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四书五经名言名句

四书五经名言名句

四书五经名言名句
四书五经名言名句

《四书五经名言名句》

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逊。-------《论语》

危邦不入,乱邦不居。-------《论语》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

父母有道,谏而不逆(劝谏但不触犯)。-------《礼记》

当仁,不让与师。-------《孟子》

言有物(根据)而行有格(格式、准则),是以人生不可夺志,死则不可夺名。-------《礼记》

言顾行,行顾言。-------《中庸》

非知之艰,行之惟艰。-------《尚书》

君子不失足于人,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礼记》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

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论语》

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

道不同,不相为谋。-------《论语》

人之患(毛病),在好为人师。-------《孟子》

友也者,友(结交)其德也。-------《孟子》

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论语》

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论语》

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逊。-------《论语》

危邦不入,乱邦不居。-------《论语》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

父母有道,谏而不逆(劝谏但不触犯)。-------《礼记》

当仁,不让与师。-------《孟子》

言有物(根据)而行有格(格式、准则),是以人生不可夺志,死则不可夺名。《-------礼记》

言顾行,行顾言。-------《中庸》

非知之艰,行之惟艰。-------《尚书》

君子不失足于人,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礼记》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

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论语》

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

道不同,不相为谋。-------《论语》

人之患(毛病),在好为人师。-------《孟子》

友也者,友(结交)其德也。-------《孟子》

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论语》

主忠信(亲近有忠信的人),无友不如己者。-------《论语》

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人。-------《论语》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论语》

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礼记》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孟子》

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诗经》

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孟子》

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论语》

出于其类,拔乎其萃。-------《孟子》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春秋》

不怨天,不尤人。-------《论语》

修己以安人。-------《论语》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孟子》

性相近,习相远也。-------《论语》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

苟日新,日日心,又日新;-------《大学》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

有斐吾子,如切(把骨头加工为器物)如磋(把象牙加工为器物),如琢(把玉加工为器物)如磨(把石头加工为器物)。-------《诗经》

满招损,谦受益,实乃天道。-------《尚书》

博闻强识而让,敦(督促)善行而不怠,谓之君子。-------《礼记》

敖不可长,欲不可纵,志不可满,乐不可极。-------《礼记》

貌曰恭,言曰从,视曰明,听曰聪,思曰睿。-------《尚书》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论语》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大学》

君子必慎其独也。-------《大学》

富润屋,德润身,心宽体胖,故君子必成其意。-------《礼记》

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意。-------《论语》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

玩人丧德,玩物丧志。-------《尚书》

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违。-------《尚书》

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

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礼记》

人,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孟子》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

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论语》

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论语》

积善之家,吉庆有余。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周易》

道德仁义,非礼不成。-------《礼记》

仁者,人也。-------《论语》

数典而忘其祖。-------《春秋》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

饱食终日,不知其可也。-------《论语》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

化民易俗,近者悦服而远者怀(归附)之,此大学之道也。-------《礼记》

有教无类。-------《论语》

父母具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府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孟子》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论语》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论语》

记问之学,不足以为师。-------《论语》

虽有至道(最好的理论),弗学,不知其善也。-------《礼记》

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论语》

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

笃信好学,守死善道。-------《论语》

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论语》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

择师不可不慎也。-------《礼记》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

尽信书,不如无书。-------《孟子》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论语》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论语》

一日暴之,十日寒之。-------《孟子》

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十之。-------《中庸》

日之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矣。-------《论语》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论语》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

苟利社稷,死生以之。-------《春秋》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空乏其身,行弗乱其所为,增益其所不能。-------《孟子》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

大学之道,在明(彰显)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善的最高境界)。-------《大学》

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礼记》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礼记》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论语》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论语》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尚书》

古之为政,爱民为大。-------《礼记》

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论语》

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孟子》

春秋无义战。-------《孟子》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周易》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周易》

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治于人。-------《孟子》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论语》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

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礼记》

不学《诗》,无以言。-------《论语》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

《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论语》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怀念),优哉游哉,辗转反侧。-------《诗经》。

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诗经》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诗经》

