的建议及分析都要以文档和报告的形式交给上司,并注明严谨的分析和证明。公司重要事情需要领导亲自出马,他们在工作上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因此一些没有依据的建议或提案都是不值得提倡的;这样的

国家宗教事务局年度科研项目

国家宗教事务局年度科研项目鉴定结项审批书 项目批准号 项目类别 研究方向 项目名称 项目负责人 所在单位 填表日期年月日 国家宗教事务局宗教研究中心 2017年11月

声明 本申请鉴定结项的研究成果不存在知识产权争议;国家宗教事务局有宣传介绍、推广应用本成果的权力,但保留作者的署名权。特此声明。 成果是否涉密:是□否□ 项目负责人(签章) 年月日 填表说明 一、本表适用于国家宗教事务局年度项目鉴定结项申请。 二、按照有关规定认真如实地填写表内栏目。无内容填写的栏目可空白;所填栏目不够用时可加附页;凡选择性栏目请在选项上划圈或打“√”。 三、“主题词”栏需填写反映成果内容的4个以内关键词。 四、本《鉴定结项审批书》报送1份(A4纸型,于左侧装订),并附6套最终成果打印稿、1份最终成果简介和1张存有电子版成果及简介的光盘。 五、如有其他不明白的问题,请与国家宗教事务局宗教研究中心联系。

一、数据表 鉴定结项成果名称1. 2. 主题词 预期成果形式最终成果形式 计划完成时间年月日实际完成时间年月日申请鉴定时间年月日 成果字数万字是否计划出版计划出版时间、出版社 获省部级奖项情况转摘、引用情况 项目负责人姓名性别民族出生日期年月日所在单位行政职务专业职务 研究专长学历学位 通讯地址邮政编码 联系电话 (手机) (宅) E-mail 博士论文 名称 论文通过 时间 博士后 报告名称 出站时间 项目以何为基础申报 A.博士论文 B.博士后报告 C.以上都不是 课 题 组 主 要 成 员 姓名单位职称承担任务注:课题组主要成员按成果实际署名顺序填写。

二、总结报告 主要内容提示:1.项目预期研究计划的执行情况;2.成果研究内容及方法的创新程度、突出特色和主要建树;3.成果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以及社会影响和效益; 4.成果存在的不足或欠缺,尚需深入研究的问题等。3000字左右。

第6课世界三大宗教教学设计

情境教学设计: 第6课世界三大宗教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产生的背景、时间、地点、创始人、教义、发展、传播和影响等。 2、通过分析佛教教义,培养全面看问题的能力。 3、通过对基督教产生的原因的思考、讨论,培养学生概况、分析的能力。 4、通过学习伊斯兰教的创立与阿拉伯半岛的统一及帝国的建立等史实,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宗教与政治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讨论、研究、表演、角色互换等多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2、通过对世界三大宗教起源的探究及现状的认识,引导学生用历史的眼光关注现实问题。 3、通过视频展示和史料分析,引导学生的解读能力和学会利用课外知识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佛教的兴起和传播,了解佛教的教义内涵。 2、基督教会是西欧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了解其教义实质,明白是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也是造成中世纪西欧落后的原因之一。 3、伊斯兰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它对促进阿拉伯半岛的统一起了积极作用。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三大宗教的产生和传播 突破方法:通过讨论、图片展示、史料解读、角色互换等多种教学方法。 2、难点:正确认识三大宗教的本质 突破方法:通过对世界三大宗教起源的探究,以及其教义经典的解读了解其实质,对宗教现状探究,引导学生用历史的眼光关注现实问题 三、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课前指导学生预习,查阅相关图片(或漫画);通过书籍、网络等查阅有关资料。 2、学生准备:课前预习,通过网络直接查找与本课相关的资料,寻求有关问题的答案。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表演法、列表格等方法。 五、教学用时:一课时 六、教具:图片、影片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播放《西游记》剧照) 教师提问:《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历经艰难险阻取回的是《佛经》、《圣经》、还是《古兰经》?它们分别是哪一种宗教的经书?你还知道其他哪些 宗教?直接提问世界三大宗教指的是哪三大宗教?然后请学生阅读课 本,了解三大宗教产生的历史背景、时间及创始人等。 (二)讲授新课 要求学生阅读课本,了解佛教产生的历史背景,时间和创始人。请一位同学讲述有关佛教产生的经过。 1、佛教 学生讲述:公元前6世纪,在反对婆罗门教的过程中,乔达摩悉达多创立了佛教。 介绍乔达摩悉达多。佛教的基本教义:倡导“众生平等”。佛教教义对 解除渴望摆脱苦难的劳苦大众很有吸引力;很多国王也利用它“忍耐 服从”的说教,大力扶植佛教。公元3世纪,摩揭陀国王阿育王在位 时,佛教有了更大的发展,并开始向古代印度以外传播。公元1世纪 时,佛教传播到中国汉族地区,以后再从中国传播到朝鲜和日本。今 天,世界有两亿多人还在信奉着佛教。 教师提问:(展示PPT,佛教产生的背景) 教师提问:(展示PPT,佛教的教条)佛教的教义是什么?它有哪些进步意义?又有哪些局限性? 学生4人小组讨论,代言人发言:(略) 教师归纳:佛教的教义是“众生平等”,对当时反对婆罗门有一定的进步作用,但佛教宣扬消灭一切欲望,忍耐服从,有利于维护奴隶主的统治,终 于被统治阶级利用,这是它的局限性。 教师提问:为什么阿育王时期要大力支持佛教?(提示与佛教教义有关) 多媒体展示:(强调学生做笔记) (1)产生的背景:(P31第一段第一句)

