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语五下《军神》教学设计
- 格式:pdf
- 大小:107.52 KB
- 文档页数:4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11《军神》【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军神》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和蕴含的价值观念。
•掌握课文中生词和短语的意义和用法。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训练其表达观点的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尊重英雄、崇尚正气的情感。
•培养学生对军人的尊重和理解。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军神》这篇课文的内容和背后的意义。
•学习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提高学生的词汇量。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抽象意义和隐含的情感。
•运用课文中的词汇和表达方式进行写作。
三、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图片或引言等方式引入军事英雄主题,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学习课文1.教师朗读课文,并带领学生理解文章内容。
2.学生跟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
3.分析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段落,讲解生词和短语。
3. 听说训练组织学生进行课文情景模拟对话,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4. 写作训练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展开写作,可以是写故事、写感想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5. 总结反思引导学生总结课文内容和学习收获,进行讨论和思考。
四、教学手段和资源•多媒体设备•课件材料•黑板、粉笔等•练习册、作业纸等五、教学评估1. 测验针对课文内容和相关知识点进行小测验,检测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2. 作业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如阅读理解题、写作题等,查看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能力表现。
3.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口头表达能力等,进行综合评定。
六、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培养其综合能力。
同时,教师应不断反思教学方法和手段,以提高教学效果。
以上是本节课《军神》的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篇优秀的课文内容。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军神教学设计(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军神教学设计第1篇】一、教学内容:冀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第27课《军神》二、教材分析:《军神》是冀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第六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
这一单元课文的主题是“用心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人物身上的人格精神”。
《军神》这篇文章记叙了刘伯承在重庆治疗受伤的眼睛时拒绝使用麻醉剂,忍痛接受七十二刀,以自己的钢铁般的意志赢得德国医生赞叹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对刘伯承的敬佩和赞扬的感情。
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并通过人物对话、神态的描写,表现了人物的品质。
三、学生分析:四年级学生学习积极性高,勤于动脑,基础知识掌握比较牢固,有敢于质疑和乐于释疑的习惯,自主求知的欲望和能力都比较强。
但在创新能力方面存在不足,如想象力会不自觉地受到思维定势的约束,在感情朗读的同时不能完全领会文章的思想内涵等。
四、设计理念:创设情境,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
将“读”的训练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在尊重学生感悟个性的基础上,开展研究性阅读。
引导学生通过听、说、读、议、写等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培养自主探究精神,训练阅读速度,丰富语言积累,提升情感的价值。
五、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学习运用对话描写和神态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2、过程与方法——在品读探究、小组合作、表演中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刘伯承“军神”形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刘伯承钢铁般的坚强意志;有意识地激发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六、教学重难点及突破1、重点——分析人物的神态和语言描写。
2、难点——体会领悟“军神”形象的深刻含义。
3、教学突破——采用师生互动的方式进行教学,教师讲解知识点的同时,学生也动脑筋思考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叙述语言,进而抱我“军神”形象的深刻含义。