死生契阔,与子成悦。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诗经》

(完整word版)四书五经经典名句

《大学》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苟日新,日日新,日又新。……君子无所不用其极。 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教, 止于信。 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忘也。 格物致知:人心之灵莫不有知,天下之物莫不有理,理有未穷,知有不尽。 《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此为物格。此为知之至矣。 诚意: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 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曾子: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 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正心:身有所忿疐,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 忧患,则不得其正。 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修身齐家:人之其所亲爱而辟/贱恶而辟/畏敬而辟/哀矜而辟/敖惰而辟。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 “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 治国: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其机如此。此谓一 言偾事,一人定国。 尧、舜帅天下以仁,而民从之;桀纣帅天下以暴,而民从之。其所令反其所好,而民 不从。是故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 平天下: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

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 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是故君子先慎乎德。 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外本内末,争民施夺。是故财聚民散,财散则民聚。 见贤而不能举,举而不能先,命也。见不善而能退,退而不能远,过也。好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是谓拂人之性,灾必逮夫身。 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 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 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 《中庸》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君子慎独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 君子和而不流,中立而不倚。 天地之大也,人犹有所憾。 子曰: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 君子素其位而行……..。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 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侥幸。子曰:“射有似乎君子,失诸正鹄,反求诸其身。” 舜:德为圣人,尊为天子,富有四海之内,宗庙飨之,子孙保之。故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名,必得其寿。

《四书五经》100句经典名句赏析

《四书五经》100句经典名句赏析 四书五经是四书和五经的合称,是中国儒家的经典书籍。四书又称为四子书,是指《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五经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和《春秋》等五本儒家经典的合称,是“六经”、“七经”、“九经”、“十二经”、“十三经”的一部分。 《大学》 1.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世上的事物都有本末始终,明确它们的先后次序,那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 2.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古时候想要使天下人都发扬光明正大的德行,就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想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就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想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就先要修养自己的身心;想要修养自己的身心,就要先端正自己的心志;想要端正自己的心志,就先要证实自己的诚意;想要证实自己的诚意,就要丰富自己的知识;丰富知识就在于深入研究事物的原理。 3.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诰》曰:“作新民。”《诗》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商汤王刻在洗澡盆上的箴言说“如果能够一天新,就应保持天天新,新了还要更新。”《康诰》说:“激励人弃旧图新。”《诗经》说,“周朝虽然是旧的国家,但却禀受了新的天命。”所以,品德高尚的人无处不追求完善。 4.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有钱的人房间装饰得很华丽,有仁德的人心里宽畅,身体自然也安舒了。

5.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君子有个大原则,就是必须用忠诚信义来争取民心,骄横奢侈就会失去民心。 6.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创造财富有个大原则:生产的人多,消费的人少,创造得迅速,使用得舒缓,这样国家财富就可以经常保持充足。 7.好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是谓拂人之性,菑必逮夫身。喜好人们所厌恶的,厌恶人们所喜好的,这就叫做违背人的本性,灾害必定会落到他的身上。 8.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已而后非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君子对于优点,要自己身上拥有以后再去要求别人;对于缺点,要自己身上没有以后再去批评别人。自己身上所拥有的不是恕道,却能够去教导别人的,是从来没有的。 9.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使意念真诚的意思是说,不要自己欺骗自己。要像厌恶腐臭的气味一样,要像喜爱美丽的女人一样,一切都发自内心。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哪怕是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也一定要谨慎。 《中庸》 10.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天赋予人的品德叫做“性”,遵循事物本性就叫做“道”,使人修养遵循道就叫做“教”。 11.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喜欢向别人请教,而且喜欢体察人们浅近的话语;消除消极的东西,而宣扬人们的善行;善于把握事情的两个极端,采用恰当的做法施行于人民。 12.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广泛地学习知识,详细地询问事物发展的原因,慎重地加以思考,明确地辨别是非,踏实地去实践。

作文素材-四书五经中的经典名句(高中作文)

作文素材-四书五经中的经典名句 《大学》 1、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译文:世上的事物都有本末始终,明确它们的先后次序,那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 2、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译文:想要修养自己的身心,就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态,想要端正自己的心态,就先要证实自己的诚意,想要证实自己的诚意,就先要丰富自己的知识,丰富知识就在于深入研究事物的原理。 3、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 译文:有钱的人房间装饰得很华丽,有仁德的人心里宽畅,身体自然也安舒了。 4、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 译文:君子有个大原则,就是必须用忠诚信义来争取民心,骄横奢侈就会失去民心。 5、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

译文:创造财富有个大原则:生产的人多,消费的人少,创造得迅速,使用得舒缓,这样国家财富就可以经常保持充足。 《中庸》 1、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2、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 3、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4、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 《论语》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译文:学习知识而又能经常去复习、练习,不也是很令人高兴的事么?有朋友远道而来,不也是令人快乐的事么? 2、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文:我每天多次地进行自我反省:为别人办事竭尽全力了吗?和朋友交往免诚实守信吗?老师传授知识,是否用心认真地复习? 3、巧言令色,鲜矣仁! 译文:花言巧语、假装和善的脸色,这样的人很少有仁德的!

