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信息化
- 格式:doc
- 大小:52.50 KB
- 文档页数:11
智慧肿瘤信息化建设项目需求一、项目概况(一)项目建设背景当前,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在医疗卫生领域,与资源总量供给不足相比,更为突出的是供给侧结构性矛盾,尤其是医疗专项领域缺人才、缺技术、缺服务的问题,成为制约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高水平发展的突出短板。
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紧扣推动共同富裕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坚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认同感。
共同富裕中人民健康是幸福生活最重要的指标,健康是1,其他是后面的0,没有1,再多的0也没有意义。
我国目前癌症病人的五年生存率仅为40.6%,肿瘤疾病一年内死亡率高达40%以上,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16发布《“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指出:到2030年,实现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慢性病健康管理,总体癌症5年生存率提高15%。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明确“以人民健康为核心,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生活健康”为首要职责,促成全民健康的大健康管理。
(二)建设目标本次项目总体建设目标是基于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技术,以标准统一、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为准则,以“补短板、强基础、助改革”为原则,构建引领全国的肿瘤患者健康应用的事前、事中、事后的全流程管控体系,通过建立完善的肿瘤数据监管中心,对肿瘤数据进行智能分析,通过建立智慧肿瘤服务监管平台、肿瘤热力地图、肿瘤风险与管理效果监测、自测系统、诊前、诊中、诊后管理系统等,为全县肿瘤防治提供信息化决策依据、防控手段。
1、建立更加全面的癌症防治信息系统,健全癌症预防及康复治疗网络。
使居民能够掌握防癌抗癌的常识和获取自身筛查体检结果,参与健康管理,享受权威的、可持续的、跨机构的防癌卫生服务,促进社区人群防癌意识和知识水平的提高。
2、使医务人员在随时随地及时获取必要的信息,以支持高质量的癌症防治手段的实施进一步促进癌症早诊早治,逐步扭转医院以治疗中晚期患者为主的状况。
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2022-2025年信息化总体规划编制及具体项目设计服务需求书一、项目目标和范围基于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医院信息化建设,可以为医院提质增效,为患者提供更加便利的服务。
根据健康中国战略和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政策要求,结合医院实际,对医院建设新型智慧医院进行系统研究,对信息化的建设方向进行战略性判断,立足实际且具有前瞻性,对医院2022-2025年的信息化建设项目进行整体统筹规划设计,梳理业务流程和各类需求及关系,形成医院三年信息化总体规划及各项目初步设计方案。
各项目初步设计方案应包括但不限于:项目总体架构、技术方案,项目概算、招标方案、实施和验收标准等,确保项目在规划、设计、建设、运行和推广各个阶段整体最优。
医院三年信息化总体规划应基于医疗卫生行业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进行顶层设计,综合考虑电子病历应用水平分级5级、智慧医院3级、国家医疗健康信息标准化成熟度等级五乙、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等医院信息化建设要求,重点解决医院信息化存在的重点和突出问题,对各医疗业务流程进行优化改造,打造闭环管理流程,使得业务运转更高效、运营管理更精细、患者就医更便捷。
二、项目概况1、项目名称:医院三年信息化总体规划编制及具体项目设计服务2、服务地点: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3、报价人资格条件1)必须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注册的具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能力的法人或其它组织。
2)报价人必须具有有效的工程咨询单位甲级资信证书-电子、信息工程(含通信、广电、信息化)。
3)报价人必须具有本项目同类项目的咨询或设计项目经验不少于2 个。
4)报价人提供在近三年内商业活动中无违法、违规、违纪、违约行为的书面声明(报价人出具声明函)。
5)本项目不接受联合体报名。
6)单位负责人为同一人或者存在直接控股、管理关系的不同供应商, 不得参加同一项目报价,一经发现按废标处理并标记为不诚信供应商。
三、项目服务要求1、原则与依据围绕健康中国战略和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政策要求,遵循完整性、实用性、系统性、规范性、前瞻性、合理性的总体原则,以《医院信息平台应用功能指引》、《全国医院信息化建设标准与规范(试行)》、《三级医院评审标准》、《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分级评价管理办法与标准》、《医院智慧服务分级评估标准体系》、《医院智慧管理分级评估标准体系》、《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办法》等国家和广东省现行各种相关规范、标准和文件要求为依据。
医院外网无线网络建设解决方案 ——广州市XXX妇幼保健院信锐网科技术有限公司版权声明本文档版权归深圳市信锐网科技术有限公司所有,并保留对本文档及本声明的最终解释权和修改权。
本文档中出现的任何文字叙述、文档格式、插图、照片、方法、过程等内容,除另有特别注明外,其著作权或其它相关权利均属于深圳市信锐网科技术有限公司。
未经深圳市信锐网科技术有限公司书面同意,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或形式对本文档内的任何部分进行复制、摘录、备份、修改、传播、翻译成其他语言、将其全部或部分用于商业用途。
免责条款本文档仅用于为最终用户提供信息,其内容如有更改或撤回,恕不另行通知。
信锐网科技术有限公司已尽最大努力确保本文档内容准确可靠,但不提供任何形式的担保,任何情况下,信锐网科技术有限公司均不对(包括但不限于)最终用户或任何第三方因使用本文档而造成的直接或间接的损失或损害负责。
信息反馈如果您有任何宝贵意见,请反馈至:地址:深圳市南山区学苑大道1001号南山智园A1栋6楼邮编:518055您也可以访问信锐技术网站: 获得最新技术和产品信息。
1.项目背景介绍 (4)1.1项目背景 (4)1.2需求分析 (4)2.整体无线网络设计 (6)2.1设计原则 (6)2.2整体网络架构 (6)2.3方案价值 (7)3.信锐无线解决方案 (7)3.1认证方案设计 (7)3.2营销方案设计 (8)3.2.1 WiFi入口广告推送 (8)3.2.2 微信吸粉与微信营销 (8)3.2.3 用户行为精准营销 (9)3.2.4用户身份信息收集及客流量分析 (10)3.2.5 用户上网行为收集与分析 (11)3.2.6 用户画像 (12)3.2.7 人流密度&动态热图 (15)3.3网优方案设计 (16)3.3.1流量控制 (16)3.3.2文件/APP本地缓存 (17)3.3.3医疗应用加速传输 (17)3.3.4 高密接入保障 (18)3.4安全方案设计 (19)3.4.1无线空口安全 (19)3.4.2 无线空中数据加密 (19)3.4.3行为审计记录 (20)3.5运维方案设计 (20)3.5.1集中管理 (20)3.5.2 分权分级管理 (21)3.5.3 AP零配置 (21)3.5.4 云升级 (21)3.5.5 可视化的热点地图 (22)3.5.6 移动APP管理 (22)4.解决方案优势 (23)5.案例介绍及售后服务承诺 (23)5.1案例介绍 (23)5.1.1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23)5.1.2 美莱医疗美容医院 (24)5.1.3 北京德尔康尼骨科医院 (25)5.2售后服务介绍 (26)5.3售后服务承诺 (27)1.项目背景介绍1.1 项目背景广州市XXX妇幼保健院,隶属于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创建于1965年,是隶属广东省政府的专业公共妇幼卫生机构,医院坚持健康、协调、和谐发展,医疗保健业务不断创新,综合实力不断增强。