中国传统宗教

汉译英:宗教在人类文明的发展过程中,本来就与文化难解难分,因为人类创造宗教的过程是一种更为高级而复杂的精神文化过程,它与文化一样,给人类提供了一整套生活方式。所以,从广义上讲,宗教的历史就是一部人类文化史,宗教是社会文化现象,是社会的自我意识,是人的自我意识,是人的本质的外在的表现。 In the development ofhuman civilization ,Religionand culture have alreadybeen inextricably,Because theprocess that humancreate religion is a moreadvancedand complexprocess ofspiritual culture, and it is just like culture, providinga setof life style to human.So, broadly speaking, the history ofreligionisahumancultural history, religion is a socialand culturalphenomenon, theself-consciousnessof society, humanself-awareness,and the externalmanifestationof human nature. 英译汉:Different religions, faiths and attitudes to spirituality stand as collective and historical creations which “reflect the diversity of human experience and the various ways people have of coming to terms with the promise, challenge and tragedy of human life”. They are cross-cultural and internally diverse, as they interact with other cultural practices and values. 对于精神,不同宗教、信仰和态度作为集体和历史作品,它反映了人类经验的多样性和人们对承诺、挑战、悲剧的各种各样的妥协方式。他们是跨文化和内部文化的多样化,因为他们与其他文化习俗和价值观的交互作用。 河南佛教学院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佛学院,河南省佛教协会主办的四年制本科佛教高等院校。位于佛道圣地桐柏县龙潭河景区,建筑面积30000平方米。于2006年6月开工建设,2010年10月竣工。学院占地面积69600平方米,建筑面积30000余平方米,具有教学、办公、生活、教学实践等功能。2011年3月正式招生,学院院长是释永信。 道教门神:旧时农历新年贴于门上的一种画类。门神是道教和民间共同信仰的守卫门户的神灵,旧时人们都将其神像贴于门上,用以驱邪避鬼,卫家宅,保平安,助功利,降吉祥等,是民间最受人们欢迎的保护神之一。道教因袭这种信仰,将门神纳入神系,加以祀奉。

德国文化

德国文化漫谈 要谈一个国家的文化,就需要先介绍一下这个国家的基本情况。这里列些一些关于德国的基本数据。 国土面积:357,021平方公里或137,847平方英里平方公里(世界第63名)总人口:81,799,600人(世界第16名) 宗教:基督徒62.5%,穆斯林4%,犹太教徒0.2% 最大城市:柏林 首都、中央政府所在地柏林 最高的山峰:楚格峰2,962米 最长的河流:莱茵河865公里 最大的湖泊:康斯坦茨湖,又叫博登湖,572平方公里 中央银行:德国联邦银行 货币单位:欧元(EUR,€) 立国事件:两德统一(1990年10月3日) 国家格言:统一、正义与自由 国歌:德意志之歌 邻国:奥地利,比利时,捷克共和国,丹麦,法国,卢森堡,荷兰,波兰,瑞士 然后介绍德国的文化史。德国文明起步虽然很晚,但是近代对世界文化贡献良多。至今德国科学家一共获得了超过60项诺贝尔物理、化学和生理医学奖,著名科学家有爱因斯坦,马克斯·普朗克,卡尔·弗里德里希·高斯等等。德国是导弹、火箭的发源地,也是现代计算机技术的创始人冯·诺伊曼的祖国。 19世纪在德国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共产党——德国社会民主工党,这是马克思亲自创建的,第一国际也产生于德国。马克思逝世后,德国社会民主工党中的一部分人放弃阶级斗争,走议会路线,被列宁抨击为“修正主义”,在此基础上产生了第二国际,德国是欧洲第二国际的大本营。由此可见德国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的传统极为深厚。20世纪30年代,在希特勒策动下,德国成为国家社会主义的发源地。德国的法典也是有着世界重大影响的法典,它和法国《拿破仑法典》构成大陆法系的基石。 哲学方面:德国哲学史上影响深远的人物有库萨的尼古劳斯、莱布尼茨、康德、黑格尔、费尔巴哈、马克思、叔本华、尼采、胡塞尔和海德格尔。德国是许多重要哲学流派的发源地,如德国唯心论,以及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以阿多诺和霍克海默为代表的法兰克福学派,提出的批判理论是20世纪重要的哲学理论,哈贝马斯是法兰克福学派的继承者和当代德国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 文学方面:德语文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中世纪,当时的代表人物如诗人福格尔魏德的瓦尔特。德国最杰出的作家有歌德、海涅、席勒和格林兄弟等,多位文学家在20世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们是特奥多尔·蒙森(1902年)、保罗·海泽(1910年)、格哈特·霍普特曼(1912年)、托马斯·曼(1929年)、赫尔曼·黑塞(1946年)、海因里希·伯尔(1972年)和君特·格拉斯(1999年)。