四书五经名句摘录

四书五经名句摘录 修身篇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自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 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养心莫善于寡欲 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 居移气,养移体 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谓之君子 敖不可长,欲不可从,志不可满,乐不可极 貌曰恭,言曰从,视曰明,听曰聪,思曰睿 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

志于道,据于德,仁于义,游于艺 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 君子贵人而贱己,先人而后己,则民作让 君子之道,辟如行远而自迩,辟如登高而必自卑 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 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也 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礼义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 富贵而知好礼,则不骄不淫;贫贱而知好礼,则志不慑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君子必慎其独也 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 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君子动则思礼,行则思义,不为利回,不为义疚 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 必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玩人丧德,玩物丧志

四书五经名句修订稿

四书五经名句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四书五经”经典名句 《大学》 1、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译文:世上的事物都有本末始终,明确它们的先后次序,那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 2、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译文:古时候想要使天下人都发扬光明正大的德行,就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想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就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想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就先要修养自己的身心;想要修养自己的身心,就要先端正自己的心志;想要端正自己的心志,就先要证实自己的诚意;想要证实自己的诚意,就要丰富自己的知识;丰富知识就在于深入研究事物的原理。 3、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诰》曰:“作新民。”《诗》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 释文:商汤王刻在洗澡盆上的箴言说“如果能够一天新,就应保持天天新,新了还要更新。”《康诰》说:“激励人弃旧图新。”《诗经》说,“周朝虽然是旧的国家,但却禀受了新的天命。”所以,品德高尚的人无处不追求完善。 4、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 译文:有钱的人房间装饰得很华丽,有仁德的人心里宽畅,身体自然也安舒了。 5、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 译文:君子有个大原则,就是必须用忠诚信义来争取民心,骄横奢侈就会失去民心。 6、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

译文:创造财富有个大原则:生产的人多,消费的人少,创造得迅速,使用得舒缓,这样国家财富就可以经常保持充足。 7,好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是谓拂人之性,菑必逮夫身。 译文:喜好人们所厌恶的,厌恶人们所喜好的,这就叫做违背人的本性,灾害必定会落到他的身上。 8,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已而后非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 译文:君子对于优点,要自己身上拥有以后再去要求别人;对于缺点,要自己身上没有以后再去批评别人。自己身上所拥有的不是恕道,却能够去教导别人的,是从来没有的。 9、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释文;使意念真诚的意思是说,不要自己欺骗自己。要像厌恶腐臭的气味一样,要像喜爱美丽的女人一样,一切都发自内心。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哪怕是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也一定要谨慎。 《中庸》 1、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译文:天赋予人的品德叫做“性”,遵循事物本性就叫做“道”,使人修养遵循道就叫做“教”。 2、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 译文:喜欢向别人请教,而且喜欢体察人们浅近的话语;消除消极的东西,而宣扬人们的善行;善于把握事情的两个极端,采用恰当的做法施行于人民。 3、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译文:广泛地学习知识,详细地询问事物发展的原因,慎重地加以思考,明确地辨别是非,踏实地去实践。 4、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 译文:由于诚恳而明白事理,这叫做天性;由于明白事理而做到诚恳,这是教育的结果。真诚就会明白事理,能够明白事理也就能够做到真诚了。 5、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四书五经100句经典名句

