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短篇小说
- 格式:ppt
- 大小:1.11 MB
- 文档页数:76
明朝著名文学作品一、早期明朝文学作品1.《三国演义》《三国演义》是明朝文学家罗贯中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历史小说之一。
它以三国时期为背景,通过描绘一系列波澜壮阔的战争和深入人心的人物形象,展示了那个时代的英勇、智慧和背叛。
这部小说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誉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
2.《水浒传》《水浒传》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一部重要作品,由施耐庵和罗贯中共同创作。
这部作品以官逼民反为主题,讲述了宋朝时期一群不堪忍受压迫的英雄豪杰起义反抗的故事。
这部小说深刻揭示了人性的善恶与复杂,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传世之作。
二、中期明朝文学作品3.《西游记》《西游记》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一部重要神魔小说,由吴承恩创作。
这部作品以唐朝的玄奘大师西天取经为背景,讲述了孙悟空等主人公的传奇冒险。
这部小说充满了幽默和想象力,被誉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
4.《金瓶梅》《金瓶梅》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文人独立创作的长篇小说,由兰陵笑笑生创作。
这部作品以明代社会为背景,通过对西门庆等人物的描写,展示了社会的黑暗面和人性的复杂。
这部小说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三、晚期明朝文学作品5.《儒林外史》《儒林外史》是明朝文学家吴敬梓创作的一部讽刺小说。
这部作品通过对各类儒士生活和言行的描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丑恶现象和人们的虚伪、贪婪和愚蠢。
这部小说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状况,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品之一。
6.《红楼梦》《红楼梦》是清朝文学家曹雪芹创作的一部古典小说。
这部作品以贾宝玉等人的宁荣二族为背景,描绘了封建社会的衰败和人性的沉沦。
这部小说通过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深入挖掘,展示了人性的复杂和丰富性。
它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之一,也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瑰宝之一。
四、其他作品除了上述提到的文学作品,明朝还有许多其他著名的文学作品,例如:1.《东周列国志》这部作品是冯梦龙根据《史记》和《左传》等历史记载,加上民间故事和传说,所编写的一部历史小说。
精读《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是明代小说家冯梦龙创作的短篇小说,现收录在《醒世恒言》中。
以下是对该小说的精读,内容约1000字。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故事发生在明朝洪武年间的金陵城。
主人公杜十娘是一个卖花的少女,她长相美丽、聪明伶俐,因此深受金陵城内外人民的喜爱。
有一天,杜十娘赶着小船在夕阳下回家,路过一艘停靠在河边的大船,船上满载着一箱箱珍宝。
杜十娘好奇地望了一眼,却不料被船上的商人看中了。
商人邀请杜十娘上船,称赞她美丽动人,并表示愿意以一箱珍宝来求得她的青睐。
杜十娘心生诱惑,决定接受商人的邀请。
就在她准备步上船时,一个叫老何的渔民阻止了她。
老何指出商人的用心不纯,他们此行是要寻找永宁县县城中的大夫人,而非杜十娘。
杜十娘有些惊慌失措,她没有想到商人的邀请是有诈的。
在老何的帮助下,杜十娘顺利回到了家中。
她对自己的草率和盲目感到后悔,决定不再理会那箱珍宝。
令她惊讶的是,这个决定引发了珍宝箱内的精怪。
箱子内传来阵阵响动,杜十娘赶忙打开箱子,竟然发现每个珍宝里都装着一个活生生的小人儿。
他们模样各异,衣着奇特,个个威风凛凛。
小人自称是来自琼宝山的仙人,珍宝箱是他们进入人间的通道。
小人儿们告诉杜十娘,商人的目的是寻找永宁县县城中一个长相惊人相像的东西,来替代被杜十娘拒绝的角色。
而珍宝箱内的小人儿们正是变成人间之子替代的候选者。
听闻此事,杜十娘感到责任重大,于是答应了小人儿们的请求,帮助他们寻找合适的替代者。