宗教问题在社会主义中国的准确定位

宗教问题在社会主义中国的准确定位宗教问题已成为国际化的、敏感性的关注焦点,并进一步对全球化的和平与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国际上因宗教问题而引发的宗教争端和种族冲突在不断的升级,从而致使冲突地区时局动荡,民族矛盾激化,流血冲突不断。 各种名目繁多的宗教邪恶主义、极端主义、恐怖主义势力也由此应运而生,致使人类和平、安定的生存环境受到了严重的威胁。由此可见宗教问题处理的好坏,不但对于西方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国家安全和地区安定至关重要,而且对于奉行社会主义制度的我国的长期繁荣和稳定,也同样不容忽视。 虽说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的执政党.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久经考验的、具有远见卓识的,并具有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的无产阶级的无神论政党。其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与唯心主义的宗教神学,形成了理论观点上的根本对立。而怎样使宗教人权在社会主义的中国得到全面实践?使我国的传统文化与泊来的宗教文化在我国得以有机的融和?从而怎样进一步萧清西方帝国主义的新“十字军”对近代中国进行的近一个半世纪的文化侵略,所产生的历史流毒?如此等等,已使我国的宗教问题更趋于复杂化,这就要求无产阶级的执政党对社会主义新时期的宗教问题,能有一个全新的发展思路和明确的理论定位。

诚然,无产阶级的导师马克思、恩克斯、列宁,都已对社会主义时期的宗教问题做了大量篇幅的详尽的论述,也值得中国的无产阶级政党去借鉴。但是对于面向二十一世纪改革开放的中国,在面对当前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和世界多元化发展的新格局,尤其在对宗教问题的权衡和定位显得如履薄冰,慎之又慎,但我们绝不允许有丝毫的失误和偏差。 那么宗教问题在面向新世纪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中国,到底该如何定位呢?首先,应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宗教理论和我国当今的现实国情有机的联系起来,以维护我国长期繁荣、稳定的政治大局为中心,以建设小康社会,实现民族复兴的世纪伟业为目标。以求同存异,兼容并蓄的宽阔胸怀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宗教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一个广阔的生存空间、宽松的发展环境和强有力的法律保障。使其在优越的社会主义的新天地里沿着正确的轨道,健康化、科学化,规范化的向前发展。从而使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和宗教人权的确立得到不折不扣,充分的、全面的实践。 再则,我国宗教各社会团体和广大信徒群众在充分行使当家做主的政治民主权利的同时,更要进一步督促宗教各社会团体优化自身的体制,建立、健全各项行之有效的监管机制。全面提高自身的素质,切实搞好自身队伍的建设。从根本上杜绝宗教邪恶主义、极端主义思想和势力的滋生和蔓延,从而有力的维护国家和社会的长治久安。

宗教改革知识点梳理

13. 宗教改革 1.背景:(一句话概括:罗马教会的压迫严重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①思想上:文艺复兴使欧洲各国的人文主义思想十分活跃。 ②经济上:西欧各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③政治上:罗马天主教会对德国的实力最大,对德国的压迫最多。 2.根本原因:罗马教会的压迫严重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直接原因(导火线):1517年,罗马教皇在德意志兜售赎罪券。 3.马丁路德的“因信称义”说(核心:信仰得救) (1)内容:①主张人只有靠信仰才能得救。 ②赎罪券的功效微不足道,每个基督徒只要内心真诚悔罪,就能得到赦 免。 (2)评价:实际上否定了教皇的权威,使人获得精神上的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带有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 (3)影响:揭开了欧洲宗教改革的序幕。 4.意义 ①宗教改革运动在德国拉开了序幕。 ②改革后创立的新教登上了欧洲历史舞台,与原来的天主教、东正教形成三足鼎立 的新局面。 二 1.背景:德国宗教改革运动的推动,许多国家先后接受新教。 2.著作:1536年,《基督教原理》 3.主张: ①人只有依靠信仰才能得救 ②提出“先定论” a.含义:永生与永罚、成功与失败,甚至贫富荣辱,都是上帝限定的,人的意志 无法改变。 b.地位:是加尔文宗教观的核心 c.影响:对否定对教皇的盲从、否定封建主的特权有积极作用。 4.意义: ①为资产阶级发财致富作辩护,从神学角度论证世俗生活和个人奋斗的必要性、合 理性。 ②为以后的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意识形态方面的依据。 三 1.影响 ①解放了思想,人文主义得到了进一步传播和发展。 ②促进了西欧各国民主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 2.实质:一场在宗教外衣掩饰下发动的反对封建统治和罗马神权统治的政治运动。

