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衰和低钠血症
- 格式:ppt
- 大小:42.00 KB
- 文档页数:12
一例顽固性低钠血症患者的病例分析一、案例背景知识简介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心血管疾病诊治水平的提高,慢性心力衰竭患病率日益增长。
慢性心力衰竭合并电解质紊乱的发病率也明显增高。
慢性心力衰竭合并低钾血症已被大家熟知,而低钠血症往往未能够引起医师的重视。
低钠血症是指血清钠<135mmol/L,据报道心力衰竭患者合并低钠血症的发生率为37%~50%。
本例患者主要因长期心力衰竭,多次入院治疗,本次入院发生低钠血症,分析其可能的原因及如何处理。
二、病例内容简介患者男,68岁,主因1年前晕厥1次,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8天入院。
现病史:患者于2011年7月10日无明显诱因突然晕厥,倒地后意识转清但全身丧失知觉,20分钟后缓解,行头颅CT未见异常;行心电图检查示:窦律,左束支传导阻滞,Ⅱ、Ⅲ、avF、V4~V6段压低明显;冠脉造影示前降支40%狭窄,给予营养心肌等对症治疗,好转未再出现晕厥。
后2011年7月24日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示:窦性心律;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房室传导延迟;频发多源房性期前收缩,部分成对出现部分未下传;短阵房性心动过速;频发多源室性期前收缩,个别成对出现;短阵室性心动过速。
行超声心动图示肥厚型非梗阻性心肌病。
于8月2日行ICD植入术,术后一般情况良好。
8天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胸闷、夜间呼吸困难,需被迫坐起,行心脏超声:左房扩大,主动脉瓣、二三尖瓣反流,肺动脉高压,心包积液(少量),胸片:心影增大,双侧胸腔积液,心包少量积液,双肺少许纤维灶、钙化灶,给予抗感染、利尿,症状好转,查电解质:钠129mmol/L,为进一步诊治入院治疗。
入院时患者体力活动明显受限,低于日常活动量即致心悸、气促等,食欲正常,睡眠正常,体重有所减轻,大便正常,尿量约3000ml/d。
既往史:40年前患急性肝炎(具体不详)。
20年前有双侧膝盖骨粉碎性骨折行手术治疗,并输血。
入院查体:体温36.8℃,脉搏58次/分,呼吸18次/分,血压145/77mmHg,BMI 21.8。
托伐普坦治疗心衰合并低钠血症患者临床效果观察1. 引言1.1 背景心衰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病症,其发病率高、病死率和致残率也相对较高,给人们的生活和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虽然在心衰治疗中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是心衰患者合并低钠血症时的治疗仍然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
低钠血症是一种常见的电解质紊乱,其合并心衰患者的情况并不少见。
低钠血症不仅会加重心衰的病情,还会增加患者心衰的病死率和致残率。
如何有效地治疗心衰合并低钠血症的患者,提高其生存率和生活质量,是当前临床工作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托伐普坦是一种有效的心力衰竭治疗药物,具有血管扩张和利尿作用。
近年来,有研究表明托伐普坦对于心衰患者合并低钠血症的治疗效果也较好,但是相关研究仍然较少,临床实践中的经验也不够丰富。
本研究旨在观察托伐普坦治疗心衰合并低钠血症患者的临床效果,为临床实践提供更多的参考依据。
1.2 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托伐普坦治疗心衰合并低钠血症患者的临床效果。
目前,心衰合并低钠血症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常常导致患者病情加重、住院时间延长以及死亡率增加。
托伐普坦是一种首个获批用于治疗低钠血症的药物,但其在心衰合并低钠血症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尚不清楚。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观察这一患者群体的治疗情况和临床结果,探讨托伐普坦在治疗心衰合并低钠血症中的作用、安全性及临床效果,并为临床实践提供依据和参考。
通过这项研究,我们希望能够为改善心衰合并低钠血症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其病情恶化和死亡率提供科学依据,从而为临床实践提供更有效的策略和方法。