《四书五经》100句经典名句 四书五经:四书、五经的合称,泛指儒家经典着作。四书指的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四书之名始于宋朝,五经之名始于汉武帝。 《大学》 1、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译文:世上的事物都有本末始终,明确它们的先后次序,那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 2、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译文:古时候想要使天下人都发扬光明正大的德行,就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想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就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想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就先要修养自己的身心;想要修养自己的身心,就要先端正自己的心志;想要端正自己的心志,就先要证实自己的诚意;想要证实自己的诚意,就要丰富自己的知识;丰富知识就在于深入研究事物的原理。 3、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诰》曰:“作新民。”《诗》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 释文:商汤王刻在洗澡盆上的箴言说“如果能够一天新,就应保持天天新,新了还要更新。”《康诰》说:“激励人弃旧图新。”《诗经》说,“周朝虽然是旧的国家,但却禀受了新的天命。”所以,品德高尚的人无处不追求完善。 4、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 译文:有钱的人房间装饰得很华丽,有仁德的人心里宽畅,身体自然也安舒了。 5、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

译文:君子有个大原则,就是必须用忠诚信义来争取民心,骄横奢侈就会失去民心。 6、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 译文:创造财富有个大原则:生产的人多,消费的人少,创造得迅速,使用得舒缓,这样国家财富就可以经常保持充足。 7、好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是谓拂人之性,菑必逮夫身。 译文:喜好人们所厌恶的,厌恶人们所喜好的,这就叫做违背人的本性,灾害必定会落到他的身上。 8、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已而后非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 译文:君子对于优点,要自己身上拥有以后再去要求别人;对于缺点,要自己身上没有以后再去批评别人。自己身上所拥有的不是恕道,却能够去教导别人的,是从来没有的。 9、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释文;使意念真诚的意思是说,不要自己欺骗自己。要像厌恶腐臭的气味一样,要像喜爱美丽的女人一样,一切都发自内心。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哪怕是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也一定要谨慎。 《中庸》 1、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译文:天赋予人的品德叫做“性”,遵循事物本性就叫做“道”,使人修养遵循道就叫做“教”。 2、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

《四书五经》100句经典名句赏析分析

《四书五经》100句经典名句赏析分析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四书五经》100句经典名句赏析分析的相关范文,本文关键词为四书五经,100句,经典,名句,赏析,分析,四书五经,100,您可以从右上方搜索框检索更多相关文章,如果您觉得有用,请继续关注我们并推荐给您的好友,您可以在成教大学中查看更多范文。 《四书五经》100句经典名句赏析四书五经是四书和五经的合称,是中国儒家的经典书籍。四书又称为四子书,是指《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五经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和《春秋》等五本儒家经典的合称,是“六经”、“七经”、“九经”、“十二经”、“十三经”的一部分。 《大学》 1.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世上的事物都有本末始终, 明确它们的先后次序,那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 2.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

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古时候想要使天下人都发扬光明正大的德行,就先要治 理好自己的国家;想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就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想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就先要修养自己的身心;想要修养自己的身心,就要先端正自己的心志;想要端正自己的心志,就先要证实自己的诚意;想要证实自己的诚意,就要丰富自己的知识;丰富知识就在于深入研究事物的原理。 3.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诰》曰:“作新民。”《诗》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商汤王刻在洗澡 盆上的箴言说“如果能够一天新,就应保持天天新,新了还要更新。”《康诰》说:“激励人弃旧图新。”《诗经》说,“周朝虽然是旧的国家,但却禀受了新的天命。”所以,品德高尚的人无处不追求完善。 4.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有钱的人房间装饰得很华丽,有仁德的人心 里宽畅,身体自然也安舒了。 5.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君子有个大原则,就是必须用忠诚信义来争取民心,骄横奢侈就会失去民心。 6.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 创造财富有个大原则:生产的人多,消费的人少,创造得迅速,

