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办公楼电梯问题
- 格式:doc
- 大小:303.00 KB
- 文档页数:10
办公楼电梯规划规范建议在高层和超高层办公楼日益增多的今天,电梯作为高层建筑物内主要的交通工具,因与人们的生活工作密切相关,而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
在这种关注中,候梯时间和乘梯的舒适性成为人们最关注的两个问题。
据统计,现代高层办公楼高峰期普遍的候梯时间都在10-15分钟,有些旧式办公楼甚至达到20分钟,不仅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不便,而且浪费了人们宝贵的时间。
除此之外,乘梯时的拥挤和失重感也往往被人所诟病。
怎样做到建筑物内电梯的舒适性和人性化设置,尤其是缩短乘客的候梯时间,以让电梯更快捷高效地为我们服务,不仅是建筑设计师、电梯商、开发商所要面临的重要课题,也是我们法律工作者所要关注和解决的社会问题。
用法制来规范和引导社会发展是法治社会的必然要求,有法必依的前提是有法可依。
电梯的数量跟电梯服务的优质高效密切相关,但高昂的电梯成本以及电梯对楼内建筑空间的占用往往让开发商对安装多数量的电梯望而却步。
因此如何确定一个合适的电梯数目以让办公楼能够正常运作的同时还能获得一个良好的综合效益是非常重要的。
到目前为止,在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中,有关办公楼电梯设置的规范有以下条款:《民用建筑设计通则》4.3.1:电梯1、电梯不应计作安全出口,设置电梯的建筑物仍应按防火规范规定的安全疏散距离设置疏散楼梯。
2、电梯井不易被楼梯环绕。
3、在以电梯为主要垂直交通的每栋建筑物内或建筑物内每个服务区,乘客电梯的台数不宜少于2台。
4、电梯不应在转角处紧临布置,单侧排列的电梯不得超过4台,双侧排列的电梯不得超过8台。
5、电梯候梯厅的深度应符合表4.3.1的规定,乘客电梯≥最大轿厢深(B)住宅电梯单台≥1.5B;单侧4台≥2.40m;双侧多台≥相对B之和,井≥4.50m。
病床电梯单台、单侧多台≥1.5B;多台双侧≥相对B之和。
6、电梯井道和机房不宜与主要用房贴邻布置,否则应采取隔振、隔声措施。
7、机房应为专用的房间,其转户结构应保温隔热,室内应有良好通风、防潮和防尘;不应在机房顶板上直接设置水箱及在机房内直接穿越水管或蒸汽管。
高层办公楼电梯问题
陆辉广;谢超;杨博
【期刊名称】《兰州交通大学学报》
【年(卷),期】1997(016)001
【摘要】对高层办公楼电梯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建立了相应的模型。
对该模型针对电梯分组的不同情况,采用计算机逐步搜索迭代法进行求解。
并给出有关数据后得到最优解,还提出了模型的改进方向。
【总页数】7页(P92-98)
【作者】陆辉广;谢超;杨博
【作者单位】兰州铁道学院电信与自动控制系;兰州铁道学院电信与自动控制系【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976.3
【相关文献】
1.高层办公楼电梯系统设计浅析 [J], 冯琪
2.谁导演了“电梯惊魂”——由电梯时代下的电梯安全问题引发的思考 [J],
3.数学的应用——高层办公楼电梯问题 [J], 聂水晶
4.高层办公楼二次装修工程消防验收中的常见问题 [J], 骆志宏
5.高层办公楼建筑设计思路及应注意的问题 [J], 尹蓁[1]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建筑质量问题案例分析标题:东海国际大厦建筑质量问题案例分析案例概述:东海国际大厦是一座位于中国某城市的高层综合办公楼,建筑面积达到20万平方米,总工期计划为3年。
然而,该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出现了多个质量问题,给业主和使用者带来了重大安全隐患和经济损失。
事件一:混凝土结构质量问题(2008年)项目建设中,工程团队发现混凝土结构墙面存在裂缝和弯曲变形现象,严重超出了规划设计要求。
经过测量和分析,确定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施工过程中对混凝土浇筑质量监控不到位。