公司与产业2020互联网医院100强互联网之势持续蔓延各行业,疫情让这势头在医疗行业加快了。
颠覆者入局互联网浩浩汤汤成势的时机发端于2013年,那时候,几乎是“人必称颠覆”的时代。
之于医疗行业,所颠覆者何?答曰:挂号难、医疗资源供需失衡、医疗程序繁琐、医患矛盾严峻。
行业痛点就是市场机遇,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持续提升、人口老龄化趋势持续,提高医疗卫生水平,弥补供需缺口,成为各界共识。
在此期间,除了政策端和医院端的自主性改革之外,技术赋能被看作是解决长期医疗行业痼疾的关键一步,无数创业者和资本涌入这片市场蓝海,形成了挂号、在线问诊、轻问诊、陪诊、送药、护士上门、专病治疗等多个方向的探索。
很快,人们发现互联网不万能、资本不万能,纯在线模式并不被市场认可,2015年前后,微医、好大夫在线、春雨医生、丁香园开始向线下诊所探索。
这一时期,最早的一批互联网医院出现,其中最为积极入场的是企业和民营医院。
相对于互联网医疗,互联网医院在当时最突出的特征是可以开处方。
相关统计显示,2014至2017年,互联网医院数量逐年上升。
也就是在2017年,互联网医院迎来政策监管严年,网络上流传的一份文/晓山《互联网诊疗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指出,此前设置审批的互联网医院、云医院、网络医院等,设置审批的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应当在办法发布后15日内予以撤销。
互联网医院的上半场以刚出生即入寒冬的结果落幕。
第二春,利好政策出台互联网医院的下半场,在2018年李克强总理指出“互联网+医疗健康”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劲动力”的基调下由沉寂走向新繁荣。
2018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首次认可了互联网医疗、互联网医院的存在。
同年7月,《互联网医院管理办法(试行)》《互联网诊疗管理办法(试行)》《远程医疗服务管理规范(试行)》明确了互联网医院的管理办法。
8月,国家医保局印发《关于完善“互联网+”医疗服务价格和医保支付政策的指导意见》,宣布可将符合条件的“互联网+”医疗服务纳入医保报销范围。
广东省医院信息化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委员会名单专委会任职姓名性别单位职务/职称主任委员李小华男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主任/主任医师副主任委员穆 荔女广东省妇幼保健院科长/副主任医师副主任委员陈能太男江门市中心医院主任/高工(教授级)副主任委员余元龙男中山市人民医院院长/主任医师副主任委员刘一强男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主任/高级工程师副主任委员牛启润男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科长/高工副主任委员熊志强男广东省人民医院副主任/项目管理师副主任委员石志杰男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科长/工程师名誉主委邹赛德男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计算中心教授名誉副主委薛冠华男珠海市卫生局处长/副主任医师常务委员陈家柏男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纪委书记/副主任药师常务委员马丽明女佛山市妇幼保健院主任/高级工程师常务委员傅承主男广东省卫生厅信息中心科长/高级工程师常务委员李小华女广东省中医院副主任/助理研究员常务委员周怡女广东药学院主任/教授常务委员冯天亮男广东医学院主任/副教授常务委员郑曲波男广州军区第458医院主任/副主任医师常务委员田燕女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副主任/高级工程师常务委员高昭昇男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副主任/高级工程师常务委员张志强男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主任/工程师常务委员闭思成男暨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科长/高级统计师常务委员王小明男广州市卫生局信息中心副主任/副主任医师常务委员陈戏墨男广州医学院副处长/高级工程师常务委员金从凯男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科长常务委员陈铁英女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科长/高级工程师常务委员梁志伟男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药数理工程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副研究员常务委员方永平男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主任/主任医师常务委员严静东女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副主任/高级工程师常务委员邹志武男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主任/高工常务委员李韶斌男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副科长/高级工程师常务委员李韶朗男韶关粤北人民医院主任/主治医生常务委员卢红男深圳北京大学深圳医院主任/高级工程师常务委员吴清平男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科长/主任医师常务委员潘晓雷男武警广东省总队医院主任/工程师常务委员吴洪男湛江市第一中医院副院长/副主任医师常务委员洪嘉铭男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科长/主任医师常务委员张晓东男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副科长/工程师常务委员马国胜男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科长/高级工程师常务委员刘燕女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计算中心主任/副教授常务委员杨勇男中山市人民医院主任/工程师常务委员常奕男珠海市人民医院高级工程师秘书刘晓辉男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计算机中心主任/工程师秘书周毅男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计算中心系党支部书记/副研究员委员李铁男东莞东华医院主任/工程师委员刘芙蓉女东莞市石龙人民医院科长/网络工程师委员卢昭桦男佛山南海区第二人民医院主任委员黄汉森男佛山市禅城区中心医院副主任委员林文岚男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副主任/工程师委员黄慧勇男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副主任/工程师委员吴晓龙男佛山市南海中医院(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科长/工程师委员龙二木男佛山市顺德区第一人民医院主任/高级工程师委员廖颖研男佛山市顺德区妇幼保健院科长委员禹艳萍女佛山市顺德容奇医院科长/高级统计师委员吴梅涛男佛山市顺德中西医结合医院副主任/统计师委员夏季沈男佛山市中医院主任/工程师委员伍平阳男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主任/高级工程师委员姚和顺男广东省第二中医院科长/高工委员赖志存男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