(整理)《四书五经》的名言名句及出自

(整理)《四书五经》的名言名句及出自 《大学》 1、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译文:世上的事物都有本末始终,明确它们的先后次序,那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 2、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译文:古时候想要使天下人都发扬光明正大的德行,就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想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就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想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就先要修养自己的身心; 想要修养自己的身心,就要先端正自己的心志;想要端正自己的心志,就先要证实自己的诚意;想要证实自己的诚意,就要丰富自己的知识;丰富知识就在于深入研究事物的原理。 3、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诰》曰:“作新民。”《诗》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 释文:商汤王刻在洗澡盆上的箴言说“如果能够一天新,就应保持天天新,新了还要更新。”《康诰》说:“激励人弃旧图新。” 《诗经》说,“周朝虽然是旧的国家,但却禀受了新的天命。”所以,品德高尚的人无处不追求完善。 4、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 译文:有钱的人房间装饰得很华丽,有仁德的人心里宽畅,身体自然也安舒了。 《中庸》 1、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译文:天赋予人的品德叫做“性”,遵循事物本性就叫做“道”,使人修养遵循道就叫做“教”。 2、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 译文:喜欢向别人请教,而且喜欢体察人们浅近的话语;消除消极的东西,而宣扬人们的善行;善于把握事情的两个极端,采用恰当的做法施行于人民。 3、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译文:广泛地学习知识,详细地询问事物发展的原因,慎重地加以思考,明确地辨别是非,踏实地去实践。 4、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 译文:由于诚恳而明白事理,这叫做天性;由于明白事理而做到诚恳,这是教育的结果。真诚就会明白事理,能够明白事理也就能够做到真诚了。 《论语》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译文:学习知识而又能经常去复习、练习,不也是很令人高兴的事么?有朋友远道而来,不也是令人快乐的事么? 2、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文:我每天多次地进行自我反省:为别人办事竭尽全力了吗?和朋友交往免诚实守信吗?老师传授知识,是否用心认真地复习? 3、巧言令色,鲜矣仁! 译文:花言巧语、假装和善的脸色,这样的人很少有仁德的! 4、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译文:君子致力于根本、根本的东西确立了,仁道也就产生了。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就是行仁的根本吧! 《孟子》

《四书五经》100句经典!

《四书五经》100句经典! 《大学》 1、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译文:世上的事物都有本末始终,明确它们的先后次序,那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 2、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译文:古时候想要使天下人都发扬光明正大的德行,就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想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就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想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就先要修养自己的身心;想要修养自己的身心,就要先端正自己的心志;想要端正自己的心志,就先要证实自己的诚意;想要证实自己的诚意,就要丰富自己的知识;丰富知识就在于深入研究事物的原理。 3、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诰》曰:“作新民。”《诗》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 释文:商汤王刻在洗澡盆上的箴言说“如果能够一天新,就应保持天天新,新了还要更新。”《康诰》说:“激励人弃旧图新。”《诗经》说,“周朝虽然是旧的国家,但却禀受了新的天命。”所以,品德高尚的人无处不追求完善。 4、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 译文:有钱的人房间装饰得很华丽,有仁德的人心里宽畅,身体自然也安舒了。 5、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 译文:君子有个大原则,就是必须用忠诚信义来争取民心,骄横奢侈就会失去民心。 6、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

译文:创造财富有个大原则:生产的人多,消费的人少,创造得迅速,使用得舒缓,这样国家财富就可以经常保持充足。 7、好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是谓拂人之性,菑必逮夫身。 译文:喜好人们所厌恶的,厌恶人们所喜好的,这就叫做违背人的本性,灾害必定会落到他的身上。 8、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已而后非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 译文:君子对于优点,要自己身上拥有以后再去要求别人;对于缺点,要自己身上没有以后再去批评别人。自己身上所拥有的不是恕道,却能够去教导别人的,是从来没有的。9、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释文;使意念真诚的意思是说,不要自己欺骗自己。要像厌恶腐臭的气味一样,要像喜爱美丽的女人一样,一切都发自内心。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哪怕是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也一定要谨慎。 《中庸》 1、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译文:天赋予人的品德叫做“性”,遵循事物本性就叫做“道”,使人修养遵循道就叫做“教”。 2、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 译文:喜欢向别人请教,而且喜欢体察人们浅近的话语;消除消极的东西,而宣扬人们的善行;善于把握事情的两个极端,采用恰当的做法施行于人民。 3、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译文:广泛地学习知识,详细地询问事物发展的原因,慎重地加以思考,明确地辨别是非,踏实地去实践。 4、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

四书五经名言名句

《四书五经名言名句》 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逊。-------《论语》 危邦不入,乱邦不居。-------《论语》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 父母有道,谏而不逆(劝谏但不触犯)。-------《礼记》 当仁,不让与师。-------《孟子》 言有物(根据)而行有格(格式、准则),是以人生不可夺志,死则不可夺名。-------《礼记》 言顾行,行顾言。-------《中庸》 非知之艰,行之惟艰。-------《尚书》 君子不失足于人,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礼记》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 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论语》 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 道不同,不相为谋。-------《论语》 人之患(毛病),在好为人师。-------《孟子》 友也者,友(结交)其德也。-------《孟子》 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论语》 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论语》 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逊。-------《论语》 危邦不入,乱邦不居。-------《论语》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 父母有道,谏而不逆(劝谏但不触犯)。-------《礼记》 当仁,不让与师。-------《孟子》 言有物(根据)而行有格(格式、准则),是以人生不可夺志,死则不可夺名。《-------礼记》 言顾行,行顾言。-------《中庸》 非知之艰,行之惟艰。-------《尚书》 君子不失足于人,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礼记》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

“四书五经”中那些流传千古的智慧名言!