该问题导致部分外墙的承重能力下降,存在安全隐患。
事件二:电梯安全问题(2009年)在建设过程中,有多个电梯出现频繁故障和运行不稳定的情况。
经过调查发现,电梯制造商在安装和调试过程中存在违规操作,导致电梯质量低下。
一些电梯甚至出现了意外停止和坠落的情况,造成一些工人和工程师受伤。
事件三:外墙隔热问题(2010年)东海国际大厦外墙应用了一种新型复合材料进行隔热处理,然而,不久后业主和使用者开始投诉,在炎热的夏季,大厦内部温度明显偏高,严重影响了工作环境。
经过技术检测,发现该复合材料对热量隔离效果远低于预期,无法满足设计要求。
律师点评:东海国际大厦的建筑质量问题严重影响了业主和使用者的权益,给他们带来了安全隐患和经济损失。
根据《建筑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建筑工程的设计、施工、监督和使用必须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及行业规范,承建商应负有合理审查设计方案和施工方案的义务。
对于存在的质量问题,业主和使用者有权向法院起诉,要求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建议业主和使用者保留相关证据,包括工程合同、施工图纸、技术验收报告等,以证明承建商在建设过程中存在失职行为。
可以委托律师提起民事诉讼,要求承建商承担违约责任,返还已支付的工程款,并赔偿因质量问题所导致的经济损失和精神损害赔偿。
此外,如果涉及电梯安全问题,可以向工商部门投诉制造商,并要求撤回其相关资质。
对于承建商,应严格按照合同约定和行业标准履行建设责任,确保工程质量安全,并主动采取补救措施消除质量问题。
办公楼电梯安全隐患及整改措施1. 背景描述随着办公楼的不断发展和扩展,电梯已经成为办公楼的重要交通方式。
然而,电梯安全问题也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为了确保员工、访客和物品的安全,我们有必要识别和整改办公楼电梯存在的安全隐患。
2. 安全隐患分析分析电梯使用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2.1 维护保养不到位有些办公楼电梯的维护保养工作可能存在不到位的情况,例如定期保养和检查频率不足,或者不及时处理小故障。
2.2 电梯设备老化一些电梯设备可能已经过时,存在老化情况。
设备老化可能导致电梯性能下降,存在故障和安全隐患。
2.3 运行异常和故障频发部分办公楼电梯的运行异常和故障频发,包括电梯突然停止、开关门故障等。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电梯的安全性。
2.4 缺乏紧急应急措施在一些情况下,电梯存在缺乏紧急应急措施的情况。
当发生意外情况时,缺乏有效的紧急求助和救援机制。
3. 整改措施建议针对以上存在的安全隐患,我们建议采取以下整改措施:3.1 加强维护保养工作确保电梯的定期维护和检查工作,保证设备正常运行。
提高维保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技能水平,加强故障排除能力。
3.2 更新和升级设备对于老化和存在安全隐患的电梯设备,考虑进行更新和升级。
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提高电梯的性能和安全性。
3.3 加强运行监控和维修响应建立完善的电梯运行监控系统,及时发现电梯运行异常和故障情况。
同时,建立快速响应机制,加强故障维修和处理工作。
3.4 增设应急措施和紧急求助设备安装紧急求助装置,为使用者提供紧急报警和救援机制。
确保电梯内部和周边设有紧急求助按钮和相关设备。
4. 持续监督和培训整改措施的落实需要定期监督和评估。
并且,对电梯使用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以上是针对办公楼电梯安全隐患的分析和整改措施建议,希望能够提高电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确保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办公楼电梯事故处置方案一、前言办公楼电梯事故是一种严重的安全事件,不仅会威胁员工和访客的生命安全,还会对公司的声誉和运营造成巨大的影响。