为了找到那个另一个被选中的人,杜十娘和小人们一同前往了永宁县。
她们在县城内四处打探消息,碰巧听说有一个名叫苗飞的小伙子与杜十娘长得非常相似。
于是,杜十娘提出与苗飞交换身份,苗飞则可以和小人们一起回到琼宝山。
苗飞欣然接受了这个提议,与杜十娘交换了身份。
他们一行人回到琼宝山后,小人们都称赞苗飞的勇敢和无私。
为了奖励他,小人们带苗飞参观了仙山上的宫殿和奇观。
不久之后,苗飞又回到了永宁县,成为了一名仕宦。
第八章明代短篇小说明代短篇小说有文言、白话两种,而以白话的成就为高。
白话小说的代表为“三言”“二拍”,其中又以“三言”最为优秀。
白话短篇小说是宋元话本的继续和发展,由于宋元话本受到了读者的广泛欢迎,因而也引起文人浓厚的兴趣,并进行搜集和创作。
明代便出现了许多文人模拟话本形式创作出来的专供人们阅读的白话短篇小说,也就是拟话本。
标志着说唱文学逐渐从口头创作中分离而成为文人书写的文学作品。
在收集、整理、创作白话短篇小说方面贡献最大的便是冯梦龙。
一.冯梦龙和“三言”(一)冯梦龙的生平和思想冯梦龙(1574—1646),字犹龙,别号墨憨斋主人。
祖籍长州(今江苏苏州),他与哥哥冯梦桂、弟弟冯梦熊被称为“吴下三冯”,都是风流才子。
他毕生从事戏曲、民歌和白话小说等通俗文学的搜集、整理、和编撰工作,成就卓著,为古代文人中所罕见。
他曾改编长篇小说《三遂平妖传》、《新列国志》,推动书商购印《金瓶梅词话》,刊行民间歌曲集《挂枝儿》、《山歌》,编印《笑府》、《古今谈概》、《情史类略》,编辑有散曲集《太霞新奏》,也曾写作传奇剧本,并刻印了《墨憨斋传奇定本》十种。
而最重要的成就,是编著“三言”。
冯梦龙在思想上深受进步思想家李贽的影响。
在文艺上,他也接受李贽的观点,成为明代通俗文学的大师。
(二)“三言”的主要内容冯梦龙选编的短篇小说集《喻世明言》(1621年刊行,原称《古今小说》),《警世通言》(1624年刊行),《醒世恒言》(1627年刊行),总称“三言”,各四十篇,共计一百二十篇。
内容上有新有旧:“三言”中约有三分之一是宋元旧篇。
约三分之二是明代的话本和拟话本。
在明代作品中,约有半数是直接反映现实生活的,而另一半是取材于历史或宗教传说故事,也多曲折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
其中也有作者自己的作品夹杂在其中,难以一一断定。
“三言”的主要内容有以下三个方面。
1.描写婚姻、爱情的故事。
在这一类作品中,歌颂了坚贞诚挚的爱情,表现了反对封建道德,反对禁欲主义,追求幸福自由和平等爱情的思想,反映了市民阶层新婚姻观、爱情观。
1 三言二拍是指明代五本著名传奇短篇小说集及拟话本集的合称。
“三言”即《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的合称。
作者为明代冯梦龙。
“二拍”则是中国拟话本小说集《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的合称。
作者凌蒙初。
2 革命文学论争:指1928-1929年鲁迅、茅盾与创造社、太阳社关于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论争。
参加过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的作家如郭沫若、成仿吾等,青年作家如冯乃超、李初梨,面对尖锐复杂的阶级斗争形势,他们对于文学不能适应斗争需要的现状深表不满,急迫地要求用文学作为向反动势力斗争的武器在郭沫若等人的积极推动之下,从1928年初前后开始,以创造社和太阳社为主,在他们创办的《创造月刊》、《文化批判》、《太阳月刊》等杂志上,开始了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的倡导。
3 “多余人”是19世纪俄国文学中所描绘的贵族知识分子的一种典型。
他们的特点是出身贵族,生活在优裕的环境中,受过良好的文化教育。
他们虽有高尚的理想,却远离人民;虽不满现实,却缺少行动,他们是“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只能在愤世嫉俗中白白地浪费自己的才华赫尔岑在《往事与随想》中提出。
多余人的形象包括普希金笔下的叶甫盖尼·奥涅金、4 境界是指人的思想觉悟和精神修养,我们说一个人的思想境界如何,实际上指的是一个人的思想觉悟和精神修养的水平如何。
在日常的生活中,人们的思想觉悟和精神修养总是不一样的,但是作为社会中的普遍的价值取向,人们总希望自己是一个有较高思想觉悟和良好精神修养的人,以便体现自己在整个生活中的位置。
道家中的境界精神上的境界。
1 政治理想的高扬、人生短暂的哀叹、强烈的个性、浓郁的悲剧色彩、这些特点构成了“建安风骨”(也叫“魏晋风骨”)这一时代风格.爱情的悲剧曹禺善于用爱、苦难与死亡来表现人生存在的悲剧状况。
明代短篇小说发展历程与《拍案惊奇》研究明代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辉煌的时代,文学作品在这个时期呈现出多样化的风貌,其中短篇小说作为一种文学体裁得到了广泛的发展。