七、问题预设:为什么称刘伯承是军神为什么称他是真正的男子汉为什么说他是会说话的钢板八、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本课ppt课件;刘伯承资料。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军神教案(精推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军神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表现“军神”品质的重点语句,能说出沃克医生称刘伯承为“军神”的原因3、学习刘伯承坚忍不拔的钢铁意志,做一个意志坚强的人。
教学重点:1、根据提示读出语气、语调。
2、能读懂刘伯承被称为“军神”的重点语句,感受刘伯承坚强的意志。
教学难点:通过学习课文,知道沃克医生称刘伯承为“军神”的原因。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收集的有关刘伯承的资料。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收集展示,读文汇报--预习案(一)、激趣导入:同学们请看大屏幕,你们认识屏幕上的这些人物吗(课件十大元帅)?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
今天老师就和大家共同走近刘伯承元帅(课件刘伯承),谁能介绍一下你所了解到的刘伯承元帅?(师补充介绍)老师相信,通过这节语文课的学习,我们会对他有更深的了解。
请同学们把语文书打到第3课(课件课题),齐读课题,师板书课题:3、军神(二)、我们来共同了解一下这篇课文的写作背景(播放视频)(三)、检查预习案完成情况(四)、下面请同学们按照自读要求读课文自学引导:课件出示自读要求:(指名读)1、请同学们字字入目,句句入心地朗读课文。
2、轻声读课文,标清自然段序号。
3、默读课文,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课文写了刘伯承将军年轻时()受伤,坚持不用(),忍受()接受手术治疗的故事。
二、小组交流,合作探究--合作探究案1、军神是谁?板书:刘伯承2、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沃克医生称赞刘伯承的句子,在小组内读一读。
过渡句:为什么称他是真正的男子汉?是会说活的钢板?是军神?请同学们带着问题深入课文字里行间读一读,边读边用波浪线画出来。
(配乐)我想你们已经把自己的理解化作了一条条美丽的波浪线,我们来交流一下好吗?我们能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求治--术前--术中--术后”这样的顺序来展读吗?板书:求治、术前、术中、术后三、探索分块,展读展讲--合作探究案各小组展示并板书:1、求治(第1-12自然段)(1)、组内分角色读刘伯承和沃克医生的对话,读好沃克“冷冷”和“不悦”的语气。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1课《军神》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军神》是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课文,主要讲述了我国抗日战争时期,一位年轻的八路军战士在战斗中表现出的坚强意志和英勇精神。
课文通过讲述这位战士在战斗中负伤、治疗伤口的经历,展示了他在痛苦中坚持信念,最终成为一名真正的军神的故事。
这篇课文旨在培养学生对抗日战争历史的了解,增强民族自豪感,同时,也教育学生要勇敢面对困难和挑战,培养坚定的意志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历史故事有一定的兴趣。
但他们在理解战争历史方面还需要引导。
此外,学生可能对“军神”这个概念较为陌生,需要教师进行解释。
在情感态度方面,学生可能对战争中的英雄主义有较高的认同感,但需要引导他们理解英雄主义背后的坚定信念和牺牲精神。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抗日战争时期的历史背景;理解“军神”的含义,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通过讨论、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军神的英勇精神,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引导学生理解英雄主义背后的坚定信念和牺牲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抗日战争时期的历史背景;理解“军神”的含义。
2.难点:理解战争历史,感受军神的英勇精神,培养民族自豪感;引导学生理解英雄主义背后的坚定信念和牺牲精神。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战争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情感教学法:通过引导学生感受军神的英勇精神,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3.讨论教学法: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文朗读录音带2.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战争历史图片3.PPT课件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课件展示抗日战争时期的战争场景,引导学生进入战争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军神教学设计(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军神教学设计第【1】篇〗[教材解读]《军神》是人教版六年制小学语文课本第九册的一篇精读课文。
本文主要讲述了刘伯承到一家外国诊所做眼部手术,拒绝使用麻醉剂,为他做手术的外国医生沃克称他为“军神”的故事,赞扬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严酷的革命斗争中表现出来的钢铁般的意志。
本文以“手术前——手术时——手术后”为序组织材料,以人物对话为主线,推动故事向前发展,并通过对人物语言和沃克医生神态、情绪变化的描写来表现刘伯承钢铁般的意志。
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刘伯承的钢铁意志,既是本文学习的重点,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
[目标预设]1.学会本课13个生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懂得在文中的意思。
2.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3.理解描写人物神态、情绪变化的词句,体会刘伯承的坚强意志。
学习课文运用侧面描写、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的方法。
