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3油脂的化学性质
- 格式:pptx
- 大小:2.29 MB
- 文档页数:22
第一节油脂一、油脂的组成和结构1、油脂的涵义(1)从日常生活中认识油脂我们日常食用的猪油、羊油等动物油,还有花生油、菜子油、豆油、棉子油等植物油,都是油脂。
(2)从物质的状态上认识油脂在室温下,植物油脂通常呈液态,叫做油;动物油脂通常呈固态,叫做脂肪。
脂肪和油统称油脂。
(3)从化学成分上认识油脂油脂在化学成分上都是高级脂肪酸跟甘油所生成的酯2、油脂的组成和结构油脂是由多种高级脂肪酸(如硬脂酸、软脂酸或油酸等)跟甘油生成的甘油酯。
它们的结构可以表示为:结构式中R、R′、R″代表饱和烃基或不饱和烃基,它们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
如果R、R′、R″相同,这样的油脂称为单甘油酯,如果R、R′、R″不同,就称为混甘油酯。
天然油脂大都为混甘油酯。
【习题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天然油脂一般都是纯净物B.油脂是不溶于水、比水轻的酯类物质C.油脂的硬化反应与碳碳双键官能团有关D.油脂的皂化反应是酯基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分析】A、根据天然油脂都属于混合物;B、根据油脂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小;C、根据油脂硬化反应的概念;D、根据油脂的皂化反应的概念;【解答】解:A、因天然油脂都属于混合物,故A错误;B、因油脂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小,故B正确;C、因油脂的硬化反应是烃基中碳碳双键与氢气在催化剂加热加压条件下发生的加成反应,故C正确;D、因油脂的皂化是酯基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钠和甘油的反应,故D正确;故选:A。
【习题二】下列关于油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B.油脂属于高分子化合物C.油脂都能使溴水褪色D.在酸性条件下油脂不能水解【分析】油脂为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分为油和脂,一般来说,由含有的碳碳不饱和键较多,熔沸点较低,可发生水解等反应,以此解答该题。
【解答】解:A.油脂为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可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和甘油,故A正确;B.高分子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在10000以上,油脂不是高分子化合物,故B 错误;C.如油脂不含碳碳不饱和键,则与氢气不反应,故C错误;D.油脂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都可水解,故D错误。
油脂化学性质人们对油脂的定义不太一样,而大部分人都认为它是从动物或植物中提取的脂类物质。
它们拥有很低的沸点,可以与水形成混合物,具有高风味,长期储存,可做烹饪等功能。
油脂也可以用来制造化学药品,人们常用它们来制造药物,如肝素和硫酸等。
油脂的化学性质可以从它们的构造和原料来考察。
油脂主要由脂肪酸和甘油酯的组成组成的,其中脂肪酸由长度从4到22的链组成,称为碳链。
甘油酯由三种不同的脂肪酸组成,可分为短链,中链和长链。
油脂有三种不同的状态:液态、固态和熔融状态。
液态油脂可以在室温下形成液体状态。
固态油脂是冷却后形成的固体物质,主要由硬脂酸和棕榈酸构成。
熔化油脂则需要经过加热,加热后可以融化成液体状态。
油脂有一定的化学反应性,也就是说它们可以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以生成新的物质。
