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第一章第一节
- 格式:doc
- 大小:184.00 KB
- 文档页数:4
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一节一、物质的变化。
1. 物理变化。
- 定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
- 实例:- 水的三态变化(固态冰融化成液态水,液态水蒸发变成气态水蒸气等)。
- 胆矾的研碎,块状的胆矾通过研磨变成粉末状,只是形状发生了改变,物质本身没有变成其他物质。
- 汽油挥发,汽油由液态变为气态,但没有产生新的物质。
- 特征:物质的形状、状态等发生改变,但没有新物质生成。
2. 化学变化(化学反应)- 定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
- 实例:- 镁条燃烧,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氧化镁,有新物质氧化镁生成。
- 加热碱式碳酸铜,绿色的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为黑色的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反应后生成了不同于碱式碳酸铜的新物质。
- 铁生锈,铁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铁锈(主要成分是氧化铁)是不同于铁的新物质。
- 特征:有新物质生成,常表现为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如吸热、放热、发光等。
3.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 区别:- 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
这是两者最本质的区别。
- 物理变化一般是物质的状态、形状等发生改变,化学变化往往伴随着发光、发热、变色、生成沉淀或气体等现象(但有这些现象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灯泡发光是物理变化)。
- 联系:- 化学变化过程中一定伴随着物理变化。
例如蜡烛燃烧,首先蜡烛受热熔化是物理变化,然后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是化学变化。
- 物理变化过程中不一定有化学变化。
如冰的融化,只是状态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没有化学变化伴随。
二、物质的性质。
1. 物理性质。
- 定义: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
- 内容:- 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等都属于物理性质。
- 例如,铁是银白色固体(颜色、状态),水在100℃时沸腾(沸点),食盐易溶于水(溶解性)等。
第一节化学给我们带来什么卢荣毅【板书】第一节化学给我们带来什么趣味实验:1 氢氧化钠(酚酞)与盐酸互滴(“白纸显字”——化学)2 氯化铝与氢氧化钠的互滴:清水-牛奶-清水3 烧不坏的手帕同学们可能感觉老师象是在变魔术,其实这不是魔术,而是实实在在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化学,化学不是大家想象的那么遥不可及,而是实实在在存在于我们的身边。
谈谈你对化学知道有哪些?人类的衣食住行均离不开化学在衣方面:合成材料;洗涤剂;燃料色素;化妆品。
在食方面:用纯碱发面制馒头,松软可口。
各种饮用酒,醋的酿制;药品(抗生素、阿司匹林、避孕药、麻醉剂);反季节蔬菜;食品的保鲜、防腐、催熟;食品添加剂(防腐、增色素、护色素、香料、漂白剂、乳化剂、增稠剂、膨松剂、甜味剂(阿斯巴甜)、营养强化剂)由于有了化学,我们的住房才有多彩的装饰。
生石灰浸在水中成熟石灰,熟石灰涂在上干后成洁白坚硬的碳酸钙,覆盖了泥土的黄色,房子才显得整洁明亮。
化学炼出钢铁,我们才有铁制品使用。
化学加工石油,我们才能用上轻便的塑料。
化学锻烧陶土,才能使房屋有漂亮的瓷砖表面.;涂料、金粉、银粉、玻璃。
化学反应是交通工具得以行驶的动力。
没有燃料的燃烧放出热量,车辆根本无法开动。
各类新型材料的应用..今天我要提前带大家开启化学之门,让我们一起进入神奇的化学的世界,去看看什么是化学?化学究竟给我们带来什么?阅读课本P2第1-2段一化学帮助我们正确认识物质正确区分物质与物体:铁是物质,用铁制造出的铁锅、钢铁制品、彩电、冰箱等物体,自然界的一切物体都是由物质生产制造出来的,研究物质的性能,才能根据需要制造出各种物体。
认识过程:认识物质---利用物质---制造物质—造福人类,避免危害如:水(水灾、旱灾)(制氢气、光合作用等)、空气、火、食品添加剂研究领域:宏观:上天入地--火箭、飞船、星体成分分析(好奇号)、气象分析、外星生命的探究(嫦娥二号发回的图片揭示月球的真相)、文物考古、海洋开发(蛟龙号)、海底探矿、水下居住。
第一单元《步入化学殿堂》教师寄语:化学是一门神奇的科学!是它,给了人类认识世界的火眼金睛;是它,为我们展现了物质变化的无穷魅力;是它,史我们拥有了改变世界的雄伟力量;是它,为我们创造了一个丰富多彩.绚丽多姿的物质世界!第一节化学真奇妙〔第一课时〕【学习活动】一、导学自习:任务一:化学改变了世界仔细观察教室中的各种物品,包括我们的学习用品.衣着穿戴,哪些是由天然材料制成的,哪些是由合成材料制成的?教室的物品有:其中由天然材料制成的有:由合成材料制成的有:任务二:神奇的化学变化生活中有很多变化,试比拟下面变化的区别:1.凉水烧成热水2.木炭燃烧变成灰烬3.布料做成衣服4.葡萄酿成酒将这些变化分类:归纳总结:1. 是物理变化。
是化学变化。
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
二、研习展评任务三:完成以下实验:1.点燃镁条,观察现象。
2.在试管里加少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加几滴酚酞试液观察现象。