“四书五经”中那些流传千古的智慧名言! “四书”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四书五经”是举世闻名的东方“圣经”,光照千秋的文化瑰宝。 数千年来,它启迪了炎黄子孙对宇宙自然的体悟、对人生哲理的深刻认识、对人伦天理的创造性阐释,提供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智慧和经验。其中的格言警句、妙语佳言、成语典故至今仍大量地体现在各类文化书籍和日常生活、社交活动中。 《大学》 1、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译文:世上的事物都有本末始终,明确它们的先后次序,那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 2、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译文:想要修养自己的身心,就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态,想要端正自己的心态,就先要证实自己的诚意,想要证实自己的诚意,就先要丰富自己的知识,丰富知识就在于深入研究事物的原理。 3、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 译文:有钱的人房间装饰得很华丽,有仁德的人心里宽畅,身体自然也安舒了。 4、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 译文:君子有个大原则,就是必须用忠诚信义来争取民心,骄横奢侈就会失去民心。 5、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 译文:创造财富有个大原则:生产的人多,消费的人少,创造得迅速,使用得舒缓,这样国家财富就可以经常保持充足。 《中庸》 1、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译文:天赋予人的品德叫做“性”,遵循事物本性就叫做“道”,使人修养遵循道就叫做“教”。

2、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 译文:喜欢向别人请教,而且喜欢体察人们浅近的话语;消除消极的东西,而宣扬人们的善行;善于把握事情的两个极端,采用恰当的做法施行于人民。 3、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译文:广泛地学习知识,详细地询问事物发展的原因,慎重地加以思考,明确地辨别是非,踏实地去实践。 4、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 译文:由于诚恳而明白事理,这叫做天性;由于明白事理而做到诚恳,这是教育的结果。真诚就会明白事理,能够明白事理也就能够做到真诚了。 《论语》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译文:学习知识而又能经常去复习、练习,不也是很令人高兴的事么?有朋友远道而来,不也是令人快乐的事么? 2、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文:我每天多次地进行自我反省:为别人办事竭尽全力了吗?和朋友交往免诚实守信吗? 老师传授知识,是否用心认真地复习? 3、巧言令色,鲜矣仁! 译文:花言巧语、假装和善的脸色,这样的人很少有仁德的! 4、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译文:君子致力于根本、根本的东西确立了,仁道也就产生了。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就是行仁的根本吧! 5、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文:知道的就承认知道,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这就是对待事物的正确态度。 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只读书而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惘,无所收获;只是思考而不读书,有时就会空想,疑惑不解。

国学经典《四书五经》100句经典名句

国学经典《四书五经》100句经典名句 四书五经:四书、五经的合称,泛指儒家经典著作。四书指的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四书之名始于宋朝,五经之名始于汉武帝。 《大学》 1、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译文:世上的事物都有本末始终,明确它们的先后次序,那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 2、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译文:古时候想要使天下人都发扬光明正大的德行,就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想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就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想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就先要修养自己的身心;想要修养自己的身心,就要先端正自己的心志;想要端正自己的心志,就先要证实自己的诚意;想要证实自己的诚意,就要丰富自己的知识;丰富知识就在于深入研究事物的原理。

3、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诰》曰:“作新民。”《诗》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 释文:商汤王刻在洗澡盆上的箴言说“如果能够一天新,就应保持天天新,新了还要更新。”《康诰》说:“激励人弃旧图新。”《诗经》说,“周朝虽然是旧的国家,但却禀受了新的天命。”所以,品德高尚的人无处不追求完善。 4、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 译文:有钱的人房间装饰得很华丽,有仁德的人心里宽畅,身体自然也安舒了。 5、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 译文:君子有个大原则,就是必须用忠诚信义来争取民心,骄横奢侈就会失去民心。 6、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 译文:创造财富有个大原则:生产的人多,消费的人少,创造得迅速,使用得舒缓,这样国家财富就可以经常保持充足。 7、好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是谓拂人之性,菑必逮夫身。 译文:喜好人们所厌恶的,厌恶人们所喜好的,这就叫做违背人的本性,灾害必定会落到他的身上。 8、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已而后非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

