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电压电阻讲义
- 格式:doc
- 大小:1.54 MB
- 文档页数:8
九年级上册电阻电压知识点电阻电压知识点电阻电压是中学物理中非常基础且重要的一个概念,它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在九年级上册中,学生们将会学习到关于电阻电压的知识和应用。
本文将从基础概念、计算方法以及实际应用等方面来探讨电阻电压。
1. 基础概念电阻是一个物理量,用来衡量电流通过某个导体的困难程度。
而电压则是电流流动所需要的能量。
电阻的单位为欧姆(Ω),电压的单位为伏特(V)。
2. 电阻的计算方法电阻的大小由导体的材料、长度和截面积决定。
一般而言,电阻与导体的长度成正比,与截面积成反比。
如果一个导体的电阻为R,长度为L,截面积为A,则电阻R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进行计算:R = ρ(L/A)其中,ρ代表导体的电阻率。
不同的物质具有不同的电阻率,例如铜的电阻率低于铁的电阻率。
3. 电阻的串并联在电路中,电阻可以串联或并联。
串联电阻的总阻值等于各个电阻之和,而并联电阻的总阻值等于各个电阻之倒数的和的倒数。
这些基本的电路连接方式可以进一步应用于实际生活中的电器设备。
4. 电压的分布在电路中,电压的分布是根据电源的连接方式来决定的。
对于串联电路,电压会依次分布在各个电阻上,而对于并联电路,各个电阻的电压相等。
电压的分布是设计电路和选择合适电阻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
5. 简单电路的应用电阻电压的知识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应用。
例如,家庭中的电子设备往往都需要正确计算电路中的电阻和电压。
当我们购买电灯泡时,需要选择合适的电阻和电压以确保其正常工作。
另外,了解电阻电压还有助于我们在家庭电路中修理、更换故障设备。
6. 电阻的材料选择在实际应用中,电阻可以采用不同的材料制成,例如金属电阻、炭化物电阻和光敏电阻等。
每种材料都有其特定的电阻率和使用范围。
对于不同的应用需求,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电阻材料来满足需求。
总结:电阻电压是九年级上册物理课程中的重要知识点。
通过理解电阻和电压的基本概念、计算方法和实际应用,学生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电路原理和应用场景。
第六章电压电阻内容提要电压(一)电压的作用1.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电压使电路中的自由电荷定向移动形成了电流。
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2.电路中获得持续电流的条件:①电路中有电源(或电路两端有电压);②电路是连通的。
3.在理解电流、电压的概念时,通过观察水流、水压的模拟实验帮助我们认识问题,这里使用了科学研究方法“类比法”(二)电压的单位1.国际(基本)单位:V 常用单位:kV 、mV 、μV换算关系:1Kv=1000V 1V=1000mV 1mV=1000μV2.记住一些电压值:一节干电池 1.5V 一节蓄电池2V 家庭电压220V 对人体安全电压不高于36V3.电池组串联:U=U1+U2+U3;电池组并联:U=U1=U2=U3;2节干电池串联是 3V,2节干电池并联是1.5 V.(三)电压测量:1.仪器:电压表,符号:2.读数时,应先看量程,再看分度值,最后读数。
3.使用规则:①电压表应与被测用电器并联。
②电压表介入电路时,应使电流从电压表的“正接线柱”流入,从“负接线柱”流出。
否则指针会反偏。
③被测电压不要超过电压表的量程。
④量程范围内,电压表可直接接到电源两极上,测电源电压。
⑤在预先不能预测被侧电压值时,应先进行试触。
Ⅰ危害:被测电压超过电压表的最大量程时,不仅测不出电压值,电压表的指针还会被打弯甚至烧坏电压表。
Ⅱ选择量程:实验室用电压表有两个量程,0~3V和0~15V。
测量时,先选大量程,进行试触,若被测电压在3V~15V可测量,若被测电压小于3V则换用小的量程,若被测电压大于15V则换用更大量程的电压表。
(四)电流表、电压表的比较(五)利用电流表、电压表判断电路故障1.电流表示数正常而电压表无示数:“电流表示数正常”表明主电路为通路,“电压表无示数”表明无电流通过电压表,则故障原因可能是:①电压表损坏;②电压表接触不良;③与电压表并联的用电器短路。