4.读懂课文,了解刘伯承的钢铁意志,学习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了实现革命理想坚定刚毅、勇于战胜一切困难的伟大精神。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媒体运用]1.硬件媒体:计算机投影仪2.软件媒体:文字画面声效[教学理念]1.体现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2.以学定教,顺学而导,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3.重视学生独立钻研文本,潜心会文,使学生经历阅读实践。
在师生与文本平等对话的过程中,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4.树立大语文教育观,沟通课堂内外,利用各种教育资源,拓宽学生学习的空间。
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增加阅读量。
[教学过程预设]一、故事激趣导入新课1.故事导入。
昨天,老师给同学们讲了一个发生在三国时期的故事,故事的名字是什么?(关云长刮骨疗伤)那么,关云长刮骨疗伤与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之间有什么相似之处?(学生交流)教师相机小结:三国时期,蜀国名将关云长不用麻药刮骨疗伤,全无痛苦之色,神医华佗尊称他为“天神”。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军神教学设计(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军神教学设计第【1】篇〗《军神》教案、教学反思教材分析《军神》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的一篇课文。
这篇文章记叙了刘伯承将军年轻时有一次眼睛负伤后,坚决不用******,忍受巨大疼痛接受手术治疗的故事,表现了“军神”刘伯承坚忍不拔的钢铁般的意志。
课文共6个自然段。
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分为“求治——术前——术中——术后”几个部分。
课文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来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并运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来展示人的精神面貌。
这样的写作方法可让学生在读中细心体会,逐步领悟。
教学理念与设计本册教材也在精读课文的教学要求中强调课堂教学要多读少讲,要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准确表达课文的思想感情。
《军神》这篇文章的主要人物是刘伯承,但描写人物时,重点却在沃克医生的神态和情绪变化,其目的是以沃克医生神态、情绪的变化来衬托刘伯承的坚强意志,这对于学生来说不容易理解。
因此,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对懂重点段落,体会刘伯承的坚强意志。
教学难点确定为:读懂描写人物对话、神态的语句,感受人物的内心世界。
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创新的学习过程,学生的主体作用将得到充分发挥。
教师要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自主精神,增强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调动学生乐于探究的积极性,鼓起学生创新的勇气。
教学目标1、知识和能力:读懂描写人物神态、情绪变化的句子,体会刘伯承的坚强意志,能带着自己的感受朗读课文;2、过程与方法:以“自渎、感悟、质疑、探究”的学习方式架设文本与学生间的交流平台,使阅读教学成为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课程资源的熏陶下,让学生体会刘伯承具有钢铁般的坚强意志,要学习他做一个意志坚强的人。
教学安排2课时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7、8分钟1、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位“军神”生齐读课题来,我再读一遍!生再读2、多么响亮、多么威风的称号啊!知道谁是军神吗?刘伯承(师板书)3、教师对刘伯承做简单介绍,并出示刘伯承相关刘伯承,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他在硝烟与战火中度过了50个春秋,戎马生涯70多年。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军神教学设计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军神教学设计第【1】篇〗《军神》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精读,理解沃克医生称刘伯承为“军神”的原因。
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学习刘伯承坚韧不拔的钢铁意志,做一个意志坚强的人。
二、教学重难点1、理解沃克医生称刘伯承为“军神”的原因。
2、文章大量写了沃克医生情绪、神态的变化,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三、教学准备视屏资料,刘伯承介绍军神同步练习四、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二)初读课文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找到沃克医生称赞刘伯承是军神的句子。
(三)抓住重点句子研读课文1、读句子: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2、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找到文中的有关句子,说说自己的体会。
3、学生自学准备。
4、集体交流,点拨评议,指导感情朗读。
5、小结:课文除了直接写到刘伯承的表现外,还用大量的篇幅写了沃克医生情绪、神态的变化,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四)总结,升华观看视屏,谈谈感想。
(用自己的话夸夸被称作军神的刘伯承。
)(五)布置作业课外阅读有关伟人的故事五、板书设计军神沃克医生冷冷→柔和→肃然起敬↓↓↓刘伯承病人→军人→军神从容镇定意志如钢反思与评析:本课在学生初读课文后,围绕关键句子,也就是沃克医生对刘伯承的赞叹:“了不起!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是一位军神!”进行细细品读,体会洛克医生为什么会这么说。
通过在读中找句与词数次感受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是一位军神!每次学生理解的境界都有新的上升。