【目的】1.3 方法在本研究中,我们采用了前瞻性观察性研究的方法,旨在评估托伐普坦治疗心衰合并低钠血症患者的临床效果。
研究对象为符合入组标准的心衰合并低钠血症患者,排除不符合条件的患者。
所有患者在入组前签署知情同意书,并接受详细的病史记录和体格检查。
治疗方法包括口服托伐普坦治疗,剂量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调整,同时针对低钠血症进行相应处理。
托伐普坦治疗心衰合并低钠血症患者临床效果观察
心衰是指心脏无法提供足够的血液和氧气,以满足身体的需要。
低钠血症则是指血液中钠离子的浓度低于正常范围。
心衰患者常常合并低钠血症,这会对患者的治疗和预后产生负面影响。
托伐普坦是一种利尿剂,可以减少体内的水分和钠离子,从而治疗心衰患者的水肿,并可能改善低钠血症。
本文旨在观察托伐普坦治疗心衰合并低钠血症患者的临床效果。
研究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心衰合并低钠血症患者,随机分为托伐普坦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
托伐普坦组患者口服托伐普坦,对照组患者口服螺内酯,治疗持续2周。
对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后进行观察和比较。
研究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心功能等级均有所提高,但托伐普坦组的心功能等级提高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托伐普坦组的钠离子浓度明显上升(P<0.05),而对照组的钠离子浓度没有明显变化。
两组患者的水肿情况均有所改善,但托伐普坦组的水肿程度减轻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患者的血糖、血压、血尿酸、尿素等指标变化无明显差异。
结论:托伐普坦治疗心衰合并低钠血症患者可以显著改善心功能并提高血液中钠离子的浓度,同时可以减轻水肿程度,在临床上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但需要注意的是,托伐普坦有一定的副作用,如低血钾、疲劳等,需严密监测。
心衰的危害大这些饮食禁忌要清楚心力衰竭也简称为心衰,指的是心脏出现了功能方面的问题,不能正常的泵血和回流,从而导致静脉系统发生血液的淤滞,引发了循环障碍,严重可能导致死亡。
心衰会对人体造成哪些危害呢?心衰的危害1、并发症心衰对人体的危害是相当大的,首先它会引起多种严重的并发症,比如低钾血症,这种并发症多见于连续应用噻嗪类或利尿剂大量利尿之后。
出现低钾血症时,应改用保钾利尿剂,并且要随时观察血钾的变化,血钾恢复正常后停用。
低钠血症也是常见并发症,它多见于大量利尿并严格限制钠摄入的患者,另外还有可能会并发失水和酸中毒。
2、患者痛苦严重心衰的患者会出现严重的呼吸困难、足踝肿胀、精疲力竭等临床症状,这些临床症状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
患者必须要反复住院治疗,给患者自己和家人带来了极大的心理负担和经济负担。
除此之外,心衰还会影响到病人的生活质量,使病人失去生活自理的能力,可以说心衰是人类生命的绊脚石。
心衰患者饮食注意事项1、饮食不宜过饱如果吃的太饱,并且是吃了太多食物难以消化,比如经常吃肉类或者高蛋白的食物,就容易发生腹胀,从而导致膈肌升高,心脏及肺的正常活动受到限制,容易出现心慌气短,导致病情加重。
2、食物不宜过精如果吃的比较精细,容易导致便秘,而便秘的时候容易排便用力过大,从而导致血压升高,诱发心脑血管意外。
因此平时的饮食最好是荤素搭配、粗粮细粮搭配,适当选用多纤维食物,有利于保持大便畅通。
3、食物不宜过咸我们都知道盐摄入过多可能会导致血压升高,让心脏负荷更加大。
因此心力衰竭的患者最好控制用盐量。
轻度心衰病人每日摄入食盐量约5克,中度心衰患者为2.5克,重度患者为1克,可选用硒加碘盐代替钠盐。
2020中国心力衰竭患者离子管理专家共识要点血钠正常值参考范围为135~145 mmol/L,心衰患者血钠在140~145 mmol/L时,5年死亡风险较低。
心衰合并钠离子失衡可以引起多种临床症状,从轻到重,甚至恶化预后,危及生命。
低钠血症(血钠<135 mmol/L)是急、慢性心衰最常见的电解质紊乱之一,不同研究中,心衰患者低钠血症的发生率在7.2%~27%之间。
低钠血症的病因及发病机制1抗利尿激素(血管加压素)调节异常血管加压素(AVP)作用在肾脏集合管的V2受体上,使自由水重吸收增加,导致稀释性低钠血症。
AVP调节异常是心衰合并低钠血症最常见原因。
2神经体液机制心衰时交感神经系统和RAAS系统激活导致水钠潴留,水潴留较钠潴留增加更明显,造成稀释性低钠血症。
3医源性因素噻嗪类利尿剂、阿米洛利、襻利尿剂、MRAs也会增加低钠血症的风险,以噻嗪类利尿剂较为显著。
4其他因素心衰患者长期低盐饮食、心肾综合征时自由水清除受损、使用碘造影剂后大量补液、水或低渗液体摄入增加、腹泻等可导致低钠血症。