因此,制定一份有效的电梯事故处置方案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从预防措施、应急响应和事故调查等方面,为办公楼电梯事故的处置提供详细建议。
二、预防措施1.定期电梯维护和检查:每月对电梯进行检查,并根据检查结果进行维护。
特别是对电梯的安全门、传感器和紧急停止按钮进行定期检查和测试。
2.建立电梯使用规定:制定电梯使用规定,明确谁可以使用电梯以及如何正确操作和使用电梯。
要求员工接受电梯安全培训,提高他们的意识和知识。
3.安装监控摄像头:在电梯前后安装监控摄像头,监测电梯的使用情况。
一旦发生事故,可以及时通过监控录像找到事故原因。
4.维修合同管理:与电梯检修公司签订合同,并建立管理机制。
定期检查合同履行情况,确保合同中规定的服务内容和标准得到满足。
三、应急响应1.事故报告:一旦发生电梯事故,任何发现事故的人员都应立即向相关部门报告。
相关部门应建立快速响应机制,要求事故报告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2.紧急救援:电梯维修人员和安全人员应立即赶到现场,评估事故情况,并采取必要的救援措施。
如果有人被困在电梯里,应及时提供援助,并保持与困人的良好沟通,以确保他们的安全。
3.事故现场封控和疏导:将事故现场封控,防止更多的人员进入事故区域。
同时,疏导其他员工和访客,引导他们使用其他电梯或楼梯。
4.事故通知和联络:如果事故造成人员伤亡或严重财产损失,应及时通知相关部门、管理层以及相关机构或监管部门。
对于人员伤亡事故,应及时报告社会公安机关。
四、事故调查1.事故调查小组:组织一支专业的事故调查小组,由相关部门和专业人员组成。
该小组应具备相关的技术和专业知识,能够对电梯事故进行全面的调查。
2.事故原因分析:通过实地调查和收集相关证据,对电梯事故的原因进行认真分析。
主要包括设备故障、操作失误、维修不到位等各种可能的原因。
电梯问题整改报告模板一、问题的描述在某市场办公楼的电梯中,出现了一些问题。
具体情况如下:1.电梯上下行存在抖动现象,且声音较大;2.电梯进出门不能及时关闭,需要手动推合门;3.电梯内部显示面板上的数字和文字模糊不清,难以辨认。
以上问题均会给市场办公楼的用户和员工使用电梯带来不便,同时也可能存在安全隐患。
为了保障使用者的运行安全和使用体验,我们需要对电梯进行整改。
二、整改计划1.对电梯进行检查和维修,消除电梯上下行的抖动现象,并减小电梯的噪音;2.更换电梯进出门闭合机构,保证安全可靠地实现自动开关门;3.更换显示面板,确保数字、文字清晰可辨认。
以上整改计划的时间安排如下:•检查和维修电梯:计划时间为2天(日期为X月X日至X月X日);•更换电梯进出门闭合机构:计划时间为1天(日期为X月X日);•更换显示面板:计划时间为1天(日期为X月X日)。
在整改期间,需要进行以下安全和管理措施:•关闭电梯,在整改时间段内停止使用;•为市场和员工提供替代临时电梯,保证上下楼层需求;•由专业维修人员进行整改工作,确保操作规范、安全。
整改结束后,需要进行以下验收措施:1.对电梯进行试运行和检测;2.对整改情况进行记录和归档,作为后续电梯维护的重要依据;3.进行客户和员工满意度调查,获取整改效果评价。
三、预算和资金使用以上整改计划所需预算共计XXX元,具体费用明细如下:1.检查和维修电梯:XXX元;2.更换电梯进出门闭合机构:XXX元;3.更换显示面板:XXX元。
资金使用将按整改计划时间节点,分期使用和报销。
四、负责人和联系方式本次电梯整改工作由市场管理部负责,具体负责人为XXX,联系方式为XXX。
五、总结和展望本次电梯整改工作,是为了消除使用者的不安全和不便利之处,以及更好地保障市场和员工的利益和权益。
我们将全力以赴,按照整改计划进行整改工作。
同时,也需要从整改过程中,总结和收获经验教训,持续改进和提升电梯质量和服务水平,提升客户和员工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高层住宅电梯安全要求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高层住宅电梯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