本课在板书设计上非常清晰,有针对性,学生看了一目了然。
先知道刘伯承是军人,但知道他不是普通的军人,而是军神,从手术前不用麻醉药,手术中一声不吭,手术后数刀数来表现他是军神。
以个人以为本课以自读个别读为主,进行读中感悟,齐读较少。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军神教学设计第【2】篇〗教学目标:1.认识15个生字,重点指导读准“绷”字的读音,正确书写“衷““和”祥”两个字。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军神》优秀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军神》是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课文,主要讲述了刘伯承将军在抗日战争时期,带领部队英勇抗击日军,身负重伤却依然坚持指挥战斗,最终取得胜利的故事。
课文通过刘伯承将军的事迹,展现了他的英勇、坚毅和忠诚的品质,传递了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的精神。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对于课文的内容和主题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和理解。
但是,对于文中一些细节描写和深层次的情感表达可能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和启发。
此外,学生可能对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和军事知识了解不多,需要在教学中进行补充和拓展。
三. 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把握刘伯承将军的品质和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
3.学会本课的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4.通过对课文的阅读和分析,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英雄主义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和理解。
2.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特别是刘伯承将军的品质和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
3.朗读和表达的技巧。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定抗日战争的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课文内容。
2.情感教学法:通过引导学生关注刘伯承将军的情感变化,培养学生的情感共鸣和爱国情怀。
3.互动教学法: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表达欲望,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课文原文和相关的历史背景资料。
2.多媒体教学设备。
3.生字词卡片。
4.讨论小组的划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抗日战争时期的图片和音乐,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国情怀。
2.呈现(10分钟)教师朗读课文,学生跟读,感受课文的语气和情感。
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生字词,进行学习和掌握。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讨论刘伯承将军的品质和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反馈和帮助。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军神》优秀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军神》是一篇描写我国抗日战争时期军人英勇斗争的课文。
本课通过讲述一位年轻的八路军战士在战斗中负伤,但仍然坚持斗争,最终成为军神的故事,展现了军人坚强的意志和不屈的精神。
课文语言生动,情节紧凑,富有感染力,能够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对抗日战争时期的历史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于战争中的英雄人物和精神可能还不够深入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课文学习,感受军人的英勇和坚强,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三. 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军人的英勇和坚强。
3.学习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4.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能够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2.能够体会课文中军人的英勇和坚强。
3.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子进行写作。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战争情境,引导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军人的英勇和坚强。
2.情感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课文学习,培养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3.互动教学法:通过小组讨论、分享等方式,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六. 教学准备1.课文朗读录音。
2.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和视频。
3.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卡片。
