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科学长度的测量(上课)
- 格式:ppt
- 大小:2.11 MB
- 文档页数:43
第4节科学测量(课时1)长度的测量【教学目标】1、知道测量的意义,知道长度的国际单位和其他常用的长度单位。
2、学会选择不同的测量仪器和工具去测量各种物体的长度。
3、学会正确使用刻度尺,能正确记录读数。
4、学会用累积法测量细铁丝的直径、一张纸的厚度等。
【重点难点】1、能熟练的进行长度单位的选择与转换。
2、能正确测量物体的长度。
【知识罗列】一、长度的基本知识1、测量是一个将待测的量与公认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
要测量物体的长度,先要规定长度的标准,即长度单位。
2、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主单位是米,符号是m。
还用到其它的长度单位有千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纳米。
对应的符号是km、dm 、cm、mm、μm、nm。
3、1km =_______m1m =______dm =_______cm =_______mm1m=_______mm、1mm =______μm、1μm=_______nm1m______μm =_______nm4、潜水艇常用声呐来测量距离,雷达用电磁波来测量距离,激光测距仪用激光来测量距离,这些都是利用波的发射和接收之间的时间长短来测量距离。
【情景品学】激光测距仪激光测距仪,是利用激光对目标的距离进行准确测定的仪器。
激光测距仪在工作时向目标射出一束很细的激光,由光电元件接收目标反射的激光束,计时器测定激光束从发射到接收的时间,计算出从观测者到目标的距离。
激光测距仪重量轻、体积小、操作简单速度快而准确,其误差仅为其它光学测距仪的五分之一到数百分之一。
二、测量工具的使用和记录1、认识刻度尺观察常用刻度尺的一大个格和一小格分别表示的长度,判断实际测量物体长度时该用什么量程,应该用什么长度单位。
2、使用刻度尺:刻度尺的使用方法:(1)看:使用刻度尺前应仔细观察它的 , 和。
①观察它的零刻线是否磨损.若零刻线磨损时,这把刻度尺也可以用,只不过不把它的_________作为测量的起点,这时可在刻度尺上___________作为测量的起点线;②观察它的最大测量值即________;③测量所能达到的准确程度是由__________决定的,这个值越小,准确程度越_________ 。
第三节长度和体积的测量测量和观察是我们进行科学探究的基本技能。
所谓测量是指将一个待测的量和一个公认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
根据不同的测量要求,测量对象,我们应能选用合适的测量工具和测量方法,尽可能使用国际公认的主单位——即公认的标准量。
1、长度的测量。
国际公认的长度主单位是米,单位符号是m。
了解一些常用的长度单位,并掌握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l千米(km)=1000米(m)1米(m)=10分米(dm)=100厘米(cm)=1000毫米(mm)=106微米(m)=109纳米(nm)测量长度使用的基本工具是刻度尺。
正确使用刻度尺的方法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
(1(2*思考:*思考**距。
你认为最好的尺是由待测物体长度决定。
*积累取平均值法:利用积少成多,测多求少的方法来间接地测量。
如:测量一张纸的厚度、一枚邮票的质量、细铁丝的直径等。
*滚轮法:测较长曲线的长度时,可先测出一个轮子的周长。
当轮子沿着曲线从一端滚到另一端时,记下轮子滚动的圈数。
长度二周长X圈数。
如:测量操场的周长。
*化曲为直法:测量一段较短曲线的长,可用一根没有弹性或弹性不大的柔软棉线一端放在曲线的一端处,逐步沿着曲线放置,让它与曲线完全重合,在棉线上做出终点记号。
用刻度尺量出两点间的距离,即为曲线的长度。
如:测量地图上两点间的距离。
*组合法:用直尺和三角尺测量物体直径。
2、体积的测量。
概念:体积是指物体占有的空间大小。
固体体积常用的单位是立方米(m 3),还有较小的体积单位,如立方分米(dm 3),立方厘米(cm 3),立方毫米(mm 3)等。
液体体积常用的单位有升(L )和毫升(ml )。
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立方米=103立方分米=106立方厘米=109立方毫米1升=l 立方分米=1000毫升=1000立方厘米我们有时还会听到“cc ”,lcc =lcm 3对于一些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如立方体、长方体体积的测量,是建立在长度测量的基础上,可以直接测量,利用公式求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