2.电压表有示数而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有示数”表明电路中有电流通过电压表,“电流表无示数”说明没有或几乎没有电流流过电流表,则故障原因可能是:①电流表短路;②或电压表并联的用电器开路,此时电流表所在电路中串联了大电阻(电压表内阻)使电流太小,电流表无明显示数。
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专题讲座16专题十六电压与电阻【知识要点解读】1.电压与电压表。
.电源的作用是导体两端产生电压,电压的作用是自由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测量电路中两点之间的电压用电压表。
电压表要并联在被测电路两端,电压表测量的是与它并联的用电器两端的电压。
2.电阻。
导体的电阻是描述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物理量,电阻的大小由导体本身性质决定的,它取决于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和材料。
导体的电阻与导体长度成正比,与横截面积成反比。
滑动变阻器是靠改变连入电路的电阻丝长度来改变电阻大小的。
变阻器在电路中可以起到调节电压、改变电流、保护用电器的作用。
电阻箱是一种可以调节电阻大小并且能够显示出电阻阻值的变阻器。
使用电阻箱时,把两个接线柱接入电路(两接线柱不分正负极),调节旋盘就能得到0~9999.9欧(或999.9欧)之间的任意阻值。
电阻箱的读数方法是:各旋盘对应的指示点的示数乘以面盘上标出的倍数,然后加在一起,就是接入电路的阻值。
【竞赛知识拓展】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关于电压与电阻拓展的知识点主要有:1.电压表检测电路用电压表并联在电路中两点之间检查电路断路故障时,若电压表有读数,则说明电压表与电源之间构成了通路,则这两点之间有断路故障。
2. 导体的电阻还与温度有关。
金属导体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3.测电笔是广大电工经常使用的工具之一,用来判别物体是否带电。
它的内部构造是一只有两个电极的灯泡,泡内充有氖气,俗称氖泡,它的一极接到笔尖,另一极串联一只高电阻后接到笔的另一端。
当氖泡的两极间电压达到一定值时,两极间便产生辉光,辉光强弱与两极间电压成正比。
当带电体对地电压大于氖泡起始的辉光电压,而将测电笔的笔尖端接触它时,另一端则通过人体接地,所以测电笔会发光。
测电笔中电阻的作用是用来限制流过人体的电流,以免发生危险。
【经典竞赛题分析】例1. (上海物理竞赛)白炽灯泡的灯丝断开后,可把断头搭接起来使用,这时灯丝的()(A)电阻变小,电流强度变大(B)电阻变大,电流强度变小(C)电阻和电流强度都变大(D)电阻和电流强度都变小例2. (上海物理竞赛)小红按照如图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
《电压电阻》全章复习与巩固(基础)【知识网络】【要点梳理】要点一、电压1.电源的作用:给用电器提供电压。
2.符号:U3.单位:伏特,简称伏,符号是“V”。
4.其它常用单位:千伏,“kV”;毫伏,“mV”;微伏,“V”。
5.单位换算:要点诠释:1.电源在工作中不断地使正极聚积正电荷,负极聚积负电荷,保持电路两端有一定的电压,使闭合电路中有持续的电流。
2.不同的电源在电路两端产生的电压不同。
一节干电池的电压是1.5V;家庭电路的电压是220V;对人体安全的电压是不高于36V。
要点二、电压表1.电压表:测量电压的仪表。
2.电路符号:3.电压表的使用:(1)电压表要并联在被测电路两端;(2)连接电压表时,必须使电流从“+”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 ;(3)被测电压不要超过电压表的量程。
要点诠释:1.因为电压表本身对电流的阻碍很大,所以把它并联在电路上时,几乎不起分流作用,对被测电路的影响很小,原被测电路两端的电压不至于有明显改变。
如果把电压表串联在被测电路中,由于电压表对电流的阻碍很大,会使原来的电路无法正常工作。
2.不知道被测电压的情况下,如果判定被测电压不会超出15V ,可以先选用最大测量值为15V 的量程。
如果测得的电压不超过3V ,为提高读数的准确性,可以改用最大测量值为3V 的量程。