然而,电梯作为一种特殊的设施,其安全问题十分重要。
为了确保高层住宅电梯的安全运行,我们需要遵循以下几个要求。
1. 选用符合规定标准的电梯
电梯的选用首先要满足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在我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布了《电梯安全技术规范》,规定了电梯的制造、安装、维修等方面的具体要求。
因此,在选用电梯时必须严格按照标准进行选择。
2. 配备完备的安全装置
电梯的安全装置对于保障乘客的生命财产安全至关重要。
电梯应配备完备的安全装置,如限速器、上、下极限开关、门锁等,以确保在发生突发情况时能立刻切断电梯运行。
3. 加强电梯维护和检查
每部电梯都应该在规定时间内进行定期维护和检查,确保电梯安全情况。
特别是在高层住宅电梯中,由于乘客密度大、使用频率高,电梯的维护和检查必须更加重视。
4. 培养乘客正确的乘梯文明习惯
无论是乘客还是物业,在电梯的安全问题上都有责任。
因此,物业应当制定相应的管理方案,规范乘客的乘梯行为,培养良好的乘梯文明习惯。
乘客应当文明乘梯,按照规定的电梯载重、停靠楼层等要求行动,不得压缩运行安全空间。
总之,高层住宅电梯的安全关系到广大业主和居民的生命安全,对于物业公司来说也是一项重要的安全管理任务。
只有认真遵循上述要求,才能确保电梯的安全运行,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和保障。
高楼住户电梯安全为重随着城市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高楼住宅成为了现代城市中常见的居住形式。
而在高楼住宅中,电梯作为垂直交通工具,承担着将居民从一楼运送到其他楼层的重要任务。
然而,电梯安全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本文将从电梯的安全隐患、电梯维护和管理以及居民的安全意识三个方面来探讨高楼住户电梯安全问题。
一、电梯的安全隐患1. 设备老化:随着电梯的使用时间增长,设备会出现老化现象,如电梯轿厢、钢丝绳、导轨等部件的磨损,这些都可能导致电梯的故障和事故。
2. 维护不及时:电梯的维护保养是确保其安全运行的重要环节。
然而,一些物业公司或业主对电梯的维护不够重视,导致维护不及时,进而增加了电梯发生故障的风险。
3. 人为因素:一些不文明行为也会对电梯的安全造成威胁,如超载、乱按按钮、恶意破坏等行为都可能导致电梯故障或事故的发生。
二、电梯的维护和管理1. 定期检查:物业公司应定期对电梯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电梯设备的正常运行。
检查内容包括电梯轿厢、门系统、控制系统等各个方面,以及对电梯的安全装置进行测试。
2. 及时维修:一旦发现电梯存在故障或隐患,应立即进行维修。
物业公司应建立健全的维修机制,确保故障能够及时得到修复,避免因故障导致的安全事故。
3. 安全培训:物业公司应定期组织电梯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同时,也可以向居民提供一些电梯安全知识,增强他们的安全意识。
三、居民的安全意识1. 遵守规定:居民应遵守电梯的使用规定,如不超载、不乱按按钮、不恶意破坏等。
只有大家共同遵守规定,才能确保电梯的安全运行。
2. 注意维护:居民应及时向物业公司报告电梯存在的故障或隐患,以便及时得到维修。
同时,居民也可以定期检查电梯的安全装置是否正常,如灯光、报警器等。
3. 应急处理:在电梯发生故障或停留时,居民应保持冷静,按下紧急呼叫按钮,并等待救援。
不要私自强行打开电梯门或尝试自行脱困,以免造成更大的危险。
总结起来,高楼住户电梯安全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物业公司、业主和居民共同努力。
论文题目:高层办公楼电梯问题学号专业班级姓名(签名)1 1 安管3班王俊铭高层办公楼电梯问题摘要繁华的都市和人口密度的高度集中使得电梯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交通工具。