3.将一粒锌放入试管中,参加3-4毫升稀盐酸,观察现象。
4.取3-4毫升硫酸铜溶液于一试管中,用滴管滴加4-5滴氢氧化钠溶液,观察现象。
答复以下问题:1.这些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理由是什么?2.这些变化伴随着什么现象?结论:1.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通常伴随着 . . . . 等现象。
我们可以通过观察这些现象来推断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
生成,而物理变化只是物质在 . 发生了变化。
的变化,这种变化经常表现为热能..和电能..的放出和吸收。
..,光能或。
【要点归纳】1.我们生活中使用的绝大多数物品是由人造材料制成的,而这些材料都是通过变化制得的。
2.物质的变化一般分为两大类:变化和变化。
判断..化学变化的依据是。
化学变化过程中伴随的现象不能作为判断..化学变化的依据。
【课堂练习】1.发生的以下自然现象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冰雪消融 B.沙尘暴 C.闪电引发的森林大火D.汽油挥发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发光发热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B.固体变成气体一定是化学变化C.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D.有沉淀生成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3.教室中的以下物品由天然材料制成的是〔〕A.陶瓷地板B.铝合金门窗C.玻璃D.木质桌椅4.以下变化中前者属于化学变化,后者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灯泡通电发光发热;瓷瓦破碎 B.煤炭燃烧;水的蒸发C.酒精挥发;食物腐烂 D.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铁生锈5.几千年以前,半坡氏族人从事的活动中,使物质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建筑房屋B.磨制石器 C.用麻织布D.烧制瓷器6.以下广告语中你认为不科学的是〔〕A.食用含碘食盐可预防甲状腺肿大 B.使用含氟牙膏可预防龋齿C.本饮料由天然物质配制而成,绝对不含任何化学物质D.经卫生部门检测合格的矿泉水中含有少量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是一种健康饮料,而物理变化只是在和等方面发生了变化。
初中化学全一册第一章第一节空气——初中化学第一册教案_九年级化学教案第一章第一节空气教学目的1.使学生了解空气的组成,空气的污染和防止污染;了解稀有气体的化学特性和用途。
2.通过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培养学生的分析思维能力和观察能力。
3.通过人类认识空气的简史介绍,使学生认识到进行科学探索,必须具有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态度。
重点和难点了解空气的组成;了解空气污染给人类带来的危害,以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方法谈话、研讨、讲解相结合的启发式教学教学过程〔引言〕在我们人类生存的环境当中,时时处处都充满着一种“看不到又摸不着”的天然物质,它跟我们的生活最密切,它既是一切动植物生命的支柱,也是重要的、廉价的自然资源,它就是我们在小学自然课上已经学到,今天将要进一步学习的空气。
〔板书〕空气〔提问〕空气就在我们的周围,你对它已有哪些了解?(提示:它是一种单一的物质吗?它主要由哪些成分组成?)〔小结〕空气是一种无色、无气味的气体,它不是一种单一物质,是由多种气体物质组成的。
人们已经测知它的成分有:〔板书〕一、空气的组成1.空气的成分及其体积分数(大约):〔讲述〕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约占总体积的4/5,氧气约占1/5。
〔提问〕你知道氮气和氧气在性质上主要的不同吗?(氧气支持燃烧,氮气不支持燃烧。
)〔讲解并提问〕实验可以证明:红磷能在空气中燃烧,实质上只是红磷跟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
五氧化二磷是一种白色固体,且极易溶于水。
根据上述知识,你能设计一套实验装置用来证明空气中含有大约1/5体积的氧气吗?(给学生一定时间的思考和议论)〔演示实验〕①展示如图装置②介绍仪器名称、装置原理和红磷燃烧的位置③提示学生注意观察操作方法和实验现象后,教师操作。
〔提问〕①你看到了哪些现象?②为什么红磷燃烧会生成大量白烟?白烟是什么物质?③为什么打开止水夹后烧杯中的水会进入集气瓶(或称反应容器)中?又为什么进入集气瓶中的水,只占集气瓶体积的约1/5?④剩余的4/5体积的气体主要是什么?你如何加以证明?⑤你认为这个实验成功的关键是什么?〔小结〕根据学生回答情况进行小结。
九年级化学第一章第一节
一.选择题(共12小题)
7.(2015•云南校级模拟)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
①有状态和颜色发生变化②有发光,放热③有新物质生成④有气体放出⑤有
9.(2015•哈尔滨校级一模)下列不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二.填空题(共8小题)
13.(2012•讷河市校级模拟)酒精是一种无色、透明、有特殊气味的液体,易挥发,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酒精易挥发,常用作酒精灯和内燃机的燃料,是一种绿色能源.当点燃酒精灯时,酒精在灯芯上气化后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根据以上叙述,可归纳出:
(1)酒精的物理性质是.