要点三、串、并联电路中电压规律:1.串联电路电压规律: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串联导体两端电压之和,即U 总=U I +U 2+……+U n 。
2.并联电路电压规律: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电压都相等,且等于并联电路两端总电压,即:U 总=U I =U 2=……=U n 。
要点诠释:1.串联电池组(同一型号电池)的电压等于各节电池电压之和,如四个干电池串联,电池组电压: 1.546U V V =⨯=总。
2.并联电池组的电压跟每节电池的电压相等。
要点四、电阻1.物理意义: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
2.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长度、材料、横截面积以及温度。
2009年初中物理深度辅导(八年级下)第六章《电压、电阻》讲义伟业的建立,不在能知,乃在能行。
知识点概要电压一、电压(一)电压的作用1.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电压使电路中的自由电荷定向移动形成了电流。
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2.电路中获得持续电流的条件:①电路中有电源(或电路两端有电压);②电路是连通的。
注:说电压时,要说“xxx”两端的电压,说电流时,要说通过“xxx”的电流。
3.在理解电流、电压的概念时,通过观察水流、水压的模拟实验帮助我们认识问题,这里使用了科学研究方法“类比法”(类比是指由一类事物所具有的属性,可以推出与其类似事物也具有这种属性的思考和处理问题的方法)(二)电压的单位1.国际单位:伏特(V)常用单位:千伏(kV)、毫伏(mV)、微伏(μV)换算关系:1Kv=1000V 1V=1000mV 1mV=1000μV 1Kv=106mV=109μV2.记住一些电压值:一节干电池1.5V 一节蓄电池2V 家庭电压220V 安全电压不高于36V(三)电压测量:1.仪器:电压表,符号:2.读数时,看清接线柱上标的量程,每大格、每小格电压值3.使用规则:两要、一不①电压表要并联在电路中。
②电流从电压表的“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
否则指针会反偏。
③被测电压不要超过电压表的最大量程。
Ⅰ危害:被测电压超过电压表的最大量程时,不仅测不出电压值,电压表的指针还会被打弯甚至烧坏电压表。
Ⅱ选择量程:实验室用电压表有两个量程,0~3V和0~15V。
测量时,先选大量程,用开关试触,若被测电压在3V`15V可测量,若被测电压小于3V则换用小的量程,若被测电压大于15V则换用更大量程的电压表。
(四)电流表、电压表的比较电流表电压表异符号连接串联并联直接连接电源不能能量程0.6A 3A 3V 15V每大格0.2A 1A 1V 5V每小格0.02A 0.1A 0.1V 0.5V 内阻很小,几乎为零相当于短路很大相当于开路同调零;读数时看清量程和每大(小)格;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不能超过最大测量值。
(五)利用电流表、电压表判断电路故障1.电流表示数正常而电压表无示数:“电流表示数正常”表明主电路为通路,“电压表无示数”表明无电流通过电压表,则故障原因可能是:①电压表损坏;②电压表接触不良;③与电压表并联的用电器短路。
2.电压表有示数而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有示数”表明电路中有电流通过,“电流表无示数”说明没有或几乎没有电流流过电流表,则故障原因可能是:①电流表短路;②和电压表并联的用电器开路,此时电流表所在电路中串联了大电阻(电压表内阻)使电流太小,电流表无明显示数。
3.电流表电压表均无示数“两表均无示数”表明无电流通过两表,除了两表同时短路外,最大的可能是主电路断路导致无电流。
探究串并联电路电压的规律⑴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串联导体两端电压之和,表达式为:U=U1+U2+…+U n⑵并联电路各支路两端电压都相等,表达式为:U=U1=U2=…=U n电阻1.定义及符号定义:电阻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
用符号R表示。
2、单位⑴国际单位:欧姆(Ω),简称欧。
规定:如果导体两端的电压是1V,通过导体的电流是1A,这段导体的电阻是1Ω。
⑵常用单位:千欧(KΩ)、兆欧(MΩ)。