四书最经典句子带翻译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服务,优质的文档,谢谢阅读/双击去除 四书最经典句子带翻译 四书最经典句子带翻译 《四书》是儒家经典著作,《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的合称,四书之名始于宋朝。今天小编精心整理了《四书》中最经典的句子,快给孩子收藏吧! 《大学》 1、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译文】:世上的事情都有它的次序,明白他们的先后顺序,就可以借鉴事情的发展规律了。 2、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

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译文】:古时候想要使天下人都发扬光明正大的德行,就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想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就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想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就先要修养自己的身心;想要修养自己的身心,就要先端正自己的心志;想要端正自己的心志,就先要证实自己的诚意;想要证实自己的诚意,就要丰富自己的知识;丰富知识就在于深入研究事物的原理。 3、人静而后安,安而能后定,定而能后慧,慧而能后悟,悟而能后得。 【译文】:人在心静了之后才能心安,心安之后才能安定,安定了才会聪慧,聪慧自会慧悟,能悟之后才能有所得。 4、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 【译文】:有钱的人房间装饰得很华丽,有仁德的人心里宽畅,身体自然也安舒了。 5、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

【译文】:君子有个大原则,就是必须用忠诚信义来争取民心,骄横奢侈就会失去民心。 6、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译文】:如果能够一天新,就应保持天天新,新了还要更新。 7、好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是谓拂人之性,菑必逮夫身。 【译文】:喜好人们所厌恶的,厌恶人们所喜好的,这就叫做违背人的本性,灾害必定会落到他的身上。 8、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 【译文】:创造财富有个大原则:生产的人多,消费的人少,创造得迅速,使用得舒缓,这样国家财富就可以经常保持充足。 《中庸》 1、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四书五经中的经典名句

四书五经中的经典名句 “四书”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四书五经”是举世闻名的东方“圣经”,光照千秋的文化瑰宝。 数千年来,它启迪了炎黄子孙对宇宙自然的体悟、对人生哲理的深刻认识、对人伦天理的创造性阐释,提供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智慧和经验。其中的格言警句、妙语佳言、成语典故至今仍大量地体现在各类文化书籍和日常生活、社交活动中。 1、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译文:世上的事物都有本末始终,明确它们的先后次序,那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 2、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译文:想要修养自己的身心,就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态,想要端正自己的心态,就先要证实自己的诚意,想要证实自己的诚意,就先要丰富自己的知识,丰富知识就在于深入研究事物的原理。

3、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 译文:有钱的人房间装饰得很华丽,有仁德的人心里宽畅,身体自然也安舒了。 4、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 译文:君子有个大原则,就是必须用忠诚信义来争取民心,骄横奢侈就会失去民心。 5、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 译文:创造财富有个大原则:生产的人多,消费的人少,创造得迅速,使用得舒缓,这样国家财富就可以经常保持充足。 1、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2、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 3、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4、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

四书五经

《四书五经》经典100句,句句精辟,值得收藏! 诗词散文世界2018-03-23 12:53:45 先秦典籍,四书五经是四书和五经的合称,是中国儒家的经典书籍。 四书又称为四子书,是指《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 五经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和《春秋》等五 本儒家经典的合称。四书之名始于宋朝,五经之名始于汉武帝。

大学 1. 人静而后安,安而能后定,定而能后慧,慧而能后悟,悟而能后得。 2.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3.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于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4.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5.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身;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意诚而后心正。 6. 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有此人,有人有此土,有土有此财,有财有此用。德者,本也;财者,末也。 7.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8. 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国戾,一国作乱。 9.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10. 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

11. 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12. 唯天下至诚,方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 13. 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 14. 书者,述也,以载道,以寄情,以解惑,以明智。 15. 故君子慎其独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16. 故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 17. 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 18. 博厚,所以载物也;高明,所以覆物也;悠久,所以成物也。 19. 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侥幸。 20. 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