在办公场所,每天的上下班时间都会在拥挤的人潮中听到对电梯运行速度和调控安排的不满和抱怨,然而在电梯运行速度既定的情况下,合理的安排电梯停靠楼层的方案变成了提高电梯运行效率的唯一出路。
对于问题一,要设计一个较优的电梯调运方案,我们首先建立一个模型,对电梯调运可使用的随机运行方案、奇偶层运行方案、分层运行方案、随机与分层相结合这四种方案进行计算、比较、分析,得出分层运行方案为运行效率最高的调运方案。
针对问题中有6部电梯的情况,采用上述方案中的最优方案即分层运行方案。
在负责低层、高层运送任务的电梯数均为3部,且低层三部电梯负责的各楼层总人数不少于高层三部电梯负责的各楼层总人数的原则上,对分两层的各种方案进行比较,得出三部电梯负责低层(2-15层)运送任务,另外三部电梯负责高层(16-30层)运送任务的方案为最优方案。
考虑到最优方案的运行总时间过长,我们对其进行优化,即考虑乘客可步行1-2层楼梯,对该模型进行分析计算,得出6部电梯不可能满足运送要求的结论,为问题二的解决做铺垫。
对于问题二,通过问题一最优模型的计算结果可知,6部电梯无法满足运送要求,在重新安装改造电梯时考虑增加电梯的数量以满足要求。
运用问题一中建立的最优分层模型来确定需要电梯的型号及数量,不仅考虑要在40min内将所有乘客运送至目的地,还要考虑到电梯的安装成本。
对低层可安装低速或中速电梯、高层可安装中速或高速电梯的五种情况进行计算分析,得出电梯安装的最优方案,即负责低层(2-15层)运送任务需12部低速电梯,负责高层(16-30层)运送任务需12部中速电梯。
关键词:分层运行运行总时间调运方案候梯时间一、问题重述商用写字楼在早上8点20分到9点00分这段时间里,上班的人陆续到达,底楼等电梯的地方就人山人海,常常碰到再5分钟就迟到但电梯等了好长时间还没来的情况,候梯的人焦急万分。
高层办公楼电梯问题摘要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在高楼大厦内电梯成为我们不可缺少的工具,然而,如何在一栋高楼中合理的调度电梯群仍然是一个待解决的问题,本题对此实际问题建立模型,进行求解验证。
针对第一问,我们需要合理安排电梯群,使电梯在一定时间内将所有的乘客运输到目的地,并使乘客们的等待时间最短,尽量避免出现扎堆儿情况。
我们首先运用牛顿第二定律求出了路程与速度的函数关系式,考虑到电梯正常运行的过程中可能达不到最大速度就减速停止,我们分别给出了电梯运行过程中达到最大速度和未达到最大速度的函数关系式。
然后我们结合实践确定使用分组服务的理论。
由题意确定优化模型的目标函数,再重点分析电梯在服务层数中间运行情况,求出时间的表达式,求出乘客的消耗在等待电梯过程中的等待时间,列出约束方程。
期间我们对随机变量S与H(或者L)进行了概率求解与均值求解,这样便可代入牛顿第二定律下的时间与路程的函数方程进行时间求解。
最后列出一系列的方程,但由于此模型建立的方程为整数非线性方程,我们未能运用数学软件进行求解,故通过Excle表格中的统计分析的数据先进行主观的分组,再代入约束方程进行调整,直到找出满足题意的方案。
最后找出了在不同角度下的较优方案:从乘客角度考虑,两台电梯负责2至13楼,两台负责14到22楼,两台负责23至30楼;若从电梯的利用率方面来看,两台负责2至13楼,四台负责14至30楼。
第二问我们利用动态规划建立了基本的动态规划模型,将基本的动态规划模型运用运筹学的解题步骤进行求解。
关键词:分组优化枚举法 Visual C++6.0 动态规划一、问题重述问题背景:商用写字楼在上班时段内人数较多,导致底楼等待电梯的地方人山人海,常常碰到快要迟到但等了好长时间电梯还没来的情况,这使得候梯人员万分焦急,故需要设计一个合理调动电梯的有效方案。
问题条件:(1)上班时段为早上八点二十到九点;(2)第一层的高度为7.62m,从第二层起相邻楼层之间的高度均为3.9l m;(3)电梯由速度0线性增加到全速,其加速度为1.22m/s2;(4)电梯的容量为19人.每个乘客上、下电梯的平均时间分别为0.8s和0.5s,开关电梯门的平均时间为3s,其它损失时间(如果考虑的话)为上面3部分时间总和的10%;(5)底楼最大允许等侯时间最好不超过1分钟;(6) 第一问电梯的最大运行速度是304.8m/min,第二问可设选用电梯的最大速度分别是243.8 m/min,304.8 m/min,365.8m/min。