⑶换算:1MΩ=1000KΩ1KΩ=1000Ω 1MΩ=106Ω⑷熟记一些电阻值:手电筒的小灯泡,灯丝的电阻为几欧到十几欧。
日常用的白炽灯,灯丝的电阻为几百欧到几千欧。
实验室用的铜线,电阻小于百分之几欧。
电流表的内阻为零点几欧。
电压表的内阻为几千欧左右。
(以书上小资料为主)3.影响因素⑴实验原理:在电压不变的情况下,通过电流的变化来研究导体电阻的变化。
(也可以用串联在电路中小灯泡亮度的变化来研究导体电阻的变化)即用转换法来间接的研究电阻的大小。
通过观察电流表示数,或者小灯泡的亮暗,来反应电阻的大小。
⑵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
所以定论“电阻的大小与哪一个因素的关系”时必须指明“相同条件”。
结论: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还与温度有关。
⑶结论理解:①导体电阻的大小由导体本身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决定。
与是否接入电路、与外加电压及通过电流大小等外界因素均无关,所以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
②结论可总结成公式R=ρL/S,其中ρ叫电阻率,与导体的材料有关。
记住:ρ银<ρ铜<ρ铝,ρ锰铜<ρ镍隔。
假如架设一条输电线路,一般选铝导线,因为在相同条件下,铝的电阻小,减小了输电线的电能损失;而且铝导线相对来说价格便宜。
⒋分类⑴定值电阻:电路符号:⑵可变电阻(变阻器):电路符号或①滑动变阻器:构造:瓷筒、线圈、滑片、金属棒、接线柱。
(了解)结构示意图:变阻原理: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线的长度来改变电阻。
使用方法:选、串、接、调。
根据铭牌选择合适的滑动变阻器;串联在电路中;接法:“一上一下”;接入电路前应将电阻调到最大。
铭牌:某滑动变阻器标有“50Ω1.5A”字样,50Ω表示: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50Ω或变阻范围为0~50Ω。
1.5A表示滑动变阻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1.5A。
作用:①通过改变电路中的电阻,逐渐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和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②保护电路。
应用:电位器优缺点:能够逐渐改变连入电路的电阻,但不能表示连入电路的阻值。
注意:①滑动变阻器的铭牌,告诉了我们滑片放在两端及中点时,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②分析因变阻器滑片的变化引起的动态电路问题,关键搞清哪段电阻丝连入电路,再分析滑片的滑动导致变阻器的阻值如何变化。
②电阻箱:(了解)分类:旋盘式电阻箱:结构:两个接线柱、旋盘变阻原理:转动旋盘,可以得到0~9999.9Ω之间的任意阻值。
读数:各旋盘对应的指示点的示数乘以面板上标记的倍数,然后加在一起,就是接入电路的电阻。
插孔式电阻箱:结构:铜块、铜塞,电阻丝。
读数:拔出铜塞所对应的电阻丝的阻值相加,就是连入电路的电阻值。
优缺点:能表示出连入电路的阻值,但不能够逐渐改变连入电路的电阻。
本章习题精选电压1、电压是使______ 发生定向移动形式______ 的原因。
2、一节蓄电池电压是,对人体安全电压为,照明电路电压为。
3、如图所示,AB和BC是由同种材料制成的长度相同、横截面积不同的两段导体,将它们串联后连入电路中,比较这两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及通过它们的电流的大小,有( )A.,B .,C.,D.,BA C4、关于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使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使用前都应检查指针是否指零 B.若有两个量程,一般都先用大量程“试触”C.两表都不能将两接线柱直接接到电源的两极上D.接入电路时,都应使电流从正接线柱流入,从负接线柱流出探究串并联电路电压的规律1、下面的几种叙述中,哪一种是并联电路的特征?()A.电路中每一处的电流都相等B.电路中任何一处断开都会引起断路C.各条支路上的电压都相等 D.