4.写作纸张和文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回顾抗日战争时期的历史,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2.呈现(5分钟)播放课文朗读录音,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关键词语和句子的含义,体会军人的英勇和坚强。
4.巩固(10分钟)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享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受。
教师引导学生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子进行表达。
5.拓展(10分钟)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写作练习。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军神教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军神教案【第1篇】军神教学目的:1.认识“沃、匪”等6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晕”,会写“庆、诊”等15个字,会写“诊所、年龄”等20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出人物说话的语气。
3.找出文中对刘伯承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体会其心理活动,感受其坚忍不拔的钢铁般的意志,理解其被称为“军神”的原因。
4.从课文中找出对沃克医生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他的心理变化,再试着以他的口吻讲一讲这个故事。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师板书:(板书:军),给军组词。
2.补充板书:我们今天所学的课文题目是(板书:军神)。
3.释题:“神”在字典里有好几种解释。
(出示“神”的解释)4.过渡:这里的“军神”是什么意思呢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快速浏览全文,标出自然段,找出不认识的字词。
2.(出示生字)生齐读,师正音;生汇报有问题的字词,师指导认识。
注意:(1)多音字“晕”:yūn(晕倒)yùn(晕车)(2)“崭”是上下结构,不要写成左右结构。
3.(出示新词)学生开火车比赛读词。
4.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再次默读课文,思考:谁称赞谁是军神出示句子:沃克惊呆了,大声嚷道:“……你堪称军神!”明确:沃克称赞刘伯承是军神。
2.了解人物:(1)沃克是一位……(生齐说)(2)刘伯承呢川东支队的将领。
(3)背景介绍。
(出示多媒体)3.文中讲了一件什么事(刘伯承眼睛受了重伤,在就医时因从容镇定被沃克医生认出其军人身份,在手术过程中拒绝使用麻醉剂并坚持到手术完成,沃克医生称他为军神。
)- 第二课时 -一、复习故知,导入新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沃克医生的诊所内来了一位右眼受伤的病人,沃克医生判定他是一名军人。
那沃克医生的判断依据是什么我们接着往下看。
二、感受细节,体会心理。
(一)学习“求治”部分,从沃克医生的动作、语言、神态变化,体会他对刘伯承态度的变化。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军神教学设计(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军神教学设计第1篇】《军神》教学案例及反思龚明晶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开始让学生开展预习活动。
自从班级开展预习活动,学生在课堂上变得自信、善思,课堂丰富精彩,学生真正成了主体。
现就以《军神》为例说说我的做法和反思。
一、小组确定预习目标学生先通读课文,组内解决生字词问题,然后共同制定本课的学习目标。
教师在过道指导、帮助学生制定学习目标。
目标定好后,学生将预习目标写在预习本上,开始按目标进行预习,并将自己预习过程中的重点、疑点写在预习本上。
《军神》的预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知道“军神”是谁?为什么称他为“军神”?3、“军神”对我们有什么启发?二、课堂主动展示片断一:对人物的理解评价生:我从“年轻人一声不吭,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色床单,汗如雨下,手术结束了,崭新的床单竟被抓破了。
”我从这里看出刘伯承是“军神”,是“钢板”。
师:你能抓住重要的语段来说感受很好,如果能从重要语段中抓关键词谈自己的理解就更好了。
生:他越来越使劲“汗如雨下”我能体会到疼痛难忍,他却“一声不吭”,从这些词语中可以刘伯承是钢板,是军神。
师:是啊!那么疼,那么难以忍受,他却——生:“一声不吭”生:“钢板”比铁还硬,说明他不仅外表坚强,而且内心也坚强,是个伟大的人物。
他不使用麻醉药,是“因为要有一个清醒的头脑”为革命做贡献,真不愧是“军神”。
生:我从“一向镇定的沃克医生,这次却双手颤抖”体会到手术很艰难,刘伯承将承受常人难以忍受的疼痛。
生:我觉得刘伯承是一个会说话的钢板,他动手术时做了72刀都能数出来,真是不同寻常。
师:大家轻轻地数一数,闭上眼睛想象一下:“1、2、3……(配上手术刀的声响)50……60……(画外音——“我不能晕过去……”“我要挺住……”)70……师:我们无论从描写刘伯承的语段还是描写沃克医生的语段中,都可以感受到刘伯承钢铁般的意志。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11《军神》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理解课文《军神》的核心内容和主题;2.掌握《军神》中重点词汇和短语的意思;3.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4.提高写作能力,能够写出与《军神》相关的文章或感想。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英雄人物的敬佩和尊重之情;2.培养学生勇敢、坚毅、宽容的品质;3.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掌握《军神》的核心内容和主题,以及相关词汇和短语。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隐含的含义,分析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
三、教学准备•教材: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第11课《军神》。
•教具:课件、黑板、粉笔、教案、学生手册等。
四、教学流程第一节课前准备1.师生互动,营造学习氛围。
2.复习上一堂课内容,导入本课主题。
第二节导入新课1.师生共同欣赏课文《军神》中的插图,引发学生对主题情感的猜测。