副科长/工程师委员班兴敏女广东省口腔医院工程师委员韦子奇男广东省农垦中心医院主任/助理工程师委员李少文男广东省人民医院副主任委员黄彪男广东药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广州新海医院)主任/统计师委员郑少慧女广东药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主任/高级工程师委员尚文刚男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信息技术部部长/讲师委员余大勇男广州军区第421医院副主任/工程师委员吴培德男广州军区广州疗养院主任/副主任医师委员雷鸿女广州市从化中心医院副科长/统计师委员孟书政男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副科长/工程师委员李步康男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科长委员郑转招女广州市第十一人民医院(广州市干部疗养院)信息网络负责人/助理工程师委员黄幸青男广州市番禺区何贤纪念医院主任医师委员温学文男广州市番禺区人民医院副院长/副主任医师委员蒋慰海男广州市庚新资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副研究员委员李庆丰男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委员张永一女广州市脑科医院工程师委员李昕洁女广州市胸科医院科长/副主任医师委员张湘菊女广州市中医医院计算机中心负责人/工程师委员冯好彬男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红十字会医院科长/主治医师委员陆慧菁女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副科长/工程师委员肖国宏男广州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科长/主任医师委员尹传忠男广州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科长/经济师委员张军男广州医学院港湾医院科长/副主任医师委员曾绍云女广州医学院荔湾医院副科长/助理馆长委员文杰平男广州医学院羊城医院计算机网络中心负责人/主管药师委员陈素女广州中医药大学院长/研究员委员胡仕强男惠州市惠阳区人民医院主任委员吴小波男江门市新会区人民医院主管/电子工程师委员施高瞻男江门市中心医院副主任/高级工程师委员王加辉男暨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高级工程师委员杨崇选男连州市人民医院副院长/主治医师委员张少菊女茂名石化医院主任/工程师委员黄国杰男梅州市人民医院网管中心组长/高级工程师委员陈露晨女南方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系书记/副教授委员曹蕾女南方医科大学医工学院讲师委员向良新男清远市人民医院主任/工程师委员张克斌男汕头市第二人民医院科长/副主任医师委员黄东瑾女汕头市中心医院(中山大学附属汕头医院)信息科负责人/主治医生委员田方男深圳市宝安区人民医院主任/副主任医师委员李开祥男深圳市宝安西乡人民医院主任/主任医师委员杨芬女深圳市福田区人民医院主任/高级统计师委员林东晓男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副科长/高级程序员委员沈彤男深圳市蛇口人民医院主任/主治医师委员邸振福男深圳市中医院副院长/主任中医师委员关益香女阳江市妇幼保健院主任/主管护理师委员王志强男肇庆高要市人民医院主任/助理工程师委员苏玉浩男肇庆怀集县人民医院科长/工程师委员谭志明男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工程师委员彭慧男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主任委员张全男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珠海)科长/高级工程师委员伍志建男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科长/工程师委员高峰男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科长委员林爱华女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教授委员辛小霞女中山大学信息与网络中心主任/工程师委员乐美华男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副主任委员柳青男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教授委员干峰男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副科长工程师委员李颖利女中山市博爱医院科长/工程师。
数字化转型推动医院门诊服务信息化建设与发展一、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与意义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化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的一种重要趋势。
在这个背景下,医院门诊服务信息化建设与发展成为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提升患者满意度、降低运营成本的关键途径。
数字化转型为医院门诊服务带来了深刻的变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影响。
数字化转型有助于提高医疗服务效率,通过引入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医院可以实现门诊服务的自动化、智能化,从而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通过电子病历系统,医生可以快速查看患者的病史、检查结果等信息,为诊断提供有力支持;通过预约挂号系统,患者可以提前预约挂号,避免排队等候,提高就诊体验。
数字化转型有助于优化医疗资源配置,通过对门诊服务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和分析,医院可以更加精确地了解患者需求,合理分配医疗资源,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数字化转型还可以帮助医院实现远程会诊、在线咨询等服务模式,拓展医疗服务范围,满足更多患者的就医需求。
数字化转型有助于提升医疗安全水平,在数字化环境下,医院可以实现对门诊服务的全程监控,确保医疗过程的安全可控。
数字化技术还可以提高医疗数据的安全性,防止数据泄露、篡改等风险,保障患者隐私权益。
数字化转型有助于降低运营成本,通过引入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医院可以实现门诊服务的智能化管理,降低人力成本、物力成本等运营支出。
数字化转型还可以帮助医院实现对医疗服务的精细化管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进一步降低运营成本。
数字化转型对于推动医院门诊服务信息化建设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影响。
在新时代背景下,医院应积极拥抱数字化转型,不断创新服务模式,提高服务质量,为广大患者提供更加便捷、高效、安全的医疗服务。
1. 医院门诊服务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和问题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虽然近年来我国医院信息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整体水平仍有较大差距。
部分医院在硬件设施、网络环境等方面投入不足,导致门诊服务信息化建设难以顺利推进。
医院信息系统升级方案与实现
马嘉潜;李超峰;邓晓焱;何仲廉;杨莹;任忠敏
【期刊名称】《医学信息学杂志》
【年(卷),期】2016(0)9
【摘要】以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信息系统升级的实践为基础,提出从服务器升级、异构数据库迁移、底层框架升级3个层面进行医院信息系统升级的方案,以期为其
他医院同类信息系统升级的安全、高效切换提供参考.
