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 格式:ppt
- 大小:2.51 MB
- 文档页数:38
第三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淄川区罗村中学卢桂淑2010年8月《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单元备课一、本单元主要内容综述1919年的五四运动,是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这次运动承继了新文化运动精神的命脉,接续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未竟的事业,开启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先河。
在这次运动中,工人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中国革命从此进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得到了广泛传播,并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由一种理论转变为一种独立的政治力量。
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1924年,为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国共两党合作,进行了北伐战争,但是由于国民党右派叛变,中共缺乏斗争经验,大革命失败了。
之后,中国共产党吸取大革命失败的教训,开始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发动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并把革命工作的重心由城市转入农村,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而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使红军踏上了漫漫的长征路。
中国共产党在成长过程中不断纠正自身的错误,通过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使党和红军转危为安,取得了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扼杀中国革命的企图。
从此,中国革命从胜利走向胜利。
二、课标精析1.简述五四爱国运动的基本史实,理解五四精神。
巴黎和会五四运动学生游行队伍上海各界声援学生1919年初,巴黎和会召开,中国是战胜国之一,派代表出席“巴黎和会”,但中国代表提出的收回国家领土主权的正义要求,却遭到列强的拒绝,特别是关于山东问题的处理方案使得举国震惊、群情激奋,由此成为引发五四爱国运动的导火线。
运动分为两个阶段:前期,中心在北京,3000多名学生于5月4日举行了集会、游行等抗议活动,提出“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口号。
虽然遭到了北洋政府的镇压,但他们的爱国行为得到各地学生纷纷响应,爱国浪潮迅速席卷全国;后期,中心转移到上海,上海工人举行罢工,商人罢市,声援学生运动,全国各地工人纷纷响应,无产阶级成为运动的主力。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名词解释在中国历史上,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一场伟大的社会革命,它标志着中国的历史从封建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
本文将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定义和背景进行探讨,并从多个角度解释其意义和影响。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定义和起源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政治运动,旨在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以人民利益为中心的新中国。
这场革命开始于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经历了坎坷和曲折的道路,最终在1949年成功实现了胜利。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社会的深刻矛盾和动荡局势。
当时的中国面临着帝国主义的侵略、封建统治的压迫以及极端的贫富分化。
这些问题形成了中国革命的基本动力和动机。
二、经济和社会转型的关键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一场既包括政治革命又包括社会经济变革的革命。
在革命过程中,解决中国的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成为当务之急。
1. 土地革命:土地问题是中国农民最迫切的问题之一。
新民主主义革命通过进行土地革命,解决了土地不平等和土地集中问题,实现了农民土地所有权的归农,从而稳定了农村基础。
2. 工人权益:革命也致力于保护工人的权益,推动工人运动的兴起。
通过建立工会和实行劳动保护措施,新民主主义革命为工人争取了更好的待遇和权益。
3. 社会平等:新民主主义革命也提倡社会平等和公正。
解放妇女,废除封建的束缚,推动男女平等,使中国社会迈向更加进步的方向。
三、国际因素与新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不仅是中国内部社会变革的结果,也受到了国际因素的影响。
中国在这场革命中积极争取国际支持,以应对帝国主义的干涉和侵略。
1. 苏联的影响:苏联共产主义革命对中国产生了深远影响。
中国共产党从苏联获得了革命经验和理论指导,帮助中国建立了一个相对完整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体系。
2. 国际联盟和亚洲影响: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中国积极倡导亚洲民族解放运动,并获得了一些国际支持。
与国际联盟的合作以及与其他亚洲国家的交流,为中国革命提供了宝贵的支持和资源。
抗战建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1945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历史时期。
这一时期被称为抗战建国时期,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阶段。
在这一阶段,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群众开展了广泛而深入的革命斗争,最终实现了中国革命的胜利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一、中国人民抗战的胜利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中国历史上一场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
1937年,日本侵略者对中国发动了全面战争,中国人民陷入了巨大的深渊。
然而,面对强大的敌人,中国人民展现了顽强的抵抗和不屈的斗志。
毛泽东等革命领导人提出了“抗战胜利后民主国家”的主张,鼓舞了人民的斗志。