2.提问学生对“军神”这个词的理解和想法。
第三节阅读与理解1.逐段阅读《军神》课文,带领学生理解每一段的意义。
2.解释生词、短语,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引导学生对故事情节的把握。
第四节讨论与思考1.小组讨论课文中的主题和中心思想。
2.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军神”形象的内涵。
3.组织学生展开创作,写下对《军神》的感想或心得体会。
第五节课堂总结与反思1.整理学生对《军神》的认识和感受。
2.总结课文要点,强化学生的记忆。
五、课后作业1.完成课堂学习任务:复述《军神》的故事情节。
2.仿照《军神》的写作风格,写一篇以英雄为主题的故事或文章。
六、教学反思与改进本节课教学重点是帮助学生理解《军神》中的主题和人物形象,激发学生对英雄的敬佩之情和思考。
未来课堂可以更多结合实际案例,进一步拓展学生对英雄的认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写作能力。
以上是本次课程《军神》的教学设计方案,希未本设计对于您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军神》教案优质(精选5篇)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军神》优质篇1教学目的:1、学会本课的13个生字,认识3个生字。
能够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年龄、土匪、拒绝、麻醉剂、施行、勉强、过奖、诊所、惊疑、从容镇定、目光柔和、肃然起敬。
2、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教学过程:一、检查预习1、出示本课生字,读一读,并组词。
沃刘龄匪拒醉剂施哼晕勉堪承2、学生互相说说易错的字:容易少横的字:龄醉容易多横的字:哼注意字的笔顺:匪二、谈话导入新课军神,好响亮、好威风的称呼,为什么要称他为军神呢?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1、指名读课文,思考文章按怎样的顺序来叙述事情的?板书:手术前(1-10)手术经过(11—17)手术之后(18—26)2、出示自学提示,学生默读思考:(1)划出描写沃克医生神态、情绪变化的句子,想想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简单批注在书上。
(2)有不懂的地方画下来,学生互相质疑。
3、小组讨论交流。
4、在全班交流并质疑。
(1)指名读划的相关的句子,简单说体会。
(2)解词:审视—仔细看。
肃然起敬—形容十分恭敬的样子。
附:板书设计第二课时教学目的: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了解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表现人物精神面貌的写作方法。
3、学习刘伯承坚韧不拔的意志,立志做一个性格坚强的人。
教学重点:1、根据提示读出语气、语调。
2、理解刘伯承为“军神”的重点语句,体会刘伯承坚强的意志。
进一步学习快速阅读课文。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填空:课文中的“军神”是指,这是对他的敬称。
2、指名朗读课文。
二、抓中心句突破全文。
1、沃克医生为什么称刘伯承为“军神”呢?你知道沃克医生当时是怎么想的?(1)学生自由读课文。
(2)小组交流、讨论。
2、全班交流。
三、根据学生回答,相机导学课文。
1、导学“求治”部分(1)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
部编版(统编)五年级语文下册11《军神》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故事《军神》的背景和情节;2.能够理解故事中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感情变化。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2.提高学生写作能力,能够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悟。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民族的情感;2.培养学生对英雄事迹的理解和尊重。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军神》的故事情节及其主要人物性格;2.学生对故事内涵的理解和感悟。
教学难点1.学生对故事中人物的复杂性格的理解;2.引导学生思考并表达对故事的深层理解。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语文课上,引入《军神》故事,简要介绍背景。
2.教师朗读故事,学生跟读。
3.教师讲解故事中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
第二课时1.学生分组讨论故事中人物的性格转变和感情变化。
2.每组选择一名学生向全班汇报讨论结果。
第三课时1.指导学生就故事中的重要情节展开写作,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悟。
2.学生相互交流、互评,提出建议并修改文稿。
第四课时1.学生逐个展示自己的文稿,进行同侪评价。
2.教师点评,引导学生总结故事的主题和启示。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以《军神》为教学内容,通过阅读理解、讨论和写作等方式,旨在引导学生理解英雄事迹,培养学生对祖国和民族的热爱情感。
在教学中,通过学生自主讨论、写作和展示,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在未来的教学中,可以加强与学生的互动,激发学生阅读和表达的兴趣,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以上是关于部编版(统编)五年级语文下册11《军神》教学设计的详细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军神教案与反思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军神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1.会认5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积累本课要求掌握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出人物说话的语气。
3.理解沃克医生称刘伯承为“军神”的原因,了解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4.学习刘伯承坚韧不拔的意志,立志做一个性格坚强的人。