【总页数】4页(P25-28)
【作者】马嘉潜;李超峰;邓晓焱;何仲廉;杨莹;任忠敏
【作者单位】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广州510006;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广州510006;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广州510006;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广州510006;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广州510006;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广州51000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056
【相关文献】
1.光伏发电功率预测预报系统升级方案设计及关键技术实现 [J], 崔杨;陈正洪;成驰;唐俊;谷春
2.基于MOSAIQ的放疗信息管理系统升级方案与实现 [J], 许晓燕;李金凯;曹远东
3.建立良好的医院信息系统是实现高质量医院运营管理的基础——韩国汉城三星医院信息系统考察综述 [J], 高燕婕
4.五凌集控数据网集群通信优化升级方案及实现 [J], 龚传利;文正国;谢源强;吴辉
5.基于SDN组网的OpenStack云平台跨多版本升级方案的设计与实现 [J], 刘正浩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专科平台信息化建设项目采购需求一、项目背景建设高水平医科大学离不开高水平附属医院的建设,高水平附属医院的建设离不开特色重点临床学科的建设,本项目主要加强附属第一医院的呼吸类疾病和附属脑科医院的精神类疾病科研信息化建设。
目前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临床诊疗系统有HIS+EMR(12TB)、LIS(2TB)、PACS(60TB),但各个系统间未进行集成,各临床信息分散。
在呼吸疾病方面,仅有肺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电子结构化科研住院病历,专科信息化不足,表现在呼吸重症、呼吸病理、呼吸内窥镜、肺功能、支气管扩张症、慢性咳嗽、生物资源等方面。
尽管有优势病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规范化管理规范及国家呼吸疾病临床研究中心体系,但配套的全国多中心信息化平台缺乏。
“Big Data”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已经毋庸置疑,国办发〔2016〕47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和规范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推进健康医疗临床和科研大数据应用,培育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新业态;加强健康医疗海量数据存储清洗、分析挖掘、安全隐私保护等关键技术攻关;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创新发展健康医疗业务,促进健康医疗业务与大数据技术深度融合,加快构建健康医疗大数据产业链,不断推进健康医疗与养生、养老、家政等服务业协同发展。
在呼吸专科领域,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已连续6年全国排名第一。
此外,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于2013年8月获批成立,联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贵州省人民医院、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附属新桥医院等核心单位以及覆盖全国的网络单位,建立了包括中心、核心成员和网络成员的三级临床研究协同创新网络,覆盖1000多家医疗机构和单位。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将肩负时代重任,积极发挥重点学科优势,开展及完善呼吸领域的信息化建设。
医院信息科三甲目录-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信息科管理文件目录目录一、行政管理 (2)1-1科室概况---------------------------------------------------------------------------(第1盒) (2)1-2岗位人员配置 (2)1-3 科室固定资产 (3)1-4 计划预算总结 (3)1-5科室规章制度 (3)1-6医院制度及员工职责汇编----------------------------------------------------(第2盒) (4)1-7会议及文件记录---------------------------------------------------------------(第3-8盒) (4)1-8 介绍信申请表--------------------------------------------------------------------(第9盒) (4)二、技术管理 (4)2-1防护措施------------------------------------------------------------------------(第10-11盒) (4)2-2 应急措施 (5)2-3标准与规范 (5)2-4系统文档----------------------------------------------------------------------(第12-31盒) (5)2-5服务器存储类------------------------------------------------------------------(第32-38盒) (8)2-6网络类-----------------------------------------------------------------------------(第39盒) (8)三、各类记录 (9)3-1考勤类-----------------------------------------------------------------------------(第40盒) (9)3-2维保类-------------------------------------------------------------------------(第41-46盒) (9)3-3耗材配件类 (10)四、区域卫生平台----------------------------------------------------------------------(第47盒) (10)4-1需求说明 (10)4-2建设方案 (10)4-3 银行协助 (11)4-4 会议文件 (11)五、统计室--------------------------------------------------------------------------------(第48盒) (11)5-1统计室规章制度 (11)5-2 统计资料汇编 (11)5-3 每月基本数据表 (11)5-4 死亡病人一览表 (11)5-5报送时间表 (11)5-6 统计人员资格认证 (11)5-7 医院业务报表 (12)六、图书馆--------------------------------------------------------------------------------(第49盒) (12)6-1 图书馆规章制度 (12)6-2 图书馆工作计划 (12)6-3 图书馆预算计划 (12)6-4 图书馆工作总结 (13)6-5图书采集总结 (13)6-6 图书文献采集计划 (13)6-7 文献定题服务 (13)6-8 到馆人员记录表 (13)6-9 阅览登记表 (13)6-10 复印登记本 (13)6-11 咨询记录 (13)6-12 固定资产 (13)6-13 考勤 (13)七、随访室-------------------------------------------------------------------------------(第50盒) (14)7-2 随访规章制度 (14)7-3 随访工作总结 (14)一、行政管理1-1科室概况---------------------------------------------------------------------------(第1盒)1-1-1信息科成立文件1-1-2信息科科室介绍1-1-3 