油脂可以与水混合,但在油脂中添加小量的碱可以使油脂降解,从而产生碳水化合物和酸。
油脂也可以与有机物质反应,比如有机酸、醇、糖等,可以生成新的物质,例如表面活性剂等。
油脂在很多领域受到广泛的应用,它们被用来制造化妆品、护肤品、医药产品、农药等。
油脂也用来制造润滑剂、防腐剂、柔软剂等。
此外,油脂还可用于制造燃料添加剂,比如柴油、煤油和炼油厂的原料等。
总之,油脂是从动物或植物中提取的脂类物质。
它们具有低沸点,可和水形成混合物,有高含量,长期储存、可用于烹饪等功能。
它们也有三种不同的状态,也有一定的化学反应性,并可用于药物制造、表面活性剂等产品。
油脂不仅是消费品,而且也是行业重要的组成材料。
可见,油脂在现代社会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以上便是关于油脂化学性质的文章,阅读完毕,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油脂知识点总结高中化学油脂是高中化学课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有机化学领域。
油脂是一类具有广泛应用的有机化合物,它们在食品、化妆品、制药和工业等领域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本文将对油脂的化学性质、分类、制备方法以及应用进行总结。
# 油脂的化学性质油脂是由甘油和脂肪酸通过酯化反应形成的酯类化合物。
在化学结构上,油脂分子中的甘油部分带有3个羟基(-OH),每个羟基与一个脂肪酸分子结合,形成三酯。
脂肪酸的种类和数量决定了油脂的性质和用途。
油脂分子中的脂肪酸可以是饱和的,也可以是不饱和的。
饱和脂肪酸形成的油脂在室温下通常是固态,而不饱和脂肪酸形成的油脂则多为液态。
不饱和脂肪酸中,含有一个双键的称为单不饱和脂肪酸,含有两个或更多双键的称为多不饱和脂肪酸。
油脂在加热时会融化,在冷却时会重新凝固。
它们可以与水和醇类物质发生反应,也可以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氢化、酯交换等化学反应。
# 油脂的分类油脂可以根据来源、化学结构和用途进行分类。
1. 按来源分类:- 动物油脂:如牛油、猪油、鱼油等,主要来源于动物的脂肪组织。
- 植物油脂:如大豆油、菜籽油、棕榈油等,主要来源于植物的种子或其他部位。
- 合成油脂:通过化学合成方法制得的油脂,如石油酯。
2. 按化学结构分类:- 甘油三酯:最常见的油脂类型,由甘油和三个脂肪酸分子组成。
- 甘油二酯、甘油一酯:较少见,由甘油与较少数量的脂肪酸分子组成。
3. 按用途分类:- 食用油脂:用于食品加工和烹饪,如橄榄油、玉米油等。
- 工业油脂:用于润滑、涂料、清洁剂等工业用途,如机械油、润滑油等。
- 化妆品油脂:用于护肤品和化妆品,如润肤油、发油等。
# 油脂的制备方法油脂的制备通常涉及以下几个步骤:1. 提取:从动植物原料中提取油脂,常用的方法有压榨法和溶剂提取法。
2. 精炼:去除油脂中的杂质,如游离脂肪酸、色素、异味等,常用的方法有脱酸、脱臭、脱色等。
3. 氢化: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将不饱和脂肪酸转化为饱和脂肪酸,以改善油脂的稳定性和塑性。
化学油脂知识点油脂是油和脂肪的统称。
从化学成分上来讲油脂都是高级脂肪酸与甘油形成的酯。
油脂是烃的衍生物。
油脂是一种特殊的酯。
下面店铺给你分享化学油脂知识点,欢迎阅读。