低钠血症的临床表现及分类1临床表现血钠浓度和下降速度决定了低钠血症的临床表现、对机体的损伤程度和病死率。
血钠>125 mmol/L很少有症状;血钠<125 mmol/L可能会影响神经系统,出现恶心、乏力等表现;血钠<120 mmol/L出现食欲不振、呕吐、头痛、易怒、情绪障碍、注意力缺陷、意识模糊、嗜睡、定向障碍、步态不稳、跌倒、肌肉痉挛等症状并增加骨质疏松和骨折的风险;血钠<110 mmol/L出现显著疲劳、嗜睡、抑郁、球麻痹或假性球麻痹、癫痫、脑干疝、昏迷、甚至呼吸停止。
2分类(1)根据严重程度分:轻度(血钠130~134 mmol/L)、中度(血钠125~129 mmol/L)、重度(血钠<125 mmol/L)。
(2)根据血浆渗透压和细胞外容量分:①根据血浆渗透压分为:低渗性(血浆渗透压<280 mmol/L)、等渗性(血浆渗透压280~295 mmol/L)、高渗性(血浆渗透压>295 mmol/L)。
充血性心衰并低钠血症75例临床分析
谭志辉;潘兴寿
【期刊名称】《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1(023)005
【摘要】对75例CHF并发低钠血症进行临床分析,其结果表明:风心病、肺心病、扩张性心肌病心衰并低钠血症发生率显著高于冠心病及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衰组(P<0.05)。
心衰程度及病死率与低钠血症发生率呈正比。
重度低钠血症的病死率明显高于轻、中度低钠血症(P<0.05)。
提示在CHF治疗中应注意监测血钠浓度,以便及时纠正,一旦发生重度低钠血症则预后较差。
【总页数】2页(P709-710)
【作者】谭志辉;潘兴寿
【作者单位】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广西百色 533000;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广西百色 533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41.6+1
【相关文献】
1.探讨老年充血性心衰治疗过程中低钠血症 [J], 曹轶
2.充血性心衰并发低钠血症78例临床分析 [J], 吴晓杰;靳桂兰
3.慢性充血性心衰并发低钠血症64例 [J], 谭照华
4.慢性充血性心衰并发低钠血症36例临床分析 [J], 佘海茹
5.慢性充血性心衰合并低钠血症的临床分析 [J], 孔海鸿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心衰合并低钠血症处理心衰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疾病,其主要特征是心脏无法有效地泵血,导致身体各个部位供氧不足。
低钠血症是指体内钠离子浓度低于正常范围,这种情况在心衰患者中尤为常见。
因此,对于心衰患者合并低钠血症的处理显得尤为重要。
一、低钠血症的原因1. 摄入不足:饮食中摄入钠盐不足。
2. 失水过多:大量出汗、呕吐、腹泻等情况下失水过多,导致体内钠离子浓度下降。
3. 肾功能障碍:肾脏对钠离子排泄能力下降,导致体内钠离子浓度升高或下降。
4. 药物副作用:某些药物如利尿剂、抗抑郁剂等会增加尿液排出量或影响肾脏对钠离子的排泄能力,从而引起低钠血症。
二、合并低钠血症的危害1. 加重心衰症状:低钠血症会导致水肿加重,心脏负荷加大,从而使心衰症状加重。
2. 增加死亡率:低钠血症是心衰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之一,患者的死亡率明显增高。
3. 影响治疗效果:低钠血症会影响药物吸收和代谢,从而影响治疗效果。
三、合并低钠血症的处理1. 调整饮食:增加摄入含钠盐的食物,如海带、虾皮、咸菜等。
但要注意控制食盐摄入量,避免过量摄入。
2. 补充电解质: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口服或静脉注射氯化钠等电解质溶液以纠正低钠血症。
3. 调整药物治疗方案:对于使用利尿剂等药物的患者,需调整用药剂量和时间,避免过度利尿导致低钠血症。
4. 治疗原发病:对于肾功能障碍等原发病,需积极治疗,从根本上解决低钠血症问题。
5. 监测钠离子浓度:定期监测患者的钠离子浓度,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四、预防低钠血症1. 合理饮食:注意摄入含钠盐的食物,但不要过量摄入食盐。
2. 控制水分摄入量:避免大量饮水、过度出汗、呕吐腹泻等情况下失水过多。
3. 根据医嘱使用药物:遵医嘱正确使用利尿剂等药物,并定期监测电解质水平。
4.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低钠血症等问题。
综上所述,心衰合并低钠血症是一种常见且危险的情况。
对于患者来说,合理饮食、控制水分摄入量、正确使用药物以及定期体检都是预防和处理低钠血症的重要措施。