信息科职责1-1-4 医院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文件1-2岗位人员配置1-2-1信息科人员花名册1-2-2信息科组织结构图1-2-3人才培训计划及总结1-2-3-1 2009年度医院信息化建设人才培养计划1-2-3-2 2009年度医院信息化建设人才培养总结1-2-3-3 2010年度医院信息化建设人才培养计划1-2-3-4 2010年度医院信息化建设人才培养总结1-2-3-5 2011年度医院信息化建设人才培养计划1-2-3-6 2011年度医院信息化建设人才培养总结1-2-3-7 2012年度医院信息化建设人才培养计划1-2-4信息科工作细分表1-2-5 岗位任命书1-2-5-1 信息科科长任命书1-2-5-2 图书馆馆长任命书1-2-5-3 信息科物资采购员任命书1-2-6岗位职责1-2-6-1 信息科科长岗位职位说明书1-2-6-2 电脑中心人员岗位职位说明书1-2-6-3 图书馆馆长岗位职位说明书1-2-6-4 图书馆馆员岗位职位说明书1-2-6-5 统计室人员岗位职位说明书1-2-6-6 随访室人员岗位职位说明书1-2-6-7 信息科物资采购员职责1-3 科室固定资产1-3-1固定资产列表[2009-2011]1-4 计划预算总结1-4-1医院信息化“十二五”发展规划1-4-2科室计划预算总结[ 2009]1-4-3科室计划预算总结[2010]1-4-4科室计划预算总结[2011]1-4-5科室计划预算[2012]1-5科室规章制度1-5-1保密协议1-5-2信息科科室制度1-5-2-1信息系统使用管理制度1-5-2-2计算机网路系统安全管理制度1-5-2-3计算机工作站管理制度1-5-2-4信息科管理制度1-5-2-5电脑中心值班制度1-5-2-6计算机病毒防范管理制度1-5-2-7医院信息系统数据安全管理制度1-5-2-8系统权限授予及密码管理办法1-5-2-9计算机及设备维修管理制度1-5-2-10广州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防统方管理制度1-5-2-11电脑中心物资采购管理规定1-5-2-12信息项目采购管理规定1-5-2-13中心机房管理制度1-5-2-14院内互联网使用规定1-5-2-15网络维护管理制度1-5-2-16计算机耗材管理制度1-5-2-17计算机配件管理制度1-5-2-18计算机设备管理制度1-5-2-19计算机操作规程1-5-2-20信息系统操作权限分级管理制度1-5-2-21信息查阅提取和修改审批制度1-5-2-22信息系统管理人员授权制度1-6医院制度及员工职责汇编------------------------------------------------------(第2盒)1-6-1 医院制度汇编1-6-2医院工作人员职责汇编1-7会议及文件记录------------------------------------------------------------------(第3盒)1-7-1科内会议记录1-7-2 医院周会议记录1-7-3 2009年院内文件及通知----------------------------(第4盒)1-7-42010年院内文件及通知----------------------------(第5盒)1-7-5 2011年院内文件及通知--------------------------(第6-7盒)1-7-6 2012年院内文件及通知-----------------------------(第8盒)1-8 介绍信申请表--------------------------------------------------------------------(第9盒)1-8-1 新来院工作人员报到介绍信二、技术管理2-1防护措施--------------------------------------------------------------------------(第10盒)2-1-1防火墙及防入侵设备介绍;2-1-2防病毒软件介绍;2-2 应急措施2-2-1医院信息系统出现各类型故障处置措施;2-2-2系统应急预案及演练记录;2-3标准与规范2-3-1广州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政策2-3-2广东省政府采购公开招标采购方式暂行实施规程2-3-3广东省基本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药品目录2-3-4医院信息系统基本功能规范2-3-5电子病历系统基本规范2-3-6电子病历系统基本架构与数据标准2-3-7广州市信息工程网上竞价采购试行规程2-3-8广州市卫生信息资源,术语与分类2-3-9广州市卫生信息资源,编码2-3-10广州市卫生信息资源,共享与交换数据集2-3-11广东省医院图书馆管理条例2-3-12 医疗收费标准------------------------------------(第11盒)2-3-12-1广州市医疗收费标准[1999年]2-3-12-2全国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规范[2000年]2-3-12-3 广州市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医疗服务价格[2006年]2-4系统文档-------------------------------------------------------------------------(第12盒)2-4-1广州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信息系统列表2-4-2系统软件供应商资料2-4-3 应用程序权限分级列表2-4-4嘉和EMR系统文档---------------------------------(第13盒) 2-4-4-1电子病历操作基本描述2-4-4-2电子病历系统(I/II期)硬件项目-验收报告2-4-4-3电子病历平台项目概要2-4-4-4电子病历系统建设方案2-4-4-5电子病历平台系统软件-会议纪要报告2-4-4-6电子病历系统用户培训文档V5.0.12-4-4-7电子病历系统用户培训计划V5.0.12-4-4-8电子病历平台系统软件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2-4-4-9电子病历系统第二期建设项目(手术,麻醉,ICU)建设方案)2-4-4-10电子病历系统数据库设计说明书2-4-4-11电子病历系统概要设计说明书2-4-4-12电子病历系统详细设计说明书2-4-4-13电子病历项目总结和评价会议签到表,培训签到表2-4-4-14项目准备期工作备忘2-4-4-15问题汇总及常见问题与解决办法2-4-4-16项目启动通知2-4-5麦迪斯顿手术,麻醉,ICU系统文档-----------------(第14盒)2-4-5-1项目变更申请(变更编号:GZZLBG-01)2-4-5-2重症监护信息系统详细设计说明书2-4-5-3培训计划2-4-5-4培训记录2-4-5-5视频示教系统数据库设计说明书2-4-5-6重症监护信息系统数据库设计说明书2-4-5-7视频示教系统详细设计说明书2-4-5-8手术麻醉系统详细设计说明书2-4-5-9手术麻醉系统数据库设计说明书2-4-5-10 Docare麻醉临床信息系统培训文档2-4-5-11 Docare重症监护临床信息系统培训文档2-4-5-12 Docare麻醉临床信息系统用户手册2-4-5-13 Docare重症监护临床信息系统用户手册2-4-5-14手术与麻醉临床信息管理系统设计方案2-4-5-15手术麻醉监护系统设备配置文档2-4-5-16重症监护信息管理系统设计方案2-4-5-17 ICU重症监护系统设备配置文档2-4-5-18视频示教系统设计方案2-4-5-19视频示教系统设备配置文档2-4-5-20手术示教系统培训文档2-4-5-21手术示教系统用户手册2-4-6安科PASC系统文档------------------------------(第15盒)2-4-6-1 Annet病理图文工作站-用户使用手册V2.12-4-6-2医学影像信息系统概要设计说明书2-4-6-3医学影像信息系统详细设计说明书2-4-6-4 Annet USWS超声工作站-用户使用手册V2.22-4-6-5医学影像信息系统需求说明书2-4-6-6 Annet ES 内镜工作站-用户使用手册V2.22-4-6-7医学影像信息系统培训文档2-4-6-8 Anet RIS 影像信息管理系统-用户使用手册V2.0.0.32-4-6-9 PACS系统用户培训计划2-4-6-10 PACS项目实施计划----------------------(第16盒)2-4-6-11医学影像信息系统数据库设计说明书2-4-6-12 ANNET STA信息统计管理系统-用户使用手册V2.0.0.12-4-6-13 ANNET PACS医学影像管理系统-用户使用手册V2.62-4-6-14 ANNET OUTCLIENT临床浏览终端使用手册V2.02-4-6-15多媒体排队叫号管理软件-用户使用手册V2.02-4-6-16 