化学油脂知识点[油脂](1)油脂的组成和结构:油脂属于酯类,是脂肪和油的统称.油脂是由多种高级脂肪酸(如硬脂酸、软脂酸等)与甘油生成的甘油酯.它的结构式表示如下:在结构式中,R1、R2、R3代表饱和烃基或不饱和烃基.若Rl=R2=R3,叫单甘油酯;若R1、R2、R3不相同,则称为混甘油酯.天然油脂大多数是混甘油酯.(2)油脂的物理性质:①状态:由不饱和的油酸形成的甘油酯(油酸甘油酯)熔点较低,常温下呈液态,称为油;而由饱和的软脂酸或硬脂酸生成的甘油酯(软脂酸甘油酯、硬脂酸甘油酯)熔点较高,常温下呈固态,称为脂肪.油脂是油和脂肪的混合物.②溶解性: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工业上根据这一性质,常用有机溶剂来提取植物种子里的油).(3)油脂的化学性质:①油脂的氢化(又叫做油脂的硬化).油酸甘油酯分子中含C=C键,具有烯烃的性质.例如,油脂与H2发生加成反应,生成脂肪:油酸甘油酯(油)硬脂酸甘油酯(脂肪)说明工业上常利用油脂的氢化反应把多种植物油转变成硬化油(人造脂肪).硬化油性质稳定,不易变质,便于运输,可用作制造肥皂、脂肪酸、甘油、人造奶油等的原料.②油脂的水解.油脂属于酯类的一种,具有酯的通性.a.在无机酸做催化剂的条件下,油脂能水解生成甘油和高级脂肪酸(工业制取高级脂肪酸和甘油的原理).例如:(C17H35COO)3C3H5+ 3H2O 3C17H35COOH + C3H5(OH)3硬脂酸甘油酯b.皂化反应.在碱性条件下,油脂水解彻底,发生皂化反应,生成甘油和高级脂肪酸盐(肥皂的有效成分).例如:(C17H35COO)3C3H5+ 3NaOH —→ 3C17H35COONa + C3H5(OH)3硬脂酸甘油酯硬脂酸钠甘油[肥皂和合成洗涤剂](1)肥皂的生产流程:动物脂肪或植物油+NaOH溶液高级脂肪酸盐、甘油和水·盐析(上层:高级脂肪酸钠;下层:甘油、水的混合液):高级脂肪酸钠·肥皂(2)肥皂与合成洗涤剂的比较.化学油脂相关习题。
油脂的物理性质纯洁的油脂在熔融状态下是无色、无味的液体,凝固时为白色蜡状固体。
天然油脂大局部呈浅黄色至棕黄色并有一定的气味。
各种气味一般是由非酌成分引起的,如椰子油的香气来源于含有的壬基甲酮,菜籽油、芥籽油因含有硫代葡萄糖苷会产生辛辣味和臭味,氧化酸败也会产生臭味。
天然油脂的颜色是其所含类胡萝卜素物质所致。
油脂的特性如色泽、气味、熔点和凝固点、酸值、皂化值、碘值、醋值等,与脂肪酸组成和性质密切的关系。
一、色泽所有的油脂大都含有天然色素,如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等,所以油脂常带有特定色泽。
作为制取脂肪酸的原料是不希望带有颜色的,在油脂水解之前应进行脱色处理。
二、气味天然油脂都有一定的特有气味,长期存储的油脂因酸败而带有“哈喇味〞。
这种气味一方面可以帮助人们鉴别油脂;另一方面使制得的脂肪酸产品也带有一股气味,这是人们所不希望的,为此常用物理法或化学法进行脱臭处理。
三、熔点和凝固点天然油脂是甘油三酯等的混合物,不是纯物质,由于各种甘油三酯的熔点上下不同,熔点及凝固点是一个温度范围。
一般熔点和凝固点最高在40-55℃之间,没有确定的熔点和凝固点。
熔点和凝固点与组成油脂的脂肪酸有关,含饱和脂肪酸较多的油脂其熔点范围较高,含不饱和脂肪酸较多的油脂那么其熔点范围较低。
只有在很低的温度下,油脂才能完全变成固体,常温下呈固体的油脂多数是半固体的塑性脂肪,不是完全的固体脂。
1/13把油脂分解生成的脂肪酸从液体逐渐冷却到固态时,会放出一定的结晶热,当液体降温生成的凝固物不再降温,相反却瞬时升温而到达的最高温度称为脂肪酸的凝固点。
脂肪酸凝固点是鉴别各种油脂的重要常数之一。
脂肪酸的凝固点与脂肪酸碳链长短、不饱和度、异构化程度等有关。
碳链越长,双键越少,异构化越少,那么凝固点越高;反之凝固点越低。
对同分异构体而言,反式比顺式凝固点高。
三、溶解度20℃时,油脂在100g溶剂中溶解的最大克数称为油脂在该溶剂中的溶解度。
油脂不溶于水,可溶于大多数的有机溶剂,其在非极性溶剂中的溶解度较极性溶剂中要大。
油脂化学知识点总结一、油脂的化学成分1.1 油脂的化学成分主要是甘油脂油脂的化学成分主要是甘油脂,它是由甘油和脂肪酸组成的酯类化合物,也称为甘油三酯。
甘油是一种三价醇,每个甘油分子有三个羟基,可以与三个脂肪酸分子发生酯化反应,形成甘油脂。
脂肪酸是一种碳链长度为4-24的饱和或不饱和脂肪酸,并且通常以8、12、16和18个碳原子为主。
由于脂肪酸不同,其甘油脂的性质也存在一定差异。
1.2 油脂中的其他成分除了甘油脂外,油脂中还含有一些其他成分,如磷脂、类固醇、脂溶性维生素等。