德国宗教改革

马丁·路德改革的背景? 宗教改革为什么首先发生在德意志呢?有两个原因:一是德意志的资本主义有了一定的发展;二是教皇利用德意志的分裂和软弱,加强了对德意志的掠夺。这一时期德意志的白银产量很高,罗马教廷每年从德意志搜刮的财富达30万古尔登(货币单位),相当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每年税收额的20倍。德意志也成了被教会榨取最严重的地区,素有“教皇的乳牛”之称。这种搜刮,既不利于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也不利于封建统治的财政收入,更恶化了广大人民的经济生活。到15世纪末16世纪初,德意志和罗马教廷的矛盾成为一切矛盾的焦点。而1517年,教皇利奥十世派人到德意志兜售赎罪券,就成了宗教改革的导火线。? 马丁·路德改革的经过? 1517年,为反对教皇兜售赎罪券,德意志维登堡大学神学教授马丁·路德以学术争论的方式,在维登堡城堡大教堂的大门上张贴了“欢迎辩论”的《九十五条论纲》。路德明确断言《圣经》的权威至上,否认教皇权威;教皇不是《圣经》的最后解释人,每个信徒都可以直接与上帝相通,无需神甫作中介。即“信仰耶稣即可得救”的原则。他还提出了简化宗教仪式,驱逐大主教会势力的主张。1520年,路德公开发起宗教改革,建议组织不受罗马教廷控制的民族教会,另召把教会的土地收归国有,不向罗马输送钱财。? 马丁·路德所领导的宗教改革,客观上有反封建的作用,但并不能从根本上满足人民的要求。随着宗教改革的深入,当路德投入到封建诸侯的怀抱后,人民就团结在宗教改革激进进派闵采尔的周围,1524—1525年,德意志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战争。战争遍及德意志的大部分地区,全国大约有2/3的农民参加了斗争。在农民战争中,教会的寺院、教堂被捣毁,教会财产流失,教士的威信扫地,农民战争动摇了天主教会在德意志的统治地位。? 路德教派的传播? 宗教改革后,一些诸侯国成为路德派新教国家,同天主教诸侯抗衡。到16世纪50年代,双方缔结条约,确立了“教随国定”的原则,即各诸侯国有权决定自己臣民的信仰。路德创立的新教派不仅在德意志的广大地区取得了合法地位,而且传播到德意志以外的一些地区。? 如何理解马丁·路德提出的“信仰耶稣即可得救”的原则?其宗教改革为什么代表了资产阶级的利益??? 1517年,罗马教皇派人去德意志兜售赎罪券,教皇特使宣称,只要购买赎罪券的钱一敲响钱柜,灵魂即刻升入天堂。这种无耻的勒索激怒了马丁·路德。他认为用钱去赎罪是渎神行为,每个教徒只要虔诚地信仰上帝,只要献身于信仰,死后灵魂即可得救,根本用不着教士的监督和干预,也不需要实行由教会规定的繁琐的仪式以及个人经济上的贡献。这样,路德的宗教改革不仅从精神上否定了教会和罗马教廷的特权,而且从经济上否定了教会的剥削权。路德的宗教改革思想实际上反映了新兴的市民资产阶级主张改革天主教会和建立民族的“廉俭教会”的愿望。?? 路德所领导的宗教改革,客观上有反封建的作用,并且蕴藏着资产阶级自由主义的倾向,代表了资产阶级的利益:①路德反对教皇和天主教会,就是把斗争目标对准了当时西欧各国最

_世界三大宗教与艺术

华中师范大学《世界三大宗教与艺术》通识课程 问卷调查表 亲爱的同学: 你好!为了解《世界三大宗教与艺术》通识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进一步改善教学质量,为本课的开设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设性意见,我们对此展开问卷调查,请同学们根据真实意愿填写。 任课老师:院系:学号:姓名: 时间: 2015 年 6__ 月 16__ 日 1 、你的专业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你选择该门课程的依据是什么:(可多选)E A 、个人兴趣爱好 B 、学分高低 C 、科目期末考形式 D 、离所在宿舍远近 E 、同学推荐 F 、其他 __________ 3 、对老师的讲课你更注重:A A 、知识广度 B 、课堂气氛 C 、审美能力的培养 D 、其他 4 、你多依赖哪种途径获取相关课程知识:(可多选)C A 、课程博客 B 、课堂听课 C 、阅读相关书籍 D 、云端一体化学习平台 E 、相关影片 F 、其他 __________ 5 、你喜欢什么样的上课方式: C A 、传统面授课堂 B 、网络平台学习 C 、两者结合 D 、其它 __________ 6 、你更倾向于哪种公选课考核方式:E A 、闭卷考 B 、开卷考 C 、看课堂表现 D 、论文形式 E 、写心得小结 F 、其它 ________ 7 、你更喜欢哪种绘画: A,很喜欢古典绘画表现的意境 A 、古典绘画 B 、现代绘画请简要写出理由 8 、你之前了解世界三大宗教与艺术吗?B A 、从未接触过 B 、有一点了解 C 、非常了解 9 、你认为世界三大宗教与艺术是怎样的: C A 、无意义的 B 、畸形怪状的 C 、有价值的 D 、一般般不怎么关注 10 、你对传统的态度是怎样的? C A 、传统无法逾越的 B 、腐旧的不适合时代的 C 、仍然具有魅力 11 、你上完该课后的收获怎样: B A 、收获很多 B 、有点收获 C 、一无所获 12 、课程感言或对该课程的评价(建议、意见) 课堂的互动可以再多一点,课程内容可以更加生动有趣一点,活跃的课堂气氛更能抓住学生的注意。