ANNET BURN数据离线备份软件-用户使用手册V2.0.1.1 2-4-6-17全院PACS系统验收单2-4-6-18医学影像存储与传输系统项目-硬件验收报告2-4-6-19 PACS建设项目用户试用报告2-4-6-20系统维护合同书2-4-6-21 PASC系统维护方案2-4-7怡捷HIS系统,怡捷LIS系统文档------------(第17盒)2-4-8灵狐财务系统文档-------------------------(第18盒)2-4-9病案统计系统-----------------------------(第19盒)2-4-10广州医保文档----------------------------(第20盒)2-4-10-1广州医保物价文件2-4-10-2广州医保结算文档2-4-10-3广州医保系统文件2-4-10-4 院内医疗保险管理文件----------------(第21盒)2-4-10-5院外医疗保险管理文2-4-10-6医保公医政策宣传培训资料2-4-11深圳医保文档---------------------------------(第22盒) 2-4-11-1深圳医保物价文件2-4-11-2深圳医保系统文档2-4-1广东省医保文档--------------------------------(第23盒)2-4-12-1汕尾医保物价文件2-4-12-2汕尾医保结算文件2-4-13广州公费医疗文档----------------------------(第24盒)2-4-13-1广州公费医疗记账标准文件2-4-13-2广州公费医疗预防实施管理委员会通知2-4-14东软HIS系统文档----------------------------(第25盒)2-4-15天阗威胁检测与智能分析系统文档--------------(第26盒)2-4-16医院处方点评与用药动态监控系统--------------(第27盒)2-4-17广州市阳光用药电子监察系统------------------(第28盒)2-4-18西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第29盒)2-4-19南琼考试系统--------------------------------(第30盒)2-4-20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第31盒)2-5服务器存储类------------------------------------------------------------------(第32盒)2-5-1服务器房机柜设备平面图2-5-2服务器房设备管理员及供应商对照表2-5-3服务器房例行检查项目及内容2-5-4服务器IP及VNC密码2-5-5数据库管理授权列表2-5-6服务器与数据库列表2-5-7服务器数据备份与应急方案2-5-8服务器房建设资料------------------------------(第33盒)2-5-9服务器软件资料[1]-----------------------------(第34盒)2-5-10服务器软件资料[2]----------------------------(第35盒) 2-5-11 HP存储资料----------------------------------(第36盒)2-5-12 EMC2存储资料[1]-----------------------------(第37盒)2-5-13 EMC2存储资料[2]-----------------------------(第38盒)2-6网络类---------------------------------------------------------------------------(第39盒)2-6-1 医院互联网站介绍2-6-2 医院网络拓扑图2-6-3 内网IP规划2-6-4 互联网IP规划2-6-5 科室分布及网络编号对应图2-6-6 网络设备及管理员对照表2-6-7 院内建筑弱电图2-6-8 网络验收表及开通交付文件2-6-9 网络供应商及联络电话2-6-10 院内互联网账号及密码文件2-6-11 交换机资料三、各类记录3-1考勤类----------------------------------------------------------------------------(第40盒)3-1-1电脑中心请假登记表(另设文件夹)3-1-22009-2011年电脑中心值班登记表3-1-32012年电脑中心值班登记表(另设文件夹)3-1-4 2012年医院科室防火安全每日检查记录本3-1-52012年电脑中心加班记录表(另设文件夹)3-2维保类----------------------------------------------------------------------------(第41盒)3-2-1 系统维保3-2-1-1权限申请表3-2-1-1-1 临床科室用户权限申请表3-2-1-1-2 职能科室用户权限申请表3-2-1-1-3 财务科室用户权限申请表3-2-1-1-4 医技科室用户权限申请表3-2-1-2应用程序修改申请表3-2-1-3系统程序修改申请表3-2-1-4 诺顿杀毒软件状态检查登记表(另设文件夹)3-2-1-5 数据备份记录表3-2-1-6 床位变更申请表3-2-1-7 信息查阅提取和修改审批表3-2-2设备维保3-2-2-1 2009-2011年服务器房例行检查记录表3-2-2-2 2012年服务器房例行检查记录表(另设文件夹)3-2-2-3 2009-2011年服务器房进出及特别事件记录表3-2-2-42012服务器房进出及特别事件记录表(另设文件夹)3-2-2-5发外维修申请表3-2-2-6 2009-2010维修记录表--------------(第42盒)3-2-2-7 2011-2012维修记录表--------------(第43盒)3-3耗材配件类3-3-1耗材及配件月报表---------------------------(第44盒)3-3-2 2010年计算机类固定资产与耗材申购表--------(第45盒)3-3-3 2011年计算机类固定资产与耗材申购表3-3-42012年计算机类固定资产与耗材申购表3-4资产类3-4-1固定资产报废申请表-------------------------(第46盒)3-4-2固定资产调拨申请表3-4-3科室领用单3-5网络类3-5-1网络工程申请单3-5-2网络工程汇总表3-5-3网络维护申请表3-5-4网络工程方案及验收报告3-6其他类3-6-1投影,手提使用记录表(另设文件夹)四、区域卫生平台---------------------------------------------(第47盒)4-1需求说明4-1-1区域卫生信息平台需求说明书4-2建设方案4-2-1广州市健康卡工程总体建设方案(征求意见稿)4-3 银行协助4-3-1中国银行资金清算业务协议书4-4 会议文件4-4-1相关会议通知文件五、统计室--------------------------------------------------------------(第48盒)5-1统计室规章制度5-1-1 统计室反馈制度5-1-2 统计室工作制度5-2 统计资料汇编5-2-1 2009年统计资料汇编5-2-2 2010年统计资料汇编5-2-3 2011年统计资料汇编5-3 每月基本数据表5-3-1 2009年报送院长每月基本数据表5-3-2 2010年报送院长每月基本数据表5-3-3 2011年报送院长每月基本数据表5-4 死亡病人一览表5-4-1 死亡病人一览表[2009-2011]5-5报送时间表5-5-1 我院报表报送时间表5-6 统计人员资格认证5-6-1 工作人员资格证书5-7 医院业务报表5-7-1 广州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2009年业务报表5-7-2广州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2010年业务报表5-7-3广州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2011年业务报表六、图书馆--------------------------------------------------------------(第49盒)6-1 图书馆规章制度6-1-1 书刊污损、遗失赔偿规定6-1-2 书刊借阅规则6-1-3 借书证管理方法6-1-4 阅览室管理办法6-1-5 医学情报检索管理工作制度6-1-6 读者借阅制度6-1-7 实习生借阅制度6-1-8 电子阅览规则6-1-9 图书室复印机使用管理规定6-1-10 图书室卫生管理制度6-1-11 图书室防火防水安全管理制度6-1-12 读者入馆须知6-1-13 图书馆管理制度6-1-14 图书馆防虫安全制度6-2 图书馆工作计划6-2-1 2009-2012年图书馆工作计划6-3 图书馆预算计划6-3-1 2009-2012年图书馆预算计划6-4 图书馆工作总结6-4-1 2009-2011年图书馆工作总结6-5图书采集总结6-5-1 