磷脂是由甘油、脂肪酸、磷酸和胆碱等组成的复杂化合物,它在细胞膜的结构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类固醇是一类重要的生物活性化合物,如胆固醇、甾醇等,它们在生物体内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
脂溶性维生素则是一类溶解于脂肪中的维生素,如维生素A、D、E和K,它们对人体的生长发育、细胞分化等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油脂的化学性质2.1 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及其对人体的影响油脂中的脂肪酸可以分为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其中饱和脂肪酸的碳链中没有双键,在人体中易于形成胆固醇,从而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而不饱和脂肪酸的碳链中含有双键,具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由此对心血管疾病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因此,在饮食方面,应尽量减少饱和脂肪酸摄入,增加不饱和脂肪酸的摄入。
2.2 油脂的氧化反应油脂在空气中经过氧化反应后会变质,产生异味、色泽变深等现象。
氧化反应的主要途径是自由基链反应,其速度取决于氧气浓度、温度和存在的过氧化物,而自由基链反应的终止是通过防护剂和抗氧化剂的作用。
2.3 油脂的加氢反应油脂的加氢反应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化学反应,该反应可以将不饱和脂肪酸转化为饱和脂肪酸或将脂肪酸脱氢生成脂肪醇。
加氢是通过催化剂的作用,使氢气和油脂发生氢化反应,这一反应非常重要,可使油脂具有更好的氧化稳定性和植物鲜味,并可制备食用油、植物胶脂等。
2.4 油脂的乳化性油脂可以与水形成乳液,这主要是由于其甘油脂分子中具有疏水性的脂肪酸部分和亲水性的甘油部分,甘油部分与水相互作用,使得油脂与水混合形成乳液,从而增加了油脂的使用范围。
油脂的组成、结构和化学性质一、油脂的组成和结构油脂是油和脂肪的总称。
通常把在常温下呈固态或半固态的油脂称为脂肪,呈液态的称为油。
油脂普遍存在于动植物体内,是动植物体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来源之一。
油脂的主要成分是甘油和三分子高级脂肪酸形成的酯。
其中R1、R2、R3都相同的油脂叫做单纯甘油酯,不彻低相同的油脂叫做混合甘油酯。
自然油脂大多是由多种不同的脂肪酸形成的混合甘油酯的混合物。
组成油脂的高级脂肪酸绝大部分是含偶数碳原子的直链羧酸。
在饱和脂肪酸中以软脂酸的存在最广,它含在绝大部分油脂中;第二是月桂酸和硬脂酸。
在不饱和脂肪酸中,最频繁的是含16和18个碳原子的烯酸,如油酸、亚油酸、亚麻酸、桐油酸等。
这些不饱和脂肪酸,由羧基开头,第一个双键的位置大多数都在C9和C10之间,桐油酸的3个双键是共轭的。
动物脂肪中饱和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含量较高,而植物油中不饱和脂肪酸甘油酯含量较高。
在上述脂肪酸中,亚油酸和亚麻酸是哺乳动物自身不能合成的,必需从食物中摄取,所以称为必须脂肪酸。
二、油脂的化学性质 1.水解作用油脂在酸、碱的作用下可以发生水解反应。
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甘油和脂肪酸,反应是可逆的。
在过量碱(如NaOH)的作用下水解生成甘油和高级脂肪酸盐,油脂可彻低水解。
高级脂酸的钠盐俗称肥皂,因此,常把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叫做“皂化反应”。
使1g油脂彻低皂化所需要的氢氧化钾的质量(单位:mg),叫做皂化值。
每种油脂都有一定的皂化值,因而可按照皂化值的大小检验油脂的质量。