浅谈中国宗教文化发展

《文化地理学》期末论文:浅谈中国宗教文化研究 学生姓名: 学院: 专业: 班级: 学号: 辽东学院 Eastern Liaoning University

浅谈中国宗教文化研究 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特殊的文化现象,是人类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影响到人们的思想意识、生活习俗等方面。中国宗教是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且有自身的特点,从古至今一直影响着人们的精神生活。 一、宗教文化的概况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构成我国宗教文化的有佛教文化、道教文化、伊斯兰教文化、基督教文化(含天主教文化)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原始宗教文化,如萨满教文化等等,诸多的宗教文化多姿多彩,林林总总,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我们重温中华文明的创造历程,包括宗教文化的创造历程,从中吸取智慧,经验和教训,可以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以利于创造更加光辉灿烂的中华新文明。中国宗教的多样性和包容性,中华民族是多民族融合、共存的共同体,中国传统文化也是在多样性文化不断碰撞和交融中发展的,形成多源汇聚的过程和多元一体的结构。 (一)宗教文化的传入 在先秦,有邹鲁文化、燕齐文化、三晋文化、荆楚文化、巴秦文化、吴越文化等地方性文化之间的对立与互渗;在秦汉则由百家争鸣演变为儒道两家的互绌相摄,汉末以后有儒佛道三家的鼎立和互补,其后又有四家五家(伊斯兰教、基督教等)以及更多的亚文化体系之间的融汇与共存。这就是中国文化的多样性品格。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周易大传》说:“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途”,这种多元开放的理念极大地影响了中国文化,形成兼收并蓄的传统。中国社会对各种不同的宗教信仰,包括外来宗教,都相当宽容;各种宗教及其分支教派都能够在这片土地上正常存在和发展,相互和平共处,人们可以兼信两教或三教,这种事情在西方是不可想象的。许多外国宗教以和平方式,通过正常的文化交流途径传入中国,其中以印度佛教的传入与中国化最为成功。 佛教之进入中国,在很大程度上是中国人主动请进来的,取经、译经活动绵延了数百年。中国人在理解、消化和改造佛学上,态度之认真,思索之深密,耗时之持久,都是相当惊人的。唐、宋、元、明、清诸朝,陆续传入景教、伊斯兰教、摩尼教、祆教、犹太教和近代西方天主教、基督教(新教),除了鸦片战争以后天主教、基督教的传教与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有联系外,其他宗教,包括明末利玛窦传入天主教,都是以和平的正常的方式传入中国。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3《五单元 欧洲的宗教改革 第2课 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优质课教案_0

第2课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 (一)德国宗教改革原因及“九十五条论纲”的提出 1、德国宗教改革发生的原因 ①经济:德国经济发展需要打破天主教会控制局面,自由发展资本主义 ②现实因素:天主教会长期对德国进行搜刮与控制,德意志成为“教皇的奶牛” 经济上,教会是德意志最大的封建主,占据了全德三分之一的土地,许多高级教士本身就是拥有领地的封建贵族。教皇利用德意志的分裂和软弱,加强了对德意志的掠夺。这一时期德意志的白银产量很高,罗马教廷每年从德意志搜刮的财富达30万古尔登(货币单位),相当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每年税收额的20倍。德意志也成了被教会榨取最严重的地区,素有“教皇的乳牛”之称。这种搜刮,既不利于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也不利于封建统治的财政收入。而教廷从德意志榨取的财富,归根到底都来自广大劳动人民的血汗,所以更恶化了广大人民的经济生活。 政治上,德意志除了七大选侯之外,还有十几个大诸侯、二百多个小诸侯、上千个帝国的骑士,交通不便,关卡林立,币制庞杂,局面混乱。罗马教廷为了控制德意志的政治,竭力维持其分裂割据局面。 因此,经济的分散性不利于政治统一,而政治不统一又影响经济发展。德意志的社会矛盾十分复杂,民族矛盾、阶级矛盾和宗教矛盾交织在一起,到15世纪末16世纪初,德意志和罗马教廷的矛盾成为一切矛盾的焦点, 天主教会引起了各阶层人民的普遍憎恨。摆脱罗马教廷的桎梏,建立促进民族复兴的本国教会,成为德意志各阶层的共同要求,也是德意志资本主义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 ③个人因素:马丁?路德受人文主义影响,立志改革 人物春秋: 父母原是勤俭的务农人家,但当时因社会商业方面开始发达了,并带 动了工业的发展,故其父亲转而成为矿工,在当时以矿工当职业的人口并 不多,算是新兴的行业,在父亲的积极努力下竟也自行当起了一个小矿主,后来上升为城市的议会会员。路德是九个孩子中的第八个。严格而充满爱 心的父亲,要他接受时尚的启蒙教育。父亲非常积极培育路德的教育,故 送他到大城市就学。路德为了维持就学时的经济需要,和其它的就学孩子 们共组了一个唱诗班,在富有人家吃晚餐的时候,于主人们享用丰盛晚餐 之时,边聆听孩童诗班唱圣诗。当主人用餐过后即可开始享受主人们吃剩 的菜肴,运气好的话还能拿到一些小费。他的父母信奉教廷,但不过分热诚。 之后由于父亲的支持及栽培之下,路德进了一所有名的大学学习法律,看似前途似锦:毕业后可在皇宫谋得一份差事,后半辈子就可高枕无忧了。但就在此时他却正想着如何才能蒙上帝的喜悦呢?就在一次的暴风雪当中,在祷告中他经历了神的保守,于是他毅然决然地到修道院中当修士,放弃法律的学习。 ④导火线:1517年,教皇利奥十世派人到德意志兜售赎罪券 历史现场: 路德宗教改革时的教皇是利欧十世(1513-1521),生活豪侈淫佚,而喜爱艺术。因兴建圣彼得大教堂,而以售卖赎罪券为筹款的财路。 他的推销员,夸张赎罪券的功能说:“当你购买赎罪券的银钱叮当落在箱子