2009-2011年图书采集情况总结6-6 图书文献采集计划6-6-1 2009-2012年图书文献采集计划6-7 文献定题服务6-7-1文献定题服务记录表6-8 到馆人员记录表6-8-1 2009-2011年到馆人员登记本6-8-2 2012年到馆人员登记本(另设文件夹)6-9 阅览登记表6-9-1 2009-2011年图书阅览登记本6-9-2 2012年图书阅览登记本(另设文件夹)6-10 复印登记本6-10-1 2009-2011年文献复印登记本6-10-2 2012年文献复印登记本(另设文件夹)6-11 咨询记录6-11-1 2009-2011年图书馆咨询记录6-1-2 2012年图书馆咨询记录(另设文件夹)6-12 固定资产6-12-1 2009-2011年图书馆固定资产列表6-13 考勤6-13-1 2009-2011年图书馆夜班值班记录表6-13-2 2012年图书馆夜班值班记录表(另设文件夹)七、随访室--------------------------------------------------------------(第50盒)7-1 随访室慨况7-1-1 随访室简介7-2 随访规章制度7-2-1 随访资料查阅规定7-2-2 随访工作管理制度7-3 随访工作总结7-3-1 随访工作总结[2009]7-3-2 随访工作总结[2010]7-3-3 随访工作总结[2011]。
区域性信息化临床生物样本库的建设任思冲;黄燕春;杨俊;彭萍【摘要】生物样本库是一种集中保存各种人类生物材料,用于疾病临床治疗和生命科学研究的生物应用系统。
随着我国卫生信息化网络工程建设的推进,以卫生信息平台为基础的生物样本库数据平台也即将得到快速发展,为我国转化医学事业的发展提供资源保障。
本文就我国生物样本库建设发展现状进行简述,同时阐述成都市区Ⅱ性信息化临床生物样本库的建设和重要性及其对拓展样本利用、推动转化医学发展的重大意义。
%Biobank is an application system saving many kinds of biologic materials which can be used for clinical therapy and life science research.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health information network project, informational clinical biobanks data platform will grow up quickly and they offer much resource for developing of translational medicine in China. Here, 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biobank construction briefly. In additionally, sketches the importance of constructing of the informational Chengdu City regional biobank platform. Completing this regional clini-cal biobank construction, can expand the biologic sample utility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ranslational medicine.【期刊名称】《中国医药导报》【年(卷),期】2015(000)018【总页数】4页(P130-132,137)【关键词】生物样本库;转化医学;信息化【作者】任思冲;黄燕春;杨俊;彭萍【作者单位】成都市龙泉驿区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四川成都 610100;成都市龙泉驿区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四川成都 610100;成都市龙泉驿区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四川成都 610100;成都市龙泉驿区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四川成都 610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197生物样本是医学科研、临床诊断、治疗效果监测及预后评价的重要生物学材料。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信息化监理服务项目采购需求1.采购预算(最高限价)采购预算(最高限价):人民币60.8 万元,包括了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信息化建设项目监理服务及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信息化运维服务项目监理服务,具体限价如下:(1)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信息化建设项目监理服务, 采购预算(最高限价):人民币56万元;(2)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信息化运维服务项目监理服务, 采购预算(最高限价):人民币4.8万元;2.项目工期要求从合同签订之日起至项目全部通过最终验收之日止。
3.项目背景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前身为广州市肿瘤医院,筹建于1985年,1987年9月正式开业。
2006年1月20日成为广州医学院直属附属医院,是广东省内首家按国家新标准评审通过的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
医院主要承担广州及周边地区的肿瘤防治和研究工作,同时承担着广州市肿瘤研究所、广州医科大学肿瘤研究所的建设和发展任务。
医院现有职工1050人,拥有一批由国内知名专家、留学归国人员组成的技术精湛的医疗骨干队伍,其中正高61人,副高128人,博士59人,硕士211人。
医院现有肺肿瘤外科、放疗科、内科、中西医结合科等25个临床科室,并配有放疗中心等14个医技科室。
医院肿瘤科和医学影像科为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
医院擅长各类肿瘤疾病诊断和治疗,特别是在肺癌、肠癌、肝癌、胃癌、鼻咽癌、乳腺癌、神经肿瘤、肿瘤放疗、化疗方面尤其突出。
医院在肿瘤微创治疗技术、肿瘤热灌注治疗技术、肿瘤生物放疗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肿瘤研究所是广州是恶性肿瘤治疗转化医学重点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有乳腺癌化学治疗的基础与临床研究、鼻咽癌放疗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肠癌肺癌靶向治疗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胃癌腹腔热灌注治疗的基础与临床,肿瘤研究所现有15名专职科研人员,正高1人,副高4人,博士5人,硕士7人。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信息化建设项目是根据《全国医院信息化建设标准规范》等医院信息化信息化发展及建设要求,建设医疗管理系统、医院科研教学信息系统、医院临床信息系统、医院信息集成平台、医院信息系统与医院运营管理中心等功能,将临床数据有效应用于医院临床业务、医院服务、运营管理、科研等业务。
通过开展医院运维项目,引入第三方专业信息化技术运维公司,对现有网络平台、应用系统、机房、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及桌面系统进行维护,定期对设备及系统进行巡检,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确保系统处于正常运行状态,制定信息化系统维护流程和标准,建立应急预案,推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信息系统运维工作更加规范化、专业化和高效化发展,建立起以主动服务为主导思想的信息化管理体系,提升整体信息化支持能力,促进信息系统维护由“故障后维修”向“故障前预防”转变,为医院信息化建设提供规范、高效、稳定的整体支撑环境,充分发挥医院信息化系统的作用,更好的提升医院的业务管理服务能力和服务效率。
项目内容涉及通信网络建设、软件开发、网络建设、服务器存储等内容,系统建设要求与医院基建及房屋管理、房屋装修等做好配合工作。