提出问题:第一问:假如现有6部电梯,请你设计一下电梯调运方案,使得在这段时间内电梯能尽可能地把各层楼的人流快速送到,减少候梯时间。
第二问:在第一问的基础上重新安装改造电梯,并且考虑电梯的安装成本,比如用较少的电梯比更多的电梯花费少,一个速度慢的电梯比一个速度快的电梯花费少,能选用电梯分别有快速,中速,慢速三种,请给管理者写一个方案,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来实现。
二、模型假设1、由于在上班高峰期,每次电梯都满载(最后一趟例外);2、只考虑从一楼运送至各个确定的楼层,不考虑从其他层进入电梯的人数;3、人流高峰期间,电梯每次运送完成以后,立即返回一楼,并且电梯下行过程中不作停留;4、电梯时刻可以保持正常工作,在此期间不会出现故障;5、人流量服从均匀分布;6、N个快速电梯比N+1个慢速电梯花费少;三、符号说明1、f ——从二楼以上两层之间的距离,即f=3.91 单位:m;2、f1——一楼至二楼的高度,即f1=7.62 单位:m;3、T ——电梯运行一个来回的周期单位:s;4、N ——每组电梯服务的层数;单位:层;5、n ——分配给每组的电梯的个数;单位:个;6、H ——每组电梯到达的最高层;单位:层;7、L ——每组电梯服务的最低层;单位:层;8、M ——需要运送的总人数,即M=5948 单位:个;9、m ——电梯运载容量,即m=19 单位:个;10、S——电梯在每次运送过程中实际停留的站数单位:个;11、a —— 电梯匀变速过程中的加速度 单位:m/2s ;12、v —— 电梯的运行速度 单位:m/s ;13、s —— 电梯运行的路程 单位:m ;14、E(S)——每组电梯运送过程中实际停留站数的期望值 单位:个;15、E(H)——每组电梯实际到达最高层数的期望值 单位:层;16、N i —— 第i 组电梯所服务的楼层数 单位:层;17、ci —— 第i 类电梯的成本 单位:元; 18、 b —— 建筑物从2楼开始分为a 段的分隔点 单位:个;四、问题分析第一问:本题需要解决怎样合理安排调度电梯群在一定时间内运送各个人至目的地,此问中已知给出的电梯各个参数均完全相同,电梯的运载能力也相同,我们通过举例计算发现将30层的大楼分组,将电梯分组,使不同组的电梯分别控制不同分组的楼层的这种方法比较优越,充分地利用了资源,不会过多的出现空梯运行的情况,而且通过举例计算发现电梯群负责的楼层最好是相邻连续的楼层,而非控制间断阶跃的楼层,在解答过程中也可发现此问题。
我们主要集中求解各组电梯组运行的周期,保证在题目中给出的时间段内完成任务,并且使得人的等待时间最少来进行分组和安排电梯的数目。
此后我们沿着这条思路:即需解决哪几台电梯负责哪几层楼层使得在固定时间内完成任务而且人的平均等待时间又达到最小的问题,首先我们运用牛顿第二定律求出时间和电梯运行路程的分段函数关系式,求出临界路程s0=21.15m ,即只有当s>s0时,电梯才能加速达到最大速度,此时Nmin=5层,其时间和路程的函数关系式如下: X 轴Y 轴t V Y 轴t VX 轴其中:v 表示电梯运行的最大速度5.08m/s ;我们以第i 组的运行情况为例考虑分析,其分析过程如下:第i 组中共有ni 台电梯服务Ni 层楼层,其负责服务的最底层楼层为第L 层,22// s>v /;2/ s /;s v v a a t s a v a ìï+ï=íï£ïî最高层楼层为第H 层,电梯每次上行运载过程中在这N 层楼层中间停留的实际站数为S 个,我们可以知道,电梯在开始运送至完成任务的时间内总共跑了M/m 趟,若其不为整数,则共跑了[M/m]+1趟([]代表取整)。
我们设定的人流源是均匀分布的,即我们只考虑每个人的等待时间仅仅消耗在犹豫电梯运送上一拨人的时间上,而不考虑其人流的排队等待时间情况,可是对于第i 组电梯来说,每次进入电梯的人并不是均匀分布的,即来自不同层数的人的数量也不是均匀分布的,而是随机的,所以对于没有人下的楼层,电梯可以没有必要再停下,所以对负责第i 组楼层的电梯组每一趟运载所停留的实际站数可能有偏差,而对于时间路程函数关系式来说里边的变量必须是一个过程的均值情况,故我们需要求出第i 组电梯所负责的楼层的最高(最低)楼层数的期望均值E(H)(E(L))和实际停留站数的期望均值E(S)。
HL1楼N 层停留S 站第二问:在第一问的基础上融入了对电梯成本的考虑。
在本问中我们假设X 个快速电梯比X+1个慢速电梯成本低。