宗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宗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内容摘要】: 西方人普遍认为中国人没有信仰,实际上,中国有三大宗教:佛教、道教、儒教。在中国几千年发展的历史中对中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宗教作为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出现的一种文化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类文化的特征和精神。本文将从中国宗教的起源,对古代中国文化的影响以及宗教在当今社会发展现状这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 诞生、影响、发展现状 【正文】: 一:中国宗教的起源 中国目前存有的三大宗教为儒教、道教和佛教。自从春秋时期孔子创立了儒教思想后,到了魏晋时期,儒教这个说法便流传开来,其思想在中国几千年文化史中占有主导地位。道教作为中国本土的宗教,是最能体现中国宗教特色的宗教之一,距今已有1800余年的历史。佛教作为唯一的外来宗教,佛教的传入和发展大约在两汉之际,经长期传播发展,而形成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中国佛教。 二:宗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儒教是儒家思想的宗教界的一种说法,实际上儒家思想能不能定义为一种宗教学姐还有争议,因此本文将这一部分略讲,重点讲道教和佛教。 道教是中国本土宗教,以“道”为最高信仰。道教在中国古代鬼神崇拜观念上,以黄、老道家思想为理论根据,承袭战国以来的神仙方术衍化形成。道教的玄妙思想、神仙境界、奇异方术、逍遥精神、贵生伦理渗透到文学艺术领域的方方面面,道教的自然情怀、浪漫主义深深影响着传统文艺的审美观,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精神源泉。道教对国人的性格心理、伦理道德和民族凝聚力的塑造是无与伦比的。道教上善若水、以柔克刚的思维方式,造就了国人内敛、含蓄的性格心理;道教阴阳协调、天人合一的思想,决定了中国人的辩证思维方式;道教奉行“知常容,容乃公”的准则,形成了宽容谦让、包容开放的民族性格,促使中华文明经久不衰。 佛教在印度于公元十三世纪初消亡,在中国却作为大乘佛法而得以弘扬和发展。佛教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并且和道教追求长生不老不同的是,佛教更关心芸芸众生的酸甜苦辣、生离死别,因此受到更多人的推崇。佛教对中国文化产生过很大影响和作用,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灿烂辉煌的佛教文化遗产。许多佛教建筑已成为我国各地风景轮廓线突出的标志。佛教还为中国文化带来了新的意境、新的文体、新的命意遣词方法。佛经中的动人故事常常成为艺术家们绘画的题材。大量的佛教用语,如世界、如实、实际、平等、、清规戒律、相对、绝对、觉悟、意识等等深深影响的国人的思想。 三:宗教在当今中国的发展现状 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建设推崇无神论,受到马克思主义的影响,许多中国人不再有宗教信仰。因此在当今中国社会,很难见到宗教在西方国家那样普遍。然后新中国仍然推重宗教信仰自由。所以仍有许多宗教人士活动在社会的各个角落。有支持社会主义建

宗教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宗教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由《宗教与中国社会》这门课引发的思考学习《宗教与中国社会》这门课以后,使我印象深刻的就是宗教对中国历史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佛教传入中国后成为了统治者麻痹和统治人民的工具,同时其具有欺骗性的教义又使人民容易接受它,其流行在一定时期内,一定程度上维护了社会的稳定,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佛教一传入中国便很快得到封建统治者的欢迎和扶持,一些贵族供奉佛像,建造寺庙。在统治者与贵族的宣传下,中国社会在政治上得到稳固的发展,统治者的地位也得到巩固。 佛教的传入,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随着佛教的传入,古代印度的医学、天文、历法、音乐、舞蹈、绘画和建筑艺术也传入了中国,丰富了中国的科技文化的内容和人民的文化生活,推动了中国古代科技和文化艺术的繁荣;佛教的盛行,又促进了哲学思想的发展,南朝齐梁间的思想家范缜针对佛经宣扬的神不灭谬论发表了著名的《神灭论》,系统地阐述了他的无神论思想,成为我国思想史上的宝贵遗产;佛教的盛行还推动了我国科技的发展,唐朝时佛经的广泛传播,推动了雕版印刷术的发明。 佛教成为了中国古代加强对外交往的桥梁之一。唐朝时,我国僧人鉴真应日本邀请,出生入死六次东渡,终于到达日本,在日本留居十年,传播唐朝文化;唐太宗时著名僧人玄奘历尽艰险,到天竺研究佛经,他带回的佛经译本成为今天研究印度古代文化的重要史料。