·药物与临床·托伐普坦治疗心衰合并低钠血症患者的临床效果研究李小岩(成都市双楠医院 心内科,四川 成都 610041)0 引言多种心脏疾病发展至终末期为心力衰竭,存有较高的死亡率和发病率。
发病后会将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增加抗利尿激素,并出现水钠潴留症状[1]。
这就需要对患者使用利尿剂,但极易降低血钠,进而使患者合并低钠血症。
临床常用呋塞米治疗心衰,虽有显著效果然而确极易扰乱电解质。
而随着临床医药研究的不断进步,新型利尿剂托伐普坦逐渐用于治疗心衰合并低钠血症。
进而本次针对心衰合并低钠血症患者使用托伐普坦治疗的临床效果展开了研究,并将本院2017年10月至2018年12月之间收治的42例衰合并低钠血症患者纳入此次实验对象,详情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此次实验对象均来本院2017年10月至2018年12月之间收治的42例衰合并低钠血症患者,根据治疗单双顺序分为研究组(n=21)和对照组(n=21)。
研究组中12例女患,9例男患,年龄57-71岁,均龄(63.7±2.7)岁;对照组中11例女患,10例男患,年龄59-71岁,均龄(61.2±2.8)岁。
以上两组患者的临床常规资料差异未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全部使用洋地黄、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硝酸酯等药物治疗。
基于此对照组选择呋塞米片(生产厂家:上海朝晖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31021074)治疗,每天一次,每次40 mg。
研究组选择托伐普坦(生产厂家:浙江大冢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110115)治疗,每天一次,每次7.5-15 mg,直到患者恢复血钠正常水平后停止用药。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尿量、左心射血分数(LVEF)、脑钠肽(BNP)、血清钠水平、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处理。
心衰的治疗方法心衰的危害:心力衰竭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第一,心力衰竭可引起并发症,如低钾血症:多见于噻嗪类或袢利尿剂连续应用或大量利尿后。
要注意的是,出现低钾血症时,可改用保钾利尿剂,每日观察血钾变化,血钾恢复正常后停用。
第二,引起低钠血症:多见于大量利尿并严格限制Na+摄入的患者,可并发失水和酸中毒。
第三,心力衰竭患者不仅要忍受呼吸困难、足踝肿胀、精疲力竭等临床症状带来的极大痛苦,而且因反复住院,给病人及家属带来诸多的不便和沉重的负担。
第四,心力衰竭可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生活不能自理,有人称心衰是“生命的拌脚石”。
一:现代医学研究指出,要想有效预防和阻止心衰的发生发展:首先,要预防心脏病特别是冠心病的发生,人人都要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这是最重要的。
得了心脏病,也不要害怕,只要早防早治,还是有办法的。
对于风湿性心脏病,根据病情应该及早手术;对于冠心病,主要还是控制危险因素,包括控制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限制食盐,增加体育活动等,尽可能延缓冠心病的发生和进展,这是预防心衰最积极的方法。
其次,要注重药物预防和治疗。
近年来对于治疗心衰的药物研究进展很快,心衰病人,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用药。
目前,西医对心衰多在针对原发病治疗同时采用强心、利尿及扩张血管等药物治疗,尤其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硝酸酯类等血管扩张剂的运用,延长并挽救了许多心衰患者的生命,尽管如此,临床治疗中仍有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中药治疗该病已显示了其独特的优越性,特别对轻度、中度心衰,中药疗效确切、持久,不良反应少,尤其以远期疗效满意而广泛应用于临床。
第三,病人应该长期接受医疗随访,一般一至两个月一次,以保证病情的长期稳定。
如果在医嘱下用药,并且长期坚持用药,就能大大改善心脏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寿命,心力衰竭完全可以得到控制,心衰这个沉重的话题会变得轻松一些,病人可以无症状的正常生活。
二:1允许摄食的食物粮食类大米、面粉、小米、玉米、高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