由于电梯分组问题可以看做从下到上逐步进行分组的一个过程,并且可以将电梯的分组过程作为一个动态过程看待,为此我们将建筑物从2楼开始分为a 段,分割点为b ,且第i 组电梯的个数、类型和服务楼层分别为i n 、i d 和第11i b -+到i b 所有的人员。
另一方面电梯的分组问题事实上是对于整个楼层进行分段,从而可以初步定义状态变量k x 应该包含第k 组电梯服务范围1[1,]k k b b -+而对应的决策变量11(,)k k k d n b ++=,即决策过程就是确定下一组满足约束条件的电梯数量即电梯类型。
由于决策k d 的费用与第k 组电梯的类型 k y 有关,从而该过程具有明显的后效性。
为了消除后效性,一般采用将引起后效性的因素作为状态变量的新分量。
这样可得电梯问题的动态规划模型。
五、模型的建立与求解第一问中:(1)为了研究在一楼上所有电梯的运行情况必须了解电梯的停靠次数S 及位置,由于乘客随机分布在电梯服务范围内的任意楼层,从而电梯运行中的停靠次数及停靠位置也是随机变量。
由此可得电梯完成运送乘客且返回一楼所需要的时间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电梯上下乘客的时间、开关门的时间以及其他损耗时间1 1.1*{1.3*193*[1]}t S =++第二部分:电梯从一楼到达所服务的第一站所用的时间21[(2)]t t L f h =-+第三部分:电梯从服务的第一站到服务的最后一站所用的时间3{()[2]}{[2]}t t f S t H L S f =?+--+第四部分:电梯从服务的最后一站直接下到一楼所用的时间41{[2]}t t H f h =-+综合以上四部分可得电梯的运行周期:11[(2)]{()[2]}{[2]}{[2]} 1.1*{1.3*193*[1]}i T t L f h t f S t H L S f t H f h S =-++?+--++-++++ 然而考虑到乘客在任一层楼下的概率是相同的均为1i P N =,对于满载的电梯而言至少有一个在第i 层下的概率为1911(1)P N=-- 由于此问题属于离散型分布问题故可得其期望值为191()[1(1)]E S N P N N=?--。
另一方面,电梯所到达服务的最高层数H 也是随机变量,因此需要求出其期望值。
首先我们令任意乘客在第j 站之前下电梯的概率为j j p N=故可得所有乘客在第j 站之前下电梯的概率为'19()j p N= 随机变量H 也属于离散分布由此可推出191911()[()()]N j j j E H j N N=-=-å 由以上分析可知电梯的运行周期为11[(2)]{()[()2]}{[()()2]}{[()2]} 1.1*{1.3*193*[()1]}i T t L f h t f E s t E H L E S f t E H f h E S =-++?+--++-++++(2)由于乘客所等待的时间最好不超过一分钟并且在人流量均匀分布的情况下乘客等待的时间等价于每组电梯运行的时间间隔T 间。
考虑到要求等待时间最短,同一组中各个电梯必须均匀分布在他们所服务的楼层。
设第i 组有i n 个电梯组成,则间隔时间为:i =T /i T n 间(3)第i 组电梯所服务的区域内的最高楼层层号为H i 、最低层层号为L i ,则1i i i N H L =-+(4)由于第i 组所含的电梯数为i n 并且总共有六部电梯,所以6i n =å(5)目标函数的建立,题中要求设计的电梯运行方案应尽可能地减少侯梯时间,由此可知目标函数应使乘客的等待时间最短即电梯运行的时间间隔最短,故建立目标函数:1min =/i i i T n =å由以上分析可建立模型如下:1min =/i i i T n =åsiti =T /60i T n £间6i n =å11[(2)]{()[()2]}{[()()2]}{[()2]} 1.1*{1.3*193*[()1]}i T t L f h t f E s t E H L E S f t E H f h E S =-++?+--++-++++191()[1(1)]i i E S N N =-- 191911()[()()]Nj j j E H j N N=-=-å 1i i i N H L =-+第一问模型求解:由于模型为整数非线性规划问题直接求解难度比较大,所以我们根据各层人数分布运用列举的方法进行求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