《拍案惊奇》作为明代短篇小说的代表作之一,具有独特的文学价值和影响力。
本文将探讨明代短篇小说的发展历程,以及对《拍案惊奇》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其在明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明代短篇小说的发展历程明代短篇小说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唐代和宋代,但在明代达到了顶峰。
明代短篇小说在题材选择、艺术手法、叙事形式等方面达到了较高的成就,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明代短篇小说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几个阶段:明代短篇小说的初期阶段(14世纪)在明代初期,短篇小说主要表现为口头文学传统,如说话、讲故事等形式。
这些小说受到前代文学的影响,主题多以神鬼、仙人、道士等为主,具有浓厚的玄幻色彩。
代表作品有《搜奇》、《异史氏》等。
明代短篇小说的成熟阶段(15世纪)15世纪是明代短篇小说发展的黄金时期,包括《世说新语》、《警世通言》等作品在内的许多杰出短篇小说问世。
这些作品在内容上展现了丰富的社会生活和人物形象,形式上具有较高的艺术美感。
明代短篇小说的辉煌阶段(16世纪)16世纪是明代短篇小说发展的辉煌时期,各种流派和风格的短篇小说纷纷涌现。
在这一时期,短篇小说的题材更加丰富多彩,艺术手法更加成熟,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和民族特色。
《拍案惊奇》的研究《拍案惊奇》是明代短篇小说的集大成之作,作者不详,成书于明代中期。
这部小说以“怪奇离奇”为特色,情节曲折离奇,文笔优美生动。
《拍案惊奇》通过多个故事串联,展现了社会百态和人性弱点,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和艺术成就。
《拍案惊奇》的主题与特点《拍案惊奇》的主题主要围绕着人性、道德、命运等方面展开,通过各种离奇怪事来表现人性的弱点和社会的黑暗面。
这部小说以其独特的叙事手法和细腻的情感描写,塑造了一系列生动的人物形象,展现了明代社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拍案惊奇》的意义与影响《拍案惊奇》不仅在明代短篇小说史上占据重要的地位,也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二节明代后期短篇小说一、冯梦龙与“三言”1、冯梦龙(1574—1646),字犹龙,墨憨斋主人、顾曲散人等,长洲(今苏州)人。
出身士大夫家庭。
直到五十七岁时,才补为贡生,次年破例授丹徒训导,七年(1634年)升任福建寿宁知县。
四年以后回到家乡。
冯梦龙以其对小说、戏曲、民歌、笑话等通俗文学的创作、搜集、整理、编辑,为我国文学做出了独异的贡献。
2、冯梦龙是晚明主情、尚真、适俗文学思潮的代表人物,通俗文学的一代大家。
他的作品比较强调感情和行为,最有名为《喻世明言》(又名《古今小说》)、《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合称“三言”。
三言与明代凌濛初的《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合称“三言两拍”,“三言”每集40篇,共120篇。
包容了旧本的汇辑和新著的创作,是我国白话短篇小说在说唱艺术的基础上,经过文人的整理加工到文人进行独立创作的开始。
它“极摹人情世态之歧,备写悲欢离合之致”(笑花主人《今古奇观序》),是宋元明三代最重要的一部白话短篇小说的总集。
它的出现,标志着古代白话短篇小说整理和创作高潮的到来。
二、凌蒙初与“二拍”在“三言”的影响下,凌蒙初编著了《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各40卷,人物“二拍”。
凌蒙初(1580—1644),字玄房,号初成,别号即空观主人,一生著述甚多,而以“二拍”最有名。
“二拍”基本上都是个人创作,“取取古今来杂碎事可新听睹、佐谈谐者,演而畅之”(《二刻拍案惊奇小引》)。
它已经是一部个人的白话小说创作专集。
它的问世,标志着中国短篇小说的创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二拍”所反映的思想特征与“三言”大致相同,艺术水平也在伯仲间,故在文学史上一般都将两书并称。
三、“三言”“二拍”的思想性“三言”“二拍”描写的社会生活相当复杂。
两书198篇作品,明代话本和拟话本约占五分之三,明人记明事的为60篇。
这些作品多数直接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即使取材于历史或宗教题材的作品也曲折地反映了当时的当今现实。