3.1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信息化建设项目3.1.1建设目标为了落实与完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模式、以成本和质量为中心的管理模式,以及以服务质量和患者满意度为核心的分配模式,根据卫生部2016年颁发的《基于电子病历的医院信息平台建设技术解决方案(1.0版)》规范的要求,结合我院自身信息系统及数据中心建设情况,积极开展基于电子病历的医院信息平台相关内容的建设。
按照国家卫生计生委信息化相关标准规范,借鉴国内外医院信息化建设的经验和成功案例,兼顾医院长远发展和短期的成果、实效,通过本次医院信息化项目建设,完成医院信息平台的基础建设、实现“医院信息平台应用功能指引”要求的功能。
实现院内信息的统一采集、数据共享、病历调阅的信息平台。
搭建基本的技术平台架构,实现各种资源数据管理、信息资源数据模型、信息平台和企业服务总线,并基于医院信息平台集成院内及院间主要业务系统。
依托平台的信息资源中心,实现业务协同、各种信息共享,提升对数据的有效再利用。
加强医院信息安全工作,进一步提升医院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和系统安全能力。
(1)完成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下称广医肿瘤)现有以临床数据中心为核心的医院信息集成平台的数据标准化改造工作,使医院基础数据更加规范化、标准化,并参照“医院信息平台应用功能指引”进一步完善集成平台的基础功能。
(2)构建面向临床、管理、质控的数据展现、分析和挖掘应用,全面、快速地回应决策层、管理职能部门以及临床一线医护人员对于数据利用的迫切需求,大力改善用户体验,从信息化角度促进医院的内涵建设,奠定医院可持续发展的IT建设基础。
(3)全面采集、分析和挖掘全院的医疗数据,通过数据的挖掘利用支撑医院临床、科研和决策,并配合医院学科发展。
(4)强化系统建设的数据安全保障机制,建立符合广医肿瘤的信息化框架的数据安全标准体系。
3.1.2建设规模项目预算约为2110万元。
广医肿瘤的信息集成平台建设项目涉及医院信息集成平台、医院临床信息系统、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和医院科研信息系统四个部分,共计56个子系统模块。
应用和支撑范围覆盖全院所有临床科室、职能科室和医技科室。
3.1.3建设周期本项目建设周期计划为22个月,监理项目周期从合同签订日起至项目通过最终验收日止。
3.2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信息化运维服务项目3.2.1建设目标目前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在IT系统运营管理上由信息科负责。
大部分工作在于处理IT系统运维的技术细节上,无法顾及系统的整体优化和规划。
通过服务外包商提供的信息化运维服务体系,可以缩减IT管理人员,以更专业的方式提供专业而高效的运维服务,为医院应用系统的运行和业务的开展提供有力的IT保障。
本年度运维需求驻场服务工程师人数为3名,值班时间为5*8小时。
根据当前实际情况由服务外包商提供一个2座席的服务热线电话,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驻场3名服务工程师提供5*8的驻场服务,并提供对所有的技术支持、服务请求、故障报修、技术咨询的单点专员联系,同时开展定期巡检。
驻场人员的日常工作由驻场团队经理负责日常工作安排统筹,向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信息科汇报,接受信息科的监督和领导。
项目预算约为250万元。
3.2.2运维内容对HIS软件、PACS软件、电子病历、LIS软件、麻醉临床软件、杏林软件、"望海财务管理系统(医院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系统医院成本核算经济管理信息系医院物流管理系统医院预算管理系统)"、三甲质量控制、绩效考核管理、科主任信息管理平台、网站维护、数字化手术室、办公自动化、图书馆系统、营养系统、防统方系统、阳光用药系统、临床路径系统、合理用药软件、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医疗设备专用管理系统等21个子系统进行5*8小时日常运维以及7*24小时应急响应。
4.项目目标(1)投资目标。
投资金额不超过合同规定金额。
(2)工期目标。
确保项目在合同规定的期限内竣工验收,并投入使用。
(3)质量目标。
实现合同和设计方案的各项功能,并符合设计方案的质量标准,将系统建设成一个先进、实用、体现当代高新技术水平的信息化建设工程,同时保证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和高性能。
5.标准规范项目需遵循的标准规范:(√)GB/T 2887 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GB/T 8567 计算机软件文档编制规范(√)GB/T 9385 计算机软件需求规格说明规范(√)GB/T 9386 计算机软件测试文档编制规范(√)GB/T 15532 计算机软件测试规范(√)GB/T 25000.51 软件工程软件产品质量要与评价(SQuaRE) 商业现货(COTS)软件产品的质量要求和测试细则(√)GB/T 28035 软件系统验收规范(√)GB 50057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附条文说明)(√)GB 50169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T 19668.1 信息技术服务第1部分:总则(√)SJ/T 10367 计算机过程控制软件开发规程(√)SJ 20822 信息技术软件维护(√)其他信息系统相关标准(√)计算机病毒防治管理办法(√)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信息系统工程监理单位资质管理办法(√)信息系统工程监理工程师资格管理办法(√)信息系统工程监理暂行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互联网管理暂行规定(√)广州市财政投资信息化项目验收规范(穗信息化字〔2007〕42号)6.监理服务范围主要包括以下子项目全程监理服务:(1)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信息化建设项目监理;(2)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信息化运维服务项目监理。
7.监理服务工作要求7.1服务要求监理方应安排工作人员现场办公,做好工程和项目进度和质量控制管理,协助单位完成项目任务并提供管理和技术咨询。
根据信息产业部《信息系统工程监理暂行规定》的有关要求,监理单位应:(1)按照“守法、公平、公正、独立”的原则,开展信息系统工程监理工作,维护业主单位与承建单位的合法权益。
(2)按照监理合同取得监理收入。
(3)不得承包信息系统工程。
(4)驻场监理人员非因采购人要求或其他特殊情况,原则上不得随意更换。
(5)不得与被监理项目的承建单位存在隶属关系和利益关系,不得作为其投资者或合伙经营者。
(6)不得以任何形式侵害业主单位和承建单位的知识产权。
(7)在监理过程中因违犯国家法律、法规,造成重大质量、安全事故的,应承担相应的经济责任和法律责任。
7.2服务方式(1)以现场监理为主。
(2)现场监理工程师应根据项目实施需要现场监理,必要时可驻场办公。
(3)总监负责制,负责整个工程的全部监理工作。
7.3项目整体设计,组织及实施方案的总体把关(1)审核和确认承建单位的实施人员组织和实施计划安排。
(2)审核和确认承建单位的质量保证计划。
(3)审核和确认承建单位的进度控制计划。
7.4质量控制7.4.1系统集成质量控制(1)依据合同要求和有关技术标准,审查、监督、控制本工程设备采购及设备安装的质量。
(2)采取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纠正的方式,依据国家法律、法规、标准以及项目合同、设计方案、监理规划、监理实施细则等文件控制工程质量;每月按项目对各项目文档进行查阅审核,提供监理简报,对各项目进行量化考评并排出名次,提出各项目工作的改进意见。
(3)协助业主单位进行设计方案的审核和确认。
(4)协助业主单位审核系统软件选型方案。
(5)对采购的系统软件的质量进行检验、测试和验收审核。
(6)对系统软件的安装调试进行验收审核。
(7)根据工程的特点,制定工程的验收标准,验收方法。
7.4.2技术培训质量控制(1)审核确认承建单位的培训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