在长期的抗战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解放军和各人民民主政权开展了积极的抗战斗争,最终战胜了日本侵略者。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提出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斗争中总结了中国革命的经验,并提出了适合中国国情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是在中国的历史条件下,组织以工人、农民和城市小资产阶级为主要成分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广泛人民民主同盟,推翻外来侵略者和中国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由各革命阶级共同组成的新民主主义的人民共和国。
三、土地改革运动的开展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对土地问题的解决。
中国是一个农业国家,广大农民一直以来都受到封建地主的剥削和压迫。
为了彻底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解放军和人民政权发动了土地改革运动。
土地改革运动的核心是将土地从地主手中重新分配给农民,使他们成为真正的土地所有者。
通过土地改革,广大农民获得了土地、权益和尊严,壮大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力量。
四、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战略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战略。
这一战略的基本思想是以农村为革命的根据地,由农民军队推动革命斗争的发展,最终实现对城市的包围和胜利。
这一战略的成功实践使中国共产党得以发展壮大,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初中历史知识点总结:新⺠主主义⾰命的兴起 新⺠主主义⾰命是指在帝国主义和⽆产阶级⾰命时代,从1840年到1949年统称为中国资产阶级⺠主⾰命。
下⾯是店铺收集整理的初中历史《新⺠主主义⾰命的兴起》的知识点总结以供⼤家学习。
初中历史知识点总结:新⺠主主义⾰命的兴起 1.五四爱国运动的基本史实;五四精神 1919年初,法、英、美等国召开巴黎和会……会议竟决定将德国在中国⼭东侵占的⼀切权益转给⽇本。
消息传来,举国震惊,五四爱国运动爆发。
5⽉4⽇,北京⼗余所⾼校的3000多名学⽣到天安⻔⼲场和东交⺠巷外国使馆区举⾏集会、游⾏等抗议活动。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等⼝号声响彻云霄。
6⽉5⽇,上海⼯⼈举⾏罢⼯,声援学⽣运动。
反帝爱国运动的重⼼由北京转移到上海,⽃争的主⼒逐渐由学⽣转向⼯⼈。
北洋政府被迫罢免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三⼈的职务,中国代表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
五四爱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它标志着中国新⺠主主义⾰命的开始。
2.中共“⼀⼤”召开的史实。
1921年7⽉23⽇,中国共产党第⼀次全国代表⼤会在上海召开。
这次⼤会正式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
⾃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命的⾯⺫就焕然⼀新! 3.南昌起义。
1927年8⽉1⽇,周恩来、贺⻰、叶挺、朱德等率领两万多⼈在南昌举⾏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党反动派的第⼀枪。
南昌起义成为中国共产党创建⼈⺠军队,独⽴领导武装⽃争的开始。
4.中国共产党创建⼯农红军和农村⾰命根据地的意义。
⽑泽东创建了中国⾰命史上第⼀个农村⾰命根据地——井冈⼭⾰命根据地,井冈⼭⾰命根据地的开辟是中国共产党探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正确⾰命道路的开始。
5.红军⻓征;⻓征精神 结合地图(北P79)、诗歌(北P78)了解⻓征,知道遵义会议、⻜夺泸定桥、⽢肃会师,可根据⾃⼰体会,认识⻓征精神。
⻓征精神是中华⺠族百折不挠、⾃强不息的⺠族精神的集中体现。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是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是近代中国革命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
它的历史意义,在于它带着为辛亥革命不曾有的姿态,这就是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对封建主义,启导广大人民的觉悟,准备革命力量的团结。
1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什么所谓“新”,是相对于17-18世纪欧美国家发生的资产阶级领导的,旨在推翻封建专制主义压迫,确立资产阶级统治的旧民主主义革命。
总的来说所谓“新”主要含义指:新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新的革命政党(中国共产党),新的领导阶级(无产阶级),新的革命理想(社会主义)。
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从1919年五四运动开始的,在此之前的近代以来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为中国的旧民主主义革命。
它的目标是无产阶级(通过中国共产党)牢牢掌握革命领导权,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并及时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1956年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社会阶段的结束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开始。
性质:是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即新民主主义革命。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决定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道路在中国行不通,中国必须拥有一个新的救国阵营,有一场新的、来自于人民群众的民主革命,这样,由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了!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意义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结束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统治,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
近百年来,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又凭借坚船利炮,把中国一步步拖入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但是却并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社会的社会性质。
中国人民为了自由、民主、独立和统一整整奋斗了一个世纪,最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了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胜利。