第六章明代白话短篇小说1、明代白话短篇小说繁荣的原因:(1)宋元“说话”艺术的直接影响;(2)明中叶以后商品经济的繁荣,市民阶层的扩大;(3)和市民思想感情息息相通的一些带有个性解放特点的新思潮,如对情和人欲的肯定、对自我价值的肯定、对商人社会地位的肯定、对传统贞操观念的蔑视、对男女平等的追求等,在思想界和社会上的传播;(4)印刷术的进步、印刷业的发达为通俗小说的刊行创造了有利条件。
2、明代短篇白话小说的代表作:冯梦龙的“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凌濛初的“二拍”:《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3、明代白话短篇小说的时代内容:(1)反映了明代社会生活的新特点,主要是市民(特别是商人)的生活和思想感情,如《施润泽滩阙遇友》中小手工业者依靠劳动发家致富,《转运汉巧遇洞庭红,波斯胡指破鼍龙壳》中商人牟利致富的心理。
(2)爱情婚姻小说中表现出的新思想、新观念。
这主要有两类。
一类从正面表现市民阶层在爱情婚姻问题上的新观念、新追求,如《卖油郎独占花魁》、《蒋兴哥重会珍珠衫》。
一类是描写情与礼的矛盾,或以悲剧结局来揭露和控诉封建礼教对妇女的迫害,如《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或以喜剧结局来否定礼而肯定情,如《宿香亭张浩遇莺莺》。
(3)揭露社会的黑暗和封建统治阶级的罪恶。
这也可分为两类。
一类直接描写恶霸压迫人民,如《灌园叟晚逢仙女》;一类通过统治阶级的内部斗争揭露其凶残阴险的本性,如《沈小霞相会出师表》。
4、《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所反映的时代特色:即“情”与“理”的矛盾这是杜十娘悲剧的真正社会根源。
李甲贵族公子的身份使他必须遵守封建礼教,但他对杜十娘确实有一定的真实感情。
因此,从一开始,李甲就面临着封建礼教和与杜十娘的爱情之间的矛盾冲突。
而最终在“情”与“理”的冲突中,选择了后者而背弃了杜十娘的爱情。
而杜十娘与孙富的冲突,表面上看是金钱扼杀了爱情,实际上孙富却是借助以李布政为代表的封建礼教取得了胜利。
第六讲明代白话短篇小说明代短篇小说,包括通俗的话本小说和文言的短篇小说两个部分。
前者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大的影响;后者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一话本及拟话本宋元话本流传到明代,不仅依然受到群众的喜爱,广泛刊印传布,而且引起了文人的重视。
他们一面对宋元话本加工润色,编纂成集,使之成为案头读物;一面模拟宋元话本的形式,进行大量创作。
这种模拟话本而创作的短篇小说,就称为“拟话本”。
宋元话本,原多单篇流传。
明代嘉靖年间洪楩编辑刊印的《六十家小说》是现在所知最早的话本集。
其中共收《雨窗》、《长灯》、《随航》、《欹枕》、《解闲》、《醒梦》等六集,每集分上、下卷,每卷五篇,共60篇。
洪楩字子美,是嘉靖年间的藏书家兼出版家。
他精校精刻图书多种,所刻书籍版心均有“清平山堂”四字。
今《清平山堂话本》,仅存27篇,即《六十家小说》的残存本。
这27篇中有《雨窗集》(上)及《欹枕集》(上、下)的12篇,另外15篇,已不知原属何集。
所收话本有白话,也有文言,多为宋元旧篇,也有少量为明代作品。
从总体上看,虽然文字较为粗糙,但保留了宋元旧篇的面目,仅此一点,已确定了它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天启年间,由冯梦龙整理出版的《喻世明言》(1624年)、《警世通言》(1624年)和《醒世恒言》(1627年),合称“三言”,是影响最大的三部话本小说集。
崇祯年间,凌濛初编写的《初刻拍案惊奇》(1628年)和《二刻拍案惊奇》(1632年)是继“三言”之后最重要的拟话本集。
二冯梦龙及“三言”“三言”的编辑者冯梦龙,是我国文学史上最有成就的通俗文学作家、理论家和编辑。
冯梦龙(1574—1646),字犹龙,别号墨憨子,长洲(今江苏吴县)人。
为人放荡不羁,科举失意。
崇祯年间,曾任福建寿宁知县。
他毕生主要精力用于通俗文学的搜集、编辑、整理和创作。
他的思想,深受李卓吾的影响,强调“情真”。
他在《叙山歌》中说:“且今虽季世,而但有假诗文,无假山歌,则以山歌不与诗文争名,故不屑假。
第八章明代短篇小说明代短篇小说有文言、白话两种,而以白话的成就为高。
白话小说的代表为“三言”“二拍”,其中又以“三言”最为优秀。
白话短篇小说是宋元话本的继续和发展,由于宋元话本受到了读者的广泛欢迎,因而也引起文人浓厚的兴趣,并进行搜集和创作。
明代便出现了许多文人模拟话本形式创作出来的专供人们阅读的白话短篇小说,也就是拟话本。
标志着说唱文学逐渐从口头创作中分离而成为文人书写的文学作品。
在收集、整理、创作白话短篇小说方面贡献最大的便是冯梦龙。
一.冯梦龙和“三言”(一)冯梦龙的生平和思想冯梦龙(1574—1646),字犹龙,别号墨憨斋主人。
祖籍长州(今江苏苏州),他与哥哥冯梦桂、弟弟冯梦熊被称为“吴下三冯”,都是风流才子。
他毕生从事戏曲、民歌和白话小说等通俗文学的搜集、整理、和编撰工作,成就卓著,为古代文人中所罕见。