电路上各部分电压之和等于总电压2、在图a所示电路中,当闭合开关后,两个电压表指针偏转均为图b所示,则电阻R1和R2两端的电压分别为()A., B.6V, C.,6V D.,.3、如图5所示,电源电压为3V,闭合开关,电压表示数为2V,则:()A、灯泡L1两端电压为2VB、灯泡L2两端电压为2VC、灯泡L1两端电压为3VD、灯泡L2两端电压为1V4、如图6所示,闭合开关S后,灯泡L发光,现把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a端移动,则灯泡L的亮度与电流表示数的变化情况是:()A、灯泡L变亮,电流表示数变大B、灯泡L变暗,电流表示数变小C、灯泡L变亮,电流表示数变小D、灯泡L变暗,电流表示数变大图5电阻1、当导体两端电压为6V时,导体中的电流为,则导体的电阻为,若电压减小到原来的一半,则此时的电流 A,电阻为Ω。
2.如图12-5是R1和R2两个电阻中的电流随它们两端电压变化的I—U图象。
从图象可知,电阻R1R2(选填“<”、“>”或“=”)。
3、关于电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绝缘体不容易导电,是因为它们没有电阻B.导体和绝缘体的电阻大小只跟材料有关C.将一根铜导线均匀拉长后,其电阻变大D.铜导线的电阻一定比铝导线的电阻小4、要改变某段导体电阻的大小,下列方法中无效的是 ( )A.改变导体两端的电压B.改变导体的材料C.改变导体的横截面积D.改变导体的长度5、导体的电阻大小与下列因素无关..的是()A.导体的长度B.导体的横截面积C.导体的材料D.导体的两端电压6、关于导体的电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锰铜丝的电阻比铜丝的电阻大 B.粗细相同的导线,长的电阻较大C.长短相同的导线,细的电阻较大 D.同种材料制成的长短一样的两条导线,粗的电阻较大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通过导体的电流为零,导体的电阻也为零 B.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大,导体的电阻一定越小C.导体两端的电压为零,导体的电阻也为零 D.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短导线的电阻比长导线的电阻小B.粗导线的电阻比细导线的电阻小C.铜导线的电阻比铁导线的电阻小D.同种材料长度相等,粗导线的电阻比细导线的电阻小9、两条粗细相同的镍铬合金电阻线,长度分别为3米和1米,20℃时它们的电阻之比为3:1,当温度上升到40℃,它们的电阻之比是(横截面积变化不计)()A.大于3:1 B.等于3:1 C.小于3:1 D.等于1:3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铁导线的电阻一定比铜导线的电阻大B.同种材料的导线,若长度相同,则细的导线电阻大C.长度相同的两根导线,细的导线电阻一定大D.粗细相同的两根导线,长的导线电阻一定大11、有关导体电阻的说法,正确的是()A.粗细相同的两根导线,长度大的,电阻一定大B.长度相同的两根导线,横截面积小的,电阻一定大C.同种材料制成的长短相同的两根导线,横截面积小的,电阻一定大D.铝导线的电阻一定比铜导线的电阻大A B C D12、某同学在探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时,根据收集到的数据画出了如图所示的一个图像,下列结论与图像相符的是()A.电阻一定时,电流随着电压的增大而增大B.电阻一定时,电压随着电流的增大而增大C.电压一定时,电流随着电阻的增大而减小D.电压一定时,电阻随着电流的增大而减小13、当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时,下图中的哪一种连接方法可使变阻器连入电路部分的电阻增大? ( ).14、在右图所示的电路图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时 ( )。
A.电流表的示数变大,电压表的示数变大B.电流表的示数变小,电压表的示数变小C.电流表的示数变大,电压表的示数变小D.电流表的示数不变,电压表的示数变大计算与应用题1、在图12-13所示的电路中,电阻R1的阻值为10Ω.闭合电键S,电流表A l的示数为0.3A,电流表A的示数为0.5A.求:(1)通过电阻R2的电流;(2)电源电压;(3)电阻R2的阻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