(2)酒精的化学性质是.
14.(2014•北京校级模拟)铝的下列用途主要是根据它的哪些主要物理性质:
(1)导线(2)制造飞机
(3)家用炊具(4)包装用铝箔.
15.(2014秋•邱县校级月考)将A、物理性质;B、化学性质;C、物理变化;D、化学变化的序号填在下列横线上.
碳酸氢铵(NH4HCO3)是一种白色固体,加热碳酸氢铵生成氨气(NH3)、二氧化碳(CO2)和水(H2O),氨气为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加热时产生的水蒸气在试管口凝结成水珠,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不可燃,但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
16.(2015春•保山校级期中)酒精:①无色透明;②具有特殊气味的液体;③易挥发;
④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⑤能溶解碘等物质;⑥易燃烧;⑦常做酒精灯和内燃机的燃料;⑧点燃酒精灯时,酒精在灯芯上汽化;⑨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填序号,下同)物理性质有,化学性质有,酒精发生的物理变化有,发生的化学变化有.
17.(2014秋•兴宁区校级期中)阅读下面短文并回答:
用小刀切下一小块金属钠,切面呈银白色,将钠投入水中,它浮于水面,与水发生剧烈反应,并在水面急速动,发出嘶嘶声,顷刻间熔化成一个银白色小球,小球逐渐缩小,最后完全消失.
请归纳金属钠的物理性质是
(1)
(2),化学性质是.
18.(2014秋•烟台月考)市场销售一种不粘锅炊具(即炒锅或炒瓢),内壁涂有一层叫聚四氟乙烯的物质.请推测做涂层的聚四氟乙烯的物理性质(至少两点),
和化学性质(至少一点).
19.(2014秋•南乐县校级月考)请按下列要求写出一种物质的名称:
(1)通常情况下,无色无味的气体是;
(2)常温下,无色无味的液体是;
(3)紫红色的固体是,银白色的固体是;
(4)白色的粉末是,黑色的物质是.
20.(2014秋•赣县月考)据陕西省消防总队消息,2013年11月24日京昆高速西汉段一辆装有固体五硫化二磷的半挂车追尾相撞,起火燃烧并发生泄漏.已知:五硫化二磷为黄色固体,五硫化二磷有剧毒.干燥时稳定,易潮解,遇水反应生成磷酸(H3PO4)和硫化氢气体(有毒),在空气中受摩擦能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和二氧化硫.
(1)打开五硫化二磷的包装时可闻到臭鸡蛋气味,从微观角度分析其原因是.(2)写出五硫化二磷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五硫化二磷起火时应该用二氧化碳、干砂或干粉灭火器扑救,不得用水.用二氧化碳、干沙灭火的原理是,五硫化二磷着火不能用水灭的原因是.
2015年09月10日yh_gan的初中化学组卷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12小题)
1.B 2.C 3.B 4.B 5.B 6.D 7.A 8.D 9.B 10.B 11.A 12.B
二.填空题(共8小题)
13.无色、透明、有特殊气味的液体,易挥发,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具有可燃性14.导电性密度小传热性延展性15.ADACABD 16.①②③④⑤⑥⑧⑨17.密度比水密度小硬度小能与水发生反应18.固体不易挥发受热不易分解等19.空气水铜镁氧化镁氧化铜20.分子是不断运动的P2S5+8H2O═2H3PO4+5H2S↑隔绝空气五硫化二磷能与水反应产生大量的硫化氢气体,易引起爆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