佛教在中国古代后期成为中央政权加强对边疆的管辖和加强与 边区少数民族之间的联系的纽带,这突出地体现在中央封建王朝对西藏地区的管辖上。 伊斯兰教在中国的传播的同时,与之有关的科技文化艺术也传入了中国,丰富了中国人民的文化生活,促进了中国古代科技文化的发展和繁荣,促进了中外经济贸易往来的发展。 伊斯兰教促进了中国古代的民族融合,增加了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成员,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力量,在一定程度上更增强了中华民族的旺盛的生命力和活力。 随着基督教的传入,与其相关的科技文化知识,尤其是西方近代科学技术和科技著作也传入了中国,这不但丰富了中华文明的内容,而且促进了中国科技的发展。 外国人曾以教会的名义在中国开办了许多医院、学校以及育婴堂之类的公共事业,尽管其动机是协助其政府对中国的政治、经济侵略,但也多少为中国人民带来了一些先进的西方文明。 近代洪秀全受基督教影响,创立“拜上帝教”,组织发动了太平天国运动,推动了人民革命运动的兴起。 基督教也成为了外国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工具。资本主义国家利用传教侵略中国,鸦片战争以后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对建立教堂、自由传教作了重重规定,严重破坏了中国主权;各国传教士还以传教为外衣,配合其本国政府对中国进行政治、经济、文化侵略。这些进一步扩大了中国与西方国家之间的差距,加剧了中国的进

国家宗教事务局关于印发《宗教临时活动地点审批管理办法》的通知

国家宗教事务局关于印发《宗教临时活动地点审批管理办 法》的通知 【法规类别】宗教事务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国宗发[2018]15号 【发布部门】国家宗教事务局(原国务院宗教事务局) 【发布日期】2018.02.22 【实施日期】2018.02.22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部门规范性文件 国家宗教事务局关于印发《宗教临时活动地点审批管理办法》的通知 (国宗发〔2018〕15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宗教局、民宗委(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民宗局:2017年8月26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签署国务院第686号令,公布了新修订的《宗教事务条例》。新修订《宗教事务条例》已于2018年2月1日正式施行。为落实《宗教事务条例》关于宗教临时活动地点的规定,明确宗教临时活动地点的申请条件及审批程序,规范宗教临时活动地点的管理,我局制定了《宗教临时活动地点审批管理办法》,现予以印发,请贯彻执行。 国家宗教事务局 2018年2月22日

宗教临时活动地点审批管理办法 第一条为了保障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维护宗教和睦与社会和谐,规范宗教临时活动地点审批和管理,根据《宗教事务条例》和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信教公民的集体宗教活动,一般应当在宗教活动场所内举行,由宗教活动场所、宗教团体或者宗教院校组织,由宗教教职人员或者符合本宗教规定的其他人员主持,按照教义教规进行。 第三条信教公民有进行经常性集体宗教活动需要,尚不具备条件申请设立宗教活动场所的,可以向县级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申请指定宗教临时活动地点(以下称临时活动地点)。 第四条申请临时活动地点,由信教公民推选的代表提出。 信教公民代表应当是当地户籍居民或者常住居民,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品行端正,无犯罪记录,具备一定的宗教学识。 临时活动地点应当有二至三名信教公民代表,负责临时活动地点的日常管理事宜,并确定其中一名信教公民代表为主要负责人员。 临时活动地点的信教公民代表,不能同时担任其他临时活动地点的信教公民代表。

德国宗教改革和女性教育与职业书单

Anne Winston-Allen, Convent Chronicles: Women writing about Women and Reform of the Late Middle Ages, Pennsylvania: The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Press, 2004. Bernd Roeck, Civic Culture and Everyday Life in Early Modern Germany, Leiden: Brill, 2006. Gerald Strauss, Luther’s House of Learning: Introduction of the Young in the German Reformation, London: The John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78. Lawrence P. Buck ed.,The Social History of the Reformation, Columbus: Ohio State University Press, 1972. Lynn Abrams ed., Gender relations in German history: Power, agency and Experience from the sixteenth to the twentieth century, London: UCL Press, 1996. Kirsi Stjerna, Women and the Reformation, Oxford, Blackwell Publishing, 2009. Margaret A. Currie ed., The Letters of Martin Luther, London: Macmillan and Co., 1908. Meg Lota Brown and Kari Boyd McBride, Women’s Roles in the Renaissance, London: Greenwood Press, 2005. Caritas Pirckheimer,Caritas Pirckheimer: A Journal of the Reformation Years 1524-1528, Cambridge: D. S. Brewer, 2006. Timothy F. Lull ed., Martin Luther’s Basic Theological Writings, Minneapolis: Fortress Press, 1989. Ulinka Rublack ed., Gender in Early Modern German Histor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2.