[教学重难点]1.理解沃克医生称刘伯承为“军神”的原因。
2.学习刘伯承坚韧不拔的意志,立志做一个性格坚强的人。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课件出示关云长刮骨疗毒的故事)同学们,你们先读一读这个故事,关云长刮骨疗伤与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之间有什么相似之处?(师板书课题,学生交流)教师小结:在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中,刘伯承以当年关公刮骨之气概在不使用麻醉剂的情况下忍受了72刀的刀割之痛,却一声不吭,为其实施手术的沃克医生尊称其为“军神”。
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思考课文的主要内容。
2.出示生字、词语,学生认读。
(课件出示)教师点拨:“晕”为多音字,文中读yūn。
3.师重点指导易错字的书写。
(“匪”字里面的“非”不要漏写横画,最后一笔的竖折;“衷”字是上下结构。
)三、锁定重点,品读“军神”内涵1.再次快速浏览全文,找到沃克医生称赞刘伯承的话,并画下来。
出示句子:沃克医生惊呆了,大声嚷道:“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2.齐读这句话,体会沃克医生说这句话时的感情。
(惊讶、激动、赞美、崇敬……)3.带着自己的体会再读读这个句子。
4.引导质疑:此刻你最想弄明白什么(预设:沃克医生为什么会惊呆了为什么说刘伯承是一个真正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为什么称他为军神……)5.引导学生自主解疑:其实这些“为什么”的答案就在课文之中,只要我们用心去读课文,去体会,一定会从文中找到答案!(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围绕问题阅读讨论、合作解疑;教师参与讨论,下节课再解答。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军神教学设计(精推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军神教学设计第【1】篇〗教案设计:人教版九义教材六年制第九册第十七课《军神》教学目的:1、学会本课的13个生字,认识3个生字。
能够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年龄、土匪、拒绝、麻醉剂、施行、勉强、过奖、诊所、惊疑、从容、镇定、目光柔和、肃然起敬。
2、理解描写人物神态、情绪变化的句子,体会刘伯承的坚强意志。
3、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教学重难点:理解描写人物对话、神态的语句,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进一步学习快速阅读课文。
设计理念:新课标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究的精神,本课的教学,围绕两条线展开:一是刘伯承手术前的神态;二是沃克医生神态、情绪变化的原因,由学生质疑、读书解疑、自主探究为主领悟课文内涵。
教学媒体:多媒体及CAI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略)第二课时一、创设情境,回顾内容。
1、生回顾课文的主要内容。
2、CAI播放一段再现历史背景的录象,并配上导语:“1916年,在重庆临江门外,一个外国人开设的诊所里,发生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故事。
一位军人在治疗受伤的眼睛时,拒绝用麻药。
主治医生也不得不赞扬他为军神。
这位军人就是刘伯承。
二、质疑问难,切入中心。
1、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具体了解这个曾发生在刘伯承身上的震撼人心的故事。
在上节课的学习中,很多同学已经被课文中的人物深深的打动了,你们还记得沃克是怎样赞美刘伯承的吗快速默读课文,找出那段话并画下来。
2、读一读这段话,质疑问难。
(“堪称”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刘伯承是“一块会说话的钢板”“堪称军神”“沃克为什么会大叫、惊呆”三、体会“军神”,领悟写法。
1、大家提的问题都非常有价值。
古语说:“善于发问是学习的开端”。
快速浏览课问,在文中找出最能体现刘伯承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堪称军神”的话,用“----”画下来。
2、指名汇报。
3、出示描写刘伯承在手术台上表现的段落:“病人一声不吭......抓破了。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军神教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军神教案第1篇】20、军神(第二课时)教案及反思教学目标:1、理解为什么称为“军神”?感悟刘伯承坚忍不拔的钢铁意志,学习他做一个意志坚强的人。
2、体会人物的感情色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补充阅读资料,感受人物的伟大。
教学过程:一、从神入文,初涉文本。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0课。
齐读课题2、同学们,“军人”在你心目中是什么样的?3、这篇课文中“军神”是谁对谁的称赞?找出文中的这句话。
自己读一读出示句子“了不起!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是一位军神!”谁来读一读(指读、齐读)过渡:沃克医生为什么称刘伯承为军神?我们从文中哪些词、句可感受到刘伯承了不起?请大家按照上节课讲的求治、术前、术中、术后的顺序去找一找。
把找到的内容画出来,多读几遍。
交流:二、进入文本,感受镇定1、伤势很重但很镇定(1)出示:“不,你是军人!”沃克医生有些不悦地说:“我当过军医,这么重的伤势,只能军人才能如此镇定。
”(2)请你读好它这个伤势到底怎样严重?(让我们来看一段资料)(3)如果是你,这样严重的伤势,你会怎样?(4)这么重的伤势,还能如此镇定,这样的军人你觉得怎样?(5)那么沃克医生为什么会不高兴,冷冷地说,不悦地说呢?(6)分角色读好。
同桌练练。
指名读。
2、过渡:这一自然段中还有哪些词语也能感受到军人“伤势虽重,但很镇定”?请同学们回过去读读第一句话,你还会有新的发现呢!生读后交流:出示第一句话⑴“头缠绷带”:可引导学生联系刚才故事介绍和生活所见,感受伤势很重。
⑵“走进”:伤势这么重,可不是别人担架抬进来的,而是自己走进来的,表现十分镇定、勇敢!(3)让我们一起来读好这句话三、精读课文,感悟军神交流:(一)手术前,坚决不使用******。
(板书:不用麻药)出示:“要动手术了……脑神经”1、******有什么作用2、刘伯承为什么坚决不愿意使用******?指名读有关的语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