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物体的质量(沪粤版)
- 格式:ppt
- 大小:4.03 MB
- 文档页数:45
第一节物体的质量【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知道质量的定义、单位及它是物体的物理属性。
2.熟悉托盘天平的主要结构,会正确使用托盘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3。
了解日常生活中测量的工具.过程与方法1。
通过实际操作天平,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2。
通过使用天平,学会测量固体的质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阅读产品说明书和上网查阅资料的兴趣,养成他们在多种渠道中,用多种学习方式进行学习的习惯。
2。
通过介绍我国古代的天平,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重点难点】重点质量的概念和正确使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难点1。
正确理解质量是物质的一种属性.2.正确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教学准备杯子、水、铁钉、铁块、木块、托盘天平(附砝码盒)、常用测量质量工具的挂图.┃教学过程设计┃【板书设计】第一节物体的质量一、意义:表示物体含有物质的多少二、单位:kg、g、mg、t三、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质量不随错误!变化而变化四、测量质量的工具1.工具:各种秤、天平2。
天平的使用(1)测量固体的质量(2)测量液体的质量尊敬的读者:本文由我和我的同事在百忙中收集整编出来,本文档在发布之前我们对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如有疏漏之处请指正,希望本文能为您解开疑惑,引发思考。
文中部分文字受到网友的关怀和支持,在此表示感谢!在往后的日子希望与大家共同进步,成长。
This article is collected and compiled by my colleagues and I in our busy schedule. We proofread the content carefully before the release of this article, but it is inevitable that there will be some unsatisfactory points. If there are omissions, please correct them. I hope this article can solve your doubts and arouse your thinking. Part of the text by the user's care and support, thank you here! I hope to make progress and grow with you in the future.。
5.1物体的质量(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在设计这堂《物体的质量》的物理课,我的设计意图是以学生日常生活中熟悉的物品为切入点,引导学生理解质量的概念,并能够运用质量的知识来解释一些简单的现象。
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到物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他们对物理的兴趣和好奇心。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质量的定义,掌握质量的计量单位,以及能够运用质量的概念来分析问题。
我还希望学生能够通过实践活动,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在教学难点与重点上,我将其定为质量的概念理解和质量的计量单位的运用。
因为质量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学生需要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来理解和体验。
而质量的计量单位,如克、千克、吨等,则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较少接触的,需要他们通过学习来掌握。
为了顺利进行本节课,我准备了各种不同质量的物品,如苹果、书本、铅笔等,以及一些测量工具,如电子秤、天平等。
同时,我还准备了一些问题卡片,用来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在活动过程中,我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质量的概念,然后让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用电子秤测量不同物品的质量,并记录下来。
在实践活动后,我会组织学生进行分享和讨论,让他们描述自己测量质量的过程,以及他们对于质量的理解。
在活动的重难点上,我期望学生能够通过实践活动,理解质量的概念,并能够运用质量的知识来解释一些简单的现象。
同时,我也希望他们能够掌握质量的计量单位,并能够正确地进行质量的测量。
在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上,我认为这节课的实践活动设计得比较成功,学生通过动手测量不同物品的质量,对于质量的概念有了更直观的理解。
但在讨论环节,我发现部分学生对于质量的运用还有一定的困难,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多地引导学生运用质量的知识来分析问题。
对于拓展延伸,我计划让学生在家中找一些物品,用天平测量它们的质量,并记录下来。
这样既能让学生在课后复习和巩固质量的知识,也能让他们体验到物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5.1 物体的质量》测试卷解析版一.选择题(共13小题)1.铸造厂中,将高温的铁水倒入模型中,不断冷却过程中,下列物理量不发生改变的是()A.质量B.密度C.温度D.体积【分析】将高温的铁水倒入模型中,温度降低,质量不变,因铁水状态改变,体积有所改变,则密度改变。
【解答】解:将高温的铁水倒入模型中,模型中的铁水不断冷却过程中,温度降低,但质量不变,体积因状态的改变有所变化,故密度也改变。
故选:A。
2.如图所示,是厨房使用的不锈钢铲子。
为避免烫手,其手柄用木质材料制成,这主要是考虑到木质材料的()A.导热差B.熔点低C.密度小D.硬度小【分析】木质材料的隔热性能、绝缘性能都比较好。
【解答】解:家庭厨房使用的不锈钢铲子,手柄由木质材料制成,主要是由于木质材料的隔热性能好、导热性差。
故选:A。
3.5月5日下午2点,首架国产大飞机C919在上海浦东机场4号跑道成功起飞!“机壳”中使用的铝锂合金,C919实现比B737、A320等同类机型轻5%~10%的目标,从而实现减轻自重、降低油耗,上述使用的铝锂合金材料主要涉及的物理属性是()A.导电性好B.硬度大C.导热性好D.密度小【分析】在体积一定时,材料的密度越小,质量越小。
【解答】解:C919客机采用了大量的先进复合材料,减轻自重、降低油耗,这主要是因为在体积一定时,材料的密度越小,其质量会越小。
故D正确。
故选:D。
4.下列关于我们考室里一张单人课桌的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A.课桌质量约为50kg B.课桌高度约为0.8mC.桌面面积约为4m2D.课桌抽屉容积约为1m3【分析】首先对题目中涉及的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
【解答】解:A、中学生的质量在50kg左右,课桌的质量比中学生质量小得多,一般在10kg左右。
故A不符合实际;B、中学生的身高在160cm左右,课桌的高度大约是中学生身高的一半,在80cm=0.8m左右。