中国的四大宗教要点

中国的四大宗教要点 1.中国四大宗教的主要宗派: (1)佛教:A:汉族地区佛教(大乘佛教):三论宗、天台宗、华严宗(贤首宗)、法相宗(慈 恩宗)、律宗、净土宗、禅宗、密宗(真言宗)、[八宗口诀:三天华法,律净 禅密]; B:小乘佛教:云南少数民族地区 C:藏传佛教:宁玛派、萨迦派、噶举派、格鲁派; (2)道教:全真道,正一道; (3)伊斯兰教:逊尼派、十叶派; (4)基督教:天文教、新教、东正教; 2、中国四大宗教的主要经典: (1)佛教:北传佛教:《大藏经》(《三藏经》); 南传佛教:《大藏经》; 藏传佛教:《甘珠尔》、《丹珠尔》; 西汉哀帝元寿元年(公元前2年)传入中国内地 (2)道教:《道藏》; (3)伊斯兰教:《圣训》、《古兰经》;唐永徽二年(公元651年) (4)基督教:《圣经》;唐贞观九年(公元635年),时称景教 3、中国四大宗教的标志及传入中国的时间: (1)佛教: (2)道教:太极八卦图; (3)伊斯兰教:新月; (4)基督教:十字架; 4、汉族宗教信仰的两个明显特点: (1)采取兼容并蓄的态度。 (2)任何外来宗教都必须地方化、民族化,才能存在和发展。 5、中国云南省有哪几个少数民族信仰上座部佛教? 傣族、德昂族、阿昌族、布朗族、佤族(可用口诀联想这些民族的全称:傣德阿布佤)。6教创始于何时何地?创始人是谁? 佛教约创立于公元前6世纪的古印度。创始人名悉达多,姓乔答摩,佛徒尊称其为“释迦牟尼”(意即“释迦族的圣人”)。 7、佛教发展的四个时期: (1)原始佛教时期:公元6世纪中叶至公元4世纪中叶 (2)部派佛教时期:上座部佛教(小乘佛教);大众部佛教(大乘佛教)。 (3)大乘和小乘佛教时期: (4)密乘佛教时期。

国家宗教局发文 这些放生形式要禁止了

国家宗教局发文:这些放生形式要禁止了 2016年05月20日来源:中国国家宗教事务局 2016年5月17日,农业部办公厅、国家宗教事务局办公室联合下发《农业部办公厅、国家宗教事务局办公室关于进一步规范宗教界水生生物放生(增殖放流)活动的通知》,就水生生物放生(增殖放流)活动进行规范。 南普陀寺放生池“龟满为患”,将被捕捞至水库。(图片来源:东 方IC ) [原标题]国家宗教事务局办公室联合发文规范水生生物放生(增殖放流)活动 2016年5月17日,农业部办公厅、国家宗教事务局办公室联合下发《农业部办公厅、国家宗教事务局办公室关于进一步规范宗教界水

生生物放生(增殖放流)活动的通知》,就水生生物放生(增殖放流)活动进行规范。全文内容如下: 农业部办公厅、国家宗教事务局办公室关于进一步 规范宗教界水生生物放生(增殖放流)活动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渔业厅(局)、宗教局(民宗委、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水利(水产局)、民宗局: 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是修复天然水生生物资源,改善水域生态环境的一项有效措施,也是宗教放生活动的一种重要形式。近年来,随着宗教放生活动逐渐增多,宗教界水生生物放生(增殖放流)规模越来越大,对弘扬关爱生命、爱护自然、保护生态的理念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一些放生活动不科学、不规范,不仅没有起到正面作用,反而对自然生态系统造成一定负面影响。为进一步规范宗教界水生生物放生(增殖放流)活动,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进一步增强法制意识,依法依规放生 各级宗教事务部门要深入贯彻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有关要求,指导协调宗教界在开展水生生物放生(增殖放流)活动时,严格遵守《水生生物增殖放流管理规定》等有关规定,主动向渔业部门报告放生(增殖放流)的种类、数量、规格、时间和地点等事项,并接受监督检查;用于放生(增殖放流)的水生生物苗种,应当来自有资质的生产单位,

世界三大宗教

利用灰色关联分析Grey Relational Analysis(GRA)的数学方法,分析HN油田M1油藏现有油水井连通性问题,为新注水井井位选取提供依据。拟定M1油藏的注水优化方案,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选取最佳方案。将优化方案在M1油藏实施,并对生产数据进行效果分析。The oil and water well connectivity is analyzed by using the Grey Relational Analysis (GRA) method for new injection well deployment. Numeric simulation is applied for the optimization of the injection/production strategy and well pattern design of M1 reservoir. The optimized water injection design will be implemented for M1 reservoir; the production performance will be monitored and analyzed. ----------------------------- 世界三大宗教是基督教、伊斯兰教、犹太教,佛教不在其内。而且那三大宗教是同根同源的关系。 犹太人不认同耶稣是救世主,他们认为救世主还没有降临。 伊斯兰认为耶稣是先知之一,而且也认为救世主没有降临。 基督教认为耶稣是救世主,而且等待着救世主的二次降临。 但是三教都认同亚伯拉罕(或易卜拉欣) 可不可以这么理解????? 如果因为这么点事情的话互相之间就大开杀戒,是不是有点不值呢? 他说到的是一部分不同,但是意义绝非这么简单。比如说,犹太教根本不承认耶稣是先知,更不用说是救世主了,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在犹太教看来基督教的经书是编出来的,没有合法性,是假的。因此基督教的神是假的,经典是冒充的。因此犹太人至今认为自己是上帝的选民,除了犹太人,其它人是无法得到拯救的。 而基督教则承认犹太教的圣经为旧约,这意味着基督教承认犹太教的所有经典和先知,承认犹太人的神。但迫害犹太人的理由,是犹大这个犹太人出卖了耶稣,是犹太人当时顽固不化,明明旧约预言的救世主到了却不承认。但犹太教认为这个当然是无理取闹。耶稣本来就是犹太人,是犹太教的一个支系,当时耶稣的行为是渎神,将自己称做神子更是被杀的直接原因。咎由自取。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