四书五经中那些精华句子

【学习】四书五经中那些精华句子 《大学》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译文: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译文:想要修养自己的身心,就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态,想要端正自己的心态,就先要证实自己的诚意,想要证实自己的诚意,就先要丰富自己的知识,丰富知识就在于深入研究事物的原理。 ?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 译文:有钱的人房间装饰得很华丽,有仁德的人心里宽畅,身体自然也安舒了。 ?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 译文:君子有个大原则,就是必须用忠诚信义来争取民心,骄横奢侈就会失去民心。 《中庸》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译文:上天赋予人的品德叫做“本性”,遵循事物本性就叫做“道”,使人修养遵循道就叫做“教”。 ?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 译文:喜欢向别人请教,而且喜欢体察人们浅近的话语;消除消极的东西,而宣扬人们的善行;善于把握事情的两个极端,采用恰当的做法施行于人民。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译文:广泛地学习知识,详细地询问事物发展的原因,慎重地加以思考,明确地辨别是非,踏实地去实践。 ?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 译文:由于诚恳而明白事理,这叫做天性;由于明白事理而做到诚恳,这是教育的结果。真诚就会明白事理,能够明白事理也就能够做到真诚了。

《论语》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文:我每天多次地进行自我反省:为别人办事竭尽全力了吗?和朋友交往诚实守信吗?老师传授知识,是否用心认真地复习了?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译文:君子晓得的是道义,小人懂得的是财利。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文:知道的就承认知道,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这就是对待事物的正确态度。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只读书而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惘,无所收获;只是思考而不读书,有时就会空想,疑惑不解。 《孟子》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译文:尊敬自己的长辈,从而推广到尊敬别人的长辈;爱护自己的儿女,从而推广到爱护别人的儿女。 ?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天降的灾祸还可以躲避,自己造成的罪孽是无法逃脱的。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译文:父子之间要亲爱,君臣之间要有礼义,夫妇之间要挚爱但还要有内外之别,老少之间有尊卑之序,朋友之间要有诚信之德。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译文:所以上天将要把重大任务落到这个人身上,一定先要使他的心志受痛苦,使他的筋骨受劳累,使他的身体感到饥饿,使他的身子穷困,并且使他的每一行为总是不能如意,借此来使他的内心震动,坚韧他的性情,增加他的才干。 “五经” 《诗经》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四书五经经典句子

◆《大学》 《大学》原为《礼记》第四十二篇。宋朝程颢、程颐兄弟把它从《礼记》中抽出,编次章句。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编注释,称为《四书》,此后《大学》成为儒家经典。朱熹把《大学》重新编排整理,分为"经"一章,"传"十章。经一章提议了明显德、亲民、止于至善三条纲目,又提议了格物、致知、赤心、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个条款。八个条款是实现三条纲目的途径。十章分别解说明显德、亲民、止于至善、本末、格物致知、赤心、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名言名句: 大学之道,在明显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尔后有定,定尔后能静,静尔后能安,安尔后能虑,虑尔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第一章) 古之欲明显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尔后知至,知至尔后意诚,意诚尔后心正,心正尔后身修,身修尔后齐家,家齐尔后国治,国治尔后天下平。(第二章)物格尔后知至,知至尔后意诚,意诚尔后心正,心正尔后身修,身修尔后齐家,家齐尔后国治,国治尔后天下平。(第二章) 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第三章)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腐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第三章) 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第三章) 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忘也。(第三章) 君子有诸已尔后求诸人,无诸已尔后非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人者,未之有也。(第十一章)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第十二章) 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第十四章) 善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是谓拂人之性,菑必逮夫身。(第十六章) 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第十六章) 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第十七章) ◆《中庸》 《中庸》原是《小戴礼记》中的一篇。旧说《中庸》是子思所作。原来是秦汉时儒家的作品,它也是中国古代讨论教诲表面的重要论著。 中庸便是即不善也不恶的人的个性。从人性来讲,便是人性的来源根基,人的基础智慧个性。实质上用当代笔墨表述便是"临界点",这便是难以控制的"中庸之道"。人性的不善也不恶的个性,从临界点向上便是道;向下便是非道。向上便是善;向下便是恶。 名言名句: 定命之谓性,任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第一章) 隐恶而扬善,执其两头,用此中於民。(第六章) 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头,用此中於民。(第六章) 博学之,讯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第二十章) 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第二十一章) 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第二十二章) ◆《论语》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