不纯的油脂皂化值偏低,这是因为油脂中含有较多不能皂化的杂质的缘故。
另外,按照皂化值的大小,还可以推断油脂中所含脂肪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皂化值越大,脂肪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越小。
动物体内油脂的水解,是在脂肪酶的催化下举行的。
2.加成反应油脂中的不饱和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因含有碳碳双键,可以与氢、卤素等发生加成反应。
(1)加氢含不饱和脂肪酸的油脂,在催化加氢后,可以转化为半固态的脂肪,这个过程叫做油脂的氢化或硬化。
人教版选修5第四章 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第一节 油脂第二课时教学设计3【教学目标】1.了解油脂的概念、用途以及物理性质;理解油脂的结构;2.理解油脂的氢化及皂化反应等概念;3.掌握油脂的化学性质;了解肥皂的去污原理。
【教学过程】一、油脂的物理性质1.不溶于水,易溶于汽油,乙醚,苯等有机溶剂。
2.纯净的油脂是无色、无嗅、无味的物质,室温下可呈固态,也可呈液态,油脂的密度比水小,难溶于水,而易溶于汽油、乙醚、氯仿等有机溶剂。
3.因天然油脂是混合物,因而没有固定的熔点、沸点。
组成油脂的高级脂肪酸的饱和程度,对油脂的熔点影响很大。
一般地,由饱和的高级脂肪酸(如硬脂酸、软脂酸)形成的甘油酯熔点较高,在室温下呈液态,由于各类油脂中所含的饱和烃基和不饱和烃基的相对含量不同而具有不同的熔点。
饱和烃基越多,油脂的熔点越高,不饱和烃基越多,油脂的熔点越低。
二、油脂的化学性质1. 油脂的水解:(1)油脂(以硬脂酸甘油酯为例)在脂肪酶的作用下水解的化学方程式是:CHC 17H 35—COOCH 2C 17H 35—COOCH 2C 17H 35—COO +3H 2O ――→脂肪酶CHCH 2OHCH 2OHOH+3C 17H 35COOH 。
油脂(以硬脂酸甘油酯为例)与碱作用生成高级脂肪酸盐和甘油的反应称为皂化反应,反应方程式为CHC 17H 35—COOCH 2C 17H 35—COOCH 2C 17H 35—COO +3NaOH ――→△CHCH 2OHCH 2OHOH +3C 17H 35COONa ,产物高级脂肪酸盐可用于制造肥皂。
(2)油脂的水解反应规律与酯类的水解反应规律完全相同。
工业上就是利用动物油脂、植物油进行水解反应来制取肥皂。
所以,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也叫皂化反应。
皂化反应后生成高级脂肪酸钠、甘油和水形成混合液,为了使高级脂肪酸钠和甘油充分分离,继续加热搅拌,并慢慢加入食盐细粒,使高级脂肪酸钠从混合液中析出。
油脂的性质1.油脂的物理性质2.油脂的化学性质油脂是多种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而高级脂肪酸中既有饱和的,又有不饱和的。
因此,许多油脂兼有酯类和烯烃的化学性质,可以发生水解反应和加成反应。
(1)油脂的水解反应油脂在酸、碱或酶等催化剂的作用下,均可发生水解反应。
油脂在小肠内通过酶的催化发生水解反应,生成的高级脂肪酸和甘油作为人体的营养物质被小肠吸收。
①酸性水解油脂在酸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生成甘油和高级脂肪酸。
如:工业上根据这一反应原理,可用油脂为原料来制取高级脂肪酸和甘油。
②碱性水解——皂化反应油脂在碱性溶液中的水解反应又称为皂化反应。
如:高级脂肪酸钠(或钾)盐是肥皂的有效成分,工业上利用油脂的皂化反应来制造肥皂。
(2)油脂的氢化不饱和程度较高、熔点较低的液态油,通过催化加氢,可提高饱和度,转变成半固态的脂肪。
由液态的油转变为半固态的脂肪的过程,称为油脂的氢化(加成反应),也称为油脂的硬化。
如:通过油脂氢化制得的油脂叫人造脂肪,通常又称为硬化油。
硬化油不易被空气氧化变质,便于储存和运输,可作为肥皂、人造黄油的原料。