他曾改编长篇小说《三遂平妖传》、《新列国志》,推动书商购印《金瓶梅词话》,刊行民间歌曲集《挂枝儿》、《山歌》,编印《笑府》、《古今谈概》、《情史类略》,编辑有散曲集《太霞新奏》,也曾写作传奇剧本,并刻印了《墨憨斋传奇定本》十种。
而最重要的成就,是编著“三言”。
冯梦龙在思想上深受进步思想家李贽的影响。
在文艺上,他也接受李贽的观点,成为明代通俗文学的大师。
(二)“三言”的主要内容冯梦龙选编的短篇小说集《喻世明言》(1621年刊行,原称《古今小说》),《警世通言》(1624年刊行),《醒世恒言》(1627年刊行),总称“三言”,各四十篇,共计一百二十篇。
内容上有新有旧:“三言”中约有三分之一是宋元旧篇。
约三分之二是明代的话本和拟话本。
在明代作品中,约有半数是直接反映现实生活的,而另一半是取材于历史或宗教传说故事,也多曲折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
其中也有作者自己的作品夹杂在其中,难以一一断定。
“三言”的主要内容有以下三个方面。
1.描写婚姻、爱情的故事。
在这一类作品中,歌颂了坚贞诚挚的爱情,表现了反对封建道德,反对禁欲主义,追求幸福自由和平等爱情的思想,反映了市民阶层新婚姻观、爱情观。
明朝著名文学作品一、早期明朝文学作品1.《三国演义》《三国演义》是明朝文学家罗贯中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历史小说之一。
它以三国时期为背景,通过描绘一系列波澜壮阔的战争和深入人心的人物形象,展示了那个时代的英勇、智慧和背叛。
这部小说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誉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
2.《水浒传》《水浒传》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一部重要作品,由施耐庵和罗贯中共同创作。
这部作品以官逼民反为主题,讲述了宋朝时期一群不堪忍受压迫的英雄豪杰起义反抗的故事。
这部小说深刻揭示了人性的善恶与复杂,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传世之作。
二、中期明朝文学作品3.《西游记》《西游记》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一部重要神魔小说,由吴承恩创作。
这部作品以唐朝的玄奘大师西天取经为背景,讲述了孙悟空等主人公的传奇冒险。
这部小说充满了幽默和想象力,被誉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
4.《金瓶梅》《金瓶梅》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文人独立创作的长篇小说,由兰陵笑笑生创作。
这部作品以明代社会为背景,通过对西门庆等人物的描写,展示了社会的黑暗面和人性的复杂。
这部小说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三、晚期明朝文学作品5.《儒林外史》《儒林外史》是明朝文学家吴敬梓创作的一部讽刺小说。
这部作品通过对各类儒士生活和言行的描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丑恶现象和人们的虚伪、贪婪和愚蠢。
这部小说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状况,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品之一。
6.《红楼梦》《红楼梦》是清朝文学家曹雪芹创作的一部古典小说。
这部作品以贾宝玉等人的宁荣二族为背景,描绘了封建社会的衰败和人性的沉沦。
这部小说通过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深入挖掘,展示了人性的复杂和丰富性。
它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之一,也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瑰宝之一。
四、其他作品除了上述提到的文学作品,明朝还有许多其他著名的文学作品,例如:1.《东周列国志》这部作品是冯梦龙根据《史记》和《左传》等历史记载,加上民间故事和传说,所编写的一部历史小说。
明朝文学十大代表作明代是小说、戏曲等俗文学昌盛而正统诗文相对衰微的时期。