从此,劳动人民成了新中国的主人。
这是中国历史上的伟大转折点,标志着中国社会进入了新的时期。
第三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内容简介1919年爆发的五四爱国运动,标志着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和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
第一次国共合作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的高涨。
国共合作破裂后,中国共产党为反抗国民党统治,进行工农武装革命,开始了中国革命道路的艰难探索。
从以‚欧美为师‛到以‚俄为师‛到‚井冈山道路‛,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新路。
并且在长征途中,确立了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中国革命从此从胜利走向胜利。
■课标链接●简述五四爱国运动的基本史实,理解五四精神。
●简述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史实,认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
●知道黄埔军校的创建和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了解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的主要史实。
●知道南昌起义,讲述朱德和毛泽东井冈山会师的故事,了解中国共产党创建工农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意义。
●讲述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故事,体会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认识中国革命历程的艰难曲折。
■策略指导●召开关于五四精神的主题班会,理解五四精神。
●观看《开天辟地》等影视片段,了解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背景。
●运用归纳法或图示法,在地图上标出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路线。
●运用列表法,围绕长征的原因、经过、结果理清线索,构建结构体系,领悟长征精神图一:五四运动口号图二:北京师生热烈欢迎被捕八勇士返校。
图三:五四运动纪念章材料二:在以前的民主革命中,中国的资产阶级虽然有自己的政党,但由于自身的软弱与妥协,不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这使得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看到,要领导……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
中国从此会议会址思考探究:、依据材料一说出五四运动的性质。
、材料二说明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存在怎样的关系?俄国十月革命的一声巨响,震惊了正在探索革命道路的中国人。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一、知识线索
本单元讲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与发展的过程:新文化运动解放了青年学生的思想,使他们走上了救国救民的道路,掀起了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
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促使中国共产党成立。
接着国共合作,开始国民大革命,创办黄埔军校,进行北伐战争,由于蒋介石叛变革命,国民大革命失败。
从此,中国共产党开始独立领导武装斗争进行了南昌起义,创建人民军队。
毛泽东领导工农革命军进行秋收起义,向农村进军,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走上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星星之火,成燎原之势。
国民党前来围剿,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被迫长征。
复习主题0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总体结构综述】1919的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后,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并推动了北伐战争。
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开始武装反抗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并把工作的重心由城市转入农村,形成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中国共产党在成长过程中不断纠正自身的错误,通过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并取得了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扼杀中国革命的企图。
【基础知识识记】五四运动①导火线: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②爆发:1919年由北京大学的学生发起,其口号主要是“外争国权,内惩国贼”,陈独秀、李大钊在北京领导了学生斗争;③发展:6月初,斗争中心由北京转到上海,工人阶级成为斗争的主力;④结果:北洋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罢免曹汝霖等卖国贼的职务,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五四爱国运动取得初步胜利。
⑤历史意义: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921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秘密召开。
大会通过了党的纲领,确立了党的中心任务,选举了党的领导机构,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北伐战争①目的: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把革命推向全国。
②主要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③主战场的重要战役:汀泗桥战役、贺胜桥战役、武昌战役。
④胜利进军的原因:北伐军作战方针的正确;国共两党的齐心协力;广大北伐军官兵的浴血奋战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群众的密切配合和积极支援。
井冈山会师1927年9月,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1928年4月,朱德、陈毅也率领南昌起义的队伍和湘南的农民武装到达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会师,两军会师后成立的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坚强的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