(3)油脂的其他化学性质由于油脂中的不饱和高级脂肪酸甘油酯中含碳碳不饱和键,所以,油脂除可以加氢外,还可以发生以下反应,如:①加成反应使溴的CCl4溶液褪色。
②氧化反应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久露空气中,被氧气氧化而变味。
典例详析例1(湖南衡阳八中期末)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油脂水解可得到丙三醇B.油脂皂化生成的高级脂肪酸钠盐是肥皂的有效成分C.天然油脂大多是由不同酯形成的混合物D.植物油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解析◆植物油是不饱和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其中高级脂肪酸的烃基中含有碳碳不饱和键,该不饱和键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答案◆D例2从植物的果实里提取低级酯宜采用的方法是A.加氢氧化钠溶液溶解后分液B.加水溶解后分液C.加酸溶解后蒸馏D.加有机溶剂溶解后分馏解析◆在碱性或酸性溶液中酯会水解,无法提取到酯,所以A、C项不能采用;酯易溶于有机溶剂,而在水中不溶,故排除B项,选D。
油脂的化学总结油脂是一类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化合物,具有多种重要的功能和特性。
它们由甘油和脂肪酸组成,是重要的能量来源、营养成分和调味品。
本文将对油脂的化学性质、生物合成、应用领域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进行详细的总结。
油脂是一类由甘油和脂肪酸通过酯键结合而成的化合物。
甘油是一个三价醇,具有三个羟基,可以与脂肪酸的羧基发生反应形成酯键。
脂肪酸则是由长链碳和氢构成的羧酸,通常含有偶数个碳原子。
根据脂肪酸的不饱和度,油脂可以分为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
饱和脂肪酸中的碳原子间没有双键,而不饱和脂肪酸中含有一个或多个双键。
油脂的化学性质主要取决于其中脂肪酸的结构。
饱和脂肪酸的高密度使其在室温下为固态,而不饱和脂肪酸的低密度使其在室温下为液态。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动物脂肪通常为固体,而植物油通常为液体。
不饱和脂肪酸中的双键可发生空间构象的变化,使油脂具有液态的性质。
油脂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于植物和动物细胞中。
在植物中,油脂通常储存在种子中,为植物提供能量和养分。
芥子油、豆油、花生油等是常见的植物油脂。
动物脂肪则储存在脂肪细胞中,在动物体内起到保温和能量储存的作用。
黄油、猪油和牛油等是常见的动物油脂。
油脂的生物合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多个酶和代谢途径。
植物细胞中的油脂合成主要发生在细胞质中。
光合作用产生的三碳糖丙酮酸经过多个步骤被转化为甘油-3-磷酸,最后与脂肪酸合成酯键形成油脂。
动物体内的油脂合成则主要发生在肝脏和脂肪组织中。
葡萄糖和脂肪酸是油脂合成的前体物质,它们经过一系列的代谢反应最终合成油脂。
油脂在食品工业中有广泛的应用。
它们常用作食用油、炸油、植物黄油等食品原料,为食物提供香味和口感。
油脂也是乳制品、巧克力、蛋糕等烘焙食品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外,油脂也被用于制造化妆品、洗涤剂、润滑剂和生物柴油等工业产品。
油脂对人体健康有重要影响。
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是不健康的脂肪,过量摄入可能导致心血管疾病和肥胖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