然而这种力量消长的变化并不表现于诗文数量的减少,而是表现在作品思想和艺术质量的蜕化。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明朝文学十大代表作,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1、《三国演义》《三国演义》是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创作的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书中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百年的历史风云,以描写战争为主,诉说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最终司马炎一统三国,建立晋朝的故事。
相信《三国演义》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不用多说,它不仅是明代经典文学作品中的扛鼎之作,中国历史演义小说的丰碑。
2、《水浒传》《水浒传》是大家熟悉的明朝四大名著之一,书中通过描写梁山好汉反抗欺压、水泊梁山壮大和受宋朝招安,以及受招安后为宋朝征战,最终消亡的宏大故事,问世后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成了后世中国小说创作的典范。
《水浒传》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用白话文写成的章回小说之一,流传极广,脍炙人口;同时也是汉语言文学中具备史诗特征的作品之一,对中国乃至东亚的叙事文学都有极其深远的影响。
3、《西游记》如果问明朝有哪些文学名著能称得上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一定要投《西游记》一票,它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主要描写了孙悟空出世及大闹天宫后,遇见了唐僧、猪八戒、沙僧和白龙马,西行取经,一路上历经艰险、降妖伏魔,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达西天见到如来佛祖,最终五圣成真的故事。
其自问世以来在民间广为流传,各式各样的版本层出不穷,鸦片战争以后渐渐传入欧美,被译为英、法、德、意、西等多种语言。
4、《封神演义》《封神演义》是有名的明代文学著作之一,前三十回着重写纣王的暴虐,姜子牙归隐,文王访贤,得姜子牙之辅佐,武王才完成讨伐纣王的大业,后七十回主要写商、周两国的战争,并且掺杂有宗教的斗争,阐教帮助周,截教帮助商,各显道术,互有杀伤,结果截教失败,纣王凶而自焚,武王夺取天下,分封列国,姜子牙回国封神,使有功于国的人和鬼各有所归,本书集史实与传闻之大成,将商纣王的暴君形象作了最后的定型,它对后世的影响非常巨大。
1 三言二拍是指明代五本著名传奇短篇小说集及拟话本集的合称。
“三言”即《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的合称。
作者为明代冯梦龙。
“二拍”则是中国拟话本小说集《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的合称。
作者凌蒙初。
2 革命文学论争:指1928-1929年鲁迅、茅盾与创造社、太阳社关于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论争。
参加过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的作家如郭沫若、成仿吾等,青年作家如冯乃超、李初梨,面对尖锐复杂的阶级斗争形势,他们对于文学不能适应斗争需要的现状深表不满,急迫地要求用文学作为向反动势力斗争的武器在郭沫若等人的积极推动之下,从1928年初前后开始,以创造社和太阳社为主,在他们创办的《创造月刊》、《文化批判》、《太阳月刊》等杂志上,开始了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的倡导。
3 “多余人”是19世纪俄国文学中所描绘的贵族知识分子的一种典型。
他们的特点是出身贵族,生活在优裕的环境中,受过良好的文化教育。
他们虽有高尚的理想,却远离人民;虽不满现实,却缺少行动,他们是“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只能在愤世嫉俗中白白地浪费自己的才华赫尔岑在《往事与随想》中提出。
多余人的形象包括普希金笔下的叶甫盖尼·奥涅金、4 境界是指人的思想觉悟和精神修养,我们说一个人的思想境界如何,实际上指的是一个人的思想觉悟和精神修养的水平如何。
在日常的生活中,人们的思想觉悟和精神修养总是不一样的,但是作为社会中的普遍的价值取向,人们总希望自己是一个有较高思想觉悟和良好精神修养的人,以便体现自己在整个生活中的位置。
道家中的境界精神上的境界。
5 词汇,又称语汇,是一种语言里所有的(或特定范围的)词和固定短语的总和。
例如汉语词汇、英语词汇或一般词汇、基本词汇、文言词汇、方言词汇等;还可以指某一个人或某一作品所用的词和固定短语的总和,如“老舍的词汇”、“《鲁迅全集》的词汇”等等。
词汇是词的集合体,词汇和词的关系是集体与个体的关系,好比树林和树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